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医学类硕士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9:57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学类硕士论文范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医学类高职院校是我国医学护理人员最主要的培养基地,医学类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对卫生行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医学类硕士论文范文

  医学类硕士论文

  医学类硕士论文篇1

  浅析高等医学院校巡回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直接影响医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是整个医学教育的核心阶段。

  临床实习与实习基地密不可分,实习基地的水平对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影响重大。

  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改善实习基地教学理念,以提高实习基地教学水平。

  本文主要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从巡回教学对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述。

  一、巡回教学的现状

  (一)巡回教学的定义、方式、成果

  巡回教学是通过临床筛选,选派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医师轮流到各地实习基地医院进行教学的一种临床教学形式。

  其主要对象是临床实习生与实习基地的带教医师。

  通常以教学查房、科室小讲座、疑难病案讨论为教学方式进行临床教学。

  作为我校进行实践探索坚持时间最长、开展最频繁的一种教学形式,巡回教学通过有组织和计划地到各实习基地进行讲学,教学查房,开展疑难病案讨论,让我校实习生有更好的机会学习临床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也让实习基地的年轻带教医师学习了教学医院的带教经验,拓展了业务水平与带教能力,从而提高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虽然高校对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视日增月益,但临床科室的带教医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繁重的临床工作面前,教学任务往往被他们看作是一种负担,他们把实习生当作免费劳动力,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很多都是诸如粘贴化验单、给病人带路的琐事;也有些带教教师由于缺乏带教经验,造成“有货倒不出”的现象,严重影响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2.学生方面。

  由于现在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家庭过于溺爱,以至于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有的学生个人主观意识太强,个性倔强又怕吃苦,在临床实习当中表现出不服从管理、

  旷课等恶劣的行为;有的学生对临床实习的期望值过高,实习后发现很多事情做不了,带教教师吩咐的事情全是些跑腿的杂务,造成心理落差较大,导致临床实习积极性大大下降。

  3.实习基地方面。

  实习基地的医疗教学资源与设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各个实习基地的医疗资源与带教水平存在差异,也间接地影响了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

  4.学校方面。

  学校虽然对巡回教学的组织、开展做的很到位,但是在承担巡回教学的教师、实习基地的学生与临床带教医师对巡回教学的意见收集和反馈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提高巡回教学质量的对策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巡回教学。

  巡回教学作为临床教学工作的形式之一,对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高等医学院校还是实习基地都需要提高认识,重视巡回教学。

  其一,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医院,作为其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最重要的职责除了救死扶伤,就是教书育人,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师有义务承担临床巡回教学工作。

  其二,高等医学院校的立足之本是教书育人,为医疗卫生行业输送医疗卫生优秀人才,而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其成效。

  临床教学工作做得越好,培养优秀人才数量越多,便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口碑好,又间接提升了医学院校的报考率,并达到“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循环。

  搞好临床教学工作,在满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三,作为临床医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学习知识。

  在巡回教学中,教学查房是对整个临床思维的一个回顾,对临床医师巩固自身临床思维、保持临床思维的连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室小讲座除了会给实习基地师生讲经典的临床实例内容外,还会联系到相应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与相关最新技术。

  疑难病案讨论则是一种同行之间的专业交流,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又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

  通过这些教学工作,无论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还是实习基地医院的临床带教医师均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巡回教学质量。

  巡回教学的开展除了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还需要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以保证巡回教学的质量。

  首先,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日新月异,对医疗卫生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巡回教学的师资队伍要求,需要大力引进医学专业的高端人才,组建一支专业的巡回教学团队。

  队伍的人员必须严格筛选,要求均为各临床专业的精英,逐步做到队伍向高学历、年轻化方向发展。

  教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照本宣科。

  社会在进步,知识也在发展,高学历、年轻化的师资队伍无论从知识构建还是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走在当今社会最前沿,他们能更好地接收新事物,更快地掌握新技术并能在巡回教学中学以致用,这样,实习生与实习基地医师能够学习到最新的临床知识,也可以了解到该学科的最新发展概况。

  其次,在当今社会,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承担巡回教学工作的师资团队,更是如此。

  第一,作为教学工作者,为人师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很重要,良好的个人形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他们对教师的临床教学更专注,让你的临床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第二,医生医的不是得的病,而是得病的人,作为优秀的临床工作者,必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做到关爱病人,真诚地为病人着想,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三,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树立人文关怀精神,让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3.制定适宜奖惩机制,促进巡回教学开展。

  巡回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全力支持,师生的积极性对巡回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制定适宜的奖惩机制,有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巡回教学的开展。

  教师方面,加大巡回教学奖励力度,职称评审、考核评优与临床教学工作挂钩,学生方面制定实习临床教学学分,实习生参加临床教学活动获得,实习期间临床教学学分达标才能给毕业实习成绩鉴定合格。

  4.及时对巡回教学进行意见收集与反馈。

  建议学校对每一次巡回教学进行意见收集、整理,把信息反馈给附属医院及实习基地,这样,附属医院与实习基地能够通过收集的信息看到巡回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做到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巡回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巡回教学为高校与教学基地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了临床实习基地的带教水平,规范了教学管理。

  同时,临床实习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学习临床知识,培养了临床思维,加强了临床实践的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医学类硕士论文篇2

  浅析医学影像专业人才需求

  摘要:分析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6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人才需求;教学方法;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特别强调高等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1]。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在放射诊断学的基础上伴随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2-3]。

