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调研报告15篇(经典)
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调研报告1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改革实践中,广大教师努力转变观念,认真探索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改革作业方式、改革考试方法等措施,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回顾10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赤峰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渐从一种实验性、探索性的课程实践,转变为一种常态的语文课程实践,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各个旗县区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已基本形成,改革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优化过程,现将目前全市小学语文课改实施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1、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广大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中。如参加各种形式的新课程培训、教研活动、专家讲座等等。只要我们参与教师对语文课程教学问题的研讨,去查看语文教师的教案、论文、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我们都会听到、看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表述。这些现象表明,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语文教师日常的工作话语中。可以说,经过10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熟悉、所认同,并且逐渐融入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话语系统。教师们已经初步树立了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2、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步的转变
经过10年的语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那种“满堂灌”的讲解少了,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的多了;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的少了,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理解的多了。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的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
随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为学生所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阅读、朗读、思考、想象,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传统的“教会”向现代的“学会”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还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注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有的教师也开始从“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误区走出来。体现在:形式多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班讨论等多种形式;有效合作——讨论的问题有挑战性、有思考价值,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恰当指导——老师参与学习讨论,适时引导点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合作探究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3、语文教师建立了初步的学生意识和课程意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会怎么想、学生会怎么做;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不再只是重点、难点和考什么,而是更多地去思考什么地方打动了学生,什么方式学生最喜欢。很多教师为此建立起了儿童意识,尊重童真、童趣,通过游戏、故事、艺术表演等情境教学,让学习成为儿童幸福童年的快乐音符。教师们真正开始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新课程理念。
课程不再被简单地误认为是少数人的专利和工作,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和建设的过程。于是打破了传统的简单、被动地任务完成式的工作思路和方式,以《纲要》、《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自主、灵活、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主要表现为:
(1)重新把握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不再简单地拘泥于教材,“教”教材本身,而是用教材的内容,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多数教师意识到不能再把教材当作“圣经”来解读,而是着眼于生活、着眼于儿童经验。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主动开发当地课程资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10年间,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多实验教师和学校的领导做了大量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逐渐增强。建立大语文观,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成为许多教师课程开发的重点。很多学校语文老师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精心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不少学校把古诗文经典诵读、古诗文鉴赏、书法等列入校本课程。
许多实验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运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思考并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建立起了自己的课件库、探究基地,并制作了许多活动材料,有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随着各实验学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语文课程基础性及其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得更为明显,语文课程的活力也明显增强。这样的课程意识,是打破以课本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口。
4、语文考试评价改革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考试评价对语文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很多人都把考试称为“指挥棒”。改革语文考试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发挥考试评价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改进的功能,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是10年来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
赤峰市各旗县区的语文考试评价,注重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从以前对学生终结性评价,到现在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形式由过去的单一笔试改为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口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字、朗读、口语交际和课外阅读积累等情况。笔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情况。从测试的内容上看,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基本价值追求。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成为考查的内容。试题也更加关注对学生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恰当地运用语言,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文本信息并联系个人经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重视学生多角度地理解问题,侧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的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视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等,都成为考试内容的重点。从测试题型上看,零碎繁琐、死记硬背的题目越来越少,题目的综合性、开放性明显增加。刻板的命题作文越来越少,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练习习作的则越来越多。简单唯一的评分标准越来越少,依据学生不同的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以及思维水平赋分的越来越多。所有这些变化,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5、实验学校敢于挑战课改难题
语文评价改革、校本课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运作中的难点,大部分的学校没有等等靠靠的思想,主动地承担课题,挑战难题。对课改中的难点作了初步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值得我们学习。如:有对评价改革的探讨,有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有对教师培训的探讨,有对习作教学的研究,有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有对开设校本课程的尝试,尽管这些做法还不很成熟,但是,可贵的是我们都去尝试了,去探究了,这就是新课程理念在各实验学校领导头脑中的集中体现。
二、存在的问题
1、等、靠、看的思想依然存在。对于课改,首先是“态度决定一切”。有的学校处于观望状态,认为有现成模式可套,现成经验可用,抱着等、靠、要的思想;有的教师反映,因为我们的班额太大,所以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我们,等班额小了再说;还有的老师说,新的教学方式该怎么教,等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一种现成的模式就好了;还有的学校说,评价改革不好操作,看看别的学校怎么搞,我们照着办就行了,等等。
2、常规教学与课程改革分离。认为常规教学是实的,是抓分数的,课程改革是虚的,是做给别人看的,教学与课改相分离。有的学校认为课改是应付各级检查,耗时费力,影响校长和教师的精力,认为课改与教学质量是两回事。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融入平日的教学管理中,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还不健全。
3、新课程目标的落实不到位。尽管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很难使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上,出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了,新的教学方式又没有很好的把握的尴尬局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成了一种形式,有的一节课只听到老师“讨论讨论”的声音,至于学生是否运用这种方式解决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合作的时效如何,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的作用,却关心得很少。有的课在落实“三个维度”目标的达成时,过分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另外两个方面。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基本的教学任务都完不成,甚至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顺,就让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讲解分析的现象依然存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更无从谈起。
4、对校本课程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力度不够。目前还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一般活动课,搞成了学生在学校演演唱唱的非语文的活动。
5、校本教研力度有待于加强,教研的形式亦需改革。全市大部分乡镇学校的低、中年级同学科教师只有一到两名,大多数的教师包班,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受资金的限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参与的大多是学校内部和其他年级的教师统一进行的教研活动,针对性不强。教师们反映学校开会太多,搞教学研究少。
三、反思与建议
1、加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领导。
课程改革不是仅改变一下教材而已,它是一场重要的教育变革。不要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等同于一般的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而要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巨大的工程对待。校长要加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宏观管理,挖掘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最大潜力。同时,校长应该积极参与到新课程的改革中,把握新课程的工作方向,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感受新课程。
