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问题与途径论文

时间:2022-10-09 16:52:38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问题与途径论文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蕴涵书法家生命张力的审美活动,欣赏者的审美需要在书法欣赏中能够在这种生命力的自由张扬中得到满足,书法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对于人的审美生存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方式和审美趣味不断发生变化,书法艺术的传播与接受也会发生相应改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样存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尤其在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方面发生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也能促使书法艺术走向没落,也可能给书法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我们应该以中国书法艺术传播的传统模式为起点,考察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书法艺术传播的策略与建议。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问题与途径论文

  一、书法艺术的传播基础和传统模式

  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传播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传播模式。

  从深层次来说,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中的精神创造,产生于“人化的自然”与“人的自然化”过程中。中国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基础,四季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节奏对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是文化人思想观念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很多书家藏身乡野,在汉字的书写中寻求诗意的生存 ;即使身处都市或官场,在居住环境和所见所闻一般也是高度自然化,道法自然成为汉字书写的艺术自觉。从书法自身的发展演变来说,书法艺术是汉字书写在实用功能与形式创造的协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书法艺术不仅是单纯的高雅艺术,也是广大文化人的实用工具,书法艺术在具体运用和日常实用中逐渐产生自觉、体系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念。同时,书法艺术的精美形式和审美创造不断向日常生活和实用活动渗透,影响和提升了实用书写的审美水平和形式创新。因此,书法艺术不是少数人的审美创造和孤芳自赏,而是具有不同层次的书写者和广大欣赏者在创作和传播中的精神创造。从微观层面来说,书法艺术的生命和魅力来自书家的生命体验、人生经历、艺术修养、审美意识等,以及欣赏者的审美品位、文化素养、个性人品等多个方面。书法是人的生命创造,凝结了人的生命与灵魂,包含了或者平坦或者坎坷的人生经历,蕴涵了理性与激情的碰撞,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与艺术的人生。例如,苏东坡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变化就体现了其思想由儒家的济世思想到道家的出世思想的变迁①,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给当时人们带来的灾难与痛苦。

  中国书法艺术在传播中发展演变,传播对于书法艺术来说也是一种创造,中国书法史也是一部书法传播史。在现代意义上来说,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②.由于客观传播媒介的限制,书法艺术在古代的传播范围有限,传播方式也相对直接和简单。例如,很多书法艺术都是经过师徒传授的模式,师傅手把手地将书法技艺传给徒弟,徒弟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学习书写的基本法则和技术要领,这种直接的“教”与“学”能够最直接地进行书法艺术的传播,能够促进书法艺术的创造与再创造,这里的书法艺术传播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在具体的方法上,临摹、捶拓、刻贴等成为书法艺术最基本的传播方式③.临摹是临帖和摹贴的总称,反复临摹能够较快地掌握书法艺术的技巧,为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捶拓作为一种复制技术,能够将书法艺术做成多个拓本供人学习、欣赏和传播,可以弥补石碑损毁的弊端,成为保存和流传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刻贴最早产生于北宋初期,从皇室到民间逐渐兴起,例如宋太宗命人刻成《淳化阁帖》,宋徽宗时期有《大观帖》等问世,还有《绍兴米帖》等,刻贴让书法艺术走出皇室、鉴赏家、收藏家等少数人的居室,大大促进了书法艺术在民间的传播。此外,因帝王巡游等原因留下了各种碑刻、题写等,这些石、碑、壁等将书法艺术保存下来。

  例如秦始皇东巡留下了李斯的小篆书法,五代杨凝式喜欢在墙壁上挥笔洒墨,让珍贵的书法艺术得以留存和传播。更多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其他相关艺术形式、学科门类等来完成,书法艺术不是单纯、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文化的每个角落。书法艺术具有实用价值,应用很广,很多文学家、政治家等都是书法家,从事文学创作、政治活动的人都要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底才能较好地进行创作、表达政见,很多书法作品本身就是文学精品,很多文学作品经过书法艺术的提升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在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曾经因为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例如唐太宗爱好并创作书法艺术,尤其是促进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传播,奠定了其“书圣”的地位。在宗教活动中,因为佛经、道经等流传的需要,很多僧人、道人搜集、保存和创作了很多书法艺术作品,为书法艺术的弘扬和流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传播主要以师徒、好友等现场传播,个人收藏鉴赏传播,以及小规模传播为主。

  二、书法艺术的当代传播及其策略

  进入当代社会,中国书法艺术面临新的语境,挑战和机遇并存。其中,市场经济、网络媒介等因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渠道,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对书法艺术的传播与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从根本来说,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改变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经济基础,中国艺术传播和创作的土壤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于小农经济的自然土壤,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况和生活节奏。书法艺术及其传播伴随着市场经济引发的剧变,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应该是现场传播、直接传播逐渐从最主要的途径转变为次要的途径,书法展览、媒体传播等间接传播成为最主要的形式。在现代社会,书法艺术的实用功能逐渐被其他书写形式所代替,书法艺术的非实用性逐渐成为主要的性质被广泛接受,被视为与绘画、雕塑等并列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一旦作为纯粹艺术存在,就会被视为一种公共性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遵循价值规律在市场流通和交易,并随着供求关系等因素而不断变化。在现代社会,书法艺术传播依靠展览、媒体、社团等形式向公众开放,传播形式的变化为书法艺术带来多重影响。各级书法家协会作为书法艺术的专业团体组织,承担了书法创作、宣传、评奖等组织工作,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书法艺术的消费与市场。书法艺术一旦进入文化市场,就会受到文化市场自身规则的影响和限制,特别是近年来大众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良莠不齐,书法艺术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从书法艺术的消费市场来说,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性文化产品的消费,而是开始追求书画等文化品位高、收藏价值大的艺术品,对于书法艺术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大众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存在一定盲目性,很多追求时尚化、快餐化,注重感官享受,这些消费需求势必对书法艺术带来一定影响。从传播媒介来说,多媒体的迅猛发展让视觉文化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厅、画廊、会所、茶座等消费场所可以将书法艺术作为装饰品,也可以进行书画交易,这些活动增加了书法艺术的商业色彩,甚至出现对某些书家、作品的炒作、营销,影响了书家的创作心态。

