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世界粮食日征文

时间:2024-10-31 14:44:44 征文 我要投稿

[精华]世界粮食日征文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粮食日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世界粮食日征文15篇

世界粮食日征文1

  我们每一个人的根都扎在农村,每一粒粮食都与土地息息相关。父辈们“面朝土地背朝天”在黄土地里刨食,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

  小时候,每到“三夏”大忙季节,我们会放“忙假”,回家给大人“搭把手”收小麦。那时候,没有什么农用车辆,都是用架子车一趟一趟把麦捆从地里拉到麦场上摊晒。父亲把麦捆一层一层装在架子车上摞得很高,再用绳子捆结实。他在前边驾辕拉车,我在后边帮忙推车,有时候,车轱辘陷进松软的土地里,根本拽不动。几亩地的小麦拉完,便开始晾晒,碾场,翻场。我们这些小孩自从参加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回头再去读课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才更加体会到粮食的金贵。

  尽管这样辛苦,我们家一年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到了二三月,麦子刚开始拔节,家里已经没有余粮了。父亲总去村上五伯家借小麦,等到新麦子收回来,再连本带利还给人家。父亲那时总说,有白蒸馍凉面吃,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曾经穿过多年军装,在部队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天刚吃完早饭,正准备政治学习的时候,忽然传来紧急的集合哨音,只见中队长跟司务长一脸严肃地站在队伍前边。不一会,炊事班长提过来一个泔水桶,上边漂着两个半块馒头。中队长命令从第一排的战友开始,挨个上前捞起馒头,一人一口,直到把那两块馒头吃完。轮到我的时候,我眯起眼睛,闻着有些酸味的馒头,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再递给下一位战友。等我们吃完从泔水桶捞出来的馒头,感觉有些恶心,甚至有想呕吐的感觉,由于部队纪律的约束,最后还是生生地憋住了。中队长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浪费粮食是最大的可耻。往后谁再把吃不完的馒头扔进泔水桶,这一桶泔水都让你们喝完!”从此以后,中队再也没有发生过糟蹋粮食的事情。

  “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如今我们的生活确实是好了,但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这也是部队这个大家庭教给我的。

  如今,每次回农村老家,我看到地里像士兵般排列整齐的玉米,看着地头一行行的豇豆、茄子、辣椒,还有憨态可掬的大南瓜。我就会在地头蹲下,深深呼吸来自田野泥土的'芳香。耳边似乎也会回荡起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土地带给我们粮食和蔬菜,更带给我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不浪费粮食,才不会辜负土地对人类的厚爱和信任!

世界粮食日征文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在这个人口日益增长,能源日趋短缺,粮食日渐匮乏时代,'造就未来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全员携手探询食物的奇妙来源,感悟粮食的伟大力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古以来,秋季就被称作是收获的季节,秋风送爽,硕果满枝,田野金黄。在万物都换上黄外套的同时,也迎来了农民伯伯的笑脸。金光闪闪的玉米、大豆等庄稼是我们农民伯伯的幸福源泉,收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春天的一粒粟经过农民们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变成秋天的万颗子,万颗子再经过加工处理等一系列工序就变成我们每天放心食用的食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子家训》教导我们每吃一碗粥、一碗饭时都要网址这里面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劳动力的消耗,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所谓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可见粮食是一个国家安宁美满的基础。看那农忙时期农民们额头上浓密的汗水;看那粮食转运工人繁忙的背影;再看那加工厂工人们一丝不苟的面容。正是他们辛勤劳作与认真负责,才造就了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饭后的美食甜点。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劳动人民的成果。学会体恤他人的辛勤付出,学会爱惜来之不易的粮食,为我们的新中国的中国梦实现打下夯实的基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君可见食堂里随处可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文明用餐,从我做起”的标语;世界粮食日、社会勤俭日的设立;各种粮食的主题活动,何不是在时时告诫我们要节约粮食;君可见生活水平低下,经济来源不稳定的贫苦地区的同胞对粮食的需求与爱惜;君可见古时文人雅士对珍惜粮食的提倡和赞美,今朝各位领导人对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决心与行动。勤俭朴素人之美德。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代青年就是要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碗粥,做到绝不铺张浪费!多亏袁隆平爷爷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研制的杂交水稻让我们有充足的粮食可吃,但是此时的'粮食充足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不珍惜粮食,随意浪费。但是当今时代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家见怪不怪,已经成为一种遍及全世界的陋习。这种陋习需要彻底抨击与反对,实现节约型社会的零浪费。

