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3篇(推荐)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器材】
干电池三节,大铁钉两枚,大钢钉一枚,铝筒一个,漆包线(1和1.2各一根),小刀一把,电流表一只,大头针(或细铁屑)适量,缝衣棉线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一只 。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观看录像,画面上出现无锡钢铁总公司废钢分公司电磁铁搬运铁块的现场。看完的同学议一议,猜一猜。
师:你们已经看到了什么?
生:这是电磁铁……
师:还想知道什么?
生甲:什么是电磁铁?我自己能不能做一个?
生乙:电磁铁是怎样工作的?通过它的电流有多大?
生丙:想知道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
师:同学们对这么多的问题感兴趣,很好。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解决一些问题,同时又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评: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二、制作电磁铁
阅读课本,知道什么叫电磁铁、怎样制作电磁铁。依照课本的指导,自主选择器材。大约八、九分钟后,各组都制作完毕。(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
生甲:用1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一个方向绕制60匝的线圈,再用棉线在漆包线表面缠绕一层,使漆包线不致松散,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同样的方法,用1.2细漆包线在另一大铁钉上绕了80匝制作了另一个电盘??/P>
生乙:我们也制作了两个电磁铁,不同的是一个绕在铁钉上,另一个绕在钢制的水泥钉上。我们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丙:我们做了三个电磁铁,除了跟甲一样外,我们还在铝筒上绕了一个60匝的电磁铁。
师:手脚真够快的,是不是经常帮妈妈绕毛线?(生愉快地笑了。)
生丁:乙、丙两位同学看书不认真。绕在钢钉或铝筒上不能叫电磁铁。生丙:书上说的不一定都对!亚里土多德曾经说过“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我们想研究一下,同样是金属,铝筒究竟可不可以。(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师:丙同学的这种敢于怀疑、勇于探究的精神的确值得称道。
评:在平等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1.猜想。
师:“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也就是电磁铁的磁性大小。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大家。
甲组:跟通过漆包线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以及漆包线的电阻有关。
乙组:还应当与线圈的匝数多少有关。
丙组:我们认为甲组的观点有些重复,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阻的共同作用就是电流,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通过漆包线的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会影响电磁铁磁性的 大小。
师:大家的猜想都有道理,相比之下,丙组的猜想比甲组更合理一些。
丁组:电磁铁磁性的大小跟铁芯的粗细有关,越粗磁性越强。
师(有些惊讶):你们的这个猜想的确与众不同,坦率地讲,我也说不清楚铁芯的粗细是否对电磁铁的磁性有影响。给的器材里2枚大铁钉也是一般粗,不过,课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谢谢你们,能提出这么好的猜想来,让老师也大开眼界。
评:教师真实地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甚至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无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使学生去除对教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感,主动承担探究的责任。
2.方案。
电流、匝数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采取何种步骤?(A.保持匝数不变,磁性与电流的关系;B.保持电流不变,磁性与匝数的关系。)
(2)用什么方法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用吸引铁屑的多少,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用弹簧秤的方法。)
(3)用什么方法来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减电池个数;或者用滑动变阻器。)
在研究“保持电流不变,磁性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甲组依照这样一个方案进行探索(如图)。我们把它贴在黑板上,让大家展开讨论。
甲组解释说:将两个电磁铁分别接在相同的两节干电池上,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就可以研究“保持电流不变,磁性与匝数的关系”。
制作
1的漆包线做成50匝的电磁铁,1.2漆包线做成的80匝的电磁铁
设计
分别将两个电磁铁接在同一个电源泉上,设计简单、思路明朗
记录
线圈的匝数(匝)
50
80
吸引的`图钉(个)
5
9
结论
“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师:同学们来评价他们的方案。
生甲:这个方案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生乙:这个方案不可行。甲组认为电磁铁两端的电压相同,电流就相同,事实上这两个电磁铁的电阻是不同的(漆包线分别为1和1.2)。如果采用这个方案,结果是不可信
的。
师:乙生的评价很中肯。同学们要在讨论中尝试评估他人的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从而改进探究方案。
评:“探究?合作?发展”的新理念在这里撒下了种子。
3.收集实验数据(略)。
各个组在经历和15分钟的探索后,得出“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磁铁的磁性越强;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的结论。可以看 出,同学们还有很多想法渴望得到交流。
四、交流和评价
师:在经历和体验了快乐的探究后,你有哪些收获?
生甲:我知道了电磁铁的构造。
生乙:我知道了怎样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大小。
生丙:我又一次品尝到了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的快乐。
生丁: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可又有了一些新发现,这让我很兴奋。(教师和学生都开心地笑了。)
师:都有哪些新发现?
生甲:我们发现用钢芯也可以吸起大头针,不同的是,断电后它仍然有磁性,这样反而不方便。
生乙:我们用铝筒代替铁钉,发现它不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只能用铁芯来做。关于这一点,我相信认识得最深刻的只有我们组。(生笑)
师:为什么?
生乙:听来的容易忘,看来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掌声一片。)
师:说的好。我们都要将这种“动手实践、亲历体验”的学习方法发扬光大。
生丙:老师,我还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
师:请告诉同学们。
生丙:滑动变阻器是不是电磁铁?
