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题实施方案1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实施方案1
自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申报成功以来,我们生物组的全体教师们就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回顾这段时间的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有实效又有许多的困惑,正可谓“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们最大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这是我们参与课题研究老师的共识。更是努力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切合实际的写作素材,能够唤起学生自觉写作的意识,增强自信心,在提供的写作任务中有话可说,同时能尽量写出地道的英文文章,在教研会上我们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努力提高我们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同行的精华。通过阅读,我们认识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主动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那么整个教学都只是教师在演“独角戏”,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大舞台,在这台大戏中,教师必须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展示英语写作的`魅力所在,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对于课题研究,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学习、讨论与思考,力求在全组同仁的共同摸索中去寻找到答案。在共同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写作很感兴趣,业有表达的愿望,但不知从何下手,每次上写作课,他们都很认真,也很感兴趣。但是,
我们也发现,学生的主动性较差,鉴于这点,在教研会上全组老师达成共识,通过提供话题的相关表达,降低难度,提升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有效性。一阶段的实验让我们的老师明显感到学生的进步,孩子们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从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承受着实验过程中的艰辛,同时也尝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眼神中带给老师们的感谢,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利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共同研讨课题的进展,以及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激发了老师们更加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精神,让我们勇于去探索、去开拓,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兴趣和快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更积极地开展研究,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课题实施方案2
一、课题名称:幼儿园游戏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探索与研究
二、研究目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题”,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墨子曾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就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而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并深获幼儿教师的喜爱。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径之一。
区域活动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生动性,促进儿童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幼儿自主性发展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
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说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发展,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工具,是幼儿的第一本书。不同的材料会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其不同的教育价值。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指导是一项创新工作,教师如果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成长,就必须随时关注孩子,在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后,去创设更好、更贴近孩子的区域活动和教育内容,并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材料和指导,让孩子在不断探索、实践中获得经验,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必须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领导,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不是“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教育不应是“灌输”,而是“分享”。每个幼儿按照他自己的“大纲”走下去,成人要做的,就是发现每个孩子的大纲规律,为幼儿创造环境,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其成长。本课题的开展将引导教师进一步理解新《纲要》精神,在丰富多彩的区域实践活动中,获得更科学的研究儿童、观察儿童的技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开展此项课题研究,顺应了我园园本发展的需要,能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
三、研究任务:
1.各年龄班区域设置及材料投放的研究。
2.如何丰富区域活动,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环境”的教育课程。
3.研究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形式和组织策略,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价值、功能。
四、研究内容:
1.如何通过投放材料使活动区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率。
2.研究投放材料的种类、来源。
五、研究思路:
1.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我们看来,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及活动后的评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然而,在这其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丰富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否满足幼儿的种种需求,是否给幼儿带来真正的收获。 此外,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径之一。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投放活动材料,提高区域活动的教育实效性。
2.区域活动——是指教师在尊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前提上,根据幼儿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适合的环境,让幼儿能在此环境下主动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在此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指导者和准备者,其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还在于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活动时由幼儿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独立、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区角活动是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的整合,不仅能让幼儿独立、自主的探索、求知、并掌握方法,而且可在满足幼儿善于模仿的特性的同时学会交往。
3.材料投放——材料投放要有计划、有目的;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关键,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六、课题研究措施:
区域活动通俗地说是幼儿活动的小区域空间,它是通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的场所。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而
创设环境和材料提供则是开展的关键之关键。因此,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对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鼓励幼儿与材料交互作用,分析总结激发幼儿探究材料的性质、特点,进一步丰富区域活动,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环境”的教育课程,为以后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提供依据。
1.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使材料与孩子阶段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2.在区域活动中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要兼顾个别差异,避免一刀切。
3.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丰富且功能多样性。
4.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补充材料。
5.区域活动材料的分类:如将材料分成成品材料、自然材料、废旧材料。
6.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制作。如通过家长和幼儿收集、教师引导收集、制作
七、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和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八、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xx、09—20xx、10):
(1)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课题组成员培训,并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及实践资料进行学习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20xx、10——20xx、05):
