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时间:2024-07-07 09:38: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

  这个暑期,我在哈尔滨一边陪我儿子打球,一边翻阅了学校发的韩兴娥老师《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我发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韩兴娥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在书中,韩兴娥老师的"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写话、作文教学"、"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几个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韩老师的 "高深之处",就是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连我们学生觉得最累的作文对于韩老师的学生来说都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看到学生写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真让我觉得自叹不如。韩兴娥老师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老师的"精讲",让学生一遍遍的重复性的作业,以及老师疲惫不堪的`批作业,使语文教学变得苦、累。而真正的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现在想来,其实学生不爱读书是不是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拿我现在班级学生来说,一学期结束了,可在朗读上效果并不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过不了口语这一关,很多上课的时间都在"讲"而不是"读",因为不能耽误了进度,所以往往因赶进度而忽视了朗读,只顾讲课了,而在学生读不好的基础上讲课,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把朗读当作业让学生在家读书的话,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读。我也觉得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然后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在"精"而不在"多".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实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积累。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老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喜欢阅读。无须老师有多大的才学,只要引领得法,多动脑筋,教学相长,普通教师也能干出令名师们瞠目的成果。说和做相比,定是说说更容易;自己做和别人评相比,定是评评更省事。文字表达可以如此简约、如此简短,但其中的心血、包含的付出,不容犹疑,必是一路辛勤、一路坚韧、一路跋涉!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2

  在新一轮课改的呼吁声中,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这场阅读洪流中,自身的阅读量也提高了不少,韩兴娥老师写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到了很多。

  现今的教育要求半年学完一本书,字、词、句翻来覆去的学,到考试时,得到满意成绩的却很少,特别是上了高年级以后。但韩老师搞的海量阅读,孩子们越是到了高年级成绩越理想。并且学新教材的时间只需要短短的几周。难道这不是海量阅读的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信息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孩子们从小就被各种各样的、声型色聚全的玩具包围了,大多数孩子小时候得到的第一件礼物就是玩具,于是孩子们从小就对玩具情有独钟。

  “电视”这个时代的新发明是大人、孩子的最爱,下班后电视旁有大人的身影。放学后电视前有边看电视边写作业的小学生。学生的周末、假期都被电视节目所包围。问他最近读了几本书,却是少之又少。这样下去前途何在呢?有的家长认为把课本上的`学会了就行了,看闲书浪费功夫,有时间做做课外练习,对考试有帮助。但是现在的考试对课本上的知识考的越来越少了,注重的是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课外积累显得尤为重要。课本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只是给你开启了一扇阅读的大门,你需要走进去才能看到里面美好的东西。那才是自己终身受用的。因此,大量阅读是事在必行的。作为老师我们应担起这个重担。

  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通过阅读推荐书目,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分辨能力差,他们不知道在浩瀚的书世界里该读什么样的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指导,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书。

  鼓励先进,坚持阅读。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平时可以利用教室墙壁设定一些荣誉称号,如:阅读之星、故事大王等。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

  亲子共读,打造阅读环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家中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深远,经常读书的家长会让学生也爱上读书。刚起步读书的孩子,亲子共读不仅能激发其读书的兴趣,还能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

  书店是最好的旅游景点,书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家长在节假日,多引领孩子去逛逛书店,让心灵得到净化,知识更加广阔,思维更加敏捷。在孩子有进步时,在特殊的日子里,把孩子喜欢的书作为礼物,即脱俗又高雅,在爱中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其游入阅读深处,撷取更多的营养。

  行走在阅读的路上,让我们多一份执着,少一份抱怨。为孩子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3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共2册,韩兴娥著。韩兴娥老师是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齐鲁名师。一般语文老师一个学期才能教完的一本教材,她只需两周便结束教学,其他更多的时间,则和学生在课堂上共读课外书,她的学生能把各类经典融会贯通,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孩子们成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她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被评为“20xx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读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读

  韩老师的课堂上,看不到激情澎湃的讲解,也听不到诗一般的语言。但,她的学生却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洋洋洒洒轻松写作。究其原因,是因为韩老师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

  以往我们的语文课上也强调“读”,不过我们是本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采用各种方法来读。

