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
第1篇: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篇章。2011年“服务国家特殊需要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又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国家学前教育大发展、本科院校面临职业转型新时期以及我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以服务国家、培养特殊需求专业人才为宗旨,以遵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为前提,更好地结合地方特色及学校自身特色,以学前专业硕士职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及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高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资质的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地采取了创新的培养方式,在几乎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为幼儿园输送了一批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起步较晚,因此在学前专业硕士培养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具体保障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机制建设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1.双导师制未能发挥其所有优势
双导师制是给研究生配备校内学术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通过校内外、学术与实践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实现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一种制度。目前,双导师制在在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发挥的实效已经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基本认可,是一种较好的导师聘用模式,在使研究生将学校的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中,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间隙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近年来,双导师制开始逐步在专业硕士培养中得以使用。然而,双导师制的优势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校内导师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水平偏低;校外导师指导时间较少;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充分而有效的合作交流和沟通2。
2.课程教学的方式趋向多样化,但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总体而言,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方式已经趋向多样化,但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也就是使用讲授、课堂讨论、小组研讨等三种方式较多,而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则运用较少。
3.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但见习、实习仍为主体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所采用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传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仍为主体,相比之下些更新颖而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微格教学教育调查、幼儿园教育案例收集与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则并不经常采用。
4.专业实践教学时间与国家教指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实践教学时间是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国家教指委颁布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前教育专业)》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幼儿园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往往只有4 ~6个月,与教指委的要求相比,实践教学时间还不足。
5.与政府及地方学前教育机构合作不够政府是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主体要素之一。一般来说,政府会站在全局的角度调控整体教育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更可以起到帮助高等学校和其他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中的主体要素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作用。这是其他主体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而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仅靠高等学校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所获得的由政府提供的资源及支持并不充分。除了政府的指导和协调,学前教育机构的参与也必不可少。地方学前教育机构是提高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主要依托,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但就目前高校与已建立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合作形式来看较为单一,仅局限于学生见习、实习。
二、原因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独立的教育教学体系尚不成熟2009年,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5万名,这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开端。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以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实践中,由于它是一种全新的、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参考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其认识和把握出现了不准确的现象。最为常见的是把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来培养,重视其理论素养的养成,而忽视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导致实践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偏向了学术型或者直接套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3。对此,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不满,认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程及实践教学不足等。可见,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定位还较为模糊、独立的专业学位教育教学体系还未构建成熟是造成实践认知偏差和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2.未建立起独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来说,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目标、组织、制度、评价及反馈等。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起步较晚,质量保障体系还处于摸索、创建阶段,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多沿袭学术型硕士培养。此外,多数院校缺乏与毕业生所就业幼儿园的实质性沟通和联系,无法及时反馈毕业生的质量信息,也就谈不上相应的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因此,质量保障的滞后带来的管理不到位、偏离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偏低就在所难免。
