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人类大脑的一部分组织能够增强记忆,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增强记忆的方法并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对大脑使用的方法也改变。大脑是人体的主要核心器官,其影响着我们的思考、行为和记忆,要想提高脑力、开发智力,就必须对大脑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你知道大脑是怎么工作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欢迎大家分享。
大脑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大脑的结构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通常左脑被称为“语言脑”,它的工作性质是理性的、逻辑的;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它的工作性质是感性的、直观的。
左脑的工作方式是直线式的,可以说是从局部到整体的累积式;右脑的工作方式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并列式。
左脑追求记忆和理解,它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一个个的语法知识来学习语言;右脑不追求记忆和理解,只要把知识信息大量地、机械的装到脑子里就可以了。
右脑具有左脑所没有的快速大量记忆机能和快速自动处理机能,后一种机能使右脑能够超快速的处理所获得的信息。
左脑和右脑的记忆能力是1:100万,然而一般人却只会用左脑记忆!
人类大脑的一部分组织能够增强记忆,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增强记忆的方法并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对大脑使用的方法也改变。
大脑能够变得更灵活,原先运转比较缓慢的机能开始加快运转速度。
这样,学习能力低下的孩子可以提高记忆力,成人则降低了患痴呆症的危险,并能够长久保持灵敏的头脑。
是哪些组织能够增强记忆力呢?人类的大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一部分由表层意识(意识)控制,下面一部分由深层意识(潜意识)控制。
这两种意识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
人们通常使用外部的表层意识,不大使用深层意识,但是出色的记忆力其实存在于我们的深层意识中,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表层意识位于左半球,深层意识位于右半球。
通常我们都认为通过理解达到背诵的目的是很重要的,然而理解行为只动用了我们的表层大脑。
大量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大脑内由表层脑到深层脑的记忆回路,记忆的素质因而得以改善。
浅层记忆发生在表层大脑中,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通过大量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我们就能够打开深层记忆回路,大脑的素质会发生改变。
深层记忆回路是和右脑连接在一起 的,一旦打开了这个回路,它就会和右脑的记忆回路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优质”的记忆回路。
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速记忆,素质完全不同。
左脑记忆是一种“劣质记忆”,不管记住什么很快就忘记了。
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这两种记忆力简直就是1:100万,左脑记忆实在没法和右脑相比。
但是,虽然我们人类拥有这么神奇的右脑,一般人却只使用靠“劣质记忆”来工作的左脑,他们的右脑一直在睡觉。
所以说人们一直在错误地使用大脑也不算过分。
大脑的回路原理:侧头页记忆回路、海马记忆回路以及超记忆回路。
记忆分为浅层记忆和深层记忆。
大脑生理学中这样讲:浅层记忆发生在表层脑侧头叶中的语言区,深层记忆发生在大脑的深层部分——旧皮层中的海马。
海马还被特别称为“记忆信息的管理塔”。
它是记忆的中枢,负责收收集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取舍选择。
海马不是记忆的最终贮藏所,因为记忆能够到达所有脑细胞的领域。
但是确定无疑的是,从侧头叶到海马的这一段神经是记忆最重要的回路。
一般地,外界信息进入侧头叶,在这里进行判断、分类、记忆和再生,然后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到海马里。
海马具有记忆、保持和再生的能力。
它与侧头叶中的浅层记忆不同,是一种深层记忆,能够长期保持。
如果信息反复、持续地进入大脑,那么这些信息就会越过侧头叶的记忆回路,传递到海马记忆回路中去。
除了我们常用的侧头叶记忆回路和海马记忆回路,其实还有一种记忆回路存在。
如果能够打开这个回路,我们就能够记住只看过或听过一次的事物,无论何时都能通过想象在脑子里再现。
这种回路叫做超记忆回路。
右脑中存在心灵感应通道和想像通道
