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学导论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学导论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导论论文1
浅析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数据的准确性
当前,医学检验科学得到迅速发展,检测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创新,因此,检验人员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临床医护人员也需对新的检验技术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配合检验人员开展检验工作,并能够向有效和准确诊断与治疗方向靠近。
一、影响检验质量的原因分析
在临床医学中,医生需要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病人进行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检验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也不断的创新,现代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不断提高检验的现代化水平
因此,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依然存在临床医生怀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合下面几个原因,分析一下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1、分析标本质量 内外在两种因素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进食8h后所采集的标本被成为空腹标本,如果在空腹时间过长的情况下,采集标本,那么标本就不能把机体的情况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来。
2、分析标本放置的时间 采集完的血标本,需要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实验室在接到标本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如果检查不能马上做,需要分离血清或血浆,放置到冰箱内,保存在低温状态下,把影响结果的因素减小到最小化。
3、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注重科学性是实验操作要注重的关键。岗前严格培训是检验人员上岗前首先需要进行的环节。每个检验工作人员都要做到熟知检验标准,使判定标准达到统一,把误差减小到最低的程度,使化验结果趋近“真值”。
二、运用循证检验技术,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把临床研究最前卫的道德和最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证据明智、准确、慎重的`结合到一起,制定出诊治患者的医疗方案,就是循证检验医学的思想。因此,在对临床治疗进行评价时,循证技术被认为是“金标准”。
患者是循证检验技术的中心,循证检验技术的宗旨是把正确可靠的检验信息提供给临床医生,为临床诊断服务,因此说,严格控制整个检验系统是实现临床实验管理达到高质量的关键,也是检验结果达到正确,合理有效的开展实验的关键
1、循证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
(1)用循证检验技术评价和重新评价一些实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2)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和方法,把可靠指标筛选出来为临床服务,规范标准检验项目;(3)结合临床不断修订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标准来指导临床应用。
2、循证检验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循证检验技术可对检验指标进行系统回顾,主要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和荟萃分析对实验指标进行评价,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这些指标和方法进行有效评估。循证检验技术有以下步骤:
(1)把要分析的问题明确。
(2)对问题进行综合评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3)对可靠性、有价值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找出最佳证据。
(4)将结论用于临床。
(5)对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性能评价。
3、对应用的检验项目及技术的评价
(1)技术性能:虽然检验人员对技术性能与满足临床需求的了解有限,但实验方法性能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2)诊断性能某个实验项目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被临床采用的先决条件,核心问题是能否回答问题。
(3)临床效应:某项实验项目是否能提高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得到最佳的健康服务结果。
(4)经济效益:在诊断性能和方法以及技术上,某项实验检查都体现出很好的情况,但费用昂贵,患者接受困难,其临床应用性就会降低。
由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预后观察,都与检验结果的质量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也会对医院的社会效益产生影响,因此运用循环验证技术把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推向更加准确和合理的高度上很有必要。
三、发展循证检验技术的必要性
1、是新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如荧光偏振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化学发光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不断发展,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出现,原来无法测定的项目,现在能够精确测定。这些检测手段只有在充分评价其方法可靠性、结果精确性以及临床应用性后才能充分应用于临床。
2、是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虽然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出现,检验专业发展迅速,检验质量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存在检验技术滥用,过度使用的问题。据研究表明,很大比例的检验项目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必须大力发展循证检验技术。
3、是提高检验数据精确性的需要
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是检验工作的生命线,检验高质量带来诊断高水平,检验结果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
评价整个检验过程的质量准确与否需要数据来说明,发展循环验证技术可以全面提高检验质量,减少临床误诊,节省大量卫生资源。
总之,要想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方法上。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要不断创新检验方法。
医学导论论文2
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满怀好奇心,期待着老师带给我们的医学知识享受。上课伊始,老师向我们归纳了本门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即导医学、导医生、到医疗。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完全融入他的教学。慢慢地,他为我揭开了临床医学导论神秘的面纱······
导医学:“希波克拉底的魔力”
在这里,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医学起源之谜。原始社会,猿人真正地脱离了动物界,自疗和互救成为古代医学形成的基础。后来,西方医学在古希腊发源,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希波克拉底的出现,为医学揭开了新的篇章。他的《誓词》也流传至今,告诫我们要遵循医师规范——矢志不渝地遵守誓约、尊师敬幼、非礼勿视、不为所欲为、不给病人带来痛苦等。尽管现在的医学随着社会文明发展至今已是繁荣昌盛了,但希波克拉底誓言仍有着他独特的魔力。
是的,作为一名病人以性命相托的医生,他一生都应该坚守着自己的承诺。这不仅仅是一种敬业的精神,更是一生的奉献。而我,也会矢志不渝地坚守着。
导医生:沟通从心开始
在这里,老师说沟通也是一种艺术。在这个高科技发达的时代,当网络将我们带到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新鲜事的世界时,钢筋混泥
土便成了将我们一个个分开的罪魁祸首。我们渴望交流,特别是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众所周知,当患者不再信任医者,当医者不再受敬于患者医患关系便会日剧恶劣。除了医疗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和高昂的医疗费用引起的争端外,沟通隔阂也是引起医患关系恶劣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了沟通鸿沟,患者不知如何求医,而医者医技无处可使。于是,作为一名医学生,提前掌握沟通技巧就显得特别重要。虽然未以医生的身份接触过病人,但对患者对医生的无理谩骂和暴力行为却早有耳闻。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医生与患者的交流都是必需的。其实,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应该懂得去聆听对方,这样对方才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
医生不是神,不能一瞬间就把病人的痛疾驱除。患者也不是一个玩具,他们同样需要有理解。所以,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彼此以真诚相待,那齐手共抗病魔又有何难!
