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研究论文

时间:2024-08-26 01:40:36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研究论文

  汉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研究论文怎么写,下面推荐汉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研究论文相关范文,可供浏览参考。

汉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研究论文

  汉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研究论文【1】

  摘 要: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词语、句法和传统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课程,是通过对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来学习汉语言的主要能力,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中国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更是追求各种文字美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技术的逐步改变和完善,使得汉语言文学也不断地发展。

  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是汉语言文学改变的前提,更是时代文学发展和利用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展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文学逐步的繁荣兴盛,各种文学作品涌现而出,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源远悠长,是我国先民智慧的表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追求;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标示着一个人在思想、学识、艺术等方面的修习涵养,而一个人的思想、学识、艺术等方面的修习涵养依赖于后天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源远悠长,是我国先民智慧的表现。

  文学作品通过对真善美的描写与追求,促进人的综合素养形成与提升。

  一、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文字的起源,从远古的壁画、岩画发展到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是汉语言文字的诞生过程。

  古人发明了文字以后的最初时期,文字的最初功能是表达、传播人类智力发展后所产生的思想,这种思想远远超乎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所能表达的思想。

  它能把各种亲历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述下来,可以使读者再现记述者的所见所闻。

  这个时期,文字的功能主要是记录、传播思想的工具,它开拓了人类思想交流的广阔天地。

  近现代以来,文学巨匠们利用文字,撰写出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把人类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述、升华、再创造。

  极大地开发了人们的思想空间,对人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与思想道德素养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我国数以万计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如此优秀的文化能够起到文化熏陶、文学感染、道德规范的作用。

  对于历史上或是今朝涌现的伟人,英雄没有一个不是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具有崇高的理想,较常人更加超前的思想素养。

  同时以克制自己、修正自己为准线,在更高要求自己的前提下待人。

  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达了起义英雄的伟大理想,作为该书的作者,他又何尝没有如此之感慨。

  《史记》作为一部优秀史学、文学巨著,为人类留下了无比珍贵的思维财富,也为后人拟定了更高的道德标准。

  又如,《论语》蕴涵了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广大的内容中流淌着仁爱精神,给人以道德思想

  启迪。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也就有不同的思想道德素养。

  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勤劳肯干。

  这就说明了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有不同性质,有不同的表现。

  各式各样的素养,在总的要求上,却有一个质的规约,那就是向真、善方向发展。

  文学,是至真至善的天地,只要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你就会被其所表现出来的美好东西所包裹。

  不管是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正面的主人公,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一种至善。

  文学所追求的真,可以分为两方面进行理解:(1)客观的真。

  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候,多以客观生活为基础,来写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客观上的“真”不仅是对客观环境进行如实的描写,也对客观人物的环境进行如实描写。

  客观的真,就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

  (2)内在的真。

  这多指在叙述人物的心理时,进行真的描写。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品都务求真实而写作,不管这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要求真实的表述出来。

  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的真。

  善恶有分,是人在后天养成的品质,而文学则直观地把它表现出来。

  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其描写的友善,对善的歌颂,对善的渴求,对善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有的时候是用恶来衬托善,此外,用“善”来言善。

  例如,沈从文的《边城》没有恶人,全是善者,虽然最后结局不好,却把“善”发挥到极点。

  虽然有全描写善的文学作品,但是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文学作品,“恶”不能独立选材,只有善可以。

  人区分“真”“善”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人的后天模仿性很强,文学作品里所表现的至真至善,让拜读过的人所领悟、所接纳,内化成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正如“与圣人交,如入芝兰之室”。

  那些自主选择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精彩文学作品,拥有自身的家国情怀等各方面人类优秀文化思想。

  三、汉语言文学与学识素养

  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提高学识素养。

  孔子《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思想家都重视人的求知学习。

  人的追求知识是本性的需求,有高级的到低级的,有个别、具体的到普遍的、抽象的,最后达到最高的知识。

  孔子论述中,“文”“学”“习”等都属于求知学习的范畴。

  由此而推广之,中国人的本性中求学之心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成体系又相当完善的汉语言文学,又正好为如饥似渴的国人以厚重的文化积淀,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正以其高尚的人文素养满足着国人的精神需求。