(1)组织教师开展各班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投放情况的调查。
(2)进行初步的研究探索,各班(大、中、小)区域活动设置及投放材料的活动,做好活动观察记录。
(3)开展一系列区域活动评比活动,班级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在区域活动设置中的经验。
(4)分析课题进展情况, 举行相关的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
3.总结汇报
(20xx、05——20xx、07):
(1)教师根据自己在开展区域活动中的经验及反思,及时总结小结,形成理论,并能互相交流讨论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等。
(2)收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九、课题组人员分工:
郭红利:负责课题的设计、实施、撰写研究报告。
甘冰绒:负责课题的实施、协调和资料收集。
詹 丽:负责中班组课题的研究实践和定期的总结。
许 莹:负责大班组课题研究实践,提供各种档案资料。
刘玉霞:负责小班组课题研究实践,提供各种档案资料。
二〇XX年九月十六日
课题实施方案3
通过研究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1、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2、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开展立项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研究以来,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引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课题衔接,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3、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四、主要理论依据
1、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2、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五、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自主学习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六、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2、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的指导策略。
七、实施思路、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具体实施时,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增强教师指导的意识;其次,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
2、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2、实施阶段
工作目标:
(1)点上实验: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
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
(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新绿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3、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经验集。指导策略分三个层次:一是带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指导策略,二是学科指导策略,三是个案型指导策略。
4、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5、其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和物化成果。
课题实施方案4
一、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促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实现,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创造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评价指标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应该是在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根据“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提出具体化的要求。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教师基本功的评价以及综合评价。
(一)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分为三个方面:
1、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就数量而言,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及时间的数量;就广度而言,要看是否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即全程参与问题;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参与。
2、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回答能不能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关注;学生的回答错误或提出的异议有没有人指责,正确的是否得到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3、学生的达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增强;学生是否更喜欢老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状况如何。并能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2、教师是否能够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实现因材施教。是否能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来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
3、教师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同时给学生自尊、自信。
4、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眼睛看、耳朵听、手操作)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5、教师是否能够提供一种跨越时空和突破教与学界限的学习平台,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成长。
6、教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调节、控制和总结,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说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很自然的使人们想到怎么用评价标准去评价他人的课,这只是开展评价工作一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它还具有如何激励教师自己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评价工作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作,而是一个研究工作。它需要一个教师参与研究的过程。
1、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改的深入推进,促进了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评价
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推动学校校改的深化。
2、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教师只有自己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亮点、特点和弱点,才能找
到今后努力发展的基点。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在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在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激发内在的需要和动力。
3、评价具有改进功能,可以强化反思与调节
为了使教学活动不断接近设定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对活动过程中偏离目标的行为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教师可以借助于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教学实践状态,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有了再学习、再改进、再实践、再提高的反思过程。
4、评价具有决策和鉴定功能,可以优化学校管理工作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也可以有效地鉴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统化,决策更科学化。
课题实施方案5
为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成长,走“科研兴校”之路,以“校本”为依托,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提高教师问题意识和能力开始,在上学年我校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xx年9月开始,继续在我校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
一、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实效,重在通过小课题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 研究意义
通过小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所从事教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质量。通过小课题研究,培养每个教师的课题意识,培养教师的课题研究方法、流程,为今后承担大型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小课题领导小组
领导组长:巩向刚
副组长:李 慧 牟维和
组员:陈丽艳 于慧静 牛晓斌 刘丽萍 田桂芳
田继红
指导小组:
组长:牟维和
组员:巩象树 牛凤玲 王传玲
四、工作目标
1.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提高科研成效,创建合作、共享、创新的学校文化,创建教师发展型学校。
2.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实的`问题。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3.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提高自我发展意识,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提高教育质量。扎实、高效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小课题研究的途径
