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蔬菜产业是XX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有助于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着力推进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的集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有效供给、功能多样、优质高效的现代蔬菜发展新格局。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市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之一和全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xx年,全市蔬菜瓜果播种面积、蔬菜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91.6万亩、126万吨和20亿元,比20xx年的83.3万亩、107万吨、16亿元增长10%、17.8%、25%;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4.5%,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畜牧业一起构成了全市农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地形成。经过多年来的统一规划和发展,形成了XX县民族乡的辣椒、撮镇的香葱、长临河镇的小萝卜,XX县朱巷镇和陶楼乡的甘蓝、罗塘乡和左店乡的马铃薯、吴山镇的三瓜、北部地区的草莓,XX县上派镇的瓠子、铭传乡的大葱,XX区大圩镇的浅水藕和茭白,XX区三十岗的早西瓜等一大批规模种植、配套齐全、优势明显,“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多乡(镇)一业的特色区域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产量已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30%以上。
(三)设施栽培快速发展,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稳产高产优质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不断增加,蔬菜产业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07年底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11.6万亩,其中大中棚面积8.5万亩,比20xx年增加2倍。科技进步加快,选育出叶类菜、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新品种100多个,引进蔬菜新品种150多个,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70多个。设施大棚、健康栽培、两网-膜覆盖、泥炭育苗、嫁接换根、频振灯杀虫、黄板诱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得到大力推广,蔬菜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加工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市现有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26家。20xx年,全市蔬菜加工量5.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产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度不断提升,远销东南亚和部分欧美国家,出口创汇877万美元。两家较大规模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拉动产销流通明显,交易量达85万吨,交易额19亿元,其中周谷堆批发市场蔬菜日交易量2000吨,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达到175个,带动6.5万农户从事蔬菜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品牌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监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优质、安全、生态的蔬菜生产大幅提高,到20xx年底,全市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瓜菜基地32个,无公害瓜菜产品认证数47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6 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35万亩,占常年性蔬菜面积的76%。“徽之皇”酱菜、“丰绿源”草莓、“大圩”蔬菜、“三十岗”西瓜等一批全国和地方著名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六)政府引导作用显现,多元投入机制初步建立。2003年以来,市县两级不断加大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至20xx年市本级财政投入到累计达到43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明显,吸引了社会资金投资蔬菜产业开发,其中设施栽培中的民间资本投资已达75%以上,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业主投入,社会参与,信贷支持的蔬菜生产投入机制。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当前合肥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模化发展速度偏缓,集约化经营程度偏低;二是主导产品不明显,产品品种多样性、季节供给均衡性与市场需求尚存差距,蔬菜产业结构仍需大力调整;三是块状产业带优势不突出,设施栽培面积小,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四是龙头企业偏少且带动力不强,加工能力弱,加工层次低,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不多;五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六是产业规划滞后于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规划引导产业集聚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二、加快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是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有效供给中带有全局性的大事,是构建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蔬菜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大提升。
(一)确立发展目标,推动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总揽,围绕我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发展定位,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立足大平衡、面向大市场、推进大生产、打造大品牌、促进大流通、实现大提升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供给、助农增收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壮大蔬菜产业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强核心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实现基地规模化,产品优质化,加工龙头化,经营产业化,营销网络化,服务社会化,将蔬菜产业打造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初步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蔬菜产业,逐步成为全省现代蔬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基地,优质安全蔬菜产品生产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居民创业基地;现代蔬菜技术、信息和人才高地;蔬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等“三个基地三个高地两个中心”。
到20xx年,全市建成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60万吨,商品率达到70%;初级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蔬菜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加工业产值突破5亿元,新增创汇能力2000万美元;生产环节吸纳农村劳动力25万人就业,服务、加工、流通等环节提供城乡就业机会8万个。基本建成产业支撑服务网络和技术体系,争取申报批准15~20个绿色蔬菜品牌,5~10个有机蔬菜品牌。蔬菜基地的年生产水平领先全省,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加工增值的三大目标。