3.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关注不够政府是影响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力量之一,尤其表现在教育投入方面。目前,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各种软硬件资源不充足,进而影响其优化配置。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尚属起步阶段,社会对其认可度不高,对其价值不够认同,对其规律不够了解,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教师,致使其走入认识误区,也导致教育教学的社会参与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易的。
4.师资队伍不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队伍的层次水平与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的质量密切相关。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的特点决定了其师资队伍要与学术型硕士教师队伍不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需要在短期内迅速建立起一支数量足、素质高、业务精的学科专业化教师队伍,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目前教师队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背景偏离学前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位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量与质的不足。这是影响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应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开展。保障应以人才培养内容为目标,把人才培养过程所涉及的多元、多维要素作为质量保障关键点。因此,应从多维视角构建动态完整的内外部互促和结合的质量保障与管理体系。
1.构建以高校为核心的高校、政府、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型塑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难以凭借学校教育一己之力独立完成。因此,构建包括高校、政府和幼儿园在内的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首先,高校要明确自己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责权所在,即通过制定培养方案及目标、建设师资队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对其进行质量把控,等。其次,地方政府要勇于承担决策性、政策性协调配置各种资源的责任,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制度上的倾斜和扶持。再次,高校有效吸收幼儿园这股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其实践资源优势,实现培养学前教育领域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目标。
2.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特色专业性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彰显自身特色的核心所在。专业性不强会带来后续一系列行动和实践的低效。在教育领域,最能够体现专业性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目标制定上,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在人才素质构成方面是不同的,也就不能照搬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密切结合幼儿园实际,以幼儿园实践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来定位培养目标,即以幼儿园实践中所需的实用性人才为目标。
3.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高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体现在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规范、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实施。
首先,严控招生入口关,制定规范的笔试出题、阅卷流程规范及面试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生源质量;其次,建立课程和教学监控管理体系,如,规范任课教师授课要求、明确教师请假制度、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成绩管理办法、建立见实习考核制度等;再次,规范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工作流程,把控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最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反馈机制。以上措施既是必要的培养环节,也是质量保障的要件,每—个环节都需要制定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4.以学前教师实践能力重整课程结构、丰富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是体现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方式。
因此,要将培养目标的内在诉求与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种教学方式的实施。
第一,提高课程内容实用性比重,强化学前教育实践性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实况,有效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应用价值,来设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加大学前教育专业中实践性、实用性更强的实践课程的比重,在保证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前提下,适度弱化理论性课程内容。
第二,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扎实推进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课堂教学需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研讨式、学术报告、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体验未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需求的主要环节。因此,首先,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幼儿园实际,开发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次,努力探索与幼儿园合作新形式,建立多元化、高质量的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5.切实推行双导师制,强化师资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问题。首先,引导学术型教师实现转型,以弥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数量上的不足;其次,为缺乏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提供多种途径与平台提升其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知识,如实行全职和兼职模式相结合的挂职锻炼,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对学前教育实践的了解和研究;再次,建立导师遴选制和滚动发展制,废止导师“终身制”;最后,切实推行双导师制度。这意味着要着重加强校外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意识,构筑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第2篇: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项目试点的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一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2012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原则,从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共筛选60多所院校启动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已入围院校在未来五年须遵循“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保障质量”的指导思想实施该项目,在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般需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试点院校的准备工作稳步推进,但由于此项工作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进展快速超出预期,试点工作因此会存在着三点认识上的不足,即对“特殊需求”的认识不足、对获得培养授权试点单位“动态管理”的认识不足、对实现“协同创新”前瞻性措施研究认识不足。本文力求以管见求共识,抛砖引玉,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思想认识基础,消除项目试点的建设隐患。