充分发挥基层教研组织的作用。把教研室、教导处的工作重心要下移,深入教学第一线,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课堂,和教师一起研讨教学。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发现问题、研讨问题、总结经验、推广经验,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辐射作用。各旗县区不仅要关注城区学校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更要关注乡镇农村小学的语文课程改革,对不同的学校在要求上要有所区别,分出层次,对师资力量相对强的城区小学,可以要求教师按新课程改革的更高要求进行,对乡镇农村小学就应该考虑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在当前的情况下,可以相对放低要求,比如:首先要保证语文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要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然后再要求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课改理念,用新的语文课改理念进行教学、评价。
2、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的力度。
新课程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走到今天,人们已经少了许多偏执和浮夸,多了一些理性和平实。这无疑会使我们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路上迈出的步子更加坚实有力。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有所认识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所落实和体现,但对课标的精神实质把握的不够全面、准确,有的只是一些浮浅的、形式化的东西。所以,要引导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加强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学习,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努力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形成教学策略,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成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持续改进阅读教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吃准目标 准确把握年段目标,增强目标意识。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级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2)、精选内容 依据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实际,精选教学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3)、夯实基础 就是要做好小学语文该做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的通顺。一句话就是打好听说读写书的基础。
(4)、指导学习 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本年级、本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对文本作出评价的能力。四种技能:朗读、默读、略读、浏览。五种习惯:预习与自学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听课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
(5)鼓励创新 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
4、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和管理。
校本教研是解决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各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每位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如何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思想、新理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落实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的、典型的问题。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促使校本教研经常化、制度化,本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原则,将校本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5、加强对语文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评价机制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如果评价机制不能与课改要求相统一,那么,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大家都感觉到了评价改革的难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就裹足不前,而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我们的评价是为了教师学生的发展,重过程性评价,轻甄别性评价,让教师学生时时感受到自己在成长。从调研的情况看,由于评价机制的原因,很多老师担心按新课改的要求教学会影响教学质量,故“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加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评价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和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建立和健全新的语文评价机制,从而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语文调研报告2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当今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开展?其效果怎样呢?为此,我在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进行了实习教学,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一、基本情况
我们按工作计划进行教学调研。调研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深入课堂听课,二是检查教学常规管理。这次调研,听了指定的课改年级与非课改年级的课16节,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教案),听课笔记簿,作业批改抽样检查,召开座谈交流会,情况反馈分析会。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无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管是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②开始打破“教师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2.语文三个维度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教师的教学较扎实,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落实得较好;②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很多教师都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词、句方面的知识;③重视发展性评价,课堂上激励性语言多了。
3.部分语文教师都能够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能够运用多媒体上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上课方面做得较好,课件制作得很精美,教学中也运用得恰到好处。
4.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学常规管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教学进度备课和撰写教案,教案比较规范,书写也认真;②教师能够有计划地互相听课,听课簿内容较详细。③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基本适中,形式多样,批改得较细致。作文批改基本上评有分数(等级)和写有批语。中高年级还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
三、存在问题
1.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三种倾向:一是重视朗读课文,忽视语言的运用,轻视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实践,不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培养语感,只是一味的把课文读来读去;二是重视感悟,忽视质疑,这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三是课改年级的.教学有弱化“双基”的倾向。
2.学生的语文作业停留在知识性的层面较多,中高年级缺乏思维性拓展练习。如造句、写话、日记、周记等。
3.阅读教学方面学生缺乏有效的练习,教师没有设计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语段练习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重视培养阅读能力方面的书面练习。
4.课改年级教师的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较普遍,很多教师的课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
5.大部分忽视对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有的教师拔高习作教学的要求。比如,某教师批改三年级的作文时写下“详略不得当、中心不突出”这样的评语,评分只有30、40分的作文也较多,打击了学生习作的信心。
6.课改年级出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弱化”现象,表现在教师一味放手,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过多进行意义不大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7.少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师执教精读课文时还不能将识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8.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写教学反思,少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太简单,有的滞后于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听课极少,一个月只听了一节课。
四、教学建议
1.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加强“双基”教学。课改年级尤具要注意夯实“双基”。
2.加强语文实践,中高年级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语感的富于多样性、创造性、选择性的书面练习。每篇精读课文学完后,课堂上要腾出5—8分钟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
3.加强对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要举行习作教学研究活动。
4.重视教学案例研究。在学科教研活动中,可以通过观摩课例剖析个案让老师明确什么是该学习的,什么是该避免的。
5.教师要写教学反思。不是每课必写,起码一个学期要写一些有价值的课后反思。
6.要结合自己所属远程教育的模式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7.加强集体备课。校本教研要带着“问题”进行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调研报告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教育家朱永新曾多次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和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读书,能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专业品质,促进专业发展乃至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和构建书香校园建设,推进包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为此,我们进行了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调研活动。
语文调研报告3
一、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方式
在该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授课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直接讲解、互动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直接讲解方式的教师主要是将知识点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作业。互动式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讲解和询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二、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方式一般有两种,考试和日常表现。其中,考试作为传统评价方式,现在依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常表现则包含课堂表现、课外表现和家长评价。相比于考试,日常表现作为更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社交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三、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态度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态度是积极的。在小学生的眼里,语文课是一个充满奇妙想象和探索的领域。许多学生表示喜欢阅读故事或意境类材料,充满了想象力的文字使他们愿意沉浸于课堂中。
四、小学家长对语文教育的看法
小学家长对孩子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在实践中,许多家长会利用课外时间帮助孩子阅读、写作、背诵古诗文等。同时也会倾向于为孩子选择辅导课程、补习班等,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材单一。由于教材的单一,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可以通过丰富语文教材内容、推广多元化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特别喜欢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过分注重学生完成作业,往往缺乏启发、鼓励、指导性的引导。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掌握,调整教学方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调研报告4
