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临床护理的论文

时间:2024-06-10 15:05:18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临床护理的论文【精品】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临床护理的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临床护理的论文【精品】

临床护理的论文1

  1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1.1专业能力

  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1.2教育教学能力

  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

  1.3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9];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1.4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2.1定期业务培训

  实习护生入科前,有教学任务的临床科室,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内容、题目,并上报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实习教学计划和内容确定后,在护士长支持下由教学秘书组织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分别准备具体的教学内容。临床护理教师作为临床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护生提供前沿的临床知识,但综合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缺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突出的、系统的、互动的讲解能力。因此实习医院和科室定期组织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和教学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各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均应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习带教,规范入科教育、业务讲座模式,规范实习护生考试及评价模式。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更好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更好地传授临床知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直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灵活多样的展现给学生,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及多媒体使用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熟练应用于授课中。科室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培训,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

  2.2合理应用评价体系

  定期沟通反馈,提高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习医院根据护理实习教学要求建立评价考核制度,不定期组织护理临床教学专项检查,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征求护生对科室及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的工作评价,及时发现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教学专题讨论会,组织各科护士长、临床护理教师代表、护生代表参加,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强化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意识。通过师生之间的反复沟通和教学信息反馈,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树立威信,提高领导能力。通过对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通过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相关能力培训,积极参与临床教学实践,通过与实习护生的全方位沟通及对临床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临床护理教师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在本实习周期结束后,采用无记名自评答卷的形式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通过参与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四大方面均不同程度获得了提高。说明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师生双方都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护理临床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临床护理的论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医患关系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为紧张的关系。而护理也成为目前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成为医学界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模式会让患者在最少费用、最短的住院时间内的情况下,享受着最佳的护理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于妇产科治疗的妇女患者100例,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年龄为20~40岁,平均年龄为(31.23±3.4)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有10例,40例为孕产妇患者,孕龄为19~37周,根据患者选择的分娩方式有23例患者选择自然分娩,而17例患者则选择剖宫产;而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为19~41岁,平均年龄为(32.20±3.7)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有9例,41例为孕产妇患者,孕龄为20~37周,根据患者选择的分娩方式有22例患者选择自然分娩,而19例患者则选择剖宫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产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运用临床护理途径进行护理干预,其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护士长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陪同照顾;护士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态度诚恳,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精致的护理,与患者多沟通与交流,获取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可以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工作;护士必须详细地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身体状况评估的结果,此外,还要对患者实施的整个护理过程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记录其结果;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护士向每一位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表,其主要内容主要有患者对妇产科就诊常识和妇产科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护理满意度的判定标准:在患者住院前一天向所有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并根据患者的回答来打分,满分为100分。其中80分以上的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100例妇产科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一共向患者发放了100份的调查问卷,回收100份。其中观察组患者对其实施的护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有27、20、3例,护理满意度为94%;而对照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有12、15、23例,其护理满意度为54%,对比之下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表示对妇产科就诊常识了解的有47例,所占的比例为94%,而对照组患者了解的人数为41例,占总例数的82%。此外观察组50例患者中表示对妇产科相关的医学知识均有所掌握的有45例(占90%),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对妇产科相关的医学知识均有所掌握的有41例(占82%),差异显著。

  3讨论

  3.1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体会:要在妇产科护理模式中加入并且做好临床护理路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后,向患者详细地解释每个相关检查的内容和作用,以及每个检查所需时间,让患者在检查前做好心理准备;第二,护士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专门的护士陪同患者进行就诊检查,如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或者特殊病情的患者,可以安排患者优先进行检查;第三,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以及性格等情况,护士选取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的护理方式和言语行为告知患者妇产科相关的医学知识和进行简单的自我检查方法;第四,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尤其是存在情况不稳定的患者或者已经表现出不良情绪的患者,此时护士应该和其家属商量尽快做出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心理状态处于一个稳定平和的状态;第五,护士在陪伴患者就诊检查期间,可以向患者讲解妇产科的相关知识和妇产科就诊的常识,同时对患者了解和掌握这些相关知识进行调查评估并记录其结果;第六,可以开展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使之可以相互交流护理经验和生活常识的沟通与交流,丰富患者的医学知识。

  3.2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意义: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具有以下几点的临床意义:第一,可以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以及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缩短检查的时间,降低患者的检查费用,确保了患者在短时间内、少费用的情况下得到最优质的护理干预,同时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水平。第二,可提高患者的自身护理知识水平以及患者对妇产科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使患者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治疗工作,从而可以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护理的效率,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了解妇产科就诊的常识以及妇产科健康知识的程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差异,这说明了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对医院的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护理的论文3

  当代医疗环境下,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着极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长期下去,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从而影响整个医疗体系的高效运转,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也因此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

  从概念上讲,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结合,真正体现了三级预防。全面健康管理是由健康管理师利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环境医学、运动医学、中医学、心理学、营养学、保健学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和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与健康指导等方式,使被管理者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以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主要是基于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临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社会现状,比如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偏见,重医轻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在人员不足、待遇较差、地位较低的不利条件下,超负荷地工作,却没有得到社会、医院、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加之诸如评定职称的不合理、报酬分配不公平等因素,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应得的回报,体验不到价值实现的自我满足感,由此必然产生心理失衡、身心疲惫。再比如近年来,根据卫生部门对全国百所医院的抽查显示,护士编制达标率不足10%,可见缺编问题十分普遍而严重。护理队伍人员不足,直接导致护士劳动强度增加、生活紧张、精神压抑等情况发生,大大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就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果。由此可见,广大临床护理人员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健康管理系统,来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从而实现临床护理人员的一些基本的健康保障。

  二、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目前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应用较为普遍的健康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健康档案管理、保健计划制定和预防干预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医院在职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个人健康状况的全面记录,具体包括:临床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概况、体检检查档案、门诊档案、住院档案、专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跟踪、专病管理等。其中的门诊档案、住院档案可以录入也可以借助现有扫描仪进行扫描存档,而体检档案考虑到录入工作量大可以采用导入、录入及扫描三种方式,对导入进来的.体检档案可以进行群体的体检疾病分析,对于个人的历次体检检查项目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保健计划制定是指根据健康档案的内容和一些实时的问卷调查、健康咨询等得到的专业健康评估而制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个人保健方案。保健计划包括针对某种疾病的疾病的概述、诊断、治疗措施、病因、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预防及相关的科普知识、现阶段应如何进行保健(可以从饮食安排、体力活动及锻炼、及一些不良行为需要进行怎样改变等给出一系列的相关的建议)。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精制完美的健康保健的计划书。这份完整的健康保健计划书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保健对象,或打印出来快递给保健对象。对这两种操作都应当做相应的记录,备案以备查询。

  预防干预管理则主要是基于临床护理人员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而给出具体的预防方案,这种预防方案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比如有些护理部门的工作环境较差,经常受到各种辐射和有害气体、液体的影响,有的工作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护士们常年处于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由此存在诸多健康隐患,医院对此会作出一系列改善和预防的措施。

  三、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整个健康管理系统的执行力问题,而医院领导往往是健康管理的组织者或决策者,所以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多地应该从医院领导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领导需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重医轻护的观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护士的医疗保健。在奖金分配、职称评定上给予护理人员和医生平等的待遇,要宣传、奖励、表彰优秀护士,使护土们对自己职业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和效率。其次,加大医院设备投资,力争保证护士工作环境宽敞明亮、干净舒适,以医院综合手术室为例,在保证手术室无菌条件下,也要考虑护士们在层流设施良好、温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的手术间里工作。另外,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促进护士们对内对外的交流,从而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护理管理者应多为护土们提供内部沟通和外部联系的机会,比如旅游、会餐、联谊会、座谈会、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必将增强科室的凝聚力,缓解护士们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要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医院和患者尊重,增强自信心。护理人员自身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并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在空闲时间应该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临床护理的论文4

  【关键词】 临床护理;关节科;带教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及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功能角色日趋丰富,这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近年来各大专院校招收的专(本)科护理学生日渐增多,这也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护理教学质量除了要抓好良好的课堂理论教学外,临床带教的质量也不容忽视。随着专(本)科生的增多,我科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也做出了相应的改进。现将关节科专(本)科生护理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1 重视基础护理带教

