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上司
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是直接隶属于某一领导者领导的关系。在行政职务上有隶属关系时,行政职务高的为上级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上司?接下来请阅读小编整理的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上司,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讲 角色再造:走出传统上司角色误区(上)
一个管理者首先要学会做下属,如果不能做一个好下属,也就不可能做好别人的上司。
很显然:当一个经理不是说只要头上戴一顶经理的帽子就成为经理了,只有下属心甘情愿地认同你,把你当成心目中的上司,你才是真正的上司。
俗话说:“大胜靠德,小胜靠智,常胜靠和。
”说的就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上司,即如何具备成功的领导力?领导力不是学出来的,而是修炼出来的。
管理的深处是哲学,执行的背后是文化。
如何去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如何激励我们的下属?如何提升我们的影响力?
一、管理人员的角色功能
角色是所有管理人员的第一个必修课,角色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模式。
作为一个管理者通常会有多种角色。
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管理者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管理者的内部角色,指的是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第二个是管理者的外部角色,指的是管理者要协调外部的关系。
为了缩小研究范围,更为精准分析管理者的角色内涵,在本文中探讨的管理者角色只选择前面的内部角色。
管理者的内部角色功能分为三种。
第一种:承上。
也就是管理者同时要做好下属。
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你的上司做好服务,也没有资格去为人民服务。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要做好一个下属,履行下属的职责,承担单位的责任,执行上司的指示,达成组织的目标。
第二种:启下。
管理者的第二个角色功能就是怎样做好一个上司。
做好上司就是要做好组织的管理,所有的管理者不是员工选举产生的,而是组织任命的。
所做的事是管理我们的团队,达成组织的目标,使得各项资源能够充分而有效地发挥。
所以管理者代表的是组织,在企业中代表的是老板。
第三种:平衡。
管理者的第三个角色功能是如何在平衡之间处理事情,在同事当中、同级之间如何做出处理,如何协调部门之间的矛盾等。
二、上司的角色
1.上司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可以从其他问题的答案上倒推出来。
问题如下:
上司手中握有什么?答案是权利。
这个权利是谁给予我们的呢?是组织。
权利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权利的本质是对资源支配的能力。
管理者手中有哪几种资源呢?管理者手中一共有六种资源:人、财、物、技、时、讯。
人、财、物这三种资源很容易就想得到,关键是后面的技术、时间、资讯三种资源经常被人们忽略。
阳光下面没有新鲜的事物,排列组合就叫创新。
管理能力的高低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手中的资源。
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要把这六种资源进行排列和组合,让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管理者所做的事就是通过他人实现自己做事的目的。
所以管理者的使命就是运用组织所给予的资源达成组织的目标。
2.上司该干什么?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存在一个热问题,那就是弄不清楚上司到底应该做什么?
三、常见的角色误区
领导的正确角色已经在上面有所涉及,下面列举的就是上司常见的角色误区。
1.做业务员
上司经常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扮演业务员的角色,凡事都要亲历亲为,对下属和工作管得太严、管得太细,不懂得授权。
特别是企业中的很多中层上司大部分都是由于基层员工提拔起来的。
企业中提拔一位员工成为管理干部一般是基于三种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这个人的业绩好;第二个条件是这个人在组织当中的工作时间长;第三个条件是这个人对企业比较忠诚。
这样提拔干部通常会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企业少了一个优秀的员工,多了一个糟糕的管理者。
比如一个人在企业中财务会计工作做得不错,因此被提拔为财务经理,结果企业少了一个优秀的会计师,多了一个糟糕的会计部经理。
很多管理者从低的岗位走到高的岗位以后都没有完成由管事到管人的转变,没有完成由技术到管理的转变,因此才会造成上面的结果。
同时被提拔的员工由于受到组织的信任,因此会加倍地努力工作。
很多人做了领导以后再也没有节假日,再也没有星期天,自己变得越来越忙。
当下属下班去唱卡拉OK娱乐的时候,领导还在工作岗位上忙碌。
其实组织既然把你放到管理的岗位上,目的是让你带好一个团队,而不是让你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工作。
2.做教父
上司常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习惯做教父,眼里容不得沙子。
之前说到过一句话:管理的深处是哲学,执行的背后是文化。
哲学是一种智慧,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去抓一把米,如果手太松米就会全部漏下去,如果手握得太紧米也会从手缝中漏掉,要想抓多一些米,就要抓得不松不紧,手的力度刚刚好才对。
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讲究的是一个度的问题。
所以不管这几张票据到底是真的为企业花费的还是小伙子个人花费的报销,既然已经是过去的帐,作为老板就不会再去仔细追究翻旧账,而是采取旁敲侧击的手法,让小伙子自己体会到不应该随便拿票据到公司报销。
事实也证明小伙子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后面的工作中就注意了不会再乱报销费用。
其实下属有这样的做法,企业也是有责任的,说明存在管理漏洞,所以上司应该给下属自动纠正行为的机会,而不是马上就找个理由辞退他。
这就是用人的艺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拓展阅读