(二)创新发展理念,打造蔬菜产业发展新优势
——用科技兴菜理念保供给,打造蔬菜生产新优势。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加强蔬菜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推广优质品种和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依靠科技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和结构,增加优质特色蔬菜供应,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由粗放种植模式向集约高效种植模式转变。
——用城乡一体理念拓功能,打造产业增值新优势。按照城乡一体、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要求,跳出蔬菜抓发展,统筹蔬菜产业与城乡经济、蔬菜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集生产、观光、休闲、科普、体验、购物为一体的现代观光蔬菜产业,拓展产业增值新空间。实现由单一提供生活产品向提供生活和精神产品并重的转变。
——用工业化理念促增效,打造产业经营新优势。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三位一体”联动,培育发展一批整体实力强、带动作用大、机制灵活、盈利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扩展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为主、多方参与、多样合作、自愿组合、民主管理”的原则,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竞相发展,走规范化提高、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完善蔬菜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实行连锁配送,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打造优质蔬菜加工、外销大市。实现由传统园田式自产自销向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转变。
——用标准化理念求提升,打造质量管理新优势。推进蔬菜品种优质化,实现生产标准化,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蔬菜产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优化蔬菜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坚持“商标兴菜”、“品牌兴菜”,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蔬菜品牌化发展新格局。实现由数量型向优质安全型转变。
——用社会化理念强服务,打造促进发展新优势。探索推进蔬菜农技推广改革,强化体系支撑;抓好各类服务载体建设,强化服务支撑;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好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蔬菜产业的技能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实现由松散型服务向体系型服务的转变。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蔬菜均衡供给
1、优化三大重点区域布局。坚持“水生和旱生并进、设施和露地并举、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按照“一线抓提升、二线抓扩张、三线抓合作”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常年均衡供给的能力。一是近城区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大圩、三十岗、南岗等地,建设兼具保障供应,满足市民农业认知、观光休闲、农事参与,发展集研发、展销为一体的现代蔬菜示范基地,推广无公害栽培、无土栽培等新型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良品种,提升蔬菜产业档次。二是郊县蔬菜生产基地。此区域基地面积大、分布广、总量多、品种丰、条件好。按照“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发展”的标准和无害、营养、时鲜的要求,重点推进设施栽培,扩大优质、高产、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生产。重点建设三河和下塘现代蔬菜基地、肥东和长丰反季节等四大瓜果(食用菌)基地建设。三是周边地区蔬菜供应基地。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发挥XX市场、技术等优势,加强与周边六安、巢湖、淮南等地市合作,共建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到 2012年,三线合作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满足市民多样化、高品质化的“菜篮子”产品需求。
2、打造两个特色蔬菜产业带。本着因地制宜、凸显优势、优化生态、促进增效的原则,在巢湖沿岸、合铜路两侧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带,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提升。一是造就沿巢湖圩畈区的水生蔬菜产业环带,充分发挥丰富的水生资源优势,在沿巢湖三个县区八个乡镇规模发展浅水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种植,到20xx年总面积达10万亩,形成“十万荷花、百里长廊”,农民增收、城市添绿的旅游农业景区。二是建设合铜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将XX县上派镇、严店乡、三河镇蔬菜基地新老连片,扩点成带,巩固老基地,联动新基地,建成绵延20公里的全省高速公路上首条绿色蔬菜观光带。
3、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坚持“稳定总量,提高质量,保障本地,扩大外销”的原则,把品种调整与农民增收、市场均衡供应和增强蔬菜产品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优化我市蔬菜品种和种植结构。按照品种结构的季节均衡分布和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要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特色,筛选宜种品种,抓好冬春季大宗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设施蔬菜、冬季冬闲地(土)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在保障市内市场均衡供应的基础上,面向北方冬春淡季市场和沿海夏秋淡季市场扩大生产销售。促进我市蔬菜生产由季节性栽培向“四季常青”转变。
4、多措施保障均衡供给。一是实行错时播种,适当延长播种期,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均衡和拉长上市时间。二是兼顾鲜销和加工,防止出现蔬菜过度集中上市。三是运用现代科技和设施条件实现蔬菜淡季上市。四是结合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步配套推进蔬菜气调(冷藏)库建设,避峰上市,延长蔬菜供应时间。逐步实现蔬菜供给的“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四)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规模经营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种植总量的率先突破。必须以扩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不同层次的蔬菜生产基地为突破口,不断扩大规模生产,增加种植总量,转变生产方式。
1、蔬菜园区建设。包括蔬菜科技示范园和蔬菜产业园。蔬菜科技示范园,发挥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作用,配套建设保护地栽培设施(不少于栽培面积的60%)、喷滴灌设施、育苗设施、培训设施和科技示范试验及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园,运用工业开发区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基地设施建设配套,引进蔬菜生产、加工、科研企业和种菜大户进园生产,使之成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产业集聚的平台、带动农民增收的载体、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
