- 相关推荐
卢梭教育观对学前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小学化倾向严重。这一问题在多年前已经引起研究者关注,但现实中基本未得到多少改变。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恰恰为我们扭转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借鉴,幼儿教育应尊重儿童天性,把儿童当作儿童,师生间建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在著作《爱弥儿》中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反对抑制儿童天性,束缚儿童自然成长。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几乎完全背离了自然教育的思想,特别是家长在幼儿学习中施加各种压力,提前使其接受小学知识。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有很大的启示。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观
1.思想渊源。
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之际,所有的思潮都围绕解放思想展开,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人性本善”等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恰恰他的归于自然的教育思想正是来源于此。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在自然状态下普遍享有的、天赋的权利。他说:“这个宇宙在运动着,而且它秩序井然,快慢均匀,它的运动与任何动物的自由运动不同,它受着必然的法则所约束。”而这个必然法则,卢梭不承认是天体本身所固有的,那么,只有求助于一个更高的智慧。这种自然神学观反应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就是其倡导的“自然教育”,即将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当作教育的主体。
2.教育目的。
卢梭的“归于自然”的思想落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说“我们生来是有感觉的,而且我们一出生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我们周围的事物的影响。可以说,当我们一意识到自己的感觉,我们就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我们首先要看这些事物令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其次要看它们对我们是不是方便适宜,最后则看它们是不是符合理性赋予我们的幸福与美满的基本观念。随着我们的感觉愈来愈敏锐,眼界愈来愈开阔,这些倾向就愈来愈明显;可是,由于受到了我们的习惯的遏制,因此它们也就因为我们的见解不同而或多或少的有所变化。在产生这种变化之前,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内在的自然。”因此,他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必须是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的教育,通过恰当的方式,恰当的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这就是自然教育的宗旨。
3.教育过程与教育内容。
在婴儿期(0-2岁),主要进行体育训练,进行身心养护和锻炼。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教育的条件。卢梭主张让婴儿在自然状态下生长,注重婴儿对于事物的自然选择能力。在儿童期(2-12岁)主要进行感觉教育。卢梭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是理性发展的工具。要学习思考,必须首先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以便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在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这一时期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卢梭希望儿童能够“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在青年期(15-20岁),主要进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他指出,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进行。
4.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卢梭反对教条主义而重行以求知,主张“直观教学”和“消极教育”。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叫直观教学法。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使其对事物有了直接接触和观察,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同时,让儿童在直接接触中体会事件带来的后果,明确是非观念,享受学习乐趣。卢梭还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对填鸭式、命令式的教学方法极为厌恶。
二、当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对待,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手段。目前,这种现象在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在一项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关于教育内容的调查中,98.9%的教师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最为重要,83.8%的教师认为身心健康快乐,85.7%的教师认为学习兴趣培养对幼儿很重要,70.3%的教师认为社会交往很重要。现实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幼儿园办园竞争、小学入学考试的压力,致使大多数的幼儿园过分关注文化知识的教授,注重智力教育。在幼儿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就要求他们握笔写字,掌握复杂的算术,这符号很多家长的期待,可是站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要求是非常不可行的。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首先,对幼儿身体的发展是有危害的。幼儿在3—5、6岁的年龄阶段,身体机能和各个神经系统、器官功能都在生长发育阶段,都还相应的比较脆弱。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但进行小学式教育时就会强制性的要求或逼迫幼儿集中注意力,坐姿端正,认真听见,不能乱动,长时间的高度紧张会使幼儿大脑疲劳,损伤神经系统,即便看到当时训练所要得到的效果,但那效果是短暂的,意义不大。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做功课,是不对的,幼儿的智力水平是远远跟不上的。这种与幼儿智力水平有差距的教育学习,不但使幼儿的智力得不到开发,还使幼儿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使幼儿质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智力,变得胆小、畏首畏尾甚至会自卑,从而产生厌倦、畏惧学习的情绪,丧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学习没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与小学教育不衔接,不连贯。由于目前幼师缺乏小学专业知识的素养,在教授小学知识时难免有失偏颇。恰恰关键的是这一时期的幼儿记忆都非常准确,一旦接受某种信息,就会使其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同时到了小学阶段更容易凭借头脑中的错误信息先入为主,影响小学课程的学习。同时,不同的幼教经历使幼儿的基础差距太大。学过小学课程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说话捣乱,甚至影响其他孩子,容易骄傲自满,严重影响新知识的注入。
三、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1.尊重儿童的天性。
幼儿的天性是“玩”,是游戏,其本质是主体参与的自主的模拟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假想性的属性,其目的是获得生理和心里的快感。游戏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是他们快乐和幸福的存在方式,作为人的本质在他们参与的游戏活动中生成;同时游戏也是他们进行交往与表达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保护和开发好奇心、激发探索的兴趣。
2.把儿童当作儿童。
儿童始终都是儿童,无论是从心理、身体还是智能发展的水平来看,都与成人远远不一样,不能将其当作成人对待,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倾向规律进行恰当的教育,才能会使儿童健康的发展。卢梭在《爱弥儿》开篇中说:“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思考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作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哩”。所以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感知身边的冷暖,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可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计可施时,往往采取严厉处罚的方式,是非常错误的。
3.师生民主、平等、互动、合作。
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们就主张应该彻底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所有的教育阶段的学生都适用,对幼儿尤其重要。幼儿刚开始接触学校群体,老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学校、对学习的感情。假如你的头脑永远指导他的双手,他自己的头脑将变为无用的。”卢梭极力倡导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教学,认为在活动中教师要设法使幼儿理解那些东西,勾起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供他们满足这种渴望的方法,在主动合作中完成学习。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是一个可供幼儿合理利用的灵活的学习资源,一位潜能开发的促进者,一位可以帮助幼儿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咨询者,师生之间的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助的过程,群力群策,共同完成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海,肖洒.解读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赵雅婷.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科技信息,2011(13)—421
【卢梭教育观对学前教育的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论文06-16
致谢学前教育论文11-04
学前教育教育论文11-15
免费学前教育的论文10-10
中职学前教育论文10-10
儿童学前教育论文10-10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07-20
学前教育选题论文11-10
学前教育论文15篇11-03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