一、基本情况
我们按工作计划进行教学调研。调研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深入课堂听课,二是检查教学常规管理。这次调研,听了指定的课改年级与非课改年级的课16节,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教案),听课笔记簿,作业批改抽样检查,召开座谈交流会,情况反馈分析会。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无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管是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②开始打破“教师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2.语文三个维度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部分教师的教学较扎实,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落实得较好;
②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很多教师都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字、词、句方面的知识;
③重视发展性评价,课堂上激励性语言多了。
3.部分语文教师都能够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能够运用多媒体上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上课方面做得较好,课件制作得很精美,教学中也运用得恰到好处。
4.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学常规管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教学进度备课和撰写教案,教案比较规范,书写也认真;
②教师能够有计划地互相听课,听课簿内容较详细。
③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基本适中,形式多样,批改得较细致。作文批改基本上评有分数(等级)和写有批语。中高年级还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
三、存在问题
1.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三种倾向:
一是重视朗读课文,忽视语言的运用,轻视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实践,不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培养语感,只是一味的把课文读来读去;
二是重视感悟,忽视质疑,这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三是课改年级的教学有弱化“双基”的倾向。
2.学生的语文作业停留在知识性的层面较多,中高年级缺乏思维性拓展练习。如造句、写话、日记、周记等。
3.阅读教学方面学生缺乏有效的'练习,教师没有设计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语段练习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重视培养阅读能力方面的书面练习。
4.课改年级教师的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较普遍,很多教师的课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
5.大部分忽视对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有的教师拔高习作教学的要求。比如,某教师批改三年级的作文时写下“详略不得当、中心不突出”这样的评语,评分只有30、40分的作文也较多,打击了学生习作的信心。
6.课改年级出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弱化”现象,表现在教师一味放手,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过多进行意义不大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7.少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师执教精读课文时还不能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8.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写教学反思,少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太简单,有的滞后于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听课极少,一个月只听了一节课。
四、教学建议
1.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加强“双基”教学。课改年级尤具要注意夯实“双基”。
2.加强语文实践,中高年级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语感的富于多样性、创造性、选择性的书面练习。每篇精读课文学完后,课堂上要腾出5—8分钟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
3.加强对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要举行习作教学研究活动。
4.重视教学案例研究。在学科教研活动中,可以通过观摩课例剖析个案让老师明确什么是该学习的,什么是该避免的。
5.教师要写教学反思。不是每课必写,起码一个学期要写一些有价值的课后反思。
6.要结合自己所属远程教育的模式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7.加强集体备课。校本教研要带着“问题”进行研究。
语文调研报告5
4月初,我用两天的时间,在联校其他教研员的配合下对各中心校的语文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我采用学生问卷和询问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两种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业务材料两方面进行调研,从获得了非常重要的教学信息。这对于指导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综合素质调查
1、书写
⑴写字姿势不正确是各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我们老师的要求有关系。
⑵书写整体来看比较整洁,但基本笔画书写不到位是通病,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书写指导。各年级虽然都有写字作业,但是淡化了对书写的指导与训练。学生的写字训练本,大部分是被当作课下作业布置的,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
2、课文朗读
检查课文的诵读情况,采用齐读、指名读和重点课文的背诵三种形式。
⑴学生的背诵和朗读都使用普通话,基本能达到课标“正确、流利”的要求,但学生的情感流露不充分,表现为朗读的节奏快,不注意停顿,唱读是个别现象)。
⑵多数学生的读书姿势正确,都能自觉地将课本端起,且有一定的斜度。
⑶重点课文很少有背不过的。
3、读书做记号
读书做记号是四上提出的习惯要求。4-6年级也是这一学习习惯的检查重点。
⑴多数学生课本上有标划,标有注音,字典上的词语解释。
⑵从学生的课本中很难看到学生对好词、好句、精彩片断的个性感悟和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标注中应该能体现出学生对文本的品味。可是很遗憾,在学生的课本中,能看到的有价值个性感悟凤毛麟角。
4、古诗积累内化
前段时间,按课标要求联校统一印制了20首古诗。对古诗背诵,可以说时间短、进展快,很多学生都能背得出。
⑴各校对古诗的张贴缺乏统一规划,各班帖得比较凌乱。
⑵古诗积累要求层层深入:背诵—默写-品味-交流-运用。联校将按这一程序,循序渐进地检查积累效果。
⑶继续增加古诗积累量,实现稳步推进,逐步深化。
二、业务材料调查
这次调查重点关注了高年级的.主题阅读和采蜜集。
1、主题阅读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积极认可。
2、采蜜集的使用从上学期至今效果都不好。
⑴现状:学生对阅读摘抄内容不加选择,教师对此也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要求。体现在摘抄的内容具有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学生对阅读内容不进行重复阅读;所摘抄内容的面太窄,多数是摘抄作文选内容;我的平台部分则是摘抄作文后的评语。
⑵措施:明确把课外阅读的目的当作获取新知识的手段。
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
②重视阅读质量和阅读深度,重视阅读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品味经典,咀嚼经典。对作品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断反复品味欣赏,做到精、细、密。
③期中考试后,结合采蜜集,3-6年级全面推动“5+2”经典阅读模式。
确定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法——学生阅读采用四遍六步阅读法,加大对各班阅读成果的检查力度。
三、今后工作目标
1、加强对各中心校的教学视导
2、全面推动古诗积累、主题阅读、“5+2”经典阅读,到下学期末初步形成我校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听说读写能力)见成效。
3、各班建立这三方面工作的自主运行机制,健全学校评估机制。
语文调研报告6
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幼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不很多,近三分之二同学写话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题材不够新颖,对火热的生活熟视无睹;课外阅读中接触的好词佳句不会灵活运用;内容空洞;字迹不够美观;写完了不能主动检查修改。班上数十名学生每人每次日记只能写4、50字,而且语句枝蔓过多,有时写的内容如同天书,令人不知所云。
可见,本班作文教学有着不小的阻力,任务依然艰巨,道路仍旧崎岖。
人教版第五册教材中习作部分,我认为着眼点应放在“抓好起步,打牢基础”上,以片段写作为重点,不拔高,不降低,按照每次习作课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充分享受运用书面表达见闻、抒发情感的快乐。
教学措施
1、上好语文课,重视“读写长线结合”。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词成段成篇的方法。
2、抓好随文小练笔,重视“读写短线结合”。
根据课文特点,选择适当角度,精心设计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一方面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仿写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3、上好指导和讲评课,帮助学生迈好第一步。
每次指导课前认真研读教材例文,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教会大家从日常生活中选材,争取让两周一次的作文指导课充满欢声笑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感悟习作技法,提升表达本领。
4、提倡认真修改,养成良好习惯。
三年级习作不同于低段写话,教师指导,学生口述后,同学们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保持作文簿面整洁,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5、成立作文小组,推行伙伴互批制度。
在班级成立作文兴趣小组,选拔写作功底强的同学进入,根据自己指定的互批制度计划,伙伴之间进行互批作文。
6、坚持写日记,继续试行学生批改练笔实验。
开始布置学生写日记,每人每周,根据不同档次提出不同要求;班级以组为单位,轮流写接力日记,接力者可对上篇日记评头论足,加上简明扼要的评语。
作文小组成员担任小老师批改伙伴日记,我亲自批改作文小组成员的日记及接力日记本,并制订《第一学期日记批改分工安排表》,责任到人。我将抽出闲暇,集中培训小老师,授之以渔,力争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批改水平。
7、扩大习作发表园地,充分利用发表激励机制。
定期选优秀作文、日记、课堂随文小练笔,选登黑板报、墙报、班级自编小报、学校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及时向全国200多家少儿报刊投稿,争取发表,在班级营造“人人乐写,发表光荣”的良好氛围,巧妙利用激励机制,让孩子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8、成立图书角,让课外阅读成为习作的源泉。
在班级设立图书角,选派两名细心的女生担任图书管理员。我带头捐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书籍、儿童读物,号召同学们也踊跃捐书捐报,并动员大家利用课间、午间、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建设书香班级。希望通过阅览经典的儿童读物及优秀的少儿报刊,储备丰富的语言“家底”,更好地为习作服务,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习作素材和写作灵感不竭的源泉。
语文调研报告7
20xx年秋季,我县外国语实验小学与市实验小学率先在全市进行小学新课程改革试点,20xx年秋季相继有实验小学、城西小学等7所小学(39个班级)进行课改实验,20xx年秋季在几所试点学校实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小学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为了能使各学校顺利地推行和使用好新教材,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我们采用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对全县各学区教研员、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及一年级任课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县小学语文学科实施情况如何?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哪些可喜成绩,碰到些什么具体困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为此,我们从去年9月中旬开始,集中精力,在近2个月时间对全县38所乡镇中心小学及16所完全小学的起始年级进行了地毯式调研。近两年来,我们已经先后调研小学近100所。
我们始终坚持通过问卷调查、随堂听课、学生座谈、校领导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学校全面状况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希望学校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提出问题,详细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调研,应该能较好地反映我县小学起始年级新教材实施的具体情况。现在我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各校领导普遍重视
凡调研过的小学都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并由校长亲自任课改领导小组组长。绝大多数学校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制定了课改实施规划,这些规划基本上能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绝大多数学校能保证一年级教师的培训和科研经费,一些学校在财政不十分不足的情况下拨出专项的经费,为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有的还专门为一年级教室添置投影设备、配备小平台等等。
