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的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药学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药学的论文1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现有实验设备及所服务学科需求,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系统制定并有效实施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努力实施实验教学中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提出了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考试系统建设的现实意义,并给出了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和细节。
一、在线培训考试系统的重要现实意义
1、在线培训考试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考试系统突破了传统培训考试模式的时间、空间限制,有利于组织大规模异地实时考试,可以满足任何授权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任意时间和可用地点参加考试,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
2、在线培训考试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线培训考试系统减轻了考试主管部门人员尤其是教师在培训授课、命题、组卷、阅卷、统计分析等方面繁重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在线培训考试节省财政开支。在线培训考试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省了纸张、印刷等费用。
4、在线培训考试更能体现了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在线培训考试采用试题库方式提供试卷来源,考前无任何成套试卷,考试时各考生试卷不完全相同,避免了互相参看导致的不公平成绩。自动阅卷等功能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降低了错误出现的概率和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更能体现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5、在线培训考试为考生营造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线培训考试系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除教师制定的试卷外,考生还可以进行自测练习,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自测试卷,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6、在线培训考试考核形式多种多样。在线培训考试中添加了传统纸质试卷中极少、甚至无法应用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能将文字难以描述的东西以多媒体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有利于考核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减弱考生对考试的抵触情绪。
二、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1、用户管理。
(1)权限管理。设置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操作的功能菜单。分为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等角色,不同的角色的功能菜单有所不同。
(2)用户管理。使用系统管理员帐号登录后,可以实现增加、修改、查询、删除的功能。作为系统管理员,可以操作所有系统功能(除学生学习和答卷)。
(3)专业管理。对专业信息的增加、修改、查询、删除的功能。
(4)学生管理。对学生信息的增加、修改、查询、删除的功能。学生信息包括:姓名、入学年份、学院、专业、班级、性别、生日、学号、登录密码、联系电话。
(5)课程分类。实现自定义课程分类,增加、修改、查询、删除的功能。
2、培训系统。
(1)上传课程。对课程信息的增加、修改、查询、删除的.功能。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分类(选择课程分类)、专业、课程内容(视频、文字、图片、pdf)、课程描述、必修/选修、课程学习时间。
(2)课程选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必修课程进行学习,其他课程可以选修。
(3)在线学习。学生选择课程后,在线学习课程。系统记录学生学习时间。学生学习过程中定时弹出窗口,有学员点击确定继续学习,已防止学习过程中离开。
(4)消息发布。管理员手动发布系统消息,通知到所有学生/指定学生。
(5)消息通知。学生在线接收消息,并点击阅读。
(6)消息模板。可以预设几种消息通知的样式,消息发布时选择。
3、考试系统。
(1)学习情况查看。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查询过滤条件:学号、姓名、学院、专业、课程。
显示信息:课程、课程学习时间、学生、学生学习时间。
考试发布:管理员可以发布考试,选择试卷、选择学生。发布后,系统自定发送通知给学生。
(2)试卷管理。对试卷信息的增加、修改、查询、删除的功能。支持手工组卷和随机组卷,按题型、知识点、难度定义出题数量,由系统自动生成试卷,。支持打乱题目顺序和候选项顺序等防舞弊技术等。管理员可以发布考试,选择试卷、选择学生。发布后,系统自动发送通知给学生。
(3)题库管理。题库包含三个部分:分类、题目、答案。
分类:题库分类(分类可以是专业/课程,自定义设置)
题型:题型可自定义,支持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各种题型;
答案:对应题目的答案,一个题目可以有多个答案选择。
(4)学生考试。学员参加考试、生成试卷和提交答卷等全过程管理;支持中途保存答卷到服务器、出错后恢复答卷等安全措施,防止考试失败。支持禁止考生移出考试页面、到时自动提交等防舞弊技术。
学生登录系统后,接收考试通知,点击进入答题。也可以点击学生考试菜单,查看考试信息,进行答题。考卷提交后,显示考试结果。
考试时间内学生可以随时提交考卷,考试时间到达后停止答题。
考试结果内容:学号、姓名、所在学院、联系电话、考试时间、考试时长、试卷答题内容、考试结果等等。
考试结果可打印。
(5)考试结果。查看以往考试的结果记录。支持成绩导出。
三、结语
一个完备的在线培训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这样一来,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精心设计题目、维护题库,而不是组织考试,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表明其经济性是相当可观的。
药学的论文2
一、实验内容改革
分析化学实验内容既要强调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本身的基础,又要关注分析化学方法的前沿发展。目前分析化学的传统实验较单一,新颖性较差。比如配位滴定法测定的自来水的硬度这个实验,虽然实验教授了蒙药学专业学生配位滴定分析的原理,但是跟蒙药学这门专业没有有机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将实验内容改为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蒙药寒水石中硫酸钙的含量,就可以将配位滴定分析方法应用到蒙药学研究领域中,更能直观教授学生分析化学在蒙药中的应用,亦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能力和兴趣,减少专业基础实验的单调性。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方法、仪器的操作和技能。一方面强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为这些“传统”知识如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的理论和实验技能是分析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蒙药学从传统的配方药研究发展为新药的研究如剂型研究、提取有效成分及含量测定研究等,实验课程的内容也尽量满足这些研究的发展,使蒙药学专业学生了解这些分析技术发展的前沿。
二、考核机制改革
分析化学实验分两个学期,共80学时,5学分,是单独于理论课记成绩的。所以只记录学生实验报告的成绩,并不能体现学生们完成实验的水平和能力。考核机制改革后,学生的实验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主要查看预习报告)和实验课程表现(操作是否规范,考勤等)。实验报告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束时,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原始数据的记录及仪器使用情况进行逐一量化评分。其中,预习报告为20分,课程表现(操作是不是规范,实验数据是否正确,所用仪器是否整理清洗)为40分,实验报告为40分(标题,原理,使用仪器试剂等是否完整正确,有无附原始数据和图,实验结果计算是否正确)。通过考核机制的改革,可以全面体现学生了解掌握一个实验的水平。
三、重视能力培养,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分析化学针对四大滴定的10个实验基本操作重复度比较高,仪器较简单,实验内容固定等易让学生感到简单枯燥,导致学生对实验课失去兴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也基本如此。这种“照单抓药”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设计减少一些传统实验,加入了一些设计性实验。由老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拟定实验题目,通过查阅文献和讨论设定实验原理、方法。当然这是在现有仪器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和科研交叉的实验。比如我们给学生拟定的题目有“滴定法测定蒙药筋骨风痛膏中二硫化二砷的含量”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红花中红花黄色素含量”等,就结合了滴定分析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或现代化分析仪器知识和学生的蒙药学专业知识,可以激发蒙药学专业学生的兴趣。因前期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化操作和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交流讨论基本能解决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自信,使原本枯燥的实验过程变得相对生动活泼,锻炼蒙药学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设计性的实验不是一成不变,不局限于一两种实验,可以根据蒙药研究的发展前沿和目前的实验条件,更改设计性实验题目。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未来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已经对药学专业学生采用分析化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大二进入研究室,自由选择导师,随指导老师进行简单的科研活动,但目前未对蒙药学专业学生开放。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开放式实验室和指导教师的不足,设备维护保养和如何解决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导师的要求很高。需要老师不仅有分析化学知识功底,也必须了解和掌握蒙药研究方面的知识。
四、教师培养
目前蒙药学专业学生最大的学习难题在于语言障碍,尤其是实验专业术语的理解。比如老师讲解实验过程说到用量瓶稀释溶液,有学生误用锥形瓶。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本教研室有两位本科是汉语授课的蒙古族教师,平常蒙古语交流虽没问题,但是实验仪器和药品操作全部用蒙古语讲解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计划分批派两位老师到专门院校去进修,提高蒙古语授课的专业能力。与此同时,授课指导老师也要提高蒙药领域的认知和科研能力,以便在科研工作中更好地指导蒙药学专业学生。
药学的论文3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医院药事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未进行药事管理前本院所接收的患者40例设为参照组,并选取进行药事管理后本院所接收的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数据结果表明,进行药事管理后的研究组其患者用药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提升并改善药物管理机制,降低药物服务不满意的发生率,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药事管理;临床药学服务;价值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临床药事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且临床药事管理在整个临床医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所以应及时对药品保障制度进行优化改革,以此强化药学技术。在本文研究中,将对医学药事管理体制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为完善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患者40例,在此期间我院未进行药事管理;从2014年3月期间~2015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患者40例,在此期间我院开展药事管理。将其分别设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2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中位年龄(45.2±2.1)岁;在研究组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中位年龄(40.2±1.9)岁。对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以及性别等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性。
1.2方法