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开始争论,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
师:“听来的容易忘,看来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你们去研究吧。(生会意地点点头。)
于是大家观察探究,首先看到线圈内部是瓷的,然后撒一些细铁屑发现它没有被变阻器的线圈所吸引,就这些现象大家讨论后有以下几种看法。
生甲:变阻器不是电磁铁,因为它内部不是铁心而是瓷心。
生乙:电流通过它只有热效应,不会有磁效应。
生丙:不对!电流周围肯定存在磁场,它会不会采用特殊绕法,使磁性正好抵消,所以它对外不显磁性。
师(非常激动):同学们的研究和推理极具想象力,你们的创新能力让老师钦佩!尽管我们还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这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
评: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这里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会留下合作探索的足迹。
五、从物理走向社会
再看录像,听听无锡钢铁总公司废钢分公司技术员介绍有关电磁铁的一些数据。例如,电磁铁的工作电流为300A,能吸起3t的废铁等等。
课后要求学生了解电磁铁的种类以及工作环境,写一篇调查报告“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横钩和新偏旁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4、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难点】
1、 认字和朗读课文。(重点)
2、 通过读文,明白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难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卡片,笔画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谁还记得《菜园里》这首儿歌?(记得的学生一起背诵)
2、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⑴ 导入:是啊,秋天的菜园多美呀!菜园的外边有一座房子,可爱的小燕子和妈妈就住在这屋檐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了(师范读课文)
⑵ 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⑶ 过渡:这个有趣的故事名叫《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出示课题)
⑷ 读课题,学习生字次。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同桌听。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三、集中识字,读好带生字的句子
1、小组合作学习:我来考考你。(进行生字指读、正音)
2、指名当当小老师,拼读生字,读词语。
3、快速认读生字,小组开火车读。
4、你想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相机学习王字旁
5、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
四、指导书写回、片
写时强调:回字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片的第一笔是竖撇。
五、拓展活动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跟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想一想: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创设菜园情境,做摘茄子游戏。
3、导入:小朋友识记生字真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那么,燕子妈妈为什么也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呢?
二、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小组合作,读读议议。
⑴ 一起把课文读一至二遍。
⑵ 讨论: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2、 全班交流,学会读书。
⑴ 组织交流,指导学生会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来读书。例如:
① 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用序号把三次分别标出来。
② 每次看到了什么──用喜欢的线条把写小燕子三次不同发现的句子画出来,再当当小燕子,把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小燕子有所发现后的快乐心情)
③ 除了小燕子的三个发现,小朋友再读读课文,再看看茄子和冬瓜还有什么不同?(躺、挂)你是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知道的`?
④ 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用喜欢的符号圈出妈妈每次夸小燕子的话,再当当燕子妈妈,也来夸夸观察认真仔细的小燕子。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桌读,指名读。
三、读一读,演一演
1、各组排练。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表演比赛,评选明星小组。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全文,边读边配上动作。
四、巩固练习
1、 练习用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仔细什么分别说句子。
2、 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五、指导书写皮(复习笔画横钩)
六、拓展活动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2、制作生字卡片。
设计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心理目标:愿意尝试角色扮演,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技能目标:在游戏中学习简单的对话。
3、生活目标:在角色扮演中初步感知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爸爸、妈妈、买菜、煮饭等。
二、开设活动区角:(4个)
(1) 阳阳游乐场 (2)欣欣的家
(3)轩轩的家 (4)晓凤配菜有限公司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创设活动环境。
2、幼儿到自己熟悉的活动区域进行活动。
师:宝贝们,刚才我们在外面进行的小乌龟爬山坡活动,你们玩的开心吗?(教孩子学说:开心)现在我们的游戏活动也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玩玩吧!
要求:在活动的时候,娃娃家的`宝贝们要把自己的家整理好,买菜等请打电话告诉配菜有限公司,让他们送菜过来,你要记住了。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
3、活动评价:
老师以表扬为主,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游戏,大胆进行交往。
4、师幼共同整理收拾。
康复班游戏活动说课
王美英
孩子通过扮演各种角色,用言语、动作、表情来表现他们对周围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角色游戏能够演示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通过角色的扮演,可以使孩子学习在不同生活情境中采取相应举止的能力。像一般孩子一样,特殊孩子也有自我表现的需要,(特别喜爱表演节目,裴欣怡)容易认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力求把自己的角色演好,会相当认真地对待要说的话和做的动作。利用角色游戏进行训练,就容易取得预期效果。
本次游戏的目标是:
1、心理目标:愿意尝试角色扮演,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技能目标:在游戏中学习简单的对话。
3、生活目标:在角色扮演中初步感知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爸爸、妈妈、买菜、卖菜和煮饭。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经典]11-12
设计方案【精选】11-04
(经典)设计方案11-17
设计方案08-26
设计方案(经典)03-14
设计方案(精选)02-29
设计方案[精选]04-09
【经典】设计方案01-14
设计方案【经典】02-07
(经典)设计方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