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文学鉴赏的客体的特点

时间:2022-10-13 15:51:07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学鉴赏的客体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文学鉴赏吧,你知道文学鉴赏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学鉴赏的客体的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学鉴赏是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进行具体感受、体验、想象、理解和判断,从而领会作品的意蕴或情趣,获得美感享受的阅读过程。

  它以文学创作为前提,需要文学创作提供可欣赏的作品,同时又是文学创作的目的,文学创作的价值、作品的成功最终要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和确认,“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伊塞尔《文本的召唤结构》)。

  因而,文学鉴赏不仅是读者的个人阅读活动,而且是文学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构成整个文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对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类型的鉴赏有明显的不同。

  在文学鉴赏活动中,鉴赏者除了要了解鉴赏的一般特点,更要熟悉和掌握文学鉴赏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具体来说,文学鉴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等方面。

  “语言的游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这一特点体现在由作者、作品、读者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之中。

  作者要凭借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灵感,作品是以语言形式对作者的创作成果的客观呈现,同样,读者也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把握作品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

  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有一段对话,国王的御臣波洛涅斯问哈姆雷特:“您在读什么,殿下?”哈姆雷特答道:“字,一串串的字。”哈姆雷特的回答中自然带有装疯和戏弄波洛涅斯的意思,另一方面他以通俗的形式也恰恰揭示了文学鉴赏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文学鉴赏就是阅读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来鉴赏作品。

  如果语言不通,即使有再高的鉴赏能力,也是无法从作品中得到任何享受的。

  对于不懂汉语的莎士比亚来说,和他同时代的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也只有译成英语才可以欣赏。

  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学鉴赏是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

  文学鉴赏的语言交流活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活动是不同的。

  这主要是因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

  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 语言符号是一个由“概念和音像形象”构成的统一体。

  他把“音像形象”叫做“能指”,“概念”叫做“所指”。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在同一个符号系统中,能指和所指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联系开始是任意的,而经过多次重复后就逐渐变为约定俗成的习惯。

  实际上,能指和所指也很好地体现出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特点。

  所指具有明确的表意指向或特定内容,这是约定俗成的生活语言所强调的;能指则有着表意的多向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接受者的感受也更加多样,这恰恰是文学语言所看重和追求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专门分析过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指出“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科学语言强调的是“直指的意义”,也就是字典上的释义,用法固定,讲究精确;文学语言注重的是“联想的意义”,往往意蕴丰富,变化莫测,迷离不易捉摸。

  (朱光潜《咬文嚼字》)新批评理论家布鲁克斯也曾指出:“科学的趋势必须是使其用语稳定,把它们冻结在严格的外延之中;诗人的趋势恰好相反,是破坏性的,他用的词不断地在互相修饰,从而互相破坏彼此的词典意义。” (克林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总之,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科学语言的不同就在于它不受日常习惯用语的束缚、固定语言规则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体现语言表现的自由性和创造性。

  正因为文学语言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所以阅读文学作品和阅读普通信件、机关公文、科学论文等的感受是截然两样的。

  后者给我们带来实用的信息,而前者则让我们得到精神的享受。

  在文学鉴赏中,文学语言是最先吸引读者的,优秀作品显示出的语言魅力甚至可以达到令读者痴迷沉醉、赞叹叫绝的程度。

  高尔基就曾生动地描述过他在阅读福楼拜小说《一颗纯朴的心》时对福楼拜的语言艺术着迷的程度,他说:“我完全被这篇小说迷住了,好像聋了和瞎了一样,……在这里一定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我不是捏造,曾经有好几次,我像野人似的,机械地把书页对着光亮反复细看,仿佛想从字里行间找到猜透魔术的方法。” (龙协涛编《艺苑趣谈录》)

  同样一种语言,在普通人那里只能作为人际间交流信息的工具使用,而到了文学家手里却能创作出精美的文学作品,难怪高尔基把它看作“魔术”。

  鉴赏文学作品,就像观赏“语言的魔术”,或是置身于“语言的游戏”。

  每个文学语言符号往往都是经过文学家精心设置的密码,鉴赏者只有潜心体察、玩味、探究,才能参透玄机,找到破译的方法。

  鉴赏者对文学语言的把握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透过文字表面读出“言外之意”。

  文学语言表意的丰富性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字面意义,鉴赏者需要透过文字表面深入体会,才能领悟到更多内涵,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例如鲁迅散文《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语言的表面意义来看,这段文字没什么难理解的,甚至表述上还显得有些啰嗦,不如改成“我家后园的墙外有两株枣树”更简洁。