导医疗:医生如虎添翼
在这里,老师课室“论剑”。CT、X光片机、核磁共振、心电图器,这一部部先进的仪器,无不体现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这也为医生的诊病、治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但要完全地掌握这里的每一项技术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作为现代的医学生,努力学习各种临床治疗仪器的使用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们,医生才会如虎添翼。
学医不单单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大量的医院临床实践经验。当我
第一次穿着白大褂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医院时,我的心也在不停地颤动。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向我们介绍了急诊室的常用仪器,包括急诊柜、急诊箱、呼吸机等。接下来又为我们系统的介绍了急救的知识,并且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方便让我们“消化”。并且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越感到医生这一职业的伟大。
虽然我知道学医的道路很艰辛,甚至要丢掉尊严,但我也知道选者了学医,就注定了一生的学习,一生的忙碌和一生的奉献。穿起了白大褂也就意味着担负起了责任——这是一生的诺言。
医学导论论文3
摘要:医学检验导论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提早了解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和树立正确就业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该课程开设后发现的课程内容与行业联系不紧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不够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课程内容、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考核形式等方面改革,并对学生医德修养、学习成绩和就业观念等进行评价,保证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效果显著,且与行业需求接轨。
关键词:医学检验导论;医学检验技术;医患关系;医德修养
医学检验导论是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开设的入门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职业教育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实行早期接触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提早了解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现状、人才培养规格、就业面向、专业所设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培养职业情感,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见习、实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在前期课程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课程实施改革并对改革效果加以分析,为建设完善的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奠定基础。
1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现状分析
医学检验导论属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新设课程,国内已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该课程,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通过维普、知网、万方等网站检索未见相关报道,可见针对该课程的研究不多,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迄今为止,国内仍缺乏该课程规划教材,各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千差万别,个别学校编写了讲义或校本教材,以必修、选修课形式开设,而大部分学校因无讲义与校本教材,便以讲座形式进行。作者所在学校从20xx年起就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目前已完成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医学检验导论校本教材(第二版)和课件、习题集、病例资料等教辅资料的编写。同时,积极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开发等课题研究工作,已发表相关论文一篇,对该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2]。因该课程内容设置局限、学时安排欠合理、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单一,故需要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
2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改革举措
2。1课程内容改革
2。1。1改革举措课题组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内容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原有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增加医生职业道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3章内容,删除检验技术新进展章节。
2。1。2改革原因分析改革前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医学检验工作任务、检验工作者素质和能力、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和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等内容,与医院临床检验工作密切相关,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院临床检验工作服务,故仍然保留。质量和服务是医院生存、发展的两大法宝。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的进步,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同时,更希望得到人性的尊重与人文关怀,向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不仅是现代医学的需求,而且在减少医患矛盾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3,4]。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人文关怀,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德修养,医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从学生入校那一刻抓起,而要想做好学生医德培养工作,就必须让学生知晓医生职业道德相关内容,故有必要在该课程中增加医生职业道德章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独立实验室、检验试剂、仪器生产营销企业及生物制品企业等迅速发展,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面发生重大转变[5]。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故仅仅介绍医院临床检验工作相关内容就会与行业需求脱节。需在该课程中增加企业工作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企业情况及人才需求,故增加医学检验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章节。为了让学生清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毕业生规格以及就业情况,尽早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故增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章节。
2。2教学安排及学时改革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改革前按2学时/周、总32学时安排教学,改革后按1学时/周、总16学时安排教学。调研结果表明,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目的是思想理念的引领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8章内容的学习以及1~2次的临床见习,这就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2。3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改革前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法,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学时的压缩,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进行了调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加强与行业的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中安排2~4学时到医院检验科或检验企业见习,让学生感受真实工作氛围,提前熟悉工作环境。为加强学生医德修养和对医疗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课前布置医患纠纷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课下收集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观点,然后课上由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学生现场点评,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医疗服务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聘请医院或企业专家进行相关章节的授课,增加说服力。通过以上举措,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改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4考核形式改革
改革前本课程采用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形式单一,很难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改革后该课程实施学习过程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习过程成绩占40。0%,主要由学生出勤率、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60。0%,考查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和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基于学习过程的考核法更加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同时,这种考核方式还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师生互动[6]。
3课程改革成效
为充分了解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改革效果,课题组在20xx级和20xx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改革效果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围绕医德修养、学习兴趣及自学能力和就业观念等方面展开。
3。1学生医德修养显著提高,对医德的认识更加深刻
因开展了医生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与相关实践,学生都能深刻认识医德的内涵,感受到良好的医德修养、热忱的服务态度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和改善医患关系十分重要。学生都能背诵医学生誓词,严格要求自己,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而努力。通过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医德修养显著提高,对医德的认识更加深刻。
3。2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课程改革前,因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一般;课程改革后,学生出勤率、课堂互动和学习认真程度较原来有明显改观。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明显提高,20xx级学生第二学期平均成绩为80。2分,20xx级学生第二学期平均成绩为84。9分,提高了近5。0%。多数学生反映,学习该课程后,自学能力得到锻炼,知道如何查资料、如何分析问题,对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台讲课,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均表明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3。3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明显,选择企业就业的人数逐年递增
课题组针对20xx—20xx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情况统计,20xx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的为80。1%,选择企业就业的`为12。1%,其他为7。8%;20xx届毕业生选择医院的为72。3%,选择企业就业的为20。6%,其他为7。1%;20xx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的为71。0%,选择企业就业的为25。4%,其他为3。6%。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的比例从12。1%上升到25。4%,而选择医院就业的比例连续3年下降,反映出学生就业观念改变明显,这也是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实施和改革的另一显著效果。但总体上看,选择医院就业的仍超过70。0%,选择企业就业的不足30。0%,与医院和企业各占50。0%的就业目标相去甚远,故转变学生就业理念仍需做大量工作。本文主要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压缩学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学习过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等途径使课程内容更加完善、教学方法更加先进、考核方式更加科学。通过学生医德修养、学习成绩及就业观念的转变来评价课程改革效果。结果表明,该课程改革是富有成效的,对于学生医德的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就业观念的转变是有好处的,也为其他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S]。教职成[20xx]12号。20xx—09—29。
[2]郝坡,孟凡萍,邓晶荣,等。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34(4):501—504。
[3]宋平,张少会。医患纠纷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xx(2):72—73。
[4]刘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现代医院管理,20xx,11(3):41—43。
[5]夏乾峰,覃西,吕刚,等。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33(7):884—885。
[6]刘松平。基于“学习过程”考核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xx(20):193—194。
医学导论论文4
一学期眨眼间就过去了,我们《临床医学导论》仅有的十次课,也在十位外貌性格各异,却同是白衣天使的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画上了句号。经过这短短十次课的时间,我们也都感触良多。
上《临床医学导论》课给我最初最强烈的感受是:我是一名医学生,我有着重大的使命。 作为一名医学生,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我们肩负的.是最神圣的生命,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大事,我们必须认真严格地对待,不能有半点的含糊。谨遵“医学生誓词”的教诲,要“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要“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虽然“医学生誓词”只有短短的三句话,但其包含的内容确实不能小觑的,这是作为一个医学生,一个医生终生追求的目标。
“医学生誓词”是神圣崇高的,我们更应该让这份神圣崇高具有现实意义,努力地朝他奋进,去实现他。
《临床医学导论》也让我了解到现当今医患关系紧张,那么医患矛盾的解决就要从现在抓起,从医学生身上抓起。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医生方面,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沟通能力弱,医生的误诊、医疗事故等,服务不到位,以及一些道德方面的因素引起了患者及患者家属不满,导致医疗纠纷等。患者及患者家属方面,期望值过大,对医疗赔偿抱侥幸心理,对医护人员不理解等导致医疗纠纷。医疗资源匮乏与配置失衡,医疗费用过高和媒体的推波助澜等也是导致医疗纠纷,深化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医患关系紧张导致的医疗纠纷,给医护人员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许多医护人员不堪压力而改行,医生,这本是带着美丽而神圣光环的职业,已经在百姓的唾弃声中变得一钱不值,甚至被戏称为“高危行业”。但是这最终的受害者却是患者本身!
