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工业园考察报告

时间:2024-08-10 08:18:21 报告 我要投稿

工业园考察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考察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业园考察报告

工业园考察报告1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学习借鉴外地工业园建设和管理先进经验,加快推进xx工业园发展,20xx年3月2日至3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蒋丛贵,副区长常北方,区政协副主席张于炳率由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经济商务局、xx国土资源分局、xx工业园管委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6人,赴荆州市江陵工业园、宜昌市点军工业园、襄樊市(襄阳区)深圳工业园和襄樊市宜城经济开发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考察组围绕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征地安置、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行政效能、建设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听取了四县(市区)的经验介绍,实地参观了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津江啤酒有限公司、荆州山叶服装有限公司、荆州市江陵申达电气有限公司、环高乐器(宜昌)有限公司、宜昌三盈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宜昌红旗电缆有限公司、宜昌长江铝业有限公司、湖北(襄樊)深圳工业园、宜城市万众纱业有限公司、安能(宜城)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燕京啤酒集团(襄樊)有限公司、湖北富亿纺造有限公司以及湖北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这些地区政府和工业园(开发区)管委会建立了初步联系,达成了合作关系。通过两天的学习考察,全体人员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触动很深,启发很大,受益匪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江陵、点军、襄阳、宜城四县(市区)与xx地缘相邻,基础相似,起步建设时间基本一致。其中,江陵工业园、点军工业园与xx工业园为2月由省政府同一文件批准筹建;襄樊深圳工业园于4月开始筹建;宜城经济开发区成立时间略早,于开始组建,获省政府批复成立。四个工业园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谋划早、行动快、动作大,目前,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一是规模大。四县(市区)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所到之处,无论是规划面积,还是建设规模,给人印象都是大气势、大手笔。一马平川的园区土地,连片林立的厂房,纵横交错宽广的园区道路,路网、管网、电网、水网等基础配套齐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相得益彰,生产生活设施功能完善,一个园区就是一座新城。如江陵工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71家企业入园,42家企业投产。襄樊深圳工业园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计划投资7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一期规划8.5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平整、排水明渠、道路、路灯、给水管网及泵站、变电配电设施、绿化、通讯管网、燃气管网等全部配套。点军工业园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园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心三园”布局(行政服务中心,铝产业园、制造产业园和生态产业园)。宜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起步区6.5平方公里,由四个子园区组成,开发区成立至今,共先后投入2.5亿元,实施了9条计18公里主干道和39公里上下水管网的兴建和改造,实现了水、电、气、路、通讯、亮化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同时,每个园区都有大的项目支撑,如江陵工业园的山叶服装,总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已初具荆州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航母”雏形;点军工业园的宜昌长江铝业,总投资12.6亿元,设计生产能力为26万吨电解铝,目前,一期已年产量达到13万吨,是湖北省最大的电解铝企业;宜城经济开发区的燕京啤酒集团(襄樊)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3亿元,员工1500人,年生产啤酒能力15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4600万元,是鄂西北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和全国啤酒行业优秀企业。

  二是速度快。建设快是四县(市区)园区建设的共同特点,无论是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入园项目的落地建设,都是高速推进。考察组所到之处,都是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片片工地紧张忙碌,一个个车间机声隆隆。如襄樊深圳工业园一年期间完成拆迁505户,今年又确定了1506户的拆迁任务。江陵工业园一次性收储土地4407亩,为企业落户搭建了平台,目前,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中的建成区3平方公里区域实现了项目满园,剩余3平方公里今年可望实现项目全覆盖;此外,入园企业荆州山叶服装有限公司从9月开工至今,短短5各月内完成投资1.2亿元,占计划投资的80%,目前,名员工已经培训到岗,3月份将正式投产;同时,县委、县政府目前又在开始着手实施“再建一个10平方公里沿江工业园”的宏伟目标。宜城经济开发区原计划5年完成的投资2.5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量工程任务,仅用了2年时间全部完成;园区企业安能生物质热电项目于10月底动工兴建,到10月竣工试产,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三是效益好。四县(市区)都把园区建设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来抓。实践证明,园区已成为当地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地方。如江陵工业园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税收3039万元,同比增长73%,这种发展水平对于该县建县时间短、财政底子薄、工业基础差的现实背景而言,已属不易。宜城经济开发区完成区域生产总值3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亿元,实现税收1.09亿元,出口创汇5100万美元。襄樊深圳工业园在园区骨架尚未完全建成之际,现已有38家企业开工建设,10家企业建成投产,园区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承载5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提供税收30亿元,吸纳10万人就业,经济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二、考察启示

