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审美类参考论文

时间:2023-04-01 09:35:5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学审美类参考论文范文

  自古以来,文学艺术就在人类精神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学审美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义上,网络文学可以理解为“运用网络这个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新文学形式。

文学审美类参考论文范文

  文学审美类参考论文篇1

  论网络文学审美取向

  【摘要】我国网络文学从萌芽到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

  对网络文学的各种研究维度参差不齐,各不相同,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网络文学审美取向问题,本文力图展示近几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倡导树立与时俱进的审美观。

  【关键词】网络文学 文学性 超文本 交互式写作

  1997年12月25日,互联网在中国开放的第5个年头,“榕树下”原创人文网站开通,它为喜欢在网络上写点什么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一试身手的平台。

  十多个年头过去后,在它的四周已经生长出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2008年10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联合主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如今,已经有3部作品从入围的20部网络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本文将从网络文学的定义入手,进而探讨网络文学的审美观。

  首先从书写权利的回归和狂欢化中的角色僭越来分析审美的第一个角度;其次将从超文本、交互式写作和文学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的第二个角度: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网络文学定义

  吴炫说,并非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字都可以成为文学,网络确有文学和非文学之分1。

  马季通过网络文学的形态间接为其下了定义,他认为符合以下三种形态的文字内容都可以算作网络文学――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将已经存在的纸质文学作品放入互联网;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字;由特殊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2。

  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阐述网络文学的概念。

  广义上,网络文学可以理解为“运用网络这个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新文学形式。

  ”3狭义上,则应该指超文本文学,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平面感,赋予文学立体化,可以称为后现代文学4。

  网络文学的发展目前还处在婴儿时期5,所以现在为网络文学所下的定义还不完整。

  笔者认为,马季先生的定义很值得参考,与其绞尽脑汁从不同维度来分析,倒不如寻求实际中存在的形态,从具体的网络文学形态来把握其特点。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

  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如同网络文学本身一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研究者们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分别是:书写权利的回归和狂欢化中的角色僭越;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体现。

  1、书写权利回归大众,狂欢中的角色僭越

  网络中,书写权利回归大众,是因为网络传播的特点有传受身份的双重性、对象的小众化与个人化、传播的去中心化等7。

  在这样的平台上,作者和读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者和受者。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网络打破了文学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8。

  获得了书写权利的人们会怎样使用他们刚刚到手的权利呢?有研究者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读。

  巴赫金认为,在一个狂欢广场上,人们摆脱了平日里各种身份带来的束缚,宗教、政治、道德全都被抛在了脑后,人们可以尽情地僭越自己的身份,敞开自己,卷入狂欢的海洋9。

  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身性使来到这里的网民无拘无束,尽情狂欢。

  人们将利用网络叙写行为进行人格重塑和人际吸引,获得现实的补偿感10。

  这样的补偿感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其一,网络文学作家以自己的作品为依托,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他们可以在故事里写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也可以将主人公打造成心目中的英雄,寻求读者的共鸣。

  其二,网络的隐身性和宽容性使读者和评论家们畅所欲言,他们可以围绕某一作品大胆地批评。

  王琰在论文中指出,这类狂欢可以分为两种形式11,一种是“笑文学”,即那些无关痛痒,可以一笑了之的评论,比如讽刺。

  另一种是语言的“下身化”,即那些言语粗俗卑鄙的评论。

  2、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

  现实的社会环境,在语境上已经离不开后现代主义――它带有游戏性质,化解了高雅和通俗文化的界限,或者说,是消解了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

  后现代社会中,“宏大叙事”已经显得荒谬和不可能。

  网络文学的个性表征正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特性,笔者分别从超文本、交互式写作和文学性三个方面来探讨。

  (1)动感的超文本

  德特・纳尔逊于1965年创造的术语“超文本”是指“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12。

  超文本和传统文本的区别在于,由现行结构向链接结构转化,定向结构向弹性结构转化,以及由封闭结构变为开放结构13。

  链接结构、弹性结构和开放结构使超文本小说变成一个迷宫,其中有多条路径和多个出口,要选择怎样的情节和结局全凭读者个人喜好。

  这种超文本文学作品俨然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代表,它体现的是后现代话语的边缘思维、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14。