  韩老师课堂上的读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内海量阅读”,就是全班师生共同在“课堂内”阅读某一本“课本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像学习课本一样大量阅读课外书。读的书多了,不同的观点就会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去实践,就成了创造。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少年儿童的成长是釜底抽薪;如果缺少阅读,对学生的个性养成是致命的一击。书读得多了,自然就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挑刺,学会了暗地里和别人“抬杠”。海量阅读是创造精神的源泉。二是反反复复的朗读,有些内容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就能记会。三是读的形式多样化,范读(听录音较多)、领读、开火车读、点名读、齐读等等。四是“引读”,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引读,后来才晓得引读多用于诗词教学,老师问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读诗句。引读教学的好处,一是学生在短时间内读的次数多,全部学生能够当堂熟读,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目标的达成度高;二是老师“引读”的语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词。

  第二、激励方法

  感觉韩老师课堂上的.各种激励方法就像在玩游戏一样,让人舍不得离开,过了这一关还想过下一关,让孩子永远充满着动力,每过一关都能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感觉、当好孩子的感觉总是快活的,每个人都乐于再次体验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懒孩子变勤孩子的法宝。我曾用韩老师“盖印章”的方法带领我们一(1)班的孩子们诵读了《学拼音读儿歌77首》,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下课也拽着我要给我读,然后我就根据要求给他们盖小印章,得了印章的孩子高兴得屁颠屁颠的!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4

  早就听说过韩兴娥老师的名字,只是一直没有很好的去感悟她的教育教学。这个学期,学校领导把韩兴娥老师《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发到了我们老师手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细细品味起来,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我发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韩兴娥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在书中,韩兴娥老师的“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写话、作文教学”、“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几个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韩老师的 “高深之处”,就是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连我们学生觉得最累的作文对于韩老师的学生来说都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看到学生写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真让我觉得自叹不如。韩兴娥老师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老师的“精讲”,让学生一遍遍的重复性的作业,以及老师疲惫不堪的批作业,使语文教学变得苦、累。而真正的.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现在想来,其实学生不爱读书是不是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拿我现在班级学生来说,一学期结束了,可在朗读上效果并不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过不了口语这一关,很多上课的时间都在“讲”而不是“读”,因为不能耽误了进度,所以往往因赶进度而忽视了朗读,只顾讲课了,而在学生读不好的基础上讲课,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把朗读当作业让学生在家读书的话,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读。我也觉得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然后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在“精”而不在“多”。

  “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让耳朵浸泡在读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这才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韩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其中追寻心平气和的9月中“让课堂静下来”让我获益匪浅。我也由此学到了很多。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安静,可是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呢?老师声嘶力竭的批评、敲桌子等只能获得一时的平静。韩老师认为:老师说话太多、声音太大不利于创设安静的氛围,老师吵、学生闹,一上课老师就亮开嗓门,以后要求学生安静就很困难。老师手指黑板时学生念、一根手指表示念一遍、手放下或背后表示停止、聪明的孩子能跟随老师的指示看黑板、看书,全班教一个学生(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有的学生在集体学习时不抬头、不张嘴,老师指名让他念他一般不会,如果一遍一遍的教他,其他学生就乱了,对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教与不教都不符合面向全体的原则,韩老师的妙招是:全班同学教他三次,于是老师领读一遍,全班齐读三遍;再次让他读,如果不会,让全班学生再次教他三遍。这种情况下那个头不抬、嘴不张的孩子也会跟着念的。)韩老师还采用了很多方式、手段组织教学,使学生令行禁止。这些方法真是又简单又有效。“定能生慧,静能通神”其实就是要强化一个观念;安静。通过阅读此书,我及时地把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到了我的课堂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5

  暑假里,我精心阅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实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积累。没有坚实的塔基,就没有金字塔最后的塔尖。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方法。

  在今后的读书方面,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借鉴的地方:一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把阅读当做消遣,当做生活之必需,一日不可缺。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想方设法哄着孩子爱读书。韩老师采用的:为防止表扬时遗漏学生的名字,将57个写了名字的信封放在班里显眼的位置,每天有谁进步了,顺便拿出两个,写张纸条放在信封里,让孩子拿回家给家长看。到最后信封全部用完,就代表自己已经把57个孩子表扬一遍了,这种方法很值得借鉴。她还通过博客、公开信、秘密信等形式诱惑家长亲子共读。