医学导论论文5
看着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用自己的医学经验跟我们讲授临床的各种病例,我由衷的对老师产生膜拜之情。我是多么渴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优秀医疗工作者,所以情理之中我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医学生,这门课程我深有体会的是:我们要培养高尚的医德,掌握精湛的医术,做一名祖国未来的优秀医疗工作者。
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在上第一堂课就跟我们讲过:作为一名祖国未来的医疗工作者,我们要有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准备。工作50年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自身要工作到70多岁,可想而知我们自身素质要有多高,而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就完全有待于我们自己去培养提高。正所谓打铁还需身先硬,一名优秀的铁匠自身的素质绝对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们就应该要有过的硬的素质和技能,要有属于自己的金刚钻。再者,课堂上老师们用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向我们详尽的阐述了作为医疗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种种品德和各种技能,这对于我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经验是买不来的,买来的经验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所以自然而然,我喜欢上这么课程,喜欢老师们讲述自己的'种种经验。
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医学起源、发展以及医学模式是首要任务。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了原始社会的原始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西方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西方医学在医学起源中所起重大作用。还有中世纪以防治疫病为主的欧洲医学这些让我感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为人类祖先在过去的岁月中与疾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而医学模式作为医学科学和卫生发展的历史总结,并随着人们对医学与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的深化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具有优秀的诊断技术和疾病治疗方法是根本目的。老师在课堂上以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述对发热、咳嗽、腹痛、水肿、昏迷等症状进行了介绍,让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体格检查则是讲授了基于病人的基本检查法和一般检查。疾病的治疗是医生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课程详细介绍了新开展的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尽管只是简单的介绍,却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离一名医生的距离还太远太远,我们要学的要做的还远远不足。我们都还只是初生的小树苗,而老师们是早已硕果累累。所以从这一点我就发现我要学的还太多太多,正所谓:有比较就才会有差距,有差距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催人奋进。而我想,也许正是这差距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实习中脚踏实地,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向更深层次迈进。
从老师的口中我了解到一位病人是多么希望的到一名优秀医生的救治,而一位优秀医生的定义又到底是什么?——技术高超,医德高尚,责任心强,心智正常,人格健全的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谋取私利,对病人的生命尽职尽责的医生;能彻底把我的病治好的医生——要对我的病负责的医生;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救死扶伤,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医生。我想,其实归纳起来莫过于两点:一是要有医德,二是有医术。这两点,也恰恰是老师和有良知的医生们时时刻刻警醒着,学习着和实践着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我想这两句话概括了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四个字——德才兼备。而“读书而不临症,不可以为医;临症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就说明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掌握精湛的医术。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就应该掌握精湛的医术,做到: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基础课,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重视实习,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等。所以,作为一名医学生,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们就需要培养高尚的医德和掌握精湛的医术。
学习了《临床医学导论》后,我算是真正懂得:医务工作的责任是神圣而伟大的,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应为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具备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完成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应有的学科任务,为今后走上医疗岗位迈出自己坚实的一步。
医学导论论文6
与五十几年前“谈心色变”不同,如今中国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社会,均以“心理”为时髦,连带本应该按照国家规范的学科设置建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也纷纷以“心身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医学心理科”、“心理咨询科”、“心理康复科”等面目出现,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复杂,但开展的业务范围却大同小异。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界接纳、宣传“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心身医学作为新医学模式的典型范例得到精神医学界及其他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研究活动越来越活跃的可喜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部分医学专业人员和管理者概念不清、对“精神科”存在耻感的尴尬现实。
Psychosomatic 一词最早来自1818年德国的Heinroth。这是他生造出来的词汇,用于描述某种病因特殊的失眠症。此后他的同胞Deutsch在后面添加上了medicine。心身医学概念发展和推广的主力是美国一些信奉精神分析的精神科医生, Franz Alexander的心理冲突对身体作用的理论对其影响很大。它的另外两大理论支柱分别是Cannon的'应激理论和Flanders Dunbar的个性类型与特定疾病的关联(Dunbar也是美国心身医学会的创始人,她曾预言精神科大夫很快就会走进病房与内科和外科大夫共同工作,可惜这个预言太过雄心勃勃了)。
心身医学一直作为一种概念存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德国出现了心身医学科和心身医学医师。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情况。在当时德国心理治疗特别是精神分析普遍为内科医师所接受,而精神科医师根本不承认心身医学的概念。结果就是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内科医师拉出一队人马做起了“心身医学”,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进食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和躯体形式障碍,甚至成立了自己的专科医院,既获得了政府对新医学专科的认可,也说服了保险公司付费。在德国的综合医院,精神科往往与心身医学科并存,服务对象互有交叉,取决于患者是愿意服药还是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美国很早就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纳入了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内容,并逐渐成为强制性培训核心课程之一。在20xx年,美国精神科与神经科专科医师委员会正式将“心身医学”作为亚专业,而修完联络会诊精神科培训课程就成为心身医学亚专业的附加条件。
心身医学演进到今天,已经远远不再是当初Heinroth创造这个词时原本的含义了。它提倡健康领域的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关注大脑、心理和躯体的相互作用,研究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心身关系”,成为超越精神病学与综合医院各临床学科的医学思想体系。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起更加泛泛或者更多偏向服务设置等管理层面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general hospital mental health)” 或者“医院心理卫生(hospital mental health)”,心身医学这一名词更能接触到“心理过程、社会活动与生理功能的互动”这一疾病模式的实质。同样比起“联络—会诊精神病学”这一仅仅从技术角度描述精神病学同主流医学连接过程的术语,心身医学更显出其理论上的考量,并有着某种哲学意味。从事心身医学工作的人,当然可以是临床精神病学医师,但更有可能是接受过系统的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培训的内科医师。所从事的工作包括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层面理解患者当前的疾病状态并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对这些因素有相应的考虑,识别患者合并或者主要存在的精神、心理及人格问题,给予恰当处置。
至于在现有专科里是否设立心身医学亚专业,或者是另立山头单独建立心身医学科,我建议最好先把培养目标、培训大纲、课程设置、考核程序等等做出来,按照相关程序得到认可之后再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也有几十年了,估计应该走完这段过程了,还是一切按照规矩来更好。
医学导论论文7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是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开设的一门入门课程,是推行早期接触工作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岗位综合适应能力的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早期了解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面向、专业所设课程及内容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培养职业情感,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所在学校从20xx年起就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已完成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医学检验导论校本教材(第二版)以及课件、习题集、病例资料等教辅资料的编写。在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已发表《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一文,对该课程的开发过程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本文主要就该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论述,进一步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也为同类院校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提供经验。
1.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的必要性