  由于护理专业专(本)科制学生近几年才普遍招收,大多数学生入学成绩优秀,在校期间普遍受到重视,优越感比较明显。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这种心态也随之带入。刚下临床时,大多数学生不能适应每天为病人整理床铺、测量体温、洗头擦澡等基础护理。表现为不愿意向科室年轻护士请教,重治疗性操作,轻基础护理的倾向。在带教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与角色转变,教育她们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理解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如关节置换病人,由于病人年龄偏大,病情重,使基础护理任务较重,但是护生往往忽视基础护理。必须告知护生要勤换床单,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定时为病人按摩受压部位,加强口腔护理及呼吸道的管理等,否则会出现如感染等各种并发症,使手术失败,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使护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基础操作,它对疾病的康复有很重要的影响,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护生也可从中获取工作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加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信心[2]。

  2 掌握沟通技巧

  在现代护理中,光有良好的服务是不够的。要收集第一手的临床病例资料,做到个性化护理,体现人文关怀,这就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而大多数护生刚出校门,社会交往少,面对各种病人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使护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因此要教会护生如何与患者沟通。如行关节松解术后的病人,由于功能锻炼时间长,过程痛苦,见效慢,使病人对关节功能的恢复丧失信心。因而情绪不佳,往往对护理人员发泄不满。对于这类病人要多听病人诉说,了解他们锻炼的效果,介绍关节功能恢复好的病人现身说法,使病人增强信心。另外可考评护生与患者沟通的效果,将其纳入出科考试成绩[3]。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科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可将一个病人交给护生,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鼓励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找到适合的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讨论、评价后,让护生对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护理,从而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应着重护理操作技术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基础扎实的同学着重加强沟通技巧的指导,从而提高专科护理及健康宣教的'能力。总之,应针对每人的优点及特点有侧重点的予以指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更加热爱护理事业。

  护理临床教学不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更主要结合临床实例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4]。通过加强带教老师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全面提高了带教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信任和依赖。带教老师良好的师德、师才、师风在教学中影响与改变了护生的心理与行为,为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竞聘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学生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因此,优化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方式是提高大专(本)科护生护理临床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研究、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 静.关于外科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xx,12(10):925.

  [2] 吴娅利.皮肤科临床带教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xx,16(1):55.

  [3] 孙晓英.皮肤科护理带教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xx,19:139.

  [4] 邓宝贵,全小明,黄 萍,等.护理本科临床带教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xx,12(9):112-114.

临床护理的论文5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xx年1~12月接受新生儿护理的100例新生儿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末开展新生儿抚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出生后第1d进行新生儿抚触,分别于出生第1d与第28d时测量两组的体重、身长、头围、24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并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生第1d,两组在体重、身长、头围、24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28d时,观察组的体重、身长、头围、24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分别为(5.31±1.82)kg、(53.16±7.52)cm、(37.97±4.31)cm、(443.54±25.39)ml、(21.64±7.42)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新生儿抚触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速率,提高睡眠质量,保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新生儿抚触;护理;生长发育

  新生儿抚触是近年来新生儿护理中新兴的护理技术,是指专业护理人员用双手科学地、有序地对新生儿的头部、面部、胸部以及四肢等部位的皮肤进行技巧性的抚摸,通过皮肤与皮肤的接触让新生儿感受到温和的刺激,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刺激,从而引发多种有益的生理效应[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称新生儿抚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理想,本文中将探讨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新生儿科20xx年1~12月接受新生儿护理的100例新生儿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胎龄37~41周,平均(38.92±7.47)周;自然分娩24例,剖宫产26例;出生体重2.62~4.13kg,平均(3.64±1.51)kg。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胎龄36~42周,平均(38.13±5.72)周;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28例;出生体重2.74~4.22kg,平均(3.53±1.75)kg。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新生儿,两组在性别、胎龄、分娩方式以及出生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末开展新生儿抚触: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d由专业护士按照国际抚触标准对其进行抚触,抚触在安静、光线柔和的房间中进行,室温保持在26~28℃,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用温水为新重儿沐浴,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体,轻轻置于抚触台上准备进行抚触;抚触前护理人员双手要涂抹婴儿润肤油,每天分别于午睡前与晚睡前分别抚触1次,2次/d,20min/次。具体抚触操作方法:(1)头面部抚触:将新生儿平放在抚触台上,护理人员用双手拇指由新生儿前额中部开始轻轻向两侧推[2];完成上述动作后双手拇指再由下颌中部轻轻向上推动,使嘴唇呈微笑状,并轻声说:“宝宝,笑一个真可爱!”。(2)胸部:护理人员的双手分别在新生儿的胸部两侧肋缘,双手交叉上下滑动,抚触时注意避开乳头[3]。(3)四肢:用两手轻轻握住新生儿的双手、双脚,由上到下轻轻揉搓,并伸拉手指、脚趾关节。(4)腹部:用指腹在腹部从右向左做顺时针按摩,同时按摩脐部,避开脐痂未脱的部分。(5)背部:将新生儿反转,双手平放在其背部,双手与脊柱成直角,轻轻向下按摩。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出生第1d与第28d时测量两组的体重、身长、头围、24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并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出生第1d,两组在体重、身长、头围、24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28d时,观察组的体重、身长、头围、24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分别为(5.31±1.82)kg、(53.16±7.52)cm、(37.97±4.31)cm、(443.54±25.39)ml、(21.64±7.4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其在生命伊始就有对情感的依赖,当胎儿在羊水中时,感受到的是羊水的抚触;分娩时胎儿全身外周神经感受器也会受到刺激;出生后母亲的拥抱、亲吻也都是抚触,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需要[4]。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5-7]发现新生儿抚触可以在许多方面提高新生儿的生长发育:(1)消化系统:通过腹部抚触可以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胃肠功能,促进胎粪中胆红素排出体外,同时有助于胰岛素与胃液的分泌,加快糖原、脂肪以及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睡眠质量:抚触可以让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到子宫内熟悉的感觉,提高其安全感,从而改善睡眠质量;(3)增强免疫力:新生儿抚触能够增加免疫应答,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促进胆红素的.分解,缩短黄疸时间,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4)智力发育:新生儿抚触会对新生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个神经系统进行刺激,有利于智力与行为力的发育[8]。本组研究中,出生28d时,观察组的体重、身长、头围、24h摄奶量以及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新生儿抚触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速率,提高睡眠质量,保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孙俊翠,孙迎晖.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xx,19(8):388.

  [2]梁蓓堃,张晓明,汪彬.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xx,18(3):263-264.

  [3]廖新阳,蓝院琴,谭月坚.新生儿抚触技术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7(z2):132-133.

  [4]罗彩萍,连朝辉.新生儿抚触对婴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25(2):224-225.

  [5]黄河清,洪琦,李仪凤,等.新生儿抚触对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xx,10(3):203-204.

  [6]徐约丹.抚触对新生儿摄入量、排便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xx,25(28):4057-4058.

  [7]冯智朴.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的主要对策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xx,13(21):2407-2409.

  [8]李会萍.新生儿抚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疗效[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xx,6(1):42-43

  作者:王佳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临床护理的论文6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常客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科护理干预治疗确实能够很好的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此同时,还可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舒适度,效果十分显著,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产科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高血压在临床上算是一种多发病,好发于20~35岁年龄的初孕妇。其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其发病原因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家族遗传,家族中有高血压哦病史、孕妇的母亲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史、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羊水过多和工作压力大的患者比较容易患此疾病。妊娠综合征为全身性的血管病变,可以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损伤,从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高征性的心脏病、肺水肿、肝破裂等,病死率非常的高[1]。在以往的护理中效果不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舒适度等方面也不是很满意。而笔者医院在对该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发现,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产科护理干预的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在这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初产妇有45例,经产妇25例,患者的年龄都在24~40岁,平均年龄为(28.10±2.20)岁。孕周<30周的10例,35周以下的29例,>35周的31例,全部的患者都是单胎,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很突出的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

  1.2.2诊断方法。

  ①实验室诊断:血压超过140/90mmHg。24h内中段尿尿蛋白≥0.3g者。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该数据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进行性的下降。②其他辅助检查:心脑检测可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心、脑的异常。B型超声检查可及时了解胎儿情况,以及羊水水量和胎盘成熟度水量的减少,比如羊水指数≤5cm,说明胎儿比孕周小,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高阻,造成胎儿缺氧。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可以反映全身脏器小动脉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为2∶3,妊娠高血压是则为1∶2,甚至是1∶4,严重的可伴有视网膜水肿和脱落等[2]。

  1.2.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的P<0.05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产科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假使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护理方式也十分的重要。笔者的科室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发现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①病情观察干预。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检测,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24h进行心电监护,将患者的每天的尿量进行记录,每天嘱咐患者定时定量的吃药,如发现血压升高或由不良反应的'出现应立即向患者的经管医师进行汇报。②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比较危重,这就给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个人化的心理辅导,并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进展等,让患者做到对自己病情心中有数,从而消除患者负面心理影响,最终达到稳定患者情绪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陈秀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xx,26(21):20xx.

