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10-07 08:15:43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引导: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

  (1)前期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课题计划,召开课题组会议,增强成员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课题任务及具体操作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2)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拟在设计好研究大纲和研究计划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文献收集和调研。

  文献收集和研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国内外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b)建立中职与高职能力标准体系的发展状况;c)中高职衔接能力标准等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调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走访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对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b)走访相关企业或行业协会,了解企业对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

  第二阶段:在研读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或相关企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此深化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和融合度。

  对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的构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及实施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第三阶段:在论文整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3)结题阶段

  收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实施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查阅、分析和研读:国内外关于终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构建、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研究资料。

  目的是找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中高职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2)调查研究法

  这是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

  对不同行业、企业及一些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调研和抽样分析,与行业或相关企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共同构建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3)比较研究法

  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终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及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与比较,获得国外终身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框架及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经验,和我校已有获得的数控技术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经验,为教育厅在我校试点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五个工科专业提供现实案例。

  3)具体实施计划

  2012.09——2012.11 收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

  2012.12——2013.02 理论文献阅读和研讨

  2013.02——2013.08 对行业、企业和一些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调研,整理、筛选调研的项目资料,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2013.09——2013.12 对阶段性项目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讨论,撰写成系列研究调查报告

  2013.09——2013.07 与企业、行业合作,对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的构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及实施

  2014.02——2014.08 整理、筛选调研的项目资料,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

  4)可行性分析

  (1)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职业教育的衔接

  为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等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教学质量、办学模式等多方面提出明确指示。

  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我校已成为三二分段的试点单位

  在中高职衔接方面,我校已经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中职学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院校。

  这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在与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和专业课程的衔接,更需要我们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才能更好地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广东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3)我校牵头已经成立的机电职教集团,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为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了可能

  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由国内外共55家企业和7个行业协会、13所职业院校作为第一批成员共同组建。

  行业单位有省机械行业协会、省电子行业协会、广州市模具工业协会等,企业包括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粤松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气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而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是牵头单位。

  当前广东正处于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发展阶段,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新兴产业的培植发展阶段。

  借助用机电职教集团这个平台,围绕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这两个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现代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也为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了可能。

  (4)高素质项目研究团队

  项目组教师都有企业工作经验,近年来作为主持和核心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20项,主持和参与企业项目20项,校级重点课题6项,校级一般课题6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主编参编教材6部、专著1本。

  项目研发团队成员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项目负责人:佘少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常务理事。

  主要课题有:06年《数字电子技术》获广东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二;07年《电器产品强制认证》获广东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一;广东科技厅项目《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装置》2011年,200万经费,由广汽强华(梅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石龙富华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研究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单位第一负责人;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弱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测试系统》2012年(编号:0636),15万经费,项目主持人,项目提出弱混合动力总成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开发方案,通过标准和自设定两种模式对弱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由管理系统进行控制、数据记录和处理,输出试验测试结果 。

  项目组核心成员:胡年,副教授,硕士,教务处处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专家,广州汽车维修协会专家,广东职业技能鉴定汽车维修专家。

  主要课题有:2010年“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创新培养”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010年“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创新培养”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团体一等奖两个;指导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团体三等奖;2011年6月广东省物流中心原点研究,省科技厅项目;2011年教研课题《职教集团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评选为校内重点项目课题。

  翟小兵,高级工程师,博士后,教务处副处长,主管教学改革工作,中国建材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工业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8年,曾任安徽省新型环保建材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机械类产品的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

  先后作为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大型企业项目12项,如: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技术”,(项目编号:2008A090300006),项目总经费2000万元。

  在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议中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25篇,10篇次已被SCI、EI、ISTP等收录。

  2011年作为专业负责人筹建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方向),2012年该专业已获批并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

  漆军,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广东省评估专家,广东省数控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数控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成员,广州市模具协会副秘书长,在企业工作9年,在教学岗位工作9年。

  近年来作为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先后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企业项目6项;作为主持人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一项;省级精品课程《数控铣综合实训》课程负责人;出版专著2篇。