  但仔细体会就会发现,鲁迅这样写正是真实传达了他当时的感受,每天坐在屋里向窗外望去,看到的不是这株枣树就是那株枣树,爱看是这些,不爱看也是这些,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当时所处的那种令人郁闷的单调生活与寂寞情绪。

  其次,体会语言个性化的妙处。

  优秀作家的创作个性,首先体现在对语言创新、语言个性化的追求上。

  为了表现独特的个人感受,作者会选择最适合于自我表达的语言方式来表现。

  有时为了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创作,或是给读者造成一种新鲜感,作者也会在语言上有意打破惯常的表现模式,追求创新性的表现手法。

  这也正合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陌生化”理论。

  创新性、个性化的语言,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宋代李清照打破诗词中字词重复的禁忌,仅在《声声慢》一词中就接连使用七组叠字;钱钟书在其小说《围城》中运用大量比喻,几乎随处可见;海明威的创作则以干净利落、简洁凝练的电报体语言,与其他西方作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果鉴赏者不能体会到作家在语言运用上的这些独特之处,就很难与作品产生共鸣。

  再次,体会语言的模糊性。

  文学语言不像绘画语言,可以利用线条和色彩塑造直观的视觉形象,它只能通过文字的描述间接让读者感受到具体形象。

  模糊性语言有着不能明白、精确地反映事物的缺陷,但在文学作品中经过作家艺术化的处理却能够产生精确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欣赏效果。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曾这样描写他所见到的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一个不高不矮、勿施粉黛、美得恰到好处的女子形象,在不同读者心目中都会获得认同,这是文学语言模糊性表现所产生的独特效果。

  如果宋玉将美女的相貌作具体精确的描绘,其感染力反而会大为逊色。

  最后,把握语言多义性的特点。

  文学语言往往讲究含蓄,具有丰富的内涵,读者可以从多方面来体味欣赏,如果仅仅满足于某一方面的理解就浅尝辄止,便很难领会到文学语言耐人寻味的魅力。

  《红楼梦》第98回写黛玉临终时说了一句话:“宝玉!宝玉!你好……”这句话常常被人们用来说明文学语言的含蓄性和多义性。

  的确,黛玉这句未说完的话可以让读者从许多方面去补充:“你好狠心”、“你好糊涂”、“你好傻啊”、“你好可怜”、“你好好保重”。

  很难讲哪一种说法就是最好的补充方式,因为黛玉此刻的内心是复杂的,每一种补充方式只能体现黛玉不尽相同的心理侧面,将多种补充方式结合起来会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感受黛玉爱恨交织、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对多义性语言的理解往往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有时甚至需要读者多次反复阅读。

  正因为如此,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令读者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培养良好的语感,对文学鉴赏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感是指鉴赏者对于语言文字的声音、节奏等形式特征方面所表现出的灵敏的感觉。

  我国古代诗文的传统鉴赏方法特别强调诵读的方法,就是讲究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声音节奏,感受诗文的气势、神韵,领略作者的情趣。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甚至将声音节奏看作是文章的第一件要事,并以自己的鉴赏经验说明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的重要性,他说:“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

  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 (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训练语感”是鉴赏文艺的“基本的准备”。

  “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总之,从感受和理解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语言文字的阶梯步入文学殿堂,这是文学鉴赏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迁想妙得”、“悠然心会”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形象的艺术。

  读诗,我们常常要去感受诗中那独特的意象、优美的意境;读小说,我们常常要去感受小说中那个性化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故事;读散文,我们常常又要去感受散文中那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与生活片断。

  阅读文学作品也就是形象感受作品的过程,这种形象感受离不开读者的想象。

  正是通过想象,读者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绘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迁想妙得”(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产生美的享受。

  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学鉴赏正是一种想象的活动。

  文学鉴赏想象性的特点,是由文学的语言特性所决定的。

  由于使用语言文字作为表现手段,文学作品本身不具有可直观的形象,需要由语言文字描绘的间接提示或引领,在读者的想象中形成虚拟的形象,从而产生具体的感受。

  这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有着明显的不同。

  正如歌德曾明确指出的,“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歌德《诗与真》)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虽然不能像面对绘画那样欣赏到直观的具体形象,但文学作品这种非直观性的局限恰恰从另一方面为读者拓展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当代著名山水诗人孔孚写过一首《青岛夏日印象》:“青岛的风/玻璃似的/人游在街道上/像鱼”。