  节饮食而后得健康。健康饮食是当代人的共同追求,平衡膳食已经成为了一种高的生活标准。健康的饮食代表着我们不能挑食,要合情合理地追求新的健康饮食计划,养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实现未来健康饮食。

  作为新中国的新力量的我们,共同构建出一个零饥饿的节约型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我们只有通过认识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才能实现零浪费,无饥饿的目标,造就未来健康饮食,我们一直在路上。

世界粮食日征文3

  那年,准确地说是1997年,我12岁。我记忆最深刻的年份。因为,那年的整个暑假,我们家都靠洋芋维生,没有其它主食。想起那段日子,我的胳膊都会疼,手都会酸。毕竟刮下的洋芋皮太多了,多得可以用手推车拉。

  为何会出现如此窘境?上世纪末的那些年,处在“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滇东北,发展还较为迟缓。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耕生活依然还在持续着。耕田还在用牛,运输还在用手推车。这是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是我家接二连三遭遇到了生活的磨难。

  1996年,我家的烟叶在地里生长的不行。许是应了那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吧,我父亲是村里出了名的烤烟好手,对此也一筹莫展。他忧愁、焦虑,想着三个子女的学费,想着来年的开支。因为所有的经济来源都靠烤烟,烤烟没了盼头,艰难度日是可想而知了。年初,我爷爷又驾鹤西去。原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爷爷的丧事办完,楼上的苞谷已经吃得所剩无几。紧接着又出现了闹心的事。我们家喂养的三头架子猪突然生病了。原本父母打算把猪再养壮实些,等猪价上涨起来,就卖给那些走村串巷的猪贩子,以便还账,可他们的希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起初,我们是喜欢吃洋芋的.。那时,没有一日三餐的说法,中午吃洋芋,晚上也是吃洋芋。五口之家,要吃一大锑锅洋芋。吃的感觉都装到嗓子眼儿了,可饿起来快啊。不到三两个小时,肚子就像泄气了的皮球,空瘪瘪的了。

  可吃得多了,就会烦,就会讨厌。我和弟妹为了不想再吃洋芋,不知挨了母亲多少次打。父亲没有打过我们,可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扫视着我们。至今想来,父亲当时的那种眼神是多么的复杂啊。不仅仅是对几个孩子的失望,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己不能给孩子好的吃食的愧疚……

  可真正比起吃洋芋来,我们更怕刮洋芋。早晚的一锅洋芋都是分派给我和妹妹。我们刮一锅洋芋要一个小时左右。我和妹妹常常为了刮多刮少而争吵。

  妹妹有一次问我,哥哥到底吃洋芋什么时候到头啊?我说,等地里的苞谷熟了,就到头了。苞谷在林子里还没有披红挂绿,吃苞谷还早着啊!可即便如此,妹妹还是每天都去苞谷地边看。苞谷稍有生长,她就活蹦乱跳地跑来告诉我喜讯。

  那些岁月,我们的脑袋瓜子里整日萦绕着的都是关于吃的东西。那些吃的又是那么遥不可及。直到暑期接进尾声了,母亲蒸了一满甑苞谷饭,又炒了半铁锅腊肉,我们的妄想症才开始痊愈。

  以后,再也没有遇到那种穷困潦倒的生活。时至今日,那段靠洋芋维持的岁月仍是嵌在我们心里的钉子,一碰就会疼。可我们又多么爱去触碰它啊,它给我们勇气、给我们坚强、给我们力量。

