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
现在已经是进入高考倒计时了,各个考生和家长都在全力以赴的准备着高考,为此,小编为大家呈现了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一起参考下文吧!
1.阅读下面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求求你,表扬我……”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
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2007年开始,先后花了近20万元资助了4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
材料二:在河南郑州,一位近50岁的女士从10米左右的桥上掉下,昏迷不醒,一位途经此处的女孩看到后立即拨打120,并俯身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施救。
对伤者施救后,不少热心市民也加入进来,救护车赶到之后,女孩悄然离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拟题】
A.有名无名都是英雄
B.心中有善
C.可行之善方为大善
D.做善事求表扬有何不可
E.莫让善心蒙尘
F.别让雷锋精神打了折
G.善之大者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
”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
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
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
”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
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审题立意】
第一个层面:(是什么)
农民工脱鞋如厕,对自己能免费上公共厕所心怀感激,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公共设施的爱护、对政府的感恩;他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说明他质朴、善良、谦卑。
由此,写懂得感恩,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洁净的环境,怀着谦卑敬畏之心待人处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等,都是符合题意的。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
农民工本来有免费上公厕和穿着鞋子走进干净厕所的权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些权利,他的言行说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长期歧视,已造成像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的权利被严重边缘化,以至于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拥有某些权利。
他的谦卑心态,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
由此,可以批评社会对底层民众、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
第三个层面:(怎么办)
营造公平(平等)、自由、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拟题】
A.平民的尊严和城市的温度
B.小人物的尊严(卑微者的高贵)
C.城市要关怀弱势群体(城市的良心)
D.尊敬别人的人值得被尊敬(敬人者,人亦敬之)
E.道德感和身份无关
F.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平民的幸福
G.向高贵的灵魂致敬……
H.民工脱鞋,非小题大做
I.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J.脱鞋的背后是对平等的迫切
K.人啊,请不要这般卑微
L.自尊方能自强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
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
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
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
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提纲】
认同一元钱奖学金
A.学习应该是树立高远的目标,不能急功近利。
历史上未见过为了金钱去学习却能大有成就的人。
只有淡泊金钱,才能专心做学问。
B.此举有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C.过于强调“一切向钱看”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不好的风气。
不认同你一元钱奖学金
A.一元钱的奖学金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B.一元钱的奖学金不利于榜样的带动。
C.学校把奖学金转向贫困生基金的做法有道德绑架之嫌,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D.体现不公平:多劳多得、能者居之,本是社会一条生存法则。
E.照顾贫困生的同时,不能损害优等生的利益。
F.产生一种不好的社会氛围:穷反而是有本事的,一个懒惰的贫困生得到丰厚的金钱奖励,而一个勤奋的优秀生却什么都得不到。
【参考拟题】
A.(直接点明观点)《勿为利而学》《非为钱而学》《学习与金钱》《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
B.(委婉表达观点)《利而励》
C.(以话题为标题)《奖学金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学习的条件》《奖学金的价值》《关于奖学金的建议》《1元奖学金,你拼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剧中出现的“琅琊山”、“琅琊阁”等名称也受到热捧。
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引发网友热议;此外,各地跃跃欲试地想和“琅琊”攀亲戚,为争“琅琊”地名而费尽心机:安徽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而《琅琊榜》的大梁国都就在金陵,江苏也可能要过来争一争……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分析】
内容:
体现了作文内容考查一点四面的要求。
尤其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依法治国的问题。
作文的思辨性较强。
抢琅琊地名之战,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怎么看?