  主持了“(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制造类专业群能力标准构建及课程标准制定”等项目,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陈力捷,教授、技师,硕士,汽车学院院长,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

  近三年发表论文16篇,其中EI检索3篇。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机械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该课程被评为2004年省级精品课程;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汽车构造”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该课程被评为2005年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项目,该项目为学院一等奖项目;主持“汽车装配技术”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被评为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被评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多媒体软件的制作,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创新培养”,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电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

  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赵小平,副教授,学士,评估与督导办主任,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

  主持广东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且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广东省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2004年12月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研究《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曾在普通本科院校当过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在高职院校当过教务处处长,现任评估与督导办主任,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王巧巧,系统分析师、讲师,硕士,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曾在企业工作10年,从事电气维护工作,并负责企业网络维护和网站建设,负责用于电梯的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发项目,和学生宿舍计算机网络系统招投标工作。

  从事的教科研工作主要有“高性能信息物理系统的资源优化调度问题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技能大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项目导向高职院校网络通讯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网络通讯基础》院级精品课程”、“网络安全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院级课题,参与或主持企业项目3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5)已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前期研究工作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大部分来自企业,多年来一直从事高职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教改成果。

  如前期我校承担的“(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制造类专业群能力标准构建及课程标准制定”、“基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职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产业升级转型下广东高职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等研究项目,就为本课题“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工科类专业为依托”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这些项目的实施,在工科类能力标准、课程标准、实施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及项目的开展、实施与评价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关于前期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参见申报书第四部分研究基础。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2】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

  一是学生无话可写。

  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偏多,有意注意偏少,每天经历的事物虽说很多,但往往是一闪而过,并未去仔细观察和思考,这样,本来有限的人生经历能提供给他们写作的内容就更加贫乏。

  二是对写作的目标不大明确。

  一般的小学生总认为一定要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去写,才能写出价值和趣味等;又总认为家长和老师要求他们完成的作文肯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隐隐约约好象非常遥远,甚至于难于登月,因此望而生畏。

  三是无“欲”而写。

  小学生做事,都是重在一个“趣”字,有了前面两个“拦路虎”,他们自然觉得写作是一种无趣的事情,从而很不情愿去做,因此其作文总是难免“干巴”,毫无生趣,全不像他们平时游戏娱乐中生动活泼的神情相貌。

  因为无话可写,无“欲”而写,加之写作目标不大明确,因此学生是谈“作”色变,望“文”生畏。

  和许多科目的教学一样,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模式,轻个性;重灌输,轻自主;重接受,轻探究;重课内,轻课外等,甚至个别教师强制学生背作文选以应付考试……长此以往,学生的考分或许上来了,但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激情被浇灭,幻想被扼杀……因此,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中,我们经常看到千篇一律、万文一腔的“雷同文”,即使没有雷同,也大多是没有真情实感的假话、套话、空话,全不见少年儿童真实生活中的五彩斑斓和无边遐想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

  《义务教育全日制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教学反复提出了“体验”的要求。

  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

  多年来,我校语文教师积极尝试作文教学改革,但由于缺乏系统、广泛、深入的研究,散兵游勇式的探索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甚至还有个别教师还停留在“指导——批改——讲评”的传统模式上。

  为此,我们特做了一次关于作文教学的信息问卷调查

  内容现象比例

  害怕作文 80%

  厌恶作文 48%

  最大的写作困难1没东西写44%

  2写不出真情63%

  3不会布局52%

  4语言干巴61%

  反映目前作文教学的毛病没有激情85%

  形式单一88%

  我理想中的作文课像故事会一样有趣91%

  像讨论课、表演课一样自由74%

  综合来看,我校学生作文还存在如下莫大的问题:

  1、内容空乏,童真缺乏,真情贫乏;

  2、语言成人化,材料雷同化,结构单一化;