1.1 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医院检验科、血站和疾控中心等单位人员需求越来越少,人才培养过剩与人才需求变小的矛盾日益尖锐,而由于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飞速发展,医学独立实验室、检验试剂及仪器生产营销企业及生物制品企业等医学检验相关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以医学独立实验室为主的医学检验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升,也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面向发生重大转变。因企业人员需求量巨大,且发展空间广阔,成为未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为满足行业的需求和专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改革传统的以培养医院临床检验岗位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既适应医院临床检验岗位需求又适应医学检验相关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岗位”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是“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体现该课程明确指出传统的以医院临床检验岗位为主的“单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要想紧跟行业步伐,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医院临床检验岗位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必须围绕“双岗位”人才培养而进行。该课程也明确指出要实现“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规划自身学习、提髙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1.2 是实现“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设置医学检验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医院临床检验岗位相关课程、企业相关岗位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就业面向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宏观层面了解到医学检验市场变化和人才需求情况,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增长能力,具备“双岗位”人才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 是改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传统的就业观念的矛盾,已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拋弃传统就业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就业观。作者所在学校学生主要来自长江三峡库区城乡基层,学生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90%以上的学生仍把医院检验科作为自己首选就业方向,选择企业的不足10%。基于以上情况,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满足国内就业环境势在必行。这就需要设置相关课程,传输全新就业理念,改变传统就业观,使更多的学生认同企业并选择企业就业,以适应企业巨大的需求,而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
2.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2.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设置课程,依据学生认知及知识递进规律优化课程,结合大学生基本素质及人文修养,并参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标准,形成由人文素质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和专业拓展课程群组成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2.2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内学习时间为两年,第一年是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年是专业课程(职业技术和职业拓展)的学习。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是由绪论、医生职业道德规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医学检验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医学检验工作任务、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检验工作者素质和能力要求、检验与临床沟通等八个部分组成。在内容选取上既是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延续,又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是联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桥梁和纽带。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往往安排在第二学期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将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必要的。
3.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实施成效
为了解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成效,有的放矢做好课程改革,课题组对20xx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55名学生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问卷调査,主要围绕课程学习后专业认知度、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面向、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展开。调研结果表明,所有学生均赞同开设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认为通过课程习,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面向和岗位需求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专业课的学习有信心。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更加深刻,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调研结果表明,学习前,只有27%的学生对专业非常了解,52%的学生对专业有一定了解,21%的学生对专业完全不了解;4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属于学习主动型学生,46%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属于随波逐流型学生,11%的学生无学习需求,属于混日子型学生。.学习后,对专业非常了解的学生从27%提高到78%,对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从52%下降到22%,对专业完全不了解学生为零;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从43%上升到78%,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从46%下降到17%,混日子学生从11%下降到5%。可见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更加深刻,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3.2 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学习前,因多数同学对专业不了解,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一般;学习后,学生们的出勤率、课堂互动和学习认真程度明显好转,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由第一学期的75.5分提高到第二学期的80.2分,提高了近5%,这些均表明该课程对于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显著的。
3.3 学生的就业观念改变明显,选择企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增 课题组对20xx?2015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统计,20xx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80.1%,企业就业比例为12.1%,其他就业比例为7.8%;20xx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72.3%,企业就业比例为20.6%,其他就业比例为7.1%;20xx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71%,企业就业比例为25.4%,其他就业比例为3.6%。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比例连续三年上升,从12.1%上升到25.4%,而选择医院就业人数连续三年下降,反映出学生就业观念改变明显,这也是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实施后的另一显著效果。但总体上选择医院就业人数仍在70%以上,选择企业就业人数不足30%,与医院和企业各占50%的就业目标相距甚远,故改变学生就业理念仍需大量的工作。
3.4 对课程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肯定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价值的同时也对课程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建议课时从32学时调整到16学时、增加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增加临床见习以及经常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到校开展讲座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修订课程标准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4.关于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研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査、电话访谈等形式针对性开展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必要性调研,结果表明,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对于学生早期了解专业,提髙专业学习兴趣很重要,大家一致建议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该课程。但因调研范围较窄,调研数量不够,说服力不强,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设置必要性到底有多大,是否一定要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仍需要有强大的数据支持,建议有关组织和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必要性调研,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以指导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建设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4.2 尽早明确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虽然已经制订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也选取了课程内容,但由于调研局限、能力有限,选取的内容能否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仍是未知数,该课程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设置的教学内容,还需通过调研来确定。建议有关组织和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调研,以尽早建立完善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4.3 尽快出版医学检验导论规划教材 据了解,国内部分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已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但迄今为止,仍没有规划教材出版。因无规划教材,各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千差万别,有的学校编写了讲义或校本教材,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开展,有的学校因无讲义或校本教材,以讲座形式进行。作者所在学校对该课程非常重视,既编写了校本教材,又采取课内教学。为规范实施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建议有关出版社尽快组织专家编写医学检验导论教材,尽早出版,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医学导论论文8
在很多人眼里,医生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然而在我看来,医生只是芸芸众生,万千职业中的选项之一罢了。
“临床医学导论课”的第一节课,老师不能免俗地问:“你为何学医?”就算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容易做梦的年代,“梦想”仍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主题。《好声音》的学员自我介绍时总要回答“你的梦想是什么?”仿佛站上那个舞台需要天大的勇气,不得不靠梦想来支持。而现在,我成为一名医学生,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通常会问:“你很喜欢学医吧?”或者,“是不是你父母让你去学医?”在他们眼里,医学是个布满荆棘的道路,所以我做出这个选择的前提,无非“喜爱”,“逼迫”。小区里经常在一起聊天的大妈们,从未近距离接触过医学,她们一边在自己病痛时对医生崇敬有加,一边又将学医视为洪水猛兽,为踏入其中的后辈默默担忧。
然而,为我们上课的老师,有些穿上白大褂已数十载,在将我们引向“临床”的殿堂之时,问了和那些不了解医学的人一模一样的问题——“你为何学医?梦想还是‘现实’?”