小课题研究常常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研究。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
六、 小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学校小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一学年。
(一)准备阶段(20xx年9月)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教师或学科组申报课题。学校科研处进行审定并批准。
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30日)
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学科教研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科研处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开展优秀青年教师沙龙活动,让青年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教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组织青年教师轮听课及赛课活动,结合学校的教学月检及公开课等活动,配合教务处抓好青年教师的研讨课。
(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
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学校开展结题鉴定。组织开展学校小课题研究评选,结合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活动,总结好的做法,树立典型。
七、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学科组或个人自主管理为主。即学科组或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答辩等。学科教研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教师沙龙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科研处、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具体工作由科研校长牵头,科研处、教务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教研室、教研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
八、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行“全程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在小课题研究中,要求每个学科组或老师个人要有研究方案,科研处制定《小课题研究跟踪调查表》,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思路,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参加小课题研究课题组或青年教师的考核,学年末,将对课题等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与评优等挂钩,并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
课题实施方案6
一、课题研究背景
现如今,90%以上的孩子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视为宝贝,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交往能力受到影响。
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积极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在幼儿期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因此,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看,良好的生活常规可以使幼儿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既能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促进身体健康,又能使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从而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生活能力,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来看,每个幼儿都是生活在一个有几十个小朋友组成的班集体之中,他们要按一定的要求从事分散的或集体的活动。如果每个幼儿各行其是,不仅教师无法按计划实施教育活动,就连幼儿的日常生活也无法协调。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和陶行知老先生也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幼儿个体以及国家前途的意义,十分注重对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生活习惯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幼儿时代的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幼儿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所以,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无论对于幼儿个体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指导思想
1.《纲要》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2.陈鹤琴先生理论的相关内容。
“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有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一条是依据了儿童好游戏、好动的心理。儿童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
据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生活习惯教育,必须瞄准幼儿最近发展目标,以适度超前,促进发展为原则开发幼儿的潜能。在目标的制定中,教师要观察分析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注意不同层次的个别引导,以使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效果。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中以教育行动研究方法为主,与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谈话法、文献研究法、等教育方法相结合。
教育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积累幼儿行为习惯的不同表现方式。个案研究法:对群体中存在心理障碍或特殊表现的某个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谈话法:采取教师和幼儿面对面、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谈的方法,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共同配合与协作,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和统一。
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将对古今中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了解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
2、了解生活习惯的培养与身心发展影响的关系。
3 、通过对幼儿生活技能、策略、方法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友爱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提高。
5、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保持家园一致,为幼儿创设初步的生活习惯观的空间。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处开始,从细节入手。
饮食习惯包括: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
睡眠习惯包括:独立安静地入睡、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自理能力包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使幼儿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以及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家长老师的培养下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还要以身作则。从一点一滴做起,给幼儿做榜样,教育幼儿做到的家长一定要做到,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重在坚持,在各方面不断重复和练习。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家访、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哪些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家园配合,在“既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基础上,避免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学习、查阅资料,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明确相关概念。
2、确定研究对象,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3、对教师进行课题实施前的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
4、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讨论。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方案具体化,有专人负责执行。
2、落实课题设计各种调查表格。
3、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实施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4、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家园共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
5、积累汇总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比较幼儿生活水平发展水平。
2、归纳、整理研究资料。
3、形成《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优秀案例、论文集。
4、撰写课题的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
5、聘请专家论证、结题。
