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通用1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
1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中应注重的安全管理重点问题
1.1脚手架
高层建筑作业施工的脚手架运用必须结合项目的自身特点,工艺条件以及设计要求进行精确计算,保证建筑构件拉结实现二步三跨。值得说明的是,在刚性连接以及手脚架防护方面应需控制好钢材的外径、内径的规范计算并加以运用,切实做到支撑系统实用性功能发挥。
1.2模板工序
在模板施工作业工序进行时,其施工方案应能涵盖支撑设计、安装、拆模等重要工序的详细工艺说明;另外,季节性变化时作业要考虑到泵送混凝土支撑系统的防护措施,可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规范作业,特别是拆模时应当切实落实先支后拆的作业工序,即拆除模板承重构件需要后续拆除,非承重部分先予以拆除,并且拆除时应设警戒线,做好监理工作。
1.3作业用电
作业电源的使用需要配置特定电房,即两级保障和三级配电,作业场地用电接地所用的供电系统要采用三相五线制用电电缆。
1.4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搭设要顾及到其稳定性能的发挥,这就需要施工作业进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作业规范去搭设模板。目前,仍然有不少施工单位用简易的竹竿或木杆代替支撑系统,这种简易撑护系统安全系数很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另外也有部分施工单位违规拆除支护系统,这些现象都应极力杜绝。
1.5塔吊和电梯的使用
高层作业塔吊和电梯的使用很常见,但违规操作现象经常会由最初的重视变成忽视,久而久之,作业人员的专业上岗证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1.6人员素质因素
部分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存在条件差,场地脏乱的现象,同时给排水系统设置薄弱等,这些不利因素的出现,与现场作业人员的人员素质、工作观念有着必然联系。
2高层建筑施工作业落实安全管理的有利措施
2.1提高意识切实贯彻到实际行动
2.1.1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培养
安全生产,规范作业才是保质保量完成工期项目作业的关键之处,普及安全知识教育,依托安全法律法规,才能逐渐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唯有这样,作业施工前,作业人员才能明确自身权责与义务所在。这其中主要包括:日常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作业典型案例的分析与人员的安全施工培训,安全施工法规的宣传与再教育,安全施工讲座的积极指导,实行奖惩安全机制的表彰与教育。总之,营造良好的施工安全文化培养,树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尤为关键。
2.1.2安全责任负责人的权责利要加以明确
施工项目工期内的各个作业工序的全面安全管理,应由项目经理统筹负责,对于安全管理的重点,分项作业的完成目标,各个项目作业的安全计划署编制等都要考虑周详,旨在切实按照规范施工的基础上,保证人员操作安全,安全施工顺利进行。而顾忌到这些因素,就要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即项目经理在安全生产这一块的权、责、利,真正以目标为方向,切实落实到人头,合理支配人力、物力与财力,避免材料资源铺张的同时,搞好安全管理工作。
2.1.3工前与作业进行中的安全控制
施工作业进行前和工程项目作业施工进行中,应时时强调以预防为主,在开工前安全管理准备工作要充分做足。这就需要工前能够分步骤、分阶段性的对施工场地现有条件,施工工艺操作等进行充分调查,比如对于地质的勘探记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安全施工技术的培训指导、施工工艺的规范作业、各个工序的交底验收等要充分了解并加以掌握。而且,特别需要项目作业设计文件能够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方案形成对应和协调。这就好比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能够和施工设计意图要求相配套一样;各施工构件荷载受力与计算相一致;施工全程动态掌握与人员规范操作相协调等等。
2.2加强安全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高层建筑项目作业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场地时,应首先了解各项工艺的基本作业安全规范,各个入场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施工单位除了要在工前建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机制外,还要建立专门的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安全机构要编制安全验收交底计划书,以及安全讲座指导大纲等。同时,施工作业人员要阶段性的进行安全施工操作考核,其中有进场时的必要安全知识考试,阶段性的安全设备操作和工艺技术的规范作业等。另外,在施工现场除落实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负责人之外,还要配置专门的安全生产员展开巡查,以随时了解整个项目作业的施工全程动态,是否能够发现场地安全隐患,能否及时发现作业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者是否需要检修等。当然,施工项目的各个组织单位部门,也应当全面了解安全防范常识,以避免异常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并在事后做出安全总结;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工序进行限期整改,整改之后进行校验追踪,并保存整改验收后的记录说明,以作为各施工单位安全奖惩机制的赏惩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使各项作业做到全面的安全施工质量管理。
2.3建立完善的危险源控制方案
施工作业进行时,各个项目工序作业都可能存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各项工序施工时,应明确负责各个项目负责人或是监管人的职责;对于高危性质的危险源处,应对其安置警示标识,并在警示牌上加以说明,说明存在的危险源,以及提示由危险源引发的意外事件处理的扼要应对方案等。
2.4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手册》
在建立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后,由部门负责人带头牵线,对各个施工组织单位的安全管理员进行安全教育与指导,并且结合施工场地的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等编制出实践性、实用性可靠的《安全知识手册》,即在满足各项作业规范与图纸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的《安全知识手册》,更能让作业人员容易理解,贴近实际施工现实,而非死板不切实际的硬性规定;以此为基础,定期组织各部门单位作业人员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我国施工安全法规以及安全施工技术等。
2.5重视重要施工工序的安全管理
脚手架和模板的施工工序是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安全事故一旦发生,造成脚手架、模板倒塌必然在建筑材料特性上、施工作业方案设计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致命疏忽。比如,扣件式脚手架的钢管外径规格应当以采用48mm作为标准,并确保壁厚控制在3.0mm-3.5mm,即过薄的钢管壁经过多年时间沉淀,锈蚀发生,其惯性距损失也要减少,安全自然存在隐患。另外,模板支护系统的搭建及拆除应以先支后拆为原则,并留有专人监管。
3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涉及到的各项工序作业比较复杂繁冗,需要按照规范,设计要求进行作业的同时,要极力重视安全管理的控制工作。因此,这就需要施工各组织部门单位能够以实际角度出发,将安全工作抓好,落实并贯彻到实处,使高层建筑作业成效发挥其应有的高水准。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2
一、建筑安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般开设建筑安全课程的专业均为工程类专业,如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分属不同院系,前期基础课程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对于建筑安全中尤为重要的力学基本理论、机械原理掌握程度不一。此外,高等数学和建筑材料等知识对于理解课程内容也必不可少,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是个不小的难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能够尽可能多地树立知识框架,丰富知识储备,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这就对新形势下的建筑安全课程教学带来了多方面挑战。
