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勤奋的素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关勤奋的作文小编为您准备了以下几篇。
理论依据
关于勤奋的名言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荀况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5.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华罗庚
6.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7.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8.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
——王光美
9.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孙中山
10.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
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字严
描绘勤奋的优美句子
1、人生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人生不得勤奋,不明智理。
天才源于勤奋,蠢人出自懒惰,明智之人甘当勤奋的小蜜蜂。
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
勤奋的人,擅于利用时间,懒惰的人,总是没有时间。
勤奋,是时间的主人,懒惰,是时间的奴隶。
人的一生须得忙碌,忙碌才能体现价值,赢取向往的收获。
2、如果说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是起步时的枪声,那么勤奋则如起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3、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良好的心里素质,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勤奋。
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
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
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而平凡的人则说,勤奋是一种传统的美德。
可见,勤奋富有了多么巨大的底蕴与魅力,人类如果丢弃了它,绝对不行。
4、俗话说:“笨鸟先飞”。
意思是要不落后,就要比别人勤奋,就要比别人先行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恃天资聪颖,不肯“先飞”不肯勤奋学习,而又藐视“笨鸟”,这种思想和行为是极端错误的。
“笨鸟先飞”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表现。
爱迪生就是发扬了“笨鸟先飞”的勤奋精神,才从一个智力平常的孩子成为大发明家的。
但是,天赋好的“灵鸟”也要先飞,否则就有变成“笨鸟”的危险。
5、所有成功都离不开汗水,离不开勤奋。
无论是否拥有天赋,勤奋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天才的人们时刻牢记着“奋斗永远不会停止,它会随着生命的不熄而努力!”奋斗是永无止尽的。
正如沈从文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努力,十年不算晚,二十年、三十年不算晚,重要的是一生的努力”!
7、勤奋者抓紧时间;懒惰者消磨时间;有志者珍惜时间;无为者浪费时间;忠诚者遵守时间;投机者等待时间;聪明者积累时间;愚昧者忽略时间;求知者利用时间;无知者荒度时间;实干者重视时间;浪荡者践踏时间;谦虚者赢得时间;乐观者赞美时间;悲观者叹息时间。
8、勤奋总是与刻苦形影不离,正如爱迪生所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汉代司马迁正是由于勤奋,不怕困难,云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从中取得了大量材料,才写成震古烁今的文学巨著《史记》。
出身寒门的苏秦,立志苦学,常常读书至深夜。
有时实在太累了,眼睛睁不开,他就用锥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就继续读书。
最后,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9、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用勤奋去攀登智慧的巅峰,用知识这金钥匙去打开成功的大门吧!用自己火红的青春,点燃光辉灿烂的明天。
把握机遇的哲理句子
事实论据
1、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
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
”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2、映雪囊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
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3、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4、司马光读书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
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
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
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
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5、苏步青刻苦学习的故事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着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
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
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
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
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
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
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
真下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
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
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着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
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
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
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勤奋的素材】相关文章:
描写勤奋的作文素材10-08
关于勤奋的作文素材10-08
高考作文素材之勤奋10-01
关于勤奋好学的中考写作素材08-09
关于勤奋学习的30例作文素材10-08
高考作文素材 低调勤奋的布鞋院士李小文10-09
没有素材的素材作文10-09
勤奋的作文04-10
勤奋的随笔11-17
作文素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