上下级沟通技巧
换位思考
俗话说,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作为领导,在处理许多问题时,都要换位思考。比如说服下属,并不是没把道理讲清楚,而是由于领导者不替对方着想。关键在于你谈的是否对方所需要的。如果换个位置,领导者放下架子,站在被劝说人的位置上瞻前顾后,同时,又把被劝者放在领导的位子上陈说苦衷,抓住了被劝说人的关注点,这样沟通就容易成功。
与下属做朋友
推心置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领导者的说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情感的征服。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必须架起这座桥梁,才能到达对方的心理堡垒,征服别人。领导者与对方谈话时,要使对方感到领导不抱有任何个人目的,没有丝毫不良企图,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自己,为下属的切身利益着想。这样沟通双方的心就接近多了,就会产生"自己人"、"哥儿们"效应。
情感是交往的纽带,领导能够很好运用,和下属交朋友,使自己成为下属真正的自己人,是完成群体目标的主体力量。
多激励少斥责
这一劝说技巧主要在于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褒奖,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工作任务。对于下级工作中出现的不足或者是失误,特别要注意,不要直言训斥,要同你的下级共同分析失误的根本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鼓励他一定会做得很好。要知道斥责会使下属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很难平复,对以后的工作会带来隐患。
例如,你是位领导,带领几个下属去比赛保龄球,比赛的时候,下属抛过去的球打倒了七个,作为领导可能会有两种表达。其一:"真厉害,一下就打倒了七个,不简单!"这种语言是激励,对方听起来很舒服,其反应是,"下次我一定打得更好!"。其二:"真糟糕,怎么还剩三个没有打倒呀!你是怎么搞的?"对方为了缓解领导对自己的压力,就会产生防御思维和想法,其反应是:"我还打倒了七个,要换了你还不如我呢!"两种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语言,前者起到激励的作用,后者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积极的激励和消极的斥责,对于下属的影响就会是两种不同的结果,更重要是心理上的影响,这是最根本的东西。
下属与上司的沟通技巧02
有效沟通,尊重最重要
小智希望每天晚上都喝益力多,但是老智认为每天都喝并不健康。为了达成"不让小智每天吃零食"这个目标,经过沟通,爷儿俩达成协议,如果小智连续一周在幼儿园得到小红花,老智就在周五放学的时候买一瓶益力多作为奖励。
这里面有三个因素非常重要:目标,可执行的一致结论,传递思想和情感。其中传递思想和情感就是沟通过程,有效的沟通过程应该具备下面的步骤和方法。
其中,以尊重的态度倾听,是非常重要,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有些管理者比较强势,喜欢把自己的观点意见强加给员工,既没耐心倾听和接受下属员工的观点建议,也没耐心听下属"诉苦",认为是在找借口。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不给别人把话说完的机会,以为已经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粗暴打断,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沟通效率很差,甚至不欢而散。
有效沟通需要信息畅通
1、自下而上
老智有天接到一个客户投诉,说他们一个项目存在严重问题,进度滞后,质量不过关,客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在此之前项目经理给老智的汇报都显示一切顺利。
于是老智找到这位项目经理详细沟通,追问之下才知道,客户前段时间就已经表现出不满了。
像上面例子中下属员工向上司汇报时进行信息过滤的情况非常常见。主要原因就是怕受到批评,所以只报喜不报忧。
然而,这样一来上司就会认为一切正常,等问题真正暴露出来就已经比较严重,处理起来更加棘手。
2、自上而下
管理者也会向下属过滤信息,也就是不把公司或者上级传达的信息如实传达下去,而是截留一部分。
有的管理者担心自己领导力有限,担心在下属员工面前权威和影响力不够,故意保留一部分原本就应该传达的信息,人为的制造"我就是比你知道的多"的现象,以体现权威和神秘感。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一方面,如果这些本该另员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呗管理者过滤掉,导致信息不对
另一方面,长远看来反而影响管理者权威。下属员工一旦发现管理者有意留存信息不传达,他们就会怀疑管理者的职业品质。受到下属怀疑的上司,管理权威必然大打折扣。
当然,如果有些信息经过上方明确告知不能向下传达,或者经过权衡需要保密,那就不宜传达给下属。
想鼓励先找对胡萝卜
老智部门有个年轻人,家境殷实,工作不甚卖力,迟到早退浑浑噩噩。老智找他谈了几次却也没什么效果,非常苦恼。
话说三遍淡如水,管理者说的越多,员工越不在乎。最好说的话能切中要害,点到为止即可。
比如上面谈到的职场中常见的现象,这种从小被呵护的年轻人,家庭条件好,没什么生存压力,对他讲"不努力赚不到钱",显然没什么作用,因为他们并不在乎这个。
但如果你能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真正在意的东西和追求,比如人格独立、自我实现,从这些方面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反而更加有效。当转变开始,多表扬和鼓励。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上司】相关文章:
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交谈者10-21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08-29
如何成为一位成功的职场女性04-07
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08-04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11-25
如何才能成为化妆师08-10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员工09-01
成为一名成功销售员的方法12-14
给上司的感谢信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