2、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设50万亩高标准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水生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旱生蔬菜生产基地40万亩。基地建设达到水、电、路、沟、渠配套,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田间主干道硬质化,方便生产和运输,实现规模化生产,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3、蔬菜设施栽培建设。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着力发展和推广单体大棚、联栋大棚、中小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栽培,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增加经济效益。20xx年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20万亩。结合生态旅游,发展融生产性、休闲性、生态性、寓教性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和种植、采摘体验型的蔬菜产业。结合城郊景观大道建设、乡村田园化道路及水渠建设改造,建设瓜果蔬菜绿色走廊,探索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优美、农民收入增加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蔬菜种苗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蔬菜良种繁育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市蔬菜种质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整合蔬菜科技创新力量,以丰乐种业、江淮园艺研究所等为核心,加快蔬菜瓜果类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基地建设,加快蔬菜园区苗种工厂化生产园区建设,加速蔬菜苗种产业化生产,增强供苗供种能力,壮大合肥蔬菜种业。鼓励和支持各类蔬菜育种企业开展蔬菜种资源基因库与品种创新基地建设,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立足我市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和特色,着眼国内外市场需求,采取招商引资、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综合措施,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拉动力强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起点高、规模大、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基地扩张,增加生产总量。
把蔬菜加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发展优势蔬菜产品精深加工,主攻产品增值,努力形成多元化、系列化、专业化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业集成度。重点抓好长丰双墩镇和周谷堆批发市场加工配送基地,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快合肥兄弟食品公司、合肥徽之皇公司、合肥金绿公司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拓展加工项目,促进增资增产。
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动标准化入户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蔬菜基地建设和品牌认证及标志管理。加大主导产业品牌建设力度,整合现有产品品牌,引导已形成产业规模、知名度较高、特色鲜明的源产地产品申办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对开发名牌产品突出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到 2012年扶持40个“品牌”蔬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从而创建多层次品牌体系,放大品牌效应,提升我市蔬菜产业的竞争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要求,把规范、培育和壮大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协会、蔬菜经纪人等放在突出位置,鼓励支持蔬菜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乡镇和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村建立蔬菜合作社或专业协会。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融合,互动共赢关系,发展“订单蔬菜”,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六)构建新型流通体系,提高蔬菜市场化水平
按照“整合资源、强化功能、提升档次、规范管理”的要求,发挥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周谷堆等现有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和业态提升,强化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交易系统建设,使之成为保障合肥、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大型现代化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依靠社会力量,吸纳各种资本,投资流通领域,改善农贸市场蔬菜经营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全市蔬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发挥调节蔬菜供求、质量引导、预测预报等作用。依托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等,加大蔬菜冷链建设,构建城市蔬菜直销配送体系,加快蔬菜产品销售向净菜化、速食化、包装化和超市化方向发展。到2012年,建设100个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网店,达到质量、品牌、设施、标准四个统一。从而构建以批发市场和加工物流配送企业为枢纽,各种零售店、专卖店和集贸市场为终端,现代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为支撑,高效畅通、便民利民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安全发展
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在认真实施现有国家、省市蔬菜产业标准的同时,按照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并重,尽快完善与蔬菜质量安全有关的各项地方标准,重点制定和落实生产技术规范,大力推行产加销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蔬菜标准化体系。
2、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支持蔬菜科技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蔬菜重点生产乡镇可根据需要设立蔬菜技术推广站,行政村配备1名专职农民技术员。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加工各环节及各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寻求智力帮助。强化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蔬菜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培训,力争在2-3年内,使每个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每户菜农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加强科技示范,组织市、县(区)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指导帮扶,强化示范引导,加快蔬菜产业建设步伐。
3、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市级蔬菜检测机构设施建设,加快乡镇蔬菜速测点和市场、超市、重点加工企业检测点建设,强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产品分级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促进蔬菜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检测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实现蔬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
(八)扩大对外开发,增强蔬菜产业外向度
1、突出招商引资。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合作伙伴,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注重产业链配套招商,主动承接江浙沪地区蔬菜产业基地外移,着力引进种源生产、精深加工和配套产业等方面的龙头企业和技术、资金密集型重大项目,加快我市蔬菜产业从招商引资为主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向引资、引技、引才、引管理结合的转变,向产业集聚、企业集合、资源集约的转变。