“当医生”并不是我的梦想。我的父母确实希望我学医,但他们也没有逼迫我。 我看中的,是“医学—医生”这条专业性的笔直道路,医生的稳定收入,社会地位,比较单纯的人际往来,以及,“治愈了一个病人”这个确实可得的成就感??而为了得到这些所需要付出的学习上的努力,我觉得值得。我的父母在其中只有过一次推波助澜,那就是我母亲说我的性格适合学医。综上,理性的角度考虑,“医学”这条路就算不是我人生的最优解,也依旧可以算一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人在选择职业,职业也在选择人。往往,那些对一个岗位拥有“喜爱”的人总是能获得一些加分,因为人类为自己“喜爱的事”付出的努力看上去更加可靠。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前提是,那个“喜爱”得是稳定的,不会被枯燥岁月磨灭掉。万一有一天,“喜爱”的火焰熄灭了,新的火焰又没能及时点燃,职业道路上一片漆黑,他只能退出,否则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误入歧途。
单纯的“喜爱”在医学上拥有更大的隐患。因为医学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职业,若从业者不能时刻保持正确的态度,耽误的可能就是一条人命。多少医疗事故,是因为当年的激情减退,耐心细心不再而引发的呢?
比起“喜爱”,我认为,医生更应“胆小”。换句话说,不管最终你的技术达到何种程度,不管来求医的人的病情看上去何等无伤大雅,在施行救治时最好能保有当年还是实习生时候的谨慎。在我的理解中,就算不去提那些“救死扶伤”的.高尚论调,医生通过医好病人获得报酬,那么,就算是为了活下去的口粮,这份“胆小”也不能丢。我母亲所谓的“适合学医的性格”,就是指的这份“胆小”。
因为我“胆小”,所以我在学习时便不敢有所遗漏;因为我“胆小”,所以我在诊断病情时便不敢轻易下定义;因为我“胆小”,所以我在用药时会充分了解病人身体再开处方;因为我“胆小”,每次治疗过程中(包括手术)都会再三检查,以免节外生枝??
所以我觉得,比起“喜爱”,“胆小”才更适合一名医生应有的觉悟。
当然也有人会说:“医生不仅仅是要在生理上治愈病人,医患之间,也应有心理上的交流。若是喜爱这个行业,就能待病人更加耐心,细心,何愁不能做到你说的那些?”
但是“喜爱”是有疏漏的。“喜爱”本就是私人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工作,工作上的行
为都是以满足“喜爱”的心情为先。这样说有点消极阴谋主义。但是心情这种东西是瞬息万变的,就比如小时候喜欢的超级英雄动画,现在看来只觉得索然无味。“喜爱”医学的人,在日复一日的与病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在可能是千篇一律的病情报告中,又将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始终宽厚和蔼?更别提,被生活中的琐事烦扰的日子,当真还想得起自己那份“喜爱”的心情吗?
终究,与人打交道的方法就不该与医生的本职混为一谈。若是良好的心情对病情好转有帮助,或是和蔼宽厚的话语更能使病人配合,那就带着这个观点去安抚病人就行了。其他时候,不需要刻意迎合病人。将工作与情绪分隔开,不对病人产生感情,就能不让病人的感情影响到自己,反过来,就可以不让生活中自己的感情影响到工作。这叫“他人视界”。
“他人视界”并不会导致严峻“医患关系”,虽然它看上去确实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只是医生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细致诊断,深入了解,谨慎治疗,以及良好沟通。良好沟通的缺失往往会成为直接原因。
而“不存感情”并不代表“与病人缺乏沟通”。相反,客观全面的“医嘱”才是病人所需要的,也是碰到无理取闹的患者家属时最好的挡箭牌。
比较之下,高下立分。
说到底,想做好一个医生,不在于你希望为这个职业付出多少,而在于他人(尤其是患者)对于处于这个职业的你有多大要求。大多数人求医,药到病除是最终目的,那么我们便给他们这个结果。自以为是的“心灵鸡汤”确实能满足一下虚荣心,但那对治疗无多大裨益,还不如用这点时间,反省自己是否缺漏。
所以我说,“胆小”比“喜爱”更适合一名医生。
医学导论论文9
[摘 要]《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是一门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认识医生这个行业的课程。它能够让学生了解医学整体概念及教育意义,让医学生了解医生的责任、使命、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及让医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常见症状,早期参与临床实践,早期体会医生生活,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合格的医生。
[关键词]临床医学导论;医学生;医学教育;合格医生
现在大多数医学院校都为低年级医学生开设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主编的《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对于学生而言,早期接触临床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去理解医学的意义,更早地去了解将来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这对医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课程存在的不足,对人文教学、通识教育存在的缺陷有着极大的意义。[1]虽然《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课时相对不多,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临床医学生的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极大的。
1 《临床医学导论》医学篇让医学生了解医学的整体概念及教育意义
在医学篇中,学生学到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全科医学概念,医疗卫生组织机构与医改,以及高等医学教育与改革。这些章节给医学生提供了医学的整体认识,让医学生了解到了“医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医学当今的大方向是什么。这为医学生了解医学提供了最“新鲜”,最有意义的知识。比如书中所说的医学的起源,能够增加学生相应历史知识的学习,“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样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了解医学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从这一篇学到了目前临床的各个科室分科,并且整个分科的演变过程,收益很大。解决了自己存在很久的一个疑问,因为我们之后也一定面临着分科选科的问题。还有涉及高等医学教育与改革[2],它讲述了高等医学教育国内外的现状及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这为医学生自身定位,自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只有知道制度如何改变,我们本身才能去顺应制度的改变,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赢得自己的人生。而医学也是一门人学,除了去学好那些比较死板的知识之外,还要去了解相应与人沟通的技巧,这就涉及了医生篇的学习。
在这个章节中还提及了目前医疗行业改革的最新进展,也就是“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笔者自身是一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的学生,也面临着到时候是继续选择七年制还是“5+3”的问题。通过学习这部分对“5+3”又有了更新的理解,最重要的就是笔者理解了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这个政策的目的:提高住院医生的技能与水平,这一点或许是最重要的。对于解决目前住院医生技能严重缺乏的现象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 《临床医学导论》医生篇让医学生了解医生的责任、使命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这个篇章可以说是最贴近医学生,它向医学生明确了什么样的医生才是一名好医生,提出了好医生的标准:医学专家,交流者,合作者,管理者,学者,健康促进者,专业人员七项。这就为医学生如何努力设立的一个很好的目标。并且紧接着又提及了医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点也许是当今临床医学教育最缺乏的东西。早在八年制设立之初,相关专家学者就强调医学生的通识教育。而《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就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的医学院校大多数都开着很多的人文课程,但是大多数是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马克思原理》《自然辩证法》等课程。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水平并没有太多的提高,这一点亟须改善。之后就是医生的学者角色。这一点无法否认。现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承担着临床、科研、教学这三个重任,只有这三个重任都完成好才能真正说的上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并且目前尤其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科研所占的分量非常大,这也要求着现在临床医生在重视临床技能时,更要重视科研,临床科研两手抓。最后就是医疗中的人际沟通。换一个更通俗一点的词,就是“医患关系”。这或许是非常热点一个话题。现在医患关系极其紧张,医学生如何在学校期间掌握良好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是之后更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与患者更好的沟通,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临床技术更加重要。
在医患关系严重的今天,如何培养医生更好沟通技巧,如何使医生从自身改善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从医学生出发,因为医学生就是“准医生”,如果医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去学习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那么对以后的从业生活将会有非常大的助益。从这点来看,也要从医学生做起,提高其沟通技能。
3 《临床医学导论》临床篇让医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常见症状,初步体会医生生活
在临床篇中,主要学习了十二种临床常见症状,这原本是诊断学中的一部分,然后拿到这里面来讲述。这点也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点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症状,也为临床导论见习奠定了基础。能够跟着住院医初步接收病人,初步进行一些浅显的救治。并且也让我们七年制学生感受到,什么叫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课堂上很认真地学习了相关的症状的'特征,伴随症状、诊断、问诊要点等,但是等学生真的到临床之后,事情真的不是如此简单,因为很容易就会发现事实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书上所说的那样。这就要求学生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并且经过实际的千锤百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可以说《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是一门专业引导性的课程,它的目标应围绕有利于学生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养成。[3]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提前接触病人,提前接触医疗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4]在基础阶段学习的学生对临床课程充满着极大的兴趣,如果能早些给予学生们机会,那么学生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并且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个东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们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这门课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名有激情,负责任的好医生。正如上文所说,需要医学生能够提前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看看这个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到底合不合适。而《临床医学导论》正是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去看医生的这个生活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提供一些指引,指明了方向。
