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有礼貌的孩子
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娃是个小绅士或者小淑女,而好的形象都是从细节中体现出来滴,那么如何让宝贝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呢?来参考下小编整理收集的应该如何培养有礼貌的小孩!
有礼貌的好处
礼貌贵在真诚,是对他人诚挚的尊重,同时亦是提醒别人尊重自己的巧妙方式。
它需要有谦虚的态度、容让的涵养。
它不只是表面上的客套,而是维持社会和谐运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它不但可以增加日常生活的愉快,还可以减少人际间的摩擦和暴力的发生。
礼貌待人并不只是一种外表形式,而是沟通人们之间友好感情的一道桥梁。
如果能自觉地做到礼貌待人,
不仅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纯洁和美好,而且可以避免和减少某些不必要的个人冲突,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安详。
在这种美好和睦的环境中,人们就能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更好地学习、生活、工作,并从中感受到亲切、温暖、愉快和力量。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宝宝不懂礼貌的原因
1、家长管教不严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着责无旁贷的教育责任。
孩子从呱呱坠地,眼前面对的就是人生的一张白纸,如何走好每一步,需要父母精心进行引导。
但中国父母多数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健康和成绩,对于那些最基本的与人友好,关心他人,自己的事自己做,
见到他人主动打招呼,见到长辈主动问好等朴素的道德准则,从不向孩子提起,甚至放纵孩子的错误。
孩子是无辜的,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教育职责。
对于道德准则父母不但要自己做到,而且要反复教育、教导孩子熟记于心,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同时,作为父母还要教育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分清对错,不能信奉“树大自然直”的古训,这其实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也是一种失职和逃避。
2、家长没做好引导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不能眼睛光盯着孩子学习的进步,应认识到培养孩子成人更重要。
要从日常生活中加强孩子热爱他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有责任感,不歧视弱势群体的教育。
家长要引导孩子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见到长辈、老师主动问好;把关心他人当作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和美德。
3、社会的责任
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熏陶和影响,特别是对于年龄小、未懂世事的孩子影响更大,
作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引导孩子成人的责任。
因为我们都是家长或会成为家长,不能抱有“不是我的孩子,与我无关”的想法。
孩子是看着成人的一举一动长大的,大人的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只要我们举止文明,讲究公德,关心他人,爱护公物,孩子也会变得有修养。
全社会联起手来,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担当,把教育孩子当作一件重要的大事,尽其所能,从自身做起。
1—3岁宝宝有礼貌特点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
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
1-3岁是宝宝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就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
1-2岁宝宝礼貌教育特点
1、微笑也是一种礼貌
礼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在宝宝还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宝宝“笑一笑”,
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
2、说话要说文明话
开口学说话,是宝宝学习礼貌的一个好时机。
父母反复告诉小宝宝:
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说“谢谢”;需要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对人家说“请”;
做错事情、惹了麻烦或影响了别人,应该说:“对不起”……
如此,宝宝就能在学说话的第一时间内,接受礼貌语言,且印象深刻,能避免走弯路。
2-3岁宝宝礼貌教育特点
1、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带宝宝外出,见到认识的人,教会宝宝说“叔叔好或阿姨好”,
除了对方赞美宝宝之外,爸爸妈妈也要及时附和,肯定宝宝“有礼貌、真乖”;
这个积极的回应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然后继续督促宝宝这样做。
有了被夸奖这个美好的感觉激励着,久而久之,宝宝见了熟人就会自觉地打招呼了。
如果宝宝对陌生人也主动问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个受人欢迎的孩子。
当然,每次进家门,要和家人打招呼;出门之前要说“再见”。
2、听,有人在说话
在家人讲话或爸爸妈妈和客人谈话时,宝宝经常会有话要说。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能大声喧哗、也不能中间插嘴;平时和大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不可随意走开。
如确实有事,可先拉拉大人的衣服,或以目光示意;得到允许后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孩子懂得,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以尊重为前提,凡事会更顺利。
3、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有客人来,父母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孩子讲礼貌。
比如,在客人进门的时候,教宝宝舞着小手说“欢迎”、甜甜地问声好;稍大一点的宝宝,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摆糖果、拿饮料;
如果有小朋友来,提醒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争吵。
另外,也不要借着有客人在,提一些额外的要求,或无理取闹。
如何培养有礼貌的宝宝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懂礼貌,应从父母自身做起。
因为孩子的礼貌语言、礼貌行为都是来自对成人的模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
如果家长平常都不用“礼貌”去要求自己的言行,反而告诉孩子要讲礼貌,这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这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良好的礼仪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
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就能够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所以,父母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榜样。
比如,见到熟人应主动用“您好”等文明语言来问候和打招呼;
和长辈讲话要用尊称和敬重的口吻,即使在背后也不能当孩子面对长辈指名道姓;
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和长辈入席,并注意饭桌礼仪,同时告诉孩子不能私自开始吃饭,要正确使用餐具,不能高声喧哗、乱夹和乱丢食物等。
二、教孩子待客之道
生活中,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一般都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
这样做也许能够获得一时的安静,但是却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
而这一不经意的举动,也伤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
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他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
父母要试着让孩子学会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注重礼貌待客。
如亲友来访时,听到敲门声要说“请进”;见了亲友按称谓主动亲切问好;
拿出点心、水果等热情地请客人吃,不应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或独自去吃;
当大人谈话时,小孩不应随便插话;小客人来,应主动拿出玩具与小客人玩;
共同进餐的人未完全入席前不得动餐具自己先吃;客人离开时要说“再见”,并欢迎客人再来。
三、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能够掌握在父母的手里,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立的思维空间。
现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总会强迫孩子讲礼貌,
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不与人打招呼,家长非得把孩子拉出来跟客人问好,结果,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孩子不愿意与人打招呼必然是有原因的,
比如孩子很害羞;孩子认为客人是父母的客人,与自己没关系;或者他正在做作业,一时忘记了打招呼……
这时候,父母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实在不想打招呼,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等到孩子平静了以后,再告诉他:
“这是应有的礼貌,你去别人的家里,也希望他能够热情欢迎你呀。”
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许能够帮助他理解。
四、教孩子遵守社会公德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对个别孩子缺少文明礼貌行为的责怪声,
在一些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废弃物,买东西交款不排队,上公共汽车乱挤等不良行为,真是屡见不鲜。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父母有责任教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社会公共礼仪。
父母带孩子到公共场合时,可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礼貌交往,比如,
不要大声喧哗;买东西要排队,不插队,不乱挤;
乘车时遇到老弱病残人士以及孕妇和抱小孩的人,要学会主动让座;无意中做了冒犯别人的动作,要及时主动道歉。
五、学会尊重孩子
文明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修养。
有自尊的孩子会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在说话时往往会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孩子。
以应有的尊重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
同时,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间的尊重,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
六、用表扬激发孩子有礼貌的主动性
要让孩子能够学会礼貌待人,其实平时的表扬和鼓励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表扬和夸奖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有礼貌的孩子大人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会有很多朋友。
所以带孩子外出参加聚会等活动时要适时地给予孩子这方面的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其实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习惯也间接地培养了孩子自信、开朗和活泼的性格。
【如何培养有礼貌的孩子】相关文章:
怎样培养有礼貌的孩子10-06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10-08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08-25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10-05
如何培养孩子的朗读习惯09-08
如何培养孩子餐桌礼仪10-06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0-08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10-05
如何培养孩子写作文10-08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