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文言文翻译有什么技巧和方法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考文言翻译技巧
高考文言翻译有什么技巧?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技巧不能少,看看下面的高考文言翻译技巧吧!
翻译原则
1.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去翻译句子本身。文言文中,对个别句子的翻译,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因为有些句子中的实词甚或虚词,在独立的句了中作出的解译是行得通的,但句子来源于整个文段,如果把这个翻译放回到原文中去,可能就不符合原文语境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对所考查的语句进行翻译,必须要结合语境给文言文句定位。
2.采取直译的方式,做到字字落实。这是文言文翻译必备的一环,翻译就是将文言词变成现代汉语词,而文言文就是文言实词加虚词的语法组合,因而必须做到字字落实,为保持原貌必须直译。
3.在翻译过程中,要将文言文的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这是根据它们的特点决定的,当然不是每一个字者都如此(现代汉语词保留古汉语词的除外)。
4.在翻译中的过程中,必须将古汉语的句式、用法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用法。
古今汉语的句式、用法是有较大的区别的,特别是针对现代汉语而言的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倒装句、使动句、意动句和为动句,以及一些活用现象等等,必须译出,这一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5.必须关注省略句,该补出的必须补出,该明确的必须明确。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汉语比较简约,该省则省,该简则简,可以说是言简意赅,因此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为使语意明确、完整,必须关注省略的内容,补足并明确省略的内容。例如: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译为:人民禁不住禽兽虫蛇(的侵害)。如果译文不加括号中的内容读起来就不通顺,有语病。
6.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气语言风格必须在翻译的时候很好地体现出来。语气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表意的作用,而风格则体现语言的特色,这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不空忽视的。
例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一:希望再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译文一没有重视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改动较大,而译文二则采用直译的方式且保持了古文原貌,较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
再如: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译文一:周朝败亡的原因,不外乎这个罢了。
译文二为:周朝所以灭亡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
结合原文的上下来看,柳宗元对“周之败端”确实作了很肯定的解释,从这点看,译文一并没有错,但是柳宗元在这里是用一种推测语气“其在乎此矣”来表达这种肯定的解释的。
翻译方法
1.对译。
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多)音节词。
例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够发现千里马。
2.替换。
把古代词换成构词成分完全不同的现代词。例如上例中的“有”,可译为“发现”。至于有些意思含蓄深奥的句子,虽然把其中的古代词换成了现代词,但仍不能表达清楚时,就只好意译了。
例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句中的“为刎颈之交”,若直译为“成为割脖子的朋友”,那会使人感动莫名其妙,因此必须意译为“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等才能表达清楚。
3.保留。
对文言文中的古今通用词和一些专有名词(人物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职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等)可保留不译。例如前边例子中的古今通用的词“有”“然后”、人物名“伯乐”“千里马”就不必译了。
4.删略。
对文言文中的某些语气词、连词和谦敬副词等,现代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词可以代替,删去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时,就可以删略。
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中的“者”“也”,等等。
5.补充。
即被译出文言文中没有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
例如“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只有补出状语“才”、“能够”,句子的意思才完整。
6.调整。
即对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序,一般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过来。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这个句子是主谓倒装的,目的是强调谓语,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为:你不聪明,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
翻译口诀
字字落实,决不漏一;实词必译,重复合一;虚词实义,定要翻译;虚词虚义,留住语气;
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国年官地,不必翻译;修辞用典,可用意译;若有省略,补足原意;
调整词序,删去多余;推断词义,前后联系;遇到难句,前思后忆;古代语法,现代顶替;
官词句篇,联成一体;忠实原文,不违原意;翻译语病,坚决摒弃。
(一) 准确理解关键词语
不能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就很难翻译出文言文句子的意义。命题人设计题目时,所选择的句子中往往含有对理解整句的意义起关键作用的词语,主要是常见但同学们容易忽略的古今异义词以及起重要作用的虚词等。
例: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点评:“奚”“语”“文”是关键词语,也是翻译的得分点,尤其是“语”“文”与现代汉语中的“语文”一词的意义完全两样,只有分辨出它们的不同意义,才能准确翻译整个句子。
其实,许多关键词语的解释都可从课文中找到根据。答题时,同学们要调动平时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方面的知识,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比较、辨析异同,落实词义。
例: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译文:此后学者没有敢明讲秉承天命、放逐诛杀一类事情的。
点评:“受命”“放”是关键词语。联系《出师表》中的“受任于败军之际”一句,可知“受”应译成“承受”;联系《屈原列传》中“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一句,可知“放”为“外放、贬谪”的意思。
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译文: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的太傅。
点评:“拜”是关键词语。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一句,可知“拜”是“任命”的意思。
(二) 准确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情况
1. 特殊句式
要正确翻译文言文句子,同学们应具有一定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其中以文言文特殊句式尤为重要。它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要为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等,在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屡屡出现。解题时,同学们要善于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文语法知识理解句子,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翻译句子。
例:(1)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译文: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
(2)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译文: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祸害?
点评:从特殊句式的角度分析,这二个句子分别考查了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判断句(“……也”表判断)、反问句(“岂……耶”表反问)三种句式。
2. 词类活用
例: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
点评:关键词“富”是翻译本句的一个难点,但只要能了解它的词类活用情况(此句中“富”为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就能正确解题了。
(三)注意联系上下文以及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翻译文言文句子,从表面看仅仅是考查对一个句子的理解,实际上命题人选择的句子往往是理解全文的关键,需要联系全文才能正确翻译。因此,解题时首先应该读通文意,做到“胸有全文”;翻译过程中要及时联系全文尤其是上下文,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才能理解它的真正意思。同时,还应注意句子的背景材料,如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等。
例: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但它的弊病常常在于词藻华丽而缺少实际内容。
点评:本句中的“丰缛”容易被误解,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明白原文是说文章“词藻华丽”,而非现代汉语中“繁文缛节”的意思。此外,联系上下文可知两个“而”一表转折,一表并列。
例: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译文: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点评:只有联系全文才能把“愿”的宾语“皇上”译出来,从而使文意畅通。
【高考文言翻译技巧】相关文章:
高考文言文翻译有什么技巧和方法08-30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和方法11-17
翻译技巧指导11-18
翻译技巧英语11-15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11-16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1-13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11-13
高考志愿报考技巧05-26
高考英语的学习技巧04-12
高考英语口试应试技巧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