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三字经》读后感

时间:2024-06-30 14:56: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字经》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三字经》读后感

《三字经》读后感1

  瞧,这个故事是多么有趣啊!《三字经》还有许多故事呢!

  如盖房子,孟子妈妈三次搬家;这些故事都是多么有趣啊!而且,故事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几个小小的字里。这几个小小的字,却蕴含着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三字经》读后感2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珍贵遗产,它易读、易记、易理解。《三字经》里面包含了自然常识、历史故事、道理常规。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教会了我们要勤奋学习。

  里面的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我们必须得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小时候,父母、老师的教育十分重要。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就是说人在小时候,性格本来是善良的,他们的性格十分相近,长大后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性格便相差甚远。这就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前途一半是靠自己,另一半就是靠亲人的悉心教导,这才能使孩子步入正轨。这些都是教育的功劳,所以教育是很有必有的!

  《三字经》的前一部分包含了论理道德。谦让就是这数不胜数的道德中的一种。只有四岁的孔融懂得让梨,知道自己的岁数最小,就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这就是一种美德。比如黄香温席的故事就流传千古,妇孺皆知,每个人都被黄香的孝顺感动了。

  《三字经》中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里出现的国家有:夏、商、周、秦、楚、齐、燕、赵、魏等国家,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许多贤明的君主,如一代明君——李世民,他深得民心,把唐朝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在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明君,可昏君也有不少,如隋炀帝——杨广。他和李世民的做法迥然不同,他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顾老百姓是死是活,只有自己开心就好,他的做法是可耻的,恶人有恶报,最终,隋朝毁在了他的手里,是他把父亲建立起来的隋朝断送了。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这个国家有朝一日一定会兴起。但是国家如果国家由昏君接手,这个国家就处于逐渐衰败的状态,最后灭亡。这就是国家为什么有兴也有衰的原因。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叙述完后,接着就是那些勤学苦读的人。孙康、车胤他们俩一个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一个是靠萤火虫的光亮来读书,他们虽然家贫,但是他们人穷志不穷,这就是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共同的特点,他们能如此的勤奋刻苦里我敬佩!

  讲完了所有的故事,我选一句语句来巩固巩固,比如说:曰仁义,理智信。此五常,不容稳。就是说仁义理智信这五常是不允许混乱的。书中说仁义礼智信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但在现代社会上,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所以我们要有礼貌,做新时代的少年。

  《三字经》里面包含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学好《三字经》长大后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字经》读后感3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从“苟不教,性乃迁。”到“知某数,识某文。”告诉我们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会变坏,而学习的方法,贵在专心。“昔孟母,择邻处。”里面蕴含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像方仲永一样:他家世代都是种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时候时,方仲永已经会作诗,由此父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很多人都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于是父亲一天到晚带着方仲永去写诗、赚钱,不让方仲永去学习。直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写作才华仍和五岁时的写诗水平一样,到了二十多岁时,他的才华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这不正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吗?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又让我懂得,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要亲近好的老师和朋友。正所谓“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诉了我们十进位算术方法,什么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诉了我们“春夏秋冬”、“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从“地所生,有草木。”到“丝与竹,乃八音。”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和“稻梁菽麦黍稷”等许多丰富的`知识。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读后感4

  我们读一本叫《三字经》的书。放学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读起来。书中那一个个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前几天,我刚好读到了这几句:“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通过爸爸的讲解,我知道了这几句主要讲晋朝时有个叫孙敬的人学习十分刻苦,为了防止晚上读书打瞌睡,就将自己的头发扎住,用绳子吊在屋梁上;而战国时的苏秦在读书困倦时,则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精神。他们都没有老师的`监督,却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看到这些,我想起自己每到周末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就总是想着看电视、玩电脑。跟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很不应该。“幼不学,老何为。”现在我们不知道努力学习,等到长大后,没有知识和本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三字经》,它教育我们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读了《三字经》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5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三字经》。开始我一直读不懂,只觉得读起来有节奏,很有趣。后来经过妈妈一句一句的分析,我渐渐弄懂了其中的`意思,越读越有滋味,还熟练地背了下来。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人要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努力学习,礼貌待人……

  “涛涛,帮奶奶把脸盆拿过来。”“你自己去拿吧,我要玩游戏呢!”啊!不行,《三字经》不是教育我们要孝敬老人吗?“奶奶,等一等,我马上把脸盆拿过来。”奶奶笑得眯起了双眼。

  “我最喜欢吃苹果了,大的那个给我吃,小的那个给你吃。”正当我跟弟弟分苹果时,妈妈向我眨了眨眼睛。哦,“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就懂得礼让,而我已经八岁了,怎么会做不到呢?我马上把大的那个苹果让给了弟弟。

