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

时间:2022-10-05 23:25:30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

  掌握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我们在考试中就可以很好的答出阅读题的提问啦!同学们,以下是初中语文学习法方法,一起阅读学习吧!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1】

  第一部分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阅读方法历来名目纷繁,分类庞杂。

  我们设置本栏目,主要侧重阅读训练与应考的方法指导,内容既突出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又结合实战应考经验,以近年各地中考阅读题为例,重在命题方式的梳理与技巧方法的归结,以帮助师生对进行系统的复习与巩固。

  (一)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的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

  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采用综合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包括:

  一、整体感知

  1、理清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

  2、理清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二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

  如2005年山西临汾市中考试题《喝得很慢的土豆汤》一文中的第二题“请按事情发生的本来顺序,为本文另写一个开头。

  ”本文采用了倒叙的顺序,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对素材进行重组的能力。

  只要熟悉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进行合理的想象,就会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再如2006年沈阳市中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的第三题“选文第4、5两段在记叙的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里采用了插叙的顺序,只要理清了事件,再联系上下文就不难回答。

  3、理出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如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以见闻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等等。

  如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不落别处》一文的第一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是以“奖券”为线索,只要通读全文,联系文题,理顺内容,此题不难作答。

  二、分析综合

  1、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采用综合表达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以记叙为主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弄清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分析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

  ①过渡。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

  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

  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

  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

  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②照应。

  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悬念。

  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④ “抑扬”的表现手法。

  巧用扬抑则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可以是贯穿于作品整体的,也可以出现于作品的局部,但作者同样根据目的与手段安排好了轻重、主从、详略,阅读时应注意把握。

  ⑤衬托。

  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

  如2005年辽宁沈阳市课改区中考试题《月光饼》一文中的第4题“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得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象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此题考查写作上的特点和运用的手法,这里用了对比(或衬托),其用意十分明白,就是表达思乡情怀。

  3、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

  二是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

  三是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如沈阳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第4题“选文第⑿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此题考查对文中短语的理解,这类题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不能简单地割裂地理解词语。

  4、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从分析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有的可从中窥出文章的中心。

  二是从分析材料入手。

  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基础,可以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总结中心。

  三是从分析段首入手。

  文章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是从分析篇末入手。

  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意思的,分析结尾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五是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思。

  六是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意思。

  如沈阳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第五题“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 此题考查对文章最后一段作用的分析,记叙文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通常有点明(或突出)中心、深化中心等作用;从结构上说通常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等作用。

  三、鉴赏评价

  1、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还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分析写作技巧。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选择材料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有的文章,作者善于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要着眼于全文的整体构思,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分析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可以研究其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运用得怎样,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括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怎样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等。

  从文章的语言运用看,可先看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形象性、鲜明性、生动性,成语典故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等。

  还有语言风格,有的朴实自然,有的清新流畅,有的含蓄蕴藉,有的通俗晓畅,有的幽默辛辣等等。

  如河南省2005年中考试题《宝石项圈》中的第二题“从第六段第七段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具体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

  ”做这类题目要求答全两个方面:一是句子运用的手法,二是表达的内容。

  回答此类题,学生很可能只答一个方面,或仅说明使用的手法,或单纯说明句子的作用,使答案不全面,而不能得满分。

  再如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奔跑的火焰》中的第四题“文中对茫茫雪原上红狐奔逃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精彩。

  请从第4、5、10三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赏析。

  ”此题考查了对作品艺术手法的赏析,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求考生了解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文中描写对象是歌颂赞美还是批判讽刺,是喜爱同情还是厌恶憎恨。

  如2005年辽宁沈阳市课改区中考试题《月光饼》一文中的第五题“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题考查读文与自身实际的关系,这是阅读的目的,凡阅读就会有所收获,也会对自己的认识或情感有所影响和启发,在记叙文阅读中,这类开放式的联系实际的题目很多,但是必须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要结合得自然才有说服力。

  第二部分 学好语文十个好方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好语文,先要掌握好的方法,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成功秘诀的名言: w=x y z. 其中w代表成功,x代表科学的方法,y代表不懈的努力,z 代表少说空话。