  [2]单月玲.关于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xx,33(12):168.

  [3]韦淑芬.14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产科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xx,23(10):101.

临床护理的论文7

  动作技能理论在《护理技术》导尿术中的教学体会 摘要:导尿术是临床工作中的侵入性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是护理教学和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规范导尿术的操作,每个学生都达标,其方法是查找并列出导尿术中的问题,分析影响成功的因素,将动作技能理论引入到导尿术教学中,对每个班的学生进行导尿术集中的讲授。其结果是学生接受得快,提高了操作动手能力,较好地掌握了导尿术的基本操作。总之,按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可在动作技能形成早期,教师可使错误动作及时得到纠正,有利于建立技术动作的正确定型,形成良好的操作行为。

  关键词:动作技能 导尿术 无菌技术 心理因素

  在《护理技术》教材中“对排尿的观察及异常的护理”的教学难点是导尿术。目前,教学中多采用传统式和经验式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将动作技能理论引入到导尿术教学中,按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规范学生导尿术的讲授,现介绍如下。

  一、加强学生的认知阶段是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

  动作技能是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的一项任务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在肌肉活动时达到了迅速、准确、自动化的程度。教育心理学家菲茨把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在讲授导尿术前,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特点,此阶段是认知阶段即动作技能的早期阶段,怎样讲、怎样讲得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提出导尿术是谁发明的,引出导尿术发明者是唐代孙思邈,使学生对祖国医学及本专业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而引出导尿术的概念,对概念的讲授重点地强调无菌技术的观念,用物必须达到灭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提高学生的无菌观念。基本概念建立起来后,而后导出讲授目的,在讲操作前先让学生复习男女泌尿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并提问一些相关知识加深印象,而后归纳男女泌尿系统的不同特点,以便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其次,重点讲清楚女病人的导尿术,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操作的步骤和要求,使学生明确掌握操作的流程,按操作程序归纳为:准备、清洗、体位、戴手套、初次消毒、打包、倒液、戴手套、铺巾、滑管、再次消毒、插管、接尿、拔管,整理等要点,把关键步骤总结为:“打、倒、戴、铺、滑”顺序记忆法的顺口溜,这样便于学生的记忆,在讲操作中非常注重注意事项的讲解,如果操作方法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用临床实际病例讲解,使学生们提高了导尿术认识,更加深刻理解了注意事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导尿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而后看视频,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动作的整体印象。这样容易懂,记忆深,实际操作能力动作形成规范的快,得到学生认可。在学生掌握了女病人导尿术的基础上,讲述男病人的导尿术时运用对比记忆法就容易了。在操作步骤上不用过多进行讲述,相同点可一带而过,重点强调与女病人不同之处,如卧位、局部消毒方法、操作手法、角度、插管深度等特点,着重示范消毒方法、插管技巧等关键步骤。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常常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男、女生混班的班级都感到不好意思,心里十分紧张,心里忐忑不安。因此,对学生要从心理上解除障碍,消除顾虑羞涩和害怕的心里,提高自信心,稳定心态,从而对顺利完成导尿术的操作也是至关重要。

  这一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是动作形成规范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常会出现动作不连贯、不协调、学生自己难以发现错误等问题的阶段。因此,指导教师要责任心强,有耐心、有经验,严格要求进行指导。

  二、强调联系形成阶段是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

  这一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中期,是动作形成规范的加强阶段,经过上阶段的反复练习,学生已经把动作连贯起来,但仍不能做到动作协调,这一阶段的特点学生注意的范围狭窄,错误动作经常出现,自己难以发现。因此,此阶段对学生重点是及时辅导和信息反馈。这时,调动接受快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每组扮演“指导教师”的角色,来指导接受慢的学生,这样可相互指导和促进,经过反复的练习后学生掌握了一系列动作,此时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了,易出现浅尝辄止的现象,所以,此阶段一定让学生认识到,熟练程度欠缺,协调性还不够,必须加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然,就会前功尽弃了,一定及时给予反馈纠正,不然进入自动化阶段,习惯养成,纠正起来困难得多。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直接影响着效果。根据心理学遗忘的规律及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每次练习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将会造成遗忘,经过过度练习的动作不易遗忘,在大脑中建立合理正确的动力定型结构。在动作技能联系形成的此阶段,正确的动作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得到纠正,保证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始终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自动化阶段是保证基本技能达标的有效环节

  这一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后期,是动作形成规范的巩固定型阶段。经过上阶段的反复练习,学生已经把一系列动作形成有机的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了动力定型。这阶段,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相互评估促进,教师有效的督导,学生在操作中的错误动作明显减少,准确性增强,此时,可让每组派代表后再指定代表分别进行连贯动作操作,师生共同评价,每位学生都认可了,再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达标,如还有没达标的学生,就利用业余时间个别进行指导。最后,导尿术这项操作讲授完毕。但过一段时间,还要定时加强巩固,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通过对导尿术使用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得快,提高了操作动手能力,较好地掌握了导尿术的基本操作。

  总之,按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可在动作技能形成早期,教师可使错误动作及时得到纠正,有利于动作技术的正确定型,形成良好的操作行为。上述方法进行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导尿术讲授,还可以用于其它的操作,学生易于接受,掌握知识比较完整,记忆清晰,收效明显。运用动作技能理论的教学,可使学生对各项基本操作有了扎实的专业技术认识,从而加强了各项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实习及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临床护理的论文8

  【摘 要】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而且环环相扣,因此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细节,是减少和杜绝纠纷隐患差错事故的前提,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安全。 安全的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标准。

  1 分级护理制度

  1.1 患者入院后,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级别,下达医嘱。

  1.2 分级护理为特级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有统一标记。

  1.3 患者一览表有分级护理标志,标志与护理级别吻合,根据医嘱及时更改。患者主院期间,应根据级别护理要求进行护理。

  1.4 分级护理范围:

  特别护理:病情危重或大手术后,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患者。

  一级护理:重症、大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二级护理:病情较重或病情恢复期、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

  三级护理:病情较轻或康复期的患者。

  1.5 患者分级护理要求

  特级一级护理:实用于病情危重、有生命危险、需随时进行抢救者。

  1.5.1 24小时专人护理;

  1.5.2 严格执行护理计划;

  1.5.3 执行医嘱,有特护记录

  1.5.4 负责病人饮食、大小便、个人卫生等。

  一级护理:适用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重症病人。

  1.5.5 根据病情巡视病人,观察呼吸、脉搏、神志、病情变化等,每小时至少1次;

  1.5.6执行医嘱,填写护理记录;

  1.5.7负责或协助病人饮食、大小便、个人卫生等。

  二级护理:实用于病情趋于稳定者。

  1.5.8根据病情巡视病人,观察呼吸、微博、神志、病情变化至少每3小时巡视一次。

  1.5.9执行医嘱,

  1.5.10在病人进行治疗时,负责病人饮食、个人卫生等。

  三级护理:实用于病情稳定的病人,恢复期的病人。

  1.5.11根据病情巡视病人,观察呼吸、脉搏、神志、病情变化等,每班巡视病人至少一次。

  1.5.12执行医嘱;

  1.5.13病人进行治疗时,负责病人饮食、个人卫生等。

  一般护理常规:

  1.5.14住院病人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询问大、小便次数。

  1.5.15体温在37.5℃以上,39℃以下的病人每天测4次,39℃以上每隔4小时测一次。

  1.5.16新入院的病人测血压、体重1次,以后每周测体重1次,血压按医嘱执行,七岁以下酌情免测血压。

  2 值班、交接班制度

  2.1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诊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安全不间断地进行。

  2.2 值班人员要做好病区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管理,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

  2.3值班人员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按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要严密观察危重患者;负责接收新入院患者;检查指导护理员工作。

