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1
为做好我公司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提高建设经费使用效益,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我们开展了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情况如下: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章可循
我们先后制定了《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和《建设工程审计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程序及要求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开展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奠定了基础。
二、优选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实施委托审计
我们根据平时工作接触、考察、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从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中选定责任心强、人员素质高、社会信誉好、工作质量优、管理严谨规范、能让人信得过、真正能起到为我们建设经费把关作用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承担我公司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任务,并对其实行合同管理。凡参与全程跟踪审计的公司,都提交翔实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包括跟踪审计方案和结算审计方案,包含内容有:审计人员名单及专业、资质、职称和本人近三年来造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审计的业绩等;对施工期间工程进度、设备材料认价、工程变更的审计、确认等环节分别实施哪些审计程序;采取哪些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对甲方的承诺等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竣工结算审计等。要求制定的方案切实可行、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三、对工程造价实施预防性控制
审计人员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和精确度,防止工程量清单因工作内容描述不完整而引起的索赔;审核建设工程合同中与造价相关的条款,防止因为合同签订的不完善而导致工程结算时公司蒙受经济损失。
四、对施工过程实施跟踪审计
我们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试点的基础上,将跟踪审计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在公司所有建设项目上进行全面推广。审计人员必须参加工程例会,定期、及时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确认工程变更,审核隐蔽工程、材料价格等。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审核经监理公司审核后的工程款支付方案,审核结果与业绩挂勾。跟踪审计细化到了结算审计水平,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与跟踪审计相结合,在无变更的情况下,跟踪审计结果就是结算审计结果,将审计关口前移,强化了跟踪审计人员的责任,防止了跟踪审计流于形式,提高了审计效果。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到现场确认工程变更的工程量,并在变更签证上签字。审计人员隐蔽工程在封闭之前,到达施工现场,对隐蔽工程实施审核,完整地记录隐蔽工程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签署有关证明。审计人员对工程变更部分的材料进行签证,严把材料价格关,力争把材料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审计人员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当月工程量完成统计报表及月度工程款结算书,对已完成的工程量予以核定确认,并填写工程项目进度款支付证书。
实施委托审计后,我们在规范管理、监督指导和保证审计质量上严格把关,多次召开培训会、工作交流会,并做好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加强工程造价审计的质量控制,我们将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复审,各造价咨询公司的审计结果须经得起复审的检验。
五、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结算审计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最后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审计人员根据工程施工合同、材料设备合同、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记录和施工现场签证等有关资料,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全面审计。在全面审核无误后,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审计机构三方签署工程造价审核定案单,最终由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
六、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为了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结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如下要求。
1、审计流程。施工单位报送的进度款结算书及形象进度表交监理审核后,报送给工程项目甲方代表,该资料必须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签字盖章,甲方代表审核后交跟踪审计人员。跟踪审计人员审核完成后出具工程款支付证书,并经三方签字盖章后,交甲方代表。
2、审计时限。跟踪审计人员在收到甲方代表交付的进度款结算书后,必须在10日内完成审核并做好资料的交接记录,以分清责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跟踪审计人员应提前计算下一形象进度的工程量,待监理提交后即可核对。为确保按时完成进度款审核,甲方应及时确认材料价格。
3、审计范围的界定。施工单位和跟踪审计单位对进度款支付表审核的形象进度要一致,并以形象进度的文字描述为依据。为便于计算,双方协商后报量可滞后但不能超前,即施工单位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须大于或等于报送的形象进度。
4、认价及签证。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款支付证书中,如有单独列项的变更、签证内容,跟踪审计出具支付证书时也要单独列项,并注明变更、签证编号或日期。跟踪审计人员收到的认价及签证资料签批手续应齐全。
5、竣工结算审计。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须以阶段审计审定的结果为依据,编制竣工结算报告。审计单位依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对此竣工结算报告进行全面审核。如果送审的结算金额和阶段审计汇总结果有差异,要分析查找原因,并写出书面报告。
总之,由于我们的审计措施适当,协调有力,我公司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取得了良好地成效。工程跟踪审计不仅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而且规范了各方的行为,强化了工程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审计职能由单纯的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控制的转变,这对于公司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2
一、理论基础―持续审计理论
目前,理论界对持续审计的含义还没有达成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下两种: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研究报告《持续审计》中这样定义持续审计:在相关被审计事项发生或发生不久,由独立审计人员提供一系列即时的审计报告,对被审计事项进行书面确认的一种方法。2005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全球技术审计指南中指出:持续审计是一种以更加频繁的方式来自动执行控制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实现了对交易样本的周期性测试向连续性测试的转变。