绝大多数学区主任和校长比较关注新课改。有的始终坚持和起始年级的教师一道参与课改培训(如:鹤盛学区主任李建荣、花坦乡中心校长王国孟等);有的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情况,始终跟随教研员一起共同探讨教改问题(如:桥下学区主任戚海平、应坑乡中心校长麻向前、张溪乡中心校长张连光等等)。然而,一些学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对课改调研工作不问、不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并不鲜见。
为了取得社会及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许多学校用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广泛传播课程改革的信息,让家长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改革的重要性,使他们尽快接受现代教育观念,从而为课改营造积极而主动的外部环境氛围。在调研的过程中,许多学校已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家长做了这方面的宣传。有的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办好校内外黑板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对课改在理性感受的基础上有更直接的认识。但是,因新教材识字量的大大增加,由于对生字的要求“认写分开”,家长对孩子的“只认不写”表示担忧,因而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再说这套教材给农村的学生使用也有一定的难度。
(二)师资队伍富有活力
在调研中发现,各校领导对一年级任课教师的配备都有明显的倾斜。我们所调研的近100所小学,看到的都是身体健壮,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大都有低年级教学的经验,或者是基本素养较好的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的几乎是很少很少,据我估计平均年龄不会超过30岁,这些教师大都处在教学生涯的成熟期,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年轻化是课改实验教师队伍的一大特征。这些教师对执教新教材充满激情,一些青年教师就是主动要求执教新教材的。普遍发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或通过校际之间的交流,或通过网络查阅备课资料,对下发的教案研读、修正,并坚持不懈地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像制作生字卡片,自画插图等等。特别从去年12月4日新上岗教师的“补培”情况来看,就可见一斑。本来“补培”对象不会超过100人,结果到会人数300多人(这次培训没有给学分的)。又从今年上半年案例评比的情况来看,共收到新教材教学案例193篇,这是历次案例评比篇数最多的一次,大多案例都很有见地。可见教师投身教改的热情是多高啊。
(三)学生学习充满乐趣
我们每到一所学校都对学生进行了座谈、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生活是比较开心的。在座谈会上,孩子们踊跃发言,绝没有发现像以往的学生那样胆怯,他们普遍反映喜欢小学学习生活,觉得小学比幼儿园有乐趣,这与以往的新生入学开始产生的恐惧情绪大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能学到很多知识;教师语言亲切,关心学生;校园很大、很美,下了课有很多可活动的地方;小学可以交很多的朋友,有很多的老师来上课等。可见学生对学习兴趣高,无压力,不惧怕。对所学的课程,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喜好,能认字、能画画、还可以唱歌做游戏、动手做实验等等这些都成了他们喜欢的理由。
作业负担普遍较轻,基本不留课外的书面作业,除了少数学生反映回家要写几个生字外,一般均是口头作业,如:读课文给家人听,给父母讲故事等等。
二、课堂教学现状及思考
(一)成绩是可喜的
1、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其乐融融。
课堂上,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情及亲切的目光关爱学生。大多数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巧妙地设计活动,创设情境,尽可能把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能在读读、说说、玩玩中快乐地学习,使一年级的新生始终在兴奋、主动的状态下学习,能较好地使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
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自己拼读、自主读书的机会多了。让学生自主读书,同桌互读,在读中玩,玩中读等等已成了课堂中常用的学习形式。教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课堂纪律也基本能得以调控。学生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气氛中乐于学习,思想得到了放飞,个性得到了张扬,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3、注重学习过程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教师能从过去的重答案、重结果到现在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体验的过程,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教师试图能把学习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尤其是大多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环境中识字的良好习惯。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环境识字有兴趣,有较强的主动识字的欲望,这是相当喜人的事情。
(二)现状不容乐观
下面,笔者着重把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罗列出来,以求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
1、课改游离文本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知道教学方式的翻新,脱离了文本,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有的课,许多学生连生字还不会认读,连句子还没有读通,教师就急于让学生漫无目标地想像;有的课,不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不以文本为凭借,很随意地向课外拓展,任凭学生不着边际地讨论等等。一位教师在上《比一比》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说出图中的事物名称,意在引出插图下面的词语。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很快地把八个词语分成动物和水果两大类,然后老师问:谁还能说出一些表示动物和水果名称的词语吗?不少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或几个,整个课堂看起来学生都说得很热闹,但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10多分钟。接下去,又急于学习后面的儿歌。结果是仅让学生自读两次(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读流利),教师又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带拼音的儿歌叫学生读,意在拓展课程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学习“词语”的教学目标是认读生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位教师却忽视了,重点放在“还能说出几个词语”上。学习这首儿歌应该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积累阅读语言,培养阅读兴趣。案例中的教学却是文本中的儿歌没有读熟、读好,文本外的儿歌仅仅当做了课堂上的“商标”拓展课程资源,这岂不是“荒了自己的园,种了别人的田”吗?将会给我们追求的“实实在在”的新课堂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思想,而是要求我们要在扎实的基础上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不偏不颇,才能在课堂上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教好学生,真正使这次课改顺利实施。
2、民主追求热闹
新课堂主张师生民主、平等,努力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地学习,有效提高课堂实效。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让学生带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在表演,你一言,我一语,仅仅停留在“闹哄哄”的层面上,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半节课是常见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明显特点是: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绝对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相当被动的学习状态。现代教育观倡导“民主”,是强调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并不是追求低效率的“闹哄哄”课堂。而是要求将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进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主动地和文本对话,积极自觉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读自悟,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3、合作放任自流
合作学习是新理念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就急于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前排学生“呼”地转身,整个教室就“嗡嗡”一片。有的小组像南郭先生在“装腔做戏”,看似人人在张嘴,细细观察谁也听不清他们在讲什么;有的只是小组长在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陪客,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把此作为做小动作的大好时机等等。老师站在一旁无所事事,几分钟过后,教师一声令下“停”,全班同学“肃然起敬”,紧接着是一个个优秀生“我读懂了……”“我发现了……”等等,一次次“精彩”的合作学习就此结束。下面是《四季》的一个案例。在初读课文学习了几个生字后,老师就急于说:这篇课文共有四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写了一个不同的季节,请喜欢同一个季节的同学坐在一起合作学习。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喜欢春天,其余三个小组的学生三三两两,很不成气候。接下来就是几个优等生代表发言……
上面案例中,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既没有初读的整体感知,也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充分的合作,更谈不上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合作学习”吗?显然不是。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从表面上看起来自主组合小组伙伴,合作学习也很投入,但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在交流过程中,发言的是优等生,其余大部分学生往往是没有去倾听别人的发言。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和他人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提高合作协调的能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思维的空间;
(2)分工要明确,使每个学生各负其责;
(3)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各抒己见;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讲究实效;
(5)有教师的亲临参与,适时指导。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必须要把这些原则作为我们选择教学方式的决策依据,并恰当地加以运用。
4、探究放弃讲解
当前,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怪现象”: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给学生引导的不“引”,该给学生讲解的不“讲”,恐怕别人冠以“理念不新”、“教法传统”的帽子;有的教师往往是游离教学目标,脱离文本,让学生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去“探究”、“发散”。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教《菜园里》一课学习儿歌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同桌,可以自找伙伴,也可以自个儿),说说你在朗读中发现了什么?顿时,课堂上书声琅琅,气氛相当活跃。接下去就是学习成果的交流,甲生说:我发现了豆角;乙生说:我发现了黄瓜;(教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时而点头赞许,时而竖起大拇指给予肯定。)后面的同学自然就是:我发现了茄子、辣椒……。
这位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很有思考价值的,遗憾的是在于他没有把握好文章的精髓,学生的“发现”不应该停留在某一种蔬菜上,而应该着眼于从朗读中发现了某种蔬菜的什么特点,在朗读中学会识字。这里关键就是取决于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探究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归宿,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探究学习的根本目的。我们所谓的“探究”,就是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一起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通过探究,必须经历从不知到知、不会到会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该讲的十句不多,不该讲的一句都是废话”。我们的老前辈,著名语文大师袁瑢老师也曾经告诫过我们:在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表情的变化,捕捉其思想动态:或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该鼓励时就鼓励,该讲解时就理直气壮地讲解。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新课程改革主张的“探究”,意在摒斥繁琐的分析、满堂灌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笔者认为:在新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讲解是相当必要的,不然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体现呢?