大脑分为三层。
人类大脑首先是由脑干部分(也叫“爬虫类的脑”)开始进化的。
这一部分具有“心灵感应通道(Telepathy Channel)”,所以这部分的语言被称为“心灵感应语言(心灵互通的波动语言)”。
爬虫类是指蛇和蜥蜴等动物。
它们不具有像人类一样的语言能力,但是他们有别的通信手段,能够知道同类的意思。
这就是“心灵感应”,也就是波动语言。
在爬虫类的脑发展的基础上,哺乳类动物的脑发展起来。
这类动物的脑中也有通信手段,能够记忆和思考,这个通信手段就是想象。
想象荷尔蒙能够产生分子语言,分子语言也是语言的一种。
狗和猫等哺乳类动物虽然没有语言,但是他们能够明白同类的意思,就是因为能够使用心灵感应语言和想象语言。
爬虫类的大脑和灵长类的之间有一条很宽的通道,所以哺乳类动物能够自由灵活的运用心灵感应和想象。
最外面的脑叫做灵长类的脑,这部分脑具有下位层脑的机能,从这一表层脑中几乎没有任何物质产生。
当下位层脑打开通往右脑的通路,右脑开始工作起来时,就能够自由的运用心灵感应和想象了。
在右脑出现以前发挥作用的是下位层脑,它具有传递回路,也就是具有心灵感应通道和想象通道。
这是因为在脑干(爬虫类的脑)的右半球中存在着一条粗传递回路,可以和旧皮层进行通信;而旧皮层(哺乳类的脑)的右半球中存在着一条细传递回路,可以和新皮层(灵长类的脑)进行通信。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具有特异功能、透视能力和预知能力的原因,他们的这两条回路已经打开,因而可以自由运用心灵感应通道和想象通道!只不过一般人的右脑睡着了,这两条回路没有开启,所以无法领悟到右脑的神奇能力!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此外,还要知道,右脑和左脑的本质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右脑还具有一种想象机能,能够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快速转换。
右脑是通过图像进行思考的脑半球,所以在听到语言后能够将它变成图像,或者能够把图像变成语言。
但还不只如此,右脑还具有如下功能:它能够把图像变成数字,或把数字变成图像;能够瞬间把点的集合(点集)变成数字,或把数字变成点的集合;能够把声音变成图像或乐谱;能够把声音变成颜色,把气味变成图像。
我在这里不想就右脑的这些能力讲得太多。
我主要来讲一讲和语言有关的右脑的能力。
我们平常不能发挥出这样的能力,因为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渐渐不再使用右脑,左脑占据了优势地位。
左脑的长期使用会对右脑的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一直没有使用右脑。
但是右脑那么有本领,它能够大量记忆快速进入大脑的信息,同时能够快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处理。
人们之所以能够学习语言,就是因为有右脑的快速大量记忆机能和快速自动处理机能的存在。
儿童虽然不学习语法,却能够在听到的语言中发现规律,从而自由的说出话来 ,这也需要归功于右脑的记忆机能和自动处理机能。
成人难以学好外语就是因为右脑没有处于优势地位,而左脑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拓展:大脑是怎么左右脑协调工作的
科学家斯伯雷和奥恩斯坦发现,人脑的两边各自管理不同类型 的精神活动,这两个左右半脑也叫做皮层,由叫做胼胝体的、极为 复杂的神经细胞网络连接起来。
大多数人在左脑处理逻辑、词汇、列单、数字、线性和分析 等所谓的“学术”活动。左脑进行这些活动时,右脑更多处于“阿尔法波”状态,或者叫休息状态,随时准备协助左脑。右脑 主司节奏、想像、色彩、白日梦、空间感、形态(统一概念)和维 度。
接下来的研究显示,当人们受到鼓励去开发他们以前认 为很差的脑区时,这种开发活动并没有从其他区域移走,反而 好像产生了一种协同效应,使所有脑区的精神活动都改善 了。
柴德尔教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继续了斯伯雷的工作,并 得出了一些惊人的结果。他发现,各半脑包含了“另外半脑” 很多的能力,比以前想像的多得多,而且,每个半脑也能够进 行较以前看起来范围大得多、也精微得多的精神活动。
初一看,历史好像要否定这些发明,因为大多数“杰出头脑”依大脑活动的术语来看是偏向一侧的:爱因斯坦和其他伟大科学家的“左半脑”都好像特别发达,而毕加索、塞尚和其他伟大的艺术家和作曲家们都好像偏向“右脑”比较发达。
更进一步的研究揭开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实:爱因斯坦在学校的时候法语过不了关,他喜爱的活动是拉小提琴、画画、驾帆船和想像游戏。
爱因斯坦把他的很多更有意义的科学洞察力归功于他的想像游戏。有一年夏天,他在一个小山顶上做白日梦,想像自己骑着一光束到达了宇宙遥远的极端,发现自己很“不合逻辑地”回到太阳表面的时候,他意识到,宇宙一定真的就是弯曲的,而且认为,他以前“合乎逻辑”的训练是不完全的。他围绕着这个新图景写下的数字、方程和词汇就给了我们“相对论”? 这就是左脑和右脑的合成。
伟大的艺术家们都更像是有“全脑”。笔记本上并没有记载喝醉了酒后的故事,也不是杂乱无章地乱泼油漆来创造杰作。
有位艺术家早上6点起床,在最新系列第六幅画上度过了第17天。他将四个桔黄部分与两个黄色部分混合起来以产生色彩合并,涂在画布的左上角,以便与右下角的螺旋结构形成视觉对照,产生所希望达到的观察者眼中的平衡。这说明,很多左脑活动都进入到了一般认为是右脑所要做的事情中。