  2.4 按照要求书写交接报告,报告要求真实、清晰、简明扼要,有连惯性。

  2.5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护理工作和记录,整理好物品,特殊情况应作详细交班。白班应该为夜班做好充分准备。如抢救品、用物及常规用物等。

  2.6 按时交接班,清点交班物品、药品、阅读交班报告、护理记录等。在接班者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接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器械、毒麻精神贵重药品、物品等问题应该当面提出,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因交接不清,二引发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2.7每日早晨集体交接班,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全体在班人员参加,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交接班,值班护士报告患者流动情况和新入院、危重、手术前后、特殊检查等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进行床旁交接,护士长讲评并布置当天工作。

  2.8 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做到“一巡视、四看、五清楚、五查。”

  “一巡视” :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重危、大手术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进行床旁交接班。接班者应了解病区患者在位和去向。

  “四看” :看医嘱本、看交班报告、看重点患者体温单、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

  “五清楚” :对毒麻精x神药品的数量当面交接清楚,并登记签名,做到钥匙随身带;对新入、手术、产后、重危患者的`病情交接清楚;待执行的医嘱及各种临时治疗等交接清楚;对大手术、危重患者、正在静脉输血、输液或特殊检查的患者必须到床旁交接清楚;急救器材、药品及有关物品交接清楚。

  “五查” :查看新入院患者的初步处理情况;查手术患者准备是否完善;查危、重、瘫痪患者皮肤;查患者排泄物处理是否妥善;查患者各种导管是否畅通。

  3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查对工作中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务熟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以保证病人和护理工作的正进行。

  3.1临床科室查对制度

  3.1.1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执行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3.1.2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1.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x神药品要经过反复核对。

  3.1.4摆药注意四不用:⑴不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的药物;⑵不用变色、浑浊或有沉淀的药物;⑶不用可疑的药物;⑷不用内服、外用、剧毒药物的标签与药瓶混淆的药物。

  3.1.5静脉输液应注意查对:⑴液体名称及有效期;⑵玻璃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⑶检查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⑷一次性医用输液器有无过期,是否清洁,有否用物,包装袋有无损坏、漏气;⑸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及用药后反应。

  3.1.6输血应注意

  (1)输血前须要经两人共同执行“三查八对”并签(“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实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2)取血后30min内输入,输血开始,应该观察患者5-10min患者无异常方可离开。患者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输血完毕,血袋送输血科保存。

  4护理质量细节

  1、患者的安全问题评估,如年老、体弱、小儿患者的安全指导,虽然在走廊、厕所、窗台等部位放了警示牌,但也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到位住院患者的安全评估要及时,如躁动病人、行动不便病人坠床危险,长期住院、慢性病等 。

  2、技术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注意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四病房环境安全细节 :护理人员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解决。另外,保证病人各方面的安全也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护士要注意如提醒病人保管好贵重物品,防止被窃等。

  4.1 对策

  4.2加强护理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培训,做好上岗资质认定考核,不能勉强。年资高的护士要起带头作用,做好传、帮、带。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将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为年轻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其了解了更多国内外的护理新知识、新动态、新理念,这样不但开阔了视野,而且还能拓展其理论水平。

  加强责任心,做好与病人的沟通。 每个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要重视患者的每一个细节问题。特别是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义,认真对待。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总之,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密切关注每一件小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工作中从小事情、小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及家属满意,也许我们永远默默无闻,但我们只要能让所有的患者微笑着健健康康的走出医院,我们一切都心甘情愿。我们用知识证明自己的价值,用智慧照亮自己的人生。

临床护理的论文9

  1手术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要培养患者良好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给予患者耐心、细心、真诚的关注与关怀,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内心变化,增强培养患者的良好心态以及为患者树立信心。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的进行、完成,护士需要密切的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对患者的脸色、腹部的起伏情况,并且做好记录(意识的消失时间、麻醉时间、麻药剂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给药之后患者的肢体乏力,下肢易滑落,应要注意扶持。当患者处于全麻的.状态之下,容易发生舌根后坠从而引起喘憋、呼吸困难,同时患者停经7周左右就是是早孕的反应期,大部分患者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同时还存在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的危险等。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发道的畅通,护士在配合医生的前提下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

  待手术完毕之后即可叫醒患者,在患者完全清醒之后还需要继续的观察35min,等到患者乏力、嗜睡、头晕等症状消失之后,才能拔出特提,停止给氧,并帮助其穿好裤子,取舒适的体位休息。此时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尤其是关注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脸色、意识;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下腹疼痛、阴道流血、出冷汗等状况。在手术要给予患者常规的饮食、饮水以及健康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叮嘱患者要加强营养的的调整,尤其是要避免生、冷、辣等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入口。在手术后要禁止2周的盆浴,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以防出现细菌性的感染疾病。尽量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1-2次,勤于换洗内裤和卫生护垫;手术后要禁止1个月性生活,避免发生交叉的感染。若是咋手术后出现了腹部的剧烈的疼痛、阴道出血量的增加或者是伴发炎症、发热,需要及时的回院进行检查,必要的时候接受治疗,以便于促进子宫的恢复,降低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人流术后子宫收缩出现疼痛感,还能降低人流术综合症的症状。

  2加强手术室的管理

  首先,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的规范手术室。污染物品通过外走廊、污道与供应室清洗间相连,供应室的消毒室通过洁道与手术室限制区的无菌物品间相连,供应室严格划分区域,各区间有物理屏障相连,遵循人流、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强制性单向流动的原则[3]。

  其次,手术结束后,由洗手护士用酶稀释液对器械进行初步处理,供应室回收后,根据污染性质分类浸泡,再经水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一些内镜器械和精细器械可配合高压水枪清洗及人工清洗。除此之外,还要对合格的器械进行包装灭菌,且放置到位。

  然后,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手术护理服务内涵,应加强对手术护士专科技能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入实践满足手术医生对专科技能的实际需求,跟踪科室特色技术发展动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及时开展技术培训,针对护理配合的难点和特点请手术医生讲课或列席护理培训课程,直接听取他们对手术配合意见,实施针对性整改,是提高手术专科技能、保证手术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手术室医护协调性配合访视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临床护理的论文10

  【摘要】目的分析柔性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20xx年7月到20xx年10月所接收的产妇本着随机原则选取50例,盲选其中25例,按照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25例产妇,则采取柔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针对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差异性进行比对。结果在实施柔性管理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实施柔性管理,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并缓解产妇焦虑、急躁的心理状况,增强产妇的依从性,改善预后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柔性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拿起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妇产科作为医院当中工作最为繁琐、护理难度最大的科室,一直是医患关系最为紧张的地方。这是由于在这里的任何操作往往决定了母婴是否安全。因此,这里除了一些日常的护理工作,还需要进行接生、助产等护理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若护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孕妇感染、新生儿窒息、难产等并发症事件,给医院的声誉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使得医护关系紧张[1]。通过实施柔性管理护理,有效的结合了护理理念和护理实践,从产妇的自身特点出发,提供更为人性化、延伸性的护理服务,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改善产妇预后效果,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反应,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本次我院盲选50例妇产科的产妇就针对该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加以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妇产科20xx年7月到20xx年10月所接收的产妇本着随机原则选取50例,盲选其中25例,按照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25例产妇,则采取柔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组中产妇为25例,。其年龄范围在22~36岁,中间值为(28.31±23.51)岁。观察组中产妇为25例,其年龄范围在24~37岁,中间值为(29.32±23.23)岁。上述各方面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产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模式,而观察组给予柔性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常规护理管理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同时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护理人员应定期、定时的对病房进行清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术前指导,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另外,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培训,增强其责任心,采用分级护理工作制度等。

  (2)柔性管理模式建立柔性护理小组: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检查。建立以主治医师为领导核心,护理人员为辅的柔性管理小组。查阅文献,吸取前辈的经验,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法,讨论可行的护理措施,并在在临床护理专家的指导下修改完善。组织学习柔性管理思想:由于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较为繁琐,且工作量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以及护理风险。

  因此,较为有经验的护士长或者主治医师应护理积极主动和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态度平易近人。同时了解该类护理人员的所思、所想,帮助其护理人员排忧解难,鼓励其工作人员积极工作,解决他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让其护理人员能安心、快乐的工作[2]。树立良好的人际:柔性护理的实质是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社会关系。为了能有效贯彻该理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首先可以引导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消除上、下级的刻板印象,让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切身的感受到温馨的工作环境。在制定一些日常的护理工作制度以及行为规范制度时,可以邀请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其中,让护理人员感受到被重视。同时,对护理人员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应认真思考、讨论。积极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信心,使得护理工作能顺利完成。通过开展讲座、宣讲会、观看不良护理操作的视频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医护人员的抗压能力与责任心,有效的帮助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加以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各项数据都使用SPSS19.0加以分析,按照(n±s)的形式对计量数据加以表示,给予t检测,而计数数据则以x2检测,以%表示,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3/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15/25)。P=0.000,x2=24.690。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6.00%(24/25),对照组为为68.00%(17/25)。P=0.000,x2=31.194。

  3讨论

  柔性管理纸旨在通过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工作心情来保障护理质量。通过对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实施柔性管理,让护理人员处于一种心情愉悦的工作状态,让护理人员的心理放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避免护理人员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让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建设护理出错率和投诉率。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对妇产科实施柔性管理模式,避免了常规护理管理的单一性和机械性等缺点,消除了产妇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反应,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不安全因素,化护理,可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理念、精髓的掌握,使其充分明确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辅之针对性整改措施,改善护理服务质量,贯彻落实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意义;风险教育、强化护理制度等措施的施行,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继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总之,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显著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概率,且还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保证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康金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xx,4(23):187-188.