5、尊重盲目随从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尊重学生,呵护学生,已越来越受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因而,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表扬:“你真棒!你的想法很有创新精神!”“你真聪明,老师佩服你。”老师对学生只是一味表扬。这将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呢?尊重学生,并不是说对一些错误的结论不加纠正,对模糊的概念不可置否,甚至对学生的一些偏见还推波助澜,搞得学生在空中飘浮,云里雾里。这实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新理念所谓的“尊重”,是要求我们的课堂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独特体验和见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公正公平的关爱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呵护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如果对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都一味地表扬,有可能导致学生今后经不起批评和挫折,过多的表扬也会导致学生上瘾或无所谓。因为,“尊重”是语文新课堂的基本理念,而注重“语文价值取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真谛。
总之,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理念更新,改革意识,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课改是一项长期、艰辛的工程,暂时走一段弯路,遇到一点挫折,或过偏过激,都是难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加强学习,大胆探索,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我县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必将会走上快车道。
语文调研报告8
一、调查概况。
调研年3月5日至4月5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瓜州县岷县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还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小学四五六年级中,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三年级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四、实习体会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同等重要,要想要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善于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往往能使小学生更好地集中思想上语文课要善于把枯燥的语言变作生动的画面,要借鉴名人讲学的长处,把一些好的典故、寓言引入课堂,通过一些情节化的讲述,让小学生有想向的空间和参与的联想,以此激励学生学好语文。此外,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引导学生与语文课程中的角色交流,深入课本,与角色对话,让小学生品尝到学语文的快乐,从而喜欢上语文这一门功课。教语文,首先要爱语文。尤其是语文老师的语言表述能力,它是师生之间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桥梁。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能感 染人、启发人。通过语文老师优美的语言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刻领会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接受文学作品带给人的精神享受。小学语文教师应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传播美、传播爱。教语文,要善于和学生沟通。要懂得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尤其是小学生,更希望 老师能注意到自己、关心自己。更要多观察小学生们的 情绪动向,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喜好,随便流露出喜欢这个漂亮孩子, 不喜那个有点丑的孩子;喜欢这个安静的孩子,不喜欢那个淘气的孩子。这样会伤害到小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当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时,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起到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孩子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应有的积极作用。 教语文,要注重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应学的知识外,尤为重要的是在小学期间应重视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促 进学生身心发展,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为宗旨的基础性教育。因此,要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一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掌握素质教育理念,掌握教改动态,不断实施素质教育。三要对所有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将时间精力只花在少数“天才”儿童身上。素质教育要求每个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都能成才。四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 者,要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开发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打好小学语文基础,关乎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担当起培养兴趣、教会方法、提高素质教育的职责。
语文调研报告9
各位专家:
下午好!很高兴我们因为“课内语文学习法”而在一起研讨。昨天的各位专家点评甚是精彩,有许多宝贵的意见值得我们学习,谢谢你们给我和我的同事们的褒奖和鼓励。
今天专家们坐在一起为语文教学而争论、各抒己见,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你们的研究都是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而我们的教学也为你们的研究提供素材,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大家共同进步,也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活水。最近我正好在教诸子散文,说到百家争鸣,我和学生们说真的要感谢那个看似混乱实则开明的时代,有人说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十个时代之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那时总结又由那时传承下来,就是因为争论而激发了先人们的智慧,如果不是那样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今天我们到哪里去学习孔子的进取、老庄的洒脱?反面的例子是曾并称显学的儒家墨家,随着大一统的国家建立,尤其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兼爱、非攻”的民主思想自然被挤出主流,哪里还显呢?
昨天讨论到“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个语文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以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来说,其实是同样重要的。
教什么内容,除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每个老师需要深入领会之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机动,学情永远不能忽视。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都只是语文系统学习的一个环节,环环相连才能构成完整的语文课,学生也才能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培养出语文运用的技能。
至于怎么教,即使是没有做过教法专业研究的普通教师也会在口口相授的听课中按照某种套路来教学,这些套路经过研究者们的归纳和改革就成了教法或者是学法的模式,无非是为帮助一线教师上好课。
今天我们重点要谈的是“课内语文学习法”的特点,也许有人一提起模式就反感,感到因为形式限制了内容,就不是好东西。我想来打个比方,我是个母亲,得负责孩子的吃喝,所以虽然觉得做饭很麻烦,为了孩子的身体,还是每天精心挑选,给她做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科学健康的饭菜,但是孩子还是不领情,她自己渴望在外买着吃,就盼着我有人请客出去吃饭,她好换换重口味,兰州拉面、肯德基,我就让她自己处理,但以他们的想法吃太多快餐会导致膳食不平衡。说明什么呢?仅仅一种做法,很容易生厌,即使你的营养再丰富,也会看着就饱了。得换又不能由着她胡来,得适时而动。
“课内语文学习法”的优势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的创设意图就是培养创造力,这个与知识学习也并不矛盾,只是侧重培养其自学能力罢了,以我的经验,学生在一节课上总是能提出一两个似乎于教参上找不到的问题,比如昨天我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春上村树和李白的生命观的比较,也总有学生能够回答,因为那可能是他们的喜好,讨论未尝不可,这就是生成之美,比起我们的一些固定的视界或许更宽,我们为什么怕这些发现呢?应该支持啊,这是给我们找到新的视角来赏析啊。
当然传统的经典的视角教师是可以直接讲解的,这些选文的`研究可能很精彩,教师好准备,也好讲授,但是这不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这就如同命题作文,让你写《诚信》,你却写《弯道超越》,怎么找到争论的结合点呢?当我们论辩的时候,偷换概念是容易将主题引入岔道的。我们今天的命题还是上法,不是内容。今天吃的是西餐,虽不是中餐,也有营养的,如果在座的哪位设计出泰国菜,我也乐意烹调,请大家分享。
应盛主任的邀请第一个作为高中教师来体验实践他创设的教法,对于我这样一个老教师来说,除了麻烦以外就再无什么功利可求了。其时我想起鲁迅的《呐喊自序》那段和金心异(钱玄同)的对话“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说:“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把自己比作鲁迅是有点不谦虚,但是那份理想主义也就是答应做实验教师的动力吧。毕竟在今天这样扭曲的功利主义之上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学得是不是太累?是不是学得太无趣了?换换口味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语文调研报告10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上课使用的一种普遍工具,更是一种技能时尚。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又得到了强化。自20xx年,我校语文组开始探究多媒体教学的各种技巧以及与文本相结合的最佳途径。20xx正式报批为区研究重点课题,20xx年被批准为市级的一般课题了。虽然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探索,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没有前人可指引,也没有太多的相关经验可借鉴。再加上关于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利和弊之说法,说法不一,有专家认为:多媒体让学生思维退化、探索能力降低;有专家认为: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的更加形象、丰富的课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新教师高举多媒体教学的大旗,认为语文教学离开多媒体简直就是落后;而也有老教师认为“一根粉笔打天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时。到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利弊在哪里?应该如何才能最为科学的将多媒体这种新型教具为我所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次的调查活动。而直接受益于我们这些年来制作的近百个课件,作为接受多媒体教学成果的最直接对象——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回答的方式,对象是全校三个年段各抽选一百人进行调查。以“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为主题,内容涉及九个方面30项内容。调查的问题集中对于实施课改后,学校教学设备改造后,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对老师采用多媒体上课的意见与建议,学生接受多媒体授课的感觉等等。
调查问卷的设计如下:
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调查问卷
一:对使用多媒体课堂授课的态度:
1、很喜欢
2、一般
3、无所谓
二:多媒体课堂与一般课堂的`教学效果相比
1、很好
2、较好
3、不明显
4、没感觉
三:对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所起的作用
1、很好
2、较好
3、不明显
4、没感觉
四:在全文结构解读方面利用大屏幕的作用
1、很好
2、较好
3、不明显
4、没感觉
五:课件图片安插与文本内容的补充作用
1、很好
2、较好
3、不明显
4、没感觉
六:课件音乐设计与文本内容的和谐性
1、很好
2、较好
3、不明显
4、没感觉
七:课件制作整体效果(文本内容、图片、音乐)
1、很好
2、较好
3、不明显
4、没感觉
八:使用多媒体课堂,运用课件授课后,你遇到的问题:
九:使用多媒体课堂,运用课件授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十:针对多媒体课堂,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三、调查的结果
此次调查,初一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88份。初二共发出91份问卷,收回80份。初三共发出78张问卷,收回77张。发出问卷xxx有14张未能收回。
总计发出问卷259份,收回245份有效答卷。问卷整体设计并不复杂,是为了学生方便作答。但针对几个关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数据,对此,我们作出了以下的判断:
调查内容
很喜欢(很好)
一般(较好)
不明显
没感觉
对使用多媒体课堂授课的态度
语文调研报告11
在当今社会,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对于小学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也逐渐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调研,希望探究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这种差距更加显著。