世界粮食日征文4

  少年时憧憬吃上大米白面、过上好日子的斑斓光影,已在记忆屏障中渐渐远去。但母亲做的简陋粮仓,却是我们一辈子的念想。

  七十年代初期,粮食匮乏,农村实行集体经济,生产队上工记工分,我所在的生产队人多地少,年底按人口分点口粮、分票(粮票、布票、肉票等),僧多粥少,捉襟见肘,平时仅一点大米白面都是留在家里来亲戚时食用。当时我八、九岁,弟弟五、六岁,爸爸在外地煤矿下井,妈妈当生产队队长。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伟大的祖国响起了改革开放的乐曲。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妈妈是种地的行家里手,分到手的地不足一亩,又买了人家一亩多地,种起了粮食。缴完公粮,有点余粮,于是妈妈便在房子的西北角,请人帮忙搭起了一间十几平米的草棚,开始置办粮仓。整平好地,支垫好二层间矩相同的四排砖,上面放置木板,就成了粮仓“地基”。然后木板放上两个一样大的旧簸篮(篾匠用竹子编制),作为粮仓的底座,芦苇拆子作为挡墙,倒进一些粮食,坐实拆子,一点一点圈,倒进一袋一袋晒干的谷子,螺旋式卷上,分放着两个小粮仓(一个小麦、一个水稻),足有一米多高,各能存进五、六百斤粮食,上面做成一个尖顶,用洗干净的旧衣服罩上,就象两座古典宝塔,纤巧精致,珠交露幔,赏心悦目,沁人心脾。妈说,别看这个粮仓做得土,但很实用,通风好,防潮、防湿,谷子不容易生虫。

  白驹过隙,我和弟弟也长大成人,离开了家。母亲一人在家,从人工镰刀收割稻麦到联合收割机收割,都是她一人在操劳。收割完后,母亲就挎上菜篮子到地里和沿途捡拾遗漏了的粮食,晒干搓摘,颗粒归仓。其实母亲省吃俭用,舍不得吃大米、面,天冷时一顿稀饭(麦麸做的)吃一天。每到春节,是妈妈最开心的'日子,她提前给粮仓“打扮”,贴上“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春联,倒“福”红字,挂上玉米、黄豆、花生等种子,准备的腊肉、杀好的鸡、鱼等年货,再配上红枣、年糕等,蕴含着农家乐文化,吸引城里亲戚勤来串门观赏的“眼球”。

  如今,母亲已到古稀之年,我和弟弟劝她不要种地,但她已习惯了田野里夕阳西下的美丽,闻惯了土地与庄稼的芳香,说:“身体硬朗,不干活,好像缺点什么。”以至现在仍精神矍铄,耕耘在黑土地上。

  母亲的简约粮仓,传递着人间的温暖,赓续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滋养了我们的初心,淬炼了我们的灵魂,令人难以忘怀。

世界粮食日征文5

  节粮是一种美德;爱粮是一种修养;惜粮是一种良好的品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向人们发出节粮爱粮惜粮的忠言,传颂了几千年,我们还要把这种美德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有人可能会说:“我国地大物博,还会缺粮食?为什么还要节约粮食呢?”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粮食的总产量只占全世界总产量的20%,如果放纵浪费的话,那么我们的粮食就会愈来愈少。所以节约粮食也是有必要的,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我看着被倒掉的食物在剩菜桶中抱怨哭泣,不由得鼻子一酸,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颗颗地掉了下来……

  北风呼呼地吹着,屋外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我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听着这寒风呼啸的声音——“咕噜噜—咕噜噜—”这是我的胃在召唤,我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向着学校附近的餐厅走去。走进餐厅,人坐满了,我跑到柜台,“小朋友,你吃点什么?”老板问,“一碗米饭,一份青菜”,我回答。随着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交响乐,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和一盘热气腾腾的青菜便端上了桌。我拿起一双筷子,开始吃起来,吃一口米,再扒一口菜,我脸上露出奇葩的神情。“这也太不好吃了吧!”我小声嘟囔着,我生气的结账,正准备回家,忽然传来一阵呜咽的声音——原来是剩菜桶里的大米在哭泣:“人们也太不爱惜我们了,呜呜——”“要说也是!”一旁的被咬了一口就扔掉的馒头也发话了,“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想到我们的感受,更没有想到农民们的良苦用心!”听到这里,我脸唰的`一下红了,“他们还空喊‘爱惜粮食,人人有责’的口号,一点也不投入到实际行动中!”一旁的青菜张口道,“就是”,“说得对”,“同意”……里面的蔬菜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听到这些怨言和哭泣,我的鼻子一酸……

  一年前,老家麦田——

  风吹拂着我的脸颊,翠绿的麦浪层层翻滚着,一股青草香扑面而来。啊!这就是小麦的亲情。麦田里,农民在辛苦地劳作,有的锄草,有的浇水,有的坐在田头,望着自己的麦田,心里乐开了花。“不容易呀!但还有人浪费,哎——”我感叹道!