  通过对江陵、点军、襄阳、宜城四县(市区)工业园(开发区)的考察,我们得出以下四方面的有益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关键。四县(市区)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把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让企业发财,用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园区的大发展。对照四县(市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做法,我们仍然是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建设步子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如少数人认为xx属丘陵山区地带,不适宜办工业园或办园难度大;少数单位和个人误认为发展园区是搞形式主义,是劳民伤财;少数部门在协调办理园区具体事务时,部门利益至上,“怕”字当前,“难”字当头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园区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工业,抓工业必须抓园区的思想共识,把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以超常规的理念推进园区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机制是灵魂。创新机制是提升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四县(市区)工业园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推进,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就是都有一套创新的机制。一是有一套创新的投资机制。江陵县是一个财政实力十分薄弱的县,该县一般预算收入仅5000多万元,但县财政每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约3000万元,除此之外,县政府还通过县城司招标、打捆县级各类财政项目资金等办法,融资约1.5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确保园区工作经费和招商经费投入,县财政每年拨付园区(含招商局)工作经费130万元。襄樊市深圳工业园融资采取“三条腿”走路:城司以县固定资产作抵押申请银行贷款;盘活存量土地,“卖地”开发高档住宅小区融资;变更土地性质,将部分现已开发的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筹资。宜城市在建设经济开发区过程中,积极运用金融资本、土地资本和社会资本,采取开行贷款、部门联建、社会共建的方式齐心协力建设园区,市政府责成交通、城建等相关部门对园区9条主干道实行一个部门包建一条,对天然气、供电、供水、通讯等公益设施,积极协调其主管部门无偿投入建设等等。虽然各地投资融资方式和承建主体不尽相同,但却很适用,成效十分显著。二是有一套创新的管理机制。四县(市区)都把工业园区作为“经济特区”,隶属县委、县政府直管,园区管理机构组建模式不尽相同。如江陵工业园区和和宜城开发区都设立有管委会,为县(市)政府派出机构,宜城开发区已明确为副县级机构。点军工业园区未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工业园区、载电工业实验区、招商局和经济信息局四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襄樊深圳工业园为襄樊市和襄阳区共建,管理体制为“1+3模式”,即襄樊市在深圳工业园设立指挥部,指挥长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亲任;指挥部下设园区管委会,由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项目招商引资和落地过程中的有关事宜;成立园区筹资建设管理部,主要以襄樊市城司为主体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成立拆迁安置部,拆迁安置责任主体为襄阳区人民政府,负责整个园区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工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深圳工业园省里还没有正式批复,目前尚隶属于襄阳经济开发区,为“园中园”。四个园区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不尽相同。江陵工业园区8名,其中书记兼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1名、纪委书记1名、全县公开招考挂职副主任4名(所有副职均享受正科级待遇),县招商局与园区管委会合并,县招商局局长兼任管委会副主任,对项目实行“招管分离”,其中,洽谈项目由招商局负责,签订土地合同由城司负责,签订项目投资合同由管委会负责;襄樊深圳工业园班子职数4名,一正三副;宜城经济开发区5名,书记、主任一肩挑,专职副书记1名、副主任3名。四个园区内设机构设置不尽相同。江陵工业园区设立“三办”:党政办、招商办、安商办;襄樊深圳工业园指挥部设拆迁安置部、规划设计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等部室,管委会设“三部”:招商部、综合部、财务部;宜城经济开发区设“三办”:党政办、投资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四个园区干部编制和人员配备不尽相同。江陵工业园管委会配备有8个行政编制,加上原县招商局4个事业编制,合计编制12名,另外还从县直各部门抽调部分干部到园区挂职,园区工作人员共有20多人;襄樊深圳工业园编制10人,除班子成员外,其他人员均从襄阳区财政供养人员中选聘;宜城经济开发区定编10名,现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班子成员5名,“三办”人员3名,临时聘用人员3人,其书记主任一肩挑明确为副县级,其他班子成员有正科级,也有副科级,“三办”主任明确为副科级干部。三是有一套创新的工作机制。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是园区建设的头等难事,四县(市区)立足实际,灵活政策,创新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江陵县政府在对农户征地补偿上,仍然执行的土地补偿政策(18100元/亩),乡镇、村为征地工作主体,补偿费由县财政拨付到乡镇后,乡镇直接足额发放到农户;拆迁基础工作由乡镇、村负责,“钉子户”由县政府组织力量拔,拆迁期间,县政府为“拔钉子”曾出警4次,每次出警包括公安、武警和相关执法部门人员近百人。襄阳区结合区情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拆迁安置实施方案,成立拆迁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亲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抽调国土、房管、公安、城管、园区及有关乡镇业务骨干,组建拆迁工作专班,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科学制定拆迁计划,切实做好被拆迁群众思想工作;在补偿安置上,着力体现“以人为本”,严格搞好被拆迁房屋和附作物锁定,严格按政策按现价评估、补偿,还建安置房本着“被拆迁户不另外出钱、区政府不贴钱”的原则,对每户被拆迁户的补偿款不足于支付标准还房面积价款的差额部分,由市建设投资经营公司负责解决;安置房面积按人均建筑面积33平方米的标准提供,此外,属独生子女家庭的,另增加33平方米,每户安置房总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不高于198平方米;同时,为保障失地农户生活有一定经济来源,除为失地农民进行养老保险外,市里还负责为每户规划配建30平方米的商品房(门面房),实行“留地安置”;为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为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留一定的发展工业的建设用地。广大拆迁户踊跃配合拆迁,仅,襄樊深圳工业园一期所涉及的505户房屋全部得到安全和谐顺利拆迁。

  (三)做大做强是根本。展示园区形象、促进园区发展的核心在于项目。四县(市区)都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在项目引进门槛、税费优惠、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可以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在供地、审批费用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着眼长远,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有力地支持了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项目入园用地政策上,各地政策灵活,大胆创新,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如襄阳区对项目落户后的税收政策实行“免二减三”,即项目达产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可免缴两年,减缴三年;对园区以外的乡镇引进入园的项目,执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四六分成”。江陵县执行地价基准价3万元/亩,包括“六通一平”全部配套;对行政审批实行零收费,对事业性中介收费实行财政买单。宜城市通过税收分年返还,让利于企业:项目投产后,一是连续5年返还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40%,二是对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在企业投产后一次性返还到位,三是以奖励的方式返还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另外40%,用作对企业征地费用的`补偿。同时,各个园区还十分注重科学发展,在招引项目上,力避以前“装进篮子都是菜”思想,提高项目入园标准,积极上优质项目,上精品项目,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旧路。

  (四)优质服务是保障。优质的服务是加快园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四县(市区)在优化园区硬件环境的同时,十分注重创优工业园区软环境,坚持从具体的人和事抓起,以一流的服务亲商、安商。一是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项目(企业)制度。每名县级领导对所包的企业(项目)实行“三定、三包”,即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包当年投入资金到位、包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包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到位,一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二是推行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实行“绿色通行证”制度,推行“荣誉市民证”制度,执行“收费明白卡”制度,推行“企业法人代表评议部门”制度等。三是推行“一站式”服务。对项目落户过程中的各项手续由行政服务中心或园区管委会全程;对项目业主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开通“服务超市”,不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和部门对接会议,面对面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承诺工作时限,真正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零距离“保姆式”优质服务,为入驻企业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三、几点建议

  江陵、点军、襄阳、宜城四县(市区)发展工业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对xx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为此,我们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发展共识。发展工业园区是新形势下发展区域经济、实现xx“经济强区”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比周边县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园区建设要加油鼓劲,加压升温,强化力度,切实把园区建设作为xx奋力崛起的重中之重和首位工作来抓。当前,要在领导力量、机构建设、工作落实上动真格、下真功,致力形成“谋园区、抓园区、建园区、兴园区”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xx区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对以往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规定进行集中整合,清理梳理,重新出台新意见。要把《意见》作为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明确园区职能责任,制定园区制度规章,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园区用地管理等方方面面予以确定,使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二)结合实际,完善园区规划。鉴于杨家桥东片仪邦农贸物流城控制性详规的实施,国家现代林业xx森工科技产业园落户和城市调规等因素,一是抓紧调整现有的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切实与市“一区三园”产业发展规划有机对接,重新完善界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建议: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群的要求和园中办园的发展经验,将原规划的“一心五区”调整为“四大产业园”,即建材(森工)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孵化园和生态产业园,特别要建材(森工)产业园。力求与市中心城区产业发展规划定位一致,彰显园区特色。二是调整园区控制性总体规划。考虑到园区未来发展,现有的园区控制性总规,在空间上应予扩展。即,把襄荆高速公路以西的子陵铺镇幸福村三、四组,牌楼镇长岗村三组,牌楼镇新生村四组作为园区控制性区域预留。可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对上述三村四组的农民住宅建房集中性规划建设,保证园区未来发展用地。三是规范园区核心区域项目入园布局。严格按照产业功能分区引进项目入园,坚持入园项目科技含量、成长性、环保型和投资额度(亿元以上)四项原则,促进项目多而不滥。严把项目用地分类关口。鼓励投资额度较小的项目,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联合选址,鼓励入园项目综合利用荒山、河流、堰塘和狭窄、落差大的不规则地块,鼓励入驻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设容积率。四是依托洋丰、宝源、众和等现有区内重点企业,一方面,支持企业在园区扩展裂变,另一方面,招引一批与其产业趋同的项目对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三)配齐力量,健全园区机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园区建设的根本保证。就现实情况而言,xx工业园管委会班子不健全、工作人员力量薄弱、人心不稳定(因大多属于抽调)、职责定位不明晰,迫切需要班子配齐,人员配强。要在全区范围内择优选配一批懂政策、有经验、善管理、事业心强、工作热情高的同志,充实园区管委会班子和工作人员队伍,对园区需要的专业人才在区直各单位选调。同时,可以推行区直机关干部或选调生到园区挂职锻炼,使更多的同志熟悉掌握园区建设管理工作。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完善园区内设机构。明确“三定”方案,界定各科室职能和岗位要求,实行定岗定责。根据外地做法,建议园区班子设“一正五副”,所有班子成员实化,主任、副主任不在兼职挂任。要将园区管委会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打造精干高效的园区管委会管理团队。