  3、想像干枯,技巧笨拙,主题平庸。

  ……

  无源之水终将成为死水,无本之木终将成为朽木。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当从根本上着手,只有当学生有了表达的内容和欲望,才为我们培养学生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因此,我们提出通过情景体验,摄取学生生活中的某一片段或某一景物,引导学生变平时的“跑马观花”为“牵”马观花,甚至“丢”马观花,从而使他们觉得其实这个世界每日每时都是那么的有趣,每桩每件都是那么耐人寻味,从而觉得有趣而作,有话可写。

  自然而然,他们会觉得作文原来只不过是如此而已。

  从而我们的作文课堂就能滋润起来、鲜活起来。

  一个孩子刚刚尝试写作无异于在寻找神话传说中的“蟠桃”,与其让他那么徒劳无功地反复求索以至几欲灰心丧气,我们无妨让他仔细品味每天就在他眼前的、那地道的杏桃苹梨等,让他知道人间美味到处都是,让他知道眼前的山河冰雪就是人间仙境。

  二、课题概念

  情景,亦名“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其构词方式为联合式:情+景。

  而所谓情景作文,可以理解为某种具体的情形、景象、境地等,激活作者联想和想象写下的文章。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

  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

  情景体验或再现生活的某一片段,或移植自然造物的一个细节……是唤醒学生灵动记忆的过程,是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发现及其认识的过程,是调动学生兴趣的过程,是激发学生漫天想像的过程,是学生反复体验成功的过程……

  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以观察情境为基础,激发情趣为核心;以教师创设的情景唤起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或使学生曾经的体验插上想像的翅膀。

  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它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智力开发、性情陶冶、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课堂到课外,从封闭到开放,引导学生树立大作文思想,用心灵去感受,去体会写作情境,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三、课题理论

  新大纲、新课标为“情景体验”的教学提供最为直接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三至五年级提出的写作要求是:关心周围的人、事、物,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写熟悉的人、事、物,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能依据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展开想象,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

  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

  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用知识”。

  学生必须在情境脉络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

  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特别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符合文艺的基本原理,符合课程改革的新思想。

  四、课题背景

  1、现实背景

  著名语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就一针见血指出我国语文教育中“高耗低效”的现象。

  为了打破这一令人心痛的局面,不知有多少有志之士励精图治。

  国内的教育者从来没有间断对作文教学的研究,甚至先后出现了许多派系,如,包全仁的序列作文;周一惯的儿童化作文,吴立岗的层次性作文,最近一些教育专家提出生活作文,等等。

  这些学说或正面或侧面地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情境作文训练,其核心思想是观察情境教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

  其操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①创设情境(生活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现,语言描述等)②观察情境(指导学生选取观察目标、安排观察顺序、启发学生想像等)③审美体验(感知美的表象、领悟美的实质)④开拓思路(启发学生拟题、拟好作文提纲、抓住重点指导)。

  深圳市北斗小学探索创建了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模式:

①训练要求(明确作文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

②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或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视听系统及多媒体电脑,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作文教学并能帮助其意义建构的图象、声音、动画、活动影象等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

③指导观察(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地指导学生观察.)

④说写训练(在指导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口头写作练习)

⑤评价调控(学生扮演老师角色,评价同学口头作文,教师点拨)⑥写作(让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写出一段话或写出一篇短文。)

  五、课题目标

  (一) 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

  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其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每次写作追求‘语言的自然生成’。

  学生无须去考虑教师和教材的要求,他在一定的情景中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而不是为了给教师评分,接受老师的圈圈点点。

  学生们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属于自己的快乐,努力使学生再也不害怕作文,不少学生不用老师布置就能自觉地写起主题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二) 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在一个自然情景的体验下,真正实现“自然生成”、“自然表达”。

  学生由此能悟到作文真谛,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次“主题式作文教学”,许多同学能写三篇以上的习作,从其个人来看,前后作文能没有一篇相同。

  就全班来说,每一次几十篇作文竟然找不到雷同的痕迹。

  每篇习作都是一个鲜活的思想,每篇习作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每篇习作都跃动着个性的灵光。

  (三) 使教师不再为教作文发愁

  以前“怕教作文,怕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通病,在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深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是违背学生书面言语生成的自然规律的。