  这白花花的大米难道不像农民伯伯晶莹的汗珠凝聚成的吗?我们抛弃一粒大米,不就像抛弃一个婴儿,难道不就是在自己洁白如璧的品行上染上了瑕疵吗?

  节粮爱粮惜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他做起!

世界粮食日征文6

  从以往的“民以食为天”随着时代逐渐的发展渐渐演变成了“民以食为乐”越来越多新奇古怪花样百出的食物出现在我们桌上,让大家渐渐忘了食物原本的意义。

  逢年过节,家里常常来了许多人做客,一套套传统的菜被端了上来,老人们的眼里都布满了笑容和满足,而小孩子却在旁边拿着筷子嘴里嘟囔着:“怎么又是这些菜呀。”记得那天,当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开始抱:怨:“这些菜吃了那么多年早腻了,我们出去吃肯德基麦当劳。”桌子被敲得咚咚的响,爷爷奶奶有些生气了,眉间显露出了一股沧桑感,双目盯着那几道菜,眼神飘得很远:“你们这些小孩呀,现在整天就想着吃好的,其实有的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想当年我们那会吃饭吃肉都不是顿顿都有的.呀!”坐在一旁的大人们也开始议论道:“爸妈,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不要老是跟孩子们说旧时代的事,孩子们,总想着吃些好的,人之常情么。过去的就过去了就别再想了。”爷爷奶奶听了,神情显得有些尴尬和失望,无奈的摇了摇手:“说的是这样没错,但是……”,“好了好了,别说这些了。”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他们深深的叹了口气

  饭是吃完了,可桌上却剩许多剩饭剩菜,看着这些菜,爷爷奶奶想说些什么但还是犹豫着没有说什么,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同时我仿佛又听到了他们的叹息。坐在一旁的我听着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书上看到过的文章,现在的生活哪有好转,那些受到战争侵略的人呢,他们不是跟爷爷奶奶那辈一样么。许多人因为战争饭都吃不饱,他们没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为他们却连吃饭都显得有些奢侈。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处处都想到自己啊,也许节约一点食物节约-点水资源,那些人民也不会显的那么贫乏了。

  想想现在全世界都倡导低碳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地球的污染,在我们开始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数是,在我们出门减少用汽车多步行时,在我们提倡全球关灯一小时时,也要想想,节约点食物也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么,别再在饭桌。上挑东捡西,别在沉迷于快餐无法自拔,让那么辛苦播种来的食物尽到他们原本应尽到的义务,这不是比原本在饭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饭剩菜来的更有意义么?

  在进行低碳环保时,也别忘了我们原本就应该做到的节食节粮,那是最简单也是最应该我们需要做出的一份贡献。

世界粮食日征文7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自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谈到农业,多数人会想到我国粮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

  自古以来,提倡节约、倡导节俭的名言和故事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节用”,主张厉行节约,去掉不必要的开支,国家才能强大。三国时期的名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开篇就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饭碗里从没剩下过一粒米。一件睡衣竟然穿了20年,补了73个补丁。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人民做出了表率。

  当我们漫不经心的倒掉剩菜剩饭时是否有那么一刻迟疑脑海里猛然闪过那些渴望的眼神挣扎的身影。你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饥饿无助地蜷缩在肮脏地面上的非洲小女孩,她的不远处就是一只秃鹫在悄无声息的等待着画面。我感受到死神悄悄逼近的气息,这就是“饥饿”。我们出生于和平的年代,成长在富强的中国,从未品尝“饥荒”的苦楚。但这不代表我们不是警醒着的无数的故事和文字可以让我们感同身受,让我们保持清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粮食了。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的温饱和贫穷没被解决,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都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意识,其实做起来是很简单的: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品质。