  (四)创新方法,加快园区建设。当前,投入不足、征地困难等既有矛盾,是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借鉴外地经验,想方设法加以突破。一要突破投入的“瓶颈”。政府要尽可能地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交通建设等各方面项目资金进行打捆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用于园区建设。甚至可以超常规地周转部分预算内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争取省、市关心支持,利用现有政策,编报项目,赢得省、市有关项目和专项资金支持。对已确定的扶持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全额用于园区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园区投融资机制。加强城司职能,充实城司力量,将城司由挂靠财政局调整为直接隶属区政府的一个融资平台,工作职能以融资为主转为融资、建设并重,充分吸纳各类机构和民间资金投入园区建设。二要创造项目入园用地条件。要切实抓好土地收储。由园区或城司代表政府,对园区土地进行收储。考虑到资金因素,对收储土地可以分村、分区域、分地类进行,实行批次定价,一次性支付村及农民补偿,闭园管理,由城司统一进行场平。对被征地村,按征占规模,可预留100至200亩土地给村里办园中园,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尽快实现“项目满园”的目标,调整现有招商引资格局,实行招商与项目入园落户服务工作分离。招商局以外出引进洽谈项目为主;园区管委会除兼顾招商外,以承接项目落户服务为主,确保入园项目快引进、快签约、快动工、快投产、快见效。

  (五)多措并举,优化发展环境。首先,在环境建设上要突出“园区优先”。要把园区作为xx的“经济特区”来办,坚持做到三个“所有”:所有在园区的涉企检查活动,由园区管委会统一受理;所有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由管委会统一办理;所有审批手续办理直接由园区管委会负责。推行“收费明白卡”制度。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逐项清理,实行零收费,对事业性中介服务收费,积极协调中介机构,力争按下限收取。通过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园区企业安心生产、快速发展。逐步推行“安静生产日”活动,除安全事故、违纪违法行为外,未经区工业经济领导小组批准,行政机关一律不得到企业进行检查活动。其次,要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推行限时服务制和特事特办制等相关制度,形成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再次,要严肃查处违规的人和事。对园区的审批事项逐个审查“把脉”,集中会审、全面清理,对因环境问题导致投资业主和企业而拆资的人和事,要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六)整合力量,形成共建合力。要整合部门力量。重点关联部门如财政、国土、建管、公安、统计、区行政服务中心等要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其人员实行园区管委会和主管部门双重管理,双重领导,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要整合镇村力量,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将新桥、长岗等村成建制划归园区管理,明确村服务和参与园区建设的职能与责任。(撰稿:张鹏)

工业园考察报告2

  4月xx日至xx日,县委书记XX率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学习考察团一行xx人,先后赴上海浦东新区、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考察。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园区管委会和有关企业的热情接待,并坦诚地介绍了经验和情况。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大家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更加坚定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的信心和决心。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地工业园区的突出特点

  此次考察,尽管日程安排比较紧,但是大家感受颇深,震动很大,感到苏州、昆山、萧山等五大园区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规划起点高,超前意识强。所考察的五市区在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上都是大手笔,充分体现了科学规划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都具有极强的超前意识。他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但规模大,发展空间足,而且设计的档次高、创新意识强。苏州工业园区以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为发展目标,聘请国际知名设计大师参与规划设计,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适当超前、流动开发”的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了生活和环境质量。整个园区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计划吸引各类投资xx亿美元,建设分三个区域进行开发,目前已开发建成的一、二区充分体现了“体系完善、设计超前、思路科学”的办园特点。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建设现代化南京新市区、高科技花园新城、江苏知识创新基地的定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富规划、巧开发的原则,精心规划设计,总体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xx平方公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分市北、桥南两个区块;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两大园区虽然都是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规划、建设的起点高、特色鲜明,都体现了现代园林化绿色水乡城市的新特点。

  第二,投资力度大,基础设施完备。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各市区都致力于大投入、大开发、大发展,每年都投入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力求以完备的基础设施、优美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客商前来投资。所到之处,不仅有漂亮的楼房、宽敞的街道,而且到处都是鲜花绿地,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优越,每个园区都是一座花园式城市。苏州工业园区经过x年的开发建设,累计投入xx亿元,建成区内达到了“九通一平”,正在开发的三区也已实施了“五通一平”,计划今明两年新投入资金xx亿元,基本完成xx平方公里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一定的城市形态,从而进一步形成与国际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投资环境,使园区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xx年开发建设,不但实现了“七通一平”,而且园区内银行、保险、学校、医院、外商俱乐部等配套设施完备,去年还投资xx万元,建造了水秀园和金池园两座小公园。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与绿化、美化、亮化同步推进,每年都投入资金上亿元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到目前已累计投入xx亿元,xx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道路、通讯、电力、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区内绿地面积达到xx多万平方米。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xx多亿元,一期xx平方公里土地已开发出让完毕,二期xx平方公里的新一轮开发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xx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全部实现了“九通一平”,开发面积跃居江苏省各开发区之首。

  第三,外向度高,国际著名公司入驻多。几大园区都做大、做活了招商引资兴建、开发园区这篇大文章。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通过台资走向世界的,到2002年底,园区内已有xx多个国家和地区的xx多家企业入驻,合同利用外资xx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其中,全球xx强企业中就有xx家入驻该园区,台湾x强企业中有x家入驻。2000年4月园区建立昆山出口加工区,并于当年9月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封关试点的出口加工区,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招商引资磁场效应,去年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xx亿美元,其中出口xx亿美元,在全国出口加工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外合资、合作的典范,到去年底园区已吸引外商投资企业xx家,累计吸引合同外资xx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已有xx家世界xx强企业在园区投资,2002年完成进出口总额达xx亿美元,比上年增长xx,园区已成为外资投入的高度聚集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吸引xx个国家和地区的xx多家企业进区落户,投资总额超过xx亿美元,到位外资超过xx亿美元,其中,投资额在xx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在学前教育日益普及而生源日益减少的今天,幼儿园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作为一所拥有余年办园历史的机关幼儿园依靠自身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社会和机关各部门创造了良好的声誉。特别是在近两年硬件条件严重不足、场地设施极为艰苦的境况下,依靠园所的软件水平保持着良好的口碑。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走了科教兴园的路子依托中央教科所对课题实验基地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年的研究探索,我园初步形成了以“乐学、会学、善学”为导向的园本课程体系,并在教育实践中看到效果、得到认可,逐步形成学习课程特色。