  在众多的多媒体传播途径中,网络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很多书法专业网站成为展示书法艺术、开展书法批评与书法交易的重要平台,还可以通过组织讲座、演讲、展览、拍卖、聊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书法艺术进行传播。很多网友参与到书法艺术的讨论、鉴赏和活动中来,主流网站有些设立的书法专栏和窗口,这些都对书法艺术的传播产生一定影响。就传播效果来说,网站传播能够将书法艺术完整、全面地展示出来,很少受到空间和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形象展示上也更为丰富多彩,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都可以运用,还可以通过书法博客等更为灵活的形式加以传播。与现实相比,网络传播更加自由,更能体现创作主体的个性特征,人们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实时对话和双向交流,任意选取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便于发表专业或非专业的批评和体会,能够同时满足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的不同需求。

  制作精良的网络传播能够打破书法界固有的“圈子”,在全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能够培育青年书法爱好者和创作者,让他们更容易发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让网络成为传播书法艺术的新阵地。

  与传统传播渠道相比,网络传播成本低廉,覆盖面广,无论对于创作者来说,还是欣赏者而言,都有很多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书法艺术的传承关系,将小众化的“面授机宜”转变成大众化的“公开课”,减少了很多繁琐的程序,现代技术代替了落后的临摹、捶拓、刻贴等复制技术,激光扫描能够更为逼真、传神地对书法艺术进行复制,很多书家通过网络、视频、录像等进行大众教学普及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宝贵、便捷的学习渠道。网络传播在很多程度上激发了书家的创作和传播热情,让自己的作品在更广的范围得到传播和认可,广大书法爱好者也能更为便捷地免费享有书法欣赏、审美教育的乐趣。只要加以引导和培育,网络传播理应成为书法艺术的有效传播渠道,为发扬书法艺术作出贡献。

  书法艺术是人的艺术,书法艺术传播也是人的传播,要从根本上审视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导和培育新的书法传播主体。从创作者而言,要明确人是精神的存在,书法艺术是人精神的结晶,不能为了物质利益和眼前利益放弃精神坚守,不能让书法创作沦为流水线的谋利工具。对于欣赏者和收藏者而言,要明确大众文化产品与艺术创造的差异,要知道书法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书法艺术从本质上是为人提供一个诗意的存在,一种精神家园,让人能够在快节奏、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时代寻求一处安静的心灵港湾,不能让书法艺术沦为一种普通的商品。

  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正确、健康的艺术观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共识,在发展经济、大众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为经济利益降低全社会的艺术品位和文化素养,要辩证和全面地看待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审美和艺术要不断解放人的精神④,而不是让人的精神和境界降低。

  为了尽快更好地传播书法艺术,应该借助孔子学院等既有平台,打造书法艺术对外传播的渠道。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我国已经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四百多个孔子课堂,其中约有三分子一的孔子学院设立了书法课堂,虽然面临师资、语言、文化等困难,但是对于书法艺术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我们应该加大孔子学院的书法教学工作,建立系统全面的书法对外教学体系,培育对外书法艺术传播人才和团队,选拔一批具有一定书法理论、书法技能、语言基础的书法教学队伍。根据各国(地区)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组织编写书法教材、教学课件,规范和加强书法教学考核,即使更新和优化教学安排。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不同的受众情况,制定和调整相应的书法教学内容,结合其国家语言、文化和风俗等进行教学⑤,根据年龄、级别等分为启蒙班、提高班、精英班等不同教学梯队。除了孔子学院的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各种规模的演讲团、宣讲团、表演团等团队,以专题、社团等为中心展开短期书法艺术普及活动,激发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关注,加强书法艺术的民间交流。要借助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书法艺术名家,邀请和组织影响较大的书法名家到国外开展艺术交流活动,通过书法艺术打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门。

  书法艺术的传播不能仅限于书法作品、书法名家的推广和传播,而且要加强书法理论和书法美学研究,能够提出自己的书法思想和书法理论。当前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迅速,大量优秀作品、青年书法家涌现,同时也要加强中国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对传统中国书法艺术、当代书法艺术等进行深入研究,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让当代中国读者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而且要走出国门,让外国读者、专家、消费者读懂中国书法艺术和相关理论。例如,书法艺术研究者要通晓中西艺术理论,能够融汇中西语言和思维,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解读,让全世界都能体会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问题与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优化途径研究的论文(精选8篇)08-02

对金融证券的合作途径研究论文10-13

低碳园林的实现途径分析论文10-10

完善农超对接的途径分析论文10-11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论文10-11

现代室内设计中书法艺术的启示论文10-11

韩剧《未生》的传播视野分析论文10-10

文化产业与民俗艺术的传播论文10-11

广告传播的文化学意义论文10-12

红石峡摩崖书法艺术创作及美学风格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