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教育艺术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9:37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教育艺术论文

  所谓教育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所教的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教育艺术论文

  教育艺术论文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研究

  摘要: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必须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而具体的语言引导,实现清晰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

  班主任应该和科任老师进行有效沟通配合,保证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电话或者面对面沟通交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应该采用区别对待的谈话交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

  班主任是伴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师益友,他在学习上对学生谆谆教导,在生活上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专业的教学知识和丰富的沟通技巧,将班级的管理和教育艺术化。

  小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和班主任之间产生代沟,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更需要强调艺术交流和沟通技巧。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的特征

  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必须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而具体的语言引导,实现清晰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具有非常显著的年龄特征

  小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年龄都很幼小,对于外界事物还处于懵懂期,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的时候必须充分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保证沟通交流过程中的简单化和清晰化,避免小学生陷入逻辑絮乱中。

  小学班主任在讲道理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反馈和关注焦点,保证小学生能够在理性交流和正确思考的状况下进行正常谈话,减少专制的管理和粗暴教育对学生的伤害。

  (二)具有非常具体的语言特色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资源大爆炸时期,小学生在广泛接触到外界事务后,容易对于班长任的管理和教育有先见为主的思想和排斥的心理,这就需要班主任转变管理身份,

  立足于小学生的受教育角度,选取小学生习惯的交流语言和社会元素,保证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能够触动小学生的心灵深处,而诸如“喜洋洋”、“熊大”等生活元素能够降低管理的门槛。

  (三)具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思路

  管理和教育最大的通病就是言之无物,不能做到以理服人,最后只能将管理和教育流于形式,或者成为了班主任强调自身管理权威的工具。

  小学班主任在做管理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通过事实说话,保证管理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学生通过管理和教育的艺术手段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整个管理和教育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体现管理的力度和细化。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的实践

  在深入理解小学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的特征后,需要班主任加强与科任老师、家长和问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艺术的实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班主任与科任老师配合的艺术与方法

  小学生的自律行为比较差,课堂教学纪律很难得到贯彻执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大打折扣。

  小学班主任应该和科任老师进行有效沟通配合,将班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学习状态向科任老师及时通报,帮助科任老师进行有效管理和约束。

  而小学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科任老师的反馈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在学科学习成绩上各有不同,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区别对待,做到个别辅导,一视同仁,保证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

  (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与方法

  家庭是第二教学课堂,而家长的言传身教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深层次影响。

  班主任应该采用倾听的艺术形式,及时和家长电话或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充分展现自己对于管理学生的重视,引起家长的好感。

  在交谈过程中,班主任要保持必要的耐心,仔细倾听,及时反馈,从交谈中提取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举止向家长进行通报。

  最后,教师对于家长要保持适当的鼓励和理解,体谅家长在生活中的管理困难,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和教育中来,保证家长能够听得进去、说得出来和做得仔细。

  (三)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沟通及诊疗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重点就是问题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体现在问题学生的管理上,严禁体罚和带有侮辱性的词语辱骂学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更加需要班主任提高管理和教育的艺术手段。

  首先,班主任需要认真观察问题学生的行为举止,达到了解其思想状况和学习态度的目的,剥离出其厌恶学习和课堂管理的特征状况,仔细归纳总结。

  其次,班主任不能将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可以个别指导,但是切忌在班级场合对学生大声斥责或者变相体罚,应该多加以鼓励和交流,引导他们融入到班集体的正常学习生活中。

  最后,班主任应该讲究谈话的艺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应该采用区别对待的谈话交流,加强对比、类比和激励的手段,在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明确谈话的内容和方式。

  三、总结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工作,它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更要采用艺术的管理和教育技巧。

  我们的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掌握管理和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花.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

  [2]柳晓燕.探析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J]考试周刊,2016(57)

  幼专生德育艺术教育特点

  摘要:社会经济的转型,全球化与价值多元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和挑战。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者,面对一群既有同龄人的共性特点又有自身特质的幼专生,理应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走进学生心灵,讲究教育艺术,不断优化学生德育工作,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键词:幼专生;德育;特点;艺术

  社会经济的转型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巨大变化,全球化与价值多元化带来了道德教育的诸多困惑。

  如何应对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对新一代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这是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身为一所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班主任,面对一群兼具当代青少年的共性与个性特点的学生,笔者深深体味到了之中的困惑和挑战,也更明确地认识到: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只有立足当下,全面研究社会大环境,深入了解教育对象,适时调整方式方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将德育工作做到实处。

  1把握学生特点,走进学生心灵

  当今的青少年是真正跨世纪的一代,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美学趣味、价值追求,与前几代人有明显不同: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想法独到,具有批判意识,有较强的平等观念,兴趣爱好广泛。

  同时,这一代人也有明显的弱点:成就期望值不高的人较多,个性强且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部分独生子女在自我认知上存在障碍;缺少创造性、独立性、勤劳勤俭等方面优点;学习需要中认知需求较低。

  幼专生的年龄大致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他们除了兼有同龄人的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质。