  诗人用透明的“玻璃”表现城市的清新纯净,用游在水中的“鱼”表现人走在街道上悠闲惬意的感受。

  这种纯净自然般令人陶醉的意境,是绘画等视觉艺术形式所难以表现的,读者也只有在文学鉴赏中才会体验到这样优美的诗意。

  诗中将动态与静态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把不同空间位置上的事物联系在同一画面中,读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突破时空的局限,将现实中并不相关的众多意象在头脑中组合起来,构成美妙的诗境,从而体味到诗人置身于海滨城市所产生的清新与惬意的感受。

  正是由于充分发挥想象的优势,文学阅读往往比视觉艺术形象的观赏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文学鉴赏者凭借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不像绘画艺术、舞台艺术那样完全拘泥于作品的表现形式,而是融合着鉴赏者主观性的体验和能动的创造。

  西方有句格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这一不朽的艺术典型,其性格特征本身就是丰富复杂的,如果将其作为文学形象来欣赏,那么不同读者都会在各自的想象中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使这一形象鲜活起来;如果将其作为舞台形象来欣赏,演员想要通过其表演赢得所有观众的共鸣则极为困难,因为即使是最出色的演员,根据其自身的理解和条件所扮演的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也不会完全一致,更不可能和许多观众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形象丝毫不差地相吻合。

  据史料记载,从18世纪起,西方有很多人就认为演员没有把哈姆雷特演好,观看舞台上的哈姆雷特不如自己去读剧本。

  当时的阿伦·希尔就曾说过:“没有一个演员演得好哈姆雷特,因为这个人物的性格太丰富、太复杂了。

  威尔克斯先生有灵性,但灵性脱离了肉体;布斯有肉体, 但又沉重地拖住了灵性。”可见,再好的演员在扮演角色时也难以做到使观众完全满意。

  与舞台形象的这一局限性相比,文学作品则提供给读者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读者在文学鉴赏中与作者共同参与着作品形象的创造。

  当然,文学鉴赏中的想象,不是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而是读者在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动的再创造。

  读者对作品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或新意,但不能完全脱离作品本身,甚至与作品本身相抵触或背离。

  一千个读者的想象中会有一千个不尽相同的哈姆雷特形象,但是无论如何你不能将哈姆雷特想象成奥赛罗或是李尔王。

  读者必须在作品客观内容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发挥合理想象,真正体验作品内涵,否则,作品便失去了任何意义,文学鉴赏也就成了虚无缥缈的幻想。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其情感意趣的表现往往不是直白道出,而是融合在作家通过想象所创造的具体的文学形象中。

  这些形象所蕴含的内容,很难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清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需要读者凭借想象在对作品形象的感知、体味、玩索中去领悟。

  《红楼梦》第48回中,香菱在与黛玉论诗时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其实不只诗如此,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是这样,那些一读开头即知结尾的小说、一眼就能看透剧情的剧本恰恰是缺乏文学性和欣赏价值的表现。

  而要从作品中读出“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就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反复揣摩、思索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体会其中的寓意或内涵。

  当读者在想象中对作品内容有所领悟时,便会产生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欣喜与陶醉,这也正是文学鉴赏带给读者的独特艺术享受。

  文学鉴赏的想象性特点,要求鉴赏者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有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能力,重视对作品的形象感受。

  读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你的眼前会闪现出顾盼神飞、笑靥迷人的美丽女子形象;读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你的眼前则是一幅荒凉落寞的旅途景象;读到“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你的眼前又可能会出现闻听捷报欣喜若狂的诗人杜甫形象。

  文学鉴赏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具体感受,而阅读文学作品时所获得的具体感受与读者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

  一个想象力贫乏的人,即使理解力再强,也不可能真正欣赏文学作品。

  正如一位文学理论家所说:“阅读文学作品,如果收藏了想像的翅膀而只是思辨的头脑的思辨活动,就将看不清以至看不见艺术形象,就将无从获得对艺术形象的艺术感受。

  这种阅读就将是单纯地沿着抽象的思想途径前进,而沿着这一途径愈走愈远,就将越来越背离对作品的真正欣赏和正确理解。”