  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超文本小说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吸引了读者。

  因为读者在阅读超文本小说时,可以选择一些边缘主题,而不是被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所羁绊。

  不确定性给了读者更大的挑战性,阅读变得比过去更有趣,就像在做一个游戏。

  (2)交互式写作:挑战传统文学

  目前对于交互式写作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块:一类是集体创作,或者称为接龙小说,另一类是作者采纳读者通过跟贴等方式表述的意见,实时对自己小说的内容进行修改。

  关于集体创作,马季认为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5:一种情况是由一个人牵头,决定创作主题和形式等,再由多人参与,每个人负责创作一部分,合起来变成一部整体作品;另一种情况是大家共同拟定一个主题,

  经过商议确定题材、人物和情节等,由一个人执笔创作,完成后再听取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最后一种情况是已经发表的网络文学作品在被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断得到读者的加工和修改,最终成为许多人集体创作的成果。

  集体创作在网络文学BBS上已经渐成气候。

  第二类交互式写作主要通过跟贴的方式来实现。

  传统文学中,作品一旦印刷成纸质书本,便难以改变其中的内容,尽管不乏评论界的声音。

  网络文学则不然,许多写手会在文学网站上及时贴出自己的最新作品。

  而读者则会在迅速读完每一章节后,在BBS上发帖,如果是“当红”的网络文学,帖子的数目会越来越多,跟帖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虽然执笔写作是由作者一人完成,但其中的内容却是综合了众多网友的意见后拼贴而成,实现了交互。

  有研究者表示,网络文学不会诞生伟大的单一作者,但是会诞生伟大的作者群16。

  在交互式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无法简单地区分读者和作者的身份,传统文学中二者对立的二元结构在这里被解构了,看来文学重又回到了自由的游戏时代。

  (3)宽容的文学性

  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还纠结于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上。

  什么是文学而什么又是非文学呢?他们的区别在于,“篇章结构的独特表现,对语言媒介的艺术处理,不求实用目的,以及突出的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等”17。

  无法提供终极意义,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在学者眼中成为了网络文学的致命弱点18。

  在这样的语境中,一些学者提出,审美标准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说网络文学没有“文学性”19。

  后现代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形成了新的感知生活的方式。

  休闲娱乐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文学正好应景。

  人们需要的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轻松、解嘲的气氛。

  网络文学不是不美,而是美得不一样了,它是对“现实世界中无法存在或难以存在的世界的描述、期待和幻想”,它是轻灵的,解构的20。

  网络文学的美存在于传统意义上的非美领域。

  有学者表示,当下我们急需一种“大文化文学观”21,这是一种宽容的“文学性”。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这样的研究者面前似乎显得有些狭隘,的确,也许给予网络文学更宽容的态度,将更有利于其发展,毕竟网络文学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研究者们在这里提出的“大文化文学观”非常值得关注和肯定,它将使人们的视野扩大,心胸开阔,它鼓励一种宽容的审美态度。

  但是,所谓的大文化文学观究竟要“大”到何种程度呢?笔者认为再大的审美观也应该有其底线,否则网络文学的审美观将变得毫无原则,走入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怪圈。

  三、结语

  面对网络和文学的新生儿――网络文学,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审美观。

  书写权利重新回归大众,网民疯狂地进行角色的僭越;超文本小说、交互式写作和传统文学性的失效,体现的是网络文学作品中后现代主义的特征――高雅和通俗二元对立、宏大叙事的消失、边缘思维、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在网络文学审美观的问题上,研究者们虽然为人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但却给了这种审美观无限的发展空间,定语的缺失是这种新的审美观的美中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9、14、16、18、19、20、21、中南大学文学院,《人文前沿――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

  2、8、13、15、马季,《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

  3、4、5、12、17、金振邦,《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6、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

  7、杜骏飞,《网络传播学概论》

  10、王琰,“解读网络文学的狂欢化”

