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论文

时间:2023-03-23 13:36:4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论文

  摘要: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陷入困境之中,而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重概念而轻作品;知识碎片化;学生过度依赖教材;考核方式单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改革教学:通过文本阅读辅助概念讲解,必要时辅之以影视手段;有意识地勾勒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联;通过“三步走”策略破除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改革现有考核方式。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论文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旨在引领本科生建立中国古代文学“史”之脉络,以及对文学经典的感悟力。然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高校教师,我发现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正陷入到一个困境中。由于时代久远导致的语言隔阂与文化差异,使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存在一种疏离感,教学效果的不如意又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该如何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改革,重塑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同感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展开论述。

  一、古代文学教学困境形成之因

  要走出古代文学的教学困境,首先要找到困境形成之因。我以为导致今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重概念而轻作品。教师在课堂上把一个概念讲得头头是道,却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无法在抽象的概念讲述中获得一种具体可感的文学认知。第二,知识碎片化,无法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古代文学课程一般都是按时间分段讲授,教师一般会选取每一阶段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讲解,但却往往忽略了强调不同阶段的作家作品之间的关联,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第三,学生过度依赖教材。不少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就是教材,他们往往把教材奉为金科玉律,在考试回答主观题时对教材观点亦步亦趋,甚至在论文写作中也不厌其烦地引用教材中的原话,可见其阅读量之少与知识面之窄。第四,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闭卷考试形式为主,而题目的答案就在教材或教师的课件中。这导致学生普遍在考试前突击,这使得学生无法形成对这门学科的重视。

  二、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破解之途

  针对古代文学教学困境形成之因,我以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破解困局。

  第一,通过文本阅读辅助概念讲解,必要时辅之以影视手段。例如,在讲解《牡丹亭》的“至情”论时,若只是围绕概念展开,未免枯燥,学生也很难体会《牡丹亭》的动人之处。清代李渔有言:“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1]《惊梦》《寻梦》为全剧之灵魂,其中又尤以《惊梦》为惊才绝艳。讲授《牡丹亭》,教师一定要带学生仔细品味《惊梦》情思之缠绵与辞藻之华美。文本的鉴赏固然重要,但古代戏曲更是一种视听艺术而非案头文学,故可播放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选段,那么杜丽娘的形象就不仅仅是游走于概念中,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华辞丽藻上,而是切实地在学生眼前跃动,故而极大地加深学生对“至情”观的理解。

  第二,教师要有意识地勾勒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联。古代文学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不同的文学思潮、创作诉求以及面目各异的作家群体,只有把握其内在联系,才能引领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比如讲到清词的时候,依照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和最新采用的“马工程”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下)》,主要就是以流派为线索展开讲授,即按照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顺序并兼顾纳兰性德此类名家进行授课。这当然是科学而不失便捷的讲授方法,但是清词号称“中兴”,是宋词之后词史的另一座高峰,那么前一座高峰对它产生了何种影响呢?这就不能不提贯串清代词史的一大线索———不同流派间的南北宋词之争,只有注意到此,才能使学生对清代词史乃至中国词史的发展形成高屋建瓴的认知。

  第三,教师应通过“三步走”策略破除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比如在讲授《红楼梦》之前,提前让学生阅读原著,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出自己对林黛玉性格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林黛玉在贾府仰人鼻息却自由果敢地活出了真性情,并以反封建礼教的姿态去追求爱情。不能不说这是对林黛玉的一大误读,而这种误读在于他们过于迷信教材而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教材不是不可信,但不可尽信,一来教材不会对某观点深入展开,二来教材有时并不能及时反映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我以问题启发的方式带领学生细读原著选段,学生恍然发现黛玉在贾府中是与宝玉并肩的宠儿,她的自由率性很大程度上是由贾母的宠溺所致。黛玉虽个性张扬,但并未从根本上背离闺范,所以反礼教是无从谈起的。但即便如此,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这些与教材不太一致的观点,于是我提供课后阅读书目以开拓学生知识面。以此看来,教师破除学生对教材的依赖主要可通过三步走策略:文本细读———启发式提问———布置课后阅读任务。第四,改革现有考核方式。古代文学史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期末考试环节在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中还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课程作业也至关重要。除了考查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外,还要考查学生是否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课程作业一般以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的形式呈现。此外,期末考试的题目设置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首先,要改变重概念轻作品的教学模式,考题设置中客观题必须加强对经典篇目的考查比重。其次,主观题的设置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非设置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答案的题目。

  三、结语

  张世英先生曾划分过人生的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2]。若以这种境界论审视古代文学教学,不难发现,今天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的只是求知境界,而且不少学生都是被动甚至被迫进入,遑论触及文学化育人心、审美升华的境界。这种困境并非不可突破,教师可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变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动力进行知识层次的提升,进而从求知境界进入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真正走出古代文学的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25.

  [2]张世英.张世英讲演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112.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10-08

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措施论文10-08

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探讨论文10-08

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思索论文10-08

高校组织文化氛围建设的途径的论文10-09

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教学途径论文10-08

浅析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论文10-08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途径论文10-08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途径论文10-08

慕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途径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