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

时间:2022-10-08 21:35:30 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下面带来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1】

  摘 要: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新本院校)数量发展迅速。

  课程考试管理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应树立现代化考试观念,形成多元、过程的考试评价方式,实行全程化的考试管理制度,构建学生参与的考试管理工作评价体系。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考试改革 考试观念 考试管理评价制度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中央政府面对人们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作出通过省市共建,地方组建等方式,依托地方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这时,部分高职高专、师范高专、教育学院、成人高校等地方院校通过合并或者单独升格成为本科院校。

  据教育部网上发布的数据,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共597所,其中地方所属390所。

  而截至2011年5月23日,全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已达820所,地方所属本科院校712所。[1]十二年间,新建本科院校数量急剧增加,占据全国同期普通本科院校的27.2%。

  这些新增的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大众化发展的使命。

  与学术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院校(高职高专)不同,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把自身定位于教学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教学为主,为地方培养各行业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建校之初就有着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各院校积极探索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教学改革。

  但是对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手段―课程考试没有太多关注。

  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评价的方式没有改变。

  一、课程考试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高校教学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然而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程度或者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状况不能通过教学自身给予定夺,而是需要特定的评价手段。

  课程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本身对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常,课程标准下考试需要了解和确定的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特别愿意关注的部分。

  这是考试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

  另外,阶段性的组织形成性考试,教师可以从考试后的信息中分析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从课程考试中了解自身学习过程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考试所具有评价、反馈、激励、导向功能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学者认为,教学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手段,课程考试则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这两者与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工作必须接受课程考试的评价,才能促使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实现。[2]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不长,对本科院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实践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在考试管理上存在一些观念和制度上的问题。

  (一)教学和考试关系认识不清,考试功能认识偏差。

  现行新建本科院校中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考试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将两者相分离,对考试目的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浅层表面。

  对教师而言,考试作为教学的收尾阶段,只是给自己所任课程下一个结论;对学生而言,学习只是纯粹为了通过课程考试,获取分数和学分。

  同时大部分师生过度夸大考试的评价功能,单纯以课程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优劣、能力的有无、创造力的大小,或者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而考试所特有的对教学的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

  (二)考试内容固化,考试的形式单一。

  应用性本科院校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一专多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些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与高职高专学生相比,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创新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3]新建本科院校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要求教学目标,课程考试评价的内容、形式也要相应变化。

  考试更应该转变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

  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影响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过程通常以讲授法进行。

  讲授教学法因其大面积、高效率传授知识的特点在高等教学中起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但是过度依赖讲授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沟通,缺乏过程信息反馈。

  教师对教学的效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好坏不得而知。

  在教、考没有分离的情况下,老师教什么,考试考什么。

  考试的内容局限考查对书本知识或者教师所讲授内容的记忆,缺乏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考试形式以期末闭卷、笔试、终结性考试为主。

  而很少采用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研究报告及形成性考试形式。

  另一方面,高校教学中教师没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升学的压力,普遍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

  这种固化的考试内容,反映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水平的高低。

  单一的考试形式增加考试的偶然性,不能确切反映教学质量,而且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忘笔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

  (三)考试管理的过程存在偏差。

  考试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程序性,是一种过程化管理。

  包括考试计划确立、内容设计、考试施测、成绩评定、考后分析等一系列环节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考试的功效。

  然而现行新本院校主要把考试管理重点放在考试施测和成绩管理上,考试计划、试卷命题、试卷分析等这些重要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1.考试计划没有提前告知学生。

  一门课程在实施教学之前,都有一个居于中心地位的课程培养目标,或者说学生学完课程后应该达到一定的学业标准。

  这一课程标准同样也是指导考试命题的关键。

  任课老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该对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考试的基本内容,方式也大致确定。

  即考试计划可以而且应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被明确,而不是在教学结束之后才进行相应活动。

  在教学开始前,适当公布考试的大致内容,考试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可以更加主动地学习。

  然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样的意识。

  2.教考合一。

  考试命题是考试实施的关键性环节。

  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评定的效度。

  然而现行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中,大部分课程考试仍由任课老师直接命题,教考不分,命题审核也大多流于形式。

  教考合一的情况下,教学,命题,批阅都由任课老师本人承担。

  这种考试模式缺乏对任课老师的监督和制约,在教学和命题中容易出现主观随意性。

  特别是高校学分制管理后,实行选课制,学生有选择任课老师的权利;部分高校实施考前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评教制度,这些带给任课教师一定的压力,为了争取较多的选课学生,博取学生好感,个别教师故意降低考试难度,考前给学生“划重点”。

  考试成绩“负偏态”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情况下,考试信度、效度缺失,不能准确反映教学真实情况,容易挫伤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监考管理不足,学生舞弊现象屡禁不止。

  新本院校部分监考人员责任心不强,把监考看成例行公事。

  在考试时存在监考迟到,不到位现象。

  另外在考试过程中,即使发现学生有作弊行为,因后续处理程序繁琐,且会对学生单位产生负面影响,监考人员不愿意找麻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考试纪律没有得到应有的约束和规范。