  [2]古丽曼马力克,革命古丽马木尔汗.人性化护理对减少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价值[J].世界临床医学,20xx,15(5):182.

  [3]秦惠军.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xx,24(2):158-159.

  [4]马静.对妇产科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饮食保健,20xx,3(8):143-144.

临床护理的论文11

  我院作为“松原市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定点医院,在救助白内障患者上的问题上义不容辞,不过由于较为缺少临床专科护士的同时,却遭遇患者多的问题,势必引发传统的护理模式显示出其明显的弊端,不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临床实践显示,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普遍最为认可临床护理路径,认为这种利用图表形式的护理方式最科学最规范,能减少漏项,让护理及诊疗达到效果,并使得护理的质量获得提升。为此,我科室结合科室具体情况,着手进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组织实施,目前各项数据显示效果不错,具体报告在以下有所体现。

  1 临床资料

  20xx年3月~11月,248例白内障患者在我科获得免费实施手术。男113例,女135例,年龄45~76岁。

  2 护理方法

  在分成两组时采用随机法,观察组为124例,其中男55例,女69例;对照组为124例,其中男58例,女6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白内障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

  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根据相关科室规定对参加复明工程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分组的依据主要参考工作经历与业务能力,共分为3个小组,除了包括筛查小组与围手术期组两个小组之外,还有健康教育组,而确保这些组成员明确职责,特安排了专业的岗前培训。由医务科、护理部、手术室、院感科、科主任与护士长参与制定,经反复讨论,参照其他医院优点结合本科室特点修改制定而成。

  2.2 实施

  2.2.1 筛查小组在筛查小组的人员构成上,除了有1名眼科护士与1名轮转护士之外,还包括有2名实习护士,这一组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有:一是协助医生检查前来就医的患者,是否都达到白内障复明工程的要求;二是对这些患者进行过往病史的检查工作,主要检查是否有呼吸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三是对于那些确定有心血管的`患者,先了解其日常的平卧时间,如果不足30 min,就需要及时提升主治医生;最后就是协助患者办理术前的相关手续工作。

  2.2.2 围手术期组对于围手术期组来说,在人员的构成上则是由2名眼科护士+1名轮转护士+1名实习护士组成。这一组的工作范围也较广,主要包括在次日配合医生重点检查患者的眼部,如眼部 A 超等,此外,还要细心的做好各项术前的准备工作。除了这些基本的工作职责之外,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让家属对手术有个大概的了解,便于他们为做好后期的护理工作做准备。在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需要负责接送工作,在进行手术之前,还协助做好签手术协议书等。除了做好以上这些工作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包括术后加大巡房力度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3 结 果

  两组患者正确掌握滴眼液的方法,掌握护眼常识,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满意度各项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4 讨 论

  4.1 目标明确

  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护理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品质高与成本低,这种模式通过设计工作流程图,让所有参与护理工作的人员明确职责,在工作上发挥积极主动意识,对复明工程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护理服务工作。

  4.2 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的治疗白内障工程不同,复明工程一个比较特殊的特征就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帮助大量的白内障患者完成手术,并能在这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护理方式确保患者能顺利恢复健康。这种护理是一种连续与动态的护理过程,在这过程中注重对护理内容进行升级与优化,消除、简化、合并,让整个护理工作更科学,立项实施,方便快捷,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减低成本。

  4.3 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大多数来自农村是白内障复明工程患者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年龄较大,基本上属于文盲,因此对眼科的基本常识更是不太了解。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简单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讲解,这些健康教育的讲解需要循序进行,让患者及家属对这些白内障的一些基本常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经常沟通也有利于与医患之间建立信任感。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中,在各个环节上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定,如在每个时间段都需要有人负责,这就为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供了基础。

  4.4 保证复明手术的质量

  在白内障的护理工作中,其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做好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工作。临床数据表示,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就最容易发生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感染。加上患有白内障的患者一般来自农村,在卫生方面较为淡化,常用脏手、手绢、卫生纸、甚至直接用衣服角擦拭眼睛,因此对这些患者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护理的论文12

  第1篇: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

  產后出血是指顺产后24h内出血量≥500mL,属于常见产后并发症之一,严重者会导致产妇发生休克表现,引起死亡,属于危急重症之一,此种疾病治疗原则为早期发现、及时抢救,发病时间段集中在产后2~24h期间,一旦发现出血征象,治疗手段包括及时遵医嘱为患者应用止血药物,按摩子宫、促进宫缩,手术缝合、宫腔填塞等[1-2]。本次研究对象均为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宫腔纱块填塞治疗,此种治疗措施优势包括可快速止血、延长治疗时间、保留子宫。产后出血患者往往伴随严重心理焦虑、产生濒死感、产妇主诉心理恐惧、且对预后缺乏信心,因此为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3]。本研究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xx年1月~20xx年12月间收治6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一般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一般组患者年龄在25~34岁,平均为(29.0±3.0)岁,平均孕周为(37.8±0.7)周,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剖宫产16例、顺产14例,导致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7例、胎盘剥离面弥漫渗血10例、前置胎盘6例、子宫内膜损伤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4~35岁,平均为(29.7±3.4)岁,平均孕周为(38.0±1.0)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13例;上述产后出血因素分别为6例、9例、7例、8例。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纳入标准[4]:两组患者均同意接受宫腔纱块填塞治疗;患者同意接受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出血量及各项体征均符合产后出血疾病诊断标准。

  1.2护理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宫腔内填塞纱块压迫治疗,治疗过程包括:首先进行用物准备:科室自制宫腔纱块两条,质地较厚,规格:200cm×6cm,在使用前应全部使用0.5%安多福浸泡,挤干后备用;治疗时过程:手术医生使用卵圆钳夹住纱块,后经切口置入宫腔内,按照Z型路线填塞纱块,直至塞满宫腔,最后留取一定长度纱条自切口处自子宫切口处取出置入阴道内。填塞后观察子宫出血情况、纱块浸血表现、一旦出现纱块迅速被血浸湿,则表示此方法止血无效,需快速做好子宫切除手术准备;观察纱块未出现血液浸透表现时,应及时缝合子宫切口,需为纱块取出留有一定空间。手术相关注意事项:首先术前应仔细清点纱块数量、做好手术记录,为后期取出工作进行纱块数量核对,常规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止血药物,一般纱块在宫腔留置时间在24~48h[5]。