除斯伯雷和奥恩斯坦的研究以外,总体操作水平增加的实验证据和令人信服的历史事实,即“杰出头脑”的确是在使用他们的两个半脑来工作的,这些都说明,人类如果同时开发两个半脑,就可以做出了不起的成绩,一千多年以前的达芬奇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尽管有所争议,但是,在达芬奇的时代,他还是被认为是下列学术领域当中最有成就的一个:艺术、雕刻、生理学、普通科学、建筑学、机械学、解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工程学及航空学。在欧洲的宫廷,随便扔给他一把弦乐器,他就可以即兴作曲、演奏并演唱舞曲。他并没有把这些不同的潜能区域分开,反而合并到一起了。达芬奇的科学笔记里满是三维的草图和图片,同样令人觉得有趣的是,他的油画杰作的最后草图看起来经常像是建筑草图:直线条、角度、曲线和数字里面包含了数学、逻辑和精确的测量。
这么看起来,当人们说自己某些方面行,某些方面不行时,实际是指已经很成功地开发出来了的潜力和尚没有开发出来、仍然处于蛰伏状态的潜能,对这些潜能施以恰当的养护则可以花蕾怒绽。
思维素
脑科学和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类大脑活动的学科,但这两者一直未能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所阐述的大脑活动,与宏观观察所得到的心理学各种理论,不能相互说明。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它们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规范。特别是关于我们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思维活动,不能形成统一的表述。思维活动的最小单元是什么?脑科学与心理学各有各的表述。
为了使这两大学科能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有必要探索它们在讨论思维问题时的术语标准化。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两者有些什么概念在使用。
一般说来,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小单元,在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中有不同的词汇,曾经有这么一些表达:意象,完形,表征、意念,观念,表象,命题,印象,概念等,包括词汇本身。这些词汇,在特定的理论系统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反映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对思维的认识,但它们都不能在脑科学中找到合适的对象。要把这些词汇统一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各自所适应的心理学理论不同,心理学本身还不是一个统一的系统。
但是,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思维活动的最小单元是大脑神经细胞的网络活动。所有这些心理学的概念,都反映了当时大脑活动中某种同步激活的神经元网络结构。这就提示我们,如果从脑科学的角度,我们完全可能把这些互相有差异的概念,用一个统一的词汇统一起来。但是,这个统一的词汇肯定不能用这其中的某一个,因为这样,就会与它本来的意义相混淆,而且也很难得到其它理论系统的认同。
或许可以用“神经元网络结构”这么一个复合的词。因为这确实是我们大脑在思维活动时实际发生的最小活动单元。单个的神经元是不会有思维活动的发生,单个神经元的损害,不管它处于什么重要位置,是不会导致思维活动的障碍。在脑科学史上,曾经有过寻找识别人脸特征的“祖母细胞”,但却没有成功。因为没有一个神经元可以单个地认为它是必不可少的。也没有一个神经元的激活可能产生一个意念、表象、词汇等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思维最小单元的活动。所有我们思维活动的最小单元的存在,都是以神经元群网络结构的激活形式存在。
但反过来讲,神经元网络结构的活动,却并不等于思维最小单元。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都有大量的神经元在活动,许多都以网络结构活动形式存在,它们却不能说是一种思维活动。因为它们并不在脑中。即使在脑里,虽然基本上都是以成群的网络形式在活动,但在大脑皮质以外的神经元网络的活动,也谈不上思维活动。要准确地表达思维活动最小单元这么一个概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词汇。
在雷伯的《心理学词典》中有一个特别的称谓:思想的元素。思想,英文的意思也可以译作为思维。但在中文里有所区别。在这里,或许表达为思维更为合适。因为这里是取它动作过程的意思,是我们不断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所以,思想的元素,也就是思维的元素。如果我们用更简练的形式来表达,那就可以称我们思维活动的最小单元为“思维素”。