  二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像韩老师那样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同时是指导的过程。

  三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韩老师在逐句逐篇地听过学生朗读之后,从中选出读得多、读得熟的学生当“小老师”,并为之佩戴“小老师”证卡。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四是利用博客开辟“小书虫俱乐部”,创设交流平台。成立书香小组,根据队员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进行评选;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用“话配画”;猜猜这是什么书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老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因为没有阅读,就不会有通过阅读而激发的思维,就好比一块整理好的土地,却没有种子往上播撒,那它就不会有收成。所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是我们所有教师不懈地追求。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6

  韩老师真不愧是海量阅读的大家,在她的课堂上,你会看到《成语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成语笑话》《多音字儿歌200首》,这些书中有的暗含经典故事,有的蕴藏历史文化,有的能博同学一笑,这样有趣的书籍应该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读中一点点明了,在反复诵读中学会更多。在课堂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韩老师用到了竞赛法,这个我也曾用到过,效果甚佳,很多孩子为了博得头彩都费尽心思的去学习去背诵,这能够吸引大部分孩子,当然也有少数除外。其实课堂上老师运用的每一个办法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所以以后可以多一些奖励奖品来刺激孩子的竞争。韩老师用了很短的时间将课本讲授完毕,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海量阅读上,本身海量阅读就是一个见效较慢的过程,如果家长不理解,老师又敢作何?另一方面就是家长们为了孩子打印下来老师的要求的诗句,抽时间陪孩子朗诵。老师的所为离不开家长的这些努力。

  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很多课堂实录的一些情况,韩老师对学生的引读可谓精彩,成语、古诗乃至宋词,韩老师用极其经典的文字带着孩子们一次次朗读。她非常注重朗读,而且是每日长时间的朗读。朗读并不是不去理解,一首诗一首词只要孩子能明白大概意思即可,读的多了其中之意便可领会。只要朗读深入学生的血液成为每日必备之事,还愁不什么不解其中意吗?课上对唐诗宋词的学习很多,学生接触的诗人也相对多,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比较的办法。比如李清照词前期后期的变化?李清照和辛弃疾词的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区分。韩老师的教学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填空,也就是在孩子充分朗读以后,以填空的形式来引导孩子理解文意,从而加深印象。

  作文方面韩老师也有自己独特之处。低年级的作文以看图写话为主,学生首先要学会的是区分段落的标志。在这里韩老师用到了故事法,她用故事来提醒孩子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要空两格。她提到低年级写作文首先要养成及时改错的好习惯。这里提到了擦、描、抄。擦掉在原地房改,描老师修改的地方,抄写老师修改的句子。标点和句子的教法上韩老师采用的是抄课文的办法,第一步是照葫芦画葫芦抄写课文,将课文在格子里打印出来学生照抄;第二步是照葫芦画瓢,修改抄写格式;第三步是提高难度直接照着书抄写。韩老师特别注重老师要写下水文,老师的下水文是给学生看的,所以必须是真实的,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孩子去写作文。老师们在讲作文时,以为把作文讲明白了,殊不知明白和下笔写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只有写下水文去尝试才知道其中的难点。

  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个人的文化底蕴方面还有待提高,希望通过努力能够有所改善。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7

  如学拼音时,一星目标是会按顺序、打乱顺序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会拼读儿歌中红色的音节。二星目标是会拼读所有的音节,会念、背儿歌。三星目标是会认读生字。

  学成语、古诗词时,能正确诵读原文得一颗星;能看着每行开头两个字背诵的得两颗星;能看着译文、解释背诵的得三颗星。

  韩老师的这些方法简单、有效、易学。看这样一级一级像台阶一样的'目标,孩子们心中有一股向上的劲头,有奔头的日子才是幸福的人生。

  曾有名师以自己的高标准对语文教师的素养做此定位:朗读要像播音员,说话要像演讲家,写字要像书法家,与学生交流要像心理学家,写“下水”文要像文学家……哈!有几人能够做到??韩老师是个很接地气的人,我们都可以学的来,她离我们很近!我们不妨学着做一个韩兴娥式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快乐地读,海量地读。因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其实都成不了于永正,也成不了魏书生、窦桂梅。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8