在进行药事管理期间,主要对以下几点进行完善和创新:(1)首先,可以对每个科室的药物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种类进行统计收集,从而对每一个科室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细化的讨论,以此强化临床用药问题的合理性[2],在药事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对每一个患者提出的疑问细心解答,并定期不定时开展关于药事管理的相关讲座,从而以健康科学的理念强化各个科室人员的专业知识;(2)对药物的配制管理部门来说,首先需要专门的护理人员,并且需要专业技能强且技能丰富的药物配制人员一同工作。以静脉药物配制部门为例,工作人员要对点滴注射药物的配制工作合理完成,对于急重症患者,或者需要进行化疗的患者来说,必须做好静脉注射的配制工作。根据配制准则进行用药处理,以此提高用药安全率[3];(3)临床药学服务网络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于药学服务的管理中,如应用电子处方执行,医生可以通过医院网络和药房直接连线,从而节省中间多个繁琐的步骤,和谐医患关系。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80例患者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数据呈现为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过统计显示,进行药事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未进行药事管理前的效果,医院各个科室的用药水平以及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见表1。
3讨论
3.1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专业药师起到的价值和作用
药物在分配到各个科室使用的过程中,首要保证的就是药物的科学化应用,只有药物合理化应用,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疗效,并且保证患者在日后的恢复以及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对于药物合理性的应用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且临床对于药物服务以及应用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化,所以要保证用药合理性,主要从下面几点进行完善[4]:(1)强化药物科学使用的概念,了解药物应用的科学化概念,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价值,以此最大程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2)了解药物合理性的运用概念,强化医疗人员的用药技能[5];(3)药物人员以及临床医学人员要能够通过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现有诊断,准确的提出制定用药方案,避免对患者身体以及心理的双重打击。
3.2抗生素的应用
临床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可谓十分广泛,但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率也较高,因此,临床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遵照相关规定,由专业的医师和药师共同协商进行开药。对于想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必须出示完整的使用证明以及开具标准,而对于证明不全的患者来说,药师不可予以开药。另外,药师所开的抗生素药物剂量必须合理,不可过多;如患者既往应用抗生素时,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则必须再次进行皮试,以此防治抗生素随意使用的情况发生,以此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概率。
3.3对静脉用药管理管制
对患者进行点滴治疗可以提高用药的起效时间,但是在此过程中,点滴治疗也同样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创新深化,医学人员水平的不断深化,提高了用药安全率,而有些地域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进行静脉用药过程中,出现静脉用药事故的概率依旧让人担忧,针对这种情况,医院的医师和药师必须合理沟通,医师要确保病例准确,进行静脉药物的开具[6]。另外,对药事管理的相关要求必须合理执行。
3.4药学服务的智能化
合理大量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化技术,从而将药学服务智能化最大程度开展,缩短患者前来治疗以及开药的时间,并为医师治疗更多的患者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将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用药安全率,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从根本上防止滥用药物情况出现。本文的相关论点与赵艳、卢熠和刘桂萍、欧微[6~8]的依据相符,可以为临床提供相应的价值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艳平.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355~355.
2刘雅兰.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10:159~160.
3李馨,付秀娟.科学培育规范管理,建立稳步发展的临床药学服务团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临床药学实践.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4:214.
4王莉,宋绪彬,魏光明,等.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2):71~73.
5陈艳,宗强,陈爱民,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药事与药物使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安徽医药,2014,18(2):365~368.
6王少华,赵艳.医院药学发展热点与药学服务关键环节浅议.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3):232~234.
7卢熠.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看加快推进医院药学转型.中国药业,2012,21(12):71~73.
8刘桂萍,欧微.医院药学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药业,2015(11):69~71.
药学的论文4
1、药学服务提供机构对药学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医院长期以来“重医轻药”,医院药房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将药学服务质量纳入其中,主要以药品供应以及药房经济效益情况为依据。对药师工作的评价也不考虑药物治疗效果。这使得药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重视药品的供应,而不是如何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而社会药房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与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在经营上以经济效益为重,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开展药学服务的氛围。大部分社会药房药师的工作以销售为主,有的地方甚至让药师当起了“药托”。
2、药学服务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
美国是最早开始药学服务实践的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药房的功能就已经开始从单纯的调配处方向临床专业化转化,药学服务初具形态。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药学服务理念的提出以后,美国药学服务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10多年间,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反观我国,传统药学工作理念现在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药学服务的理念进入我国也不过短短数年,影响甚微。直至20xx年2月25日,我国第一个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行业规范《优良药房工作规范(试行)》(GPP)才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而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也还没有能够制定出来。缺乏国家法律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仅靠一部行业规范来推动药学服务的发展确实举步维艰。
3、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存在问题
作为药师选拔机制中重要一环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内容的设置偏重于工业生产及大化学知识方面,忽略了临床用药、药房咨询、用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考核。这种机制很不利于选拔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也使得执业药师资格的获得者不重视临床实践,导致我国执业药师普遍缺乏面向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对于处方药物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剂量是否正确等问题,缺乏审核把关的能力。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一直沿袭前苏联过于学术化的培养方式,药学课程的设置以化学为主干,知识系统主要是为科学研究服务。而生物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导致学生生物医学知识欠缺。同时,药学学生临床实习时间普遍不足甚至没有,这很不利于对学生实际处理合理用药问题能力的培养。药学服务要求药师不仅要懂得药学知识,还应该懂得医学,管理学的知识,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与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能力。以目前的药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足使他们对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当“药品售货员”的职能。
药学的论文5
针对药学外语专业实际管理工作中发现学生出现学习问题,通过与往届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分析发现,学习成绩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学困生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药学外语的学习特点,多种角度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转化对策。
一、研究现状
学困生一词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教育学家柯克提出。何文江等将学困生概括为一个智力水平正常的异质群体,由于个人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方面的直接影响,以及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其实际学习成就与智力潜力期望的学业成就相差较大,学习效率低下。20xx年至今,已出版相关图书282本、
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801篇,主要涉及了探讨学困生的成因分析、教育转化、预防对策等,主要从学困生类型、心理因素、学困生教育方法等角度出发,开展了相关研究分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校药学外语专业主要包括药学(英语强化班)和药学(日语强化班),五年制,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采用双语教学的独特教学方式,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在药学外语专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有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留级或退学等现象,以上出现的问题矛盾,给我校的教育发展和学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亟需认真分析解决。
三、药学外语专业的.特点
1、专业特色——双语教学方式
药学外语班采用双语教学,学生在课堂的理论学习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提高专业外语的水平。双语教学方式对师资和教材的要求比较高,在教学大纲的设置和考试形式上也有着特殊要求。在学生学习这一方面,课堂上的信息量大,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课后还要及时巩固课程内容。
2、专业基础——实践运用能力
熟练掌握实验技能是药学专业的重点教学目标,在课程安排上,实验课的学时占了总学时的2/3以上。熟练掌握实验技能能够提高药学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加强课堂理论理解和实际应用,全面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将专业知识很好的运用。
3、专业发展——科研创新能力
我校是一所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药科大学,每年我校都会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药学专业前进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改革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4、培养目标——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
药学外语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语言基础,在学生毕业后,选择赴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学习领先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有助于推动药学科研领域与国际的交流接轨。
四、加强措施
1、针对不同的学期加强学风建设
