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机制
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经历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们能否顺利毕业,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的。下面YJBYS提供政治毕业论文一篇,欢迎大家阅读思考!
摘 要: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分析可行性、专家论证、防范风险、严格责任制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环节。然而,在目前的公共决策实践中,随着一些功能环节的缺失,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并未被完全确立起来。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分析阻滞政策执行的因素、完善改进措施是改进公共政策的必要环节。
关键词:公共政策;澳大利亚先进经验;阻滞因素;改进机制
一、理想的公共政策制定流程
第一,研究分析目标的可行性。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经过全面、充分、严密的尽职调查,并按照要求编制规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完善项目专家论证制度。专家组成员应当是相关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专家,以及在投资、财务、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专家。论证未通过或存在重大争议的项目不得进入决策程序。专家论证程序主要包括:提出咨询论证事项、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形成专家论证意见等。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公共决策要坚持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在充分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交省政府相关部门论证决定。在审议过程中有异议的项目应当暂缓决策,再行论证。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审慎决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要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第四,加强投资项目的风险防范。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控制资产负债水平,防范财务风险,要强化对投资项目的法律风险防范。要建立投资风险预警监控机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和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制定应急预案,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第五,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根据所投资项目情况,选择熟悉本行业的专业人员组成项目组,并确定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责任书,明确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定期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根据项目实施结果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奖惩。第六,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内部投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决策程序擅自投资的、在投资过程中不按规定执行招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的,以及因投资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项目不能达到预期赢利水平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澳大利亚公共政策制定流程及对比思考
澳洲是个法律、政策十分健全的国家。要想了解和借鉴其政策规划策略及方法,就先要对政策制定者和最终受益者均有充分的认识。在塞拉·马德森的《澳大利亚公共政策导论》一书中提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受益者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面对他们的是一系列的利益关系以及大量的压力。他们可能来自政府内阁或是行政官员,也可能来自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或者是工会以及寻常百姓。只有了解这些人如何相互影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以及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他们这样做,我们才能更完善的理解澳洲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澳洲政府在制定其公共政策的时候会考虑到以下几点:
公共利益、公共意见、公共财物、公共法律、公共机构、公共健康、公共秩序、公共教育、公共债务、公共责任。
所有以上条款都会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被充分地考虑进去。
总之,澳大利亚的政府主要通过立法、财政和组织等手段对公共政策加以干预和控制,这是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政策的要求而适时调整的结果,是为了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和政治体制协调一致。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科技发展,使全球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因而在宏观管理领域,世界范围内开始呈现出这一共同趋势:寻求政府宏观调控的适度及其与地方微观管理的最佳结合。这一点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三、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政策执行的阻滞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歪曲型执行:由于政策的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不符,政策执行主体就利用了政策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借口本地区本部门的特殊性,故意歪曲了政策,作出了与上级政策表面一致而违背实质的不同解释,使得上级的政策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预期的政策效果被减弱甚至是无法实现。(2)机械型执行:政策机械型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无视公共政策的精神实质,不考虑客观环境条件,对相关问题不能因时、因事、因地作出具体分析,机械地照搬其他地区、部门或行业的公共政策;或者表现为无视公共管理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机械地照搬陈旧的、过时的公共政策。(3)区分型执行:政策区分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政策目标体系的理解,把一系列政策目标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然后有选择性地执行。
上述公共政策的阻滞因素会导致政策执行成本的浪费、行为和价值导向的偏离、损害政府信誉等问题。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决策的指定机构和执行机构相分离、横向机构之间职能配置重叠。政策决策的制定机构和执行机构相分离。在政府的行政机构体系中,政策往往是由处在中高层的机构负责人或是中层干部制定,形成决议和方案以后交由最低层的或是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去执行,这也是造成政策执行阻滞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利于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横向机构之间职能配置重叠。这往往导致宏观失控,国家受损,群众吃亏,正确的政策难以执行;同时,由于未明确具体的执行机关,就会出现如果有利可图,会出现几个部门、几个行业争相管理,而如果无利可图,则又会产生执行缺位;机构职责不清使政策执行机关互相推诿,从而出现政策敷衍或执行中断;执行机构间缺乏沟通协调,传播机制还未有效地建立起来,缺乏一定的信息反馈,使政策的宣传阻塞,不能迅速、准确地传递。
四、公共政策制定的改进机制
一定的行政权力是党政机构管理组织和社会的必要条件,国家机关党政之间的权力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行政系统运行是否顺畅和富有效率。因此,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完善现行的行政体系,改善权力配置。第一,完善行政组织间的权力分配体系。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目前,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意识不断加强,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利益增长和保护的首要力量。第二,完善党政组织间的权力分配体系。其一,进一步明确执政党和政府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关系和地位。其二,如何正确实现这种关系,也就是如何正确配置两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将宪法规定的原则通过具体的法律关系来规范和限制。第三,加强政策执行控制机制建设。要构建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政策执行控制机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营造全民监督的氛围、提升专门监督机构的地位,保证其独立性、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增强社会监督,为了增强社会监督的威力主要应该作好新闻舆论监督以及团体监督。另外,还应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建设,要建立政策执行监督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
总之,理想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包含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效果预测和方案抉择等五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环节。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决策实践中,一些功能环节(如问题界定、结果预测和追踪评价等)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科学的、合理的决策程序并未完全确立起来。没有经过长期调研及理论探讨,没有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没有经过多次认真充分讨论,少数领导者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拍板的情形并未绝迹。因此,对于公共部门管理者来说,弄清政策制定或公共决策的基本程序很有必要。
政府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角色,虽然在名义上是“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事实上他们仅仅将别人早已制定好的政策合法化,并执行这些政策。当然,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可以增加某些政策条款,可以对政策规定一些执行条件,进行一些修订和阐释,以至于对政策本身产生影响。但是,所有这一切通常只是辅助的增删措施,可能会对那些直接受政策影响的人们有关系,但细节终归是细节,在大方向上还是要服从公共政策所规定的目标和方向范围,这些是不可逾越的。
参考文献:
[1][美]E.R.克鲁斯克,等.公共政策词典[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65.
[2][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
[3]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77.
【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机制】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10-09
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0-08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10-05
浅论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意义10-08
网络消费合同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改进方法论文10-08
公共政策制定中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分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