  在充分满足人民大众求学求知的要求后,又以更加坚实的力量去影响千千万万的人类。

  如今对于文学书籍的海量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知识能力。

  知识是智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美学等。

  学好了语言学概论,就具备了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系统知识,对了解古人认识自然的过程会有莫大好处。

  了解汉字史有关知识,学会常用汉字,熟悉汉字简化方案和标点符号使用规则,懂得一定的音韵学和古文学知识,对阅读古代文史书籍会有很大的帮助。

  精通文章学基本理论,具备了构思写作、阅读欣赏、批评修改、训练考核等基本技能,就能提笔写作,记录心声。

  有了比较丰富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知识,熟悉古今中外主要作家和作品,懂得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常识和影视、音乐、美术等艺术知识,就会使视野更开阔,使自己的心灵受到   熏陶。

  四、汉语言文学与艺术素养

  人的艺术素养,也就是对美的欣赏素养。

  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美,美术作品中蕴含着的美,诗词歌赋中潜藏着的美,如何能够欣赏、品读,和人的艺术素养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明确地指出,人的素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非常重视《诗经》教学,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阐明学习《诗经》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他教育学生重《诗经》的文学艺术,文化中领会社会、人生,从而有感而发,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意志形态。

  “成于乐”和“游于艺”,掌握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自由地运用,获得艺术审美感染,陶冶情操,使心理行为交融统一,观赏和游乐和谐,完成人的礼乐教化的全面的发展。

  由事而观之,在中国传统文化愈加成为国家主题,逐步被世界所接受的今天,琴棋书画四艺的光环再次成为众多青少年热捧的对象,如此的潮流正渐渐把汉语言文学叫醒。

  好的文学素养在个人的学习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拥有了深厚的文学积累对于音乐人、作画者来说更加重要。

  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与下里巴人,无不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汉语言文学的产物。

  可见,汉语言文学在个人的器乐学习、音乐创作,诗词、歌赋和画作等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综合素养是后天的修为,其需要对一定的物质形态进行模仿,而文学则能很好地指导人的“模仿”。

  素养的模仿,可以是现实的行为方式,也可以是虚拟的行为方式。

  对于现实的行为方式,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世上没有圣人,圣人这个名词只是给圣人取的客观名字而已,其实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

  在此基础上,人模仿的行为方式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差。

  汉语言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代表,是中国长达5000年的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国人素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对国人的综合素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对人素养的作用。

  尤其在现在异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要规范自己的素养,美化自己的素养,使文学和素养有机地联系起来。

  在全民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学习、教育,再教育,已经全面普及。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是不可争议的发展趋势,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必将被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所热捧。

  人类自身的文学素养将影响着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学识水平和个人的艺术技能水平。

  个人社会竞争力的大小将会取决于此。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工人出版社,2008-10.

  [2]胡吉成.修辞与言语艺术[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08.

  [3]樊星.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08.

  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分析论文【2】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结晶,其中不仅包含着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而且包含着中华儿女数千年来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无数文人志士的思想成果的具现化,必将会对人的修养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学习汉语言文学不仅会让人的行为举止更加得体规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整个思维方式得到根本的变化。

  接下来,本文就在简要介绍汉语言文学的理念和追求的基础上,同大家探讨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人的修养 关系 真善美

  前言

  我国的文字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象形文字时期,汉语言文学也是从这一刻诞生的。

  在文字表达的最初时期,其主要功能是表达人的基本思想文化,也就是采用文字的形式对人类当时的文化信息进行传播。

  这种当时的非常新型的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仅靠肢体进行传播旧式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