  学生诚信受到质疑,考试信度、效度丢失,学习公平得不到维护。

  学生考试作弊有现行考试制度以及观念方面的原因。

  考试成绩直接与学生奖学金、毕业证、人才选拔等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些造成学生主观上考试作弊的动机;部分教师考前给学生划重点,监考管理过程不严给学生作弊带来外部便利条件;另外,现行考试内容和形式缺乏科学合理性,高校考试诚信教育缺失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考后管理缺失。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中存在这样认识误区:学校组织考试,教师批阅试卷,成绩记录在档,整个教学过程就算结束。

  任课教师很少对考试成绩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考题和答案并不向学生公布。

  造成隐藏在考试成绩背后的丰富的教学价值流失。

  试卷分析是指考试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命题质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后续教学能力。

  应该说,任何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是建立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过程中的,对日常教学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深入有效的教学反思会带给教师一次教学认识上的升华,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考后试卷分析提供给教师一个总结反思的良好平台。

  对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进行分析;检查考试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深入分析考试成绩非正态分布的原因等。

  通过考后试卷分析带动教师不断进行日常教学反思,营造出良好集体反思的氛围。

  另外,推行考试试题和解题思路、典型错误等在一定范围内向学生公开的制度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和改善。

  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和导向作用。

  同时满足学生的知情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符合的。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

  (一)树立现代化考试观念。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

  任何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上的改革,要确立以课程考试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要认识到课程考试绝不是教学工作的附属品,而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能力发展进行判断的重要评价手段。

  课程考试具有对教学进行评估、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是教学管理中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具有推动作用。

  广大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凭借课程考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要以服务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满足社会实践应用,创新人才需求的高度思考课程考试改革,破除传统考试方式的弊端。

  广大学生应该站在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角度思考考试分数,摈弃唯分数论,不要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因为社会最终对人才的判断标准绝不是考试分数,而且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能力。

  (二)实行考试多元、过程评价体系,营造出“做中考”的良好氛围。

  首先,课程考试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多样的考试形式。

  改变以往期末闭卷终结性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

  采取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笔试和动手实践相结合以及口试、分组讨论、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

  100多年前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提倡“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主张从经验中累积知识、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是行业中专门以“师”字号的改造世界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些学生要求具有较宽的专业口径,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考试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

  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与业界的联系,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创新比赛,参与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课题中,让学生亲自接触具体事物,自己动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景中使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为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允许学生用比赛名次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效果给予课程成绩一定加分甚至免修课程,营造出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实现“做中考”的良好氛围。

  其次,考试内容要从知识记忆为主转变到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创新能力上去,要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核创造性思维能力。

  减少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客观试题所占比重,增加开放性讨论题、应用题主观试题的比重。

  最后,高校教师应注重过程形成性考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分组讨论、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取过程信息反馈,指导后续教学开展。

  这些过程考核方式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来源,并且通过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重使学生更加注重过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改进管理方式,注重全程管理,建立学生参与的考试管理工作评价制度。

  考试改革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增强竞争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体系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为此要加强考试工作的全程管理。

  首先,任课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该进行教学任务分析,制定考试计划,将考试方式,考试基本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确目标,主动学习。

  其次,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命题环节上,努力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使课程的教学与试卷的命题,评阅相分离。

  分阶段逐步推进试卷库建设工作,建立试卷库内容适时更新机制;采用统一阅卷制,以分题流水作业的方法进行阅卷。

  再次,任课教师要做好考后试卷分析工作,对命题质量进行评价,对考试分数和各题目的解答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最后对先前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后续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形成日常教学反思意识,提升教学业务水平。

  另外,推行考后试卷和答案公开制度,让学生了解自身薄弱环节。

  为了让更多的人重视考试,使考试管理工作更趋规范、科学、合理,发挥好考试的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新本院校中建立课程考试管理工作评价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考试的计划制定,命题,施测,成绩批改,考后分析等一系列考试重要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形成校、院两级的考试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学院,教师,学生等共同组成考试管理工作评价主体。

  学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教学督导采取重点抽查方式对二级学院进行考评;二级学院组成评价小组对本单位教师进行自评;学生通过网络或者问卷等途径对考试管理过程中考试计划公布的及时性、命题的合理性、监考的规范性、成绩公布的及时性等问题进行评价。

  考试管理工作评价结果与学院、教师的考核挂钩,及时发现并纠正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考试管理。

  我们应该看到新建本科院校理想的考试管理的模式应该是科学合理的,鼓励创新和富有活力的,这样才能造就高素质、强能力,创新型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新建本科院校.html.

  [2]刘海燕.关于考试观念改革的反思[J].江苏高教,2005,(2):134-135.