建筑的安全性是贯穿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中的最基本要求,而在建筑安全的课堂上,一般教师仅仅是讲解相关概念、规范要求和少许案例,学生往往把它当成是建筑规范的科普课,认为上课与自己看书了解相关规范并无太大差异,不足以引起学生对建筑安全的重视,如此开设建筑安全还有何意义可言?建筑安全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并没有得到其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中应有的重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安全的内在机理,变被动填塞为主动思索,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不了解安全设计的内在机理,安全就无从谈起。达不到安全要求,又谈何功能、造型、空间布局呢?安全是一切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将建筑安全知识内容讲深、讲透,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并能够活学活用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讲课、答疑,批改作业,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很难恰当地安排课程内容,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突出,使教学效果受到限制,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建筑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
不同专业对安全的要求广度、深度不同,建筑安全课程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内容统筹,教学内容上要有所侧重。对于安全工程专业来说,尤其应该体现本质安全化的时代要求。在教学伊始,就要针对专业基础及专业特点,确定需要详细讲解的知识点。既要保证知识覆盖面广,又要保证学生听得懂、想得通、学得会、记得牢。将现有教学内容与之前学过的力学、材料学、机械学等原理结合,重点在于联系工程实际,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其更加合理和系统,实现重点突出、结构明晰、层次分明、原理透彻的目标。建筑安全涉及多学科知识,不仅要讲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应针对专业特色结合典型案例把重点分析讲解清楚,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相关联的章节应该进行重新组织,使其前后呼应,关联学习。如可以在脚手架工程中介绍结构计算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清楚的了解工程结构到力学模型的简化过程,明确结构力学在脚手架安装中的任务及其与工程结构设计、管理等方面的联系。又比如在高处作业中联系脚手架工程相关规定和搭建要求,明确脚手架项目施工安全中的保障措施与高处作业需求之间的联系,如栏杆、挡脚板设置的必要性。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精简公式推导过程,简化枯燥的数值运算,着重阐明公式中物理符号的意义及其应用,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事故实例分析,判定事先预防部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关规范的要求。
2.教学方式的发展创新。
传统课堂授课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一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往往容易走神分心。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形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案例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必要的学习方式,可使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安全危害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增强安全重要性潜意识的有效手段。灾难往往不是只由一个原因导致的,很多时候灾难的发生是几方面的缺陷共同导致的。如一名建筑工人从外脚手架第三层摔下来的事故,可结合脚手架工程的栏杆防护、高处作业安全带的使用、安监人员的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分析诊断生产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能,并从学生的角度尝试提出预防和控制的方法。这样一来,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的综合把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在了解了建筑安全设计相关内容之后,可将学生分组讨论同一事故案例并给出整改建议,由于关注点的不同及思维的局限性,可以再让几个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自身安全设计方面的反思,更直观地指出对方小组整改方案的优缺点。这种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讨论和互评活动,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建筑安全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更自主、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应多样化,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传统教学不容易讲述清楚的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教于乐。如对于垂直运输机械中自升式塔吊的“长高”问题,以前教学中只是演示一组塔吊组装的静态图片配合讲解,学生看完后仍然不清楚究竟是如何升高的.,抬升时支撑方式如何实现,在这些细节方面,很难用照片表述清楚。现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塔吊组装抬升方式用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边播放边讲解,并对细节处放大突出,使学生对于塔吊长高的全过程有个清晰明了的认识,这样我们借助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手段,有图形,有声音,有录像,书本上苍白复杂的结构示意图可通过制作动画变得直观形象,弥补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建筑安全中相关机械设备原理。
3.科技兴安的时代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安全发展到当代,对于安全的需求到了本质安全化的阶段,在安全认识上取得了一大进步,要求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引导学生树立以科技手段增强建筑安全的理念,如加强新型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新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研究,减少设备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加大建筑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促进建筑业由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科技创新型的转变,减少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安全事故。充分利用远程监控技术,为施工安全监管提高效率和提供方便。从学生教育入手,利用图片、视频、事故、案例作对比,将科技的重要作用牢牢烙印在学生心里,积极创造和争取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改善建筑安全施工条件和人员结构,提高行业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科技专业队伍。
三、结语
《建筑安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专业课,在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授课过程中融入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兴安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成为真正合格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3
摘要:如何培养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安全员队伍,破解建筑施工企业的4大难题——安全管理权利丢失、管理方式矛盾、权利与素质不匹配、"工""酬"不对等,本文作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一、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有效增强安全员的积极性
领导工作作风的优劣是搞好安全员队伍管理的关键,领导作风对安全员积极性影响极大。良好的领导工作作风会促进安全员愉快、高效地主动搞好安全工作,并能积极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1.下达指令及时明确
下达安全管理指令必须简洁明了,让安全员便于执行。若过于繁琐,安全员倒将无所适从,或选择有利于本部门利益的方面贯彻执行,使指令失去意义。决断一定要及时。因为安全员急切等待上级领导就所请示的安全问题予以批复,以便尽快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工作作风拖拉或议而不决,将会严重挫伤安全员乃至整个安全员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