  最近读了韩兴娥老师编写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文中韩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示了她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这本书既没有精彩的语言,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韩老师所展现的一些方法,简单而又实用,尤其是“气定神闲笑谈一年级新生”、“写话、作文教学”这两个章节正好为我现在所任教的低年级提供了帮助,让我对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

  一、让课堂静下来

  “定能生慧,静能通神。”韩老师告诉我们从入学开始我们得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强化一个观念:安静。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安静,可是应该怎样教育这些活泼爱动的娃娃们呢?这也是我经常思考并为之头痛的问题。面对着吵哄哄的教室,即使我声嘶力竭的批评或是用手中的教鞭不停的敲打着桌子,也只能获得一时的平静。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老师说话太多、声音太大反而不利于创设安静的氛围,一上课老师就打开话筒、亮开嗓门,以后要求学生安静就很难。所以,我要求自己轻言细语、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们交流。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受韩老师的启发尝试了多种教学组织方式,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1、念儿歌。通过一首首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记易背的儿歌提醒孩子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如:上课读书、听课前背诵《做得正》做得正,像口钟。站得直,像棵松。走路时,挺起胸。写字前背诵《爱护眼睛》。写完字后背诵《谁把文具送回家》等。只要老师先起头,所以孩子都跟着有节奏的背起来,教室里刚才的吵闹声也随之转化成了动听悦耳的读书声。比起枯燥的教导,孩子们更喜欢这种方式。2、听轻音乐。在上课前,放上一小段音乐。这是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学习的一种好办法。上课铃声响后,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孩子满头大汉、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虽然已经回到座位上了,可从脸上兴奋的表情里不难看出,他们还沉静在刚才激烈的游戏当中。此时,如果马上上课,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何不让他们静静聆听音乐,平复一下情绪,将他们的思绪拉回到课堂上来呢!当孩子们在课中休息或书写时,我也习惯放上一段音乐。一首首优美的.钢琴曲、交响乐响起时,不仅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自觉的保持安静。如果发出一丁点的吵闹声,都会视为不和谐的音符。

  二、低年级写话晚起步

  “阅读要早,开笔要迟”,这是韩老师一直奉行的理念。清朝名将曾国藩也不让儿子过早地作文。他认为儿童的精力应花在读书和背诵上。书读多了,需要表达的时候,自然会表达的。我非常赞同他们的观点。有的老师急于求成刚教完拼音就要求孩子们写句子、写话,到了一年二期又忙着布置日记。一年级孩子那双嫩嫩的小手写字很慢,写会课本上要求默写的生字已经不容易了。再要做这些,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几乎都是依赖家长,有的是家长念一个字写一个字,不会写的字还得告诉他们该怎么写,笔顺甚至都教错了;有的干脆由家长代劳了,家长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出来的东西语言成人化,缺乏童趣。说实话,再读此书之前,我也跟风似早早的就开始布置写话的家庭作业,交上来的作品,有一部分孩子写得相当精彩,我还满心欢喜。可到了课堂上再让他们写一写,却是语句不通、错字成堆,完全是两个样。由此可见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不必太早,大量的阅读、背诵更重要,也就是韩老师书中提到的“课内海量阅读”。于是,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正尝试着在学习教材的同时,集体背诵《日有所诵》上的儿歌、古诗,一天一背一首,有精力的孩子不拘泥于一首鼓励往后背。背得越多,奖励的奖品越多。要相信一年级小孩子在背诵这件事上个个是“天才”。我想,一定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背诵潜能。另外,我还会每天抽出部分时间,给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秀的读物。通过班级QQ群与家长交流,给他们推荐适宜现阶段所读的书籍并鼓励家长们每晚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总之利用各种手段让他们爱上阅读。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我相信有了厚厚的阅读积累做铺垫,不愁他们写不出精彩的语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读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韩老师的教学方法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充满智慧。充分利用课内时间进行“海量阅读”,多让学生积累一些知识,做到日积月累,一步步登上阅读金字塔。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9