  自从读了《三字经》,奶奶夸我长大了,妈妈夸我懂事了。读书让我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读书真快乐,以后我一定会读更多有益的书。

《三字经》读后感6

  今年暑假里,学校里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让大家背诵《三字经》,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三字经》资料十分丰富,而且能琅琅上口,象儿歌似的,十分搞笑,又能启迪心智,我被《三字经》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的吸引了。

  《三字经》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故事、古今贤文、人生哲理等,《三字经》是一篇有劝学的,有讲道德的,有讲做人的等等。它是每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的诗歌,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只有三个字,含意深刻,简洁明了,能让我们一读就懂。我读《三字经》后,觉得它对我帮忙很大,它不仅仅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知道珍惜时刻,讲礼貌懂礼貌,让我在少年期走正确的成长道路。同时还使我的'知识面扩大,个性一些历史方面知识让我懂得了许多。文中还有许多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让我回想起尊老爱幼的好精神。《三字经》中还有激励我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讲述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才能长大成才,为国效力。从《三字经》中,我还明白了,一个国家或一个人,如不上进,则会后退,一个君主不明智,将会成为昏君,最后使国家灭亡……

  《三字经》是古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学瑰宝,直到此刻也不失为一本好书。《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7

  在我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读过许多三字经,其中最难忘的是“孟母三迁”的.那一段。

  内容是这样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她告诉我们的是,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来教子。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这样的事情。比如,每天下午妈妈陪我练字,爸爸帮我检查作业。为了我能有个好的学习氛围,他们每天都不看电视,陪我学习,也从不像有些父母那样,不顾影响孩子学习,去哗啦哗啦玩麻将……

  妈妈说:“我也要学习孟子的母亲,好好教你知识。”而我,也要向孟子学习,勤奋努力,不断进步,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三字经》读后感8

  朗朗乾坤,得万古之灵气,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旷世之奇书,《三字经》横空出世!小子对此奇书甚有感触,即书一文,此亦个人之意,又亦儿戏之言,不可当真也!

  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韵句成句,自成一体,易读易记,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人物。天文气象。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但是,我们要把《三字经》与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思考,正确地认识,主动汲其精华,剔其糟粕。

  亲情。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孔融四岁就知道让大梨给长兄;黄香九岁便主动孝顺父亲而无怨无悔。

  重视子女教育和历史教育亦是优秀的文化传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玉不琢,不成器〞。这体现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三字经》还将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在一起,易学易记,并且专门谈到学习历史的方法。总之,这一切都表现了古代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原因,造成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使《三字经》多了几分糟粕: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愚昧地认为有了〝三纲〞,就会形成君顺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妇顺的社会安定局面;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这些基本道德底线,不容打破。只是可怜当时的人啊!一心认为三纲五常可以维护家族。国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纲五常并亲身践行,实际上这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总而言之,《三字经》这本奇书,其精华就在于对亲情。孝顺的`张扬,对后天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视。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两千年来一直是束缚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绳索。

  我们一定要记住,《三字经》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汲取精华,剔其糟粕,最后发扬光大至世界。

《三字经》读后感9

  《三字经》,它是一部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它也是记载历代发生大事小情的历史结晶;它还是一部具有高度概括的健康读物。

  它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字,但却蕴含着极为深奥的哲理。这本书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立志勤学和尊敬师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给你的一生指出一盏明灯,它还讲述了天时、地利、人和相生相息的关系。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古代历代君王的丰功伟绩和,以及历代名人平民的大事小情。

  《三字经》一开始提到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种简练精湛的语言,想一想,还真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天真无邪、善良。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虽然哲理很深,但是读一遍也便知一二了。只要像品茶一样地细细品味,这哲理就是显得轻而易懂了。

  当读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就被孟子母亲的.用心良苦,三次搬家的毅力所感动。她前两次搬家,孟子在墓地附近住,模仿丧人的哭泣;孟子在闹市区住,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做生意;直到第三次搬到学堂附近住,孟子才懂得学习礼仪和文化知识。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其实人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是他有丰富的知识。要想有知识,首先就要努力学习,如果不用功的话,反而会使你不能掌握知识,懂得真理。正如玉石不经过玉匠的细细琢磨,也就不可以成为精美的玉器。

  黄香九岁为父母温席,孔融四岁把大梨让给哥哥。他们这种“首孝悌”的精神令我由衷的佩服和感动。

  “周武王,始诛纣”。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后,建立了周朝,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使其延续了八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最长久的一个朝代。