  1.2.2护理方法一般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对产后出血患者及时提供语言安抚,了解其情绪变化,为患者讲解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告知患者宫腔纱块填塞治疗优势,取得患者信任,安抚不良情绪,做好手术准备工作;遵医嘱进行用药,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止血处理效果,与家属保持沟通,进行健康宣教,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做好机体清洁及衣物更换等工作,保证患者身心舒适度,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做好出院指导[6]。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提供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出血现状及治疗对策,安抚患者恐惧心理,告知出血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消除患者内心紧张感,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询问患者体征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心率等,告知患者腹部疼痛是正常表现,告知宫腔填塞纱块手术过程,进行术前准备工作。为患者供给饮食,以流食为主,保证营养状态良好,护士在止血过程期间需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变化,做好护理记录,术后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食物,促进伤口恢复[7]。(2)术后应心电监护24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宫底高度及阴道出血量情况等,必要时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输液治疗;护士提供预见性护理,早期发现其他并发症可能性,做好预防工作。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恢复情况、阴道出血表现,为患者提供宫底按压护理,评估宫底高度、对于阴道出现持续性少量出血表现患者,应及时上报医师处理。术后第2天,告知患者纱块取出步骤,解释原因,取得患者配合,顺利取出纱块后,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严格观察是否存在再出血倾向,术后每日遵医嘱为患者提供会阴清洁护理。(3)提供温馨舒适病房环境,每日进行病室消毒,指导患者坚持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恢复[8-9]。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纱块留置时间、有效止血时间;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常见并发症表现包括再次出血、产后感染、止血效果较差导致子宫切除;采用科室自制表格评估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观察指标包括心理安抚、用药指导、服务态度、急救处理等,单项指标为25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于出院当日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由护士负责评分,发放率及回收率均为100%,问卷各条目评定者信度值为0.84,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能较敏感地反映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纱块留置时间及有效止血用时比较

  一般组患者宫腔内纱块留置及有效止血用时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表现比较

  一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1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见表2。

  2.3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

  一般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3.1产后出血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产后出血是产后较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时间集中在产后2h内,导致产后出血主要因素可能与机体子宫收缩力下降、产道损伤、胎盘剥离面积较大等,对产妇生命健康威胁较大,是产后较为严重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因产后出血止血效果不佳而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导致机体创伤较大,影响预后。而临床针对产后出血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止血、手术切除、缝合术及球囊压迫等[11-12]。

  3.2应用宫腔填塞纱块治疗产后出血的优势

  本研究中为两组患者均提供宫腔填塞纱块干预,此种治疗手段原理即为通过纱块堆满宫腔,通过对出血创面直接挤压,刺激宫体感受器、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且宫腔内填满纱块,可压迫子宫下段,同时护士遵医嘱联合使用止血药物、缩宫素等,止血效果较好,避免进行手术,保留患者子宫,此种方法主要优势包括操作简单、止血效果较好、材料制作容易[13]。

  3.3科室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产后出血属于临床产科常见产后严重并发症,对产妇生命造成较大威胁,临床需采用早期治疗措施控制出血,本次研究中为患者提供宫腔纱布填塞治疗,但大部分产妇对于手术知识不了解,可能导致治疗配合度较低,担忧预后结果等情况。护士应此类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积极宣教,为患者解释手术原理及优势,取得患者理解及配合;评估患者出血量,监测患者体征变化,遵医嘱积极用药,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准备好手术相关用物;术后护士应观察患者出血控制表现,及时用药,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干预,重视患者主诉,积极满足其主要身心需求,可降低产后并发症,提高科室护理质量,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产妇术后止血效果乐观。

  3.4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积极意义

  目前临床针对产后出血主要可通过宫腔填塞、缝合术、子宫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患者术后丧失生育功能,而宫腔填塞措施止血效果乐观、且操作简单,可作为产后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大部分产后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伴随严重心理焦虑表现、且身心状态较差、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产生恐惧心理,针对此种情况,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及时知识宣教、进行心理安抚、为患者强调宫腔填塞止血方法优势、严密观察体征变化、早期用药,大部分患者经干预后有效止血、纱块留置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出现较少,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第2篇: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临床护理研究

  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病死率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手术后的5-10天,一旦发生就会延长患者住院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死亡率极高。导致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食管的解剖特点,如无浆膜覆盖、肌纤维呈纵形走向,易发生撕裂;②食管血液供应呈节段性,易造成吻合口缺血;③吻合口张力太大;④感染、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严重时可导致脓胸、多器官衰竭以及纵膈炎的发生。所以通过加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观察,以及实施正确的护理,对预防及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我院一共接收了122例食管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有7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73%),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悉心呵护,均痊愈出院。现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1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3岁。经过完善术前准备后,经左颈、左胸实施食管癌手术,有7例并发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73%。

  1.2确诊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方法

  通过内镜检查、稀硫酸钡检查、敞开患者的手术切口发现瘘口、吞服美蓝或60%泛影葡胺以及切口渗液等方法来确认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

  2观察与护理

  2.1加强呼吸道护理

  防止肺部并发症食管癌术后由于肌力差,切口疼痛,不自主限制了呼吸运动,影响了呼吸功能,术后2~3天多在气管插管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1)严格气管插管护理:随时检查气管插管长度,防止气管插管脱出。为了防止气囊套管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而致缺血坏死,应每2h放气1次,每次3~5min,以减轻局部受压。及时吸痰,清除气管插管内痰液,防止痰液堵塞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正确使用呼吸机:经常检查呼吸机有无漏气,管道衔接是否正确,呼吸机与气管导管有无脱开,以保证呼吸机正常工作,定时做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3)停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及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化,同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重要脏器功能

  (1)注意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观察分析结果,防止呼吸衰竭。(2)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防止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3)注意患者神志、面色、末梢循环及皮肤温度,以了解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如果微循环血流灌注差,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4)记录每小时尿量,保证每小时尿量﹥30ml。注意尿的颜色、性质。检测肾脏功能,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5)术后2~3h注意肠蠕动,以确定是否排气。

  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当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时,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于瘘口愈合后2~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每日用生理盐水250ml加0.5%甲硝唑100ml行胸腔冲洗2~3次,冲洗液温度一般为30℃~35℃。冲洗前帮助患者取半卧位,讲解冲洗的目的及意义,冲洗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给予拍背、咳嗽排痰,有利于胸腔内液体排出。

  2.4心理护理

  因患者经过一次手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使患者感到恐惧、焦虑、甚至绝望等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护士必须以诚恳的态度、娴熟的操作技术,给患者以信赖感和安全感,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减少患者的忧虑。在这种情况下,家属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也应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指导他们与医护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安慰,给予患者亲切的关怀和照顾,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使患者能愉快地接受各种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营养支持

  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因此吻合口瘘发生后,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选用TPN或TEN,但鉴于TPN价格昂贵且易发生并发症,故7例患者在发生吻合口瘘1~7天后,有4例行空肠造瘘术、3例采用德国生产的聚氨酯胃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胃镜的引导下置入十二指肠远端行TEN。管喂第1天,给予生理盐水50ml/次,总量控制在500ml以内;24h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给予米汤、果汁、瑞素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管喂前及管喂后1h内帮助患者取头高斜坡卧位、管喂前后均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50ml冲洗管道。

  2.6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积极支持和配合以后的化疗或放疗。认真指导患者的饮食原则,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叮嘱患者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宜从全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适当活动,定期复查。

  3讨论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很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让患者感到痛苦,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造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处理不当,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营养不良等。因此我们要注意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第3篇: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

  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特征表现为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持续居高不下,临床表现有多食、疲乏无力、肥胖等[1]。糖尿的治疗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控制,因此,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以旨在探究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成就,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xx年8月~20xx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6例)两组。实验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有25例、21例;年龄为48~67岁,平均年龄为(55.32±3.65)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47±1.52)年。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有22例、24例;年龄为50~73岁,平均年龄为(55.87±3.62)岁;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为(5.59±1.13)年。两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病情的检测以及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按时用药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病情介绍。护理人员应将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并进行详细介绍,例如向患者解释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具体的治疗手段以及與该疾病相关的护理方式[2]。此外,对患者说明控制该疾病对其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2)设置咨询台。在医院走廊的宣传栏上张贴与该疾病知识相关的海报,以及给患者印发相关疾病的健康宣传手册,使患者对该疾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设有专业的护士在咨询台为患者进行咨询,若患者对护理人员介绍疾病的知识点还存在有模糊的地方,可到咨询台找专业护士进行解答。

  (3)心理护理。在得知自己患病时,患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以消极的态度应对治疗,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因此,为使患者充满信心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将一些糖尿病治疗效果好的例子告诉患者,使其能勇敢面对困难。

  (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饮食的总热量进行控制,患者的体重必须要保持良好,而理想体重需要膳食的平衡来维持,食物要保证营养全面,主食要做到粗细搭配,多食用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副食讲究荤素搭配,并嘱咐患者保持机体矿物质、维生素等的正常摄入[3]。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空腹血糖浓度为观察的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对其进行检验,若结果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空腹血糖浓度对比