  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引导身边人做起,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让节约成为我们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为,让节约成为我们共同倡导和践行的社会风尚。

世界粮食日征文8

  “群英堂堂,大国泱泱;爱粮节粮,道阻且长。”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此句已道明“俭”的重要性。而爱粮、节粮在“俭”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先辈们筚路蓝缕,历经几十年努力,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浪费现象不胜枚举。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仍应做到惜粮节粮,居安思危。

  忆往昔岁月,传统美德需弘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纵观历史,节粮是传统美德。苏轼虽是美食大家,却极反对铺张浪费,曾书“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以表节俭之观点,曾国藩以身作则,“自奉之,殊无寒素”,以每日每顿只用饭一碗、菜一品来教育家人。节粮的美德在中华泱泱五千年中已刻进了先辈们的血脉之中,代代相承。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传承节粮精神,抵制铺张浪费。

  展今朝风采,浪费铺张需摒弃。

  李商隐诗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享乐主义、好面子而不加节制点餐等不良现象纷纷涌现。这些人毫无节粮意识,至使令人垂涎三尺的“盛宴”变成了弃如敞履的“剩宴”。而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逐渐壮大的“吃播”文化也日渐畸形。许多所谓的“大胃王”只是个噱头,他们看似在镜头前大快朵颐,实则利用剪辑等手段来掩盖假吃、摧吐等浪费行为。这种丑陋的饮食观是对食物的亵渎,不仅危害身体健康,亦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需坚决摒弃这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发展健康、节俭的饮食文化。

  沐明日良风,爱粮节粮需倡导。

  “九尺高台,起于垒土。”尽管我们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但仍应培养未雨稠缪的危机意识和勤俭节约的惜粮意识。以小我之力汇聚成流,推动社会习惯的养成。“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的重要指示,我们应在国家倡导、企业遵循、个人落实的总背景下,以制定相关法规、“N-1”点餐、“光盘”行动等具体措施树立全社会爱粮、惜粮、节粮新风尚。

  我们能看到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民,也能看到惰性渐生、耽于享乐的中国人民,只有正视这两类国人,我辈才能更好地了解节俭的时代意义,并为之奋斗。

  粮米维艰,爱粮有责。洒今日节俭良风,筑来日盛世荣光!

世界粮食日征文9

  老安已经做了这村里八百年的木匠了。

  开合的历史对于老安就是一粒粒沙子,数不清但确实存在。老安用这手上功夫换来每日过活的粮食,从一个木匣到一张园包圆的桌子,每个物件不仅是器与粮的交换,更是老安与代代村民的连接点,虽然每过百年就要想个理由继续活在村民身边让人挺头大的,不过老安倒也乐得自在。

  这村子南北为山,东西开阔,“过堂风”刮来充沛的降水的同时也带来分明的四季,导致粮食在华夏之南的土地上却只能一年一熟。看似兵家关隘,实则却因一条粮河相隔于世,村里没人出的去,也没人有过出去的想法,自给自足,延续后代没什么问题。

  老安就在这村里的东南角安了个家,令人不解的是,老安总给村民说什么陈桥兵变了,大哉乾元了,黄袍加身了,让村民们云里雾里,但他做活时精细认真,村民也权当听书了。

  自己不种地的老安好为人师,指挥着村民改进种植技术,改良劳作工具,记录节候时令,一个敢说,另一些就敢做,老安的木器做完没受过欠粮。

  老安教过一个徒弟,这徒弟聪慧的很,结构见一面就记住,工序看一遍就能上手,不过后来不知所踪了,哦,对了,那徒弟叫朱由校来着。

  百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某一天,村里的土路上出现了一辆汽车,车里下来两个穿着斯文的男人。这可是山村一奇景,那男人找到村长,当着全村人的'面说着他们此行的目的:这山村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力高,种出来的粮食营养丰富,做成营养片是再好不过的原料了。不过他们说的和老安一样,让村民摸不着头脑,但听说能用粮食换电器,村民的热情就被这“天外来物”点燃了。能冒冷风的柜子,能变图样的画框,能转圈洗衣服的桶,这可比老安做的方便好用多了。老安脸上没有被抢了生意的不快,嘴上一直呵呵。