2.善于采纳正确意见
矿山企业之所以会实现安全生产,不是靠运气好,而是安全管理到位,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安全部门领导能够虚心听取来自安全员的意见。固然,领导者必须有主见,也应当贯彻上级意图。但同时必须认识到长期从事安全工作的安全员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潜能。要从制度上保证安全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对其中正确的部分凡能办到的应迅速采纳,付诸实施;一时做不到的也应及时解释,记录在案,创造条件后实施。
3.慎许诺,善奖励
采取事先许诺承诺的办法来调动安全员积极性,只能取得一时的成效。长此以往,会形成先讲价钱后干活的局面。应当造就这样的组织氛围:布置的安全工作,安全员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并且不折不扣、责无旁贷地完成;完成任务以后,则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奖励。
4.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安全员在从事安全工作中难免会受到施工单位或个别人的打击和误解,尤其是在安全管理中受到委屈时一时冲动下说出的一些话,即使很伤人,作为领导者也要耐心听取并给予坦诚的疏导或安慰,做好、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切勿使他们把情绪带到实际工作中:更不得使用手中的权力一时将工作强加于人,否则必将促使矛盾激化,影响到安全员队伍的和谐稳定。
二、以尊重理解人和关心爱护人,有效增强安全员的主动性
尊重和理解安全员是搞好安全员队伍管理最基础,也是最必不可少的因素。一要尊重,安全员也是企业的主人,他们的人格需要得到尊重,他们的权利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安全员出于对企业的热爱提出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见应首先得到尊重。二要理解,在了解安全员所从事的工作生活的基础上,还必须充分了解、掌握安全员的思想信息,理解安全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压力,给予必要的帮助并做好思想工作。三是信任,在经过对安全员的工作能力的观察了解,要充分相信他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应该敢于将安全管理的工作放心地交给他们去完成、落实,并将信任的概念根植于内心深处。
安全部门的领导是安全员队伍大家庭的“家长”,对安全员的关心爱护是他们的职责,也是搞好安全员队伍管理的重要举措。安全员们受到关心爱护,从内心深处会感受到一种被关怀的幸福感和安全员队伍乃至企业大家庭温暖的认同感。因此,我们的工作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为安全员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管企业有多少困难,安全员的生活、福利待遇应该尽可能得到保障,适当的福利待遇是企业与安全员之间“亲情”的表现,也是激发安全员队伍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二是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要关心安全员的学习成长,经常为他们创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协调好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建立简洁、有效的工作秩序,使安全员的素质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提高。三是创造丰富健康的安全文化环境。根据不同的节日、企业安全生产不同的管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展现企业安全文化的.活动和有助于提高安全员、企业职工素质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
三、以激励机制约束人,有效增强安全员队伍的组织纪律性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是安全员队伍管理的核心工作,激励本身是一种正面的约束,约束的同时也是一种反面的激励,这是搞好安全员队伍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应该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实现依法治理企业。许多出现安全事故的企业大多是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无法激励和约束安全员的思想行为,以致安全员队伍工作作风涣散,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安全管理制度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因此,制订和完善有效激励和约束安全管理机制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第二,赏罚分明。建立奖罚机制,分配制度是否民主、公平、公正、公开,安全员们均心中有数。赏罚分明,安全员气顺心服;赏罚不清,安全员心态不平衡,工作热情将大打折扣,在心理上会存在抵触情绪与安全管理工作也会日渐疏远。所以,不管在工资分配、奖金分配、福利待遇、评先评优等方面,都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
四、以凝聚塑造人,有效增强安全员的创造性
凝聚和塑造安全员是搞好安全员队伍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企业文化应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能增强安全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全体安全员同舟共济,团结奋斗。同时追求意义是人的本性,人们在追求意义中可获得精神满足,体现自身的价值存在,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巨大的驱动力。企业文化能改变那种各自为政、以自我为中心、从个人角度出发的价值体现,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一体感。一是以企业精神凝聚和塑造安全员。优秀的企业精神应该是企业职工整体品质的体现(当然也包括安全员、安全员队伍整体品质的体现)。二是激发安全员的潜能。充分利用各种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宣传手段迅速激起安全员潜在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这事关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是凝聚和塑造安全员管理队伍的重中之重。三是让安全员充满信心。金钱的鼓励,物质的刺激对安全员的创造性的发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凝聚安全员的心,让安全员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得以体现。因此,凝聚和塑造安全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安全员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从而看到个人和家庭的希望,让他们从心底产生凝聚力、向心力。
五、以发现培养人,有效增强安全员的自党性
要搞好安全员队伍的管理,应该善于发现安全管理的人才,培养人才,达到三个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互相转化目的,让安全员实现自我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拥有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一是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专业培训是企业为了实现安全管理水平和提高安全员素质的目标,有计划地对安全员进行专业管理培训,使之提高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艺、能力等素质,以适应并胜任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通过教育提高安全员的思想素质。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安全员思想素质,要时刻不放松地对他们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安全员的思想素质在受教育过程中得到提高。
三是树立主人翁思想。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学习、培训,在安全员队伍中树立“爱矿养家、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主人翁思想,引导安全员分清是非,团结友爱,扬善弃恶,使良好的风气健康成长。
四是培养安全员自我管理意识。以目标管理为基础,指导安全员自觉、自愿制订工作目标,变“要我做什么”为“我要做什么”,尤其注重目标的量化考核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做好安全队伍管理对提高安全员的综合素质,夯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需要我们在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4