4 结 论
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所开创的《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为广大中国医学生提供了一个提早接触临床的机会,为培养中国医生生力军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出新时代的临床医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目前也仍然存在着相关问题。首先,在学校期间会设置一周的实习课程,到医院相关科室参加实习,但是由于医院的医生很忙,没有多少时间去耐心教学生,学生也就没有什么机会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监管与考核也比较困难,对学生的约束很少。其次,在对应的寒假会组织到自己所在地医院见习,有的学生从这里感受了许多,想到了许多。但是也有很多学生都没有去,或者去了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这一点真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在带教过程中,尤其是学生到医院学习时,应要求医院的医生尽量挤出来一些时间来给学生示教,真的是一点一点地带着学生。这样,这门课程或许才会更加的有意义。总之,《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使临床医学教育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它的存在绝对是有意义的。并且由此而衍生出来教育改革乃至相关的医疗改革或许会对现在的医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门课程也一定会在新的时代做出新的业绩。
参考文献:
[1]蔡巧玲,王乐民,陈义汉.基于“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7):1-2.
[2]孙宝志,临床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眭建,胡维,张伟,等.强化医学导论课程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xx(8):90-91.
[4]曾智勇.基于《医疗法规与医患沟通》课程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10):92-94.
医学导论论文10
经过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学习,使我对于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也让我对于未来将从事的医生职业有了一些了解。
关于医患关系,导论课上的一张图片使我印象深刻。一名医生跪在一个坐在轮椅的小男孩边询问病情,男孩的脸上充满了阳光的笑容。这又关系到了医生的职业素养问题。正如照片中所示,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够温柔的、体贴的关心病人,我想病人也是会体谅医生的,这样医患关系就能朝着正常的方向转变。医生需要提高自身修养,用恬然淡静的微笑去面对病人,让病人信赖你,冷静下来仔细的叙述病情病史;而不是面无表情,冷漠的例行公事式的检查,这样就丢失了第一印象,在病人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形象。礼遇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想要改变全国人对医生的看法是很困难的,所以不如改变医生给的.职业素养,善待病人,以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关系,共同促进和谐社会,迎接美好的明天。
关于医学教育,我认为医学生课业繁重,需要学习的东西又多,如果能够减轻课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复习与总结,建立起整个人体的体系,包括哪个部位有什么结构什么神经肌肉细胞以及相对位置,会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未来医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现在课程较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体这一宝库展开探寻,因而就会有交叉,不同学科间所学知识会有些重合。这些重合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但是由于不同学科侧重点不同,导致交叉知识点的侧重不同,复习与整理时便会产生时间上的些许浪费。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医学生一定就能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来整理知识以及形成体系。 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也算初步跨入医学的大门了。越是学习,心中对于医学的敬仰就越是浓厚。学习了解剖,体会到极其复杂人体结构是多么难以记忆,但医生依然能够从容下刀,避开血管神经,直达患处,不可谓之不神奇。而且,前人到底经过了多久的努力才将如同浩瀚星海般复杂而玄奇的人体结构搞清楚,让我们能够快捷便利的了解人体这个宝库。学习了组织学,体会到前人一个个构思精巧的发明和实验方法,将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从极细微的方面去感叹生命的神奇,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不可见的微小细胞是如何组成一个庞大的、能够做很多事情的身体,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细细端详自己的掌心,似乎可见那一道道似乎隐藏着人生命运的掌纹下的表皮真皮,神经血管。让思绪随着一个个红细胞走遍全身大小循环,就好像自身化作一个细小的宇宙尘埃,飘荡在无垠的星河中,这种感觉玄妙而又令人敬畏。今后,我便会带着这份玄妙与敬畏投身临床医学的学习中,敬畏人体,敬畏人,敬畏医学。
医学导论论文11
【论文关键词】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程。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进展等方面对糖尿病做一综述。结果: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型研究,对于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并发多种急性并发症以及慢性神经血管并发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消渴”范畴,是由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损伤、嗜食等多种因素所致。发病隐袭,缠绵难愈,病情多变,其病机过程通常表现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而辨证施治对于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中医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1.1 脾肾亏虚
《素问·奇病论篇》记载“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1】”的论述。脾瘅、消渴是相互关联的同种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正因如此,医者常将二者混二为一,而渐各失原义),但消渴病机中兼有“中满”及“内热”。 中医还认为,肾为先天,脾脏的功能强弱,均依赖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若肾虚影响脾脏,脾气亏虚,不能全尽“为之行其精气”之职,则易致水谷精微等代谢异常,而成糖尿病。
1.2 气郁、痰湿、瘀血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脾虚运化无力,机体失于濡养;肾虚则各脏失于温煦,脏腑功能不足,均可导致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弱,久则气血必运行乏力,气机郁滞而成痰、成瘀。
2中医辨证施护
目前,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林兰等【2】把糖尿病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
2.1 阴虚燥热
表现为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当滋阴清热:此证临床最多见,方用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饮食以清淡略带凉性食品为宜,忌动怒上火及辛香燥烈之品。保持大便通畅,可眼用枸杞汤、麦冬黄连冬瓜汤调摄:用药大多寒凉,不宜常用,以免伤及胃气。
2.2 气阴两虚
症见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治宜益气养阴。药用生麦散合增液汤加味,也可用玉液汤、玉泉丸调摄或生地、黄蔑、山药水煎代茶饮或二冬汤代饮。忌辛燥坚硬食品,保持大便通畅,还应畅情志,和气血。
2.3 阴阳两虚
症见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便塘或便秘交替出现,面色苍黄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凄,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法当育阴温阳,补肾活血。药用金廷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药宜温服,忌生冷瓜果,注意保暖,及时增衣助阳。避御寒邪。可加眼引火升阳汤、祀子粥调理。
3 治疗
3.1 控制饮食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载有“其(消渴患者)所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时至今日,此段经文仍堪称消渴患者之准绳【3】。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如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 g,每日2次;三豆饮:绿豆1 g、黑豆5 g、赤小豆5 g,煎汤服用;苦瓜炒肉:鲜苦瓜1 g、瘦猪肉5 g,武火炒后食用等。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3.2 配合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患者,应在餐后进行体育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患者,适当体育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如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应根据情况妥善安排体育运动量。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长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3 注重调摄情志
中医认为,精神情志的波动,常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情志舒畅愉快,则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有利于扶助正气,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所以要鼓励患者调畅情志,善于控制喜怒哀乐,使心理处于平衡状态,达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目的。