一、理解“特殊需求”深刻认识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必要性
本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据中国考研培训网统计,自2001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以年均的比例增长。仅2011年,全国报考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就达到151.1万人,录取49.5万人。初步研究表明,招生比例的扩大与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密切相关。我们尝试从需求分析角度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上世纪学术型人才需求阶段,其时学术性学位的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本世纪进入市场导向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阶段,培养国民经济基础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硕士。1991年我国正式设立专业学位教育,2008年启动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200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到质量跃上新台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011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又进入行业型特殊人才需求与培养阶段,我国专业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强调错位发展与满足特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是“对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少数单位,可以不受地区分类的限制,由国家统筹考虑”。为此,教育部决定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安排少数确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但尚无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没有列入国家批准的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因此对“国家特殊需求”的深化理解有利于认识该“项目”建设的意义,有利于未来试点院校把握建设方向,培养应用型的国家和地方特需人才。“国家特殊需求”可以理解为刚性需求与柔性需求,刚性特殊需求涉及国防建设及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层面的弯道超越,需要通过“特色培养”来实现特殊领域的特色人才产出,以满足国家建设的急需;柔性需求着眼于民生,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错位发展,借助于产学研的培养模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稀缺人才需求和行业深层发展质量型人才需求。因此满足国家特需和区域特需就要优化研究生教育,通过结构调整使研究生教育更具实用性、独特性、民生性、区域性、行业性特点。
我国大学是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现阶段为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需”就要求扩大专业学位培养份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此出现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并存的格局=“211”及“985”研究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的刚性“特需”,其它拥有硕士学位单位与学科授权的院校聚焦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柔性特需。在此基础上适当融入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试点培养研究生可以弥补因专业硕士的扩大招生而凸显的资源不足,职业化培养的师资不足和行业性培养平台薄弱等问题,有利于发挥非硕士授权的专业性院校在某一领域的行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参与试点的学士学位授权院校因在某一领域的行业优势、平台优势和经验积淀优势获得硕士生教育的发展空间。试点搞研究生教育既满足国家特需,也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符合项目试点条件的省属院校也存在自身的发展需求,它们想要招揽人才和留住人才就需要有适合人才发展的高层次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培养平台,教研相长有利于人才迅速成长。省属院校长期在同质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通过硕士培养“试点项目”办异质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对其生存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因此“国家特殊需求”的“特”表现为国家、地方、院校建设“急需”,学科专业“稀有”,培养过程“快捷”,研究生投入市场“适用”,试点院校具有凝练“特色”的学科,具有“优势”的师资队伍,旨在“应用”的市场定位,实现未来良好的市场“口碑”。
以专业教育硕士的学前教育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试点为例,它反映了三个层面的急需,首先是国家急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其次行业“急需”,它主要体现在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因此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建设成为学前专业教育硕士试点培养的突破口,培养试点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资源配置上应反映并满足这种特需;最后是试点院校自身“急需”,以湖北省为例,先后有8所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但截至目前为止,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表明,(除华师外)全省无学前教育教授,无学前教育的博士,即使是从本科到硕士均为学前教育的硕士仅占总师资的30.6 % ,大部分属专业转向的教师;湖北省只有华中师范大学每年培养不足10名学术型的学前教育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的严重不足,造成数量上的绝对需求。据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伍香平的调查统计,未来10年,将有5000万学前三年适龄儿童人口,2010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5. 04万所,在园儿童2976.67万人,幼儿园教师共130.5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56. 6%,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幼儿园的生师比是26:
1、根据教育部初步测算,未来几年将新增40万幼儿教师;未来十几年随着学前教育普及率提高,教师数量缺口数以百万计,不过试点单位还需清醒认识到,虽然上述数据会给发展学前教育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但学前教育目前无高层次的学历要求,幼儿园的办学环境日益小学化,这些现象将成为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的暂时障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需通过新的培养定位来争取更大的政策扶持,为专业硕士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比如学前教育硕士培养重新定位为培养具有实践型与管理型兼容能力的幼儿园长,操作与研究能力兼具的学前教育的研究者,示范幼儿园的品牌骨干教师以及专科层次学前教育师资。由前教育学院转制的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行业领域的窗口优势,经验积淀优势,资源平台优势,使自身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补充。
