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6 00:31:48 演讲稿 我要投稿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导语: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会写教学设计,但教学设计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一、导入──认识梁启超

  1、我所知道的梁启超:

  请学生谈谈对梁启超的了解。

  2、梁启超及其子女:

  演示幻灯片:梁启超青年、中年时期的活动及其照片,梁启超子女的照片。

  3、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梁启超,去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新课──走进梁启超

  1、听课文录音:

  伴随深情地课文朗读,同学们仿佛回到了清华大学的礼堂,大师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好,听完录音,请大家谈谈感受。

  2、学生谈初步感受。

  3、评点文章,深入感知。

  ⑴出示评点法的要求:评点人物、写法。

  ⑵自主评点,汇报结果。

  品人:

  活动:

  请同学补充:

  让学生从学识和人品两方面概括,并尝试用对联形式概括。幻灯片出示胡适致梁启超的挽联。

  品文:

  为什么梁任公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他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热格魅力,还要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出示:语言简练传神;抒情叙事相结合。

  4、总结

  三、拓展──缅怀梁启超

  幻灯片出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同学们齐读,感受青年梁启超的豪情,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

  2、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2、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要学习一篇文章,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呢,我想给大家做一道竞猜题:猜猜他是谁。我对他有四个描述:

  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有答案了吗?告诉我,他是谁?

  明确:他就是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性。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那景行。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学习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二、基础过关

  (一)请大家自由、大声的朗读本文你所喜欢的段落。

  (二)给下列字词正音(多媒体展示)

  莅()临;戊戌叱咤()风云;精悍()激亢;()箜()篌()蓟()北

  (三)梁实秋先生可是一位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用我们现在的语法规范来看看文章中的几个句子表达准确吗?(多媒体展示)

  明确: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三、初步感知

  标题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是一个动宾短语,压缩一下就是“记演讲”,那么这篇文章中心是不是就是写一次演讲呢?

  明确:不是,本文似是记事,实为写人,是通过演讲这件事来写梁启超先生

  标题中对梁启超为何要以“任公先生”相称?

  明确:以号相称,这是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可见,这篇文章里,作者流露的应该是对梁启超先生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崇敬、景仰之情。

  请大家从文中找一找,文中都写了梁任公演讲之时的哪些方面?

  立外貌:

  肖像特点——很有精神,智慧,和善

  神态特点——自信,洒脱,神采飞扬

  独特开场——谦逊自负,诙谐幽默

  描语言: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

  写动作:

  敲头——自然随和

  手舞足蹈、掩面顿足、狂笑太息——率真、洒脱

  抓侧面:

  屏息以待,欢喜,泪下沾襟

  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爱好

  板书:

  其貌不扬   有学问

  谦逊自负 梁任公   有文采

  随和率真   有热心肠

  潇洒自然

  教师提问:我们平常说这个人“热心肠”是什么意思?”

  明确:心肠好,喜欢帮助别人,也就是乐于助人。

  教师提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中说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可全篇文章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理解?”

  四、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梁启超的“热心肠”。

  (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后,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了河南等地,欣喜若狂。梁启超在讲到此诗时“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同样表现了他对收复祖国大好山河,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

  (二)《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主角侯方域,李香君。“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他们的爱情为主线,政治变化为暗线。南明小朝廷的灭亡,标志着明朝的彻底结束。结局一道士对男女主人公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两人双双入道。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国难当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再次表现梁启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率真、奔放、激情澎湃。

  (三)《箜篌引》,这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作品。选自他的《琴操》,但是现在据韩国学者研究,这是他们的《古诗源》上记载的朝鲜悲剧。不管是谁的作品,这都是一篇值得回味的小文章。诗的大意是一白发狂夫披发提壶,欲渡滔滔江水,他的妻子紧追其后,想要拦阻他,但是他还是渡河了。于是伤心的妇人在岸边拿出箜篌,唱出这首悲凉的哀歌,更多的引起听者心中的共鸣,“闻者莫非堕泪饮泣”。

  教师总结:你明明知道是送死,还要去渡河,为什么要这样义无返顾的奔赴死亡呢?(回答:这种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为了某种理想而殒身不恤的人,像启超先生,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为了国家与人民,他面对的是追捕、逃亡和淋漓的鲜血,正如鲁迅所说,他们既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也许我们只看到了一个疯狂到堕河而死的男子,而任公讲这首诗的时候忆起的是那段峥嵘岁月,想到的是自己和如自己一样奋不顾身的革命者,所以才能演绎得如此精彩。)

  板书:热心肠——爱国情

  五、写作方法点拨(可略)

  你能从中学到哪些写人的方法?(学生回答)

  总结:

  1、调用多种手法,写出人物的个性。

  2、在事件中刻画人物,不必罗列事件,甚至一件就足够。

  3、从正面和侧面入手,多角度整合刻画。

  4、不仅要描形,还得要绘神。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感谢梁实秋先生,他是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本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如火如荼的岁月里,那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使人读其文,如观其人,听其声,难以忘怀。

  请让我们共同朗读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精彩语段,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七、作业

  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位老师的一节课或哪位同学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请写出一位老师或同学,记叙人物的言谈举止,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范文10-1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反思范文10-10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教学10-07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教案设计10-08

《私塾先生》教案设计10-09

记一次劳动的教案设计10-07

《金岳霖先生》教案设计范文10-12

游恒山记教案教学设计10-08

《墨池记》教学教案设计10-08

核舟记教案教学设计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