3.4 适当的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同时辅以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的方法,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中药降血糖效果较西药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由于许多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中药在改善症状和治疗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副作用。祝湛予等【4】在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者时,用自制降糖基本方,配活血化瘀法治疗,不但可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且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胰岛素的吸收。熊曼琪【5】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总有效率达到86.6%,并总结出该方具有通腑存阴、活血化瘀等功效,可降糖、降脂、降低血液黏度,对防治血管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疗效。邵启惠【6】证实,活血化瘀可使空腹血糖降低,胆固醇的β-脂蛋白下降,全血比黏度低切速,血浆比黏度、f蛋白原和血浆渗透压等也显著下降,“三多一少症”及一切并发症改善。总之,长期的糖尿病患者,依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理论,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物,可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有人【7】运用动物实验性糖尿病对本方及其药物组成的复合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结论是:方中知母为降糖的主药,甘草、粳米能辅助发挥作用,它与人参配合有拮抗作用,而石膏的加入,又使之相互协调。祝湛予。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用自制降糖基本方(元参、生地、麦冬、党参、五味子、茯苓、生牡蛎、苍术、黄芪、葛根、山药、丹参)加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效果较好。
4 体会
中医治疗糖尿病,从脏腑病机论治,认为上焦宜润肺养阴、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泻火或清胃润燥,以治消谷善饥;下焦宜滋补肝肾、育阴清热,使水火相济、阴平阳秘。从标本虚实论治,认为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正虚之中,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肾虚之中,阴虚为常,火衰为变【7】。从“三消”轻重论治,认为标实证轻,本伤病重,消渴病出现传变(并发症),病情更重。此时,常需滋阴补肾、益气健脾、化痰逐瘀、活血通络诸法并用,方可取得好的疗效。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常宜滋补,慎用攻伐及寒凉药物,根据病程长短,因人施治,实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证。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绝对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8】。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中药就不适合,因为胰岛素依赖型患者自身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胰岛素产生,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中药能代替胰岛素。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和精华所在,尤其是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的特色与优势所在,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获得满意疗效。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型研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进一步完善糖尿病并发症与中医证型关系及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于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51.
【2】林兰。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论治【M】。第1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72.
【3】王忆黎,严余明。试述2型糖尿病炎症发病说对中医临床的意义【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3,27(3):2-21.
【4】祝季元,祝湛予。治疗糖尿病经验 【J】。 浙江中医杂志,1987,(12):531.
【5】熊曼琪。加味桃核承气汤(片)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8,2(4):55.
【6】邵启惠。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的初步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5):15.
【7】LeinonenE, Wiklund, Hurt Camejo E, 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 adiposity correlate with acute phase reaction and soluble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type 2 diabetes【J】。Atherosclerosis,23,166(2):387-94.
【8】向红丁。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分型及防治原则【J】。继续教育,25, 19(5):28-29.
医学导论论文12
医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的学科,我们医学生就要做这方面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道德家”。
为期5周的《临床医学导论》课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30节课,但老师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对临床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奉献精神都深深的打动了我,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启迪??
《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过度课程,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桥梁。虽然当初读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豪壮医学生誓言时我为之动容,但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治疗疾病和医患关系的学科群,他作为一种应用科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对临床医学有全面的了解,初步进入医生角色,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这门课程犹如一剂强心剂,使我们迸发出学习的动力,帮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努力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首先《临床医学导论》给我们介绍医学发展史,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医学起源、发展以及医学模式是首要任务。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了原始社会的原始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东方医学、古希腊医学。还有中世纪以防治疫病为主的欧洲医学,以及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代医学。这些都让我感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为人类祖先在过去的岁月中与疾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同时我认识到了医学模式的重要性,作为医学科学和卫生发展的历史总结,它必然随着人们对医学与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的深化不断的发展和变,对今后的临床指导和相关总结有重要的意义。
老师们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知识要广,专业要精。所谓知识广是指要对医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了解局部而忽略整体;而专业要精则是指要对你将来从事的专科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谓术业有专攻。还要做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两手抓两手硬,他说曾经我们过去只重视临床技能培养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结果培养出来的却是“杀人机器”。聂正怀等老师用他们的一个个真实的病例告诉我们有许多方面是要多加注意的,要如何成为严谨求实的合格医生。因此为了掌握精湛的医术,我们应该做到: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基础课,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重视实习,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李小安、常山等老师教导我们要善于观察病人,他们说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状况出现,因为机体是动态的,对于不同的病人,我们也要有
不同的看法。常山老师还说一个病症我们要有多种看法。这些话对我们以后很有帮助和启发。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情商,态度决定一切,这不仅指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还指对待病人及患者家属的态度。智商决定你是否能看好“疾病” 而情商才决定你是否能看好“病人”, 因此只有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还是不够的,医学的目标不应当是狭义的健康,而应该定位于人的尊严。医生应当维护患者要求生命尊严的权利和能力。医生不但是要让人体面地活,更要对无力救治的患者细心照顾,让患者体面地离开。能不能与病人的相处的好这也是判断是否是优秀医生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也是医患关系得以缓解的手段之一。只有更多的减少医疗纠纷,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照顾需要照顾的病人,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对待职业上要真情、热情、全心全意;对待病人上细心、精心、耐心、诚心 ;对待病情上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清楚了医生的使命,必有的素质,培养过程以及医生的标准是根本要求。懂得了医务工作的责任是神圣而伟大的,正如老师教导的那样我们应为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具备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医学导论论文13
1、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
1.1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
