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苏轼写雨的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苏轼《有美堂暴雨》鉴赏【2】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赏析
这首《有美堂暴雨》是苏轼即景诗中的力作之一。
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暴风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慑人心的壮观之一。
苏轼生性豁达爽朗,对暴风雨特别欣赏,写了多首诗进行描摹赞叹。
这首诗由于是在吴山顶上的有美堂中所写,气势更为雄伟壮大。
诗的起首很突兀,直接入题写暴风雨来时,闷雷起自脚下,云雾绕座不散。
突出了所处的地势很高,因而所见的暴雨,与平地所见不同,为下文铺垫。
接下就别出蹊径,描绘了一幅壮阔异常的场面。
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感觉,很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尘灰乌云的情况。
“吹海立”是形容风的强烈。
宋蔡绦《西清诗话》以为是学杜甫文中“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句,尽管不一定对,但两者的气势很接近。
有美堂虽然很高,但不可能见到大海,“吹海立”是想象之词,下句写风带着暴雨从东面渐渐而来,便是实指。
夏天的暴雨,区域很小,来势迅猛,通过“飞雨过江来”五字,将这一情况囊括殆尽。
这句诗虽然搬用了唐殷尧藩《喜雨》诗句,但妙合时地,密切无缝。
《御选唐宋诗醇》卷三十四评此联说:“写暴雨非此杰句不称……且亦必有‘浙东’句作对,情景乃合。
并说只有唐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方能与此方驾。
五、六二句具体写暴雨。
雨落在西湖里,水汽蒸腾,西湖像一只盛满水的金樽,几乎要满溢出来;雨声急促激切,又如羯鼓声,敲打着这世界。
这两句从高处着眼,气势充沛,绘声状形,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
而用夸张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想象都很奇特。
煞尾转入观感。
这样磅礴的雨景,令诗人震动不已,于是想让这满山飞漱的泉水沃醒沉醉的李白,让他看看如同倒倾鲛人宫室、洒下满天珍珠的奇景;同时,又等于在说要唤醒李白,请他写出美妙杰出如同珠玉般的诗篇来。
这两层意思,看似不连,实际上是用了诗家惯用的“雨催诗”的典故。
如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过雨》云:“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苏轼很喜欢用这典,如“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次韵江晦叔》),“飒飒催诗白雨来”(《游张山人园》)。
写雨的诗【3】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漫步在这春光的毛毛细雨里
3: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5: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6: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
7:雨,于寂静的夜;静,没有一丝声响;玻璃窗上也缀满了水珠;带点泡沫一般的情怀;静静的滑落,滑落;悬浮,透过窗的朦胧;不甚清昕,不曾整齐划一;不经意间撩动心绪;或静密,或温暖。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9: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10: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1:《渔歌子》作者:张志和
12: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13:雨点儿撒落在我的睫毛尖
1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5:《春雨后》作者:孟郊
16: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7: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18:君本寂寞谁需记,我是相思自断肠。
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20: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苏轼写雨的诗】相关文章:
写苏轼的作文05-19
写雨的作文10-06
写雨的作文10-18
写雨的随笔10-25
写雨的词11-13
写雨的作文01-22
写雨的随笔散文10-09
有关写雨的作文02-09
写雨大的句子11-13
写夏季雨的诗句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