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毕业论文

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09 10:30:54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学生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构建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在现代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倡导下,教育者既要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强调道德教育,关注学生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有人情味。人文主义教育是为培养完善的人格而不懈的努力,着眼于提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重视把教育和生产相结合,培养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培养人的责任感,为建立一个人文化的社会而努力。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步扩大,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正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中离不开人文教育的内容,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为现代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功能上,人文教育既重发展人也重发展社会;在教育制度上,重精英教育更重普及教育。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课堂再现生活的真实,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总而言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在实践上是既教人会做人,又教人会做事。对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已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回归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发展生活”,教育生活观的基本理念“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

  二、现代中学生思想的时代局限

  1.情感独占和情感冷漠的心理倾向

  现代初中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过于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父母及整个家庭过分的宠爱,青少年都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久而久之就淡化了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意识的膨胀,形成了许多独生子女所常有的通病,具有情感独占和情感冷漠的特点,独生子女比例之大和“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溺爱,我们的使得独生子女体现出道德情感的淡漠,即道德责任心与道德使命感的缺乏,加上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不惜重金进行智力投资,望子成龙之心极为迫切,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是否健康发展却充耳不闻。而有些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把学习成绩的优劣看作是评定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伦理道德的变化、社会观念的趋向及多元化社会的形成都影响这学生的情感走向,这些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的杠杆作用日益增大,当我们的社会趋利轻义,每个人都希望人人为我,却很少考虑我为人人,结果社会上处于一种自私自利的情况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逐渐学会从经济利益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设计自我发展的道路,当经济利益突显出来,青少年的理想随之弱化,个人独立性与自主性逐渐增强后,在孜孜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感只是与自己相距遥远的外在的东西。

  2.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混乱状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这一切都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个人需要的发展,人的需要更加具有多层次性、无限性、广泛性和复杂性,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趋向多元化。当代中国价值选择多元化并趋于实惠,在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的核心价值体系未完全建立之前,多样性的价值选择和多维性、宽容性的价值评价,往往会导致判断是非标准的模糊、相对化困境,使人们感到困惑,处在传统与现代、主流与非主流、东方和西方、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处在不确定和茫然状态中无所适从。社会的多元化既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促进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的了解社会,又导致了思想潮流的多元化,多元化思潮冲击着学校和家庭,同时又给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性格培养带来了更多的变数。是非善恶界线模糊,个体自主权利意识高涨,个人价值选择的重利倾向相应地会导致价值选择混乱、社会舆论评价莫衷一是,缺乏共识,容易让学生善恶是非产生混淆。

  3、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异化

  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21世纪是一个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凸显的时代,关注人类生活,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探索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体现。21世纪的青少年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价值观的异化体现在行为与认识的脱节:对“对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高尚的人生观比较淡漠,又对崇尚自我完全抛弃社会国家利益的私利主义嗤之以鼻。现实的践行中,顺应并且认同了较低的社会道德行为模式。以致当今的青少年在认识与实践、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相当多的青少年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甚至是人际关系,而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没有直接关系。人生价值观向金钱和个人倾斜,同时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也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需要及满足,以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流行音乐、流行舞蹈为特征的西方大众文化对思想正在影响走向成熟的青少年,西方的工具理性取代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教义,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整个西方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它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思维模式较前辈人普遍发生了一些变化,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被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所替代,追名逐利成为很多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人与人之间关系逐渐冷漠、隔阂。

  三、学生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途径

  为了更有效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笔者以思想品德拓展课为教学平台,汲取生活中的素材,展开实践活动,努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能力和综合知识,着力提升学生良好的生活品质和人文素养。

  1、以人文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的生活能力的提高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学习即生活”的教育思想。生活能力的内涵是什么?目前理论界的界定多种多样,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即面对生存应有的智慧;.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具有同情心,关怀体谅他人;具有正义感,尊重人权,憎恶错误行为;具有开朗乐观的品格,热爱生活,乐于奉献;自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责任感和自助精神;正确获取和选择自己需要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和健体的能力等等。可见生活能力是一种健全人格的素质和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前提、发展的条件。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生活认识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思想品德学相关知识,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例如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生活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生活中的挫折让学生拥有学会反思的智慧。让学生在挫折中不仅要学会坚强,更要在挫折中学会反思。要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首先就要应该的是挫折感,在课堂上,笔者邀请班里能够正确面对挫折的同学介绍经验,给班里的同学以借鉴。然后组织同学认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挫折,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凡是能够联系学生实践的教育内容,笔者尽量让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参与进来,在小组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生活常识有了更清晰完整的认识;重新认识了生活的内涵,在自己今后的生活中,知道养成良好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密切联系,并懂得了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生活能力。

  2、以综合素质教育为目标,彰显人文教育的内涵

  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为基础,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以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身心综合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符合特定的社会要求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使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互脱节,它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失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能力的机会。现代教育学理论阐明基于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现今的独生子女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当中长大,个人的技能和能力都十分的突出,创新意识、突破思维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是,个人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只包含这些,团队意识、协调能力和对社会秩序、环境秩序的尊重也是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独生子女们良好的道德素养,笔者结合现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状况,主要通过拓展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了必修课程教材外的许多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例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儒家的自省思想,因为儒家观念中有“吾日三省吾身”(《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的思想,其中强调通过学习,见贤思齐,自我反省,加强修身,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学生认为这种思想对于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寻求内心的和谐,正确应对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是有作用的。在呼吁人文教育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不了培养学生讲求诚信、追求道德的完善,有人把今天的独生子女归纳为“四不”:对己不严厉,对人不让礼,对事不感激,对物不爱惜。笔者在这种教育的背景下,充分借鉴传统的人格教育思想,进行传统和现代的对接,例如在分析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贪求的社会现状,对学生有何影响,学生通过了解古代的富贵观,特别是孔子的富贵论,知道任何一个时代,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利益与道德之间的问题,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正常的追求和欲望,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关键是如何求富贵,是否取之有道。在肯定人们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去获取富贵的同时,孔子反对惟利是图,不择手段,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过去的道德观念的现代价值,这些道理无不包含着个人身心和谐的丰富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协调人们对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追求,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当这些知识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时,学生就有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育内容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的意义就更深远。人文主义教育观是从实践的观念、从生活认识论出发的,用发展的眼光关注个体,有效促进个体的主动发展,以人为本,最终实现实践智慧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和目的,现代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形成人的个性的手段,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生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论文10-11

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论文10-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论文10-11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刍议教育论文10-1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论文10-13

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教育论文10-12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实施原则和效果论文10-10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10-11

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论文10-11

法制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