2、中小学教育发展也急需提升学历层次,但需求与现有教育硕士培养能力之间形成矛盾。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普遍达到了40%,至2011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只有0. 9% (9. 3万)。以教育大省湖北为例,中小学教师21.33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约为1%,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提升任务造成教育硕士培养的数量需求。让学士学位的授予单位有平等机会加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行列,发挥省属院校的局部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尝试办异质且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省属师范院校长期坚持“面向、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理念先进、技能娴熟、富于创新、乐教善教的优秀中小学师资。它们所具有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双重职能为专业硕士的终身教育和返校学习提供了平台,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等方面与硕士教育培养的学科领域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连续性、交融性的完整培养路径;具备了培养教育硕士的有利条件,适当引入、合理调控、有效管理、宽进严出,能实现教育资源在研究生教育平台上的有效整合。处于教育高端的专业教育硕士供需矛盾必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更多的具有学士学位授权的省属师范院校参与教育硕士培养成为量需为入的经济社会发展“特需”。
二、领悟“动态管理”严把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质量关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中强调要根据国家特殊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动态管理”的表述向试点院校传递了几点信息,即“试点时间的动态界定’“培养需求的动态评估’“市场前景的动态预测”“培养质量的动态管理”等诸多信息。项目制研究生培养学科授权有别于单位授权的“终身制”,采用“项目限期制” ’动态管理的对象是试点院校,项目授权培养的时间取决于国家特殊需求的变化。需求变化又取决于主客观两个因素,正确把握主客观因素的策略是“通过教育市场营销,引导客观需求因素的有利转化,增加人才需求的绝对数;通过质量建设来引导主观因素趋利转化,以保障培养试点院校以质量为主轴,以凝练特色为抓手,扎扎实实搞试点建设”1。“优化队伍,打造课程,凝练特色,凸显优势,精选基地,协作创新,服务需求”成为必须完成的试点任务,首批研究生满足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特殊需要”是对质量建设的最好诠释,也是维持授权的可靠保障。
“培养质量的动态建设与管理”是关键性步骤,也是实践检验真理在试点培养质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既包括主管部门对试点院校的动态管理,也包括试点院校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其内部实施的动态管理。
学士授权单位搞硕士培养试点是新生事物,虽有授权院校的经验可借鉴,但更多时候是发挥自身有一定“游泳能力”的优势,带领同类试点院校从浅水区到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探索中修正前行。随着社会需求在试点建设过程中的变化,质量管理标准需要“与时俱进”,其内部的动态管理涉及到建设层面、实施层面、评估层面。目前试点单位处于筹建期,建设层面动态管理的重心放置于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层面的重心放在现有课程研讨、选修课的特色凝练、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案例教学资源库打造上;而评估层面重在学习与领会专业硕士现有的评价标准。
建立动态的导师队伍建设制度。导师队伍是质量建设的源头,他们的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质量保障。试点院校可考虑实施“双导师构成比例遴选制”,本校导师40% ,中学实践导师30% ,部属师范院校的帮扶导师占20% ;组建由咨询导师、课程导师、实践导师、指导导师和帮扶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咨询顾问提供相关事宜的咨询服务,并就课程、导师、学习等问题提出建议;课程导师负责课程教学,指导教师负责论文指导并监控研究计划的执行,组建论文指导小组,指导论文开题、辅导论文撰写并审核论文;实践导师协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指导研究生教学实践,通过现场教学来引导专业硕士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帮扶导师提出前瞻性教学建议,协助监控课程方案的实施,通过合理化建议来扮演质量监督者的角色。同时施行“导师资格评价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不合格导师劝退制度,由教学委员会监督执行。
实施并完善课程方案也是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需要建立指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研究。原有课程结构中的思想原理课比重大、专业课程不够专、实践课程单薄、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与纵深拓展。因此试点院校的教学决策与实施者有必要对现有的课程方案进行前瞻性思考,以满足“特殊需要”为出发点,贯彻对课程方案实施与改良并行的指导思想,即通过学位必修课修业,改进思想方法、提升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必修课修能,穷实专业基础并磨硕专业技能;通过专业选修课修为,强化实施课程改革的行动能力;通过边缘选修课来修智,激发管理智慧、形成发散思维模式、引发前沿思考。尝试以“三个面向”对现有的课程模块进行有理有节的适度改良,使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学位课面向具体学科强调针对性;必修专业课面向就业强调实用性;选修课面向课程改革强调创新性。
避免与本科相近课程低水平重复,提高课程设置的水平和层次,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课程基础。
通过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局部改良,选修课增补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现培养单位在学科领域的行业优势与培养特色,满足行业用人的“特殊需要”,提升培养质量。
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也是未来试点质量保障的关键,需建立动态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团队研讨推介制度。改变一言堂的传授模式和经营型的师徒关系,团队导师通力协作,利用讲授、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强化硕士生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教、疑、学、试、研、用‘六位一体’”教学,要求学生在模拟教学环境内尝试“教”,在教的过程中产生“疑”,将“疑”转换成典型性问题,要求学生读指定书目自我释疑,在发现式“学”习中解决问题。学生尝“试”教学设计来检验所学,课程导师适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在实践导师的带领下“研”究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传承的基础上体现创新,最后让学生通过“说课”和“微格教学”将所学所研落脚在“用”字上。‘微格实践反思法’“师生易位教学法’‘顶岗实习法’“课题研学法’“主题导向讨论法’“茶馆式休闲聊天法’“案例分析实践法”“品课扬善鉴赏法”“自主建构学习法’“异质小组任务互助法”成为未来特色教学的选择性考量。
三、解读“协同创新”前瞻思考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新举措进一步解读
专业硕士培养“项目制”,分析构建“产”(教“学’ “研’ “用”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对世界教育强国研究生培养经验的部分传承,借鉴西方“行业协作联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拟培养模式”,为实施“项目”带来借鉴与衍生性思考。国务院学位办原负责人张尧学教授讲话指出“试点单位将学校自身特点特长发挥出来,和企业或行业结合,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走出新路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通过“教”(教“学’ “研’ “用”将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该段表述诠释了本次“项目制”硕士培养试点的组织方式是学校与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培养目标是将硕士培养成高效率的实践者,新成果的开发者,生产过程合格管理者;培养方式是“产”(教“学”“研’“用”一体化;搞好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是检验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协同具有自内而外的发散态势,首先是院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与行业窗口管理与研究部门的协同,与行业一线生产单位的协同,与行业性人才市场之间的协同,与培养定位的政策性协同等,殊途同归满足行业性特殊需求。试点院校在理解“协同”的基础上,需要前瞻思考其实现目标的新举措,使其成为协同创新的催化剂。以专业教育硕士为例,协同创新的前瞻思考略见一斑。