  那两个男人和村长村民们说好了,村里产出来的粮食全部交给他们,与之交换的是村民一日三餐所需的营养片和电器。老安倒也落了全村人的好,人人匀他点,三餐也包着了,家具也都换成电器了,但老安总说:“这饭吃的不踏实。”他人都以为是老安实诚,无功受禄心里不安。

  又过了一段时间,村民索性连地都卖给了那两个男人,自己靠收租过的逍遥自在。村里也因那两个男人通了路,空房子也越来越多。

  青砖黛瓦,阡陌乡间,换成了工厂实验室,柏油马路。实验室里作物泡在从土里萃取出的营养液中,长势喜人。

  后来老安搬到了所谓的大城市,或者说,再也没有乡村了。

  后来,实验室里一样的配方再也长不出庄稼了。

  后来,这里荒了……

  阎罗殿里,阎王恭恭敬敬的给老安递茶,道:“这不是司农之神吗?您怎么有空来我这破地方了?”老安道:“我后稷拯民降谷,如今无人种地了,我可不就只能来找你了嘛!”

世界粮食日征文10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全家人围坐在小饭桌前吃饭,每当有人不小心将饭粒掉落到饭桌时,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一粒一粒捡起来,然后吃下去。

  起初,这一细微动作往往引起子女的嗤之以鼻,觉得不就是几粒饭吗,就值得这么怜惜吗?可父亲不这样认为,喃喃道:“糟蹋粮食有罪呀,哪怕是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看到父亲这么认真,我们也觉得浪费粮食不对,渐渐地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以后做饭吃饭过程中都做到尽量不要浪费饭菜。久而久之,饭桌上不丢弃一颗饭粒成为家庭成员的习惯。

  父亲大半生都是从旧社会饥寒交迫道路上走过来的,尤其父亲经历过的那可怕的民国十八年(1929年)年馑,多少人因饥饿倒毙的凄惨场面虽已过去多年,可是父亲还是心有余悸,所以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深恶痛绝。再者,不忘初心,父亲作为一介农夫自然格外珍惜自己的作品——一粒粒粮食,那种“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感受自然比我们更深,所以对于糟蹋粮食的现象来讲,父亲是最不能容忍的,用饭桌上捡饭粒的细微动作潜移默化教育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作为经历过那场特大灾荒的我来讲,再一次感受到了父亲为什么用那种方式教育我们珍惜一粒粮食的`良苦用心。当时全家饿得全身浮肿,有气无力,我整天喊着“饿,饿,饿”!脑子里全是粮食的影子。通过这次教训,我也和父亲一样,对粮食别有情感,不但自己珍惜粮食,在以后岁月里成为人父时,一样教育子女不要浪费一粒粮食,并且形成一种没有成文的家规。

  改革开放后,父亲责任田的粮打得满当当的,堆满了几间房子。看到自家的粮食这么多,父亲满是皱纹的脸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储存粮食吧,父亲特意挖了一口粮窖,将粮食移至其中,妥善保管起来,用父亲的话讲“这也算‘深挖洞,广集粮’”。甭说父亲的这一招很实用,以粮窖的形式存粮独具特色,多少年过去了,粮食都不变质,甚是神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里,父亲一脸的恼气,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完整的雪白雪白的馒头,既生气又无奈地说:“不能因为粮食多了,就如此浪费粮食,看看,这么雪白的馒头就被好端端的扔在路边了,败家子。”末了,父亲自言自语道:“什么叫防患未然,还得首先把粮荒的事情做好呀。”这件事发生后,父亲不知怎么想的,找人又打了一口粮窖,并且特意买回粮食装得满当当的。

  如今,父亲早已走了多年了,可是一看到父亲的粮窖,我们就更加珍惜粮食。

世界粮食日征文11

  节约粮食——一个听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词。中国拥有14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从《悯农》当中的“锄禾日当午”,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到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的辛苦多少的汗水……再看看现在,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剩下许多的饭菜留在了桌子上或者倒进了垃圾袋。看到一些同学们淡漠不屑的眼神和动作,不禁心寒。