  年新纲要颁布,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视,这其中,幼儿艺术教育和双语教育成为了众多幼儿园开展特色教学的热点,我园也有许多家长提出了类似需求。

  目前适逢新园建设我们正好抓住契机提升办园品位为此我园对照纲要精神和其他姐妹园的发展,原创:对未来五年的远景进行了规划首先我们园仅有一个大课题、一项特色是远远不够的。为进一步拓展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提高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经园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有选择的对相关课题进行了解和咨询,寻找合适的课题研究项目。

  经多次咨询和反复比较,我们决定利用本次暑假对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和深圳上外教育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幼儿英语&夫音乐教育”教学项目进行考察。

  二、项目考察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该课题的主办单位和办学情况,听取有关专家的介绍,学习新的理念和教学体系。

  2.重点了解合作单位的`情况、合作条件、合作收益,洽谈合作的基础,明确该项目的应用价值。

  3.了解已合作的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多看多听,避免决策失误。

  项目考察行程:

  x月x日——x月x日,园领导班子一行三人,前往深圳培训中心。

  x月x日:听课,奥尔夫音乐体系精要,德国专家主讲。

  x月x日:参观教学示范及课例讲解。法国专家主讲

  x月x日:听课奥尔夫音乐体系与幼儿发展,美国专家主讲

  x月x日晚与合作项目单位进行咨询、洽谈,了解相关内容。

  x月x日:听课,奥尔夫音乐与幼儿综合艺术教育相融。台湾专家主讲。

  三、项目考察结果:

  规模空前:

  本次活动为中央教科所深圳培训中心和深圳上外拓天教育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性活动与会人员约多人分个主分会场同时进行。

  阵容强大:

  会议所有讲课教师都是国际上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卓有成效的专家级人员包括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台湾和国内的名教授。

  课时紧密:

  到会的天时间里每天的课时安排非常紧张上午小时课下午小时课晚上看录像或洽谈咨询。

  目的明确:

  本次活动主要为推广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国内幼儿教育领域的运用在广泛的松散型合作的基础上每省选择所样板园作为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基地。

  项目合作方式:

  合作园资格:具备一级一类幼儿园资质,具备个班级以上的规模,具备专用场地与教室,具备全套的奥尔夫乐器。必须统一使用由该课题组研究提供的配套教材。

  合作园待遇:

  ●课时骨干教师培训及权威结业证书

  ⒈课时奥尔夫音乐师资初级、中级证书培训。由中华奥福音乐教育学会及台湾奥福教学法研究推广中心负责培训并颁发权威培训结业证书。

  ⒉课时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双效教学课例培训。由课题组一线教师负责培训,将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双效教学全套课例进行讲解、延伸及教学实践。幼儿教材的使用培训。培训证书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颁发。

  ⒊课时外教英语口语培训。由英语口语外籍教师提供培训。

  ●国家级教育部门“幼儿英语音乐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挂牌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授予合作幼儿园“幼儿英语音乐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铜牌。合作第一年为免费使用,从第二年开始,合作园如需继续使用,需支付元年的挂牌费。

  ●国际奥尔夫音乐教师联合会“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实验园”挂牌

  由国际奥尔夫音乐教师联合会授予合作幼儿园“国际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示范园”的铜牌及国际授权证书。前提是合作幼儿园的奥尔夫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国际奥尔夫音乐教师联合会签发的执教师资执照(两人)及师训师资执照(一人)方能授予,此项挂牌无须支付费用。

  ●全套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双效课程教学详案

  向合作幼儿园赠送《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双效课程教学详案》,以此确保各合作园不仅能组织日常教学,而且教学品质始终如一。

工业园考察报告3

  一、工业园区考察情况:

  山西xx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XX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XX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更名为山西xx工业园区。园区位于xx市城区南端,现有规划面积为7.29平方公里,扩区20.73平方公里已得到省发改委批复。园区坚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冶金及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今年已被列为省“1525”工程百亿重点扶持园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已开发利用土地4.5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利用面积达67%。累计签约项目424个,建成项目305个,累计完成各类投资74.57亿元,辖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累计上交税收8.6亿元。园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新材料、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园区内主要基础设施按照高标准规划建设,已建成“九通一平”标准,形成了完备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邮政、国际互联网以及闭路电视系统,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二、机械产业园考察情况

  机械产业园是促进xx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核心区。为做大做强冶金、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减少投资者的前期投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及进一步强化园区的投资环境与引资功能,于XX年7月启动了机械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位于xx工业园区东区占地1500余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5.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并所有厂房已经完成企业入驻。机械产业园为进区企业提供厂房资源、办公场所、员工宿舍以及水、电、气、电话、通讯、互联网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园区考察的几点感受

  通过此次考察,让大家感受到,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其发展速度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总体实力,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但目前xx工业园区的基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产业链短,集聚效应不强。

  根据此次考察,结合市情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发展先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高于一切,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的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从文山会海和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抓大事,谋大局,不唯书,不唯上,做到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看准了就要坚决地干,大胆地干,真正做到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中去解放思想,用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去谋划更大的发展。

  2、千方百计地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建设工业园区可以优化城区周边区域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迅速膨胀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工业经济迅速聚集。在注重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应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工业园区建设应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按照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城区;

  二是园区建设应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相结合。工业园区是我市工业强市的'重要载体,是经济腾飞的战略高地。 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工业兴区的思想,明确工业园区的职能就是抓工业、抓招商引资。坚定走“依靠工业办园,引进企业扩园,发展实业兴园”的路子,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框架、支柱企业为支撑、拳头产品为重心的工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园区建设之路。

  三是园区建设应与加快主导产业规模化进程相结合。产业是工业园区的生命,也是园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园区应结合已经初步形成冶金、机械加工的产业优势,要把培育强有力的冶金、机械产业作为支撑,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园区建设的主题。真正做到以主导产业兴园区,以产业膨胀增实力,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档次和品位。

工业园考察报告4

  一、当前发展状况

  20xx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江西鲁西工业园升级为省级工业园,产业定位为建材、电子、陶瓷、化工。自成立以来,该公园一直按照“县乡共建”工作理念和“四个统一两个板块。这个原则,全县上下,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县域投资平台,带动区县经济发展。经省政府批准,园区总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现已发展到1.4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2.8574亿元。据统计,今年1-8月,园区实际投资5.13亿元,其中省外资金达到4.82亿元;园区企业工业总产值8.327亿元,同比增长90.1%;销售产值达到7.66亿元,同比增长78.5%;共缴纳税金7800万元,同比增长xx.87%;园区企业41家,安排劳动力4902人。现在工业园区已经逐渐成为我县工业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工业瓷都主干道南段(约600米)已完成水泥路面及排水系统,架设电力线600米。新工业瓷都已完成地形测绘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园区路网建设项目向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申请贷款4980万元,已获省开发银行批准。计划20xx年投放2500万元,20xx年投放2480万元,总投资6668.28万元。