  课题组给每位语文老师发了一本韩兴娥老师写的《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一看书名我便迫不及待地捧读起来。

  当阅读完整本书,我为韩老师深深折服。她的语言平淡,没有很多修饰的成分,但她的精神却感染着我。她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她不囿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数年来一直锐意改革,在自己所任教的班上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实验。在她的课堂中,学生的朗读个个绘声绘色,童真童趣、童言稚语非常可爱。她的学生没有一个不爱读书的。

  还记得到韩老师的学校去参观,她的课堂就像书中韩老师的一个学生写得一篇作文《我们班里乱哄哄》那样,“乱哄哄”的。说得“乱哄哄”不是指班级里同学不遵守纪律,而是上课时大家各做各的事,有的读书,有的.写字,有的背诵……在她的课堂里,语文教材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各种课外书籍才是孩子们的书籍的大海。孩子不必要啃食那早已被啃食得无味的教科书,而是可以根据自己阅读的进度与程度自主阅读。

  记得参观时发现韩老师的教室门后,张贴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表格,上面贴着形体各异的星星、笑脸,通过读书,我才详细地了解到那是韩老师为孩子们制定的一系列的奖励制度。韩老师班中学生的家长也积极配合着老师的“海量阅读”,在家中他们常进行亲子阅读,父母就算再忙也会抽出空隙或与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或给认字不多的孩子大声朗读故事,或进行相互讲故事。久而久之,学生之间也从玩伴变成了书友,他们都以读书为乐。

  一次次地翻阅《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我的内心很不平静。自己也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语文教师,而我们的课堂始终都是围绕着一本教材,学生每天都在啃食那被咀嚼过无数次的“骨头”,对他们而言,文字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吸引力。他们觉得没意思,所以课堂上就出现了开小差、说话的现象。有时为了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拼命地挤占学生有限的休息时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经常责怪学生不愿意看书,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陪着孩子一起阅读呢?自己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有多少?如果我们也能给学生创设像韩老师那样一个阅读的环境、氛围,提供阅读的素材,老师与学生一起研读,家长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那我们的学生肯定也会爱上快乐阅读。

  现在,我们也组建了“书香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我们要像韩兴娥老师学习,带领着学生远离苦不堪言的作业,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海,为孩子们的书香人生奠定基础。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也踏上了阅读快车道。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0

  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信件。文章从入学第一天、第一首儿歌的教学、一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踏上幸福的书香之路。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是大巧若拙,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法——读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读书。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她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心血。她打破传统思想、教学走上快捷便利的康庄大道——踏上阅读快车道。阅读是幸福的,由于韩老师多年的文化积淀,对工作的严要求和一切为了孩子等因素,出谋划策、精心设计地教学环节让人记忆犹新、拍手叫绝。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她编写好几本工具书不仅体现了她饱读诗书后的文字功底,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用心敬业的工作精神,还体现了孩子们不容小觑地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一丝不苟地学习态度,师生合作,让“教材”更接近生活,接近载体——学生。

  让人惊羡不已的是孩子们的乐学,大量地阅读并没有打消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老师奖励制度的刺激下,有序高效地学习,反而助长它日益滋生——阅读的乐趣,想必这就是教育改革的目的。最难能可贵的是韩老师道出了教学的真谛——重视阅读,培养能力。忽视课本,重点在于课外阅读,全面系统地对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不揠苗助长,不以学习成绩为己任,鼓励支持,遵循随着年龄增长、学历增长、阅历增长,难题终会迎刃而解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朝前奔跑,不断进步。

  在今后的读书方面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把阅读当做消遣,当做生活之必需,一日不可缺。

  二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像韩老师那样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

  三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韩老师在逐句逐篇地听过学生朗读之后,从中选出读得多、读得熟的学生当“小老师”,并为之佩戴“小老师”证卡。

  四是利用博客开辟“小书虫俱乐部”,创设交流平台。成立书香小组,根据队员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进行评选、介绍自己喜欢的书和猜猜这是什么书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老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因为没有阅读,就不会有通过阅读而激发的思维,就好比一块整理好的土地,却没有种子往上播撒,那它就不会有收成。所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是我们所有教师不懈地追求。