第二,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年代,将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带入课堂可能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第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加强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管理和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探究、创新合理且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游戏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项重大任务,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尝试,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调研报告1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于XX年11月份,对我实习的学校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情况以及学生对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态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的把握当前课程改革的主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究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2、学生对于云够用多媒体教学的看法
3、学生希望运用多媒体教学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二)调查方法
1、访谈,与本学校几个班共10位老师进行了访谈
2、学生问卷,内容涵盖对多媒体教学价值观、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三、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现状
1、中老年教师的使用情况: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由于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没有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或培训时间较少,所以在课堂上不用或极少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讲的很吃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青年教师的使用情况:
一部分青年教师,因其有过培训经验,其有熟练的信息操控技术,加之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较快。因此平时都会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在年轻教师中使用率较高。
总的概括,不足40%的语文老师经常使用多媒体,33.9%的教师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应用,有10%以上的老师有计算机证,但上课从没用过多媒体,另外9.88%的教师根本就不会用。
(二)学生的看法及建议
对于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课中运用的`基本问答大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并不陌生,85%的学生认为运用多媒体上课效果好,15%的学生认为一般,94%的学生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87%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创新意识,多媒体进驻语文学习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对话,而是师生、机三位教学,学生有新鲜感。
四、调查结果显示出的问题
目前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调查结果总的来看,学生认为多媒体上课效果好,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形、声、色等方面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是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但它统一的展现方式容易抑制学生的想象能力,简化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思维过程,造成思维的僵化和片面,会剥夺学生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创造个性,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员,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过程中,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还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只是一种演示工具,在课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内容,有“人灌”变成了“机灌”,没有注重发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只是突出的问题。
五、正确认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尽管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作用很大,恰当借助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但如果每堂课都制作课件,这样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精力甚至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忽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钻研,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适合制作成课件来进行讲授,若为制作课件而牵强附会,课件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弄巧成拙。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固然很好,优化语文教学,但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一味的滥用多媒体,就不会起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了。只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才能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勿忽视人文精神。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获得情感的培养,人文的熏陶不能光靠教学技巧和小袋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醉于字里行间,留恋于墨韵书香。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既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又要遵循语文课的特点,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语文调研报告13
20xx届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具有“任务重,变化大,时间紧”的特点。为此,我市全体高三语文教师正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埋头苦干,认真教学。教学工作“五认真”,做得比往年更好。这是我们通过两周的高三教学工作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感觉。
其次,大多数学校的高三语文备课组,教学和复习工作计划制订得较好。如省溧中、南渡中学等,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正确,工作目标明确,教学措施扎实,教学进度安排恰当。
再次,集体备课的风气一年比一年浓厚。
另外,各校的教学和复习资料的选订与配备也比较恰当。
同时,我们通过听课、查备课笔记和作文批改、查看教学工作计划、交流讨论等,发现了高三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情况、架空分析并且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的现象比往年大大减少。然而,部分语文教师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却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给学生的读书、思考和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时间不多或不充分;另外,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常常要求学生讲出教师备课时的答案即标准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要求,教师则千方百计要“引导”学生走上“标准答案”的轨道。这实际是借学生的嘴巴说出教师要说的话。客观地说,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了教师的传声筒。这样做的`结果同样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课堂训练以一问一答式的口头训练为多,要求学生动笔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少;识记、理解层级的思维训练多,概括、综合能级的训练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则更少。
3.作文训练,有的过多追求篇目数量;有的训练质量不高。尤其是在帮助和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及积累情感体验、生活经验方面做得不够。
4.少数教师没有能够真正吃透高考考纲和高考对高三学生的能力考查要求,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花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去讲解高考不作考查的知识内容。另外,个别学校的高三备课组将第五册的外国文学等单元教学内容全部舍弃,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
5.个别学校的高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不能落实到位。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和要求。
第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20xx年的高考考纲,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想方设法收集高考信息,从而准确把握高三教学复习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认真修订好高三教学工作计划,使得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并且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能根据新的情况做出新的调整。要结合高三第六册教材内容,思考下学期的教学复习工作的思路和安排,做到高三全年教学“一盘棋”。
第三、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和复习工作,大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①新授课。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认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等,并用“心”去“悟”,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对于第五、六册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外国文学单元、《红楼梦》单元、科幻小说写作等,高考不一定考查,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发展,也应认真教学。
②踩点复习课。一要吃准、吃透考点要求,“化虚为实”,如,这些考点的高考要求是什么,高考是怎样考的,题型有哪些种类,历年来这些考点的变化、发展如何,等等。二要筛选训练材料,“精”字当头,“以一当十”。三要讲究训练方法,提高训练实效。突出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训练,让学生悟深悟透,举一反三,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③综合训练课。根据本校学生学习情况和复习教学实际,精选试题,形成“拚卷”,不图省心省力而照搬套用现成的试卷。训练中重视考试速度、考试规范、考试技巧、考试态度、考试心理等等方面的指导,做到“严格要求,训练有素”。
④练习讲评课。针对学生综合训练中普遍性、典型性问题进行讲评,要通过讲评,能够解决某一方面或某一类问题。
⑤写作教学。要继续想办法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如印发一些“千字文”,短小精悍的时文),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同时激励学生走向社会,关心生活,思考生活;帮助和指导学生对阅读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中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体验、感悟和提炼,分门别类加工成为写作的半成品,搜集在记忆的仓库里,以便随时提取和选用;另外,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最后,要重视写作文体的训练,要求学生写什么文体的文章就要象什么文体。写作训练既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方面的要求。
第四、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一要具体实在,不流于形式;二要措施扎实,落实到位;三要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语文调研报告14
第一部分前言
河西初中是个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富的学校,我校也早已沐浴在课改的春风中。XX年9月,我校语文教研组向安康市教研室申报了“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课题,我校课题研究小组于XX年9月正式开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目前在课堂中存在的被动的、呆板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研究过程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施情况如何?收效如何呢?为此我们课题小组在我校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
研究时间:XX年9月20日——XX年11月30日
调查对象:学生:七年级一班,二班90人。
八年级全体学生110人。
九年级一班、二班80人。
教师:祖xx、刘xx、张xx、xx、张xx、张xx、张xx。
调研人员:语文课题研究组成员。
研究方法:听课、问卷调查、评课。
第二部分研究实施情况
一、听课评课:(任选两节)
第一节课(8:50—9:35)语文,授课老师祖xx(男48岁),授课年级:八年级一班,课型:新授课,内容:八年级上册《巧妙的克隆》。
课堂教学简录:
(一)、以“孙悟空拔毛变猴”引出“巧妙的克隆”
(二)、自主阅读、了解克隆
1、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2、边读边思考:什么是克隆?请用自己的话感慨。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出示了有关克隆的图片,让学生对克隆有所认识。
(三)、合作探究,认识克隆
学生组成四个学习小组,每组探究一个问题,各组探讨整理后在全班交流。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应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的?