  “诗意地栖居”

  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性阅读。

  它与一般的求知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不同,不像阅读教科书、理论著作、产品说明书等那样主要以获取知识或满足实际用途为目的,尽管文学作品中也含有丰富的知识信息内容,但其主要功能不是实现教育或认识目的,而是给读者带来美的愉悦和享受。

  文学阅读给读者展现的是一个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体现着作家审美追求与创造的艺术世界,作品描绘的生动形象诉诸感官,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想象,打动、感染着读者,令读者陶醉其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

  因此可以说,文学鉴赏是鉴赏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

  文学鉴赏的审美属性,要求鉴赏者对文学作品应具有审美眼光,要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文学作品。

  所谓审美的态度,也就是摆脱现实中实用的功利性目的等干扰,保持冲淡平和、清静自然的超脱心境,沉浸到作品的想象世界,对作品取欣赏的态度。

  “这是一种即将沉浸入一种虚幻的境界去的期望,也是欲同对象作情感上的共鸣、交流或契合的期望。

  换言之,既不是一种强烈到能引导出明显的身体反应和行为的期望,也不能是仅使主体处于一种冷漠、无所谓或丝毫不感兴趣的状态的期望。

  这种期望必须是使得他有特定的激情,又不太过份。”(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文学鉴赏的审美活动中,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托尔斯泰《艺术论》)鉴赏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总是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或随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或随作品的故事情节一起跌宕起伏;或对作品中揭示假恶丑的事物产生憎恶与愤怒,或为作品中表现真善美的事物唤起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或为作品描写的精彩之处击节称赏,或为作品出现的败笔之处扼腕叹息。

  好的作品往往融入着作家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也最善于在情感上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文学鉴赏就像一座情感学校,使置身其中的鉴赏者或快乐、或伤心、或喜悦、或悲愤、或忧虑、或兴奋、或激动、或郁闷、或失落、或自信,从而体验到人生的不同情感,陶冶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尤其是使审美情感得到不断地满足和发展。

  情感贯穿于整个文学鉴赏过程,也是文学鉴赏的动力所在。

  当一部作品不能在情感上打动读者时,读者就会对它失去阅读的兴趣,文学鉴赏也就难以继续进行。

  文学鉴赏的审美活动中,也包含着理解和认识的因素。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十分复杂的,不可能只凭感性认识就很快领悟,需要经过反复思考、仔细品鉴才能达到全面、深入的认识。

  经由对作品的理性思考,读者将那些零散、片面、肤浅、模糊的感受或印象集中起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审美修养等,在头脑中形成自己所理解和想象的完整的审美意象,从而对作品产生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感受。

  如果取消了理解的因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

  但是,鉴赏活动中的这种理解和认识与纯粹的理性认识活动不同,严格说来它不是一种借助于概念的抽象思维,而是在艺术形象的感知、想象中融入着理解、认识因素的形象思维,是一种审美理解、审美认识。

  关于审美认识中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特点,黑格尔曾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审美时对象对于我们既不能看作思想,也不能作为激发思考的兴趣,成为和知觉不同甚至相对立的东西。

  所以剩下来的就只有一种可能:对象一般呈现于敏感……‘敏感’这个词是很奇妙的,它用作两种相反的意义,第一,它指直接感受的器官;第二,它也指意义、思想、事物的普遍性。

  所以‘敏感’一方面涉及存在的直接的外在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涉及存在的内在本质。

  充满敏感的观照并不能把这两方面分别开来,而是把对立的方面包括在一个方面里,在感发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 (黑格尔《美学》第1卷)黑格尔这里所说的“敏感”,按照中文翻译者朱光潜先生的注释,是介乎感觉与思考之间的一种心理功能。

  这也正说明了文学鉴赏中的理解、认识与审美感受和审美想象相统一的特点。

  文学鉴赏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最终是以审美享受为目的的。

  这种美的享受与欣赏其他艺术所得到的享受有所不同,它主要通过领略文学中的诗意来获得。

  朱光潜先生说过,好的小说、戏剧等都是可以当作诗来欣赏的,“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这里的“诗”,指的正是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最能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和打动读者的东西,即文学中特有的美——诗意。