【摘要】文章主要对建筑行业“0”事故的安全文化构建方式进行探究。具体是结合现阶段由于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化以及施工方案缺乏完善性等原因,造成施工现场事故频频发生这一实况,提出了构建“0”事故安全文化的建议。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落实施工过程管理等工作,希望在优化“0”事故的安全文化构建质量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行业;“0”事故;文化;安全事故问题;构建方式
1探析“0”事故的安全文化构建原则
一是全员参与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0”事故安全文化构建进程复杂化,内容多样化,整体性较强,所以其建立健全需要全体成员的协调配合。
二是目标明确原则。即明确安全生产目标,例如安全生产精神、职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等;
三是安全价值原则[1]。共性安全价值标准的建设,有助于培育与稳固全部施工人员安全价值观,此时其行为与企业安全价值标准整合为一;
四是“三结合”原则,即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结合以及安全文化构建与现代安全施工技术应用相结合。
2分析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问题的成因
2.1 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淡薄。
管理者对施工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安全工作运行的质量。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管理者没有全面贯彻落实与建筑安全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薄弱化,监察工作没有全方位落实;重视施工进度,不重视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养与技能培训工作;安全防护用具配置上缺乏齐全性。种种因素的叠加,为“0”事故安全文化体系构建活动的运行设置了障碍。
2.2 安全环境气氛相对缺乏。
现阶段,建筑施工环境色彩多以混凝土的青灰色以及建材的土黄色、深红色为主。基于建筑施工工序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高强度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人员易产生负面情绪,在施工压力与日俱增的局势中,受焦躁情绪的干扰,在设备操作等环节上很可能出现失误,从而加大了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2.3 施工方案完善性缺乏,施工手段应用不当。
具体体现在很多施工单位针对高危险系数的项目工程没有预先编制专项施工规划,以及部分专项施工规划未经专家论证批准就投入使用等方面。施工手段应用不当在很多环节上体现出来,例如黄土隧道没有依照七步开挖法施工;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支架施工技术应用环节中缺乏规范性等。此外偷工减料等技术质量问题若得不到根治,不仅会使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也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3 探究构建“0”事故安全文化的形式
3.1 准备工作充分,保证施工作业的顺畅性。
应该明确的内容是安全文化构建的始发点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其也是维持安全生产的关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在于建设良好环境、科学设置职位施工标准、管控人的危险行为,维持机械设备安全状态等,最终确保建筑项目施工处于顺畅性生产模式中。
3.2落实施工环节管理工作,强化防患意识。
科学的管理,是建筑行业达到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也是“0”事故的安全文化建设健全的关键。为了实现构建安全文化这一大目标,应该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并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机制的推行务必要使施工人员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将会获得怎样的惩罚,在安全管理机制的协助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有规可寻,有据可查。同时强化对重要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与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力度,鼓励他们积极学习规章体制,强化自律性;二是积极开展多样化安全文化活动,达到强化行业人员聚合力的目标,从而强化全部施工人员对安全文化体系的肯定度,此时他们将会拥有一致化的价值取向。
3.3总结“0”事故的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程序。
“0”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构建过程应该按部就班的落实以下步骤:承认—启动—执行—监督—更新。对安全文化施以这样的`构建策略,在协助施工人员强化对安全生产认知水平、稳固安全信念、培养与规范安全生产态度与行为等众多方面体现出巨大优越性。以下本文对“0”事故的安全文化构建程序进行详细的解析:首先,使目标明确化是“0”事故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基,建筑企业内部以及与建筑项目相关者均要对安全文化理念与工作持有肯定的态度,即承认;其次,在“0”事故的安全文化理念明确以后,“0”事故安全文化构建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为安全文化构建的基点;再次,在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转情况进行动态化监管。值得重视的是所有监察结果均要被详实的记录进企业整体事故报考体系内,对于监察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与总结出的新经验,可以与行业人员进行交流分享;最后,基于个体信念不断变化这一实况,上述与“0”事故安全文化构建工作程序不是一层不变的,其很可能与预期规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0”事故安全文化体系在构建进程中每一环节实际运行状况应该呈现在企业安全知识系统内,且具有时效性,对各类新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确保安全知识系统更新的科学性,编制并推行有效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手段,协助有关人员强化安全理念,从而使“0”事故安全文化体系在行业中的地位永垂不朽。
4 结束语
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认识到目前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0”事故安全文化构建的可行对策与流程安全文化的建立健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需要施工单位不断的应用新兴管理手段,不断的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将风险管理、知识管理、技术管理融入进“0”事故安全文化体系构建进程中,为“0”事故目标的实现注入能量。
参考文献
[1]张建设,李瑚均,崔琳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全损失构成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08:151-156.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5
摘要 工地人员复杂,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较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另外,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未落实到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责任追究制度未真正落到实处,奖惩不分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控制
1前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城市化建设以来,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加大,给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要求,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安全全,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管理与安全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建筑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程,需要从勘察设计阶段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