  二建设特色公园

  泸西县具有悠久的电瓷制造技术历史和丰富的瓷土资源,为其现代电瓷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电瓷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和第一支柱产业,其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欧洲和美国等3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历年中国电瓷出口总量的20%,是中国电瓷出口基地之一。全县电瓷企业52家,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的大型企业11家,固定资产总额3.672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8.458亿元。低、中、高压电瓷及电瓷配件、套管产品40多个系列600多种,形成了从瓷土开采到配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园区西南工业瓷都去年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落户博力精细陶瓷等多个项目,大部分土地已经供应。为了寻求我县电瓷和陶瓷行业的新飞跃,我们在园区西北部规划了一个新的工业陶瓷城,总用地面积325.77公顷,是一个现代化的专业工业园区。结合规划区内的山坡林地,依托南部320国道和浙赣铁路东部高铁的特殊位置,规划布局结构概括为“一轴三区”的土地利用模式。“一轴”指从东到西南贯穿整个工业园区的主干道,各主干道和地块沿地形和功能的划分需要以“一轴”施工规划和设计。三个区”指东西向地带和周边主要道路向外延伸的备用土地。东部为A区,作为一期开发建设用地,西部为B区,作为二期开发建设用地。第三个区块是C区,作为长期发展的储备。三个区域的总土地面积为211.75公顷。本项目主干道工程现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预计11月开工,预计农历新年前实现路基成型。此举旨在为广东等地陶瓷行业向内地转移提供新的创业平台。预计到20xx年,电瓷和陶瓷企业总销售收入将达到12亿元以上,年税收收入将超过2.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将达到4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优势骨干企业至少有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年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2-3家,其中至少有1家

  三重点工程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

  1.一方面收费标准较上年大幅提高,且由于县内土地利用指标限制,新项目申请用地难度加大;二是政策大调整。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格8万元/亩,投资成本大幅增加。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适应这一政策变化仍在探索之中;三是规划园区用地面积小,只有1.67公顷(2500亩),已经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

  2.资金投入不足一是相关费用不能及时上交;二是基建资金不及时支付,影响工程进度;第三,多年来形成的债务,包括信用社的贷款,无法偿还。

  3.能源支持不足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强力干预,我县发展工业瓷(电瓷)的战略需要采用警察供气来解决能源供应的重要问题。预计日用气量将超过100万立方米。

工业园考察报告5

  按照县委李书记安排,20xx年7月5日,姚县长带领县经济开发区、商务局对济宁高新区、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习考察,考察组就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机构设置、管理模式等方面认真听取了有关单位的介绍,并参观了园区企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济宁高新区的经验做法

  考察组听取了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鹿洪超、调研员秦秋来、组织部副部长石君、社会事务局副主任孙秀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关于济宁高新区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人事、财政、招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介绍。

  济宁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5月,20xx年9月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引领区域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济宁高新区正在围绕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目标定位,高起点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区内建有国家级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生工作站以及国家光电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小机构大机关、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设置了一些机构,发挥了各自功能,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实行了聘任制。高新区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公开报名,竞争上岗,试用期3年,今年五月份又实行了全员选聘、双向选择制度,即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岗位,主要是一些核心岗位像投资促进部门实行全员选择,管委会领导选择部门一把手,部门一把手在全区选择副职和一般工作人员,然后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对完成任务的予以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免除职务,或留下学习或调离岗位,把用人权交给部门正职,这项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给干部压担子。二是实行聘员制。根据工作需要,对关键重要岗位,面向全国211院校公开选聘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去年共选聘60多名研究生,优化了人才结构,充实了新鲜血液,今年又拿出25各职位,进行招考,共有600多人报名,对招聘的人才签订聘任合同,并予以考核,实行优胜劣汰,一年后考核合格的晋升为事业编制。三是实行大部制。根据精简效能,对部门职能相近的予以合并,设置行政机构10个: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监察室、行政效能监察处)、党政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市政建设管理局、社会事业发展局、人事劳动保障处(党工委组织部)、政法(信访)工作处、科技与知识产权处、金融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和党群工作部;设置直属事业机构10个:投资促进局、投资促进一处、投资促进二处、投资促进三处、投资促进五处、创业服务中心、云计算中心(软件园服务有限公司)、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市容管理处,投资促进局和创业服务中心是副县级单位;另外设置公、检、法、工商、质监等12个市派驻机构。四是抓好经济主业,反哺稳定社区。设立投资促进局,抓好项目引进,发展开发区经济,这是开发区的主业,必须有别于县市区的功能,必须有好的体制机制,如果走县市区模式,只能死路一条。发挥好办事处为民服务功能,高新区下辖四个办事处,不给办事处下经济指标,并单独考核,工作重心在社区,行驶乡镇政府的职能,处理社会事务工作,为基层服务。五是成立重点项目指挥部。由领导包保,实行“一条龙”服务,并进行现场督查,随时发布督查通报;六是设立市民中心。市民中心集中了政府有关部门涉及的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的几乎所有登记、核准、许可、审批事项,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现场服务平台和电话网络平台集中为市民提供统一的咨询、受理、办理、回复和查询服务,并将职权授权到位。七是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突出重点、注重发展、创新,实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坚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重奖突出贡献的原则,设立突出贡献专项奖。考核分业务职能目标考核(50分)和民主评议(50分),主要考核各部门承担的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总之,开发区要以招商引资为主业,全力抓好经济工作;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把体制机制搞活,拥有自主权,自己定编、定机构、定人员,才能从发展上寻求突破;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保制,进行“一条龙”服务;要重视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现在招商引资拼的也是软环境。

  二、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的经验做法。

  考察组听取了XX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彦生,邹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建华,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党委书记屈耀武等负责人关于开发区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工作介绍。

  实行“区镇合一”模式。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和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实行的是“区镇合一”模式,20xx年以前,由于管理上延续着原来的乡镇管理模式,造成乡镇和开发区并没有完全融合,在运作上并不顺畅,20xx年实行“区镇合一”模式,就是以园区为主、以镇促园区、镇园区一体、融合发展新模式, “区镇合一”两个名称,一套班子,一套人马,解决了土地的管辖权问题,项目用地比较好协调,逐步解决了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瓶颈,能更好地为项目服好务,有利于大项目建设,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专班负责服务,实行“一条龙”跟踪服务,这种体制保证了工业园区的顺畅运行。