  随后,人们逐渐用数字取代绳结记录数据,开始用文字记录重大事项。

  然后,又有人发现文字记录中的不足,开始修改这些不足,升华其思想,逐步创造了文字的新纪元,不断开发了人类对于文字的运用能力。

  由于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其对人类修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强化功效,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的理念和追求

  1.汉语言文学的理念。

  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就是对文学的追求,从根本上讲汉语言文学和文学是没有区别的,两者都是为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而不断奋斗努力追求着。

  从世界史上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与其他类文学相比,其发展时间更早,发展的路程也更漫长,经历的坎坷也更多,在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也形成了自己独有文化形态和风格,但纵使这样,汉语言文学同世界文学一样,从没有停止过对真善美的追求。

  2.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上文提到过,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就是真善美。

  在前人的论述中,汉语言文学对真的追求即是对真实文字的追求。

  它表现在文学必须将社会、百姓或者某一种特定人群真实的内心反应、真实的感情诉求,原原本本的反映出来,不掺一丝虚假。

  熟知文学作品的人会知道,在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角色对“真”的追求异常强烈,这种表现就是人物对纯真的追求,对本真的表现。

  汉语言文学对善的追求,是要通过很长远的时间才能真正追求到的。

  因为每个人从初生到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对于善恶的分辨能力是随着成长不断变化的,而其文学作品中关于“真”的表现也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发生变化。

  汉语言文学对美的追求。

  这点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较为明显,不仅要求用词优美,还要求篇幅精美。

  二、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修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有高低好坏之分。

  我们平时说每个人的气质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修养不同。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修养,在本质上都是对“真善美”的需要和发展。

  这一点与汉语言文学的根本表现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就是对修养在本质上的追求。

  接下来,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详细地解释汉语言文学同人的修养之间的关系。

  1.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有提高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就是“真善美”,汉语言文学中也包含着“真善美”,沐浴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人会被其中的“真善美”包围,心中会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其品质会向“真善美”发展,修养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提高了。

  因此,一个人修养的提高同汉语言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汉语言文学也是提高人类修养的根本。

  修养即“修”和“养”,有好的修习才能有良性的教养。

  年少孩童并没有对好坏善恶的分辨能力,人类后天的发展大多来自于模仿,故而,好修养同后天成长的环境关联非常紧密。

  而汉语言文学就是这样一种提供优秀成长环境的最佳场所,在文学的海洋里,人类可以尽情享受文学中的“真善美”,用文学帮助自己长出优秀的品格,形成良性的教养。

  因此,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有提高的作用。

  2.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有纠正的作用。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人的修养也不例外。

  一篇文章中优秀的一方面可以被吸收成为人修养中善良的一方面,但是文章中坏的方面就需要读者对其进行修正。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文学可以使人思考,使人反思自己的行为,使人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历史上关于“知情理”的话题流传的非常久远,汉语言文学中却对“知情理”有更加完美的诠释,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对知情理进行了概括和升华,这样就能很好的帮助人们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好与坏,帮助人们学习好的方面,修正坏的方面。

  3.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有指导的作用。

  众所周知,孩童会对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形态进行模仿,因此,汉语言文学利用其内含的“真善美”对后天的模仿进行指导,修改掉人修养中坏的方面,保留好的方面。

  人类对于汉语言文学中“真善美”的模仿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的模仿,因为这种模仿并没有一种实体的行为对模仿者进行引导,全部模仿都要靠模仿者本人自己决定,因此这种模仿总是无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偏差。

  但是,无法否认的是,汉语言文学对人类修养的指导作用总是远远大于其可能会产生的偏差。

  三、结语

  从古至今汉语言文学对人类修养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提高不仅表现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上,还体现在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上。

  因此,我们不仅要继续发展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的重要作用,还要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保证文化素质培养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33:149-167.

  [2]梅红霞.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21:79-85.

【汉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研究毕业论文04-01

文学素养论文范文04-01

舞蹈编导文学素养论文04-01

新课改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论文03-22

汉语言文学论文05-24

汉语言文学论文04-01

汉语言文学论文(经典)06-14

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华]05-25

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