2.1勘察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从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阶段从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就应该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单位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紧密合作,根据工程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行仔细的勘察,综合考虑工程施工中所有要素,包括水、电、气气、通讯等。勘察设计单位需要通过勘察,搜集相关的资料,严格的遵守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严格的遵守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切实为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供安全保障。
2.2准备阶段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完成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制,这时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在相关理论依据上,根据以往的经验验,保证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单位选择等都能够满足安全要求求。工程招标规范制定过程中,承包企业评价体系建立必须加入安全业绩标准加入安全业绩标准,由相关的安全专家一同参与工程安全评价工作价工作。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过程中,除了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外工质量外,也需要将施工安全作为选择的重要指标。关于施工许可证的申请工许可证的申请,还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项目安全方案,在安全方案中必须包括项目安全评估报告全方案中必须包括项目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责任、安全施工措施等具体的内容施等具体的内容。
2.3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实施施工方案过程中实施施工方案过程中,监理方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安全审查,对有关内容进行总结,将安全检查工作作为监理单位工作重点将安全检查工作作为监理单位工作重点。同时,这一阶段必须对工程质量须对工程质量、安全以及进度进行有效的监控,施工单位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施工安全责任任,将责任划分到具体的部门,甚至是个人身上。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配备安全管理员,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需要对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另外,在不同施工阶段,需要根据周边环境根据周边环境、天气变化、现场情况的不同,积极采取妥善的安全防护对策安全防护对策。
2.4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安全问题,采取妥善的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建筑生产状态态,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基础益的'提升提供基础。一方面一方面,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理体系。从合理的施工组织、施工计划、安全责任、安全资源等具体的方面入手等具体的方面入手,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提升施工操作安全性性。另一方面,必须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奖罚制度罚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安全控制措施
3.1加强对人为因素的安全控制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人为、物质以及环境三大安全影响因素中素中,人为因素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施工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自身失误作不当或者自身失误,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须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具有可控与不可控双从属性可控双从属性,给安全控制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切实的提升人为因素控制效果的提升人为因素控制效果,必须在施工现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行安全检查,通过有效的分析判断,建立动态化的安全控制体系系。在人为因素控制中,应该强化安全教育,从心理层面提升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2对施工现场物体的安全控制
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施工机械、施工材料等如果处于不安全状态全状态,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这些物质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必须对这些物质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确保施工材料摆放安全全、施工机械处于安全状态,切实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全,促进安全生产。
3.3对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控制
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与文明施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为了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性全性,需要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妥善的控制。不仅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定期的整理工场地进行定期的整理,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及时处理施工垃圾工垃圾,营造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安全管理人员若发现施工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工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的进行解除,消除安全隐患患,创建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为安全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
3.4加强对施工生产的科学控制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材料运用到建筑工程中材料运用到建筑工程中,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水平,有效的保障了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有效的保障了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当然,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工艺、新材料的使用,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安全控制,优化安全管理策略管理策略,从施工单位内容入手,提升安全管理意识,施工人员必须能够学习新的知识员必须能够学习新的知识,运用科学的安全控制手段,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系统工作,贯穿于工程的整个阶段贯穿于工程的整个阶段。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中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施工中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建筑施工生产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安全的状态下。安全控制是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执行部分也是安全管理的执行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保障供安全保障。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为建筑工程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妥善做好安全管控工作,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绍杰.浅析控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015(3):155~156.
[[2]莹洁,高攀,冯高乐.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87~89.