  内设机构情况。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内设机构“一办、七局、七个中心、一个公司”。一办即:党政综合办公室;七局即: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招商局、社会事业局、农业发展局、公安分局、国土分局,主要职能是“引、培、拆、建”。“引”就是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培”就是强企培植,壮大发展;“拆” 就是按照规划实施旧村改造、重点区域改造;“建”就是配套设施建设、社区建设。七个中心即:七个社区服务中心,选派了近70名工作人员,兼任村居第一书记,重点抓好信访稳定、计划生育、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一个公司即:龙腾实业发展公司,主要职能就是融资、土地运作,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后勤服务,拆迁及房地产开发,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邹城工业园是由原太平镇、原平阳寺镇和原邹城工业园区合并成立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按照“镇园合一”模式,打破了工业园管委会和乡镇的机制体制,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社会管理部、农村工作部、经济发展局、经济合作局、规划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公用事业管理局、财政分局、国土分局等,形成了“一室三部七局”的机构布局。

  人员分配情况。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兼任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班子成员兼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区镇工作人员,一部分专抓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一部分专抓社会稳定和民生事业,大部分集中全力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考核奖惩情况。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制定考核办法,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定期开展效能监察,加强部门、办事处、村专项考核,强化目标刚性约束,严格末位淘汰制度,整懒治散不留情、打霸除恶不手软、清障排阻不畏难,旗帜鲜明地支持创业者,鼓励干事者,保护失误者,惩治无为者,提拔有功者。

  二、参观学习后的感受和体会

  经过对济宁高新区、邹城开发区、邹城工业园的参观考察,我们认为在体制机制方面,高新区运行时间较长,规格较高,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一个适合高新区发展的'模式;邹城开发区、工业园区实行的是“区镇合一”模式,有利于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项目的发展,但仍然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社会事务。

  三、通过此次参观考察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开发区今后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切实增强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开发区和全省全市一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在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区域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能力越来越凸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以项目建设为牵动,集中突破工业发展、突破城市建设、突破文化产业、突破县域经济的发展布局,很大程度上落脚点就在突破开发区。发展经验表明,开发区发展快,则区域经济发展快;开发区实力强,则区域综合实力强,开发区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近年来,各地开发区都在着力培植大产业、建设大项目、实施大开放,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开发区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全力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搞好开发区,首先要把握开发区的经济属性和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创新性、集聚性、成长性和引领性。所谓开放性,就是开发区是因应改革开放而创立的,开放性是开发区的固有属性,也是第一属性,搞好开发区必须走开放之路;所谓创新性,就是开发区必须通过引进新的要素、新的技术、新的经验、新的管理、新的体制机制,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谓聚集性,就是开发区要成为聚集要素资源形成发展优势的重要平台,统筹当地和外地资源、国内和国际资源,实现集聚发展;所谓成长性,就是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端高质高效项目等,提升开发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所谓引领性,就是开发区要充分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开发区发展要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化”为方向,进一步明晰产业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扩容提质,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建成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势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和现代工业生态XX区。开发区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热潮,力促开发区规模扩大、功能提升、跨越发展。

  (三)、全面提升开发区集聚发展要素的能力

  着眼于提高开发区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发、高标准配套,不断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地发展要素向开发区聚集。

  1、健全完善规划体系。规划是开发区建设的基础、发展的总纲和管理的依据。没有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就没有园区的高档次、高品位。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严格按照规划布局产业、布点项目,决不允许发生随意调规和有规不依的现象。

  2、全面提升设施配套能力。我县开发区起步较晚,既存在建成区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也有功能不配套、服务效率低的问题。要立足“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按照“产业定位准、规划水平高、建设步伐快、整体形象优”的总体要求,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功能配套,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开发区的综合承载服务能力。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规划建设好开发区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消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

  3、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现在,开发区土地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开发区发展的重要矛盾,随着一些大项目的引进,这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在土地问题上,一定要创新思路,既要眼睛向上、积极争取省用地指标,又要眼睛向内、通过挖潜增加建设用地。要调整和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下大气力整合、盘活存量土地,最大限度地扩大用地空间。要高效集约使用增量土地,对新建项目土地的使用,必须坚持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建设密度挂钩,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坚持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用地指标向开发区集中,提高项目用地门槛,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优先保证用地。鼓励通过发展多层标准厂房、企业零增地技改等方式,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

  4、切实加强环境保护。针对开发区土地空间小、资源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现实情况,要着眼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节约型、生态型、环保型园区建设。要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既要经济发展好,又要生态环境优,坚决拒绝高消耗高污染项目进区。要加大“治旧控新”力度,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监督和考核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制,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缓解环境容量制约。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开发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高效率、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体系。

  (四)、竭力优化资源配置,争取政策扶持

  1、财政支持。开发区实行一级财政预算管理。开发区内的各项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以及土地、矿产等出让收益,除上缴中央和省、市财政外,所有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开发区财政管理。推行财政收入分成机制,确定基数,开发区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与引入政府按比例分成,年终结算。

  2、资本支持。支持开发区设立投融资平台、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融资公司积极面向开发区提供投融资服务,建立健全开发区风险担保体系,鼓励发展风险投资。

  3、用地支持。加大对开发区建设用地的支持,每年新增用地指标留出一定比例用于开发区项目建设,每年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绝大部分用于开发区项目建设。

  4、研发支持。鼓励开发区吸引各类技术、人才、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型实体建设,引导开发区加快主导产业转型提升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支持开发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活动,扶持开发区搭建科技创新、产品检测、信息共享、工业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先推荐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大力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灵活的体制机制是开发区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开发区推行“区辖镇(街)”管理体制。按照“事权集中、管理统一”的原则,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强化业绩考核,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在工作一线经受锻炼、能力突出的干部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

工业园考察报告6

  一、四地基本情况

  南京市江宁区共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76万人口,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现有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科学园和华商科技园三个园区,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园属部级园区。宜兴市辖28个镇,107.8万人口,总面积20xx.7平方公里,现有1个部级开发区(环保科技工业园),6个市级工业园。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开发项目,于1994年正式启动建设,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临沂市兰山区辖3个街道、8个镇,85万人口,总面积650平方公里。近几年,四地经济发展快,综合势力强,特别是江宁区和宜兴市,在全国百强中名列前茅。总的可概括为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势头猛。所到各地特别是苏南各地经济运行质量高,工业所占比重大,外向度高,都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期,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都是在基数较高的基础上保持高速增长,发展势头猛、后劲足。江宁区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46%和60%,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特别是财政收入实现连年高速增长。1998年该区财政收入为4.6亿元,到20xx年达到10亿元,今年有望达到35亿元。苏州工业园近几年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着45%以上的增幅,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完成财政收入32.6亿元,是建园之初的83倍。