  [3]郑阳,丁丹丹.独立学院考试管理分析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增刊):104-106.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实践【2】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在本科阶段使知识转变为能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根据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实践和改革,论述了“一学年、两段式、渐进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学生论文意识、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提高写作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知识;能力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

  这是社会最初赋予高等学校的职能,也是其最根本的任务。

  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人才掌握知识的多寡和深浅方面,还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方面,即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使之转化成为能力,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推动社会发展能力等。

  因此作为高等学校教育主体的本科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能力。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综合运用的必备过程,是深化和提高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等各项能力的重要时机,因此也是学生在本科阶段使知识转变为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建设研究型大学、加强素质教育的现阶段,这项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根据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实践和改革,论述了所取得的成效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一、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

  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原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组建于1952年,正是新中国建设的初期,到处需要人才,能源非常紧张。

  由于办学条件和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对专业知识和内涵的理解方面还处在消化和吸收阶段,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是边组建、边实践、边建设和边发展的,很多专业课都是在野外边施工边学习的,所以没有明显的课内和课外的划分,研究方向界定的也不那么严格,主要以从事的工作对象为目标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一时期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数理等理论基础相对较弱而动手能力极强,毕业后能立即投入到生产工作中。

  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需要,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能源的勘探开发做出了贡献。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走上正规,专业建设内容也逐渐明确。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专业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经验,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这一时期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建设非常快,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建设标准和规范,明确和统一了专业内涵和知识范围。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教学目标和职能都得以明确,即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吉林大学的应用地球物理专业一直坚持采用厚基础、宽专业、多模块选择的人才培养方案[1]。

  专业知识的教育在强调课堂授课的同时,特别注重通过实验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中间检查、汇报和结题答辩等环节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方案的不断改革与探索,采用“一学年、两段式、渐进完成”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2][3]。

  二、“一学年、两段式、渐进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

  为了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深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使知识真正转变为能力,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安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而相应的时间安排采用一学年两段式,即从本科第四学年开始既进入毕业论文(设计)教学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主题调研,针对学生准备开展的研究内容,确定几个既明确又宽泛的主题词。

  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资料调研和收集工作,然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在泛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资料进行精读,在阅读中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通过总结归纳,编写综述报告和明确进一步研究内容(或专题研究内容),即在主题调研的基础上,学生与教师共同确定和细化下一步的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内容的论证和技术路线可行性答辩。

  第二阶段:专题研究和综合训练,在研究内容确定之后,就要开展具体的专题研究,通过研究目标的实现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按照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要求,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需完成以下内容和工作:理论研究和改进、算法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编程、典型模型的理论计算、实际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结果分析和表述、撰写毕业论文(综合研究报告)、编制多媒体和准备答辩等。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工作,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获益良多,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和自觉完成;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提出、思考和分析、研究能力、计算机知识自学和应用能力、成果表达能力、素材综合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现场的表现能力等都得到训练、深化和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急需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

  ①学术素养欠缺。

  经过多年专业学习,很多学生却无法自己定题,不知道写什么[4];除教材外,几乎不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论文,不了解本专业的权威学术期刊有哪些,专业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比较差;英文论文的阅读和翻译存在障碍;②写作技能欠缺。

  论文结构、布局不清,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强,抄袭、拼凑现象严重;论述停留在表面现象层面,不能运用学术语言深入分析;类似语法、词汇和标点符号运用等的低级错误多;③论文意识欠缺。

  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视不够,认识不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能直接反映自身的整体素质;主观能动性不强,过分依赖指导教师[5],很多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面对问题,学生的态度消极,不愿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究其原因,既有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增多导致精力不足;也有学生就业压力增加,联系工作或考研占去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等因素。

  但分析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对毕业论文(设计)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清,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其他教学实践环节脱节[6]。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大学教师的本科生学术导师职责,培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意识。

  毕业论文(设计)与专业课授课不是相互独立的教学环节,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大学教师是本科生学术导师的职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相关论文阅读,思考分析,并将问题解决方案以小论文形式提交等。

  这一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的过程。

  2.开设专业论文(设计)写作辅导讲座。

  可以在大二第一学期或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专题讲座,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讲授。

  授课内容既包括学术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的检索、研究的开展及研究成果表述等,也包括常用的论文写作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生从事科研工作伊始强调科学、严谨、务实、求真的学术思想,遵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

  参考文献:

  [1]刘财,杜晓娟,韩立国.坚持“研、严、妍”,培养高质量人才[J].中国教育(高校版),2008,(4):45-47.

  [2]刘财,张可新,韩立国.浅谈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J].高教论丛,1996,(4):22-23.

  [3]冯�,刘财,杜晓娟.兴趣引导法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勘探地震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8):57-58.

  [4]吴格非.以毕业论文为导向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6):107-109.

  [5]曹丽文,朴春德.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18-120.

  [6]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贯通教学法――改革毕业论文工作的尝试[J].经济与管理,2000,(5):55-57.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相关文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10-08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文10-12

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与探索10-08

浅析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10-26

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论文10-09

新建本科院校筹资渠道论文10-09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10-08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分析论文10-08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器人课程改革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