[[3]赵健文,田玉格.浅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J].建筑安全,,2016(13):205~207.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6
1、建筑施工安全监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建筑单位思想不重视,监理单位管理不规范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监理,许多建筑单位大都不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甚至出现不依法报建、招标、不按照规定实行监理工程、不依法进行图审等现象。对安全监理缺乏相应的认识,没有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部分建筑单位的专职安全员数量少,专业素质差,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另外监理单位在管理时不规范,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有些监理人员利用职权来进行“索、拿、卡、要”,监理单位对此又疏于管理。另外监理单位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监理制度。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安全监理人员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理的职责不清,无法落到实处。大部分的监理单位把重心放在对工程质量的监理,对施工时的文明和安全却放在次要的位置。如监理单位对安全检查的内容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在监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把关不严,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关键程序、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这样导致了隐患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排除。此外部分监理单位缺乏相应的安全监理人员,部分监理人员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不能够对安全技术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有效地实施,不能进行有效地安全监督。
1.2建筑市场的不规范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仍然没有规范,导致了安全监理工作难以正常地开展。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当前的建筑市场实行工程招标制度,市场竞争不规范。因此有些企业为了取得工程项目能够低价竞标,一般将造价降低10%~30%,引起施工队伍的安全施工费用削减,从而削弱了对施工时的安全监管。由于在工程建设时,施工的企业结构关系复杂,转包、违法分包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对安全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大量的农民工投身建筑市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少,承包时的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监理人员难以有效地协调,整治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的方法
2.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部门对安全监理的监管国家要加强对安全监理的法律法规的配套和完善,除了明确安全监管的责任和工作内容外,也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安全保障体系、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条款等,并与其他法律相衔接,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法规体系。此外政府行政部门要注重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注重统一性;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管,严格执行监理准入制度。在净化监理市场、规范监理行为的同时多加指导、帮助、督促,客观地进行处理分析安全事故。并提高监理取费标准,提高监理人员的待遇,政府应尽快出台新的取费标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其实施。
2.2加强对建筑和监理单位的管理监理单位要加强对内部的管理,制定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监理责任。在监理人员方面要增强他们安全控制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严格认真的安全监理业务培训,明确安全监理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安全控制的技能,使得他们在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能够较快的进入监理角色。此外还要注重对建筑工程时的安全监理,由于每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要根据相应的情况,确定不同施工阶段的监控重点,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务求明确该工作的安全进行。实行安全监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筑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的危险进行判断和预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因此监管单位就应该根据相应的法律依据,通过合理有效地方法来进行安全监管。在此基础上配备专业安全监理人员,提高安全监理水平,采用危险预控技术确保施工安全。与此同时,建筑单位也要加强对安全监管的认识,提升安全监管的重心,尽可能的`选择先进的安全管理设施,建立可靠安全管理监督机制。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2.3加强对市场的规范管理要注重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规范建筑施工的准入制度,提升施工企业对施工安全的规范性,从源头上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的开展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承包单位行为。切实解决违法分包,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建筑市场,为开展监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目前采用监理招投标制度是在施工招投标的方法和体系上建立的,笔者认为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要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体现平等互利原则,除了强制监理的项目外,可以采取自主招标的方式,营造出一个自由的市场环境。
3、结论
安全生产作为建筑行业最重要的因素,应该引起多方的关注。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理不能够只在口头上,这就要求监理人员要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不但要了解施工安全的相关知识,也要学习法律、法规;施工单位也要健全自身的安全保障体系,有效地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监理目标。使得安全监理能够体现人本精神,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安全监管,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实现安全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够做到未雨绸缪,确保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在高歌猛进,但是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以及某种客观的原因,很容易诱发一些安全事故,我国的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还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建筑工程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高层建筑;安全管理
人是建筑施工的基本劳动力,在建设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等,导致施工单位的管理难度很大,很容易发生某些事故。通过有关研究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部分事故的发生都是由施工人员的工作失误所造成的。因此,加大力度对施工人员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的研究分析,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减少事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1人机工程学的含义
人机工程学又称人因工程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环境以及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结合使机器和环境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保护人体安全的一门学科。其有机结合了生理学、心理学、机械学、生物力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成果,形成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预防和减少事故及疾病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影响施工人员的心理因素
2.1侥幸心理
有些施工人员在日常的操作和工作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不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和工作规程,认为偶尔的违规操作不会造成生产事故的发生,长此下去,很容易形成一个坏的习惯。比如,在施工现场都会有很醒目的标志,提示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要佩戴安全帽,但是总会有些人不遵守规章制度,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不会发生事故或者就算有事故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把安全提示当回事,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2.2叛逆心理
有些施工人员感觉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很丰富,在工作过程中不听从别人的指挥和要求,对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的一些工作标准和规范置若罔闻,不遵照执行,甚至还会对管理人员产生反感,寻衅滋事。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且还会大大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3逞能心理
有些施工人员有着很强的虚荣心,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比其他人强,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和显摆自己。别人做不到或者不敢做的事,他就会去逞能,让别人感觉自己技术高、胆子大,很容易诱发一些安全事故。
2.4效仿心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由于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意识比较差,发现其他人员进行一些违章的操作后,不仅没有发生事故,而且还省时省力,也不会被管理人员发现,然后他就会放弃自己之前正确的工作方法,把这种错误的操作方式当作日后的工作经验,盲目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算有些施工人员明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操作方式,为了不被其他人排挤,他也会跟随效仿,这种效仿心理会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3施工人员的疲劳作业
事故的发生不是必然的,发生之前一定存在着某种诱因和条件,施工人员的疲劳作业就是安全事故的一个很重要诱因。由于施工人员工作时间太长、劳动强度过大、施工速度过快等原因,导致身体的能量消耗过度,身心感到疲倦,身体的各项机能明显减弱,工作能力严重下降,此时,如果仍然继续工作,很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对机体疲劳的分析,预防和控制施工人员的疲劳作业。依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成果,疲劳在建筑工程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其中生理疲劳又可以分为全身性疲劳、器官疲劳、脑力疲劳、技术性疲劳。
3.1全身性疲劳