思维素就是我们要确定的,整合脑科学与心理学,关于思维活动最小单元的理想概念。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思维素是发生在思维皮质某一片刻的特定神经元兴奋网络的总称。在我们清醒时的每一时刻,我们的大脑皮质总会有一群神经元在活动,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的联系,互相之间形成了同步兴奋的网络。每一时刻所兴奋的网络,其神经元的种类、数量、联系方式都是不同的,在思维活动中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有的与感觉神经系统有着直接的联系,有的可能已经到了相当抽象的水平。但它们都是我们思维活动的最基本的单元。所以向下看,思维素是建立在神经元的突触活动基础上的,是脑科学表达思维活动的一个基本单位。向上看,思维素所表达的,正是我们心理活动的基本单元,根据每个思维素在思维活动中有不同层次,可以反映从表象、印象到意念等这些不同的心理学概念。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探索,从下到上的微观研究,和从上到下的宏观研究,在思维素这个点上实现了交汇融合。
如果我们明确我们思维活动的最小单元为思维素,就有希望实现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术语的标准化,这对于从脑科学的角度理解心理学的各种相应概念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需要讨论思维素这个概念的可操作性问题,也就是心理学的相应概念,能否通过思维素在不同思维层次和活动特点把它们表达出来。
思维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重入性,这是感觉与思维的根本区别。从感觉到思维的过程中,外来的刺激,如果没有达到可重入的神经网络结构,那只是在感觉水平。所谓可重入性,是指当我们思维活动的时候,这个神经元网络可以激话。这正是表象的特点,表象就是在知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感性形象。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重现的形成叫记忆表象,这是活动在皮质次级感觉区神经元的思维素。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成新形象叫想象表象,这时的思维素所涉及的神经元,虽然主要还是在次级感觉区,但已经有大量的联合区的神经元参与其中了。因为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必然有抽象水平的思维活动的参与。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统称为表征。这是一个相当含糊的表达,不仅不能区分感觉与思维,而且可以把其它大脑活动(如意向、情绪等)的信息交流也包括进来,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看,整个大脑都是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流。这样就不利于问题的讨论。感觉过事物在人的头脑里所留下的迹象叫印象,这实际与表象没有根本区别,只是它强调的是存在,而表象强调的是表现。
随着思维活动从形象向抽象水平的逐级提高,思维素所涉及的神经元就主要在联合区的,所谓观念、概念、意念等,都属此类。它们的不同,除了可以在思维层次上区别外,还取决于我们的理解的不同。在很多情况下,概念和观念的所指往往是同一的。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所以它应该是最普通的抽象性的思维素。如果概念要指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的话(词典上往往是这样解释的,虽然实际运用并不这样严格),那它应该是思维素中比较固化的、经过反复整合的观念了。意念一般指在大脑中经常影响人的思维的一些想法。所以它是一些容易被激活、并因此而经常影响思维内容的思维素。
格式塔心理学派关于心理活动的基本单元的名词是完形。从它的实际所指的内容来看,完形与思维素有着一定的复叠性,反映了思维单元是个整体,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化的形式,尽管实际上它的形成可以是从比较低级水平而来。但从完形的几条组构原则(邻近性、类似性、封闭性、完形趋向)来看,它又表现出思维活动的动态特点。
在认知心理学中表示基本信息运算的单位是算子,它更反映出信息的特点,可以表示从感觉到思维的各种基本单元。
因此,思维素的概念,可以表达各种心理学理论中关于思维活动的基本单元,它们都是思维素的不同方面,只是所强调的重点不同,所涉及的内容不同,所适用的对象不同。把它们统一表述,并不会影响它们的本来意义,只要我们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就可以理解和运用。这样心理学与脑科学的概念系统就可以统一为一个整体。
思维素作为与思维相关的神经元网络,有着许多形式。一种是直接从感觉到思维,这是最大量的思维素类型,是我们思维活动的主体内容。一种是感觉与行为的联合,是我们有意识行为的基础。一种是内隐的操作性思维素,包括一些语法结构、标点符号、语气等。一种是与非皮质神经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思维素,也就是其它脑神经结构的功能在皮质的表现,如自我、情绪、本能等。后两者属于内源性思维素,只有这些活动作为思维对象时,才有这些思维素的激活。所有这些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是可以在思维活动中发生的最小的单元。
