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申论开头结尾2018
申论开头结尾怎么写才高飞?看看下面的方法吧!
申论-开篇,过渡,结尾举例【1】
开篇技巧通——言简意赅、观点突出
开头是申论文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必须要快速切入主题,千万不要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其实就是从申论文章开篇就开始的,无论你采用哪种方式,是转折递进、引用名言、正反对比、设问、反问等方式,都是分析与你主题、观点相关的东西,这些分析最后都落脚点你的文章观点上来,一般,在开头末句要非常鲜明地把文章的观点给表达出来。以
例:“民以食为天”(名言),自古以来,粮食对于国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处着眼,衣食住行乃是民生之本,粮食关系到千千万万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全局考虑,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从小处和大处分析粮食的重要作用,证明名言的正确性)。
因此,作为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必须时刻把稳定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提出论点)
思路点拨:引用名言+多层次论证名言的正确性 +提出论点。开篇第一句话直接以一句简短名言破题,引用名言,接着围绕这段名言,我们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叙述,最后巧妙地提出论点。
过渡技巧通——求实求用、承上启下
过渡段不是文章必要组成部分,根据情况,过渡段可有可无。若写一切从简,言简意赅,注意与开篇表达的区分度,很多人过渡段的表达手法和开篇一样一样,这是过渡段写作的禁区。有个原则大家要记住,就是要突出重点,做好桥梁,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注意一点,过渡段与开篇应该有逻辑关系。
例: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让很多农民望而却步;技术匮乏,初级产品的低附加值则令农业收入入不敷出,而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则更让土地抛荒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导致农业发展之路迷雾重重、举步维艰。
为此,我们要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韧劲探索一条“政策为农、人才兴农、科技立农”之路。
思路点拨:陈述不利因素(凸显问题严重性)+总括下文主要内容。这个过渡段就明显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承上,我们结合上述开头,开头主要说明了农业的地位以及其重要性,过渡段则是顺承开头,阐述问题,“为此,我们要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韧劲探索一条“政策为农、人才兴农、科技立农”之路。”这一段明显是为承启下文做好铺垫。
结尾技巧通——回应观点、主题升华
结尾是申论必要组成部分,重在总结、回应、升华总论点,让申论文章余音绕梁。结尾重在总结,结合主题升华,回扣论点!别升华的太高了!避免假大空!给人一种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的感觉,杜绝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结尾既可以对前面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美好展望,甚至还可以对上面内容的补充,抑或是正视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无从谈百业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国泰民安。因此,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业这个“家底”不能丢弃;在党中央聚力发展社会经济建设,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今天,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更是牢不可摧。
思路点拨:再次回扣开篇+再次强调观点。结尾仅仅 100 多字,仔细阅读,没有发现那句话是累赘,是多余的,没有豪迈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理性的陈述。结尾发挥了深化总结、提炼升华观点等应有的写作功能。
申论作文写作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技巧【2】
1、如何定标题
标题在申论文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有两种类型。
批驳型:题目中直接列出批驳的靶子,并直接表明考生的态度。这种题目容易一下抓住人心,让考官紧跟着考生的思路走,从而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寓意型:寓意指暗含的深意。寓意型标题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恰好与批驳型标题相反,它并不直接在题目中表明考生的态度或者仅仅用隐约的方式表达出来,刺激人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吸引考官的目的。
2、如何写申论开头
开头方式有以下几种:
叙开型:即先概述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再亮开观点。这一顺序属于正常顺序,也最常用。
引言型:即用名人名言、警句等引起文章。
比型:即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引出论点。
设喻型:即打个比方来引出论点。
设问型:即以设问引出论点。
3、如何结尾
总结型:即概括总结,收束全篇。运用这种结尾方式时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要简练准确,不要拖泥带水,否则易使人产生拖沓之感。
深化型:即借意抒情,深化主题。
建议型:即提出建议,发出号召。这种结尾方式在说服别人相信考生的论点的同时,还号召其付诸行动,使文章不光停留在口头上,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申论开头结尾】相关文章:
申论开头结尾万能句11-15
申论开头结尾万能背诵11-16
申论万能开头11-13
关于申论的万能开头11-15
有关申论开头好的名言警句10-07
开头结尾摘抄08-03
开头结尾的作用11-14
述职报告开头与结尾07-24
学期总结开头结尾09-20
有关开头结尾摘抄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