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6:27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 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第1篇:精细化管理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开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应根据精细化管理的三原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建章建制,深入、系统、制度化地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细化管理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唯有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是未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栋梁之才。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议题日益重要和复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将精细化管理概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心理障碍仍是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越来越不容乐观。

  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南地区八所院校4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数比例达31.13%,其中偏严重的人数占12.24%,严重者占0.81%[2]。

  从统计结果看,女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男大学生,贫困生与单亲家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概率较高,且心理问题较严重[3];家庭所在地是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4]。

  综合来看,有20%-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症状,轻则影响学习效率,重则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在成为衡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准,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也为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凭经验显然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质量,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是必由之路。

  二、精细化管理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反映,具体内容是运用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制定合理、可操作的目标和工作制度,并对工作结果进行量化考核。

  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思想和管理模式,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这一管理理念,既可以从理论上形成组织管理的一种“精细”境界,又可以从实践上为高校提供一种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心理健康涵盖两个指标: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5],既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又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作为一种高效、集约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达到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提供优质、贴切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因此,高校必须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实现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三、心理健康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要想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态势,必须把握好三项原则:首先是精确原则,高校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并定期量化考核;其次是细致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既包括分院系、分年级、分阶段的纵向细化,又包括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未来发展的横向细化;最后是可操作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在高校现有人员配置下得到有效的开展。

  在精细化管理三原则的指导下,高校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工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系统化,加强心理咨询中心与学生社团、辅导员等心理教育环节的统筹联动作用。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作为校内专业机构,拥有专业背景以及在校内的稳定地位,但是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需求。

  因此,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发挥联系、调动、组织安排的功能,指导、吸引相关的学生社团、心理学专业及相关院系、社会组织与个人的资源为本校提供心理服务,实现涟漪效应。

  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是与学生一线交流的重要力量,能够从学生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动态了解最清楚。

  心理咨询中心应与辅导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机制。

  首先,积极开展入学心理普查工作。

  大学生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普查能更加高效地识别那些最需要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

  此时学生刚进入大学,面临适应大学的挑战、同学竞争的压力,心理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尽早识别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及时干预,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要建立危机干预工作的预案,设置定期排查的工作体系。

  针对个体的轻生举动或想法、校园内重大事故、地区受灾等不同的危机事件,高校要建立相关应急预案,包括危机的识别与应对,危机发生时、发生后的处理与干预,目击者的干预等多方面内容。

  个体的危机事件往往有一些早期表现,应设置定期排查的工作体系,防患于未然。

  同时,还要考虑到季节对人的心理影响,在春、秋两季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加以排查和辅导。

  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深入化,高校心理服务需针对性和层次性对应。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要高校广开源,提供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心理服务。

  然而,当代大学生逐渐增多的需求和校方提供的有限的心理资源方面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教育者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提供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心理服务。

  高校心理服务的层次可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讲座的覆盖面最广,内容可以浅显易懂,以兴趣介绍为主;课程的规模可大可小,涉及的课程内容也可深入浅出;心理团体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则面向少部分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其中也包括危机干预。

  同时,争取对大学本科新生开设必修的心理健康课程。

  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这样学生在高年级面对感情、学业、就业等的压力时能够选择接受心理咨询的服务。

  如师资力量不足、现有条件有限无法开设这样的课程,则建议动员学校学生社团、相关院系、社会团体的力量,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结语大学生日益丰富的心理世界带来“心理健康标准”的多元化视角。

  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各种媒体、网络信息的影响,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与实践呈现更加丰富的态势,当代社会的潮流趋势也会令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发生变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精细化管理的视域下更加精准地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等全面发展的当代社会,心理健康标准也应有更大的宽容度,能够包容更多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创造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坚持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项目名称:盐城师范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14YCKF010)

  参考文献:

  [1]俞少华,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131-132

  [2]胡启先,易法建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37-255

  [3]陈菊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0-62

  [4]薄建柱,杨绍清等.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5):615-617

  [5]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37.

  第2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分析

  摘要:此文依据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所写;本研究的研究群体是从餐旅系四个专业的256名学生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初步的统计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

  通过统计分析的出的心理健康需求的因素,进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相关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高职院校;调查问卷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的大学生都是95后,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他们需要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独特,而与此同时他们也会面临升学、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

  经过实际的工作与调查研究过程中,约占三成的在校大学生有轻微心理问题,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在校大学生约占一成,应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工具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的编制主要是根据心理测量学调查标注进行编制。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归纳出专业服务、非专业服务、公共服务、非公共服务、服务项目、态度与方式六个方面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因素,并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进行问卷问题的设置。

  采用Likert五点尺度做测量作为问卷所有题项的记分标准。

  使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各维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27~0.818之间,表明整个问卷调查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通行要求。

  2、调查人员主要由天津某职业学院10名职辅导员协助进行。

  3、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位置,对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及对在外实习的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4、调查样本本次调查问卷的受众群体主要来自于三个年级,样本容量256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分析

  1、总体情况数据汇总结果表明,调查问卷所选取得心理健康需求因子的均值在4.16—4.54之间,总均分为4.54,介于“比较有希望(4分)”和“非常希望(5分)”之间。

  基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还是很迫切的。

  服务内容、态度与方式、非专业服务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前三位。

  2、服务机构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进行相关的统计表明,下列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依次为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私立心理咨询机构、公立精神卫生机构,民间机构。

  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化的非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呢。

  3、服务人员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进行相关的统计表明,下列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依次为同学朋友、家人、辅导员、学校心理教师、私人健康专家、心理医生、自己解决、任其自然。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选择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时,对于专业的心理健康人员需求程度远远小于对于朋友、家人等非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需求来化解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4、服务内容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对需求的重要程度金乡依次排序为:人际关系、择业和职业、学业问题、自身管理、生计与生活、婚恋问题、问题处理、精神疾病预防、物质依赖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需要注意的服务项目。

  5、方式和途径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时所需要的服务方式和途径,进行统计,对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依次为:科普宣传、朋友咨询、学校心理老师辅导、家人解决、网络服务、老师咨询、心理医生辅导、电话咨询等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方式与途径。

  三、对策建议

  1)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的建设,心理健康网络不能仅仅是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而是要将心理健康辅导教育贯穿于大学生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从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人员、内容等方面来看,他们需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不仅仅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加大对非专业的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学校专业的心理教师、家长、社会心理辅导机构等部门,应携手共同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追求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主旋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围绕这以主旋律进行服务。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教育原则,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治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施光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10-01

当代建筑思潮论文10-02

现当代论文选题10-17

当代西方法学论文10-09

当代观念变革分析论文10-10

当代文学教学的论文10-0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论文范文11-1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论文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