课题实施方案7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反对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课题组将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教科室的领导下,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强我校的教学常规建设,完善我校的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认真进行课题研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语文熏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的总目标: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2、拓宽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能读通文言文。
4、通过无命题自由习作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审题,立意,自由写作的能力。
(二)预期目标
1、使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及方式,形成系统、实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
四、研究措施:
1、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由校长顾问,教导处监督,教研组长组织实施,教研组长、组员具体开展,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
2、注重教师培训,加强理论学习。
实施"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业务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组内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弄清"学法指导"的实质和任务,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3、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
首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使研究者明确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再次是开设学法指导课,选择课题承担者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上好实践课,供大家观摩学习;第四是督促全体组员不断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心得体会、个案分析等。
三、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程序
1、准备阶段
(1)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设
(2)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
(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
(4)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5)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在实验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
课题实施方案8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革方案都贯穿着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以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素质教育也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课堂教学有自己特有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辅助工具,如何找好问题,解决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地理学习工具,根据地理学科特点,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便成为地理课题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长期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生通过预习,借助地理学习工具,大约能知道一半左右的基础性知识。但从当地理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讲授,重复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缺乏对知识融会贯通的灵活运用;注重教法,轻视学法指导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认识不到位,缺乏组织和应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未得到重视。因此,期望通过课题试验研究,探求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课题试验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合作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和学习的心理活动因素。主要理论要点有:
1、学生有个性差异。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现代学生可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要相信学生,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主体的角色积极利用各种形式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主动学习。
3、创新的基础是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勇于探索,大胆质疑,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进行自主创新型地理课堂教学的试验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即能发展学生个性,又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活泼、积极、合作、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为培养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学实践具体情况,研究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模式。主要有:
1、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操作模式和应用效果,使学生学会合作;
2、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形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方法、策略,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张扬个性,让地理课堂充满活力;
3、学生学科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应用研究,使学生学会方法,提高运用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课题试验和研究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操作性原则
课题的研究源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但在实际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上要有可操作性,能为学科教学提供基本教学模式。
2、针对性原则
课题研究要不断发现、适应教学实际,研究要有针对性,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切忌空泛和盲目。
3、主体主动性原则
课题研究中要时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落脚到学生的主动发展上。
4、基本方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比较试验研究法、交流研讨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的试验研究拟有三个步骤。
第一、理论学习和提高阶段。计划由本学期初始,用3周的时间学习有关现代教育理论,提高理论水平,熟悉试验班级,搜集原始数据,拟定小组合作,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整合和成型阶段。这是研究的重点工作,计划自第4周始,用2个月的时间,对试验班级进行教学实践的试验研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整合课堂教学,做好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改进教学形式,并逐渐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总结和应用阶段。在取得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后,要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以研究论文和公开课的形式汇报研究成果,并力争在第二学年进行大面积应用。
七、课题的组织和实施
课题主要由教导处,政史地教研组组织,由曹务春负责课题的具体试验和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9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意义
1、《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2、《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长期坚持便形成习惯,它不仅是学习的第一步,更是成功的起点。正如乌申斯基所言:“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所储存的资本,这个人一生便享用它的利息。”
3、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先行自学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最能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精神。预习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习惯,同时也为老师上课做好准备。
4、本校实际:我校地处乡企城,学生95%为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家长为了生计忽视了孩子的学习。民工子女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被动接受居多,主动参与不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看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发现学习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创导的发现学习法,是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探究和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法其实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预习阶段应经常使用。长期运用此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走进学习,独立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敏锐的心面对学习。 、