  当你透过语言的描写而为作品中的情感所打动时,当你领略到蕴含于作品中的人生哲理而为其赞叹时,甚至当你品味着语言本身的神奇魅力为其折服时,都会感受到这种诗意,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就是鉴赏者置身于作品所创造的诗的意境,领略其诗意美,获得美感享受和精神愉悦的过程。

  因此说,文学鉴赏可以让读者“诗意地栖居”,它以诗意享受为根本特征。

  什么是文学

  说起文学,我想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首先冒出来的是我们曾经读过的或听到过的一些小说诗歌。比如《红楼梦》和《水浒传》,比如《诗经》和唐诗宋词。如果你就是这大多数中的一个,那么,恭喜你,你对文学的理解很正确。

  小说诗歌,是文学花园中最受欢迎的也是最美丽的两种花儿。说小说和诗歌最受欢迎,一般人不会有什么意见;说它们最美丽,只是就我个人的爱好来说的,不能代表大多数。一般来说,在文学的花园里还有两朵花儿:散文和戏剧(剧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这四种文学之花,到底哪一种最美丽,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我们不去多说,下面我们来说说由这四种花儿所组成的文学到底是什么。

  在说之前,先放一个文学的定义在儿,然后我们再慢慢道来。

  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它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

  这个定义也许有些抽象,我们通过一些对比,或许能更形象地理解文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首先,文学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这是文学之为文学的最本质的特点。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和其他的艺术种类相比较,比如音乐,它的手段是声音,比如绘画,它的手段是色彩,而文学的手段是语言文字。

  其次,文学呈现给我们的更直观的东西是各种各样的形象。比如提到《红楼梦》,我们会想到什么呢?首先是一些人物,比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些小姐,还有袭人、晴雯等这些丫环,还有人可能会想到贾琏、贾珍、薛蟠等这些纨绔子弟。除了人物,我们还会想到大观园,想到太虚纪境,想到青埂峰,甚至会想到被宝玉和黛玉一起葬掉的那些花儿,这些都是形象。这是小说给我们的一些形象,那么诗歌呢?《诗经·关雎》大家都读过,水面上双宿双飞的关雎鸟、身材窈窕的淑女、心念淑女而辗转难眠的“君子”,都是这首诗给我们展示的形象

  文学用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形象具有抽象性,这一点同音乐、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形式所塑造的形象是不同的。比如音乐可以直接听到,绘画可以直接看到,雕塑甚至可以直接摸到。但文学形象你是没法直接看到听到和摸到的,要想“看到听到”文学形象,我们必须借助一种东西:想像力。文学形象的这一特点,你既可以把它看做缺点,同时也可以把它看做优点。缺点就是不直接,但这一不直接的缺点却又可以转化为文学形象最大的优点:时空的穿透力,文学形象不受时空的限制。比如《诗经·关雎》中的那位窈窕淑女从几千年前“诞生”之后,就一直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林黛玉成为超级偶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并且还将一直“偶像”下去。这一点是音乐、绘画等无法比拟的。

  所以,文学离不开想像力,想像力是文学的翅膀。

  最后,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文学用语言文字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形象,借助想像力,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最终的目的的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回到文学的定义:文学,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这个定义的后半部分所说的反映生活,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就是文学的目的。

  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反映生活,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这个目的不仅仅是文学的,这是所有艺术的目的。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乃至后来的电影,所以这些艺术,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表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世界。文学的独特之处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其它各种艺术也各有各的门路

  在艺术的范围内比较,就只能比较到这儿。要想进一步地感知文学,就必须跳出艺术的圈子,把文学和另外的一些“东西”进行对比一下。我们先把文学和科学比较一下,科学追求的是,科学对我们的物质生活有着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缺少科学的古代人比较起来,我们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有了更多更刺激的享受。文学追求的是什么呢?文学追求的是,文学对我们的物质生活没有什么帮助,也就是说,你喜欢文学,你的文学能力很强,这不一定能提高你的生活水平,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文学不能当饭吃——的原因。那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文学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感动,带来一种的感觉。在你吃饱穿暖之后,感觉有点无聊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文学了;甚至在你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如果你有文学,也可以让你有美好的体验。

  总之,科学能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文学能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水平。科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智商的高低,而文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情商的高低。

