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考化学备考技巧
中考化学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做所有题目的砝码。熟练掌握一些做题技巧可以帮助大大提高做题速度。同学们,欢迎大家阅读小编分享的中考化学备考技巧,祝大家中考金榜题名!
中考化学备考技巧【1】
1.溶解度一定要带上单位“g”。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带上单位。
2.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盐须可溶,且钾钙钠除外。
3.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一定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4.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5.在加水稀释溶液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则加入水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
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给溶液升温(溶质是水)最多只能升温至100°C.可能此溶液在一百摄氏度时,溶质仍不能完全溶解,注意陷阱。
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一氧化碳是把人毒死的,而二氧化碳是把人憋死的。
8.在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前的系数比就是这种气体的体积比。
9.酸碱盐中,体现酸性的是氢离子,体现碱性的是氢氧根离子。
10.溶液中微溶的物质也可能成为沉淀。
如氢氧化钙、硫酸钙等。
11.可回收物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
中考化学高分离不开认真审题【2】
审题是做出一道题的基础,是敲门砖。
仔细地审题,用笔勾画出重点词,有助于解题,能够摆脱粗心
1.计算题一定要看准题中有没有明确注明保留约数的问题,对于百分数的保留要更加注意。
有时会在第四大题后面,或者在34、35题后面有提示。
2.对"亚"要敏感一些(最经常的是亚铁),因为这个字关系到化合价和化学式的改变。
在金属与酸和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铁就是正二价,为亚铁离子。
在复分解反应中,铁多为正三价,为铁离子。
3.关心药品的"过量"问题。
第一次实验中过量的药品有可能参与第二次的实验。
还要关心药品的"少量"问题,因为如果其中一种反应物少量,那么其他的反应物就一定是过量了。
如果题目中给明的是"一定量",则有可能过量,也有可能不够。
4.选择题看清正确与错误,而且要"贯穿全题"。
填空、实验题中的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所有的选项都要分析到位。
5.有些填空题在题干部分会写出:"以下各物质均由H、O、Cl……等元素组成……"要注意,下面的问题中所出现的物质所包含的元素种类。
6.在计算题中提到的物质的质量分数要看清究竟是杂质的质量分数还是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
7.陌生化学方程式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审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从而确定用不用加箭头。
审清反应条件。
若反应条件是高温,则反应物与生成物中的水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的,注意箭头。
若题中有"这个方程式与我们学过的'方程式'类似,请你写出''"的语言,则要注意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元素的化合价等相似处。
如果出现不能配平的情况,则根据题中信息适当的加上水或氧气等物质。
8.排序问题中的"由…到…";填空或实验题中究竟是写物质名称还是化学式;是填写序号还是填写内容。
在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题目中,要看清题中给定的是盐酸还是硫酸,避免不划算的失分。
制取气体时题干中是发生装置还是收集装置,是制取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9.在图像问题中,要看清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内容,不能思维定势。
还要注意起点、终点、转折点和趋势,以及图像所给的附加文字信息,及谁是过量,谁是少量,谁是一定量,谁是无限量。
中考化学复习:10个实验和15种物质要把握【3】
根据《课程标准》,把握好复习范围和要点、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其中要注重课本上、下册每章节后的107个关键词。
同时,对10个实验和15种物质学生要重点把握。
10个实验分别是:金属铜受热发生变化的实验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探究,水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实验探究,酸、碱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甲烷元素组成的实验探究,吸烟危害健康的实验探究。
15种物质是:溶液、碳、铁、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钙、纯碱、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
另外,学生手上的双基练习书中的15张表格,也要重点把握。
【中考化学备考技巧】相关文章:
2017中考备考技巧10-05
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10-05
中考状元分享化学学习技巧10-08
英语的复习备考技巧09-30
语文的复习备考技巧09-30
化学复习备考的方法09-30
高考化学如何备考10-05
中考备考方案11-20
中考备考的方法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