3、你知道克隆对人类究竟有那些好处?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4、文中那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该怎么做?
(四)、语文活动设计
自由辩论:可不可以克隆人?
活动方式: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为赞成克隆者,一组为反对克隆者。各组讨论,然后推荐几名代表与对方展开辩论。教师做活动总结和评价。
(五)、联系生活、畅想克隆
请以“如果我会克隆,我会…”为起句,发挥想象说一段话。要求:1、想象奇特。2、对人类有益。3、表达要有条理。
评课内容:
刘xx(课题研究组长):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们真正做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各小组都有具体的任务,而且完成的不错。
张xx(研究成员):这节课的亮点是自由辩论环节,学生们参与活动有体验,不吐不快,言之有理。
张xx(研究成员):学生们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45分钟学生们各有所得。
xx(研究成员):教学中说话的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个环节设计的巧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不过,在谈到说明方法和说明的语言时候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们不能联系课文具体说明,这不利于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课(8:50—9:35)语文,执教老师:刘xx(男44岁)。授课年级:八年级三班,课型:新授,内容:八年级上册《说屏》。
课堂教学简录:
(一)、激情导入: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秋夕》的`诗句,引入情境。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课文,按自己的朗读习惯可出声、可默读。说说你从文中获取了那些知识?
(三)、合作学习:
1、什么是“屏”?课文中怎么说?用自己的话说说。
2、作者介绍了“屏”的那些知识?
3、文中说“关键是个‘巧’字”,那么怎样做才“巧”?
4、文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以上问题分配给四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
(四)、互动探究:文章写得好,好在哪里?(从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两方面谈)
(五)、知识拓展:学生设计屏风并展示。
(六)、作业与练习。
评课内容:
祖xx(研究成员):这是一节自主学习的典范课,真正让学生自主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问题设置有针对性,学生思考时间充分。合作学习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养成习惯。
张xx(研究成员):真正解放了学生的手和脑,给学生一片天地,教师语言幽默、风趣,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的轻松快乐。
张xx(研究成员):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能帮助别人或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做到了一位恰到好处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学生课堂学习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问卷发出90份,收回90份。
问卷显示:
1、学生大部分都喜欢上语文课,并且都有自己喜欢的具体环节和内容,说明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是合理的。
2、学生大部分认为课堂中的问题有启发性,难易适中,教师留的时间比较充分,教师讲的适中,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很信任,让学生自主合作分析解决问题,教师有正确的引领,学生思考的时间充分。
3、学生的问卷反映他们都喜欢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的教学环节,说明学生正在接受学习方式的转变。
4、学生心中的理想课堂是:自主、快乐、互动、轻松的课堂,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去适应新课程改革。
第三部分结论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
1、自主合作学习正在成为习惯
在祖老师和刘老师的课堂中他们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袁老师的这堂课各小组提前预习了课文,部分学生进行了自学,因此课堂上的讨论都能说到点子上,而且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师生一起讨论通过观察,这节课学生的活动面广,全班42名学生,有四分之三的学生都进行了思考和回答。
在刘老师的这节课上,自主学习活动始终贯穿课堂,在预习、作者简介、生字词语都让学生去查阅资料,并在课堂上汇报展示。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小组内分工明确,各有任务,并互帮互助。在探究环节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就有学生快速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也有学生自动承担下来查阅资料解决。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上二位教师收回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认可率很高,他们认为怎样的课堂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还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轻松、自由、效率高,说明我们的学生正在转变学习方式,并逐步成为习惯。
2、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增强
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有个别发言的同学在第一轮发言还不够大胆,声音较小,没有条理,但在第三轮发言时,该同学的思路以非常清晰了,而且声音洪亮,表达清楚。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是由弱到强不断提高的,另外,听课时,有一位很明显是学困生的女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吃力却很努力的在课本上钩划出一些关键词句和问题。而在袁老师的课堂上“自由辩论”的环节中,由于学习气氛的感染和自主学习的扎实,很多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总之,学生们已经比较适应自主、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并在这一学习方式中学习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学习效果逐步突显
从问卷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感到很愉快,觉得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得以体现占80℅,而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学生向往的。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解决了问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心里,学生们都会记录在日记、作文里,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班成绩尤为突出。
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因素
1、教师的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思想中可谓是根深蒂固,而进入课改以来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时候,教师也在努力寻找和适应自己引领者的地位,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地位,更新了自己的观念,才能做好引领者。
2、老师对学生的信任。
张老师每次听完刘老师的课后,总会对我说;“我总是不能像刘老师那样放心学生”。这句话很朴实,对,我们只有放心学生,让学生自己放手做才能真正的自主学习,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老师的课前准备。
做一个优秀的引领者并不轻松,传统教学我们备课时盯住教材,而现在我们不仅要盯住教材,还要盯住学生,盯住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置不同的任务,另外还要能驾驭整个课堂。
4、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的提高。
刘xx老师是我们学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他是最先尝试并实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的,受到老师们的好评。他在个人教学中,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善于反思、勤于反思。张老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都与教师过硬的自身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学习,勤于反思,多学习,多尝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部分建议
学校教导处:“未来的文盲不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语文组搞课题研究适应时代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有效的途径。结合我校实际建议如下:
1、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强化同伴互助作用,敢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贵在坚持,要把研究工作贯穿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积极总结成果并加以推广,以推动我校教研教改长足发展。
语文调研报告15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主阵地主渠道,关注教育质量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所以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我校在新三年开局之际,在诸多工作的选择中,毅然决然地把学校工作的焦点聚集在课堂教学的。鉴于35岁以下青年教师已经占我校教师数的50%左右,他们不仅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而且他们的目前专业成长的状况还影响着我校今后的发展,据此,学校开学伊始决定: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目的是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掘教师教学上的亮点和特色,发现、指出教师教学上的存在问题,以此促进面上的教学、教研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为学校的发展以及新课题的研究做好基础工作。