  二是园区建设层次高。所到各地都在高水平开发园区,靠园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自费创办,由2.3平方公里起步区开始,基础设施已累计投入30多亿元,一期25平方公里已开发完毕,二期70平方公里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九通一平”,成为南京市建设规模最大、社区配套设施最完善、发展速度最快的开发区,目前总规划面积计划扩展到317平方公里,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经济指标年均增长40%以上。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8亿元,财政收入10.8亿元,占江宁区财政总收入的50%。苏州工业园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化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互配套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基础设施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投入超过7亿元,形成“九通一平”高标准基础设施,已完成开发面积100平方公里。宜兴市建有1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8个镇已有17个建有工业园,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是招商引资效果好。各地都十分重视招商引资,靠外力发展自己。在招商项目上,注重项目质量,注重投入产出率,吸引“大、高、外”项目。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来自美、德、英、法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项目进区落户,投资总额超过35亿美元,到位外资10亿多美元,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85个,世界排名500强的企业中已有16家进区。这些项目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高,如园内科瑞达电子投资1000万美元,年提供税收20xx多万元,占地仅为40亩。苏州工业园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074个,合同利用外资16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6.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45家在此投资,上亿元的项目有35个,首期每平方公里投资密度超过10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在宜兴投资的世界知名公司有20余家。

  四是政策机制活。所到各地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多,上级扶持的力度较大。如:江宁区既保留了县级的管理权限,又享受市对区的优惠政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有专门的项目审批委员会,全权负责项目的审批和报批。在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享受国家和江苏省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已率先建成“无费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苏州工业园拥有外资项目自行审批特权、灵活高效的外事管理权和快速的物流通关政策等,管委会所辖4个镇级工业园,同样享受苏州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此外,各地还制定了一系列灵活的激励机制。江宁区把招商任务分到各个单位,直接对“一把手”进行考核和奖惩,去年全区奖励资金达1000多万元,全部奖到个人。

  五是环境氛围优。几天来的考察,感受到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经济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所到之处人人不忘抓经济,人人都懂经济,谈起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充满自信,都感到自豪。在江宁接待考察的是位分管武装工作的区级领导,但对经济工作如数家珍。这种经济发展的氛围体现在每个层面和各个岗位上。各地都建有项目服务大厅,大部分项目审批在厅内都能完成。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有21个政府职能部门进驻,为每一位投资创业者提供自投资咨询到工商登记、项目基建、生产经营等全程式服务。苏州工业园管委投资审批事项只保留8项,一站式服务机构全权代表管委会审批,手续办理快捷方便,从项目立项到开工不超过25天。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几地的迅猛崛起,除得益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外,根本的是他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关键是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些地方有很多前瞻性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所到苏南各地经济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核心的是他们的思想实现了真解放、观念实现了真更新。从他们介绍情况看,不论是确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还是制定政策、建立工作机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可以说他们已经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苏州工业园一开始就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开发区的目标,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的园区发展模式,并把招商的重点放在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型项目上,正是有了一流的开发观念,才有了园区开发的一流举措和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江宁区早在1994年各级就成立了招商公司,对干部“重激励、强约束”,鼓励大家走出机关招商,并进行奖励;在土地征用上,他们表现出超常胆识与开拓精神,敢于把全区的城建用土集中起来统一调整搞园区建设,指标不够花钱去买;在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又居安思危,对全国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在新的起点实现了新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提出把江阴作为赶超对象,“奋战五年,进入苏南第一方阵”的目标,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今年江宁区在经济连年高幅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快的发展,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亿元,同比增长21.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8亿元,增幅高达95.5%。

  (二)发挥优势,准确定位,确定长远发展思路。几地都把发展的方向定位在发挥优势、建设园区、发展工业上,并从一开始就着眼长远发展,注重高标准规划。江宁区近几年依托南京市,按照“高科技花园城市、江苏最大的知识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实施新城区战略,重视城市、谋划城市、经营城市,着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开始就高标准规划,先后聘请国内外50多位专家参与论证,历时三个月,对论证报告六易其稿,一次规划,整体成型。他们不搞纯工业化开发,而是把园区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结合,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商贸、居住、娱乐设施。正是因为江宁拥有国际水准的开发区,拥有无与伦比的优良投资环境,拥有一流生态型、花园式的人居环境,国际大公司才纷纷看好江宁,以往想也不敢想的上十亿、上百亿美元的项目都能洽谈引进。宜兴市和苏州工业园,把自己纳入长江三角经济圈,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宜兴提出“把园区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园,并将园区作为乡镇工作的考核重点,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市场运作,滚动开发,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是他们又一成功经验。江宁开发区是在县财政无力拨款而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无法申请贴息贷款的情况下上马的,为此,开发区以战略家的胆魄,面向市场,自闯生路,相继漂亮地挥出四大手笔:一是资金运作上,在江苏省的开发区中率先实行股份制,从县属企事业单位中募股,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由金融部门代为发行房地产债券20xx万元,拉开了全面建设的序幕。二是土地运作上,严格按照规划要求,通过实施房地产、商贸设施开发,筹措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园区滚动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的增值效应。与初期相比,开发区的地价升值三倍多,积累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资产运作上,1998年开始对7个分公司通过出售、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等办法进行全面改制,盘活了存量资产,减轻了开发总公司的债务负担,增强了开发实力。四是在资本运作上,目前正在通过开发总公司部分改制、同时吸纳社会上有实力的法人参股的办法,组建股份公司,运作上市。宜兴的工业园区和苏州工业园也都是采取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开发园区的,这样就既能解决投入问题,又规避了风险。

  (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艰苦创业,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善于认识机遇、抢抓机遇,必须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江宁人称“机遇就是一杯水,水就是要素,你倒的多,我就倒的少;领先一步,就步步领先,落后一步,处处被动”。他们在苏南大规模吸引台资的时候,扬长补短,依托南京科教人文优势和业已形成的环境基础,抢抓国际资本、高科技研发中心转移的“第二次机遇”,研究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办法,与上海争抢项目,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独特优势和集聚效应。他们把加快发展的`压力化作群策群力、创新创业的强大动力,形成了开放开发的新优势。江宁、苏州、宜兴等地在园区开发起步初期,都经历过土地征用难、拆迁难、群众上访等问题,但他们视困难为机遇,认定目标,永不言弃,江宁开发区当初自费开发起步,靠的是2980万元集资募股组建开发区,到1996年,开发到3平方公里的规模,一度负债3.5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谋出路,跑、挤、借,一步步闯过了难关,用短短十年的时间,在一片荒郊开辟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创造了一个奇迹。宜兴市远东集团经历过4次改制,每次改制都在巨大压力下发生了飞跃,从一个仅有28人、180万元资产的小企业,建成现在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销售收入17亿元、全国知名的电缆集团。