  11、百度百科

  文学审美类参考论文篇2

  浅议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

  【摘 要】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具有间接性、明确性、概括性、想象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审美;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

  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感知、理解和鉴赏美。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的名篇,有浪漫豪迈的诗篇,这些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个的美的世界,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审美成果和审美对象,它们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语文教师切实做好审美教学,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间接性特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提供的物象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带有艺术家强烈的主观色彩。

  因次我们在审美教育时就带有了间接性。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是现实存在是直接性,而“三千尺”却主观化了是间接性,诗歌在直接性的基础上做了夸张的描写,如果将“三千尺”改为“三十尺”,直接性就突出了,但间接性却没有了,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鲜活灵动的美感,艺术的趣味也就消失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是表现直接性,而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中“泻”字用的最妙,境界全出,赋予月光动态,无形化为有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月光”的间接审美想象远远大于它的直接性。

  中国的文章讲究“神”与“形”、“虚”与“实”的统一,“神”与“虚”就是离开了直接性二进入了间接性。

  为什么审美的间接性要大于直接性?因为只有艺术的间接性才能表现出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

  二、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概括性特点

  在谈到艺术特征时,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因此,必然引出审美的概括性大于个别性的特点。

  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艺术家对积累在脑海中的无数表象进行概括。

  经过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揭示出审美对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抽象出最有代表性、特征性的东西,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某一个更有血肉、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

  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这种概况性,比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里“孔乙己”概括了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贫苦知识分子的某些本质特征,《祝福》里“祥林嫂”概括了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善良劳动妇女的某些本质特征,《药》里“华小栓”概括了被封建迷信夺取了生命的受害者的某些本质特征,《阿Q》里阿Q则概括了被封建压迫残害得麻木不仁的贫困农民的某些本质特征。

  所谓艺术审美的概括性就是之艺术内涵所提供的无限丰富性,它不等于科学思维中的概念,它体现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

  三、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内涵性特点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

  例如,说起‘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态度。

  李白的《行路难》是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在《定风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虽遭困境却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苏轼;在《荷塘月色》淡淡的哀愁和喜悦里了感到朱自清不满现实向往光明,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人们欣赏艺术,总希望从艺术中明白些什么,感受什么启示,得到什么鼓舞,在对形式美欣赏的同时,更着重对艺术的领悟。

  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读这首诗,看到红绿相映、烟雨楼台的景色异常美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

  但是,当我们了解诗文写作背景再去进一步体会,才能深入领悟诗歌内涵。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皇帝及世家大族都崇信佛教,而梁武帝尤甚。

  《南史郭祖深传》记载:“时帝士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神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这说明诗中“楼台”是指寺院建筑。

  面对江南春景,诗人的心境迷茫,如今佛寺楼台处处尚存,可当年南朝那些笃信佛教的人又何在呢?唐代君主也崇信佛教,晚唐时期佛教也在恶性发展,杜牧诗歌的的弦外之音,以借凭吊南朝覆亡,并讽其迷信佛教广建佛寺。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审美教育呢?那就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人类具有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当人们在进行美的创造时,就有可能对表象资料加以选择,调整,以及重新组合,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感性形象,及美的形象。

  如欣赏白居易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水、码头、枫叶、饮酒、弹奏琵琶等图式这些储存在脑神经中的表象图式,在特定语言描述的刺激下重新排列组合,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尤其是诗人对琵琶女弹奏技巧的生动描写,更是精湛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它把难以名状的琵琶声,用一连串的形象比喻,写的不仅有声韵的抑扬顿挫而且有形态的瞬息变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陶醉其间。

  创造想象是审美意识的最高形态,它是与创造性思维密切联系着。

  【参考文献】

  [1]语文一室.教师教学用书语文[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74.

  [2]苏立康.实用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文学审美类参考论文】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的审美问题论文10-08

古代文学参考论文10-01

儿童文学下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论文10-11

文学类论文提纲09-30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参考10-01

文学论文摘要范文参考10-05

试论文学散文到电视散文的审美空间拓展10-08

文学类论文提纲模板09-30

浅谈汉语言文学中审美价值体现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