由于一些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某些体力繁重的工作,导致自己身体的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浑身乏力等,进而降低工作能力,增加错误操作的发生率。比如,建筑工地上的砌墙工人,平均每天至少要砌2000多块砖,再加上每块砖都还要进行铺灰压实等动作,每天的工作量十分繁重,致使这些人每天下班后身体都会感到严重的疲劳。
3.2器官疲劳
由于一些施工人员经常长期使用身体的某个器官进行作业,很容易使这个器官使用过度,造成损伤。比如,建筑工地的电焊工,由于要经常面对电气焊所发出的火光,即使戴着防护罩,也很容易对眼睛产生影响,造成视觉疲劳。
3.3脑力疲劳
由于工地上建筑工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能看得懂施工图纸的很少,这些人每天都要长时间地对着图纸进行研究分析,并且研究和分析图纸又是一项非常费脑的工作,很容易使他们头昏脑涨、失眠、乏力、精神不佳。
3.4技术性疲劳
某些技术人员,工作时精神要继续保持高度集中,长时间的作业很容易使他们脑子和身体感到疲惫。比如,工地上的塔吊驾驶员,工作中既要准确控制方向杆,还要严密考虑合适的升降位置,再加上在高空中作业,神经系统要经常保持高度集中。
3.5心理疲劳
某些施工人员,因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繁琐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或状况时,很容易产生心情烦躁、易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状态。
4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4.1严格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拥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才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自己要积极主动地起到带头作用,为其他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引导所有施工人员良性心理的有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同时,管理人员还要严格做好日常工作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查清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另外,要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对一些抱有侥幸心理、叛逆心理、逞能心理等不良心理特征的施工人员要严格批评或惩罚,让其尽快放弃和改善那些违规操作和不好的心理特征,对那些热爱岗位、主动遵守纪律的要进行鼓励并嘉奖。
4.2科学合理地改进工作体制,防止施工人员疲劳作业
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结合施工人员的身体条件,有针对性地为施工人员合理增加一些必要的休息时间;要尽量抛弃那些轮班的工作制度,因为这种制度很容易导致他们的生物钟混乱,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效地恢复体力,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生产安全,如果必须要进行轮班,要合理提高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施工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建立休息制度,合理增加施工人员的休息时长,一般情况下,工人在正常休息一晚上后身体基本上可以得到恢复,但是对于那些进行高强度劳动的施工人员,一定要适当增加相应的休息时间,确保他们的身体在下次工作前能够恢复正常;一台机器由一名技术人员操作,相当于很多普通人的劳动量,增加工作的机械化率,采用人机配合,不仅能够大大地减少施工人员的体力消耗,还可以明显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水平[4]。
5结语
我国的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为了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能够持续地安全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合理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并且用到实处,妥善处理好施工人员的心理特征和疲劳作业问题,不仅能够改善施工人员的不良心理特征,防止疲劳作业,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牛美玲,张孟辉.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高校课桌椅评析[J].统计与管理,2016(8):132-133.
[2]白仁飞,张昊强,苏才学.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应急救援设备设计[J].品牌研究,2015(2):182.
[3]王洁.基于CDIO理念的“安全人机工程学”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7):61-63.
[4]张义峰,唐铭,张新超.安全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30.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8
摘要:安全生产事关建筑行业的成败,笔者从我国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出发,提出了提高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措施。此外,建筑企业还必须注重将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科研手段引入建筑市场,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加强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1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建筑行业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关于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约有250余部,尤其是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2004年出台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促进我国建筑市场和行业的规范和安全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些已有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依靠现有规章制度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只规范了特定施工阶段并未涵盖建筑生产全过程等,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不到位使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无法可依。
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高
按照现行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但是由于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漠,忽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
1.3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监督检查仍然停留在突击性、专项性的事后检查,缺乏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和追踪问责机制。对于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客观、公正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中缺乏严肃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2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2.1完善法律法规,使建筑业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尽快出台切合实际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在其中明确监理方在安全管理中的权力,例如工程开工前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如果施工单位未获批准自行开工的,就暂扣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特殊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如未编制的要进行严肃处理,此外,还要进一步明确总监理工程师的权责等。
2.2完善政府安全监管体制
由于建筑行业施工过程和最终产品(大多属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特殊性,如果缺乏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势必陷入混乱状态,故而必须建立科学高效严格的政府安全监管体制,加强政府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做到“管建结合,相互促进”。
2.3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推进建筑业安全生产
2.3.1运用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施工现场各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建立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监督的远程监控体系,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品的不安全隐患扼杀在第一时间。同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以降低潜在的施工风险。
2.3.2鼓励建筑安全科技的研发、推广
虽然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在这个科技爆发的时代,建筑行业也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例如可以建立“高校—科研机构—施工企业”三位一体的.产、学、研互动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同时促进科学技术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的转化。
2.3.3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
新型材料的产生以及在建筑施工领域的运用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提供了契机。例如高性能混凝土、墙体节能保温材料、节能保温绝热材料等既能满足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又能使整体建筑更加安全。
2.4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安全生产设备的购置及其日常维护费用;第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和安保技术的开发推广费用;第三,为施工操作人员配备法定的劳保用品、用具、设施等的费用;最后,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所需的费用以及紧急救援和日常演练所发生的费用支出等。可以说上述四项费用是构成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投入,缺少任何一项都会为企业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但是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增大眼前利益,大量缩减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仅使企业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保证,同时也导致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低下。
2.5提高施工人员素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针对上述建筑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的现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如建立日常培训制度,并由政府拨款或强制施工单位设立“施工人员教育培训基金”,做到专款专用,专门用于施工单位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业务素质及安全意识的提高。
3结语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其所掌握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高效整合,最终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这就凸显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高难度。因为不安定因素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集聚,然后在某一环节全部爆发,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注重对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市场,2011(32).