  “读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读书。”这是韩兴娥老师写《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后的经典总结,也是她和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大师不谋而合的观点。读罢,心中涌现一阵阵激动和兴奋,那是一种心灵的共鸣。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1

  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我前后读了几遍,每读完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教育就是读书,读书就是教育”,这是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喜欢读书,在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韩老师所做出的努力多么令人佩服:如诱惑家长亲子共读、指导家长举行家庭读书宴、建立班级的图书超市、制定人人成功的阅读星级评价以及对孩子实行的形式多样的奖励政策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努力使得学生们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自由自在地畅游在书的海洋。如何让我班的孩子也能喜欢阅读,我从韩老师的做法中得到了许多启示。

  每个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是我班的阅读课,开学以来,我在班级以不同的形式开了四次读书交流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好书大家谈。

  刚刚开学那几天,我发现自习或课余时间读书的孩子明显减少,通过和家长交流,我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家读书也不积极,为此,我真的很着急。“读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读书”为了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我打算开展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好书大家谈。要求大家把开学以后自己读得好书向大家推荐: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可以谈谈书中最精彩的情节,也可以谈谈读书体会等。我提前一个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让大家做好充分准备。接下来的这个周的时间,孩子们的读书热情明显高涨起来,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读书的.身影。周五下午的阅读课上,孩子们先在小组内进行第一轮选拔,小组成员推荐讲得最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当时13个孩子参加了全班展示,说得都非常精彩,就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小萌说得也是滔滔不绝,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节课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分享了读书的快乐。

  第二次读书交流会:优美段落我积累。

  韩老师非常注重学生阅读积累,因为阅读积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了让孩子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我打算第二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展示背诵课外积累的优美段落,怕学生懒得背诵,我想了一个招,就是和小组评分结合起来,我告诉学生:只要能背诵一段优美段落,就给小组加5分,能背诵两段,就加10分、、、、、、这招真灵,为了给小组加分,孩子们的背诵热情很高,不仅晚上回家主动背(家长反映)连下课时间也背个不停。课堂上,大部分小组都加了分,下课的时候,还有两个小组没有展示完,这2个小组的同学主动跑到我跟前找我背。看到同学们的背诵积极性这么高,我也非常高兴,于是我想趁热打铁,下个周我决定继续开展背诵展示会。

  第三次读书交流会:唐诗我会背。

  这次读书交流会背诵的是《唐诗三百首》。三百首古诗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背下来,所以我让学生把古诗分分类,先背诵描写友情的古诗,这次交流会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背的好、背的多的可以给小组加分,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背的最好,背的最多,就是优胜小组。记得当时课堂上的气氛非常热烈。只见背下来的小组,组员脸上洋溢的是喜悦,而没有背下来的小组却是垂头丧气,组员都把“矛头”指向准备不充分的小组成员,这时不用我提醒他课后认真背,因为其他组员会给他足够的压力,我想他下次一定会背好。

  第四次读书交流会:我来读,你来猜。

  为了检查学生的必读书目《吹小号的天鹅》读得怎样?于是,我决定开展第四次读书交流会:我来读,你来猜。我读的主要是《吹小号的天鹅》的第一个章节,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我会让学生猜一猜下面的情节,或者是一个词,一句话等等。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但是我也发现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这本书,对书的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我布置学生课后认真读这本书,争取下次读书交流会上有精彩的表现。

  有布置就要有落实,这样会更好的督促学生读书。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2

  寒假期间读了韩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让我获益匪浅。下面结合我这两年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来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课内海量阅读

  韩老师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学生在课内进行海量阅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培养和强化他们的阅读训练,主要要做到淡化理解,强化阅读。在他们进行海量阅读时,要适当降低要求,减小难度,但对于重难点,教师要去适当引导和讲解,注重他们的积累,同时会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全班读、自由读、小组开火车读、接龙读、小老师领读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海量阅读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不但轻松地让一年级的课堂安静了下来,在课堂教学上也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

  在教学生识字时,韩老师采用了阅读中识字的方法,总结出识字教学的模式:教师先指导学生读熟韵文,再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然后出示一些与本课生字有关联的词、句、段,让学生认读。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学习了生字,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二、拼音教学新模式

