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
摘 要: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需要人的主观感知,通过对于客观存在的美的关照形成审美活动。审美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人类的审美对象除自然物以外,通过美术创作创造出的人工物即美术品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长期以来,美学研究多局限在艺术的范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生和发展,非艺术的人工物也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美学研究逐渐超出艺术的范围。
关键词:美术教育 审美情趣 教育改革 美术历史
一、导言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培养手段,是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注意学生的智力开发,培养学生感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而且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人的艺术素质方面,又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美术研究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和日本的美术教育通过实业教育逐渐为中国社会所接受,模仿日本欧美的学校制度取代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的私塾和书院制度。洋务运动失败以后,中国社会维新变法的呼声高涨。维新派人士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鼓舞,力图找到一条真正振兴中华的道路。
民国晚期因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原因,中国美术史写作总体来说较二三十年代减少。但战争的破坏主要在交战的地区和时间内,不在交战区内的一些地方,一方面由于没有直接受到战火侵扰,同时也因政治力量的分割和相互抵消,反而给思想文化的发展留出较大的自由空间,使这些地方包括美术研究在内的学术研究极其活跃、生机勃然。即使是在抗战八年时期,那些非日寇占领、实行民族压迫的地区,如云贵川、延安等地,因民族正义之战的激励,美术史研究反而异常活跃。同时,在民国时期也涌现了许多的优秀的美术著作。以下是美术史的著作:
中国绘画史著作
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对于史料认识经历了这种“破"的洗礼,而其中的所谓“破”,是指对古典美术史文献的怀疑精神与相应的清理工作,而这项工作则是得益于此时史学界风靡一时的疑古思潮。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古史辨学派,一方面受康有为所代表的晚清今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直接“从周宣王以后讲起”有很大关系。所以当1923年顾颉刚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了著名的“层累造成说”,胡适给予支持,而钱玄同和傅斯年也作有力的回应,疑古思潮遂掀起波澜住旬。民国时期这种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推动了当时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向前发展。
三、美术史的变化发展
中国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下发展、壮大的。“美育救国”在今天仍然具有发展国家,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时代紧迫感。因此,美术教育在今天作为大众化教育的主力军,其本质仍然是“美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教育”。对于美育救国的意义,我们也通过其它一些著作对其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我们国家开始效仿西方的教育模式,教育改革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反映。
20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继承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传统,在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重大转变过程中,欧美的美术教育影响、日本的美术教育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社会主义美术教育的影响,逐渐占据主要的位置。在外来影响推动和内在变革力量的合作作用下,20世纪的美术教育出现与传统教育迥异的面貌。美术教育不断追究现代性的实现,初步实现了中国美术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现代化浪潮波澜壮阔,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教育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四、当代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是实现美育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主要通过视觉审美的感受来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受教育主体的直接参与获得美的真切感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明确的个体效应与社会意义。美育是美术教育的灵魂,美术教育的体现形式。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与历史时期,美育与美术教育的关系却具有复杂性,其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需要我们在具体的环节中予以调整。
五、总结
中国美术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高等美术院校具有人文通识教育的功能,通识教育包括人文通识教育与自然通识教育,而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文、史、哲。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现代,美术教育始终对中国的教育事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孔子那个年代,孔子就开始重视美术教育,在这沉沉浮浮的几百年里,美术教育的由衰败到繁荣,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终于在今天,美术教育有了自己的发展地位和前景。同时中国的美术教育也为我们中国教育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相关文章: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问题10-05
历史研究报告02-22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校美术教育10-09
广东历史研究专业个人简历模板10-08
美术教育随笔06-07
美术教育随笔04-05
重视美术教育10-08
美术教育论文10-01
美术教育的论文10-01
美术教育实习报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