  因此,作前教师无须进行详细的写作指导,作后无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

  他和同学们一样,是参与者,是听众,是读者。

  只须认真倾听,平等对话,于不经意中点拨写作技法,把评改的时间还给学生。

  于是教师就不会感觉教作文很累。

  相反,学生们充满个性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能使教师们更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使教作文成为一种快乐。

  六、课题内容

  (一)、生活体验

  1、自然生活。

  远足活动、参观游览、体验美好、探索奥秘。

  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

  ”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好的精华。

  学生有意识地走入自然,观察馥郁的山谷,五彩缤纷的原野;观赏蔷薇色的春天,玫瑰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鹅毛色的冬天……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培养他们的情趣。

  2、家园生活。

  开展"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等摸拟扮演角色,体验长辈的甘苦,领悟真实的生活.

  3、校园生活。

  举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考察等活动,参加田径运动会,进行升旗仪式,设立小小辩论会等;接触现代科技,学习和应用电脑,网络等技术,了解科技成果,体验巨大的科研力量,进行对话交流,增强对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的能力,升华创新意识。

  4、社会生活。

  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

  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访问。

  清扫卫生,服务社会,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价值。

  平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这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言描述

  在情境出现时,老师或学生伴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以增强立体感,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三)、听声想象

  提供各种音响,钩连思维,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表达欲望。

  可先说故事,再想象构思。

  (四)、扮演体验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活动,表演是学生的本能使然,让学生进入游戏,课本剧等角色,激发情绪,增加亲切感,看演唱,细观察,增强趣味性。

  (五)、实物演示

  以实物为主,配置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出某一特定的情景。

  如出示“一张照片”,进行横向联想,想象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图画拼凑

  用课文插图、挂图、简笔画等图画形式再现写作情境,可用几幅图组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或用几根小棒随意组图,再编造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以上六种是立体式,多维式的情景体验活动,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让其在“生活空间”中眼、耳、手、脑各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并极大地丰富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我要写”为“我乐写”。

  七、研究措施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作文教学课题管理的文件。

  2、对国内外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座谈、访谈、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之现状,确立课题研究的起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发展理论。

  3、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4、建立课题研究博客,开辟理论学习与教师培训、教学论文、案例及教学设计、反思感悟、美文荐读、学生优秀习作、活动简讯、照片等栏目,以便实验教师网上交流。

  5、及时总结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成果、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建构新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八 、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为检测与情境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1、整体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探索阶段以调查法为主,对实验班进行全员调查;实施阶段以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将课题研究稳步稳扎的步步推进;结题阶段主要采用教育经验总结法,将研究经验形成理论。

  2、研究过程中的作文教学利用文献资料结合实践操作层面逐步感悟,积累经验,总结升华经验,形成系统理论,以点带面,将辐射面逐步扩大——由实验班辐射到每一班,由精品课辐射到每一堂课。

  九、研究原则

  1、全员性原则

  课题研究关键在于提升全体教师专业素质,只有全体语文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价值才会含金量更高。

  光“听”不“练”,就不能形成课题之风,就不能达到全面改善我校作文教学之现状。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教育艺术的灵魂所在。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必然流于僵化、枯燥,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又将失去新鲜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学“先进”但不模式化;学经验,但不失去个性。

  从个人的课题研究历程来看,要写历史,但不被历史所束缚,要不断在过去的历史上刷新自己。

  在进行“创新”教育时,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3、实践性原则

  体验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坚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加体验、多加感受,学生才会有较多的真情实感,才会不由自主地放飞心灵,从而自由、自主地快乐写作。

  4、整体性原则

  研究实施过程中,要准许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能要求他们“人人达优”。

  对于受教育的每个个体不能厚此薄彼,要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十、课题步骤

  本课题四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探索阶段:

  2006年学校成立课题组设计问卷;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研读探讨;

  2007年申请课题立项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实验教师写出学期计划,制定阶段性目标。

  2、实施阶段:

  2008年课题组构建情景体验作文内容体系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并实践于教学。

  组织教师培训、精彩作文教学设计评选;论文、案例评选;作文教学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学生优秀习作评选。