  韩老师运用拼音教学新模式,使学生有效地在三个星期内学完拼音。

  1、每次学新课前复习前两课的汉语拼音情景歌。

  2、看图引出要学习的字母。

  3、教学汉语拼音情景歌。

  4、书空字母。

  5、拼读音节。

  6、再次读黑板上的汉语拼音情景歌(时间充足的情况下)。

  7、书写字母。

  在复习拼音的时候,韩老师充分利用好汉语拼音的情景歌来帮助学生记忆,抽出时间来让学生过关。还有就是进行音节的`拼读和书写来复习拼音。而且在韩老师的拼音教学中采用的拼读姓名这个方式来复习的方法是很有效果又不失趣味性的,让学生通过名字的拼音认读来复习所学的拼音,会显得课堂气氛很好,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

  三、高效省力的写字教学

  在一年级进行海量阅读,写字教学是关键,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是“难中之难”。从笔画开始韩老师就采用整体输入笔画的方法,先把所有的笔画整理编成儿歌诵读教授,再进行字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笔画。在笔顺教学方面,提倡采用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练习、纠错的方法,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巩固学生的笔顺笔画学习。在学生写字方面,推广描红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习字能力,在此基础上抄写词语表,反复地练习看拼音写词语。在家长方面,引导家长“淡化考试,强化阅读”,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来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四、写话晚起步

  一年级是学生们学校生涯中的“婴儿期”,他们会写的字太少,写话是一件很费力的事。因此在在一年级教学中,写话要晚起步,让学生多阅读,先奠定好阅读的扎实功底,可以先让家长代子捉刀来记录一些孩子的趣事,用第三人称来记录,与大家分享,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课堂中,以“读”为准,“说”的训练放在家里,韩老师通过信件、博客文章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校生活,让家长引导孩子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慢慢在学生有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让他们开始进行简单的写话,有时甚至口头介绍都可以,开始认识段落,背诵填空题来积累词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改错。

  总之,在今后的一年级教学中,我会借鉴韩老师的海量阅读模式,给学生呈现出一个故事不断的趣味课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飞向更远的蓝天。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3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语文教学怎么才能高效?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怎么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能够不采用题海战术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呢?传统的单文本阅读能不能做一下变通呢?……总之,一句话:怎么能克服目前语文教学的慢、累、繁弱点呢?

  当我又一次细读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新版)后,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了,心中顿时有种即将步入柳暗花明之感了。

  韩兴娥老师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有效地抛开了单文本阅读教学的路径,采用海量阅读的途径引导学生在远高于一般课堂语文教学的信息量中高密度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细讲、精讲、打磨讲的模式。教材在两分钟内讲完,其余的时间跟随老师的脚步进行深耕化、宽泛化、序列化、专题化的海量阅读。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接收到单文本阅读3-10倍的信息量,有的课中甚至是单文本阅读教学的几十倍的信息量。这种长期的常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阅读教学,让她的学生厚积薄发、滴水穿石。韩老师常常自谦地说:“我是个笨老师,但我的学生各个优秀。我的班级里,没有差生。”韩老师这种“取法乎上”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护了学生对书籍原始的阅读兴趣。我们知道,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史。韩老师正是在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和阅读关键期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的。小学是识字、写作的启蒙期,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期。很显然,海量阅读的介入,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媒介!

  韩老师质朴、低调、执着的.精神品质深深打动了我。书中多次写到,韩老师不会说话,不会讨好领导、不会巴结别人。她是实实在在地做研究,踏踏实实地搞工作。韩老师不善言谈,没有煽动力强的演讲风格,不会走心的表达气场,甚至有时候带着羞涩气、孩子气。从开始海量阅读的研究至今,已有18个春秋。期间,韩老师想方设法先是探寻出一套两周之内完成一本教材的“不求甚解”法,进而选出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从诗词曲赋,天文地理,从《楚辞》《诗经》,到《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我们不能不说:海量阅读培养出来的孩子的确出类拔萃,韩老师的教法高瞻远瞩。难怪陶继新这样评价:海量阅读才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之道,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不二法门。