通过思维素这么一个概念,我们可以把各种流派的心理学理论和以现代神经生理学为基础的脑科学整合起来。使神经元网络结构、意念、意象、观念、印象等概念,都归结到思维素,这么一个可实际操作的标准化概念。这对于整合脑科学与心理学,建立一个统一的大脑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高思维力要遵循的方法与训练
思维方法是人们从无数次思维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怎样提高思维智能的思维方法,例如形象记忆法可以提高记忆力,联想创造法可以提高创造力等等;另一类是怎样科学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辩证思维法、逻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以及系统思维法等等。
虽然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后可以大大提高思维能力,但掌握思维方法与将它转化为思维技巧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训练过程要走,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思维训练,我们才能在思维实践活动中纯熟地运用思维方法指导各种各样问题的解决。
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大量的训练是重要的,科学的方法也是重要的。不重视方法的学习,大量的训练只会是低水平的重复,劳而无功。不加强训练,学到的方法就转化不成技能,没有实用价值。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技能的训练是两个过程,不能相互替代。厚此薄彼或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不能算是科学的思维训练。
(1)、定型与活化
思维定型或形成思维定势是思维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能避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我们的大脑不能有意识地塑造高效的正确的思维模式,任其自由发展,则有可能形成低劣的、错误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型或形成思维定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形成错误的思维模式或形成低劣的思维定势。
在思维训练中让思维定型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让思维定型和塑造什么类型的思维模式,才能使头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潜能。知识教育最关心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把知识的系统学习当作教育的核心任务。这样容易使思维畸形发展定型。而思维教育是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
思维训练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式生成训练,它还包括思维活化和思维创新等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思维定势都对头脑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而要想已定型的思维模式改变更是困难重重。思维活化训练就是为了使思维摆脱定势的束缚,超越固定模式的局限而设计的训练。这种训练能把思维从无意识的被束缚的“睡态”中唤醒,超越旧的思维层面,从更高的位置俯视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时所有的思维定势和模式都成了思维的工具。
(2)、潜能与技能
思维训练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开发个人的智力潜能。天赋只是一种潜能,只有经过长期的技能训练才能将它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思维训练的核心是把大脑的思维当作一种技能来进行训练,就像是训练绘画技能和运动技能一样。思维的本能不等于思维的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反复的技能性训练的结果,必须把思维视为一种技能反复训练。把思维当作一种技能来训练是对智力的一种专业化要求。
思维技能的核心训练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根据问题的类型、难易、繁简,训练把思维方法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二是训练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相关文章:
快速放松大脑的技巧10-29
攻克面试中的大脑空白症03-25
有助于大脑记忆的方法有哪些04-13
如何写工作计划02-20
如何做工作汇报02-23
如何提升工作执行力09-30
如何让学习变成工作的好习惯05-17
如何写好工作总结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