  完善小学低阶段情景体验作文内容教学体系,明确具体操作策略。

  2009年上学期 ,完善小学中阶段情景体验作文内容教学体系,明确具体操作策略。

  继续组织精彩作文教学设计评选;论文、案例评选;作文教学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学生优秀习作评选。

  2009年下学期完善小学高阶段情景体验作文内容教学体系,明确具体操作策略。

  继续组织精彩作文教学设计评选;论文、案例评选;作文教学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学生优秀习作评选。

  3、结题阶段:

  2009年下学期,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和成果,准备结题鉴定。

  十一、检测手段

  1、检测项目

  ⑴学生情景体验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

  ⑵情景体验作文教学研究课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

  ⑶情景体验作文教学质量综合测评情况。

  2、检测方式

  ⑴观察记录:各班将学生的作文情况分个案和整体作出详细记录;

  ⑵制定情景体验能力书面测试卷,分低、中、高三套,分阶段检测(每学期一次);

  ⑶设计评价量表,各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外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测;

  ⑸全校进行作文竞赛,将作品逐期逐年装订成册,检测学生成长过程中情景体验的能力及其写作能力的随之成长。

  3、分阶段检测目标

  低阶段中阶段高阶段

  观察

  体验能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体验生活内容能自觉将生活或事物的片段串联观察能将记忆中或想象中的生活或事物的片段串联起来进行虚拟观察

  想象

  联想有想象和联想的意识产生有想象和联想的内容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语言

  表述能说清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词能达意,段落层次清晰,有主题语言生动,重点突出,

  文字

  写作要素清楚情节完整,主题集中且鲜明主题鲜明,能赋予读者启发和教育

  4、检测参考卷

  ⑴情景体验兴趣浓度反馈(①不喜欢②喜欢③很喜欢)

  听声

  想像扮演

  体验实物

  想像图画

  拼凑语言

  描述生活体验备

  注

  自然

  生活家园

  生活校园

  生活社会

  生活

  ⑵情景体验能力高低检测(每个合理体验加10分,总分不封顶)

  序号体验对象学生体验记录(附部分参考体验)计分

  ①一杯水水污染 洪水 地球缺水 泼水节 人要合理饮水…

  ②线条月亮 爷爷的背 歌曲 诗词 地名 眉毛 指甲…

  ③瓷器落地的破碎声小猫调皮 爸妈吵架 储钱罐摔坏 失手打碎……

  ⑶情景体验表述能力检测

  序号体验对象学生体验记录计分

  ④一个孙悟空,两个风火轮

  ⑤今天我做“爸爸”

  ⑥今天,我是街道清洁工

  ⑦爸爸妈妈吵架的场面述说

  ⑧“小学生过生日”正反辩论

  ⑷情景体验写作能力检测

  在上面两表中任意选择一项,进行写作。

  ⑸情景体验能力评分细则

  项

  目

  内

  容

  评价标准(满分120分)第一次测评分第二次测评分

  A

  10—9分B

  8—6分C

  5—2分

  评

  体

  验评想像是否合理

  评想像是否大胆

  评想像是否丰富

  评体验是否细腻

  评

  表

  述评表述是否清楚

  评逻辑是否有条理

  评表述是否流畅

  评

  写

  作评是否有错别字

  评是否字迹工整

  评是否书写规范

  评是否生动感人

  评是否主题鲜明

  十二、预期成果

  本课题拟于2009年底进行课题鉴定,并提交:

  (1)课题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例(案例)、优质课;

  (1)课题研究论文,优秀论文集。

  (2)学生优秀作文,优秀作文集;

  (3)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十三、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

  2、《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辑、第三辑

  3、《语文新课程标准》

  4、人教社《激活孩子的想像》

  5、兄弟学校课题报告资料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相关文章:

论文的可行性分析02-21

什么是可行性分析报告10-09

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11-14

可行性分析报告格式11-08

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04-10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08-30

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11-15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格式06-22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1-13

开茶庄可行性的分析报告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