  可见科学的方法对于成功多么的重要,学习语文也同样如此。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那就要看你有没有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大胆的尝试,认为在新课标下学好语文大致有以下十法:

  一、条件分析法。

  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涉及到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的分析,在这类分析中,有时要用到语境分析,有时要用到背景分析,而大多情况下则要用条件分析。

  所谓条件分析,即对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现状进行分析。

  如《孔乙已》一课中对孔乙已的外貌描写即反映了孔乙已生活的客观现状。

  “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按照描写的句序对人物的现状条件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如下判断:孔乙已“身材高大”表明他具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是长期不参加劳动和营养不良所致;“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表明其年事已高且精神潦倒;“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表明了他的贫穷、懒惰、生活潦倒。

  孔乙已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表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

  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条件分析的前提是学生对条件内容的把握,这就需要在指导分析之前,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

  二、因果分析法。

  语文教学的课文分析中常常会出现“为什么”的提问。

  这实质上是在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

  回答这类问题,常常是要进行由结果到原因的逆向思维。

  涉及到原因分析,就是指导学生学会从客观到主观的分析方法。

  对客观原因的分析涉及到作品人物自身的身份地位及思想性格。

  如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马玉祥为什么要求从炮兵连调到步兵连去”这一问题,就要进行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分析。

  从客观分析上看,是由于他目睹了朝鲜老妈妈因房子、窝棚连续被敌机毁坏后而痛哭的场景,激起了他对敌人深深的恨;主观分析上看,是年轻战士急切地想直接去打击敌人,为朝鲜人民报仇,从而展示了战士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境界。

  三、联想分析法。

  联想是以现有知识认识为基础的一种展开式思维方法。

  语文课上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分析有利于帮助学会巩固以往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对有关的课文题目进行以题断义的联想分析。

  如通过对《向沙漠进军》这一课题进行联想分析,就可使学生联想到:①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②怎样向沙漠进军;③进军的前景如何。

  进而联想分析到这应该是属于一篇说明文的文体。

  通过对《反对自由主义》一文的课题进行联想分析,可以使学生联想到:①什么是自由主义;②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③怎样去反对自由主义,并进而联想到这是一篇表明作者观点主张的议论文。

  当然,学生的联想活动是以其知识储备为基础的。

  对课文的内容分析,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如《孔乙已》一课结尾部分,以孔乙已最后一次喝酒时的人物形象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其最终结局进行联想分析,自然能认识到孔乙已必然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

  四、鼓励分析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思对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优化提问的方式,并由此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语文学习何尝不是这样。

  通过对两篇文章或两句相似的语句放在一起,让学生品评,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例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两篇小说题材相同,但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对主人公的态度以及主人公的性格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学生经过讨论,比较后得出:前者主要采用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来刻画主人公,而后者则采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来刻画孔乙己。

  主人公的性格也有较多的差异,虽然他们都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都追求功名利禄,但范进还表现出卑微、狡猾,甚至虚伪。

  孔乙己则是善良的。

  两位作家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批判和嘲讽。

  后者除了批判以外还有同情,即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又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古代作品中优秀的散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时写的,但两位作家的胸襟和抱负在相似中又有很多的不同。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后归纳,学生定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电教辅助法。

  高尔基说:“艺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用图画来描写现实。

  ”新课程注重各学科的互相渗透,主张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

  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下苦功,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科知识,学会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教化设备,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如教学《海燕》,用传统方式教学,教师往往要花一定时间进行“自我示范”或者以录音替代的准备,上课过程中,又要就有关停顿、重音、词语、速度、节奏等诸多问题向学生一一口头提出。

  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不一样。

  我们可以把诗文在画面上做上标记,并在各种符号旁加注说明,配以茫茫大海或海燕展翅飞翔、高歌的画面及录音,再加上绘声绘色的配乐朗诵,这样学生不仅会从中学到停顿、轻重、速度、词调等的朗读技巧,从而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使教材变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六、无疑设疑法。

