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景观设计的研讨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园林景观设计研讨
园林景观设计研讨
摘要:
观光型农业园区是集旅游观光、农业生产及景观环境营造于一体的园林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分析国外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理念,针对我国园区长期存在强调功能性而忽视景观环境营造的现象,本文将运用巧于因借、旷奥兼用、意境塑造3个原则,
把园林景观造景思想引入园区规划设计之中,合理配置各种景观要素,并对北京蓝调庄园、上海南汇桃花村等园区做实例分析,探究园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
园区中规划不合理、设计内涵表达模糊、景观结构不清晰等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打造文化氛围浓郁的园区空间,提升园区整体环境氛围,并提高其经济效益,为园区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观光园区;景观设计;造景手法;意境塑造
我国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断向郊区蔓延、扩张,使得城市周边农业用地紧张,城郊界限变得模糊,如同古代村落的演变,城市最终以近似圆形的大地机理呈现,农田将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耦合,共同作为城市景观的基质[1]。
一方面,农业用地性质将发生变化,不仅发挥其生产性功能,也会成为都市居民公共开放的休闲体验空间而获得增值,与城市更加紧密联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人们也更追求多样化的旅游形式,崇尚体验生活回归自然。
所以,将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在一起,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事体验、露营野炊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由此应运而生。
为人们提供享受“慢生活的场所,返璞归真,在农事活动中体验春华秋实、劳动耕作的乐趣。
从繁忙而紧张的城市生活中解脱,在朴实无华的农村生活环境中寻找存在感,这将不仅会改变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善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模式,也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产物。
1观光园区设计思想发展动态
1.1国外园区规划设计思想发展状况
早在16世纪的意大利已有关于观光农业园区设计思想的雏形,如认为拥有农田景观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农田景观是漂亮的这一思想也逐渐在此后的几百年内盛行[2],说明当时人们就意识到农田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可以开发其观赏性。
如英国东茂林生态果园,设计者就已经开始利用各类果树进行植物空间造景,与城市公园性质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园区景观,并提供果品观光、采摘等城市公园所不能开展的活动[3]。
日本也属于较早开始研究和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的国家,真正实施则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发展至今,已经开始重视园区内的景观设计,如将葡萄园景观观赏和采摘品果、娱乐活动等融为一体,作为葡萄观光园开发的项目之列[4]。
而在1980年,园林设计师、环保主义者RobertKourik将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相融合,创造了“可食地景这个有趣的名词。
用设计园林景观的方式去设计农园,使农园变得非常富有美感,并体现其生态价值。
比如在居住小区景观中,将菜园设计得如同美观别致的园林一样,人们就更愿意参与种植,以致整个居住区的环境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会越来越健康和生态。
1.2国内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之初,由于缺乏对园区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导致园区规划存在盲目跟风和类同化的现象。
在建园初期没有深入了解园区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地的文化特色,而盲目修建设施大棚,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作为建园标准,从而导致园区定位不明确、发展思路不清晰、产业布局不合理、项目设置雷同等现象,无法长期可持续发展。
而在园区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着景观结构不清晰、基础设施不完善、游路设置不合理、设计内涵表达模糊、整体风格不协调、园区地域文化表达薄弱等问题。
本文将着重从园林造景角度探讨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理论
2.1观光园区包含的景观要素
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是由多种景观要素组合而成的整体,所呈现出的景象也是由很多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效果。
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植物、道路、水体、建筑、农业生产设施等,大致可分为3类。
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园区内的瓜果蔬菜及园林绿化等植物、地形地势、水体等;工程景观要素,包括规划建设的建筑、道路、温室群、各种农业生产设施等;人文景
观要素,主要是指园区内举办的人文活动、当地的民风民俗、农具、景观小品等。
