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影响肠闭锁预后的临床因素

时间:2022-10-05 19:21:47 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影响肠闭锁预后的临床因素

  影响肠闭锁预后的临床因素【1】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肠闭锁预后的临床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肠闭锁(十二指肠闭锁42例,空回肠49例,结肠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数据采用非参数方差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本组随访2年,总病死率7.9%,原因为出生体质量低并伴严重先天畸形。

  结论:肠闭锁患儿病死率与肠闭锁位置无明显相关。

  出生体质量小于2kg且合并相关先天畸形是肠闭锁患儿高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肠闭锁;病死率;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畸形

  肠闭锁患儿病死率高达30.0%~50.0%[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肠闭锁的治疗效果有很大改善,但病死率仍高(5.0%~10.0%[2~3]),发展中国家为30.0%[4]。

  本文将回顾性分析1990_01—2006_12我科101例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影响肠闭锁预后的临床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均为新生儿,出生后1~4d,平均2d。

  根据闭锁位置分为十二指肠闭锁(42例)组,空/回肠(49例)组和结肠(10例)组(表1)。

  对患儿性别、孕期、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并发其他先天畸形、初次诊断方法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查,记录患儿术后病死率。

  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组的生存率,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

  表1 3组一般资料

  2 结果

  本组均随访2年,十二指肠闭锁组死亡5例,空/回肠闭锁组2例,结肠闭锁组1例,总病死率7.9%,原因为出生体质量低并伴严重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和食道闭锁)。

  十二指肠闭锁组合并畸形发生率(76.2%(32/42))高于空/回肠和结肠闭锁组(28.6%(14/49)、50.0%(5/10))(P<0.01)。

  先天畸形与病死率的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伴先天畸形肠闭锁低体质量(小于2kg)患儿生存率下降(P<0.01)(表2)。

  表2 3组出生体质量与是否伴先天畸形生存率(%)的结果

  3 讨论

  由于肠闭锁位置和类型的多变性,因此评价肠闭锁患儿预后的临床因素较多。

  研究报道,高位空/回肠闭锁患儿生存率为60.0%,中间位小肠闭锁患儿生存率为82.0%, 而远端回肠闭锁患儿生存率

  达100.0%[5]。

  大部分患儿的死因主要是手术并发症(吻合口瘘或肠功能紊乱等)。

  随着手术技术、重症监护水平和新生儿营养水平的提高,无论肠闭锁位置如何,其生存率均得以很大改善。

  DALLA等[3]报道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结肠闭锁病死率分别为14.0%、16.0%和0.0%,本研究总病死率7.9%,与病死率密切相关的因素为伴发相关先天畸形和低出生体质量,且二者互相依赖。

  闭锁位置与生存率无直接相关,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危险因素,因为十二指肠闭锁患儿有更多机会合并先天畸形,所以这类患儿与无合并先天畸形患儿比有更高的病死率。

  有学者认为肠闭锁患儿生存率与出生体质量以及合并畸形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6]。

  本研究伴先天畸形的肠闭锁患儿有6例死亡而不伴先天畸形的仅2例死亡,伴先天畸形的肠闭锁患儿出生体质量明显小于不伴先天畸形患儿(P<0.01)。

  我们进一步统计出生体质量和病死率的关系,发现伴先天畸形的肠闭锁患儿如果出生体质量小于2kg,其病死率上升,且不管肠闭锁位置如何,伴先天畸形的肠闭锁低体质量患儿病死率上升。

  本结果表明,合并先天畸形和低出生体质量乃是肠闭锁患儿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因素。

  努力降低低体质量肠闭锁患儿的出生率、产前检测是否肠闭锁患儿合并相关先天畸形,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将有助于提高肠闭锁患儿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FORRESTER M B, MERZ R D. Population_based study of small intestinal atresia and stenosis, Hawaii, 1986_2000[J]. Public Health, 2004, 118(6): 434-438.

  [2]EKENZE S O, IBEZIAKO S N, EZOMIKE U O. Trends in neonat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1996-2005[J]. World J Surg, 2007, 31(12): 2405-2411.

  [3]DALLA V L K, GROSFELD J L, WEST K W, et al. Intestinal atresia and stenosis: A 25_year experience with 277 cases[J]. Arch Surg, 1998, 133: 490-497.

  [4]CHIRDAN L B, UBA A F, PAM S D. Intestinal atresia: management problem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 Pediatr Surg Int, 2004, 20(11~12): 834-837.

  [5]OZTURK H, OZTURK H, EDIK S, et al.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51 neonates with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J]. Saudi Med J, 2007, 28(7): 1050-1054.