满足审计目标的基本前提是审计人员应充分理解审计程序和持续审计技术,还应了解相关的行业、组织、控制等;持续审计目标确定以后,审计人员应向高级管理人员解释持续审计的概念和目标,争取获取管理层的支持;获取管理层的支持后,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的管理层是否建立了控制框架以及功能程序用以评估控制和风险水平来确定测试的范围,如果管理层已充分建立,则审计人员可以高度依赖管理层报告的控制和风险水平,如果未充分建立,则审计人员应采取自己的控制和风险评估程序;审计人员应根据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决定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可能的数据源;所需要的信息以及信息可能的数据源确定以后,审计人员应与管理层协商,获取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与企业内部和外部相关的电子信息。数据获取后,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分析,以期对纠正交易和控制缺陷起到积极的作用;获取访问权限后,审计人员不仅要理解企业的信息系统,还应通过评价流程图、访问流程编制人员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流程;审计人员应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哪些控制需要进行测试,识别关键控制和风险水平的大小,并根据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有例外事项出现。如果交易过程中数据没有出现异常,并且没有违反内部控制行为的发生,持续审计系统则不会生成违例报告,系统生成的审计报告表明:当前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交易和业务过程是有效的。如果存在异常情况或者有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发生,持续审计系统将会自动暂停该交易或行为,生成违例报告,审计人员应分析违例产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对策。违例行为得到有效地解决后,持续审计系统会恢复暂停的交易或行为。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各领域的会计审计都引入了信息系统,为持续审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持续审计使得审计行为完成了从定期审计向高频率的实时审计的转变,大大增加了审计的强度,更加强调事前和事中审计,审计报告也完成了从定期报告向不定期实时报告的转变,缩短了审计报告的周期。通过风险评估和设置的关键控制点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情况,对错误、舞弊等机会主义行为起到有效地抑制作用,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持续审计的高自动化水平,还能有效地降低审计成本,节约审计资源。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的现状
第一,相关法规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审计实践。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规作为支撑和规范。目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在不同程度的试行,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虽然2009年9月1日实行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内部审计》从内部审计行业规范的角度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提供了指导,但是还未建立一套与跟踪审计流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层面。
第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的实施缺乏有利的审计环境。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得到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协助和配合,缺乏协助和配合,审计工作将难以维续。建设项目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缺乏科学的统筹协调,很容易出现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交叉和盲点,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审计流程在实施中,审计力量及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尚难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际要求。一方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强,不仅涉及审计方面,而且涵盖建筑规划、图纸设计、施工技术、财务管理、法律等各个方面,加之跟踪审计形式和内容具有新变化、新特点,所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自身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为了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要求,审计人员应要具备工程、管理、财务、审计、设计、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另一方面,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审计手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把握审计质量。此外,也需要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提升审计技能和个人素质。
三、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优化的路径
1、确立全过程跟踪审计理念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新兴方式,是一种创新的审计模式。它打破了基建审计以事后审计为主的传统审计模式,对基建项目从源头到终结的各个阶段进行动态和静态的监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对及时发现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损失浪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效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全过程跟踪审计理念。具体表现为:前移审计关口,制定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把握工程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着眼防范,发挥审计的预防功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审计,滚动实施,实现审计的识别揭露功能;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并对整改的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实现审计的抵御修复功能。使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抓好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对立项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设计与签订阶段、施工阶段、隐蔽工程验收阶段、设计变更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风险点设立关键控制措施,有效地防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2、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能力
高质量的审计,来源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必须有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首先,持续更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工程,是集工程、合同、监理、财务、审计、法律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各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由于审计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要求审计人员不断学习,尽快实现知识的更新换代,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在相关专业上可以替补的复合型人才,做到一专多能,适应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根据建设项目审计人员的技术职称和工作实绩制定不同的审计技术津贴,提高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审计职称考试的积极性。
其次,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面对给定的审计材料,要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迅速找到切入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然后发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取得有效判断问题正误的依据,进一步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判断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从宏观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做到对问题的准确处理,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这需要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所以,审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期知识的学习和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
审计部门应加大审计经费的投入,满足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岗位培训、后续教育、审计技术及审计经验交流等经费的需要,以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部门应花大力气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同时,审计部门应引进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的专业型人才,全面推行以运用计算机管理为特征的现场审计,把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引入全过程跟踪审计领域。