  一篇课文,一个语段,有时看上去内容很明确,似乎没有值得疑问的地方,但仔细推敲,往往有其深刻的内涵或深藏着作家的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

  例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在中举前后对胡屠户的不同称呼。

  中举前称“岳父”,中举后称“老爹”。

  这一细节有很多学生都是疏忽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范进为什么会改变对胡屠户的称呼,从中可以看出范进是怎样一个人。

  通过思考,学生明白范进在神志清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从这种称呼变化中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城府比较深,感情不容易外露的人。

  这种人尚且在见到报贴后发疯,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再如《〈陈毅市长〉选场》中,“闲谈不超过三分钟”出现过多次,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多次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发现作者主要用这句话推动故事情节,为刻画爱国知识分子齐仰之的形象服务。

  通过多次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无疑处发现问题。

  七、有疑设疑法。

  具有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对文章中有疑处设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曹刿论战》中对庄公形象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庄公作为一个国君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对于第一问学生的答案基本一致。

  作战前他把作战取胜的条件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说明他政治上的无能;在长勺之战中,“将鼓”、“将驰”又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战后还不明白取胜的原因,更说明他“鄙”。

  对于第二问,学生争论不休,通过讨论、探究,基本形成一致的意见,即作战前能接见曹刿,作战时能听从曹刿的意见,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国君。

  对于“公问其故”,有的同学说他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理由是取胜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

  有的说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的国君,理由是作为一个国君,不懂的地方敢于向曹刿请教。

  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教师最后都肯定了他们的看法。

  教师归纳说,在作品中有许多类似的、值得讨论的地方,同学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通过多次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八、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的内容相当广泛。

  只要善于总结,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可以用“横戌(xū)点戍(s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读作róng”的歌诀辩析“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可以用“颐和园演《文姬》,人群熙熙攘攘”的歌诀来帮助学生记住“颐、姬、熙”这三个部首特殊的字;用“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声”的歌诀帮助学生记住十二大词类;用“叹词放句首,语助放句尾”,“副词放在动形前、介词放在名代前”的歌诀帮助学生弄清叹词与语气助词、副词与介词的区别标志;用“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的’定‘地’ 状‘得’后补”的歌诀来帮助学生掌握句子成分的划分;用“本义、引申、修辞义,结合中心做分析”的歌诀来帮助学生掌握对词语或句子含义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用“总分并,时空逻,中心句,自概括”的歌诀,提示学生对文章段落进行结构层次的分析思路和提炼归纳段义、层义的方法,……

  总之,运用歌诀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为学生提示解题思路,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这种学习方法对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也是极见成效的。

  背记歌诀比背记具体的知识材料要迅速容易很多,而且只要对歌诀达到了熟悉背诵的地步,那么在日后的提取和运用时,它也能显示出迅速性和实效性的特点来。

  歌诀的编写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指导鼓励学生来完成。

  学生编写口诀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反复咀嚼、消化、归纳提炼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也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训练。

  九、树立自信法。

  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学生学习语文除了有兴趣外,首先,必须树立自信心。

  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第一秘决”;“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把这话作为引导学生的行动指南。

  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以致造成对语文科没有多大兴趣,语文成绩差。

  怎样才能改变这个局面呢?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在课堂上,尽量出些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语文也不是很难”的感慨。

  我一直以来都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试验,每道题都让学生回答或在黑板上板书,如果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意见,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无论是对或错都无所谓,直到没人回答为止,然后再给予点评。

  对的表扬,错的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根源,通过这样,学生积极性高了,自信心有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增强了,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其次,指导学生自己出测验题(指基础知识方面)、抽签考试、学生互相评卷,定出合格分数,否则补考,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亦有好处。

  “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在此能充分体现。

  学生通过出题、评卷这两个步骤,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导向,有了目标,无形中产生了看书——做作业——复习的过程。