试点单位首先应该分析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势,学习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政策并分析形势,就人才培养定位达成认识上的协同,正确理解结构调整后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定位,率先谋划新举措。以教育硕士中学学科教学为例,对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变化的认识应该从“概念区分”开始,从学位概念和培养性质上区分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培养的差异:教育学硕士以培养从事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通才为目的、培养方式以研究型学习为主、最后以发表学术性学位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学术性是其培养特性;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职业性学位,有特定的专业取向,旨在提升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学者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才,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主体,学位定性为应用性0。教育学研究生需要从事“学术性研究实践”,专业教育硕士则从事“应用型研究实践”,前者将学生培养成为教学思想理论研究的甄别者、评价者、思想者、领引者和撰稿人;后者将学生培养成为“三有型”骨干人才,即具有世纪性的教育观念、务实性的教研能力、兼容性的教学水平;领引学科方向的“三懂型”教学名师,即懂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的班级管理专家、懂教学方法艺术的艺术家、懂反思型创新的教学实践者。因此培养院校、教育教学行政与研究机构,中小学一线名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试点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协同创新的基本前提,当政策确定之后,人是决定性因素。应建立协作的组织结构,由试点院校、基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线中小学来共同组建管理团队,实施教学组织与管理,共同参与包括招生、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在内的培养全过程;省属师范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建立与基础教育的窗口联系,通过省教学研究室建立与中小学的教学联系,利用校长培训中心建立与中学管理者之间的组织联系,通过校内主管处室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布置任务并协调行动。同时注重导师团队构成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异质化。团队导师应分别来自教学实践第一线的中学特级教师,其作用主要是传授教书育人的技艺;来自教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教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来自重点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领引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认识提高。导师队伍因此形成了专兼结合、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目标趋同的共同体,实现协同创新的团队目标。项目实施前有必要开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教育学科理论学习研讨班”、“学位教育与学科建设专题研修班“中学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班”等,邀请高校教育专家和中学特级教师领衔授课,提升学校导师队伍的理论素养,激发其对基础教育发展建设的前瞻思考,全方位认识中学课程改革,形成硕士培养教学与实践协同的新思维。
要推动与中小学行业部门全方位的协同创新,可考虑采用“二进制”的培养模式,构建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形上升的教学研用关系’。“教”建立在学生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学”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研”要解决教育硕士实践实习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用”立足于目标评价与实践检验。教育硕士通过招考“一进”大学课堂,接受为期半年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并逐步消除理论匮乏与实践困惑;半年后“一出”赴基层中小学教学基地进行探索性实践,要求硕士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读书,逐步消除因认识缺位而造成课堂实践的力不从心,形成教学实践能力,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带着新认识和新问题“二进”大学课堂,接受半年的课程学习与教研指导,硕士因需要而读书,因需要解决问题而进行研究;最后半年“二出”校门赴基层实习,运用并检验在校研究成果,接受实践导师的指导,弥补实践漏洞,积极打造学位产品,以论文形式继续完善教研成果,撰写实习报告、做教学案例分析,或现场讲课或说课。课程学习阶段除要求完成现行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外,另开设中学特级教师教学实践分析类课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导师和中学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位论文撰写。在实习期间,学生1般每个月向导师介绍实践情况或回大学听专题讲座,课程导师定期组织专家到所在中学听课,与实践导师1起座谈,分析学生的教学和培养现状,随之调节培养计划和要求。
“协同创新”还应体现在院系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增强服务于行业特殊需求的能力,分析行业的特殊需求是协同创新的优先考虑。以学前教育为例,社会需求往往超越原有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计,学前教育拥有几大社会关注热点,双语教学、动漫教学、艺术教学、体育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幼儿礼仪教学等,原有的课程体系需要完善和补充,跨院系的学科融合性研究成为必要,因此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院系协作,为学前教育打造课程脚本,开发优秀资源。譬如《学前快乐英语》、《学前创新教学法》(外国语学院)、《儿歌作曲与表演》、《学前教育舞蹈编导》(艺术学院)、《少儿动漫礼仪教育》(教心系与计算机)、《经典国学学前篇》(文学院)、《学科教学型班主任培养》(教心系)。通过企业(动漫)一研究机构(教研室)一院校(教科院?教心系;计算机学院)一动漫课程开发课题组建立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通过省级幼师一国家级学会?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一院校一学前教育课题组打造选修课程开发平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试点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精神,加强试点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教学,发挥行业优势,凝练专业特色,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目标导向,建立稳定且具实质性的联动培养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协作培养平台,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保证专业学位“项目制”有序推进与有效发展,产出协同创新成果,走出中国专业学位建设的特色之路。
【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对药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思考论文10-11
探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听说课新模式论文10-12
探讨小学教育的新模式论文10-0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10-08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10-11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探究论文10-09
土木工程专业教改新模式探讨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