通过对学生的整体考试不及格率统计分析可知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在大一学年比较稳定,通过率相对较高。成绩下滑出现在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而且每个学年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均要好于下学期的学习成绩。因此针对不同的学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管理工作,在大一学年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鼓励学生制定大学学习总体目标。在大二上学期逐步开展学风建设相关活动,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进取拼搏的精神。
2、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职业以及学历与子女的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关系。积极型教育方式有利于子女的学习成绩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率存在正向相关性。因此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要积极开展家访活动,提高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与家长保持定期沟通,使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将学校的育人方针及时传递给家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将学生自我管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3、针对学困生类型开展针对性教育
在实际调查发现学困生中存在三种情况,既学习不得法、动力不足和外因导致。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学习不得法的学困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传授好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动力不足的学困生,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挖掘学生的优点,表扬鼓励恰到好处,帮助他树立信心。由于身体原因等客观情况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同学要多给与关心,与家长建立沟通,及时关注学生的情况,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4、学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得注意的是,因考试作弊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有8人,占研究总人数的17%,学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值得关注。结合日常的管理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到思想意识全面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其次,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有较好地诚信意识,但在个人利益收到冲突的情况下会发生动摇,发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现象。帮助树立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在学生中树立表彰正面榜样,传播正向积极地能量,在集体中营造良好氛围。
药学的论文6
摘要: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和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现在临床中药学的基础任务为科学的阐述中药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中药防治疾病以及康复保健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经济、安全、合理并且有效的应用中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我们国家现在对于中医药行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发展需要保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以及引领未来作为指引,明确临床安全并且有效的应用中药治疗作为首要任务,继承并且创新作为发展目标,因此临床中药学的未来发展需要着重于开展下述工作,深入研究中药文献资料,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知识,研究中药药效、体内代谢以及作用机理,研究中药防治各项重大疑难疾病中的用药规律,研究中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研究民间医药,研究中药标准体系,研究多学科以及多部门的联合应用,从而保证临床中药学能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标准用药;发展趋势;用药规律
引言
临床中药学指的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临床用药作为核心,对于中药辩证用药理论和应用规律进行不断研究的一项学科,重点在于科学的阐述中药基本理论,深入研究中药在防治疾病以及康复保健中所产生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安全并且合理的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早期颁发国家中长期科学以及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表明了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思路,需要提高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将中医药推向现代化以及国家化。临床中药学的发展需要将自主创新、支撑发展以及引领未来作为指引,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和现代多学科的融合,将中药基础理论以及中药临床应用开展积极的推动,使其在传统医学领域中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地位[1]。
1临床中药学在发展期间的机遇
临床中药学和临床药学比较,在发展中显著滞后,目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现在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这也要求临床中药学需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因为临床中药学现在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需要提高对临床中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总结,明确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方向与思路,不但有利于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还可以将其进一步进行推广。中药在我们国家已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神农尝百草到现在,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的中药学大师,包括孙思邈、扁鹊、李时珍、华佗以及张仲景等,每一位名医都为中药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编写了书籍。近代我们国家为了将中医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创建了一系列中医改革措施,临床中药学将中医药理作为指导,将患者作为对象,探究中医辩证实质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关系。临床中药学存在理论性一面,理论中理、法、方和药为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整个中医学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此外,临床中药学的研究目的为中药在实际应用中怎样应用,所以其自身归属于临床范畴中,和临床医学不可分割。临床中药学需要对药物进行研究,但是也无法摆脱医学范畴,此外临床中药学也需要基础理论,但是也离不开临床实践,我们现今对于中药学的药化以及药理研究需要借助于中药学支持,否则无法体现中医本身特色,临床中药学属于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医专业中的骨干,所谓用药如用兵,医生如果不了解药性,无法做到合理用药,又何以为医[2]。临床中药学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在重视对古代本草文献研究的前提上,不可以忽略国内外现代文献,从而充分体现时代用药特点。
2临床中药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中草药数量早在汉朝到清朝的历史记载中增加了20xx多种,扩充药物属于一项十分缓慢的过程,大多数中药通过漫长的临床应用才可以被记录在史册中,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对于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到1977年我们国家记载中药达到5000多种,到了现在中药数量高达一万多种,不到200年的时间中,中药数量相比增多了7000多种,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虽然属于好事,但是我们国家中医需要大量临床实践,但是目前这7000多种药物在理论上无法被彻底融入到疾病的药物质量中,造成中药数量和中医实际应用数量出现严重失调。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中比较欠缺的为中药理论方面的知识,最近几十年以来,通过试验研究了中药的配伍、炮制、四气五味、十九畏、十八反以及归经等,但是依旧没有突破性进展,我们国家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体的认知方式和现在科学体系存在极大的区别,同时中医理论顺着我们国家先民对人体认知独特方式得到延续,这就造成大部分中医理论不适用于现代人体科学理论,十九畏、归经以及十八反中很多内容是现在不可以用科学进行解释的,但是在临床中上述无法解释的中药学理论却可以被证实,这也属于外国人将中医作为伪科学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科学无法解释不表示属于伪科学,也许只是因为现在科学水平无法达到可以解释上述现象的标准。中医学和西医药学存在极大的差异,仅仅单独研究某一种药材毫无用处,研究需要从中药学的配伍机理着手,但是现在想要了解中药学中大多数复方科学化需要较长时间[3]。在新时期,临床中药学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虽然我们国家在临床中药学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临床中药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临床中医学的延伸、临床中药学概念界定不清晰、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不受重视等。
3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临床中药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包括药物代谢问题、不良反应、药物原理、治疗效果和药效研究等各个方面,新时期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将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在中药学最欠缺的为人才,由于老一代中药学研究者相继垂暮,我们国家临床中药学研究所面临重大危机,虽然国家始终全力支持中药学研究与发展,但是很多医药人才还是会优先选择上升途径比较快的西医,对于需要数十年如一日进行研究的中药学药理工作不感兴趣,这属于我们国家中医学中的最大弊端[4]。因此需要培养一批热爱中药学,想要将其发扬光大的研究人才,为临床中医学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可以从事新时代临床诊疗工作,还可以研究相关中药学理论知识的人才,使临床中药学能够继续发展。现在临床中药学的体系不断建设,我们国家中药学如果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成立专属于自己的中药学体系,使其不再成为外界严重的伪科学,将临床中药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性的临床研究体系,不但需要建立体系,还需要扩大中药药性以及药理临床实验研究,并且与西医相互融合,包括靛玉红、川芎嗪、糠米、青蒿素、鱼腥草素以及丹参酮等都属于临床中药学前提下采取西方医学提纯技术制作而成的一类有效药物,在未来会有更多药物出现,也是临床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5]。临床中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代表了中药学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具体方向。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采取合理措施,不仅要重视临床中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要加强自身体系建设,不断扩展临床中药的研究范围,以保证临床中药学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4结论
临床中药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中药文献整理的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中药药效、作用机理、体内代谢的研究,中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用药规律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民间医药的发掘与研究,中药标准体系的研究,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研究。从全局角度,使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与时俱进,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临床中药学具有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我们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医属于我们国家的骄傲也会随之发展,奉献更多的中医智慧,使全国人民受益,临床中药学属于中医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xx,5(9):30.