2、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预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使学生对新知在思想上有所准备;能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教材中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3、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成长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由此看出,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需要教师“严”字当头、长期不懈地去引导、培养。
三、关键词界定预习:预习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学习的功课,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先行自学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最能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精神。预习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习惯,同时也为老师上课做好准备。习惯: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敞开的门。语文预习习惯是指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
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以此促进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以此促进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3、以评价促进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针对不同阶段研究的需要,设计相关问卷调查表。经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或结论。如此实证分析,一方面,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为研究的结果提供支撑性材料。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撰写经验总结,积累资料。
六、研究内容
以激“趣”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生动直观和趣味盎然的学习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由此可以看出,要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必须从“趣”着手,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从而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以此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1、悬念激趣,激发“思”趣正所谓“情随心动,趣从内生。”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预习阶段创设悬念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其带着期待与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这种激趣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悬念,自主尝试、解读悬疑,从而使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思”趣,更近一步的“探”趣,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2、质疑激趣,激发“学”趣质疑是学习与创新的起点。在预习中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质疑,初步去解疑,收获预习的成功与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如: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指导学生领会课题含义,对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课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并根据质疑初步走入新课自主探究,找寻答案。也可让学生到课文中去质疑答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学”趣,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3、声形激趣,激发“情”趣“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在进入新课前,利用课前导读、自学提示、插图、、录音、网络视频等形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自觉走入文本,感受“情”趣。
课题实施方案10
一、任教学科:
语文。
二、研究课题: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三、个人研究方向: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阅读习惯
四、研究目标:
1、改变目前小学生“动口不动手”的阅读现状,逐步到达“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所要求。
2、透过研究,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潜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
3、在研究、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已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五、研究措施:
1、理论学习: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相关的教育杂志,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潜力。
2、实践参与:认真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潜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潜力。
3、忠于课堂:课堂教学是研究校本教研的根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从课堂中发现问题,及时的寻找多途径解决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反思积累:在教学,学习、研讨中,要加强自我反思,及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自已独特的想法撰写成文,继续在自己的校本课题专栏上传,多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课题实施方案11
xxxx年5月,我校被凉州区教育局确定为全区重点试验校之一,参与“探索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课题的试验实施工作。根据凉州区教育局“探索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课题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我校选择“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子课题开展研究实验工作。为了扎实做好本课题研究试验工作,特制定本课题研究试验工作,特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作为全球通用的英语已经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英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决定把小学英语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对小学开设英语课做了具体的指导、督促且规范了规范。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战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协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我校英语教学现状:英语课时开设缺乏,英语教师短缺,各学段教材不统一,教学衔接不好,学生学习过程出现断层现象严重,年级之间的衔接断层。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学生甚至感觉英语就是天书,无从下手,最后导致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如何在有效的四十分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英语课的学习中来,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英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研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探索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有效的战略、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有利于发明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耐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乃至终生学习英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等综合素质,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使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4、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开发和研究,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学校的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
5、进一步探索学生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这个阶段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了解这个阶段外语学习的基本特点。
6、进一步探索在课堂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的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7、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毅力;
8、进一步探究如何坚持学生学习英语持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9、进一步熟悉学生的特点,学习语言的特点,学习语言中存在的共性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探索小学英语教学有效的教学战略、模式和方法;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并在全校推广;
2、进一步丰富、验证、发展和实施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校本教研。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认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战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协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本主义学习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沛发挥。教师的任务就是协助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学生则通过实际参与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发明,从而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