  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空腹血糖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胰岛素作用缺陷、分泌失调等都都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症状,慢性高血糖是其临床的主要特征,因此治疗该疾病主要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为主[4]。但是由于糖尿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其对病情并不了解,且认识不深,在生活中难以很好的执行医嘱使血糖得到控制,因此健康知识宣教是治疗糖尿病必不可少的环节[5]。本次研究通过对实验组施行健康教育,实现了对患者的病情介绍、设置咨询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饮食习惯的干预等。同时,患者的病情也因健康教育的宣传得到了积极的改善,稳定了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在饮食上也能保持营养均衡,做到少食多餐,饮食规律等,饮食主要以清淡、高蛋白低脂为主。避免使用煎炸及刺激性的食物。实验组施行健康教育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空腹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空腹血糖浓度,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第4篇: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患糖尿病的人数逐年升高,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后难以治愈,需长期服药控制血糖,如治疗效果不佳,病程加剧,患者容易出现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紊乱现象,如在治疗期间加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1]。为了研究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具体见表1.全部入选患者疾病确诊,无其他严重肝肾疾病,对治疗护理及本研究知情,无精神障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1.2护理方法在接受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入院当日热情接待患者,为其介绍医院环境,相关制度,作息时间等章程,为患者测量血糖值并记录,建立血糖记录单,告知其在住院期间每天需要测量血糖7次,以得到患者的配合,为患者发放疾病相关宣传资料,日常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满足其提出的合理的生活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住院期间患者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护理操作,预防发生护患纠纷[2]。

  1.2.2入院2-6d协助患者完成各项住院期间的检查,告知其检查目的及检查的基本方法,消除患者紧张心情;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等相关知识,告知其在患病后如不坚持治疗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测量体重后计算其每日摄入热量值,为患者制定膳食均衡的营养食谱,控制含糖及脂肪等食物的摄入;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并告知其重要性及必要性;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指导其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以更好的身体状态耐受治疗,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3]。

  1.2.3入院1周因為老年患者记忆力价差,故此时应再次对患者进入院时的疾病健康教育指导,询问患者对相关知识不理解之处,及时给予解答,加强患者记忆程度;为患者讲解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强调按时服药,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保证患者未来出院后也能坚持定时测量血糖,坚持用药治疗。

  1.2.4出院指导留取患者有效联系方式,建立出院随访表,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指导患者在出院后坚持住院期间养成的作息及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规律的饮食,确定复诊时间,嘱患者定期入院复诊,在复诊间期如出现异常,也应立即入院寻找医生诊治[4]。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值上的对比统一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几乎无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更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6.67%,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糖尿病在临床较为常见,患病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显著升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已不局限于单纯用药治疗,饮食,运动等方式对改善病情效果显著。老年患者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记忆,认知等较差,治疗难度较大,从而导致治疗效果较差,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同时间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不同时间的治疗需求,从而保证每一阶段的治疗效果,提升整体疗效[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高症状,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案加以推广。

  第5篇: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日常规范护理规划,其制定标准应当针对患者患病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临床护理路径全面的包含了全部常规护理行为后果。还对患者的病情转变加以全面的分析与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xx年9月到20xx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病例,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起到了较为显著的实际作用,现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60例患者,均符合国际临床诊断标准,确实为脑出血患者,且未患有其它脑部疾病[1]。其中28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在35至65岁之间,出血范围是8~56ml,平均出血量为21.62±6.75ml,发病时间范围2~25h,平均发病时间(8.42±1.42)h。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发现性别、年龄、出血量、发病时间等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为对比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相关专家的学术与临床经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计划,向观察组患者详细讲解护理方案与目标,提升患者的主观能动意识;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定期对护理质量和效率进行监督与评价。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水平以及满意度进行评价。

  1.3观察与评价

  1.3.1对患者的护理时间、护理费用加以统计。

  1.3.2设计脑出血相关知识问卷,并发放给患者作答,满分100分,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加以分析。

  1.3.3设计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分析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对全部数据加以处理,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数据,用t检验,若P<0.05,则代表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与对比组不同的是,观察组患者的在院期间的护理时间较短、住院成本较少、健康常识水平以及满意度更高,从统计学角度来讲,这些对比差异具有实际意义(P<0.05)

  3.结论

  (一)临床护理路径医疗效率更高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所需的护理时间,而且所需投入的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医院针对患者病情设计出临床护理路径后,护理人员遵照规范的流程开展护理工作,这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尽大限度的减少了发生错误与事故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2]。不仅如此,临床护理路径还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尽早做出应对措施,在最佳时间范围内,为患者提供全面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及时精准的治疗,从而对患者病情实现控制,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3]。

  (二)临床护理路径更加人性化

  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医疗理念,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尽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权益和心理感受,进而提升患者对于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不但有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感受,同时也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增强患者对于自身自救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接受医院的治疗。不仅如此,临床护理路径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科学规范的行为指导,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了护理人员误操作影响患者护理效果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而言,能够体现出较为显著的积极作用,这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普及的意义。

  第6篇: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在我国北方更为常见。高龄人群一旦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病情较长,且反复发作,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容易并发肺心病、心衰等[1]。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我院为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现对13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xx年2月~20xx年2月收住入院的13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男76例,女54例;年龄49~72岁;病程6~17年。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都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肺部干湿啰音、口唇及指端发绀等。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施以抗生素、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同时配合医生做好积极护理。结果治疗有效116例,治疗有效率89%,,取得较好的效果。

  1.2护理干预

  1.2.1口腔方面的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继发霉菌经常感染,因此口腔护理对肺心病患者及其重要。慢性气管炎诱发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吸烟,气道纤毛的活动受香烟中所含焦油和烟碱的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被削弱,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支气管痉挛。护理人员要及时劝告病人戒烟,拒绝被动吸烟,使患者明白吸烟的危害,同时让家属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无烟环境。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及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

  1.2.2雾化吸入常用生理盐水20ml加α-糜蛋白酶5mg做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min,盐水可湿化气道黏膜,稀化痰液,α-糜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抗炎、消肿、促进排痰。老年患者肺弹性差,肺和毛细血管改变,氧利用系数降低,肺的顺应性降低等呼吸生理特点,所以在给老年患者做雾化吸入时,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护士守在床旁,让患者取坐位,指导患者深而慢地吸气,频率不宜过快,同时给氧,密切观察心率、呼吸,注意有无呛咳、痰阻及缺氧情况,痰液过多者,雾化吸入中间可有几次小的间歇。

  1.2.3翻身叩背,有效排痰。患者在护士的帮助下,每1~2h翻身1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将患者逐步置于所需体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取半卧位或坐位。

  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拍背时面对患者随时观察面色、呼吸等情况。拍背方法: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反复进行5~10次,同时嘱患者深呼吸,但对老年人切忌用力过猛,否则会造成肋骨骨折、肺泡破裂等意外发生。拍背的力量、频率以使痰液排出顺利,患者能承受为宜。经过采取上述两项措施,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道,此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重复數次,因深呼气可带出少量肺底分泌物,配合咳嗽可产生痰液运动及咳出的效果,对无力咳出痰液的患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轻度对患者的下胸部与上腹部加压,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排痰效果较好。

  1.2.4病情观察:观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尤其重视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是否费力)[2]。注意有无昼夜睡眠颠倒,有无嗜睡和昏迷等。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程度,药物使用后有无缓解,每次咳嗽咳痰的时间,痰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患者有无紫绀。

  1.2.5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知识、治疗的主要方法、注意事项等。积极宣传戒烟知识,如患者戒烟困难,嘱其不要在进食后和活动后立即吸烟,并尽量减少吸烟量。出院后要做好自我保护,预防感冒。家中可使用食醋熏蒸等方法杀灭病菌。

  1.2.6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反复的忍受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痛折磨,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长期受到影响,致使患者长久处于焦虑和情绪低落中,家属心生厌倦。护理人员应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多沟通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讲解干预措施的意义。因此,做好解释工作,缓解患者和家属的不安情绪,增加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及其重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争取早日摆脱病痛,达到延长患者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2.结果。

  13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116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89%,住院时间平均16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保持康复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病房温度保持在17~22℃,避免因室内温差过大而加重病情[3]。在使用抗生素类止咳、祛痰等药物,静滴、雾化吸入及口服药物时,要熟悉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不能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于排痰困难者强镇咳药不要自行服用。在用药期间,要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输液速度要严格控制,速度过快,会加重患者心脏负担,使患者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补充营养、重视痰液的引流和稀释。