  有学生跟我说:“老师,出考试题是一种享受”。

  这样,学生感觉主动,兴趣浓,同时也促使了平时懒于动手、懒于动脑筋的学生学习。

  另外,抽签考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性,提高了兴趣,你如果能看到学生抽签时那种期待的神态,神秘的表情,可能你也会不自觉地笑起来,大家都希望能抽到同等水平学生的试题,因为差生出的试题可能浅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出的试题深些,如果是差生抽到成绩好的学生出的试题,那就惨了,原因是成绩好的学生自己认为容易的他不会出,专门挑些自己掌握不够的知识点出题,因此,害苦了成绩差的同学。

  如果要补考,那也没什么,只是重复复习一遍罢了,其实也是巩固语文科知识的好方法,甚至连合格的同学也会陪着补考。

  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我班有一位入学时语文才考了36分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提高到56分,进步较快。

  同级同学问他有什么窍门,他说:“都是自己出题考试助了我。

  十、写作复习法。

  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平常多看书。

  看书的时候,不要只注意它写的事,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它描写的方式和思路。

  现在作文很注重学生的灵活运用,所以写作文的时候要把要写的铺陈开来,要敢于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要再写那种看起来就是范文之类的东西,要让人觉得这篇文章只有你自己才能写出来。

  写作在体现自己的特点时,要注意不能写消极的东西,要写积极向上的东西。

  有时,老师会因为写的东西过于消极而不给分,即使你写的东西是正确的。

  作文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高与低,而它又不是靠一日之功就能提高的。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接触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在复习中可进行梳理,把有价值的材料制成“半成品”,供你临用时依照题目的要求选用;还可选择各种文体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读一读,仔细分析它们的拟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优点,以便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提高临场作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学习必须善于总结;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

  最后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读书十诀”送给中学生朋友们,如按其实行之,定会让同学们受益非浅。

  ⑴ 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⑵ 勤,业精于勤,荒废于嬉;

  ⑶ 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⑷ 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

  ⑸ 问,不耻下问;(疑在悟前)

  ⑹ 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

  ⑺ 习,温故知新;(联系自然)

  ⑻ 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

  ⑼ 思,多加思考,学以致用;

  ⑽ 创,触类旁通,敢于创新。

  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2】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

  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

  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

  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

  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

  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

  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 ⑤状语多余; ⑥补语多余。

  例如:

  ①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

  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

  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

  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

  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

  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

  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

  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

  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

  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

  例如: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

  例如:

  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

  “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

  例如: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

  其二,往,两张;返,两张。

  又如:

  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

  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

  (七)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

  例如:

  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

  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

  例如:

  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

  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

  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

  例如: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

  例如:

  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

  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背课文的好方法【3】

  想到背诵课文就害怕,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也记不住东西。

  不要着急,试试语文记诵法,说不定你会大吃一惊的。

  什么是记诵呢?记诵就是通过熟读、默记达到背诵的目的。

  记诵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在中学阶段。

  记诵不就是死记硬背吗?说的神乎其神,那你就错了。

  事实上,记诵可以帮我们很大的忙。

  如果我们只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浏览,而对一些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花点工夫记诵,收获会甚微的。

  相反,大量记诵经典作品,作品的语言、艺术技巧、思想内容等将会逐渐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有人提出,一名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应熟记一百篇优秀的散文、一百篇经典的文言文、一百首古代诗词。

  老师经常会告诉我们,书一定要读透读烂,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作者的语言学到手。

  有句古话这样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你知道吗?在古代,教书先生要求他的学生达到口舌生疮,熟读成诵的地步。

  想一想,你做到了吗?

  其实,文言文的学习最需要记诵法的帮助。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学习文言文,只停留在卷面,根本不可能在生活中用到。

  想一想,如果在生活中你一口“之乎者也”,一定很另类吧!

  所以,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朗读直至记诵正是“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说出这番话,读者就好像作者,作者的语言也就好像成了读者的语言”。

  这样的话,我们自然而然就进入作者的语言环境,读懂作品就轻而易举了。

  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读好书一定要汲取作者的语言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你需要掌握语文记诵法。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相关文章:

学习方法:初中语文阅读技巧10-07

2017年初中语文阅读方法10-05

快速阅读的方法09-30

快速阅读的方法08-08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10-05

初中语文复习的方法09-30

初中语文的预习方法09-30

初中语文做题方法10-01

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技巧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