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作文

自然作文

时间:2022-08-05 08:41:08 自然作文 我要投稿

【热门】自然作文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自然作文七篇

自然作文 篇1

  我喜欢小动物,平时看电视时也很喜欢观看一些关于动物的节目,《人与自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一。有一次在收看一期介绍象群生活的节目时,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触目惊心”。

  在自然保护区时,工作人员用红外线望远镜发现一只小小象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痛苦。他们仔细观察,发现小小象的一条腿被偷猎者的夹子夹住了,而且伤口非常深,如果不及时治疗,小小象就会有生命危险。工作人员必须把小小象与象群隔离才能进行治疗,他们想方设法去救助小小象,把小小象带到安全的地方治疗,治好后再送回到象群去。可是象群仿佛已经察觉到少了一只小小象,它们开始四处寻找小小象。

  就在寻找小小象的途中,一只大象的腿又被夹子夹住了。这次的夹子非常大,大象的腿已经开始流血了。因为有象群在,工作人员不敢靠近大象。象群也没有办法,只是围着受伤的大象悲鸣。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象失血过多,在同伴们哀伤的悲鸣中死了。

  小小象被工作人员治好后,回到了象群里,又开始了危险的生活。

  看着大象无奈地死去,我憎恨那些猎人,他们为何要设陷阱?不就是为了挣几个钱吗?为了挣钱就要杀死大象,太残忍了。我多么希望人类能和动物们和谐相处,让我们的.世界多些宁静,让自然界多些和平呀!

  我要呼吁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动物们吧!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让我们都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吧!

自然作文 篇2

  在那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蚂蚁、蜣螂、藏羚羊、狼……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蚂蚁一大早便起身往外走。他边走边想:我以前总是那么忙,也没时间欣赏这森林的美景,今天要好好地一饱眼福!

  他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庞然大物,比他的.身体大得多,全身黝黑,头前端长着一个犄角似的东西,前足强大得像球拍,中足、后足上长有钩刺,威武得像个将军。“这陌生的家伙是谁?”小蚂蚁自言自语地躲到一块石头后面仔细观察。只见那个家伙东张西望,似乎在找什么东西。忽然,他的目光盯住了一堆粪便,随后大步走过去。只见他先用前足扫出一块空地,把粪便放在肚子下面,用中足和后足来回搓,直到搓成一个核桃般大小的球。粪球搓好后,他用后足勾住粪球,用前足支撑地面把粪球向后缓缓推入一个洞中,最后用废物堵住洞口。

  “天啊,他怎么对粪便这么感兴趣?”这陌生的家伙一系列的动作激起了小蚂蚁强力的好奇心。于是,小蚂蚁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轻轻地问那个正在休息的庞然大物:“请问你是谁啊?”“我是蜣螂。”“奥,你就是人们常说的‘铁甲将军’啊!”

  小蚂蚁见蜣螂如此平和,一下子就放松了,好奇地问:“你刚才在干什么啊?”

  “我在准备我晚餐啊。”

  “啊?你是说那是你的食物?”小蚂蚁指着刚刚蜣螂填好的洞,惊讶地问。

  “当然。”蜣螂点点头骄傲地说,“我们蜣螂一向是以粪便为食的。这样不但使大森林中的粪便减少了,还使大森林里的草长得更好。人们都说我们是自然界的清道夫。”

  小蚂蚁想:自然界里的许多动物都和蜣螂一样,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比如猫头鹰捕捉老鼠,青蛙捕捉害虫,蚯蚓松软泥土……可不少人不仅不保护我们,还经常伤害我们,真是不应该啊!

自然作文 篇3

  秋乘着寒雨,在绿意盎然的大地上着陆。他们狼狈为奸地,忽悠着树木换了颜色。换过妆容的树木是真的漂亮,艳红似血,亮黄如金,像浓妆尽抹的都市女郎她们不知道,变换了颜色,释放了美丽,迎接他们的将是黑色深渊。于树而言,不过是一秋一落叶,只要存在着,就有美丽循环。叶子则不是,她就像一秒夺目的烟花,一夜风流的昙花,以及扑火的飞蛾她们在短顺间释放一生的华彩,在短顺间灰飞烟灭。始作俑者,看着自己的把戏成真,笑得如鬼如魅。

  叶子终于释放尽了她的美丽,随着冷风,盘旋而下。很快,它们被勤快的人们扫去。黄叶铺地的诗意美景在白天是看不到的。唯有晚上,昏黄而不模糊的路灯潜藏云霞般的小叶树枝里,光从细密的小叶里伸出手,覆盖在地上的黄叶上,黄叶被黄光覆盖,幻化成了金色,满眼的金叶子铺在地面,令我这穷苦的人陷入一瞬的遐想,一瞬一轮回。

