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时间:2022-10-07 12:32:16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1】

  摘要: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102例,所有体检者均采集5ml静脉血液,其后分别装入两个试管内,按照溶血与否,分成对照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室温自然分离和规范离心,研究组予人工溶血并规范离心分离,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研究组AST、ALP、LDH、CHOL、K+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且ALP检测值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溶血现象会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易造成血液检查组中多项指标发生变化。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价值;血液检验

  溶血现象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血红蛋白从红细胞内流出,其易在血液生化检验中出现,进而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1]。

  本研究采集102例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液,分析溶血现象对血液检查造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共102例,男女比例62:40,年龄21-55岁,平均(37.27±13.08)岁,按照不用溶血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资料选取体检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不会对本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验价值。

  1.2方法

  采集与分组方法:98例体检者均采集5ml静脉血液,其后分别装入两个试管内。

  予以室温下自然分离,30min后行离心机(湘仪离心机7DB5-WS)规范离心,时间为10min,速度为1200r/min,待血清分离后提取血清1ml作为对照组。

  在人工溶血后行离心机规范离心,时间为10min,速度为1200r/min,待血清分离后提取血清1ml作为为研究组。

  两组标本的采集、处理以及检验均由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员完成,尽可能一次性采集血液标本。

  检测方法:对照组应用生化血液分析仪(国产迈瑞400全自动生化仪)检验血清标本,分析标本中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总胆固醇(CHOL)、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 、葡萄糖(GLU);行电解质分析仪(南京攀事达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检查血清标本中钾离子(K+)浓度。

  研究组使用玻璃棒行血块捣碎,于离心操作后(肉眼下血清呈现红色)行血红蛋白浓度测试,若血红蛋白>1.5g/L,表示溶血标本。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血液中AST、ALP、LDH、CHOL、K+、ALP、BUN、UA、Cr、GLU、TG检验结果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经检验,研究组血液标本中的AST、ALP、LDH、CHOL、K+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血液标本,ALP检测值低于对照组血液标本,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标本中BUN、UA、Cr、GLU、TG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情况[n(%),n=10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溶血现象作为健康体检血液检验中的一种常见干扰因素,该现象主要表现是血清红细胞内外液中布满特殊物质,导致红细胞内被测物质的检测值高于实际值,进而对体检者健康体检结果造成影响[3]。

  依据血液标本性质不同,溶血现象可分为体外和体内溶血两种,其中体外溶血的原因主要包括震荡、抽血操作负压大、水浴温度高、冷冻等机械因素,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因素以及遗传相关红细胞脆性等代谢因素。

  另外,进针不准,检验推射力度时导致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过大力度混匀血标本均可造成溶血[4]。

  本研究对两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组AST、ALP、LDH、CHOL、K+、ALP检测值均存在差异,表明溶血现象会对血液指标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应当需要严控并规范血液的采集和储存。

  可从以下七方面进行预防:⑴采血器具应保持干燥、清洁,并接受干燥灭菌处理;⑵采血时,需要调节止血带的松紧,并予以适度控制,过紧可能造成血样缺氧,过松可能对止血不利;⑶进针时,若出现回血现象,应选择缓慢拔出注射器活塞;⑷血液标本应缓慢注入试管,以防止出现血泡或血细胞破裂;⑸标本采集后需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分离,且需尽快送检;⑹防止出现相关化学试剂、消毒液等物质与样本接触;⑺若出现溶血现象,需分析出现溶血的原因及类型,并予以再次采集,进而为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若发生溶血现象,可对血液检验中的多项生化指标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临床血液检查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提取、储存以及检验操作,进而实现血液标本检验准确性的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宁霞.探讨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J].中外医疗,2014,14(2):181-182.

  [2]梁建嫦.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3):19-20.

  [3]付春英.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7):5834-5835.

  [4]江兵.溶血标本对部分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3,15(3):102.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2】

  [摘要] 目的 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98例,均予以5mL的静脉血液采取,分别装进两个试管分成两组,予室温自然下分离及规范离心98例试管血液作对照组,予溶血且规范化离心分离的试管血液98例作研究组,分析两组血液检验后相关血液指标比较情况。

  结果 研究组血液样本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和钾离子(K+)检测值,比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血液样本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值,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血液标准中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会造成血液生化相关检测多项指标显著变化,因此,血液检验中需严格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提取、存储和检验操作规范,进而有效提升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溶血现象;血液;检验;影响

  溶血现象指血液的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自红细胞中溢出到血清中。

  血液的生化检测过程经常会出现溶血现象,进而干扰血液检测的结果。

  为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该研究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98例予静脉血液采集、溶血且规范化离心分离试管血液样本进行血液检验后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98例,男性54例,女性44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41±8.64)岁。

  患者均予以5 mL的静脉血液采取,分别装进两个试管,将采集的静脉血液样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受检者均确诊为健康者;受检者均了解并同意进行血液检验方案。

  排除标准:相关血液系统疾病;检验血清中没有肉眼能见黄疸;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识不清晰者;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和分组 将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98例,均予以5 mL的静脉血液采取,分别装进两个试管,分成两组,予室温自然下分离,且30 min以后行10 min离心机以1 200 r/min速度规范离心,血清分离以后提取1 mL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的标本;予人工溶血以后,且行10 min离心机以1 200 r/min速度规范离心,血清分离以后提取1 mL的血清作为研究组的标本。

  标本的采集提取、处理和检验,均由经验丰富专业人员完成,且血液标本采集应该尽可能一次性成功。

  1.3.2 检测方法 血液检验的仪器选择HITACHI7600-110型的自动血液生化的分析仪器,电解质的分析仪与想配套的试剂和检测试剂[1]。

  应用生化血液的分析仪进行血清标本的检验,记录并分析对照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 ;并且选择电解质的分析仪进行血清标本钾离子(K+)的浓度检测和记录。