2、强化周边合作。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推进六安、巢湖等地我市的三线蔬菜基地建设,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年扩大供肥蔬菜基地规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九)完善发展保障机制,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坚持把做好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放在保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和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保障的战略高度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发展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质检、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合力,促进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2、科学实施规划。各地要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龙头、大服务”的总体要求和《XX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的要求,认真研究本地资源、区位和布局特点,按照市场需求规律,制定各自的蔬菜生产发展规划,明确分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年度发展任务,抓好分布实施。突出蔬菜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XX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把我市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各地要统筹好蔬菜基地建设选址与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将其列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分级负责,逐步改变蔬菜基地因城镇扩张“边建边占” 的现象。
3、强化政策支持。加大XX市《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和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投资蔬菜产业开发,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有关促进蔬菜产业的项目和资金,健全蔬菜产业发展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有关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促进蔬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加快蔬菜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进程。
4、建立保险机制。探索将政策性商业保险引入蔬菜生产和销售领域,建立蔬菜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和农户广泛参与的蔬菜保险保障体系。不断创新蔬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共同研究相关担保和贷款办法,解决蔬菜大户和菜农融资难的问题。
5、突出应急保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蔬菜供给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蔬菜市场有效供给应急预案,认真落实预案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建立蔬菜市场异常波动防范制度,构建反应及时、处置得力、防范严密、化解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应急时调得出、运的进,努力维护蔬菜市场供给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稳定。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贵州省一直重视粮食生产,长期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一、耕地资源潜力
1、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使现有70%耕地用于种粮,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贵州是个喀斯特的山区省份,基本农田建设普遍薄弱,保灌面积小。而形成中低产耕地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比重大的旱地普遍是坡度大,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为此,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农业田建设,增强抗灾能力,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是构建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按“九五”全省年新增1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速度,提高到每年新增25万亩,以每亩新增粮食100公斤计,至20xx年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我省自xx年开展了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12年累计实施912万亩,使近50万亩坡耕地变成稻田,使1468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12年累计增产粮食160.9万吨。今后我省将继续实施坡改梯,以现在的速度,至2010年可使粮食总产增加80万吨以上。
3、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结合进行“瘦变肥、薄变厚、坡变梯”的土地整治和推广等高带状种植、绿肥聚垅、免耕栽培、生物固埂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单产可提高近50%。按全省计划每年改造50万亩的进程,至2010年累计可改造中低产耕地300万亩,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4、加强防治土地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贵州农业发展要根本解决长远的粮食问题,有效地增强粮食发展后劲,必须树立依靠全部土地的观点,合理开发“四荒”耕地。从现在起至2010年,若以20个土地大县,每县垦复3万亩,40余个中等县,每县垦复1万亩,加上其它零星分散荒地与废弃地的利用,全省耕地增加100万亩左右,使粮食总产可至少增加约24万吨。
二、生态条件潜力
贵州虽然地处高原,但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农业部xx年《中国南方粮食结构优化研究》资料,认为贵州生态气候条件对粮食总量的近、中期理论预测,其粮食总产潜力为1468.7万吨,潜力指数为43.16%。这些都说明贵州在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条件、提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复种指数,粮食总产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64.4万吨。
三、生产条件潜力
1、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目前,贵州夏粮比重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约仍有500万亩冬闲田土的影响。近期除保留少数冬水田、囤水田之外,应采取大力发展耐瘠、耐旱、生育期较短,利于茬口衔接的马铃薯、大麦和多种胡豆、豌豆等,既增加夏粮产量,又利于缓解粮菜争地与人畜争粮的矛盾。若减少一半的冬闲田土用于种粮,使夏粮总产比重可提高近4个百分点,即可增产粮食约45万吨。
2、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从贵州农作物生长普遍两季有余、三季不足,或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晚秋时空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大种晚秋作物,发展秋洋芋、秋红苕、秋荞等100万亩,按亩产100公斤,即可增加粮食10万吨。
3、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至少可利用占旱地20%以上面积扩大粮面。稻田,在海拔600米以下,并有水源保证的面积,约有200万亩,采取一季中稻蓄留一季再生稻,平均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为此,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区域,加强耗作制度改革,增加粮食的潜力可达30万吨以上。