  书中既有对海量阅读理论思想、各年级段实施细则,也有韩老师的心路历程、学生们的作文作品,让我们看到海量阅读的大场景花卷。当我们理解了韩老师的思想后,学习她的做法便迎刃而解。因为,海量阅读的“海量”是根本,是精髓。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再加上书中的一些可操作性的做法。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学着她的做法做海量阅读的教学研究。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4

  初识这本书是在“在线阅读”里,读了以后意犹未尽,所以再买回来细细品味。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从—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法。

  文中的笔调清新自然,朴实无,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是韩兴娥老师多年推广“海量阅读”教学经验的总结,非常宝贵,特别适合小学语文老师阅读。在韩老师心中,所有的教学都是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中心,在课堂上韩老师让她的孩子们享受到了阅读是何等的幸福和快乐,用韩老师的话“当孩子沉浸于书香墨韵的'时候,老师也步入宁静平和的港湾。”

  特别欣赏韩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这本书真的特别适合家长和教师读。内容很详细也很具体,易于老师辅导和操作。这本书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阅读开始,一直讲中高年级的阅读方法。你能想象一下吗,“下课不许看书,否则要抬罚。”这就是作者韩兴蛾老师的课堂,她成功的阅读经验,让她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几乎让我们每一个困于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老师看到了希望,孩子真的可以没有家庭作业,照样能考出好成绩。按照当前的教育规则去看韩老师的教学理念,有点离经叛道,“课外书”怎么能拿到课堂上学?可事实确凿的是课外书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相反它们让学生更优秀。

  通过故事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学习,爱上阅读,这是个多么睿智的老师,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5

  知道韩兴娥老师,是读了她的《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不觉耳目一新,看后心潮澎湃。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多年来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实验,将课内外阅读联合在一体,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堂阅读效率,神奇但是却又那么真实地存在着。

  海量阅读:就是“就地取材”,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读所用。还有就是有教无类,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韩老师根据每一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星级目标”,学生能达到“一星级”目标就算完成了任务。比如在低年级,一星级目标一般是读熟课文,二星级目标是认读打印出来的字词,三星级目标是理解文章的意思。而到了中高年级,理解文章大意是最低要求。因为低年级孩子擅长记诵,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背诵能力减弱。一级目标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人都是好孩子。

  在低年级主要是强化朗读训练,淡化理解,强化朗读,以熟读为教学目标;中年级大量阅读重在积累,精读的时候一课时学习2—4篇课文,不求甚解;运用各种形式读书,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做填空练习。积累了语言,学生就学会了写作。对于学生的阅读,老师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划线部分,是否有笔记,是否有自己出的填空题目。略读的时候看学生是否有恰当的圈画批注,对文章大意是否理解,之后进行填空练习。根据文章的不同,有的文章需要先听一遍,有的需要先默读一遍,有的需要仔细理解。但是老师一直强化识字,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第三步是自由阅读,为学生准备好书。学生在班级图书角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在书籍的海洋里没有差生,任何学生在文字面前都可以很上档次。作为老师检查指导:听学生讲大体意思,看学生作笔记。这个班在高年级就开始诵读经典,全班在四年级学完了小学的课程,五年级开始学习《上下五千年》……

  我对此非常感兴趣。说实话,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学了几年语文却写不出像样文章的孩子大有人在,许多祖国的'未来并没有继承我国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宝贵文化,真是很可惜。一个小学生学习之初的识字能力和速度是以后的几倍,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也是无以拟比的,在这样黄金的时段我们应该干什么?海量阅读、大量背诵,以求得对知识的多多积累,而后“操千曲以晓声,观千仞以识器”。

  海量阅读受益的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是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并且可以促进终身学习的是学生!韩老师的经验介绍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教育体制是教师个人无能为力去改变的,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在教育体制下的个人教学行为。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寻找一条蹊径,树立一种开展大量课外阅读的意识,在课余时间引发学生去阅读经典诗文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去开展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是工具,学语文就是能读会写、多读善写,海量阅读会是一个强大的推动机。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的读后感10-05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读后感03-23

对孩子的阅读寄语02-07

阅读对孩子的好处11-15

孩子的阅读心得10-26

孩子阅读的好处10-06

培养孩子阅读心得12-23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10-09

培养孩子阅读的好处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