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画风的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08 08:11:28 方案 我要投稿

关于画风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关于画风的教学设计方案

   1、知识目标:

  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技能目标: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写生字

   1、和三个孩子打招呼(复习生字:宋涛、陈丹、赵小艺)

  2、说说在写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的,自写生字。

  二、自主探究

   1、大声读课文,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2、请你起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好吗?(生读,课件随机出示)

  (相机出示句子比较,引导学生用句式说话。)

  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

   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教师课件出示。

  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

   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

  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师课件出示)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句子比较: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

  (指导方法同上,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3、三个孩子都画出了风,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再次和他们打招呼,巩固生字。

  5、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都很了不起,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6、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填一填画下的那句小诗。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2、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

  师总结,表扬:

  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就由我来朗诵一下这首小诗,作为送给你们的礼物吧。(师朗诵)

  四、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其实,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教学反思】

   在经过第一次的教学和反思后,教案做了一定的改动,可以说,第二次的教学是非常成功的。

  我们的教学,希望能让全体学生都在“成功体验”中发展,在第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了“成功体验”,在写小诗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们失去了信心,越写越糟糕,这让我体会到,一个成功的学习活动程序设计,不仅需要为教学提供具有逻辑递升意义的操作主线和基本环节,还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操作细则。首先便是要妥善安排学习难点的突破时机。另外,在评价时应突出对解决问题方法的评价,在评价中感悟不同方式的优劣,使学生形成方法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创造新方法的能力。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第一句小诗的呈现不再是由我帮着学生“挤牙膏”似的挤出来,而是由我直接呈现,我对学生们说:“老师很佩服赵小艺,她能把看不到摸不着的风画出来,所以我昨天晚上特别想了两句话来形容她的画,可是我不知道哪句更好,请你帮我选一选。”

  于是我在课件上为学生呈现两句句子: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

  很显然,学生们在进行了比较之后,就能指出第二句比较好,并且很容易就找到了关键词“飘扬的”,一下子就突破了难点。

  在后面的配诗时,学生就表现得极为活跃,能张口就说,且说得相当流利。这是值得高兴的,这也说明学生对文本理解是透彻的。真正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另外,对于拓展方面的目标分层的改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学习目标进行差异性分解,就是要同时考虑到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继续发展需要,既要考虑到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也要考虑到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具有自主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目标。

  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不能当堂展开想像马上画出风来,他们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而有的学生画得很快,画完了就没事干。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后,一些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我让他模仿书中三个小朋友的样子画风,能力中等的同学,则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画风,而能力相对较高的同学,则让他们在画完风后还用上“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的句式写写自己画的风。

  学生们都分别忙碌起来了,有画的有写的,不一会儿,我就收到了许多五彩缤纷很有创意的画,令人欣慰的是,还有好多同学交上了为自己的画配上的小诗句:

  生:风来了,风把胸前的红领巾吹飘起来了,风藏在胸前飘动的红领巾里。

  生:风来了,风把妈妈晒的衣服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起来的衣服里。

  生:风来了,风把沿海地区的楼房吹倒了,风藏在吹倒的楼房里。

  生:风来了,风把大树吹断了,风藏在吹断了的大树里。

  生:风来了,风把树叶吹得摇摇摆摆地飘下来,风藏在摇摇摆摆飘落的树叶里。

  生:风来了,风把地上的纸片吹飘起来,风藏在飘起来的纸片里。

  生:风来了,风把小草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草里。

  生:风来了,风把花儿吹得点头笑,风藏在点头笑的花儿里。

  生:风来了,风把风筝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荡的风筝里。

  生:风来了,风把湖水吹皱了,风藏在皱着的湖水里。……

  这是学生为他们的画配的小诗,真得是让人想不到,多么丰富的想像力,他们能超越文本中三个小朋友的思维,能画出无形的风来。

  这一课让我想了很多,他们的心灵在接受着外在世界的洗礼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我们成人所没有的那颗童心。所以他们的发现才会让我们惊奇,让我们感叹。

【画风的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画风》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6篇)06-24

《画风》教案03-03

教学设计方案11-09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03-0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11-14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2-1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1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9-30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