[2]钟赣生,翟双庆,高学敏,等.探索中药学基本功训练模式的构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xx,10(11):765-767.
[3]张冰,吴嘉瑞,林志建.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临床中药学科建设思考与展望[A].20xx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xx,5(2):88.
[4]陈晓阳,李晟,秦莉花,等.对“临床中药学”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建议[A].20xx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xx,1(10):209-210.
[5]廖广辉,钱旭武,洪寅.谈“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思考[A].20xx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xx,8(2):226.
药学的论文7
1.药学资源方面障碍
由于我国西药起步相对较晚,在西药的研制、生产相对落后,使我国西药的种类偏少、质量相对较差,这就制约了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另外,我国药师要花大量时间在常规的药物供应上,即使是与临床接触最多的药房药师,也难把主要精力放在查房、参加会议、查阅病历、提供药物咨询、开展药物监测、建议调整和监察药物不良反应等工作上,使得药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在给药后24h内看完所有病人的病历及时发现用药方面的问题。
2.促进西药临床药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2.1完善的关于临床药学的培养体系目前,我国在临床医学上的发展就很好,临床药学的发展也应该借鉴。要发展临床药学,高校的培养是首要的。在美国,临床药师的产生于高等学校临床药师专业的设置几乎是同步的。我国也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加强对临床药师系统性培养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校与医院的对口。同时,我国的临床药学专业不应该定位在一个辅助临床医学的位置上,也应该与化学药剂研究区分。临床药学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制定自己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临床药学研究上需要连续性,我国在设立临床药学专业时,应增加学习年限,也可以设置本硕连读或者本硕博连读。且由于它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学校应该积极的于医院合作,联合研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2.2建立西药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目前,广泛使用的很多西药在临床正确选择使用下治疗疾病的有效性是众所周知的,这就为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建立完善的西药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应该是在合理使用西药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密切观察其使用后相关中医特征所发生的变化(既要认识到该药物发挥的治疗作用,也要认识到该药物所产生的副反应),进行逐一的'归纳,并再次进行临床验证以进行理论确认。同时,还要加大对西药的药理药性的研究,从理论上掌握系腰带额各种功效,加之,经过培养的西药临床药师,配合高效的医药管理系统,另外,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价格,以及药品的流动性,从而建立出西药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当然,在建立西药临床药学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现象,借鉴中药临床药学的文献资料和经验,并选择合理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开展临床对比研究。从而使西药临床药学得到广泛推广,使其形成体系,更好的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2.3增加研究资金增强药剂师的自信心西医学以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着眼于微观病症,西药在治疗疾病时,在对局部微观病变发生作用的同时会影响整个机体,在对某一理化指标发生作用的同时会使全身发生一些变化。在该理论指导下形成和使用的西药多注重于对局部微观病变和理化指标的改善。所以,西药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且科技含量很高,必须通过大量的试验来了解验证。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西药的研究投入,研制行之有效新药物、西药作用机理研究、西药临床应用等各大环节都学要资金的支持,所以充足的资金,是西药临床应用的重要保障。另外,西药临床药学的复杂性,就对西药药剂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不仅要掌握各种西药的药理,还要克服中国人西药的排斥心理。但是,西药临床药学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也就是有理可循,只要使药剂师有自信心,合理的选用药品搭配和规范的使用说明,就能轻松的治疗患者的病痛,从而促进西药临床药学的发展。
2.4健全医药监管机制由于西药临床药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西药床药学工作,需要加强药学的法律、法规建设,出台针对临床药学服务的法律、法规,针对药患关系,需要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利益,使药患关系的解决有法可依。建议医药监管部门,在己有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等仲裁机构中设立临床药学专业小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原则,在监督督促临床药师工作的同时,依法保护临床药师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相关行业协会要对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建立临床药学的准入制度和临床药师的核认证制度,严格把握临床药学的教育程度和考核标准,并对考核认证标准等的制定提供详细的方法与措施。
3.结语
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人类发病的几率越来越高,传统的而且病症越加复杂、多样,传统的中医学很难全面快速有效的进行治疗,加快西药临床药学的研究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疾病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趋势。所以,加大对西药临床药学的科研投入,培养优秀的西药药剂师,建立完善的西药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药物监督机制,早日使西药临床药学得到广泛应用。
药学的论文8
1协同创新是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径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析了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以促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而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资源的有效互动和优化利用,既包括微观层面的组织内部共享机制,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各相关独立组织(如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等)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关系(产学研合作为基本形式)。为培养出掌握主要诊疗技能与传统特色疗法、能紧跟国际医学知识前沿并适应现代医学新模式需要、能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具备扎实的医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胜任中药新药研发与生产销售等方面能力的高层次中药学人才,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是必然途径。必须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构建起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机制)。
2协同创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应对之策
2.1初步建立了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从主体层面看,广州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了资源整合优势和组织协调作用,逐步完善内部组织的健全、相关章程的制定、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相关计划和方案的安排部署,积极推动大学与政府、企业、研究所以及其他高校的合作(包括国际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度等方式,全方位培养相关领域行业急需的人才。例如,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多为双导师制,研究生在合作企业见习或实习时,配备一名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具备高级职称)。
2.2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协同创新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面向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问题,在中医药行业领域寻找有效突破口,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启动了“筹建校级-力争省级-培育国家级”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20xx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和“肿瘤中医药防治转化医学研究协同创新发展中心”2个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广东省教育厅首批认定。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相关研究方向的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平台,更有利于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3加强科研平台构建
“科研主导、导师主责”是研究生教育的两大基石。广州中医药大学历来重视以科研平台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积极发挥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东莞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校市、校企合作,共建联合研究院和多元化成果转化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在稳步提高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同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中医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
2.4加快导师队伍发展
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及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都必须以优质的教师队伍为根基。广州中医药大学突出了师德建设、优秀教师培养和引进、聘任制度完善等三个方面的工作。20xx年大学修订了更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并在遴选过程中严格把关,尤其对合作单位的导师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但另一方面,遴选制度又对各类拔尖人才(和青年英才)作出了年限的倾斜。相关措施及其实施有效的保证了研究生导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
2.5规范管理文件、优化培养过程
在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下,大学充分发挥校本部、研究所(或企业、医院)各自优势,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造开放的育人环境,增强理论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和评价。为实现培养过程的优化,大学逐步规范了从招生考试、课程学习、临床轮训(或企业实习)管理与考核、论文撰写和学位申请等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制度,如先后制定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卓越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广州中医药大学卓越中医师临床轮训考核指标体系与规范》、《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
3问题与展望
面对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高层次、应用型中医药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协同创新为契机,是推动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必由之路。但要真正实现中医药院校与科研院所、中医药企业(和医院)、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乃至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而不是曲意迎合所谓的社会发展,去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还必须立足于运行机制和驱动力上的突破,以激励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方式创新为枢纽点。因此,为推动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借鉴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合作培养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医药学学科专业及中医药的行业特点,对现有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制度(各项合作文件)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进行深入调研与系统分析,并进一步创新资源整合方式、明确配置主体、完善配置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