现在很多园区在建设时单方面考虑其生产效益或旅游产品的开发,而忽视对园区内的景观环境创造,将侧重点放在景观规划上的情况并不多见,把农业视为一种景观要素,
并依据园林造景学、景观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指导,将各种要素(自然、人文、工程景观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设计,并将地方抽象的文化提炼后融入其中,创造令人愉悦、享受美
感的空间,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园区品味,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形成文化品牌,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园区经济效益。
2.2园林造景手法在观光园设计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之所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关键在于其蕴涵丰富的主题思想和造景手法,以及其含蓄的意境表达[5],而本文旨在运用园林景观造景思想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规划提供思路。
因为两者本身就具有耦合性,所以运用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和手法,可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指导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结构、地形设计、植物搭配、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
各类的旅游观光园区,如生态农业园区、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观光采摘园、教育农园等的建设因其具体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都可以参考共同的原则和方法。
3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方法
3.1巧于因借
“巧于因借,全天逸人是园林景观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所作出的基本描述。
所谓“因意思为因山而成山地风景,因水而成水域风景。
“因之巧妙在于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地貌,恰当地利用原有资源,发现当地环境中的本质美。
在进行园区建设时就需要对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各种要素(包括水体、地形、地貌、植物、文化遗存等)以及所处的周围环境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了解整个环境的特征,
然后在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人为治理,如此进行设计就不至于破坏当地风景的本质美,也不会为了单纯追求园区某种功能性和效果表达而破坏整个环境氛围。
“借即借景,即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表达手法,可以人工用漏窗、洞门、漏墙等进行连通、渗透,达到借景、障景、分景、透景等的造景手法。
关于园林借景方面,前人已有过精辟而专业解读[6]。
而一个农业园区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视觉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通常可以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仿佛园区有无限广阔的面积。
如果园区依山傍水,但山水又未在园区规划范围之内,完全可以通过造景手法将山水“引入眼帘,仿佛山水都属于园区。
这里所借之景并非仅限于山水,也可以是楼塔、植物等。
中国古代早有运用借景的手法,如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7]。
巧妙应用借景手法,则需对园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环境有无可借之处,然后巧妙运用。
巧于因借之目的在于全天逸人。
“全天就是要保全景色的天然本色,人为修饰只做点睛之笔[8]。
“逸人就是节省人力物力,只有“因做得好,“天才能保全好,从而达到逸人的状态。
巧于因借即通过借景,使得盈尺之地豁然广大,在园区规划之初应予以考虑。
3.2旷奥兼用
“旷和“奥为两类风景。
“旷为广阔瞭望之景,给人以豪迈奔放、心胸开广之感触[8]。
要在园区创造旷之景,就需创造一为登高、二为开敞的条件,才能有极目千里的旷然景色。
郑州北郑云高速旁的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景区位于鸿沟山头,登高眺望,其下为万亩鱼塘,临近无垠的黄河滩边,景色尽收眼底,顿觉豁然开朗。
“奥的景色给人带来深邃奥秘、曲径通幽、变幻莫测的感觉,使人想要探寻。
与旷相对,避免一览无余,与古典园林中所讲的含蓄美同义。
通过围合、曲径、阻隔,使景观富于层次和深度。
《桃花源记》中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正是“奥的体现。
“旷与“奥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
对于某个单一空间环境来说,以“旷为特色或以“奥为特色;但对整个园区空间来说,必然既有“旷又有“奥,两者兼用。
以观光桃园为例。
“旷可以是万亩桃园,有固定的株距行距,整齐划一,若临仲春之月,桃花始开,可设置登高观花台或桃林花径,观赏景色之壮美可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奥可以用在趣味采摘区或休闲游乐区,这里所说的趣味采摘区是区别于规整的生产区,主要种植各类果树、蔬菜、瓜果及少量园林观赏植物,以园林植物配置的
方式(讲究左右参差、高低错落,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等多种方式)进行种植,考虑植物季相变化,合理搭配,达到疏密有致、有深有浅、四季有景的视觉效果[8]。
以游路作为引导,顺应地形起伏,利用其自然形态又呈现出各种交错的形式,达到园林造景中移步异境的效果,曲折有趣从而引人入胜,营造良好的景观游览氛围。
同时与“旷的景色相结合,使整个园区旷奥相间,景观层次丰富。