  《三字经》是值得让每一个人去品读。不论是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还是成为指引你在人生路上不偏离航向的明灯。我相信《三字经》会改变你的一生。

《三字经》读后感10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向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必读书,影响极其深远。《三字经》篇幅虽然短小,资料却十分丰富,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资料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它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要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个性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我十分喜爱“孟母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市镇上,孟子便整天学着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最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三字经》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要好好学习,友爱兄弟姐妹,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我们就应要好好地学以致用,并且还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三字经》读后感11

  《低碳生活三字经》里面的内容里有十二大类,分别是:源起、饮食、衣着、居家、出行、购物、休闲、交往、办公、上学、医疗和结语。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有所感。

  其中“盘中餐,来不易,古有训,须铭记”这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我想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两者有共通之处。农民伯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种出粮食,我们要好好珍惜。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惭愧,因为我吃饭经常没吃干净,还弄得桌面和地面到处都是饭粒,就好像下巴那儿有个洞一样。以后我要珍惜粮食,改掉坏习惯。

  有关出行的“短路途,健步走,中程路,骑车游”也同样的给了我深刻启示。我想到了出行路途比较短的时候,可以用步行的方式替代其他的交通工具,既可锻炼身体又不用塞车,骑自行车既节能又环保又可以锻炼身体。骑自行车和步行都可以锻炼身体,想到这里我也觉得惭愧,因为我和爸爸出去玩的时候都是坐汽车去的而且那里离我们家非常近。我要告诉爸爸以后出行要环保尽量骑自行车和坐公交车,改掉浪费资源的坏习惯。

  《低碳生活三字经》给了我很多启示,你们也去看看吧,想来多半会喜欢的。

《三字经》读后感12

  妈妈在庐山买了一套书给我。这套书的总称是《中国古典文库》,里面有《三字经》、《增广贤文》和《百家姓》。其中我最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里我最喜欢这一句三字经: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必须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年轻人应当经常用这两句话告诫自我必须要努力学习。

  一读这句话,我就想起一个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一天,他逃学去玩时,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杵做什么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一天不停地磨,铁杵必须会磨成针。”李白听了,后悔自我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之后成为了大诗人。

《三字经》读后感13

  爷爷告诉我《三字经》是古人的启蒙读物,里面讲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令人折服的道理。它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像一首动听的歌。于是我就捧着《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认真地读了起来。

  《三字经》的每一句话都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几个小小的字里。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讲的是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没有老师在一边监督,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三字经》里的每一句我现在虽然还不大懂,但爷爷给我讲的故事我却明白了。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好的条件,能坐在明亮的.教室,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样好的学习条件,是古时的小朋友们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好的条件下,我们却没有刻苦、努力地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三字经》读后感14

  很小的时候,我就会背一长段的三字经,不认识一个字儿,更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意义。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注音版的《三字经》,我自豪地发现,里边的字绝大多数我已经认识了,即便不认识,我通过拼音也能轻而易举地把它读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读得正起劲儿时,妈妈突然问了我一句话:“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妈妈一句话就把我问懵了,我连连摇头。妈妈轻轻地在我身边坐下,耐心地帮我解释其中的意思,还给我讲起了其中的故事,如《孟母三迁》,讲完故事妈妈还告诉我,她为我选择慈吉小学,就是希望这个好环境,能让我好好学习。我特别喜欢我们的慈吉小学,心里真的`很感谢妈妈的良苦用心。

  春节联欢晚会上,我还听到了赵文卓叔叔和一群少林小子一起表演武术《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我在《三字经》里也读到过,妈妈又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真喜欢看《三字经》,它让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15

  我国上下五千年有着璀璨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我最喜欢三字经,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它的.意思是指后天环境对学习、成长很重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做事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的时候,我的心根本就没在学习上,而是早就远走高飞了,我用手支着头,望着窗外发呆了20多分钟才开始写字,还没写到一半,我又开始玩玩具了,又玩了十几分钟,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作业我竟用了两个小时,不但字没写好,而且错了好几道,还受到了妈妈一顿批评。

  还有一次,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在认真给我们讲课,我望着窗外,想着下课怎么和小朋友玩,正在这时,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说:王子晗,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才回过神来,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自然我这一堂课的知识也没学会。

  所以,在今后,我会牢记这段话,专心学习,把这国学文化精髓深入到生活学习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三字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字经10-09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_三字经读后感05-30

《三字经》读后感06-28

三字经读后感06-21

读后感《三字经》11-21

三字经读后感10-04

三字经读后感10-05

《三字经》的读后感10-08

三字经读后感10-06

三字经读后感(经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