药学的论文9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题目
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署名
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摘要或提要
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药学的论文10
【摘要】医药行业的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就业率也出现了滑坡。因此,笔者对沈阳药科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进行了就业问卷调查,分析了数据结果之后,对相应的引导对策进行了探析,以求能够增强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药学 硕士 就业 调查
医药行业素有朝阳产业 的美誉,药学类硕士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因此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药学相关专业。
据《中国药学年鉴》20xx年卷统计,全国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达到了173个,专业点600个。由于大规模连年扩招、学生整体素质下降、金融危机冲击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几年就业率也出现了滑坡。面对现实,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更应重视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为此,笔者对沈阳药科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的择业观进行了调查,探析学生就业心态,找出问题所在,探讨引导对策,以增强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42人,总回收率为93%。
一、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调查显示,有27.9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35.48%认为有点严峻,32.26%认为一般,即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已有认识,也有三成左右的学生较为乐观。基于这种认识,60.22%毕业生选择就业,20.43%选择考博,其余则分别选择创业、出国等。考博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硕士生躲避就业压力的途径,应给予正确引导。
二、对职业的`期望大部分硕士毕业生还是期望能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较为稳定的单位(分别为30.1%和33.33%),但随着观念的转变,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去企业开拓自己的事业。整体说来时代的独生子女特点仍然存在,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求稳有余,开创性不足。有关地域的选择,则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地区(40.86%)及东南部沿海地区(31.18%),仅有极少部分同学愿意到小城镇和国家需要的边远地区及农村去。
随着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开展,小城市、中西部等边远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研究生就业却并未与这一需求相适应,就业地域不均衡性十分严重,是目前及今后应该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地方。
在薪资问题上,超过六成的人希望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的薪资,仅有少数人接受薪资低于3000元。同时,接近一半的人希望2年后单位就能给自己加薪,接受4年以后加薪的人仅占6.45%。在调查中,有一半人表示当意向的单位给不到其所期望的薪酬时会放弃该单位(34.41% )或推迟签约(16.13%);另外,有45.16%的人表示,如果超出期望时间,职位或薪酬仍未获提高时会选择跳槽。上述结果显示, 目前硕士研究生对职位报酬的期望值较高,但自身稳定性却较差,存在浮躁心理,对待工作不够踏实肯干,缺乏做科研的吃苦精神,如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
毕业生在求职时对单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上,将近七成的人将这两点视为首要条件,其次是企业发展前景,而对企业文化理念和员工培训等普遍不太在意。表面上看关注工作地域的人较少,但实际上高薪酬的单位一般都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加之年龄偏大,毕业生们在就业时显现出来的功利性也有所增加,具体表现在过分关注短期收益,急于收回教育投资成本,忽视长期累积等方面。
通过调查,大部分人都认为所学专业及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决定着面试的成败,政治面貌、导师名气和成绩好坏对就业也有一定影响。这与药学类院校专业性强的特点相吻合,也表明毕业生对各单位的用人标准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四、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需求就业信息毕业生的求职途径主要还是依赖于校园招聘会(75.27%),不过,由于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强,求职途径也较本科生广泛,包括求助于亲戚朋友、自行上人才网站应聘等。从需求信息来看,毕业生主要希望得到更多的单位信息(58.06%)和应聘技巧指导(50.54%),也有部分人希望有求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和专业出路的指导。
五、学业规划状况及对行业关注度有41.94%的毕业生表示对研究生生涯做过规划,更多的人(47.31%)则表示未做过规划,另有11.8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在就读研究生时期,34.41%的人经常关注药品行业的动态,54.84%的人偶尔关注,1O.75%则从未关注。医药行业的兴衰成败客观上影响着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因此,药学类毕业生首先应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及其所处的环境做好充分而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做相应规划。而问卷调查中的统计数字不容乐观,药学类学生对医药行业事业的淡漠值得我们深思。
综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药学类研究生近年来的就业率滑坡现象,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客观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存在问题所导致的。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必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时刻牢记只有胸怀国家,民族才有希望。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讲解,树立服务意识,在研究生人学初始就应该帮助其设定人生目标,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在学期间的研究生们应尽可能广泛地涉猎相关学科,时刻关注医药行业的动态,提高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国家的医药行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进而才能为毕业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药学的论文11
【摘要】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设置于1959年,从1997年首次跨入河南省重点学科,至今已经连续建设五届。其中,从20xx年以来,连续两次被评为河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随着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学科由建设之初涵盖的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和分析测试中心组成单元,已经形成涵盖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的一级学科,已经打造成为河南一流中药教学、科研、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特色重点学科,整体进入国内同学科第一梯队。本文从学科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和产学研等方面介绍我校中药学科的建设与实践。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中药学学科设置于1959年,从1997年首次跨入河南省重点学科,至今已经连续建设五届。其中,从20xx年以来,连续两次被评为河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20xx年,学校进入全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序列,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提出了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20xx年进入河南中医学院省级第八批重点学科建设,20xx年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0xx年中药学专业成为我院首届--本录取专业。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已经打造成为河南一流中药教学、科研、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特色重点学科,整体进入国内同学科第一梯队。
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以河南中医学院一级学科中药学特色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为依托,围绕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其所含涵盖的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5个主要二级学科的技术综合应用,长期固定以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中药资源评价与质量标准研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应用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涉及中药种植、生产、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中药药理和药性理论等中药关键领域。以上研究在中药学学科统一规划和领导下,各研究方向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形成了整体实力突出,特色明显的中药综合学科。
1.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研究方向
该方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分析化学、植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手段,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研究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对中药活性成分尤其是水溶性成分进行研究,为开展中药的资源、种植、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药开发和相关研究。学科在国内较早开展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解决了中草药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浓缩、分离、检测等整套技术难题,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学科开展中药化学成分的可拆分可组合性研究,构建中药化学组分配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诠释了中药的药性理论和作用模式的现代科学内涵,为现代中药研制和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中药品种整理与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药用植物种植及田间管理研究,中药材产地加工与质量控制研究以及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对河南道地药材冬凌草、连翅、山茱萸、柴胡、银杏、葛根、怀地黄、茜草等的种质资源及规范化种植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和药材质量评价标准。同时也为我省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与河南宛西制药、羚锐制药、顺势药业、济世药业、豫西药业等开展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课题研究及基地建设。建立河南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基因库,重点对怀地黄、怀山药,山茱萸等进行品种培育和改良,培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材新品种。针对河南道地大宗药材病虫害种类进行防止技术研究,初步建立其病虫害防治体系,制定相关的综合防治标准。制定和完善了冬凌草、山茱萸、柴胡、金银花、怀山药、裕丹参等药材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3.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发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对河南道地药材或主产药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系统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河南道地药材为主的加工炮制技术和饮片质量控制研究为主的特色和优势。在怀药、禹药以及斑整、山茱萸、猫爪草、卷柏、诘梗、雄黄等河南道地和主产药材的加工炮制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等中药炮制工艺规程和饮片质量标准。服务于我省饮片加工企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培育示范加工企业。与我省企业等进行行业合作,申请药材饮片国家批准文号。河南道地大宗药材颗粒(饮片)炮制规范和“河南道地大宗药材颗粒(饮片)质量标准。