  作为未来的教师,更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

  因此,与其他各类学校的同龄学生相比,加强幼专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另外,幼专生在社会性心理发展方面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是心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这种主观的独立性与客观的依赖性的矛盾,使学生常常表现出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不平衡现象。

  二是心理的闭锁性和强烈的交际需求的矛盾。

  心理的闭锁性是青春期最显著的特征,她们不轻易吐露真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和烦恼。

  她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不足,又不懂交往的技巧,因此,必定会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从而表现出自卑、孤僻、封闭、害羞等心理。

  三是强烈的交际需要与生活环境单一的矛盾。

  青春期的学生交际需要十分强烈,但幼专基本是女子学校,管理比较严格,近年来,虽招收了部分男生,但仍是“凤毛麟角”,因此学生感到活动空间狭小、交际伙伴缺乏、交际环境单调,与他们的交际需求产生矛盾。

  四是理想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心理矛盾。

  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还不尽完善,当看到周围的事情与自己的认识有很大差距时,便产生许多苦闷与烦恼。

  她们一方面在课堂上接受着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能力的训练,设想着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世界;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社会上依然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就业前景不理想、将来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等社会现实问题,于是陷入深沉的苦闷。

  因此,班主任应重视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首先,要帮助学生排除因自我的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心理障碍,使她们的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如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主动向信赖的人倾诉,班主任本人应成为学生最忠实的倾听者;坦诚交换意见,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有益的活动中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以解除心理紧张。

  其次,优化班集体文化心理环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应当重视班集体文化心理环境,通过班风和班级文化建设,暗示和引领学生的心理朝健康方向发展。

  再次,传授交往技能,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这个年龄段的幼专生有着强烈的交际愿望,但由于缺乏交际技能、生活环境单一等原因,往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挫败。

  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开设一些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如“如何认识自己与他人”、“学会关爱”、“走出自卑”、“谈交往技巧”等,以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2倾心教育实践,讲究教育艺术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还要倾心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与时俱进地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善于向他人学习,善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德育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有规律的,同时艺术也需要恰当的方式方法。

  2.1解读学生的艺术

  德育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因此,解读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十五至二十岁的幼专生,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在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年龄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变化大、起伏大,身心发展中充满着矛盾。

  所以,班主任只有客观辩证地解读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既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不足,才能摸索出一套更加适合学生的德育工作方法。

  在德育工作中,常用的解读学生的方法有下列几种:观察法、分析书面材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谈话法是班主任最普遍使用的做思想工作的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方法。

  使用谈话法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

  谈话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双方是否相互理解和信任。

  班主任应以平等的身份同学生交朋友,从体贴关怀、联络感情入手,使谈话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理解的基础之上,真诚友善、亲切自然,使学生摆脱拘束与压力,畅所欲言。

  另外,要注重个别差异。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与个性差异,灵活运用谈话技巧,启发引导学生讲出真心话。

  2.2转化后进生的艺术

  教育转化后进生历来是令班主任头疼的事,费时费心而难见其效。

  而这又是每个班主任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幼专后进生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更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还会影响到班级的进步、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

  教育后进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它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要想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有所突破,需掌握以下策略:

  第一,关心爱护,激起自尊。

  爱是育人的根本。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调查表明,得到老师的关爱是学生上学的主要动机之一。

  相比之下,后进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个性突出者甚至做出违反课堂常规的举动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所以,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需求,绝不能嫌弃或忽视他们。

  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去亲身体会班主任的善意和真诚,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效果。

  第二,掌握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后进生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逆反心理;二是挫折心理;三是彷徨心理;四是矛盾心理;五是防御心理。

  后进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和消极落后的心理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掌握其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第三,抓住“闪光点”,扬长避短。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即便是后进生也有某些优点和长处。

  俗话说得好:“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弃人。

  ”班主任应调整心态,换一种眼光,把后进生看作是一块璞玉,满怀信心地琢去掩盖着它光辉的杂质,使其重放光芒。

  第四,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后进生虽有共同的特点,但每个后进生也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个性不同、后进形成原因不同、问题症结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所以,班主任必须先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个性特征、后进原因、后进表现等因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五,捕捉教育转化契机,促其醒悟。

  后进生也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愿望,他们的落后是暂时的、相对的。

  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契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激励他们不断地努力。

  在后进生的身边常常会发生一些引起他们内心矛盾的事情,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借助一些方法,促使矛盾朝好的一面转化。

  学生的成长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各种教育力量发挥作用的大与小,关键在于方向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协调性。

  班主任就是联系、沟通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桥梁。

  因此,班主任桥梁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班级、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

  班主任的工作是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连续的,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生德育方面的骨干作用,倾心教育实践,把握学生的成长脉搏,做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胡彬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郭道胜.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3]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唐荣德.教师素质:自在的教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贺优琳.中学德育的新探索[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教育艺术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教育声乐艺术论文10-08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10-10

语文教育艺术论文10-08

艺术教育民间艺术论文10-08

小奏鸣曲教育艺术论文10-08

班主任教育艺术论文10-08

实践教育模式下包装艺术论文10-08

视觉符号设计教学教育艺术论文10-08

浅谈教育改革包装艺术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