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

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0-09 02:08:43 研究生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依据行业和地区对自动化技术高啊材的需求·结音学院的具悻情况·研究了学院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提一套完整、实用并符合当前高职^才培养要求的教学体系。

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体系 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新诞生了一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院就是其中一所,如何面向行业和区域,办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借教育部开展新一轮高职高专试点专业申报和建设这股东风,我们对我院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从1936年至1 976年,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长了3.3倍,预计从1978年到2018年劳动生产率至少增长8倍。国内外的经验公认:老设备加自动控制装置(或计算机)等于新设备。也就是说,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设备效能,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可以使老设备获得新的生命力。前联邦德国在8O年代中期用微电脑对纺织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产值增加一倍,人员减少一半。有人计算后认为,如果把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起来,可以把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提高100倍。 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自动化有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各种类型工业生产机械的单机自动化,如自动机床、数控机床、自动气动造型机等;二是以自动完成某产品的全部加工工艺为目的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如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生产自动线、轧钢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及自动化工厂等三是工业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三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综台实力的重要标志。

  上世纪朱60年代,由于大规模生产及多机群控的发展,寻求新技术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接触控制成为强劲的市场需求。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l 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并在美国通用公司的汽车生产线上首次试用成功。70年代末和8O年代初,PI c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基础自动化设备。我国在PI c研制、生产、应用方面也发展特别快。7o年代随着一些重要建设项目的投产,国外的PI C随成套设备进入国内,经过解析,国内专家掌握了PI C的关键技术。

  现在PI c已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设备,PI c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话的各个领域:如机械加工、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纺织、能源、造纸及家用电器等。掌握并能灵活运用PI c技术的专门人才很受社会的欢迎。应用PLC技术已成为世界潮流。PI c技术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I C技术、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之一。

  从90年代开始,PI c技术与PC技术走向融合。进人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加速融合。

  国家“十五 期间的40项关键技术中的12项自动化技术(如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远程故障检测预报和诊治技术、网络制造技术等)体现了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合成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中国”863“高新技术计划在自动化领域设立两个主题,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与机器人技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先进设备急剧增加,高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大中小型企业普遍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PLC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据资料介绍和我们对省内多家大中型企业人才需求进行的调查统计,企业对下列两类人才需求很大:一是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专业人才;二是对应用型、技能型、技术推广型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从需求的层次来看,对本科生有一定的需求量,而在专科生的需求中,主要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从专业需求来看,对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熟悉可编程控制技术,有较强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自动化专门人才就业自由度很大。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在2002~2005年间有20多家单位有意从我院聘用”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高职)毕业生i000多人。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行业、企业(如I.G曙光电子有限公司、三一重工、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卷烟厂、伊莱克斯股份有限公司、长岭炼油厂、湘潭钢铁厂等)进行调研,跟踪行业、企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规格、业务素质 培养目标的要求,了解自动化技术生产一线从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以及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立高职电气自动 ·I七工程专业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岗位群。

  在此基础上,以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构建科学台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以此形成高职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特色。

  一条主线,体现了以岗位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台理设置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进行课程优化、整台,构建”五模块“(人文素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理论教学 一体系和基本技能、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选修实践课程相结合、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提高学生综台素质的前提下,理论知识首先应适用、够用,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基础;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在实验、综合实训和生产现场(实训基地)实习基础上,由”双师型“教师和生产一线自动化技术专业人员进行现代”师徒“式教学,以掌握生产现场自动化技术,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就业岗位 零距离”。为体现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特色,根据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必须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它包括微机应用、专业软件的应用、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控计算机等;二是突出可编程技术应用能力,它包括典型可编程控制设备(如电梯、工业锅炉、伺服电机等)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改造等}三是综合应用技术能力,它整合了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电机拖动、变流技术、自控系统、单片机技术、可编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门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按这一模式培养的“合格+特长”的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高职人才,岗位适应期短、动手能力强,能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可达到知识够用、技术适用、企业爱用,同时又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

  1、加强学习,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根据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教职[1998]1号)等教改文件,重新审视和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作为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职业教育应以需求为出发点,不能只强调能做什么和能培养出(供应)什么样的人才,而要强调社会需要学校做什么,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种需要来自企事业单位、生产现场,来自培养对象本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通过开展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讨论,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加专业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培养适应生产现场,服务生产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自动化技术及相关技术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合格+特长”的职业人才。

  2、构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机制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体现自动化技术行业(主要是制造业)的特色、专业的内涵、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生产现场的需要。根据这一日标,与劳动部门紧密合作,将技术等级证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引入专业教改中,完善“两个体系”的教学内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将技能考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纳入教学计划,切实推行“双证制”,要求学生毕业时,既取得学历证书,又获得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3、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台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机制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电气自动化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迅速发展,要尽快、较准确地把握专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强与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以及时掌握新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本专业由于理论到技术应用的转化加快,企业对本专业的要求也随时变化,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结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在校内成立各种科技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科技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如进行“电子设计与电子制作”、“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和应用”、“单片机技术应用和开发”等专业技能竞赛和自动化生产岗位技能竞赛。还要从企业的生产现场取得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课题,组织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联合设计与制作,再现工程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参加这些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设计、制作、试验等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培养。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加自信心、自觉性,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把开展这些活动提到教学的高度来认识,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4、革新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世界各国已越来越注重发展技术辅助学习(technology— based—learning,简j;}=TBI )。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和采用电子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虚拟仪器设备、虚拟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运用远程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技术使学校和企业、公司紧密联系,合作教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现场应用技术教学培训,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网站对企业自动化技术从业人员和毕业学生进行岗位进修和知识更新,消除学习的距离感,使知识的获得更为容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资源互补。以此来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自主性、参与性和交互性,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5、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质量考核评估体系改革单一的课堂考试模式,探索多方法、多途径的考试模式,包括笔试、设计、操作、答辩、讨论、调研、制作、开卷考试等等 借鉴职业技能鉴定思路,对部分课程建立课程知识要点考试大纲(含技能考试大纲),并建设相应的开放式题库。如可编程技术应用课程,知识要点考试采用笔试等方式;工程实践能力考核在实验室进行,采用自选应用系统设计、编程、调试或系统故障判断、排除等操作方式进行考核 引入成功教育的观念,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同时,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认可情况,以市场的反馈进一步指导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6、建设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按高职教育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是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对他们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培训+充实专职教师队伍,同时也聘请一部分作为工程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兼职教师;二是对非“工程师”型的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企业工作,接触工程实践,掌握生产一线的最新自动化技术,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以此来丰富教学素材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此外,还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层次,使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比例结构更趋合理。

  7 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实训室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场所,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尤其如此 学院的实验、实训投资已达一千多万元,为了适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今年学院投资150多万新建了自动化工程实训室、自控原理与系统实验室、PI.c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计划在今后几年建设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心、机器人技术实验室,使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是我院向教育部申报的第二个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按照以上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可构建具有我院特色和内涵的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将该专业建成全国示范性专业。

  参考文献

    期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啐l报材料。20O1.8.

【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相关文章:

电气自动化研究论文10-09

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10-08

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10-05

电气自动化视域下的电力工程论文研究10-06

研究医院电气自动化设计10-0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改革论文10-09

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改革09-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历10-01

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简历模板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