作文材料本身具有思辨性,因而要思考、探究;问题具有争议性,因而要辨析、明确。
作文针对性较强。
对象驱动非常具体:对这种想傍剧扬名的现象,你怎么看?讨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议论对象具有针对性,指向的现实具有针对性(这一例不是个例,多次出现了,其他不遗余力扬名的现象更是不一而足)。
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自己怎样“扬名”。
(扬名没有错,姚明苦练球技为国扬名,韩春雨烧脑基因编辑技术成为网红等)
情境设置:
材料第一段设置了一个抢“琅琊”地名混战的情境,材料来自社会生活,学生不陌生,读后会引起联想,人人有话说。
材料是叙事性的,真实性、现场感都很强,又有争议性、对立性。
任务设置:选择权衡类任务型作文。
对这种想傍剧扬名的现象,你怎么看?对象驱动任务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这是要求也是任务,即抓住核心问题立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思考是回答为什么赞成这个,反对那个,理由要具体丰富。
权衡是比较(对比与类比),这是写法驱动任务。
选择强调思考的结果。
关键概念:
抢“琅琊”地名、优质文化资源、传承、傍剧扬名。
这些关键概念要辨析,但不能离开语境。
这是说理的开始。
也是说理的立标衡定。
主要是回答“是什么”。
思考权衡:主要回答“为什么”。
(1)论辩维度:
两个观点,一个zan成,一个反对。
zan成的主要理由:热门电视剧也是一种优质文化资源,引起人们跟风搭车也在情理之中。
反对的主要理由:不该因影视剧流行而把千年传承的地名改了。
(2)说理的维度:理性思维、理性表达。
抢地名、混战——法制;
古装电视剧《琅琊榜》风靡大江南北——优质文化资源;
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南京、秦朝时设琅琊郡的山东临沂——千年传承的地名;
傍剧扬名为的是什么?地方利益。
作文除辨析概念、多维度比较说理,还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怎么办。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优质文化资源?
【参考拟题】
A.有一种改名叫买椟还珠
B.文化须自爱,改名要谨慎
C.改名图利,短视之举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
”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
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参考拟题】
A.“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
B.路见不平,合理相助
C.可怕的不文明
D.正义不可灭,公道在人心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
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
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
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拟题】
A.“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B.自身的觉悟胜过金钱换来的专注
C.“红包”真的只是学习中的“调料品”?
D.面对“红包”奖励,家长无需神经过敏
E.“红包奖励”契合当下教育令人悲哀
F.“微信红包”是教育功利主义的替罪羊
G..勿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
H.拒绝“红包课堂”,还我纯真教育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如果孩子回来迟,两人就轮换着坐,直到孩子归来。
针对此事,各方有不同反应。
有的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附近车主气愤又无奈:那是社会公共车位,不是他家私人的,但总不能出手对两个人怎么样吧?老夫妇的儿女也很委屈:附近车位确实太紧张,但也劝父母不要这样风雨无阻,却拗不过两位老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参考拟题】
A.在一定限度内给予温情理解
B.温情应建立在秩序与沟通之上
C.以合理分配抚慰“人肉占位”的无奈
D.“人肉”占车位,是温暖还是桎梏
E.合乎情也不应悖乎理
F.父母之爱怎能以干涉社会秩序为条件
G.“人肉车位”折射公共意识的缺失
H.往社会发展中添加一点人情味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
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的方式则大受欢迎。
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
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审题立意】
此题为给定材料及任务驱动作文,要求阐述看法、就事论理。
不能写成话题作文和无限制的材料作文。
可以写经典文学影响力不如通俗文学,并阐述其原因,进而分析用网络快阅读来解决问题;也可谈通俗文学影响力不如经典文学,只是因其阅读的快捷而带来便利;还可谈因读者(对象)不同影响力就不同,雅俗要求不一,进而谈解决办法等。
重点阐述运用网络阅读方式解决经典文学影响力下降的问题也属符合题意的文章。
其他只要是围绕材料中心的观点即可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此质疑、批判,或者赞同。
但要学会多问自己,为何如此?于是,立意角度产生:
拒绝阅读经典,原因大多是世事浮躁,人们更愿意接纳“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干脆“读图”;本质原因是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
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像《红楼梦》这样缺少“实用价值”,缺少“谋取实际利益”功能,同时又缺少快速获取娱乐“快感”的作品,被阅读者驱逐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些承载着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经典”,被我们以“不实用”而拒绝的时候,我们是否忽视了人类沉重的肉身恰是因“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的。
这样写作可围绕“有用与无用”“与经典同行”等展开。
我们也可勇敢质疑,曾经的“经典”是否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有些依托社会背景生成的“深邃”的经典是否有足够理由要求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去阅读、热爱并读出“意义”?这样写作可就“何为经典”“人类经典演变过程”等展开。
【参考拟题】
A.经典注定“孤独”
B.亲近经典,提升灵魂
C.经典虽无价,传播应有方
D.别让经典湮没于“通俗年代”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
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
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
