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孩子集中注意力训练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孩子集中注意力训练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注意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始终。在现实生活中,注意力保持时间的强弱对孩子的学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昱昱是一个10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无论老师怎么提醒,他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能持续5~8分钟,大部分时间他要么拿出铅笔橡皮把玩,要么把练习本的纸张撕成一条一条,而这一年龄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应该是15~20分钟。长期下来,昱昱自然学业成绩不良,自信心下降,无成就感,生活中家长反馈他做事特别拖沓,粗心马虎。昱昱的父母对此束手无策,深感烦扰。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昱昱身上呈现出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外在表现,昱昱的家长则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忽视了自身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缺乏自省力和判断力,总是以父母的判断为自己的判断。如果家长长时间认为孩子是个注意力差的学生,孩子就不自觉地会内化这种认知,不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然后就真的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源自家庭,家长认知和教养态度的改变是关键。于是,笔者进行“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的实践,希望以此来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真正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活动,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一、带着问题走进注意力工作坊
“孩子上课坐不住怎么办?” “动作磨蹭,写作业总要我在旁边催怎么办?”“头脑也不笨,怎么成绩就上不去?”孩子注意力缺乏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家长的焦虑,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系统的训练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品质,在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中,培训教师可带领孩子和家长面对共性问题,启动团体动力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工作坊对于有共同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意力亲子成长家长工作坊成员主要由注意力培训师、家长、学生构成。家长和孩子都是通过学校工作坊的招募单自由报名组成,注意力培训师队伍在区心理辅导站的牵头下组建,该队伍中有2名教师持有注意力培训师证书,1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2名教师持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B证”。
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时间定在周末,以保证家长参与率达到100%。要求是每周一次,一次2课时,共5次10课时。人数不超过25人,家长和孩子必须全程参与。工作坊对空间环境有严格要求,光线和场地必须宽敞明亮,不能给参与者有心理压迫感。座位的安排一般以圆圈或“U”形为主,培训师的座位要与参与者同高,并在一起,从而让彼此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让交流更加通畅。
二、活动分享,促进注意力亲子成长
1、根据孩子注意力发展特点选择系统训练内容
在工作坊实施与研讨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地意识到要重视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每一次的活动方案,进行系统地巩固和提高性训练。活动前要做好、做足准备,活动中减少培训老师的掌控权,鼓励家长主动参与,活动后后续工作要紧跟其上,从而让家长们在充分参与、体验的基础上,观念不断得以提升,不良的教育行为逐渐得到改善,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品质。
2、前测后测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笔者在工作坊开始之前先对25位参加的孩子进行注意力测试,测试的方式如下:
(1)在三分钟里从1写到300;
(2)找出在注意力培训师提供的测试表中和为10的相邻数,记录测试效果。
测试结束后,培训教师通过孩子测试表准确度的得分,可以知道该孩子目前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同一年龄阶段中处于哪一个水平。在工作坊中培训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测试表做好统计并建立个人档案,每四课时后相同内容测试一次,将每个孩子的前后测试数据加以比较,得出该孩子参与工作坊后注意力集中的改善状况,并调整自己的团辅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方式,以求效果最优化。
昱昱和他的妈妈参加了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进行了在3分钟内写出1~300数字的测试。从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次测试时3分钟内该孩子只能从1写到174,出错5个,在9岁的年龄段属于注意力较差,第二次测试时她取得93分,最后一次是全对,统计数据说明该孩子参训效果显著。
3、多种组织形式获得认知行为改变