  3.2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患者的严重程度不一。护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状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其次,加强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并不是简单的住院治疗,其需要患者在出院后进行自我保护的日常锻炼,护士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复发。最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其需要护理工作者,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为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

临床护理的论文13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760例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处理,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结果经过风险管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风险管理;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剧,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医疗市场中,患者选择就医区域的主要评判标准就是一所医院的安全质量。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严格控制临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降低手术风险和医疗隐患的发生率[1]。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临床作为患者治疗的特殊场所,如何降低手术风险是重中之重。为了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选择20xx年4月-6月我院收治的380例患者与20xx年12月-20xx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380例未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在20xx年12月-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3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有198例,女性患者有182例,患者的年龄在18-81岁,平均年龄为39岁。以我院在20xx年4-6月期间收治的380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男性患者175例,女性患者205例,患者的年龄在16-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如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2.1设置风险控制小组

  在加强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设置相关的风险控制小组,风险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是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成立相应的考核小组,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风险的措施,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1.2.2风险因素的分析

  从管理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潜在的风险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明确了护理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之后,要确认风险因素的危害及发生概率,根据对资料及数据的分析结果,对风险进行管理,并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2]。

  1.2.3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使每位护理人员都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严格的慎独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操作技术、极强的应急能力。对新开展的手术,邀请有关专家讲授相关知识,对大型仪器的使用制定操作规范。随着新仪器设备的不断出现,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技能以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熟悉新器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态度应和蔼温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将手术室护理风险预告制度告知患者,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和患者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手术,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起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提高患者满意度。

  1.3评价标准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1.4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体内容如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近些年医疗纠纷案件的发生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但严重影响了医院救死扶伤的形象,还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3]。临床护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都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最终结果。风险管理是指将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护理风险管理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论的重点是建立更加规范的医疗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早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手术成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4]。临床风险管理降低了医疗事件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改变了临床的护理工作模式,完善了临床工作流程和标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自觉性和应对风险的能力。综上所述,在临床实施风险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医疗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立,陈彩玲,崔欣,等.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12(8):135-137.

  [2]倪青.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xx,5(4):34-37.

  [3]马海云.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xx,23(11):181-183.

  [4]方碧华.风险管理在临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xx,19(5):475-476.

临床护理的论文14

  摘要:研究骨科护理操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骨科住院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2%,对照组为88.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CNP)为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提出的通过医护对一种疾病的治疗、检测、护理以及康复工作而制定有序、适当以及严格执行的计划,属于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这一路径有助于满足患者在疾病出现、发展、转归过程中的健康需求,能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降低住院时间,以免护理资源出现浪费现象,同时让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质量。我院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骨科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骨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骨伤,但无其他严重的心、肝、肺以及肾脏等疾病。其中194例为男性,126例为女性;年龄在18~74岁之间,平均为(45.3±3.6)岁;骨折类型:98例为上肢骨折,78例为下肢骨折,72例为肋骨骨折,38例为脊柱骨折,20例为骨盆骨折,14例为其他。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为:(1)制定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指导工作,向患者讲解医院周边的环境、病房的规章制度以及病房的设备情况、主治医师以及作息时间等等,这样能够让患者更快的适应病房缓解,消除陌生的感觉。患者住院时护理人员应与其详细的沟通,对患者的信息详细了解,同时向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做好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确保其安全性和科学性。(2)手术前的临床护理路径;依据之前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术前应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向患者说明手术前进行科普宣教以及健康宣教的必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向患者讲解一些有关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治疗成功的信心,保证手术顺利完成。(3)手术后临床护理路径;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回到病房,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注意患者的伤口有无感染、开裂以及渗血等情况,假如存在问题立即向上级医生报告。假如患者手术中存在消极、焦虑以及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让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免出现意外事件。(4)出院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康复或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出院,这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出院的注意事项以及后续治疗情况,提升患者生活适应能力,同时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活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X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为(10454.5±144.3)元,住院时间(16.6±3.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8%,疾病知识掌握为91.2%;对照组分别为(14.326.9±142.2)元,(22.2±3.1)天,8.8%,76.2%;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2%,对照组为88.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现今医疗卫生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需要提升医疗及护理质量,这不但要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要提升医院自身的知名度。骨科是一个医院分量较重的科室,患者的患者较多,病情也比较严重,因而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优质护理服务来促进患者恢复。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管理及护理模式,能够针对一种疾病的治疗、诊断、康复及护理制定标准模式,属于一种有关疾病治疗的综合模式,主要是依据循证医学,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所需的治疗费用,提升护理质量,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2%,对照组为88.8%。这就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骨科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综上所述,骨科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xx,24(12):154-155

  [2]张洁,李玲利,钱清华,等.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xx,36(08):967-968

  [3]陈春燕,张春莉.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xx,40(05):285-286

临床护理的论文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 0 0 9 年5 月至2 0 H 年7 月收治的14 0名患儿,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根据患儿及其父母意愿, 将其分成A、B 两组, 每组患儿叩例, A 组患儿中男38 例, 女犯例,患儿年龄在3 一12 岁, 平均年龄为( 7.1 士4.1) 岁。B 组患儿中男36 例, 女34 例年龄在2 一13 岁, 平均年龄为( 〕2 士4t3 ) 岁。两组患者在体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沪> 0t0 5 )。

  l.2 方法

  在对A 组患儿进行常规临床小儿哮喘护理的同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B 组患儿则仅进行同A 组一样的常规临床小儿哮喘护理。A 组的具体健康教育方法: 住院期间要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儿及其家属明确哮喘的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 力求让其建立对哮喘患儿良好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而由于教育对象为幼儿, 由于发育原因, 幼儿无法像成人一样接受大量的语言教育, 要采取多种方式联合教育的方法, 如进行游戏, 讲故事等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 并将健康教育内柔穿插其中,达到教育目的, 同时也要注意患儿心理变化, 使患儿在轻松欢快的'心情下接受健康教育, 提高教育效果; 而对父母的教育也是一个重点,父母会一直陪伴患儿左右, 要让患儿父母掌握一定的有关哮喘的知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并能识别一些不良因素如过敏原等, 还应让患儿父母掌握在哮喘发作时的一些急救措施; 在患儿出院后应定期了解患儿情况, 持续进行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A、B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案护理后, 统计父母有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由医务人员出题测试A、B 两组患儿父母, 正确率80 % 以上为良好; 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

  l.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1 5to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脸验, 计数资料采用才检验, P< 0t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A、B 两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 A 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知晓良好为60 人健康知识知晓良好率为85t牡% , B 组患儿父母为21 人, 健康知识知晓良好率为30t0 % , P< 0t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A、B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患儿复发率情况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 A 组患儿出现复发为H 人, 复发率为巧t牡% ; B 组患儿40 人, 复发率为5 7.14 % , P< 0t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炎性细胞, 气道结构细胞等参与的J唆性呼吸道疾病, 由于目前尚无法根治哮喘, 所以减少哮喘诱因及养成好的生活方式对保障哮喘患者的生命健康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能够了解自己的病症, 能主动的降低哮喘症状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小儿哮喘来说, 健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患儿的认知能力及生活常识非常有限, 哮喘发病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在小儿哮喘护理的过程中, 要对小儿进行形式丰富易于幼儿理解的健康教育活动, 以弥补幼儿在语言理解上的不足, 最大限度的让患儿掌握健康知识。于此同时, 患儿的父母也应充分接受健康教育, 在生活中能够积极的避免患儿接触到哮喘的诱因, 降低哮喘复发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儿父母也能够运用健康教育中的知识, 合理的安排患儿的生活, 如保持锻炼, 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饮食合理安排等。健康教育同时也能给予患儿及其父母心理上的极大安慰与支持, 消除其内心的恐惧与疑惑, 减轻患儿及其父母的心理负担。此外, 生活中如果幼儿哮喘复发, 接受了健康教育的家庭往往能以更好的方式进行救护, 防止病情恶化, 可以说健康教育是对幼儿以后生活质量的一大保障。但必须保持持续的健康教育, 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综上所述, 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 降低复发率, 应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临床护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临床护理论文10-08

【通用】临床护理的论文05-16

关于情绪与临床护理的论文10-07

临床护理毕业论文10-08

护理临床论文完整范文10-09

临床护理论文模板10-09

骨科临床护理的整体护理论文10-09

临床护理路径医院护理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