3.3意境塑造
所谓意境,即是参与人通过视听等知觉接收到景物环境所给予的实在感受和抽象意念,从而唤起联想,进入审美的更高层次,成为“意欲之景、“景外之情[8]。
如绍兴东湖“桃花洞壁上有“桃三千年一开花,洞五百尺不见底,让人顿觉此洞虽小,却深不可测,通过意境的塑造让人感悟久远年代和天然化工的绝妙。
如《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描写海上仙岛:“烟霞袅袅瑞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桥踏枯槎木,峰巅绕薛萝,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苔。
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香浮,临堤绿柳转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9],描写的是海上仙岛的景色,将烟云、青松、枯木、花丛、青苔、粉桃、绿柳等组织在一起感受意境美。
而在进行园区规划时也应考虑景物环境的多样性、丰富性,并合理组织,从而营造局部空间的意境之美。
如庐山桃花花径公园,公园起名源于白居易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一方面用来纪念诗人,另一方面再现诗中情景,旨在表达漫步在桃花丛林中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起于情景交融,又不仅仅是情景交融。
如同《周易》中所宣扬的“物我同一,主客相契,知何者为情,何者为景,自然化作我心,我心亦是自然。
这种天人合一又具有美学意义的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观光园区的意境塑造,通过对景物环境的处理,可以从文化背景中唤起游览者的联想,从而“神与物游,获得游览的愉悦之感。
比如通过宣扬桃文化来烘托意境。
以上海南汇桃花村为例。
项目位于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园内有近23hm2桃园对外开放,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桃柳相依、花海争艳、碧海蓝天、云蒸霞蔚,可泛舟而行,可徜徉花海,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意画面,又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整个桃花村是以桃文化为基底,以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烘托的意境作为桃花主题观光园的设计素材,最终将想象中的意境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都市桃园。
该项目是桃花类主题观光园的典范,也是运用意境造景的体现,为观光桃园提供借鉴意义。
北京蓝调庄园(又名紫香漫境薰衣草庄园),位于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占地80hm2。
以蓝莓、草莓为主栽品种,并配合其他特色果蔬种植,已发展成为当地绿色地标。
该庄园是集特色餐饮、主题温泉、加工体验、节庆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已成为北京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庄园和北京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
该项目在设计时,突破了传统休闲农庄的打造手法,围绕“蓝调意境,运用创意表现手法,如大棚温室,是经过“化妆的,既保持原有大棚的功能,又在其外形上做了艺术
上的包装和处理,改造为“古堡,同时将温泉服务中心及其私密的泡池融入到古堡中,既有品味,又增加神秘。
与周围时尚、浪漫典雅的环境融为一体。
系统规划设计了蓝梦工厂、蓝莓四季果庄、水晶古堡温泉花园、爱的伊甸园、青年之家等休闲项目,区别于传统休闲农业的资源利用低端化、消费人群平民化以及农业体验
原始化等,真正体现了农业与旅游、休闲与观光、浪漫与体验的深度结合的意境设计手法。
4小结
随着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先进设计理念的引入,将会越来越重视园区内的景观环境营造。
而一个园区的建设是由多个专业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的,需要有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环境工程、园艺、市政等各个专业的人才共同参与,可以解决园区适合发展
什么产业、如何经营管理、需要多少面积、空间上如何布局、功能上如何划分、环境如何营造等实际问题。
本文仅侧重于园林造景方面为园区在规划设计时提供思路,园区的综合发展还需从多个学科、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使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具备特色,资源得以充分
利用,效益实现最大化,并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园区景观。
作者:李珍珍 刘昱 郑先波 冯建灿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参考文献:
[1]忆明,明伟.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吕明伟,郭焕成.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C]//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
[4]卿平勇.我国北方观光果园的景观规划设计[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5]冯旋,张晓冬.浅议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生成与表达[J].商•经济与科技,2008(9):21-22.
[6]陈晶晶,田梵,田朝阳.中国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的整体空间“法式初探[J].风景园林,2015(8):125-129.
[7]廖逸群.浅谈“借景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J].文学与艺术,2009(8):45.