4.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从中药资源种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更新,研究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中药现代化;基于中药材的.栽培知识和技能及中药材质量分析评价,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质量标准;从濒危中药的调查中寻找新的替代用品,建立新的药用资源和食品资源;利用现代技术开展物质合成机理以及中药新品种选育的研究。目前,按照“GAP”的要求,系统的对怀地黄、冬凌草、山茱萸、柴胡、金银花、怀山药、裕丹参的种质资源等进行了研究,制定和完善了怀地黄等药材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指导并协助制药企业完成了山茱萸、怀地黄、怀山药、冬凌草等药材的GAP认证。
5.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应用研究方向
本方向针对中药的基本问题一药性理论、中药功效与应用,按照中医药的科学思维,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研究。目前主要开展了中药药性物质研究、中药抗焦虑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研究:提出“性效同源”新观点及通过中药功效物质认识药性物质的新思路,建立了“病证-药效-血清药化学”结合认识中药药性物质的系统方法。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中药归经研究。先后开展了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姜、干姜、炮姜等药性物质研究。开展熟地黄、百合、知母、酸枣仁、五味子、丹参、黄连、石菖蒲等中药抗焦虑筛选及组方研究。中药新药创制及大品种二次开发,阐明药效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完善内在质量,强化“可控”“稳定”,提高制剂工艺,改进剂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
在“十三五”期间,中药学科将坚持以人为本,以现代中药研发为主线,紧紧围绕国家医药科技发展的大健康总体战略需要,针对现代中药研发重大科技问题,以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为基础,组建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的中药制药创新人才,搭建产学研紧密联合的现代中药研发平台。发挥研究的特色优势,针对河南省大品种中成药,阐明药效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完善内在质量,强化“可控”“稳定”,提高制剂工艺,改进剂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阐明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解决现代中药研发的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安全有效的现代中药。使中药学科成为现代中药学开放性教学、科研基地和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基地,成为中药制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抢占国内外中药行业的某些技术制高点;实现向中药行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中药行业实现技术升级,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和提髙我国中药产业的竞争力作出贡献。
药学的论文12
本文就生物信息学设置为药学专业的课程的必要性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
基因组学,生物医药等内容已经列入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为我国未来几年的重大科技研究领域,生物信息学在这些领域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一词由美籍学者林华安博士(HwaA.Lim)首先创造和使用。生物信息学是多学科的交叉产物,涉及多个领域。狭义的讲,生物信息学是对生物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和解释;计算生物学则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相应算法和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这两门学科统称为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1]。当前,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除了在生物领域有重要作用,在其他领域如医学、药学、农业、卫生等广大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药学专业是培养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医药营销等方面人才的专业。该专业对于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必须的学科专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药学领域的药物资源、临床药学服务、新药研发等的研究也面临着海量数据的挑战,所以把生物信息学运用到药学研究中已经是必然趋势。故本文就生物信息学设置在药学专业课程中的必要性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为药学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一、生物信息学在药学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生物信息学在生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学科已经开始应用,具体在中药材鉴别、药物机制研究、药物功能基因筛选、药物设计中已经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2]。
(一)生物信息学与生药学。中药材鉴定是生药学的重要内容,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材的质量就是中医药发展的生命。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研究中药材资源的分布、中药材的质量优劣便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生物信息学已然成为除来源鉴定、特征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之外的新的鉴定药材的方法。
中药材具有道地性,即药材的质量与药材的分布和地域有相关性,通过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具体分析道地药材的基因序列,用特殊标记的序列作为探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药材的道地性。另外,我们可以把特殊标记的序列作为条形码,相当于药材有了自己的身份标签,就可以查询数据库对应的种属序列,区别该药材的真伪[3]。
组学时代的到来和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药材的序列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研究的.丰富与深入,使得我们可以从相关的数据中发现药材的进化关系和遗传学特点,绘制系统发育树,寻找种群间的发育关系[4]。
(二)生物信息学与药理学。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物效用的核心内容,也是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通过药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药物作用的关键基因和作用通路,以便阐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它们的代谢过程。如果我们进行系统的研究,必须要有生物信息学的参与,我们才能在成千上万的核苷酸中读懂药物的作用机制。为疾病治疗和药物发现寻找新的突破口。
生物信息学助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生命个体存在差异,疾病的发展也各不相同,例如药物代谢酶的效应差异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疗效差异。所以,在进行疾病治疗时,既要确保药物安全有效使用,又要达到个体化的治疗,这就需要生物信息学为我们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大量药物作用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与发现、大规模基因分型技术、DNA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分析个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差异,从基因水平上选择用药提供了支持。基于此,“精准医疗”已经列入我国未来五年的科研规划。所以,在处理和解决人类有关健康问题时,必然需要生物信息学的参与。
(三)生物信息学与药物化学。新药的发现与设计是药物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药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越来越得到新药设计者的青睐,而生物信息学是辅助药物设计的重要手段。受体、酶这些可以作为药物靶点的大分子,在药物设计中,明确了靶标的三维结构,借助其空间构型直接或间接设计配体的结构,寻找新药[5]。
生物信息学通过多个数据库进行研究,除了可以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我们还能够了解到诸如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等相关信息,以及电子布局和动力学行为信息。通过理论模拟的方式还可研究包含蛋白质等大分子及其周围环境的复杂体系和生物分子的量子效应,上面涉及到的内容,给精确高效的药物设计提供保证。所以,生物信息学可以极大地改变新药研究的思路,加快新药研究的步伐。
二、生物信息学在药学专业中的教学
(一)生物信息学在药学专业中的课程设置。目前大部分学校在药学专业中没有设置生物信息学课程[6],但随着研究课题质量的不断提高,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有些高等院校在非专业学生中开设了生物信息学选修课,但对于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医药类院校并未把这一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内容加入到本专业的课程中[7]。
当今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生物信息学在处理数据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多数生物医学工作者主要从事本职工作,生物信息学只是作为研究工具来使用,因此,医药学高等院校的生物信息学教学也应围绕应用来开展。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弹性安排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以选修课为宜。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特点,课时安排尽量紧凑,注重效率,同时安排上机实习课程。
(二)生物信息学在药学专业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生物信息学在药学专业中的教学内容。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可分二类:一是数据库的建立与优化。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公共数据库有EMBL、GenBank、DDBJ,另外还有一些公司有内部数据库。二是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研究、对软件的研制、对序列的排列比较以及新序列的识别和预测等[8]。针对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应用各种核酸、蛋白序列数据库资源,会使用一些分析软件,原理和算法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具体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
数据库查询的教学,对于三大核酸序列数据库的查询、蛋白质序列数据库SwissProt查询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PDB的查询。教学这些数据库的界面、帮助功能等。具体教学内容是:①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DNA测序技术[9]、收集、存贮和管理生物信息;②提取和分析基因组序列信息,生物序列的比对、motif搜索[10];③功能基因组相关信息分析,DNA编码区检测、基因进化[11];④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和药物设计,蛋白质折叠方法、生物序列的重复模式;⑤生物信息分析的常用技术与方法;⑥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平台的发展。这些内容在不同教学对象时应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但也不应过多重复,使得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要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大约36学时[8]。
2.生物信息学在药学专业中的教学方法。生物信息学的教学涉及到数据库的网页以及一些序列数据,所以比较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音、像,建立各种信息的逻辑连接,使之集成一个交互式系统。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直接把数据库的网页展示到教室的荧幕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该方法既直观明了又体现时效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上需要因地制宜。根据现有条件开展教学,组织各专业老师,如计算机专业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老师,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向学校申请一定的经费,使其能较好地开展生物信息学教学和实习工作[8]。
三、结语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各学科知识交织渗透,不断产生新的学科,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已经在各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动力。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12],医药领域的许多数据需要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处理,而且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药学专业中设置生物信息学这门课程,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处理信息能力,培养复合型药学专业人才,使他们在从事专业工作中具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和能力。