  随着医学影像学科及新项目、新技术的迅速发展,CT、MRI、DSA、ECT以及彩色超声(多普勒)等设备在国内不断普及、更新,影像诊断水平明显提高。

  我院自1999年开办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学院)本科医学影像专业二段式教学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0XX年7月,我院的二段式教学工作被甘肃中医药大学批准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建设项目,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和方法,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实践教学改革等[4],努力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

  1、医学影像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1.1医学整合性更趋明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死因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意外伤害,到2012年,已经变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患病率迅速上升,成为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健康的范畴也随之改变,不仅局限于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都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一种完好状态。

  在我国,引起疾病的心理、社会、行为因素约占60%,已大大超过单纯的生物因素致病的比例,与发达国家一致。

  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

  医学的整合性基本特征表现为:医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合理耦合,学科研究领域相互交叉、融合。

  1.2医学强调高度的人文关怀

  医学的使命是救死扶伤,面对的对象是人,而人具有整体性、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医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有着深刻而明显的人学标记”[1]。

  医学不像其他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是对人的关怀,我国历代医家也都奉行“医乃仁术”的思想,它强调“人学”。

  医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这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即人文精神所决定的。

  2、医学影像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广大影像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契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影像学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以教师、教材和课程为中心的传统的影像学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因此,要建立“大影像学”概念,组建包括介入、超声和核医学在内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

  影像学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学科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将各分支学科融会贯通。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2.1.1构建“四个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床综合能力

  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构建大学通识教育基础平台;以基础医学课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构建基础医学教育平台;以临床医学课程及标准化病人模拟实训室、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等为基础构建临床医学教育平台;以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医学影像数字化仿真实验教学中心、PACS实验室、电子阅片室和附属医院影像科室为基础构建医学影像学专业教育平台。

  通过上述“四个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2拓宽专业基础,强调临床与影像并重

  优化课程结构,专业课教学形成以影像诊断学为核心的多门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形态学基础课程教学,使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形态学课程教学时数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相同;将断层解剖与影像解剖学合并为一门课程,增加图像处理、放射防护学等选修课程,拓宽培养口径。

  2.1.3采用“2.5+1.0+1.5”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一阶段:两年半基础学习(学习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等课程);第二阶段:一年临床科室轮转实习(进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实习);第三阶段:一年半影像专业学习(其中半年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半年在医院影像科室实习,半年在数字化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综合阅片能力培养及科研能力训练),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医学课程后,即到医院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临床实习,实习后再学习影像诊断学等专业课程,然后再进行一个学期的影像专业实习。

  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影像诊断专业课程时,能够结合临床医学的理论与病例等问题听讲,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施学习、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2.1改革教学内容,促进课程知识体系的更新及相关知识的交叉和融合

  医学影像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多门学科均有密切联系,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学科之一[4]。

  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通过PACS系统调阅所有影像、临床病历、病理图像等资料,将影像诊断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认识、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

  注重传授专业理论基础,讲授新技术、新进展,突出对学生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

  2.2.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片能力及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能力

  灵活运用启发式、以系统疾病问题为中心及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阅片能力,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影像学解剖及常见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2.2.3改革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建成数字化影像仿真实验中心网站,包括实践操作指南、教案与课件、影像试题、影像诊断学仿真课件、视听教具(如人体断层标本、病理标本、手术录像、各种影像检查录像和电影)等资源,更新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片库和试题库,构建网络化、多媒体化新型影像学见习及实习教学模式,形成网络化的医学影像教学和管理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片库和试题库及医学影像学电子阅片室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

  2.3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3.1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

  建成PACS实验室,与附属医院进行无缝对接,能够实时、安全、有效地将附属医院CT、MR、DR、DSA等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同步传输到PACS实验室,使学生能实时调阅典型病例的影像和检查报告,形成了一个开放、仿真和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影像诊断能力。

  更新和丰富医学影像资源库和试题库,建立涵盖医学影像原理及全身各大系统、病种齐全、内容表达形式多样、功能强大的医学影像网络资源库[5],便于学生随时在网上学习。

  2.3.2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做到时间、空间、内容的全面开放,建立师生互动平台。

  让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将临床问题渗透到基础教学中,营造实训氛围,开辟学生的实习基地。

  2.3.3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和考核比重

  教学中所有专业课程理论授课与课间见习课时分配为1∶1,理论授课与见习全部由富有经验的临床副高以上教师讲授并带教,毕业考试实行理论考试加实践技能考核的全方位考核模式,毕业专业课考试实行理论成绩与读片成绩分值分配为1∶1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岩波,段志光,程牛亮,等.结合专业认证开展内部评估助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3-4.

  [2]袁小平,任俊杰,谢榜昆,等.培养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人才——医学影像学本科生的实习教学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0(4):253-254.

  [3]赵云.培养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560-562.

  [4]杨小庆,杨明,刘斌.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构建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236-1239.

  [5]张雪林,胡罢生,郭文明,等.医学影像数字仿真教学示范中心的构建和管理模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2):232-234.

【医学类硕士论文】相关文章:

硕士论文致谢精选10-07

交通硕士论文10-08

硕士论文评语11-06

教育硕士论文10-08

硕士论文致谢09-30

硕士论文评语10-05

硕士论文 致谢10-05

硕士论文评阅意见05-31

硕士论文的答辩技巧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