四、科学技术潜力
1、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针对贵州立体农业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栽培水平悬殊较大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与搭配“丰、优、抗”兼备的品种,做到品种对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进一步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贵州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
2、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近年来各地在“六普及、三提高”重点适用技术示范带动下,广泛推广的保温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叶龄摸试、半旱式栽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改制复种、分带轮作、与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调整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是贵州四大主体作物,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突出抓好四大主体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中,应把玉米和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产业化,作为粮食发展的新举措:一是在确保稻谷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把约计200万亩“三年两不收”的望天田,通过“水路不通走旱路”,用于扩种杂交玉米,其玉米单产可比种水稻稳定增长10—20%;二是在旱地分带轮作中,无论采取何种分带种植方式,都应考虑玉米单产水平不能下降;三是在旱地扩大间套种植方式中,应努力扩大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并在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不断扩大二季马铃薯的面积;四是要加强四大作物“种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主导作物品种培育、筛选、更新和提纯。
为切实做好今年夏收夏种工作,更好服务“三农”,XX县农机局立足本职,周密部署、依法履职,统筹调度、强化服务,充分展示了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XX县小麦种植面积约9万亩,适宜机械收获的面积机收率达98%。
一、当前夏收夏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农机作业成本高。据亿霖、民乐、大红鹰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由于XX县是山区县,山区丘陵多、地块小,无法连片作业,机械作业难度加大;而且农机作业油料价格高,人工工时、机械维修费用高。今年XX县小麦机收价格为每亩100元左右,与周边县区机收价格相比,每亩普遍高出20—30 元,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一方面主要是受地块影响;另一方面柴油价格高(例如:一台中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每亩需用柴油5公升左右,每天可收割小麦 40—50亩,燃油成本在200—250公升左右,按柴油每公升比以前高0.8元的价格计,每天多支出160—200元);再一方面人工费高,一台小麦联合收获机械的作业机手每天人工费300元。作业成本的增加,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作业人员只有提高作业费,这样也就增加了种粮农民的生产成本。
二是作业难度较周边县区大。XX县是山区县,丘陵山地多,地块小、布局分散,多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为主,地块与地块之间农作物混杂套种,作业场地不集中,无法连片作业。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械无法作业,只适用中小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机械转场频繁,机械利用率低。
三是作业需求量大,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少。由于XX县是山区县,大型机械保有量少,特别是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增加不多;而且“三夏”麦收抢抓农时、时间紧,农民需求剧增;再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急剧缺乏。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已经成为全县农民群众“三夏”麦收的依赖。但“省功、省时、省力”的机械化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太少,目前,全县拥有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在200多台。
四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三夏”生产期间,农事活动和农机生产作业活动增多,各种农业机械不论技术状态如何一般都投入生产一线,带来了极大的安全生产隐患;再是天气炎热、时间紧、农活多,农机作业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极容易出现问题、发生农机安全事故。
五是当前天气连续干旱,影响了夏种进度。
二、建议和对策
一是尽管今年对“三夏”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保质保量优先加油,并对所使用的燃油进行了适当补贴(每公升0.2元),但对作业成本的改变起不到明显作用。
二是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继续加大对联合收割机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购买农机后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专项作业服务,既提高作业效率,又便于调度管理。今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县新增联合收割机15台。
三是提高农机服务和机械作业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大力组织机械作业,根据生产进度,及时调度农机具,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确保作业质量,促进“三夏”生产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机耕、机播等作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水平和效益。
四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机化网站等媒体进行农机安全生产宣传,以平安农机示范村、平安农机示范乡镇为平台,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宣传安全法规和农机安全常识,努力提高广大机手的安全意识和遵守农机安全法规的自觉性;农机监理站积极与公安交警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开展农机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杜绝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五是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进行抗旱,加快夏种进度。
【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市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6-22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4-07
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07-25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1-09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3-14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典型情况的调研报告10-12
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10-12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20
村发展产业的调研报告11-07
番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