  研究组溶血标本选择玻璃棒进行试管血块的捣碎,离心操作以后血清可发现肉眼可见红色,进行血红蛋白的浓度测试,当血红蛋白>1.5 g/L时表示溶血标本,同时进行对照组上述相关11生化指标的检测。

  分析两组血液检验后相关血液指标比较情况,两组各指标均是标本检测的结果平均值。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尿素氮(BUN)、钾离子(K+)、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

  1.5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研究组血液样本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和钾离子(K+)检测值为(58.02±2.73)U/L、(67.82±2.61)U/L、(213.27±7.32)U/L和(7.20±1.24)mmol/L,比对照组(43.29±2.20)U/L、(55.21±2.16)U/L、(103.45±4.62)U/L和(4.95±1.75)m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液样本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值(84.27±4.36)U/L,比对照组(123.59±7.34)U/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血液标准中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情况[n=98,(x±s)]

  3 讨论

  溶血影响血液检测值的机理可分成:红细胞逸出腺苷酶能直接影响ATP的肌酸类酸相关转化酶的正常作用;红细胞逸出血红蛋白会非特异吸附、过氧化物的酶特性造成检测误差;破裂红细胞逸出血红蛋白会对影响各检测结果;标本破裂的红细胞逸出血浆也会因稀释造成结果值的影响[2]。

  依据性质不同血液标本的溶血可分成体内和体外溶血,其中大血管的手术史、人工的心脏瓣膜属物理体内溶血原因,恶性疟疾相关属化学体内溶血原因,部分药物的毒性作用是体内溶血原因。

  而冷冻、振荡、抽血操作的负压大、水浴的温度高等属机械体外的破坏因素,表面的活性剂属化学体外的溶血原因,遗传相关红细胞的脆性高属代谢体外的溶血原因。

  体内溶血与体外溶血主要区别是:体外溶血钾离子、Hb、LDH会变化,但是体内溶血除钾离子外其他会上升[3]。

  同时,血液标本采集进针的不准可造成溶血,检验注射器的推射力度会造成试管大量气泡;且混匀血液标本若力度大也会造成溶血[4]。

  由于溶血现象会直接影响生化血液检验的结果,因此,临床需要重视并加强溶血现象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防止溶血现象的发生。

  在体检者的血液采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采血器具应该干燥且洁净,并把所用的采血器具进行干热灭菌[5]。

  采血时需要注意止血带的松紧合适度控制,防止止血带的过紧和过松,进而有效防止血样缺氧和止血不利现象;当进针以后如果看到回血,应该缓慢把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拔除。

  血液标本应该缓慢注进试管,防止速度太快出现血泡造成血细胞的破裂;并且血液标本的采集后需要进行室温自然分离,不可进行长时间的标本放置,采集与处理以后需要尽快的进行送检;注意防止样本与相关化学试剂和消毒液物质的接触。

  同时,当血液样本出现溶血现象时,需要进行原因和溶血类型的及时分析,尽快完成血液标本的再次采集,保证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有效性[6]。

  目前,临床相关溶血现象对于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文献比较多。

  在梁建嫦等[7]研究中,通过将同一体检者血液分成两组,予以正常血液和溶血后血液处理,并对干预后两组血液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溶血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变化显著,表明溶血会对患者血液指标检验产生影响。

  当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时,血液生化检查相关指标会产生变化。

  首先蛋白的检测结果会明显改变,此现象和破裂的红细胞释放的Hb具有直接相关性。

  并且标本检测中LDH指标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红细胞AST逸出会造成该指标明显上升,溶血现象会干扰GGT的产生,直接影响到Hb。

  与此同时, 血液标本钾离子由于非常敏锐,血液的血清中、红细胞内钾离子的量差约20 倍,红细胞出现破裂后大量的钾离子会经红细胞内到血清,进而直接造成钾离子浓度的影响等。

  该研究中,通过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并分组,得出予以两组血液样本检验后,研究组血液样本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和钾离子(K+)检测值为(58.02±2.73)U/L、(67.82±2.61)U/L、(213.27±7.32)U/L和(7.20±1.24)mmol/L,比对照组(43.29±2.20)U/L、(55.21±2.16)U/L、(103.45±4.62)U/L和(4.95±1.75)mmol/L高;且研究组血液样本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值(84.27±4.36)U/L,比对照组(123.59±7.34)U/L低;同时两组血液标准中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检测值无明显差异。

  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文献的结果相符合,进一步证实了溶血现象会对生化血液的指标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并规范采血和储存,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8]。

  临床实践中除重视并加强溶血现象的预防措施的干预实施,关于怎样更加严格规范血液生化检验样本的采集和储存过程,需要以后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和验证,以期望能够有效防止溶血现象,提升血液生化检验临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时,会造成血液生化相关检测多项指标出现显著性影响,因此,临床血液检验中需要严格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提取、存储和检验操作规范,有效提升血液检验准确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蔚.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18(27):262-265.

  [2] 胡跃华.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26(12):137-139.

  [3] 蒙长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1, 24(15):299-301.

  [4] 张秀丽.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34(8):361-363.

  [5] 肖拥军.标本质量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9(23):438-440.

  [6] 利小斌.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探讨[J].医药前沿,2012, 24(12):325-327.

  [7] 梁建嫦.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 31(3):528-530.

  [8] 杨立丽.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3, 32(4中旬刊):285-287.

  [9] 张福蓉.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溶血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621-623.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相关文章:

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论文10-09

血液检验影响因素论文10-08

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10-07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10-05

医学检验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控制方法论文10-08

血液细胞检验医学检验的论文10-08

临床细菌检验结果10-08

药物对医学检验的影响06-26

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