  三、几点启示

  参加考察的同志一致认识到,与江宁等地相比,从表层上看是数字、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人的差距,是思想观念、政策环境和实干精神上的差距。江宁等地善于运用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发展经济,其思维境界、知识结构、工作思路、办事效率、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开放、超前、文明、精干的综合品位。通过考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曾多次到先进地区学习,实际早已看到并不断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几年过来与先进地区差距却越来越大,根本的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真正解放,没有完全体现在行动上,影响了发展的速度,必须再次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层层找问题、见行动。苏南之行告诉我们,前几年东港只是低水平、低总量上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谈不上“超常规、跨越式”。当前,全市和全区的发展势头良好,正处在一个大追赶和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为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超常规”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的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的观念。现实说明,我们的思想解放远远不够,或者说我们思想解放落实得不够,很多时候只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此,下一步要把重点放在解决思想真解放和干大事创大业上,在解决思想上要实现“七破七立”。破除自我满足、墨守陈规、四平八稳的保守思想,树立敢闯敢试、敢冒、敢于突破、大胆思进的观念;破除被动应付、懒惰思想,树立勇于拼搏、主动出击求发展的观念;破除狭隘封闭的区位观,树立主动接受青岛等地辐射、借势借力大发展的观念;破除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树立服从服务经济发展、全区一盘棋的大局观念;破除畏难发愁思想和唯条件论,树立市区一体和靠发展解决问题、赢得支持的观念;破除形式主义、思想,树立求实务实、真抓实干的观念;破除经济发展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振兴东港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全区形成人人想经济、议经济、抓经济的浓厚氛围。

  第二,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科学明晰的大思路,才有跨越式的大发展。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期和新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审视大势、分析优势,充实完善发展思路和方向目标,实现大的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和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我市已被省政府列入半岛城市群和沿海黄金旅游线进行重点扶持,全市港口经济圈正在形成,随着高科园北扩和开发区西扩,我们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纵观周边地区,北邻的胶南市在青岛的辐射下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南部岚山办事处正在建设日照工业区,已有多个大工业项目落地;东部日照开发区也进入了快车道;五莲和莒县也都有大的思路和动作。可以说,当前形势逼人,时间不等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发展就要落后、慢发展也要落后。因此,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牢牢抓住经济发展第一要务和财源建设这一主线,主动接受青岛的辐射,围绕港口经济和城市经济,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主攻方向,按照工业、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举力开发高科技工业园,在服务城市中用好优势,发展壮大自己,力争“财政收入两年解困,三年翻番,五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充实完善各级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措施,统一全区上下的思想和行动,凝聚人心和力量,形成加快东港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集约化和市场化的路子,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从江宁看,对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最大的是开发区,开发区是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江宁的开放型经济之所以保持强劲势头,取得重大突破,也正是突出抓了开发区和城市载体建设,提高了项目承载能力。不仅江宁,整个江苏,包括五莲县高泽镇,他们都以生动有力的实践说明,园区是开放的窗口、工业的载体、招商的战场、经济的增长点、发展的新希望,非抓不可。当前,我们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照先进,重新审视、谋划、优化园区的软、硬环境。区里要重点抓好高科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有条件的镇街道也要研究论证建设自己的工业园区,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增强财政造血功能。和江宁开发区相比,东港早在九十年代初期也曾搞过园区开发,但最后都没成功,原因就是开发模式落后。因此,兴办园区要树立正确的开发思路和办法。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做到高起点规划。要聘请国内外专家对园区进行高起点定位规划,做到一次规划,整体成型,分步实施,滚动开发。同时,要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克服长官意志和一切随意性。二是在发展观念上搞突破。园区必须是“特区”,必须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打破惯例,突破框框,尤其要在开发思路、经营体制、招商机制、社区改革等方面先行一步,作出大胆探索。三是在市场化运作上搞突破。学习借鉴江宁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以及宜兴乡镇工业园的“公司化运作机制”,坚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综合开发的手段、改革开放的办法、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加快园区的各项开发和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在经营重点上搞突破。突出抓好土地经营、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土地是目前我区最大的资产,经营园区首先要经营好园区的土地,千方百计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这是解决当前无钱办园区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土地经营不仅要控制好土地,更要注重单位土地利用效果和长远投入产出率。要大胆引进外资进入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公用项目的产业化步伐。

  第四,政策和环境是发展的生命所在,政策和环境越优越的地方发展越有活力。加快东港经济发展步伐,特别是搞好园区的建设与开发,必须创造优越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一个地方政策环境好,服务效率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就大。对照江宁等地的做法,一要立足于服务城市发展,争取市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园区发展上,进一步优化高科技工业园的发展环境,提高竞争力。二要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区内政策再放宽,环境再优化,服务措施再强化。区直有关职能部门在权限范围内,政策能放宽的一定要放宽,审批事项能取消的要取消,能合并的要合并,审批时限能缩短的要缩短,要坚决杜绝部门利益、眼前利益,切实为大局、为经济发展尽职尽责。要发挥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投资者办理手续能够来得了,办得下。三要进一步抓好软环境建设,建立软环境建设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拿出过硬的措施,注意抓反面典型,对吃拿卡要等影响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的单位和个人,不论涉及哪个部门、哪个人,都要坚决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为全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第五,人要有精神,事业要靠人干。实现全区跨跃式发展,需要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需要有拼搏精神和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毅力。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在精神状态,在主观追求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对比先进地区,我们的确做得不够,但不能气馁,深刻分析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我们要比出信心,比出勇气,比出加快发展的干劲来。一是要有一种勇气。以东港现在的基础,赶超先进,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发展速度,必须是跨跃式前进、超常规增长,这需要各级干部有一种眼光放远、把目标定高、把位置定准、把步子迈大、敢于跳跃发展的勇气和胆略。二是要有一种精神。要大力发扬坚韧不拔、拼搏奉献的精神,永不满足,不断登攀;要大力发扬善抓机遇、奋发有为的精神,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要大力发扬不甘落后、甘为人先的精神,自我加压,负重奋进;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咬定目标,锲而不舍。三是要有一种责任。领导干部要勤政为民,树立谋一方发展、干一番事业的长期创业思想,工作中经常反思自己做得对不对、够不够、好不好,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危机感、压力感和责任感。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加大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制定具体标准,实行责任追究,做到激励先进者、鞭笞落后者,考核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示,在全社会形成“以工作论英雄,靠发展比高低,按成果行奖惩,凭政绩定升迁”的浓厚氛围,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全区经济的跨跃发展。

  四、下步打算

  南方考察之后,我们对照先进找差距,结合实际,对东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初步打算如下。

  (一)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过考察,我们看到,东港区现有的政策环境、招商项目审批权限以及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与先进地区相比和跨越式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对此,区委、区政府下一步将结合南方考察经验的落实,专门向市委、市政府作出请示,以尽快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二)在全区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东港发展大讨论。初步定于5月份适时以举办读书会的形式,组织区级领导、镇街道党委书记、有关部门负责人,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南方先进地区经验,总结今年以来工作,动员全区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东港发展的大讨论。会上将结合前期我区开展的“深化对区情、镇情认识,进一步充实完善工作思路”活动,专门拿出时间,由分管区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谈任期内及年度的工作思路、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

【工业园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对江西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考察报告范文10-08

商场考察报告07-15

酒店考察报告06-12

园长的考察报告03-21

中学考察报告11-10

招商考察报告10-11

西北考察报告10-11

园长考察报告04-07

苗木考察报告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