  [6]AGLADZE N D. The assessment of risk factors of the atresia of the gastro_intestinal tract[J]. Georgian Med News, 2006(137): 71-74.

  影响肝癌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2】

  摘要:目的:对影响肝癌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x回归法,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展开多因素、单因素分析。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临床因素主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功能、血管癌栓、远处转移、肝硬化、治疗方式等。

  结论:早期分析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临床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可提高治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肝癌预后;影响;临床;因素

  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探讨影响肝癌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并对相关因素与患者的生存时间作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期望能发现对患者预后影响最明显的临床因素,进而为促进预后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男患45例,女患11例;年龄18~74岁之间,中位年龄53岁,平均年龄(47±7.39)岁;生存时间在26d~64个月之间,平均生存时间(14±2.42)个月;患者均经体格检查、CT、B超检查及AFP测定,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2.0cm~15.4cm之间,平均直径(7.3±2.62)cm;肿瘤个数仅1个37例,肿瘤个数为2个及以上19例。

  1.2方法

  1.2.1随访方法

  患者从开始治疗起,每隔1~3个月来医院复查1次,检查内容主要为AFP测定,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体格检查等,同时对患者进行电话或入房随访,将患者死于肝癌为终点事件,死于其他原因,或是失访、随访结束时患者仍存活,将归为截尾数据。

  1.2.2研究方法

  选择可能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根据名称进行变量编号,并填写具体的数量化情况,以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X1~X6,其16项)作为自变量,以生存时间(Y)为因变量,如表1所示。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AS System for Windows 9.2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并采用Cox回归法对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具体方法为:建立Cox模型,确定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将各项自变量分别代入到Cox模型当中,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的临床因素;之后,再将16项自变量同时代入到Cox模型当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的临床因素[1]。

  2.结果

  2.1随访结果分析

  56例肝癌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3个月~72个月之间,对16项临床因素进行观察与分析,对患者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结果进行统计观察与分析。

  2.2单因素Cox分析结果

  通过Cox回归法对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肝癌预后的单因素主要有(根据Wald值的大小依次排列):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功能、肝硬化、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血管癌栓,以上7项因素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显著相关系,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此7项单因素的回归系数进行观察分析,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功能、肝硬化、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血管癌栓6项影响因素的回归系统均为正值,表示以上项目均属于危险性因素,危险度(RR)均>1,会增加患者死亡的机率;此外,治疗方式的回归系数为负值,由此表明此因素属于保护性因素,再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发现手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最佳,其次为TACE的治疗效果,最后为静脉输注药物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式的危险度<1,提示该项因素降低了死亡的机率(见表2)。

  2.3多因素Cox分析结果

  对16项影响肝癌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发现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主要有(根据Wald值的大小依次排列):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功能、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血管癌栓,此6项因素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关系,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肝癌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肝癌患者中,男性发病率较高于女性,目前,医学界对于肝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成明确,多认为肝癌发病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环境因素相关。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肝癌发生与糖尿病、家庭遗传、酗酒、肥胖等也有相关性,但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还需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原发性肝癌也获得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较前些年相比,肝癌的总体治疗效果已有了显著的提高[2]。

  目前,临床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外科综合治疗方式最为有效,但即便如此,患者在治疗后5年内复发率仍极高,且由于肝癌预后差,虽给予积极的治疗,仍无法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

  为能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深入分析影响肝癌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指导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可见,肝癌患者的预后受身体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年龄、性别、肝炎、肝功能、肝硬化、癌转移等,均有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3]。

  本次研究中,虽然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肿瘤部位等临床因素均纳入到了影响肝癌患者的因素当中,但经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可见,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明显相关性的因素主要有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功能、肝硬化、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血管癌栓。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发现,还有一些学者以肝癌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主要如甲胎蛋白、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球蛋白等因素)为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所选取的参数标准与侧重点不同,最终的研究结果会存在较大差异。

  但即便如此,本研究中所提出的临床相关因素与肝癌预后的关系,仍是比较严谨和科学的,可以将其作为肝癌合理、有效治疗的指导依据。

  综上所述,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临床因素主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功能、血管癌栓、远处转移、肝硬化、治疗方式等。

  临床治疗肝癌患者时,需对以上临床因素高度重视,通过对相关临床因素的针对性干预,促进患者治疗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以锟,等.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4):299-301.

  [2]汪建成,等.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4,

  [3]张玉鹏.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生存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2013.

【影响肠闭锁预后的临床因素】相关文章:

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潜在影响因素论文10-08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可靠性影响因素探析论文10-08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10-09

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研究10-26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10-05

个性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10-08

影响职业规划的相关因素10-07

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因素论文10-08

影响工业布局的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教学教案设计10-08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药物相互作用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