向临床医师、护士提供药物咨询(包括药物选择、相互作用、服药时间和特殊群体的用药等);收集药物的不良反应;开展药物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以提高医师、护士药品应用水平和使用质量;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使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开展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进行用药教育、宣传,指导患者安全用药;进行临床药学研究,为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监测;承担医院临床药学教育和对药师、医师进行培训,开展患者用药教育。
1.2处方集、临床用药指南和治疗规范
可以使患者的药物治疗合理化,促进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确保药品的使用符合处方集,并提供处方集和非处方集药品使用的正确程序。向临床提供经过评价的药学信息和建议,及时准确地提供与新的产品和治疗进展相符合的药品信息。临床药师对于新的药品,应该非常熟悉其优缺点,以及在目前临床应用中的变化情况,临床正确选择某类药品中的某一种药品,或者建议特殊患者用药剂量调整等。
1.3记录用药史
要了解患者所有以前使用过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滋补营养品等,询问了解出现过的疗效、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记录患者用药史,有助于临床药师评估并确定患者的药学需求,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对于目前的治疗没有效果,要对患者的用药史进行完全深入的评估。处方的药品是否与患者的诊断相符,给药的剂量、次数、途径、时间是否合适;当前的治疗有问题时,应该有新的治疗替代品;确保没有药理学相似药品的重复使用;没有使用与治疗目的不一致的药品;要考虑药品与药品之间,药品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考虑药品的过敏,耐受性;确保药品的使用是按照处方执行;处方要与相关处方集或处方政策相符。
2、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
2.1选用药物不当
在门诊处方中,妇产科为流产术后患者预防感染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级别过高;皮肤科为诊断为荨麻疹的患者使用咪唑斯汀缓释片(皿治林)和氯雷他定片(开瑞坦),两者都是长效组胺H1受体结抗剂,属于重复用药。
2.2用药剂量不足、用药过量或疗程过长
在门诊处方中,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处方用法:5mg,tid,说明书用法:5mg,Qd;硫普罗宁片处方用法;0.3g,tid,说明书用法:0.2g,tid;西洛他唑片(培达)处方用法:50mg,tid;说明书用法:100mg,bid。特别是一些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剂量,地红霉素肠溶片处方用法:0.375g,Qd;头孢地尼分散片处方用法:0.1g,bid,说明书用法:0.1g,tid。对于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处方,临床药师会让患者重新找医师签字确认或修改,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2.3不适当的合并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体外理化配伍、药效学和药动学三方面。药师不仅要注意相关体外的药物理化配伍,体内的药理、药效上的相互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还要关注药物代谢是否有竞争抑制等。如:1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润格列奈(诺和龙)降血糖,因伴有高血脂,医生认为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该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甘油三酯降低有好处。从药理和药效方面,两药并没有拮抗作用,而且两药均属最近上市的新药,没有相关合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报道。但临床药师认为两药均为肝药酶P450(CYP3A4)代谢,相互竞争代谢酶的结果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体内代谢的作用时间相对延长,横纹肌溶解(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由于HMC-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中氟伐他(来适可)通过P450(CYP2C9)代谢,普伐他汀(普拉固)不通过P450代谢,与瑞格列奈(诺和龙)没有竞争抑制作用,因此改用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降血脂更安全。
2.4药物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由于中药的提纯及杂质含量等问题,在临床的使用中需要特别关注,临床药师在查阅病历中发现一些中药注射剂使用溶酶不对,医嘱中使用NS250mL+舒血宁针20mL,Qd,iv,说明书规定:用5%GS250~500mL+舒血宁针20mL,Qd,iv,医嘱中使用NS250mL+路路通针250mg,Qd,iv,说明书规定:用5%~10%GS250~500mL+路路通针200~400mg,Qd,iv。临床药师发现后,经与临床医师沟通,已经改正。当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协助医师及护士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时间报告表,并能合理的想患者分析、解释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协助医师采取积极的救治方案,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并通过监测网上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5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医师制订用药方案,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实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最低的费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每月由临床药师负责对抗生素用量排前10位的按时进行公布,并按照抗生素单品种不超过10万元进行下月采购。临床药师每月对手术科室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检查,其中血管外科的患者进行左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碌脱术,使用左氧氟沙星针预防感染,根据文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要求,周围血管外科手术预防感染应选择第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将结果反馈到医政科,督促临床医师改正。
2.6特殊群体的用药
老年或体弱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一直是临床药师关注的话题。如:喹诺酮类药物由于会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儿童不能服用;妊娠期妇女患高血压不能用口服的抗高血压药;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需根据肌苷清除率计算出用药剂量及给药间隔。
3、临床药师的发展方向
3.1加强自身知识储备
临床药师应专科化,各个专科的临床特点皆不同,因而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诊断方法、鉴别诊断、用药种类及方法均不同。应对本专科用药范围有全面的了解,掌握该专科常用药物的药效学、药物治疗学、药物的禁忌症、药物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临床药师通过学习,对临床药品的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国家承担的医药费用。
3.2临床思维的培养
临床药师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在临床中建立医药全方位的思维模式,在参与临床活动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治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体征、病理、生理及诊断的分型、分期、分度和并发症等,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其他病史,如过敏史、并发症和治疗前用药情况等。有学者认为,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关键点有药品种的选择、药物剂型的选择、药物途径的选择、给药间隔的选择、剂量的调整、疗程的制定、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考察等。
3.3临床药师与医、护、患者的沟通
针对临床上遇到的常见用药问题,临床药师定期开展医护人员的药学知识讲座,向医师介绍新药知识,分析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常见不合理医嘱,指导护士正确执行遗属,组织患者用药教育。通过培训班、讲座、发放《临床药物信息》等方式,将发现的用药问题与经验进行总结,为医师、护士及时提供更多、更新、更准确的医学信息,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医、护、药之间的良好沟通,保障了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
3.4开展治疗药物检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患者对药物消除功能不良,如肾功能不足者用主要由肾消除的药物,肝代谢功能不足者使用肝代谢药物等;长期使用药物,患者依从性不良,以及发生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时;药物过量和中毒;联合用药引起药效变化等,可以通过用药后的血药浓度或尿药浓度监测来评价和预测疗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出调整给药方案的指导意见。
3.5开展安全性检测,提高用药质量
药物临床安全性涉及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有药物本身的不良作用、有用药失误、有患者的体制特征与依从性等,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监测是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的重要内容。对用药失误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失误的损害程度降至最小。
3.6开展药物利用与经济学评价
临床用药强调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通过每月抽查一定数量的处方和病历,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所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药品的消耗规律,计算出同种病的最经济处方。综上所述,我院临床药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工作,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医、护、药紧密连接的纽带,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为患者提供最新的药物信息资料,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方案指导。
【医学导论论文】相关文章:
医学导论论文05-23
【精品】医学导论论文05-23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改革论文10-08
【优】医学导论论文13篇05-24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地位及课程建设论文10-08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地位及课程建设的探讨论文10-08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07-21
护理学导论论文10-08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改革举措及成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