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毕业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论文

时间:2022-10-09 10:45:46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论文

  1.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要把握时代主题,结合实际,尽可能避免抽象僵化的意识形态宣传理念,可以先进事例、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如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视频。可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利用情境教育法创设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情境,如创设与革命传统教育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参观、访问、调查典型场景、典型人物,引导大学生融入其中,在相关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从而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自觉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德育内容要渗透入高校其他各门课程与各项活动中。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具有真实性、引导性的“道德情景”,创造良好环境,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入德育。如创设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情境;通过举办主题班会、读书报告会、学术讲座与研讨、党校培训、各种竞赛等活动及文体课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活动中,在关怀人的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重视挖掘日常生活实践及生活世界中的德育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现实生活世界之中进行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校园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资源,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管理工作、闲暇活动等生动教材,开展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有什么样的老师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学生,高校辅导员要有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高度自觉的使命感,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视生命,在工作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教育学生。这样,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在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德育就会无处不在,从而实现其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论文

  2.开展大学生生活实践和自我管理实践。杜威指出:“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但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高校德育应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为他们创设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文化环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建构及思想行为的规范。从小环境讲,要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使寝室成员之间能和谐相处、关心帮助、共同进步。从大环境讲,要注重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反对学生“死扣书本”的现象,鼓励学生到户外多参加社会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开阔他们的视野,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学会应对挫折。还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巩固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感受道德的重要性,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社会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从总体上、个性上、变化发展上了解每一个大学生,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们,既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又讲道理,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比如:

  第一,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常与他们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困难,及时在思想上感化他们,心理上安慰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关心和帮助,如帮助他们通过勤工俭学、申请国家奖助学金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补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渡过难关,完成学业。同时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让他们在互助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阴影。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自我认同、职业生涯的规划、社会交往、与异性关系等等,都会带来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问题,如厌学症、自卑抑郁症、情感困惑症、就业压力症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对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安排做心理筛查,通过问卷等科学方式,找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或治疗;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和解决,如可以在学生寝室楼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时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三,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各方面比较单纯,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人际关系患得患失。面对这类问题,高校辅导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给学生正确的交往原则如正直、平等、诚信、宽容、换位等原则,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和强化那些社会需要的思想行为,制约或惩罚那些超越社会规范的言行,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不同教育指导内容,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邀请成功人士做就业讲座,加强就业培训,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行情,调整就业心态,掌握基本的应聘技巧和礼仪常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岗位洽谈、应聘指导等多种服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论文】相关文章:

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论文10-1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精选6篇)09-2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论文10-11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10-11

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论文10-11

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论文10-12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刍议教育论文10-13

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教育论文10-12

法制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论文10-11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