  第二天,叶子果然不见。裸露的地面像无表情的结冰的人脸,路两边被剪的青松上,覆盖了一层小冰晶,如果我变为蚂蚁,一定要去那冰晶世界畅游一番。

  不远的栏杆围墙处有一从爬山虎,在这个时候,爬山虎的叶子已经经历了她那红色的光鲜期。而这一丛竟还是绿色,但水分已经失掉,变得干瘪。它随昨晚的风落到了墙角,幸运地躲过了勤劳人的扫帚。前两天早上,门外的人行道上落了一地的黄叶,在叶子上试着走了几步,每走一步,脚下软软的,还有喀喀的响声。

  我想,这些叶子的一生,除了要落叶归根,其它的,是不是圆满了。她将自身的潜能全部释放,从嫩绿的天真,到翠绿的清新,深绿的韵味,鲜黄的美丽蜕变,最后水分的.全部挥发,她的一生是多么的迷人。

  秋戏弄了叶子,诱惑着叶子在美丽中沉沉睡去,她是生命的终结者。叶子在美梦中完成了她从生到死的跨度,也不算一种完全的缺憾。生命,长也好,短也罢。只要做好生命中应做的事就好;当回过头清点我们做过的。这时候,若能问心无愧的说,尽了力了,就算是圆满。成功与否,交给命运。我们总说总抱怨前人说过的遗憾。那为什么,在知道遗憾将成为遗憾之前,将遗憾的火苗扑灭呢?或许因为缺少忧患意识,又或许我们想的太少,目光太近,只看得见当前。

自然作文 篇4

  拂晓,远处的山间还萦绕着一层乳白色的轻纱,山间的景物只是模模糊糊、若隐若现,仿佛同世外桃源般神秘。山间一片寂静,不一会儿一声公鸡的鸣叫响起,过了片刻,又陷入一片死寂,令原本的神秘气息又加深几分。

  晨雾散开,温暖柔和的阳光融入湿冷的空气,透过挨挨挤挤的树枝,洒在鸟儿细腻柔软的羽衣上,带来些许温暖。不知什么原因,林间突然响起一声鸟叫,片刻又响起一声似是回应的鸣叫。那些鸟鸣声,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鸟叫声此起彼伏、清脆悦耳。一声连着一声,一声比一声响亮。首先是清脆悠扬的合唱,如流动的泉水般灵动、沁人心脾,流入心间,滋润心田。演出逐渐进入高潮,演唱者声音略微低沉,时断时续。草丛中的小虫也为它们伴奏,蟋蟀拉着小提琴、甲虫吹着双簧管,知了拍击着铃鼓。演出即将结束,声音依旧悦耳,只是越来越小、越来越低。等回过神来,演唱早已结束良久,它未曾留下一丝痕迹,正如它开始般悄然无声。

  溪水间几块大石头格外显眼,摸上去十分光滑,这是时间所留下的痕迹。溪水顺着河道平稳而又缓慢地流动,显得悠然自得。溪水与石头碰撞时的声音异常清脆,它发出阵阵喘息,但仍然倔强地继续前行。四周只有微风摇动树枝的“沙沙”声,水流与石头撞击声发出的阵阵呻吟,以及鸟儿扑腾翅膀的轻微响动。

  将手放在石块上,闭上双眼。感受水流与石头撞击的节奏,倾听周围细微的伴奏和溪水流动时的吟唱。心不由地放松,思绪也不由飘向远方。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些水,让它们顺着手掌间的缝隙逐个滴落,“叮咚——叮咚——”,以此为这支小曲略加修饰。

  雨不知何时来了,落在脸颊上,冰凉却又舒适。细细聆听它的各个音色,落在树叶上的.“吧嗒”声,落在溪水间的“叮咚”声,落在地上的“沙沙”声,随地面上的纹痕逐渐扩散开来,它的节奏也越发紧密,逐而进入高潮。这是属于它的独唱,不加修饰,无需伴奏,演奏着一曲无字的歌谣,讲述着一段朴实无华但却耐人寻味的故事。

  雨中,山间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每一块岩石,乃至这林中的一切都是它的琴键,每一个音符都有属于自己的最为美妙的音韵。每一个音符都是自由的、轻快的、极具特点带有幻想色彩的。

  雨,在不不觉中停了。幽静的气息在空气中荡漾开来,叶子上的雨珠顺着细小的叶缘不断坠落,几只鸟儿微微颤动着,将身上的雨珠抖落下来,许是因为感到舒适吧,不由发出几声似是谈论的鸣叫。

  一切终又归于平静,林间一片寂静,原来欢悦的的叫声现已消散,不留一点痕迹,正如它来时那般,悄然无声……

自然作文 篇5

  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千百年来,它养育了人类,让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人类是如此依靠大自然。人类拥有自然,但决不等于人类能够违背自然的意志,否则人类将遭受自然惩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绵延无尽,不然,会被一种更先进,更礼貌的生物所代替。

  人类只但是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动物也如此。可一些人却残害他的“兄弟”,不断把自我抬出自然圈,并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者。其实,你想错了,大自然制造了多少生物,而人类,连一个简单的微生物都造不出来,只能坐在一旁看着罢了,然后反复研究,得到结论。