药学的论文13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药学院药学、药剂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是药学院学生学习专业课,如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及临床药学的化学理论基础。在另外一方面,物理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的灵魂,其理论化学的特点,决定了物理化学在化学学科的指导地位。通过物理化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已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知识系统化,更为药学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物理化学在普通化学基础课和药学相关专业课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与化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不同,药学专业物理化学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其在药学方面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由于物理化学知识抽象、枯燥,再加上概念复杂,理论逻辑性强、公式多,公式使用有特定条件,导致教学双方都感到难度大,成了一门老师普遍感觉“难教”、学生们公认“难学”的学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既要面对教学学时不断的缩减,又要应对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单位教学质量,这是当今所有课程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把物理化学这门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抽象的课程在药学专业传授好,让学生不但领悟物理化学真谛,而且能熟练运用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今后药学学习研究实际问题,是药学院物理化学老师的重要职责。笔者多年来一直承担药学院物理化学,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对于药学院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一、注重课程与日常生活药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使课程“生活化”“药物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化学内容特点决定了其在“教”与“学”难度的客观存在,作为教师应该从源头上阻止学生因为内容抽象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为此教师教学必须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喜欢并且学好这门课程。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介绍物理化学与药学的相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提前将物理化学知识“融合”到药学专业课中去,为学生药学学习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绪论是教材的开道引路者和灵魂,是进行教学的开场白。绪论教学将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在绪论课中,我们有意识的多列举出一些利用物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以及物理化学知识解决的与药学问题的实例。例如,热力学原理根本上否定“永动机”的可能性,当然也不可能存在“水变油”的伟大发明,继而展示一个利用热力学原理来分析化学药物合成路线可行性的具体实例。在相平衡章节中,介绍爱斯基摩人从海水中取冰得淡水,西安交通大学老师无意中帮助刘招华通过结晶得超纯药物,从而理解相平衡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在化学反应速率介绍中说明衰变与药品保质关系。日常生活电化学,手机充电指示的是什么,浓度和电池电动势关系,能斯特方程怎么联系浓度和电势。界面现象,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水在荷叶玻璃上不同行为,介绍荷花自洁效应,展示现在药瓶疏水处理,以及输油输水管道变革。介绍胶体分散系统在药剂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到通过减小粒径达到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可能性与现实性,让学生认识通过把药物制成微囊或微球等微粒分散体系,可以达到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减少剂量,降低毒副作用的效果。进一步展示利用物理化学的知识指导药物剂型的制备和改良,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物理化学作为基础课程,与他们药学专业课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自然就会有更大的的意愿和动力来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抓住物理化学作为理论化学的特点,有意识的联系无机、有机、分析的知识。如电导滴定可以和无机中酸碱滴定区别联系,讲解蒸汽压与压强关系时,可以引申出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能斯特方程对应分析中电分析知识,实验室中pH计的使用。这样可以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达到巩固已学知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手段“多样化”“灵活化”
多媒体课件具有传递视听信息量大以及化静为动的特点,可以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利用多媒体的可以把原本枯燥并且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生动直观的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理解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也为教师节省板书绘图的时间,加快了知识点的讲授速度,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创造条件。物理化学很多知识很抽象,难以理解,如可逆过程,相平衡移动等内容。利用PowerPoint和Flash制成生动的动画,不仅可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一些抽象模糊或需学生想象的内容现象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创造出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最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由于药学特点,我们不能过分贪大贪多,我们必须精简理论推导,在课件内容及制作的力求创新,突出药学专业特点,注重药学知识的介绍,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我们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把教师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与学生共享,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过渡依靠多媒体会出现学生不思考或来不及思考的情况,特别对物理化学这种非常抽象的课程,很多知识逻辑性强,如果一味强调多媒体,一带而过,学生很多问题根本来不及思考,只会被动的接收,对公式原理不能有自己的理解,甚至相关知识讲解如同过眼烟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思考的物理化学教学必将是失败的'物理化学教学。依据我们的经验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丢弃。多媒体教学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是教学的全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传统提问式教学不能省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不能被快餐式多媒体完全代替,板书的功能不能矮化。教学中需有计划的安排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这都是多媒体教学不能替代的。为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挖掘学生新潜力,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培训基地。不言而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是实验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模式,把传统实验改造成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查文献,并写出相应的实验方案,为此学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吃透文献和课堂理论知识。在老师检查修改批准方案后,学生才能进行实验操作,并严格依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完成相应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实验过程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认真检查每个学生实验完成的情况,并且通过原始记录的确认达到杜绝抄袭实验报告的目的。通过卓有成效的实践,学生端正了对实验课的态度,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参与科学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及解决和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这门课程产生切身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平时考核方式多样化
依据学校规定,平时30%,考试卷面70%。学生平时的努力是考试的基础和保证,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平时成绩,把平时成绩分为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验、专题讨论多个部分,有目的的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认知对待每次作业、提问和讨论。期末考试命题题型多样化,内容上结合物理化学发展的实际,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强调知识的运用,不仅考核公式概念的基本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自然现象的能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五、结束语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也是比较难学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让药学院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必须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兴趣为切入点,联系专业,联系其他学科,深入浅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开放式、研讨式和探索式,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融为一体,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面发展。
药学的论文14
一、目前中药学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缺陷
本校作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国内首批授权点,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制订了一整套培养方案,以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药物合理利用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了专业学位的应用型特色。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中药学专业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由于中药学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人们对这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性认识不够,造成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培养模式雷同等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多数科学学位研究生单一导师制缺乏复合性;指导教师只负责研究生专业或研究方向,培养模式缺乏多样性;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僵化,缺乏灵活性;学术交流的范围有限,尤其缺乏国际性;研究生科研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创新性。传统模式使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造成研究生走出校门之后不能迅速融进社会,缺乏竞争力。