“家长工作坊”与一般的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有所不同,它的组织形式是家长首先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工作坊,注意力培训师采取在一个良好的情景下,让家长、学生参与、体验、分享、感悟,使他们通过领悟和内省,获得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例如,在“撕标签”活动体验中,培训师通过冥想练习让孩子先体验被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贴上“你是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痛苦体验,孩子们畅谈出自己的感受,家长深深动容,然后再在轻柔的音乐中,培训师指导孩子想象:“你很厌烦这些小纸条,你开始撕下一张,你看到还有,你就继续往下撕……现在,你全部撕掉了,你的额头感觉很轻松,从此,你再也不是以前的你,你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注意力集中的好孩子。’”当孩子身体一松,再次和培训师交流此时的想法。在座家长深有感触,活动最后,孩子们到另一个区域,工作坊剩下25位家长畅所欲言,在探讨与交流的氛围中家长意识到提升孩子注意力品质应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式,避免随意的批评,放下身段,从多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改变归因方式。从以上课例呈现看出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的组织形式就是注意力培训师带领孩子家长启动团体动力一起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三、 后续跟进巩固工作坊效果
(一)孩子层面的跟进
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一般是短期课程,而注意力品质的训练需要大量的重复地训练,训练的时间和场所主要还是在家庭中。所以笔者将美国丹佛大学乔尔莫切特教授强化儿童行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象征性积分法引用到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中。
第一步:家长根据孩子日常生活、学习、成长中的情况,记录孩子的日常生活表现,为孩子列一个“行为分值清单”(见表2)。在清单中,把孩子的行为分为两类:好的行为(家长期望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非家长期望的行为),并根据行为的重要性,完成的难易程度赋以象征性的分值:期望行为正分值,非期望行为负分值,孩子身上难改的不良行为可适当调高分值。
第二步:为孩子建立一个“奖赏强化清单”(见表3)。家长首先记录孩子喜欢的奖赏物。分别给这些奖赏物评估分数,家长在为孩子开列奖赏物清单时,要注意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手段、情感激励手段相结合,正确引导孩子的需要,让孩子不仅关注感官需要的暂时满足、还要促使孩子的需求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第三步:操作执行,兑现奖励。待上述两份清单列好,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及时累积孩子的分数,不能迁就、妥协。从而培养强化孩子的良好注意力品质。
(二)家长层面的跟进
当家长在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中理清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后,家长则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将他们习得的经验加以理解与应用。因此,家长后续活动的安排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检验家长们在活动结束后是否将所获经验真正的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可以检验家长们的观念是否真正有所改变,同时还是检验工作坊开展是否有效的有力手段之一。
1、填写活动反馈单增加期待值
在参加了五课时培训活动后,家长需要填写 “活动反馈单”(见表4),该反馈单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培训师了解家长对本期活动的感受,目的二是家长及时反馈本期的收获及对下次活动的意见和期待。培训师会根据家长上期的回馈单对下期的活动内容做适当的调整,用家长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学习下期活动内容。
2、建立家长成长档案跟进行动力
由于家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行动力不够,笔者设计了家长成长档案(见表5),注意成长亲子工作坊中,孩子对家长在家的亲子训练的时间、每周次数、言语鼓励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笔者根据孩子的评估反馈再和家长进行单独沟通,促使家长通过孩子的评价和注意力培训师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确保了家长在参与活动后效果达到最大化。
3、制作家长分享卡扩大受益面
设计家长分享卡,建立起专家督导下的、家长间的交流学习平台。注意力亲子成长工作坊活动结束后,笔者向全校各班发放注意力亲子成长分享卡,参与工作坊的家长在分享卡中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成长。
例如昱昱的家长:“这次亲子成长工作坊对我的帮助很大,平时我虽然也知道注意力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也用了一些相关方法,但效果不明显。通过五次的活动,我知道自己做的远远不够,甚至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对孩子太急于求成,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我习惯性帮他代办,剥夺了孩子思考动手的机会。活动中老师讲的‘舒尔特表’‘神耳训练’等等都简单易行,我在家里都会和孩子经常进行训练,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明白了要管住自己,放开孩子。”
而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家长在分享卡中献策献计。分享孩子成长经验和家长教育心得体会,为出现同类问题的家庭提供的参考,分解家庭因为出现此类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通过以上家长自我反馈、孩子评价、同问题家长分享等手段不断进行跟进,从而促使家长从理念到实践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实现注意力品质最优化的提升。
【孩子集中注意力训练方案】相关文章:
怎样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04-0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10-06
注意力训练教学方案10-08
小学孩子注意力的训练方法10-06
注意力要怎么训练09-30
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该咋办10-05
怎样集中学习注意力10-10
注意力的训练方法10-26
注意力训练方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