3)、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全面发展,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改变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理性过程与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活动的非理性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达到知识、技能、道德、人格的和谐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界定和理论假设
课题的界定: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人对有兴趣的事物总是心向神往,优先给予注意。兴趣的发生既受主观因素影响,也与客观条件有关。有吸引力的事物能够引人注意,这是客观条件的作用;个人知识经验的丰富性,教养水平的高低,这些主观因素对兴趣的发生也起重要作用。兴趣也和主客观特性是否相适应有关。研究标明,中等难度的任务,往往与个体能力相适应,最容易引起人的兴趣。非常容易解决的问题,激发不了人们的好奇心;过难的问题会使人望而生畏,信心缺乏。它们都难于引起人的兴趣。
课题实施方案1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反对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是掌握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有“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是学习所必备的能力,是学习所必须的条件。是学习活动开展的方式,是学习活动组织的模式。
2.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1.通过研究,在各学科教学中构建新型自主学习教学样式及其策略。
2.通过研究,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具体表现为:
(1)具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和一定的能力。即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树立学好知识的责任感,并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2)能在自我激励下不断学习。这种自我激励表现为:在学习上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价值,并奋发自强,不甘落后。
(3)创造性地学习。不满足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财政部,探索新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
(4)培养责任感。就自主性的个性层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与自尊,社会层面,我们主要发展学生对社会价值的体认和形成一定的责任感。
3.通过,转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形成融科学性。
四、研究对象:
1-6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1.被试的研究方法与组织形式。
在设计方案时,我们考虑支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有关键的操作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考虑支建构主义理论(课题理论依据之一)本身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个案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同时,实施三大策略:学习理论,寻找研究的支撑点;解读案例,通过解读,进一步提升理念;总结经验,在研究中提练本质,对经验进行系统化。
2.实验变量的操作方法
“教学中开展自我学习”,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动力和能力。对学生而言,主要是获得理智的挑战。这里,“自主”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载体,而更多地看作课堂教学的目标。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等其它课程,新的课程标准都把经历、体验、尝试、探究作为教学目标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因此,我们也把这一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发现,去经历,去探究。我们让自主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根基,成为能力生成的桥梁,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成长的渠道。
3.变量的控制与观测
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形成因素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我们用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强调:不仅仅是根据成绩的数据)。其中问卷测评形式一般属于半投射式或半开放式,这样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状况,以便及时总结以制订后继策略。
六、组织机构:
负责人:戴艳平、杨红英、
主研人员:陈锡银、刘超、陈青、沈和、顾明刚、徐荣海、鲁莹莹
刘冬、李建平、江晔、王轩、徐黎明
七、研究计划进度
1.20xxX.10-20xx.2(起始阶段):文献研究,课题论证,开题。
(1)20xx.10-20xx.12成立课题组,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与技术的培训。
(2)20xx.1-20xx.2完成课题研究的设计和论证工作。
2.20xx.3-20xx.9(全面实施阶段):实验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调整、修正方案及操作过程
(1)20xx.3对实验班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着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调查。
(2)20xx.4.推出自主学习研讨课,培训学习。
(3)20xx.5推出多节研讨课,组织教师对课列进行分析,不断改进策略和方法。
(4)20xx.6根据研究情况写出论文,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一份。
(5)20xx.7写出个案分析和论文各一篇,总结自主性学习的策论和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收集校本教材的有关资料,进行中期评估。
3.20xx.10-20xx.1(总结阶段):召开课题鉴定会,结题。
(1)20xx.10针对中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
(2)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结集成册。
(4)进行校内经验交流;
(4)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结题论证。
八、研究成果及展示方式
1.我们觉得,小学语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师生双方的智慧均在教学中得到了提升。
实验为课程的动态生成构筑了一个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站台,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展示了一个舞台。经过三年课题实验,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的互动中,实验班的学生大多数具备了良好自主学习习惯,交流讨论时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从而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2.研究成果展示方式
(1)课堂教学展示
(2)撰写论文及实践成果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检测
课题实施方案13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科研部门的各种科研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课题管理来进行的。因此,课题管理是县(市)教研室(教科所)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规范、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是县(市)教科研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随着学校、教师科研意识的不断觉醒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县群众性的课题研究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课题研究的数量也有很大增长,仅20xx、20xx年度,我县就有各级立项课题44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包括省规划课题和省教研系统立项课题)28项,还有大量的市、县级立项课题,而且研究内容也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但与此形成很大反差的是,我县教科研管理的力量却相对单薄,目前县教研室仅专职教科员1名,虽然其他学科教研员也承担起了一部分教科研管理任务,但还是很难有效地承担起对实施课题的全程管理和针对性的服务指导工作。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的质量形成于课题研究的过程之中,有什么样的研究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研究质量。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真正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品位的提升、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产生应有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提升课题管理和指导的质量,实现过程管理的优化。但在实际中,由于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监控、指导的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目前,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中,遇到的主要的问题和困难是:
1、很难对更多的立项课题实施全程的监控。由于无法比较原始、比较直观、比较全面地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仅凭终端性的检查和评估使一部分科研动机不纯的教师有虚可乘,甚至产生了重立项、轻过程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盗编、拼凑、伪造成果等非道德的功利主义倾向,对课题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很难对更多的课题实施有效的面对面的专业引领和指导。目前仅凭教研部门自身专、兼职教科员的指导力量,一方面由于时、空的限制,不能满足更多数量的基层教师的指导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专、兼职教科员自身研究领域的局限,个人的智慧和学识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课题的指导需求,也不能用有效的机制发挥本地区教师的集体智慧;同时,不能对课题的过程研究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时效性差,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科研指导的质量和水平。