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
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审题立意】
明确了写作任务以后,就要把握材料的深层内涵。
为了是否应该交纳这1元的行李费,乘客与公交车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乘客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几十位乘客被迫转车。
面对这一则新闻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确立写作的观点呢?总的来说,可以采用"因果推断"的方法进行。
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反之,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反映了他有什么样的思想。
我们把这作为立意的出发点,就有可能容易把握到材料的精神实质。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审题角度不是唯一的,如果出现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可作为一个角度来审视,在审视时抓住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从乘客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使她作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看,从肯定她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
从批评她的角度则可以这样立意: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
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而造成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混乱,因而可以这样立意: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
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如果交战双方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来解决事端,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因此可以这样立意:人与人之间要有谦让的精神,要学会忍让,学会让步,学会礼让,学会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
通过权衡比较,从以上几个角度中选好适合于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切入。
【参考拟题】
A.宽容成就美丽
B.相互谦让,让社会更和谐
C.退一步海阔天空
D.个人集体,皆需兼顾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
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
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
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
首先,考生应该明确本道作文题写作任务包含两层,根据材料中争论的情境“表明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一层,而另一层是要求,“阐述看法”,所以,要将上面任何一个问题讲清楚、讲到位,讲得有分寸、合情理,都需要在充分正面论述的同时,自
觉考虑到对方的理据和逻辑,或吸纳或辩驳,从而使自己的论述更辩证更完备。
这也是该试题在材料作文命制基础上的一个小小发展和推进,目的是强化命题对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论述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方面的引领作用。
其次,要把握本道作文题材料的深层内涵。
作文题的材料由三件事构成的,彼此相联系,又可以彼此独立。
第一件事,台湾爱乐乐团演出,禁止观众拍照摄影,但不少观众依旧摄影录像。
引发第二件事,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用激光笔提醒违规观众,观众反应不一,秩序时好时坏,影响演出。
第三件事是后续事件,爱乐乐团表明态度,不欢迎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从事件的叙述来分析,材料至少提供三个主要争议点:一是怎么看待观众不文明现象;二是怎么看待工作人员处理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方式;三是怎么看待乐团拒绝不文明观众入场的态度。
这也意味着材料同时提供了诸多思考的角度:乐团、观众、工作人员等等。
围绕这三个争议点以及不同的思考角度,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立场态度,为学生写作提供巨大的写作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写作的选择与思考的方向。
这样既体现了立意的多样性,又可落实评分的层级性。
最后,考生可以按照作文要求的写作任务,权衡比较几个角度,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的切入:
常规角度立意:“文明聆听,乐声更美妙”;“文明之花需要大家的栽培”;“文明,从我开始”;“文明,始于细节”; ……
核心角度立意:“建设文明社会,从敬业开始”;“用文明的方式来建设文明的社会”……
创新角度立意:“艺术尊严高于一切”;“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乃艺术之责”;“传播艺术的种子,更应该传播文明的种子”;“温馨引领的力量胜过冰凉的拒绝”……
上述角度的任何一个,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并在立足于材料的基础上恰当地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那么,都将能在立意上达成重要角度乃至核心角度。
【参考拟题】
A.(对观众)文明社会,你我共建/尊重艺术,从我做起
B.(对爱乐乐团)为维护艺术之举点赞、镭射光射有悖于公众艺术素养提升
C.(对工作人员)让执法更有温情
【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题目10-01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09-30
2016高考作文题目10-01
高考作文题目解析10-26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10-26
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优秀05-08
高考命题作文题目集锦09-30
2018高考作文题目汇总10-26
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目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