[8]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王焰安.桃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园林景观设计研讨
摘要:
在以往的园林景观建设中,比较注重一些外来元素、物种,往往忽略了一些本土元素,所以建造的园林景观缺乏本土特色,且不适宜当地的水土气候,非常严重地增加了建设的成本,并且伴随很大的损耗。
本文主要是从乡土元素的相关理念、以及在园林景观中如何使用乡土景观元素这几点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园林景观;乡土元素;设计原则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向前发展,带来的是不断恶化的城市环境污染。
很多城市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扩建与整修,许多地方特色的民居民宿被通通拆去,造成大量民俗民风的缺失,对当地乡土、乡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
所以保护权仅有的乡土资源,探索本地乡土特色,成为了景观设计师一项重要的责任与义务。
1乡土景观元素概述
何谓乡土,指的是传承多年的历史文化,并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朴质的人物与事物。
乡土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个方面。
自然景观是指本地经过自然和人文形成的比较有特色的、传统的、朴质的风景、建筑物等景观现象。
而人文景观是指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与习俗。
到现在,人们运用的乡土景观元素,并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将现代的理念与传统的元素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去全新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景观新形式。
只有对乡土景观元素加以提炼,才能更好的运用到现代的园林景观中来。
乡土景观元素大致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两大类:物质形体与非物质形体。
物质形体我们又可以将它分为自然形态的乡土景观元素和人工乡土景观元素。
自然形体的乡土景观元素一般指的是未受后天人为增加、改造的景观风貌,是自然天气、地貌影响而形成的。
人工景观是指由人们获得直接打造建设而成的,与自然形态的景观则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
人工的乡土景观是从当地人们的生产活动的工具、建筑、生活用品、日常服饰中提取的一些本土元素,在运用到地域性景观之中。
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景观元素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景观元素,它可以是一些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或者风俗民情、传统的民俗文化等。
2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
2.1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
天然的乡土景观元素包括有地貌、地形、天气、植被、水文等等。
从天然的景观中可以提前出地被的颜色,确定出地域性景观的整体基调,以及一些景观局部的用色。
选取出本地常用的且适宜本土气候的植被,这样既能节约经济成本,又具有稳定性,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人工的乡土景观元素往往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器具、居住的房屋和其他地域性手工特色的物品中来提取。
这些物品的提取有些四直接使用乡土元素,不再经过改变和加工。
而一些则需要对所选中的乡土元素再进行提取,如元素中的颜色、形状、材质,提取后再进行设计运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以往的乡土生活用品、器具、工具、服装都在逐步地被现代用品所取代,许多本土性、地域性的乡土元素都在渐渐地消失。
2.2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
在本图乡村生活中,所发生的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传统民俗文化、神话传说等,这些景观层面的元素,都可以提取出用于地域性景观设计之中,体现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景观中表现出来,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乡土景观元素,使之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性人文主义色彩,提高当地城市自身的品味,能打造出当地特色的景观旅游文化之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
3.1引借的景观表达手法
引借指的是从乡土景观元素中取其某一部分,它可以是乡土元素中的色彩、材质、纹样图案,将其重新组合并加以变化创新,形成新的景观元素,运用到现代景观园林中。
引借的手法的优点是在于,在景观设计制作中,取用的乡土景观元素不是直接拿用,而是取其精华,经其艺术化的加工、创新,取得“源于乡土,高于乡土的景观效果。
3.2变异的景观表达手法
变异在这里是指通过其组合原有元素的图案、纹样、以及功能加以创新与变更,展示出更具有独特效果的景观感觉,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观。
经过变异后的乡土元素,赋予了时代的特征,新旧相结合,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为景观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点。
4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各种外来元素冲击着现代景观,带来了短暂的新鲜感和愉悦感。
在这种形势下,乡土景观重新得到大家的关注,重新回归视野。
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融入本土的乡土景观元素,设计出更多美好的、具有本土文脉的乡土景观作品。
让人们生活的城市景观与地域性更加相融。
作者:刘音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凤舞.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徐斌,邵伟丽.乡土元素在杭州梅家坞农家乐景观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10(01)
[3]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08)
[4]王革,熊凌.云南乡土树种在昆明市居住小区中的应用现状[J].云南农业科技,2007(04)
【园林景观设计研讨】相关文章:
园林景观设计的研讨09-30
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简历10-02
园林景观设计简历模板10-01
园林景观设计简历范文10-05
园林景观设计简历封面10-09
园林景观设计合同07-04
园林景观设计个人简历10-08
园林景观设计求职简历模板10-01
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