3、很难实现课题研究的信息化管理。由于没有一个课题研究的信息化平台,各课题间,特别是相关课题间很难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的渠道,仅凭我们教研部门组织的几次有限的课题协作、交流活动,效率很低。因此,严重影响了各课题研究的活动动态报道和与外界的沟通研讨,不能及时发布相关研究信息资料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攻关,也影响了成果的及时推广。
4、很难有效地建立起清晰、丰富、动态的研究素材库。课题研究原始资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也设计使用过书面文本化的研究过程记录册,但由于书面文本自身特点的限制和设计的局限,影响了资料积累的丰富性和简易性,如资料的分类不够清晰,积累不够灵活随机,容易让一些点点滴滴的灵感流失,多媒体资料不能轻易呈现等,同时同一课题组成员间的研究心得也不能及时交流分享等。
因此,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题动态管理机制,来解决上述我们在科研管理中遇到的瓶颈性问题。
在寻找问题解决路径时,我们首先想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因为目前我们教研室依托海盐教育网(海盐教育城域网或海盐教育信息化),已经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海盐教研网,在网络教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经验。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又创建了海盐教师博客区和教研互动区,运行几个月来,人气很旺,也很受教师欢迎,技术也日益成熟。
因此,如何依托我们的“海盐教研网”,利用博客技术,创建一个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平台,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课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成了我们特别想研究和尝试的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博客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其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教师博客最大的功能是以其“平等、开放、共享”的发布机制,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反思、交流反思、自我积累、知识共享的氛围,加速教师反思型特质的形成,而促进反思、交流、共享正是我们课题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能否在我们的教研网上建立一个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让每个课题都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从而作为我们教科研管理部门实现课题过程高效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呢?我们的理解是:
1、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该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研究进程、阶段性研究成果,真正实现对课题的全过程管理,避免因终端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2、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实现跨时、空,即时有效的课题点评与指导,同时可以获得更多层面、更多教师同行的交流点拨,获取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克服因科研指导力量单薄而带来的指导低效。
3、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让课题组每个参与者都能及时快速地分享到其他同伴最新捕获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容易产生思想激荡,在交流中生成智慧。还可以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寻找新的研究点,避免重复低效研究。
4、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使研究者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分门别类、即时即地将研究的感悟、心得、案例、叙事、论文、课件等上传或发布(也可隐藏),超越传统时空局限,及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丰富研究素材。
5、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让研究者更直观、更便捷地回顾、追溯自己的研究历程,回味自己的研究过程,不断回溯、反思,积极修正,让反思提升研究的质量。
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认为通过课题博客系统的建立和运作,是可以更好地实现课题管理的目标,也可以开始实践和探索一种新的课题管理模式,甚至可以重塑一种全新的教师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依托海盐教研网,利用博客技术,研究和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较强管理功能的课题动态管理系统。
2、通过对该系统的实践运行,探索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的操作运行模式,提高课题管理的效能。
3、通过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新模式对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研究者素养、研究效益的积极作用。
4、重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新的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成果推广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初步设想
1、研究如何来建立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解决技术问题
目前信息化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许多地方也尝试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对课题的管理,有的是一个课题做成静态网页,有的是多个课题做成动态网站,但更新很慢,效果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网站制作和管理的技术原因,二是缺少论坛的交流反馈和激励功能,三是无法实现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
而我们试图以博客技术来实现课题研究的信息化管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是博客是零技术,只要会WORD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区,二是博客具有评论和留言功能,在实践中反思研究,在交流中分享和提升是博客的核心思想,三是避免了网站中众多课题千篇一律的模式,博客可以定义自己的界面,设置自己的分类,随时可以发表文章也随时可以修改自己的文章,可以对外发布也可暂时隐藏等,实现了自我管理功能,可以是一个人管理,也可以是多个人管理,真正体现了团体协作的思想。
在众多的博客软件中我们选择性能较好的OBLOG,基本ASP+SQL平台,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而且OBLOG除了方便的操作层面外,还有较好的管理层面。系统的构建大致是:
1、系统级课题立项分类(目前三级,支持多级):
2、系统级课题内容分类(目前四类,支持多类):
3、用户级课题内容分类:
进入教师自己的课题博客区,可以根据各课题实际需要,进行分类。
2、研究如何来建设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资源库,解决取材问题
课题博客是课题组所有成员基于一个共同主题和共同利益的集体操作。每个课题以课题名称为名注册一个博客,为课题组人员所共有,每个人都具有管理权,都可以通过共同的注册名和密码进入管理中心,然后可以发表文章、修改文章、回复文章等,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各类原始材料。根据课题研究的特点,呈现的资源类型设想分研究方案、研究动态、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成果等几个模块;呈现的资源形式可以是文本、图象、课件、实录、动画等。
3、研究如何来运行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解决使用问题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研究的内容是:①如何发挥系统的监控、评价、导向功能。设想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法,建立对研究资源上传的有效考核指标和评价办法,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给予过程性的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的终端评价,把研究素材的积累并作为课题结题、评奖的重要依据,以此来落实课题的过程管理。并让博客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电子档案袋;②如何发挥系统的指导功能。设想建立以教研员、学校科研骨干为成员的专门的课题研究的导师团队,赋予他们管理员身份和管理权限,划分指导项目,以“回复”的形式开展跨越时空限制的、及时、有指向性的网上指导点评活动。③如何发挥系统的多方互动评价功能。设想建立必要的考评机制,发动和鼓励导师团队以外的更多教师以“回复”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进行点评,聚集群众的智慧,促进交流,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④如何发挥系统的成果传播与共享功能。设想建立相关课题博客群,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建立网上成果发表的奖励机制,引导课题组及时传播推广最新研究成果。
4、研究如何促进教师课题研究方式的转变
通过开放的动态管理系统的运行和评价,根据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特点,逐步建立起在课题(主题)引领下,以活动案例、教学课例、学生个案、研究叙事、教育反思、主题研讨为主要载体的行动研究模式;通过网上论坛活动,倡导一种良好的、开放的、具有分享心态的学术研究交流氛围;通过博客资源的建设过程,培养教师善于学习交流、敢于发表展示、勇于反思积累的研究习惯和研究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基本步骤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文献法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修正行动计划,预期成果是: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课题管理系统软件、优秀课题研究博客案例、有关使用管理、考核奖励办法等。
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设计管理系统意图及其模型,开发系统软件,建立海盐县教研网课题研究博客区。
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运行和使用课题管理系统,研究资源建设和使用策略,出台有关使用和考核办法,听取学校使用意见、建议,组织该课题的研讨论证,不断完善管理系统和管理办法。
总结阶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撰写研究总结和研究报告,邀请有关专家评估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经费
预计1万元(不包括有关技术设备购置)。