一、调研方法与内容
为了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调研工作小组,主要有校长、评审组成员和教研组组长组成。调研主要采用“听课——评议——交流——反思”方法展开,采用推门听课方式,主要考察课堂教学的常态,兼以考察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和课堂笔记。听课重点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效率,主要考察的是指标体系见附1。调研组听课,须三人成行,而且其中必须有学科专业人员。听完课后,调研组经过评议,对课作出评价,然后与被听课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最后,被听课教师经沟通后,要对该课进行反思,并在网上完成反思表(见附2)。
二、现状评价与分析
学校历时两月,先后共听课32节课,谈话交流32人次,收到教案30份、反思问卷23份。调研对象的学科和年级分布如下表:(略)
这次历时两个月的调研,具有覆盖面广,关注度深,反思性强,评价体系细实,问题整改迅速的特点。覆盖面广是指35岁以下在岗青年教师人员全覆盖和学科全覆盖。关注度深,是指调研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的现状,但要求从一节课的问题辐射关注到教学的全流程,从一个教师的个体行为兼顾关注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生态。反思性强,是指课后与被听课老师就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都有深入的切磋交流,被听课老师对教学的反思无论内容和方都比较深入。评价体系细实,是指听课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具体,可操作,可比较,相对比较和合理和科学。问题整改迅速,是指听课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
我们在调研汇总分析中发现,对我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有个明显的特点,即出现了四个悖论,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注重课改,已显端倪,但是教学行为的真正质变还需时日继续努力
教育要走出困境唯一的出路在课改,而课改主力是教师,因此,教师课改意识加强是课改的原动力。调研显示,我校青年教师主观上是比较注重课改的,主要表现在:
●教师角色转换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大部分课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课改所要求的角色转换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都在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师生互动等。
●三维目标意识得到逐渐形成:讲课教师基本能够理解课程文本体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不是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而是引发学生的积极对话和思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这正在成为老师们的一种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目标,在文科教学中,似乎比较容易体现。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数学老师葛盛辉在《数列极限的性质》的过程中,能够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做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了课的品位。
●问题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有90%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程度不同的体现了问题意识,基本上所有的课在预设和实施中都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自主发现问题,在问题对话中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青年教师正在努力地与时俱进,适应教学形势的发展。但是我们的老师毕竟都是传统的师范院校近亲繁殖的,在传统教育方式的耳濡目染下成为老师的,要完全的质变是有些难度的,在教学中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即预设中的新策略,在实施时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老路上来了,可见旧的思维惯性力量是何等强大。然而,可喜与可贵的是我们的老师已经在努力地向课改的理想境界迈进,坚信假以时日必有质变的。
(二)注重预设,准备充分,但是真正的有效设计有待突破
注重预设,准备充分,是此次调研中最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首先源自于听课评价资料汇总,汇总中有85%以上的课都有课前准备充分的评价,其次这些评价源自于听课人员的切实感受:
●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引用材料鲜活,这是作假不成的,没有课前大量的案头工作是无法达到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信的教态、有条不紊的演绎和丝丝入扣的分析,没有充分的准备是无法达到的`。
●许多老师上课基本上不看教材和教案,因为这些东西他们已经烂熟于胸,新教材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新老教师,对新教材最多也只上两遍,显然这没有充分的准备是无法达到的。正是准备充分,所以有些课上得的确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但是我们同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课还缺乏真正的有效设计,课上的很流畅,该教的都教了,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因为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或者说课上当时懂了,课后又不懂;听老师讲解时懂了,自己动手时又不懂了。我们认为,准备与否,效果不一样(因为调研中发现注水课和敷衍课,乃至没有准备的课,并没有绝迹);准备得是否有针对性,效果更不一样。所以,我们觉得,青年教师课前准备中的有效设计有待突破。
(三)注重过程,亮点纷呈,但是形成真正的个人教学风格还须努力
由于质量意思和效率意识的提高,大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比较重视的,因而在教学中都能尽量把课上的完美一些,为此也花费了心血,动了脑筋,因此调研中也发现不乏有精彩的课、精彩的片段,可谓亮点纷呈:
●傅亚岑、孙篱秋、老师的课容量大,密度高,重点突出,手段多样。
●叶铭老师尽管上的是节试卷分析课,沉稳的教态,机智的语言,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经常会引起学生会意的笑声。
●袁文捷、顾若蕙老师讲课清晰,衔接流畅,教学方法多样但简练实用。
●张敏霞老师激趣有方,点化有术,信息有量,教学有效。
●王晓华老师思维缜密,分析透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显然,亮点很多,潜力很大。但是亮点分散,终究形成不了一片艳阳天。意思就是说,有比较持久的固定的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还没有形成,或者说我们没有发现,这对他们个人和学校的发展应该说是不利的。
(四)注重方法,运用恰当,但是全面的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调研显示,青年教师普遍重视教学方法,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直观性,也有益于学生的情景体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原来学校担心的拉洋片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发现。大部分老师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的使用是恰当,而且技术娴熟,有的还有创意。
●胡亮平老师的网上作业及反馈系统的使用。
●范璟老师的动画实验。应该说代表我们学校这方面的较高水准。但是我们也发现传统的板书这一教师的基本素养(功)大为退化,一是粉笔字写的象样的在语文老师中也不多见了,其它学科老师就更不要说了,二是即使有了板书也欠设计,随意涂抹,到后来自己也分不出天南地北。由此生发出命题就如何全面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功底。
此次调研听课共32节,其中被评定为A级的5节;B级的26节;C级的1节,无D级课,说明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按现行的评价指标当在中等以上。这是青年教师个人努力和学校长期以来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的结果。但是这种现状与我们作为一所区重点中学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是不相称,除了上述四个不足以外,还有以下一些问题在此罗列,以期引起重视。
1、专业功底不扎实。
2、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3、教学随意性倾向尚有存在。
4、课堂常规疏于管理等。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我们对学校有四点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读书活动,提高课改自觉性。
2、加强学情研究,坚持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
3、加强专业修养,坚持用养结合,打造教学风格。
4、加强技术练兵,坚持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素养。
我们对青年教师一点建议:
每个青年教师要经常思考;我理想中的好课是怎样一种模式和我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不断积累,渐次达到理想境界。千万不要满足于课能一般地上下去,要全力追求上好课,追求形成有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千万不要满足于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教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掌控,要努力把这些东西上升为学科智慧。这里提供一个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八度谣》,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即预设立意有高度,专业用语有精度,例题设计有坡度,提问思考有深度,作业要求有梯度(适度),反馈反思有速度,个别辅导有温度。
【语文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语文调研报告07-22
语文教学调研报告06-14
小学语文调研报告(精选26篇)11-30
小学语文教学调研报告03-07
2015小学语文教学调研报告03-14
调研报告(经典)06-22
调研报告05-19
调研的报告02-06
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3-25
调研报告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