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年高考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
2017年高考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1】
(1)坚持正确的立场。
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
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
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
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
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
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
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
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
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
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
这样,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用新史观理解阐释历史【2】
考前最后冲刺阶段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升的重任,复习重点应放在将基本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强化思维训练,系统地构建知识网络,总结解题规律,积累答题经验,突破各个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查找知识漏洞上,这是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下面请看针历史学科的精彩点拨。
历史用新史观理解阐释历史
一、明确考查内容,把握复习重点。
第一,历史高考强调对要点知识、要素知识、阶段特征和时代性的考查。
因此考前最后冲刺的要点是结合2014年考纲,重点梳理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深化拓展重点知识,尤其要挖掘历史地图、表格和图片中的信息。
第二,要建立知识的宏观体系,梳理知识的发展线索,把握历史规律。
如从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等方面建立知识体系并提炼历史规律。
第三,要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尤其是中外几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四,要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将历史、热点、中外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适当关注本年度热点和重大社会热点。
二、有效适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要重视解题能力的训练,以此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规范答题技巧。
要认真做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题考查的知识、方法、能力的要求等;要进行限时训练,可利用几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提升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三、关注最新理念,提升认知水平。
要利用新史观理解和阐释历史、评价认识历史和构建历史知识结构,要用新史观重点关注转型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点人物等内容;关注史学方法,如史料的分类、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等都是高考考查方向。
这些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史领域,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要利用史学理论,建立知识的联系、提炼历史规律和明确认识历史的方法。
【高考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相关文章:
高考调整心态的方法10-26
高考化学复习方法10-26
高考物理复习方法10-26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10-26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10-26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10-26
高考在即的学习方法10-10
应对高考的学习方法10-12
高考英语学习方法05-24
高考心理有效调整方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