  节约本应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弯曲的脊梁,是大家坚信的理念。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变质了?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了?而浪费倒成了大方的表现。殊不知,远在非洲还有叙利亚伊拉克的战乱或者贫困的国家,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哪里谈得上什么吃饱穿暖呢?与之相比,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们需要改正的机会,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我们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不能把眼光拘泥在这短短的一周——所谓的每年的粮食周,其实只要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成为节约粮食日。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更希望它是一种情结,一种情怀,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

  马克思曾说过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

  百尺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同时,在节约的同时吃的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合理搭配好膳食,不仅吃得好,还要吃得饱,吃的健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朗朗的读书声透着活力,希望我们可以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吾辈青年应当以节约为本,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发扬下去。

世界粮食日征文12

  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他们经常教育我:“要爱惜粮食,勤俭持家。”每次吃饭,他们都会要求我“光盘行动”,既使不小心饭菜掉到桌子上,他们也会要求我夹起来吃掉。为此,我感到疑惑不解,觉得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又不差这些,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地要求我们呢?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了为什么。

  刚一放暑假,我就嚷嚷着让爷爷奶奶带我回老家住段时间。奶奶在回家的路上对我说:“爷爷、奶奶回家可没有功夫陪你这个淘气鬼玩,我们有许多农活要干呢!我自信地对奶奶说:“我也要跟你们干农活,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的,奶奶,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奶奶笑着对我说:“干农活,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爷爷奶奶种了一些早玉米。回老家的第二天下午,我就随他们下地干活了。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我高兴极了。

  来到玉米地,我看到一排排的玉米已脱下绿色的外套,换上了黄马褂,一个个一尺来长的玉米棒别在腰间,像极了英姿飒爽的'士兵等待我们的验收。

  开始掰玉米了,爷爷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只见他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头,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尾,轻轻一掰,玉米棒就从玉米杆上掰了下来。我看着爷爷如此熟练、轻巧、快速的动作,心想:“掰玉米也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啊!对我来说简直小菜一碟。”我来到一棵玉米前学着爷爷的样子掰起玉米来,可玉米棒就是纹丝不动。于是我又用脚蹬着玉米杆,弯着腰,把玉米棒压在胸前两手再使劲,可还是没有把玉米掰下来。我又重新鼓劲,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才掰下一个玉米。我高兴的喊着:“爷爷,我也掰下一个玉米棒了。”,爷爷扭过头来笑着对我说:“不错,我有接班人了,继续加油干啊!”这时的我已经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再看爷爷已经掰了半篮子玉米了。

  直到傍晚,我们才把那一片玉米掰完,看满满的一三轮车的玉米棒静静的躺在车上,咧着嘴对我们笑,开心极了!

  回到家里,感觉两脚也不听使唤了,腰酸背疼的,手上磨出了许多水泡,火辣辣的直疼。奶奶看到我的手,心疼极了,赶紧拿出云南白药,一边给我涂药一边对我说:“现在知道我们平时为什么总是说要节约粮食了吧!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起早贪黑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的心血啊!”

  是啊!我明白了:一粥一饭当处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世界粮食日征文1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0xx年10月16日是第xx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xx镇中心小学向全体师生、家长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

  树立好榜样,言传身教,时刻谨记自身的文明用餐行为习惯,养成吃多少盛多少,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并引导学生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向同学倡议

  不偏食,不挑食,营养均衡身体好。在学校、家里,都要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小模范,要做到不剩饭,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口饭菜。

  向家长倡议

  勤俭持家,做文明健康家庭的倡导者。家长先行示范,通过“大手”拉“小手”,言传身教带动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牢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家庭观念;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养成节约美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

  向全社会倡议

 1、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在日常生活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2、争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

  对粮食的浪费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全球每年食物总产量中的.三分之一,约13亿吨粮食被浪费。我们要积极宣传“爱粮节粮”知识,增强节约意识,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共同营造氛围,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3、争做爱粮节粮的示范者

  一菜一饭来之不易,爱粮节粮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争做爱惜粮食、厉行节约的表率和楷模。