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摸索和不断总结,笔者认为应建立一种适合专业学位的新型培养模式,即培养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实用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指导教师双轨化、科研实践社会化、学术交流国际化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营造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创新环境,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促进企业和社会生产实践基地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而为打造创新型社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1.培养模式多样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于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发展目标和定位都是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性、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以后高深学术研究做准备。这种强烈的实践品质必然要求学生研究与应用两者兼顾,因此传统的培养模式不能再适应新的专业学位发展要求。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建立在研究与实践两者相互结合之上,学生需要参与两方面的研究并获得研究与实践的双重指导。为此,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坚持与实践结合、从实践中学习的原则,注重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可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学生可在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政部门、医院等单位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教育应在坚持“实际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有较好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人才,但应该更突出专业性,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改变单纯培养某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单一化培养模式。
2.课程设置实用化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前,人们往往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化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和单一,甚至脱离生产实际。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从专业化课程向实用化、综合化课程转变,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构建,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相关联的课程体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同时更应是一流的实干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教学方式灵活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多、启发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加灵活,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学校聘请在中药研发、生产、流通、应用和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有机结合,辅之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重视运用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教学在学校完成,实践环节到产业相关部门实施;所选课题强调实用性、创新性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实验课与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相结合,在实践中完成,强调现场研究、团队学习,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4.指导教师双轨化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两类教育在导师队伍上的差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吸收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实现“产学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遴选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指导教师时,强调必须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课题;在校外,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中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从实际效果来看,“双导师”制更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校内导师一般科研功底较强,但他们对各部门的实际问题并不十分熟悉;而校外导师对实际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为主。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
5.科研实践社会化
实际操作中,本校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要求必须保证不少于18个月的校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实践中,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在生产和经营企业、医院制剂室、药品检验机构等建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和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由校外培养基地提供并保障实践教学的条件。研究生本人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并按期撰写实践报告。指导教师应在实践报告及最后的实践总结上签名。对学生科研实践的评价要由高校与实践单位双方同意,评价标准应符合行业实际,并能真实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研究生教学培养单位要对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这种科研实践社会化的培养模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学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毕业后与社会、与企业迅速融合,既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锻炼了研究生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学术交流国际化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专业硕士培养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据20xx年的统计数字,英国专业学位硕士占50%以上,美国占80%以上,我国仅占20%,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另外,全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我国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受教育者,必须考虑未来全球的发展方向,因此要积极投入到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氛围中。中药学硕士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研究生,活跃的学术氛围必不可少,而活跃的学术氛围,离不开国际化的交流和借鉴。为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切实可靠的措施保证学术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比如邀请全球知名企业的专家作高水平的报告,导师应该利用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请进来、走出去”中与国际同行交流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职业结构分层日趋合理,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将进入崭新的时代。在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开放的眼光审视中药学领域内这一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探索出一种新的适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药学的论文15
【摘要】药学教育涉及的内容错综复杂,且不容疏忽,现代接受药学教育的人才通常将学习的目标局限于药学的领会上,只能照搬照抄,将现有的药理内容全盘套用到合适的机会上,达到药学的对应性利用,药学中大量的中西组分,对于药学教育人才来说,已经倍感头疼,药学教育目标的狭隘使得药学人才的创新素质停滞不前,现阶段的药学教育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要求,激发药学人才的创新思维意识,为我国的药学事业添砖加瓦。
【关键词】药学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xx-6681.20xx.8..01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生产动力,是我国文明进步与社会科技进步必须的要素,同理在药学的教育中,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将会决定我国的药学行业持续性蒸蒸日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五谷杂粮的饮食习性得到了拓展,因此一些多见的生活疾病频发,使得药学教育难以固步自封的沿用传统理论施展用武之地,药学只有经过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对症下药的为患者解决病痛,缩减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提高药物的有效性,使得人们在生活生产的路上扫清障碍,以健康的身心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促进我国的社会的和谐发展。
1规划教育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萌芽需要在教育中,首当其冲的.以身作则,树立教育者本身对于创新的向往,从而潜移默化的传递到药学专业的学生身上,让学生真切的意识到,他们是国家的药学创新新成长起来的人才,需要他们改变药学在国家的地位,从宏观的意义上来讲,这是报效祖國最直接的方式,从个人的利益来说,药学的创新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也使得学生终身受益,成为药学行业的标杆,对于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学生面临就业,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向往,但药学本身的发展空间有限,创新即是药学教育本身的创新,也是学生职业规划的创新途径,尤其对于一些药学兴趣较浓、专业素质较强、基本功十分扎实的学生来说,教育中可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讲座,将学生自身对于药学的水平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或者新型的软件测评等形式,帮助一些对自身认知模棱两可的学生确定药学的创新方向,比如一些学生在药学教育中凸显出记忆牢固的优势,那么在创新中就可以鼓励学生塑造脑海全面的药学结构模型,从中提取出相似与相逆的元素,为创新提供灵感,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创新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就可以扬长避短在主观意识上加深对创新的理解,树立创新信心,规避创新能力发展中的误区,影响创新积极性。
2提高创新队伍建设力度
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创新人才教育队伍的建设,现阶段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很多,师资力量的素质提升,是激励学生创新参与的源动力,教育从业者本身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认知,以个人魅力使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过于守旧的观念,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点拨,反而会让药学专业的学生怀疑自身的创新思维是否偏颇,摇摆不定的态度对于需要专心致志创新的人才来说,将会造成严重的思维掣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间教师队伍药学创新论坛,集思广益拓展教师在创新教育方面的认识,启迪教师开辟新型的创新教育空间,在实际教育中师生共同参与创新的小型模拟实验,调动教育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活跃度。
3转换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创新需要鼓励,需要不断的帮助创新人才明确创新意图,破除创新疑问,教学评价体系的新型构建,应针对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认识与表现,提出对应性的评价意见,切实指导学生取长补短,认识到自己的创新问题,教师可研究或引进关于学生药学创新结果评测的软件设备,以数字化的反馈了解学生创新方面需要改进的部分,评价中既要凸显出对学生的认可,又要定位到误区为学生指明创新道路。
4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并非一纸空谈,教师应基于现有的药学教育环境,积极为学生搭建创新的启蒙与发展平台,让学生将创新的思路落实于实践,真正领会创新内涵,感受创新带来的荣誉感,可同组之间针对药学的典型命题,举办创新实验比赛,学校专业联合共同推进比赛进程,为比赛中创新能力突出的小组提供实践的更多机会,为其奖励创新实践仪器等,鼓励其持续创新发展,同时校企联合,与我国较大的药学行业达成共识,获得有关药学部门的支持,带领学生深入到药学制品的第一线感受药学教材中的真实画面,为学生提供创新载体,了解市场上关于药学创新的成功案例,教育中添加观摩与培训环节,让学生充分的明确药学创新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预防方式,帮助学生减轻创新压力,强化创新动力。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药学教育应着眼于社会的未来发展,积极为培育创新型人才做好前期准备,激发学生的创新潜意识,以自身的创新探究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为药学的前进与发展培育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xx,20(7):91-93.
[2]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北京,20xx:1.
【药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药学完整毕业论文02-28
牛白藤的生药学研究论文10-08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0-14
协同创新下中医药学论文(精选6篇)09-23
药学专业简历08-18
药学实习报告01-03
药学的实习报告12-06
药学个人总结04-04
药学个人简历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