六、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
副组长:
指导顾问:
课题实施方案14
一、命题的提出
1、教育改革需要音乐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一个充溢竞争,充溢希望和挑战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xx曾经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发明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需转变那种防碍同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规范,以和过于划一呆板的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和发明能力的培养。”因此,音乐基础教育必需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时代呼唤音乐专业创新人才
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只仅是只需要高层次文化知识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我国有着优秀的民族音乐源泉,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而今,教育过程被简化成了考试,同学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学,忽略了人文精神培养。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促使社会价值取向更为倾向于对科学和艺术互相兼容渗透的崇尚。音乐教育就要以人为中心,更大的发挥其实现社会目标,缓解社会诸多问题的作用。作为新的经济革新中的音乐教育,将逐步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也将成为知识经济最终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效果分享者。随着知识经济、文化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提高,音乐教育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毫无疑问的将打破原的固定模式,更好的与经济生活相结合。
二、课题的含义
创新,是人突破认识、旧事物,探索、发明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音乐是人类文化构成的有机组成局部,它不只反映了艺术的实质和规律以和发展、传承等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而且也反映了诸多其他的'因素。比方,音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音乐与自然、地理的关系,音乐与人群、种族的关系,音乐与母语、文学的关系。因此,音乐创新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研究小学音乐教育为什么以和如何培养同学的音乐创新学习;研究以促进同学素质全面提高,注重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是本课题的要义所在。
三、研究的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政策、法律、法规为研究的政策法律依据。
2、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毛泽东关于培养发明型人才的思想、邓小平“三个面向”精神、xxx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和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发明学等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围绕创新这一中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1、音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问题研究
2、音乐教育渗透美育的研究
3、唱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4、形体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5、音乐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综合采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多种方法。
六、实施步骤
1、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确定,把研究任务落实到课题组成员,举行开题会,同时举办有关本课题的公开课和理论讲座。
2、制定第一阶段实施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和实验,期间组织两次研讨交流,期末作小结。
3、制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按计划开展实验和研究。
4、总结研究效果,并择优秀经验进行推广。
七、效果形式
本课题力求形成丰富的具有教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效果、包括研究方案、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优秀论文;教学改革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辅导读物、排练作品展示、多媒体课件等等。
课题实施方案15
一、课题意义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古人曾经总结出的一条经验。做读书笔记,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读书笔记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但可以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积累有用材料,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而且作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问题现状
我多年从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我了解到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由于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辅导,其结果学生做的笔记既不成形,又不成章。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一些乱七八糟的零碎符号,更有甚者,将读书笔记胡乱地写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把课本弄得面目全非,学生看不清书中的汉字,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读与写。如此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三、研究目标
1、调查学生的课堂与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现状,通过问卷、访谈、调查等手段获取一系列数据,为本课题的研究搜集资料。
2、开展阅读指导课,辅导学生学做读书笔记,并归纳一些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3、在传统的读书笔记上创新,鼓励学生探索读书笔记的新模式。
4、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读书笔记评价方案,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5、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四、研究方法:
此课题由两位教师承当研究任务,在研究过程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争取领导支持,确保活动经费,以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1、教育调查法:对学生进行关于写读书笔记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的态度、看法,调查学生乐于接受写读书笔记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比较和研究。
2、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书籍、网络、报刊等,了解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3、行动研究法。根据制定的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兴趣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同时积极撰写阶段科研成果,从而转变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科研水平。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xx年9月—xxxx年10月)
1、调查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读书笔记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写读书笔记的看法。
2、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xx年10月—xxxx年12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创设良好的写读书笔记氛围,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撰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3、交流、验证,修改实施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跟进策略探究,寻求最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六、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教育论文或经验总结。
3、读书笔记成果展览;归纳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整理成册;结题报告。
七、人员分工
文义进负责指定课题研究方案,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撰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收集过程资料,总结实验经验,整理课题成果。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读书笔记评价方案,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胡树你负责开展阅读指导课,辅导学生学做读书笔记,并归纳一些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在传统的读书笔记上创新,鼓励学生探索读书笔记的新模式。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
八、经费保障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需要提供经费,用于课题调查、购买相关材料、添置学习书籍、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初步预算活动经费为1800元左右。
【课题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课题实施方案10-04
课题实施方案05-18
课题实施方案04-20
课题实施方案04-09
课题实施方案(实用)03-11
小学课题实施方案06-02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03-31
课题实施方案范本10-08
最新课题实施方案10-08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