  4、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

  节约粮食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应尽的义务。我们要珍惜粮食,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不攀比,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要适量,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让我们一起践行“粮”言“粮”语,让中华民族传统的节俭美德代代相传,坚守“粮”心,共同遵守,营造更加良好的节约氛围。

世界粮食日征文14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社会上铺张浪费、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存在。作为xx中学的学生,我们要自觉地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模范,在“节粮爱粮”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为此,xx中学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当爱粮节粮的倡导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二、争当爱粮节粮的示范者。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日三餐吃饱吃好,提倡“文明用餐,把碗中的饭吃光”,倡导“适量点餐”、“小份菜碟”的文明消费理念,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

  三、争当爱粮节粮的践行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菜一饭来之易。爱粮节粮既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对劳动者的一份尊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应尽的义务。我们要知行统一,认真实践。

  四、争当爱粮节粮的宣传者。对食粮的浪费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当前,资源环境问题倍受全世界关注,节约粮食就是对资源的。节约、不浪费粮食就是对环境的保护。我们要积极宣传“节粮爱粮”知识,增强节约意识,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还要充分尊重他人的提醒,大家共同营造氛围、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凝心聚力,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共创节约型校园!

世界粮食日征文15

  我是一株稻谷,在我睡眼朦胧时,是甘甜的春雨唤醒了我,我大口喝着甘甜的雨水,只是为了冲出土地,见到光明,因为地下实在太黑了呀!我只能努力地长,努力地长,蚯蚓弟弟也来帮我松土。终于,我像捉迷藏的孩子一般悄悄地从土里探出了头,天是蓝的,草是绿的,花是万紫千红的,多么美丽的世界啊!地下的天地和它根本没法比。

  我看到世界竟如此美丽,更加开心了,也更加努力长高长大了。农民伯伯每天都会来看我们,他会来帮我们松土,看我们身体如何,有没有虫子伤害我们。艳阳高照,农民伯伯每次都累得汗流浃背,我看见他们累成这样的时候,心里都会想:我一定要快点长大,长得又高又壮,结出饱满的果实来回报他们。

  到了秋天,我果然结出了丰满的果实,沉沉的稻谷让我不得不弯了腰。收获了,我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笑容,我也开始期待未来:我会被卖到镇里,然后被吃掉吧。听上去有点可怕,但被吃掉就是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啊,而且仔细一想,如果人类没有我们就无法饱腹。这样子想,倒是我们救了他们。

  我被卖到了一户人家里,他们把我装在米缸里,等到饭点了,我就被做成了香喷喷的米饭,晶莹饱满,让人看上去很有食欲。我想:我马上就要实现我生命的意义了,我要为人类奉献自己了!可是,等我被送到饭桌上时,我看见了一家三口坐在桌子前面。看上去爸爸妈妈吃得都挺好的,但男孩只吃菜不吃饭,等到喜欢的菜吃完了以后,把筷子一放,就跑到房间里了,爸爸妈妈也懒得管,继续吃自己的'。我继续躺在碗里,等啊等,等到他们收拾碗筷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什么。我天真地想着,他们是要把我留到下顿再吃吗?很快,我被就被他们倒到了垃圾桶里,随着我被一起倒下来的还有刚才他们吃剩的饭菜,这些菜可都只吃过一遍,还很新鲜呀!我很疑惑,也很愤怒:嗯?为什么要把我倒掉?为什么不吃了我?你们不吃也可以给别人吃啊!吃不了,你就不要做这么多啊!

  明明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地把我种出,我也这么努力的长大,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和农民伯伯努力的结果?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多少人没有饭吃?有多少人饿死?现在时代是变了,但也不是浪费粮食的理由,为什么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不但不心怀感恩,反而对其破坏、浪费?实在是令人不解!

【世界粮食日征文】相关文章:

世界粮食日的征文01-27

世界粮食日征文03-19

世界粮食日征文【热】07-10

世界粮食日征文最新02-12

(合集)世界粮食日的征文06-03

(热门)世界粮食日的征文06-03

世界粮食日征文[荐]07-11

世界粮食日征文实用15篇07-10

世界粮食日征文(通用27篇)10-17

(优选)世界粮食日征文15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