  我们再把文学和哲学比较一下。文学和哲学这两个东西比较接近了,它们都不关心物质生活,它们专注的都是精神生活。哲学追求的是,哲学通过思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哲学里面情感的成分很少甚至可以没有,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在他老婆死的时候,还在鼓盆而歌的庆祝,连他的好朋友都看不下去了。这种情况对于文学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文学追求的是,文学通过情感让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或者冷酷。文学情怀很深的贾宝玉在晴雯死了之后发自内心的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来表达自己对这个贴身丫环的深挚感情。哲学追求的是“思”,文学追求的是“情”,这就是文学和哲学的区别。

  通过和哲学的比较,我们找到了文学的关键——情感。作家创作文学作品要缘于情感,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要依靠情感。情感我们和文学之间的纽带,我们通过情感和文学互动。任何一部小说,一首诗歌,一篇散文,都是用其中的情感来打动我们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情感是文学的本质。

  文学追求的是情感,但并不是说文学里面就没有思想。情感这东西一旦勃发起来就如洪水猛兽,文学不能随情感任意折腾而不加约束,那样的文学不是好文学。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只所以是好诗,就是因为它的情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文学里的感情一定要有思想的约束,完全失去思想约束的感情是疯子的感情,天才的诗人有些就接近于疯子,这也从某个极端说明了文学中思想和情感的关系。特别对于诗歌来说,好的诗歌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你似乎在其中看不到思想的存在,这才是天才的诗歌。天才的诗歌里,思想是隐身在感情的身后的。所以,越接近于疯子,越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但也只能是接近,无限地接近,但不能成为疯子,也就是不能有质的变化 ,只能有量的变化。如果发生的质的变化,如果失去了那必不可少的思想的约束,变成了完全疯子,那就写不出来诗了,那就是天才的毁灭。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天才诗人都选择了自杀?你就会明白一点什么。

  文学中思想和感情的关系很是微妙。越是好的文学作品,思想的痕迹越是不明显,它隐藏在背后,把情感推到前台。一旦文学中的思想越过了感情而走到了前面,文学的面目就变了,变成了说教,变成了让人不喜欢的东西。好的文学作品是感动人,而不是说服人。说服人的是哲学,文学是用来感动人的。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前面我们谈到了和文学有关的几个东西:语言文字、想像力、情感、思想,还有文学的四种样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语言文字和四种样式可以放在一起,算是文学的工具和形式,和思想、情感、想像力一起,构成文学的四要素。至此,我们大概就能明白文学到底是什么了。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在思想的指引下,乘着想像的翅膀,翱翔在精神世界中的情感,它具体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四种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文学中的思想、情感、想像力、形式的关系。情感是皇帝,思想是宰相(敢于进谏的),想像是弄臣,形式是比宰相次一级的文武百官(各司其职)。

  情感是文学王国的君主,是文学中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一切要以它为中心而运作。没有了情感,这个王国也就不存在了。

  思想是文学王国中敢于直谏的宰相,思想尽最大的努力不让皇帝变成一个无道的昏君。所有的皇帝在情感上都不喜欢敢于直谏的大臣,但如果不想做亡国之君,他就不能没有这个宰相,他和这样的宰相的关系肯定是不亲密的。文学王国中的情感和思想也是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没有了敢于直谏的宰相,文学的皇帝变会变成亡国之君。

  想像是弄臣,专门负责讨好皇帝的。想像就如同三宫六院里的妃嫔和那往来穿梭的太监,侍候和讨好是他们的专长。他们和皇帝保持着高度的统一,皇帝有什么爱好和想法,他们不管对还是错,只管想方设法搜肠刮肚极尽所能地来满足和实现。有了这些弄臣,皇帝可以乐上天(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就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和表现)。

  形式是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人数众多,文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只是最概括的划分。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还是武侠、言情、玄幻等等的区别,诗歌有绝句、律诗、豪放词、婉约词、朦胧诗、十四行诗等等等等,散文和戏剧变是形式多样。它们就如果那些文武百官,什么吏、户、礼、兵、刑、工,各司一职,各管一方,组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文学王国。

  这一个精彩的比喻不是我的原创,它的原创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庚生先生,他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关于文学欣赏的书《中国文学欣赏发凡》。这个比喻就出自这本书的第一章,原文是用文言写的,我把它用白话作了一点儿演义和引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到这本书,看一看原汁原味的。