四、结论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对其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使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最终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保证优化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得到有效地实施,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3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将公共工程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由审计人员跟随审计项目的进程不断地对工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反馈审计情况,促进改进工作。在这里,“跟踪”是指一种审计方式。笔者认为,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一种能够有效容纳效益审计内容的审计方式。
一、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时间和职能具有效益性特征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审计程序,这些审计程序普遍体现了事前、事中审计和现场审计的特点,体现了审计的建设性职能,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效益审计特征:
(一)确定项目计划。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确定项目计划依据的是所在地区国家公共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在公共工程立项时就将其纳入审计视野。上年度已列入计划,建设期及跟踪审计期跨年度的项目,作为“续审”项目,一并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而不是根据即将竣工的公共工程来确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确定上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职能作用的合理安排。
(二)编制审计方案。在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实施方案是依据对公共工程开工前情况及资料掌握情况制订的。这些资料包括:公共工程的基本情况、可行性报告、概(预)算文件、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有关工程核算管理制度等;审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增收节支途径。与根据公共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以查问题为主的.审计实施方案有明显的差别。
(三)实施审计。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操作方式如下:审计组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定期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审计组成员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程、变化情况;对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抽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变更工程、额外工程以及有关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核把关;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工程量及拆迁工作等进行定期审计,把可以提前审计的事项尽可能地安排在平时审完。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跟随着工程进度,随时收集测量、变更、签证等资料,及时对工程的量、价、费进行审核取证。做到项目竣工,审计基本结束,归档基本到位。另外,每次审计都安排对上次审计处理意见落实情况的后续检查。这些都体现出了履行建设性职能的特征。
在竣工决算审计模式下,审计组总的是在项目竣工后,坐在“家”里审计被审计单位报送来的竣工决算资料,因而无法发现许多只有在现场跟踪审计才能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效益问题),也无法取得只有现场审计才能取得的成效(尤其是效益性方面的成效)。
(四)审计处理。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即针对发现的问题(主要是效益性问题,也包括合规性问题),及时(定期或不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促进问题的及时纠正,具有显著的建设性特点。
对分期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在每次审计结束后还需及时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告知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出具《公共工程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
采用详式报告形式,内容包括一般审计概况、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审计确定的工程造价和投资总额,审计意见和建议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有关审计核减的工程款一般都在平时经协商后得到了处理,即在分期支付工程款时已作了扣减。因此一般不需要再制发审计决定。这些做法都具有显著的效益审计特征,与事后竣工决算审计时采用制发审计决定进行强制性处理的做法明显不同。
二、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的、成果、依据及方法具有效益审计特征
(一)审计目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以效益为目的的审计,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有明显的效益性特征。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只能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作出评价、鉴定,起点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实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只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只是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防微杜渐,真正起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审计成果及依据。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核减额”,使用的审计依据主要是有关规范性条文。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成果除了“核减额”外,还有许多增加效益的成果,审计建议主要是涉及改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属于财务方面的很少。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健全管理、堵塞支出漏洞、提高效益方面的,而不是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方面的。与此相适应,其使用的审计依据除了有关规范性条文外,还有许多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包括根据项目特点临时确定的标准。例如:百分比,定额、预算、计划,经济指标(包括行业平均指标,全国、各行业、本企业先进指标),盈亏平衡点,平均利息率,市场公允价格等。这些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大多缺乏强制性,有的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与规范性条文有很大的区别,体现了鲜明的效益审计特征。
(三)审计方法。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在运用审计方法时有着不同于合法性审计的特点。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时,除了要使用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分析性复合、观察、利用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这在合法性审计中一般是用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与审计内容、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方法,包括:(1)价格确定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有询价、提供证据、限价、测算等方法。(2)项目评估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法。财务评价法又包括年财务净收入、单位工程年支出、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3)经济预测方法,用于对公共工程效益预测数据复算、验证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相关文章:
如何撰写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01-19
跟踪审计报告06-13
跟踪审计报告10-01
[精品]跟踪审计报告06-14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报告06-13
跟踪审计报告5篇11-19
跟踪审计报告(精选10篇)04-01
项目跟踪审计审计报告10-30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报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