  一些人类超多的残害自我的“兄弟”,使生态不平衡,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把大自然“母亲”看作仇人,责备他的“母亲”,使得“母亲”如此狼狈。这样下去人类碧将遭受自然惩罚。

  若人类的破坏更加严重时,人类可能就会像恐龙一样突然蒸发于世界。取而代之的是更礼貌,更具有智慧生物。那时,他们眼里的人类就如我们眼里的蚂蚁。

  因此,我们就应好好保护大自然,制止那些非人类的做法,那就是保护我们自我。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乐趣,并让兄弟姐妹更好的生活,享受母亲给予的乐趣。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动物也是,植物还是。不能因为权、财而毁了我们生活的地方,毁了我们自我。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卓越于其他生物。

  要保护人类,就要保护其他兄弟姐妹,更要保护大自然。

自然作文 篇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 ”、“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占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治水实践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人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大于0.6。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必须从长计议,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

  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98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田还水(江、湖),保护湿地和水域,使入水争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良好开端。但是,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做好水体、湿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利用好水体、湿地,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农、业和湿地牛态旅游等,形成洪水经济和湿地产业,使人与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利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洪涝灾害不可避免,洪灾损失可以减轻,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国江河下游约有100万km2的冲积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的产物,也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由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许多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作大的调整和变化。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当今社会所无法承受和容忍的。因此,那种让河流不加约束、任意流淌、回归自然状态的思路是不现实的,也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况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

  3、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丰枯变化,十旱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卜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牛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基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我国年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国年可更新水资源量的 20%左右,但是流域间很不平衡,许多地方还存在开发利用的潜力。适当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和水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4、水污染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对水体的侵害,应该也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说洪水、干旱还有部分天灾的因素,水污染则纯粹是人祸。水体的严重污染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在低发展阶段和较短的时期内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美国和日本在20 世纪60年代后期着手进行污染防治时,人均 gdp要高出我国现在水平的10多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和

  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复业已受到污染的水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改变目前“以交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来换取“合法”排污权的做法,杜绝行政管理机关的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的不作为。二是增加水体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河湖疏浚,减轻内源污染;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保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探索大面积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可行性。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把化肥催绿一片庄稼,一瓶农药保证粮棉丰收。但是,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的耕种方式。

  5、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国外,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要求拆除大坝、让河流回归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

  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

  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自然作文 篇7

  王羲之是世界著名书法家,他的字十分正宗,潇洒清秀。被后人所称赞、学习。这种伟大的成就,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炼成的。有一次,王羲之家里的书童拿饼给他吃,旁边放着一碟芝麻酱,书童把饼放在王羲之桌子上,说道:“先生,饼要蘸芝麻酱,趁热快些吃了吧。”王羲之虽然应了声,心思和眼神却全在纸上,过了一会儿,他放了笔,心里还在想字的笔画和结构,拿起一个饼,蘸了蘸,送进嘴里,他感觉味道不对,一看,自己居然在蘸墨水吃。这时书童进来了,一看见王羲之满嘴墨水,立刻拿起手帕,一边帮他擦,一边苦笑着说:“先生,您怎么不蘸芝麻酱呀,墨水不能吃呀!”王羲之笑着说:“这也是给我的书法添了点墨气啊,有什么不好呢?”因为王羲之经常写字,要洗笔,久而久之,他家门前的水池被染成了墨色,时常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那香气,好像在向人们诉说一个深远的故事。几十年以后,他的书法也练得炉火纯青。被誉为“书圣”。

  历史上像王羲之这样努力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贝多芬。贝多芬创作的音乐家喻户晓,而且经典不朽,美妙动听。有名的几首有《欢乐颂》《月光曲》等,据说贝多芬童年家境十分贫穷,妈妈早逝后,爸爸成了酒鬼,他很想要贝多芬成为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于是每天半夜三更的拉的贝多芬起来练琴,他经常弹到手抽筋、每一根手指上都生起了厚厚的茧子。这种艰难的家境造就了贝多芬坚强的个性,后来,他成了宫廷里的首席小提琴手,向海顿、莫扎特大师请教,他十分谦虚,总是私下默默地联系,1800年,贝多芬感觉听力开始削弱,到了50岁后,完全失聪,这对音乐家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种打击,可是贝多芬毫不气馁,依旧坚持创作。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永垂不朽的作品,更留给后人珍贵的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倒下!他在人世间得到的荣誉数不胜数,这全得源自于他追求上进、努力奋斗。他,被尊称为“乐圣”。

  在世界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说明成就是靠辛勤的努力和劳动的汗水得来的,只要下的功夫深了,自然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种成功,只能给努力的人,只能给追求上进的人,只能给有准备的人,给那些锲而不舍、默默奋斗的人。

【自然作文】相关文章:

自然大自然作文02-09

大自然启示的自然作文12-24

关于大自然的自然作文12-28

大自然的声音的自然作文12-13

大自然的启示自然作文12-13

热爱大自然自然作文12-22

【精选】自然作文09-05

自然作文07-21

自然作文[经典]07-31

自然作文(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