  什么是文学鉴赏

  鉴赏,就是鉴别和欣赏。从字面来说,包括两个时间上连续的步骤:先鉴别,后欣赏。鉴别,就是判断好还是不好,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赏析。但是文学鉴赏一般来说,就等于文学欣赏,没有鉴别这一个环节,因为我们鉴赏的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优秀的不值得鉴赏了。

  文学鉴赏相对来说,门槛比较低,只要你喜欢一个文学作品,有话想说,那就可以叫文学鉴赏;而门槛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的专业知识才可以入手的,叫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鉴赏一般只说好的方面,文学批评是既要褒扬优点,也要指出缺点的。文学批评可以说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我们这里只谈谈普通的大众化的文学鉴赏。

  对于一篇文学作品,概括地说,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鉴赏。我们前面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情感和思想属于内容方面,想像应该归属于形式方面。一般来说,从内容方面入手进行鉴赏较容易,下面以文学的君主——情感——为例,来说明一下。

  当我们读完一篇小说或一首诗或一篇散文,有所感动时,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这篇作品中的什么触动了我?或者这篇作品和我自己情感中的哪些产生了共鸣?这篇作品让我想到了我曾经的哪些经历?这篇作品是让我愉悦还是让我悲伤?

  如果是一部小说,你可以再具体一点地问自己,那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最牵动着我的心弦?我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喜欢?最讨厌哪一个人物?又为什么讨厌?

  比如《红楼梦》,书中那么多的人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关注点、喜恶点。同一个黛玉葬花的情节,有人情动于衷,潸然泪下,有人觉得矫揉造作,闲。这其中没有对和错,是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生活阅历使然,只要你是出于真心,仔细思考,说出一个所以然来,都是一篇鉴赏的文字。你可以喜欢林黛玉,也可以喜欢薛宝钗,你也可以喜欢王熙凤,你甚至也可以喜欢多姑娘,认真的揣摩,细心的思考,写出你发自内心的喜欢的原因,就是一篇鉴赏的文字。

  如果是一首诗歌,你可以问自己阅读这首诗让自己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想像?诗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意象和情感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比如李商隐非常有名的那首《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中的华年晓梦此情追忆惘然等词语都会唤起你或多或少的联想和想像,还有无端当时这几个词也会触动你内心的某种情感之弦,所以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无端的忧伤、惘然地怀旧等诸如此类的心绪,如果你的过去有故事,那么这些故事可能会在你阅读这首诗的时候纷纷然的出现在你的心中,让你辗转难眠,深深沉浸在这首诗之中。如果你能把这些纷乱的思绪理成一篇有序的文字,那就是不失为一篇好的鉴赏文章。

  如果是一篇散文,要先分清是这散文是叙事写人的、说理议论的还是写景抒情的。叙事写人的要弄清楚叙了哪些事写了哪些人,这些事和人有什么样的关系,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说理议论的要弄清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有哪些材料(论据)来证明观点,你对文中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等等。写景抒情的要弄清通过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和景是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文中的描写有没有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等等。

  散文类的作品很多,书店里常见的比如季羡林的各类散文集、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巴金的《随想录》、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都是好文章,都可以读读,对于自己有共鸣的作品,都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文学鉴赏贵在有真情。被鉴赏的作品应该是作者饱含真情写出来的,读者也是带着满腔赤诚去读的。作者贯注在作品的真情在读者阅读的时候一点一点地被发现被感知,从而产生共鸣,让读者的心为之而欢喜或悲愁,当这些欢喜或悲愁积聚在胸中不吐不快时,就是鉴赏要开始的时候,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写出来的鉴赏文章才是好文章。

  以上说的是对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鉴赏。至于形式方面的鉴赏,则要稍为专业一点,需要专门的知识,比如小说的叙事角度、叙事方法、风格特点等,诗歌的用韵、平仄、情感的跳跃性等,不是我们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所关心的,我们也就不多展开了。

  最后留两道思考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想一想。

  第一题:谈一谈你对李商隐《锦瑟》这首诗的理解,重点是这首诗让你想到了哪些?

  第二题:谈一谈《红楼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如果没读过,通过电影电视了解的也可以)

【文学鉴赏的客体的特点】相关文章:

文学鉴赏方法10-26

文学鉴赏范文10-05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10-07

文学作品鉴赏范文10-05

如何全面鉴赏文学作品10-20

文学作品鉴赏文章10-05

儿童文学作品及鉴赏10-05

高三语文学习的特点10-01

儿童文学作品鉴赏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