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政治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及策略论文
一、反思能力的含义及其内容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己及其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引自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自我监控能力,即对专业的自我观察、判断、评价、设计的能力。具体包括:教学效能感,主要指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的认识、评价进而产生的自我价值感;职业意识,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职业生涯和工作环境以及未来发展的期望;自我设计,指教师在对专业自我的观察、判断、评价的基础上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设计。二是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主要包括:(1)课前的计划和准备;(2)课堂的组织管理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3)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4)教后反省。
二、提高中学教师反思能力的必要性
杜威早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就对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做过这样的论述:“它把我们从单纯的冲动和日常活动中解放出来……使我们能够预见指导我们的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或我们意识到的目的来进行计划,能够以深思熟虑和带着目的的方式开展行动……它把那种单纯的食欲性、盲目性和冲动性行为转化为理智行为。”在杜威看来,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获得反思习惯,以便他们能从事理智行动;对教师来说,要提高培养反思型思维习惯的教育其本身应是反思探索者。这是杜威留给人们的谆谆告诫。
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提倡教师反思性教学,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不再做现有知识的灌输匠、注入匠,而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发现真理,不断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教师创造的基础是不断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反思。
2.教师专业化特点的需要。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对专业人员来讲,专业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实践中不断获取知识。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才能与时俱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这也就是说,当代教师的专业特点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的教师。
3.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林崇德教授也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与监控,就多一分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程。”教师通过对专业自我的反思,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及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的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以获得实践性的知识,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良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进行改善和优化,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由新手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化。
4.亲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目前实施的新课程,在内容上更多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均匀性(特别是科学、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这对教师原来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教学行为和策略并改变角色。再则,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操作上的,如教学环境、条件、设备等方面的不成熟;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教学设计、新的合作关系的准备不足。但教师不能等时机成熟后再实施新课程,而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自身学习。
三、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原则及其策略
(一)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教师反思在内容上和方式上是开放的,不应把教师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局限在某些方面,只要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应该提倡的。
2.自主性原则。强调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师自身的主观努力,发挥主动性思维。
3.实践性原则。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根源于教学实践,通过对专业自我、教学过程的反思,积累好的经验,促进自己专业化的发展,而不能机械套用、照搬他人的理论和方法。
(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对国家来讲,要专门有教师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规划,制定出教师教学实践反思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和课程的标准,并设置相关的内容或课程,尤其是要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我国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强调横向的社会比较。如教师职称的评定,多是教师和教师之间相互比较评出来的,大部分学校用学生成绩的好坏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教师的进步多来自外部的压力,而非源于自身的动力,教师并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为此,国家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要建立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学生成绩不再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惟一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评价要以自评为主,这必将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对学校来讲,要创设教师教学反思的情境。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例如,学校可创设微型教学情境——帮助教师录制课堂实录。因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难捕捉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带,可更清醒地认识真实的自我和隐性的自我,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此外,学校平时多鼓励教师举行公开课,并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反思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活动,等等。总之,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应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
对教师本人来讲,要转变教育观念,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具体表现在: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理论提升。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主动探究教学的奥秘,寻找教育的真谛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关键。然而,目前一些中学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很令人担忧。中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工作繁忙、压力大、时间紧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笔者却认为,对教学理论的认识和态度是制约主动深入学习的主要原因。试想,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深刻的理解、领会、悟性和内省,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没有对新理论和方法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迫切需要,怎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并经常以批判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呢?如果对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内涵知之甚少,又怎能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应树立并实践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广泛培养自己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水平。一方面,经常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家的名著,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及最新成果,广泛涉猎前沿的教改信息、动态及进展等,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学科需要,或从教学体验出发,有针对性地重点研读一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借鉴指导作用的专著、论文,如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走进新课程——和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课程标准解读》等。通过广泛涉猎和重点研读,日积月累,其兴趣、动力、愿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反思性教学也就有了实践的基础和动力。
2.增强课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反思日记是教师提高课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反思日记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新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教师的反思日记的内容涉猎应十分广泛,既可涉及到专业自我方面,如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他人的对话等;有关教学方面的,如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成功之举,及时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或对课堂上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以后教学提供可吸取的教训;有关学生方面的,可记录学生的思想、见解,等等。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的营养和宝贵的教学资源。总之,写反思日记贵在坚持,贵在执着,一有所得,及时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3.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拓宽反思渠道。
现代教学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教师的“教”应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及内容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认知的思维规律。实施学生反馈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反思策略。为此,每学期开始,我都先在学生中作一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政治课的希望。连续五年,都给学生开设课前三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客体,对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出发,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进度、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及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学生的眼睛,教师就可能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又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层面自我认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学生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期中、期末考试以后,利用谈话、问卷等形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宝贵资源。
4.参与教育科研,促进反思的超越。
教育科研能力是根植于教育实践百又有所升华和超越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体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提升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中发现新的问题、新的现象,并主动去探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必须依托科研,加强教育理论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比如这次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方法的变革,而且也是人的变革。教师不仅仅是课程被动的解释者,也是课程的参与者、建构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新课程实施当中去,在不断的实践反思过程中,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识、专业能力得到升华。总之,谁参与教育科研,谁就可以掌握教育的制高点和主动权,并产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教育科研是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中学政治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及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的政治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论文10-09
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论文10-08
外科护理中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策略论文10-09
浅析外语能力培养策略研究10-06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论文10-10
初中物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论文10-09
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教育论文10-12
高中化学课前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10-08
关于浅析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10-11
小学数学中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