[2]陈燕.论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9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促进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因为建筑施工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利用合适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在文章中,根据施工技术管理以及建筑安全重要性的分析,阐述增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安全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安全;影响
1前言
促进建筑施工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能够保证整个建筑施工工作的有效实施,也能促进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并对其积极研究,以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2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实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2.1增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单位内部的经营状况与实际的管理水平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要促进施工单位工作的科学、合理实施,一定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同时,施工单位为了促进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基础上,还需要增强工程施工进度。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促进施工技术的完善性和积极发展,不仅能保证施工单位工作效率的积极提升,还能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总体实力,从而为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奠定基础[1]。并且,施工单位为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还需要促进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并保证技术管理模式的有效利用。建筑施工单位实现技术更新,主要是因为在建筑施工中,整个工程工作较为复杂,在施工单位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工程中的各个工作、各个工种都需要对其全面管理,以使建筑施工工作在实际期间能够规范进行,促进施工效果的有效完善。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社会发展中,建筑行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机械不断应用,从而使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得以积极提升,并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激烈竞争发展趋势下,施工单位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这样不仅能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还能提高其市场上的发展地位。
2.2实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施工单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实现安全施工是建筑单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将安全性作为主要的实施原则,不仅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健康,还能促进建筑施工单位的有利生存和进步。所以,施工单位在工作开展期间,首先,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按照我国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员在工作实施期间能够落实自身职责和义务。并且,施工单位还需要实现安全施工与整体管理工作的结合发展,施工企业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制定出合适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在夏季施工工作中,施工单位可以针对白天的温度调整施工时间,以做到降温降暑的作用。
3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安全的对策
利用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实施管理,能够使施工单位对安全进行规范管理。因为施工技术能够体现出施工单位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总体水平,所以,利用有效的施工技术不仅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还能充分挖掘施工人员的潜力,促进施工技术的在实际施工中有效利用,在保证经济效益有效提升的同时也更加确保了建筑施工安全。
3.1增强人才管理
施工单位要加强人才管理工作,因为内部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实施工作,特别是在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促进技术责任制度的积极完成。所以,施工单位需要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以使自身价值充分得以发挥[4]。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检测制度,保证能够对项目的实施质量严格控制。在对人才进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为其建立奖罚机制,以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促进施工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施工单位在对人才进行积极培养过程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自身能力,能够使他们形成更优秀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积极提升。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源成为各个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对人才进行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规范的操作,期间,可以对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法制教育工作,以使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得以增强。
3.2强化市场准入资格
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进入市场中的准入资格,我国相关部门作出明确规定,对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施工单位进行评价,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促进安全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以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运行。同时监管部门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期间,制定出合理的培训制度,以保证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专业素养得以提高[5]。在这种制度培训下,不仅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还能在整体上提高施工企业的自身地位。现代社会面对较为激烈的竞争局面,因此,作为施工单位,不仅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还需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如:一些施工企业在管理工作中技术使用方式不到位,制定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造成74人遇难2人受伤的恶劣安全事故,就是没有严格施工技术管理的结果。
4总结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建筑实施的核心因素,不仅能促进经济效益,而且还能稳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提高建筑企业的自身形象,促进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中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斌.矿山采空区建筑安全与施工技术分析[J].煤炭技术,2013,32(4):115~117.
[2]汤晨.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4868~4869.
[3]韩军胜.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5(29):129+130.
[4]招红星.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1868.
[5]王锁庆.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安全的影响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7):116+117.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0
建筑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安全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故必须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水平,增强施工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安全性,为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必须将建筑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对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的科学掌控,最大程度的增强建筑的安全性。
1.增强施工技术与管理以及建筑安全的作用
1.1增强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施工企业实际的管理水平,受其内部经济情况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为了增强施工企业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必须要编制出高效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经济收益的最大化,需要在确保施工质量过关的前提下,对施工的精度进行合理的调整。面对现今这样的社会,增强施工技术的完整性与普遍性,不仅可以显著增强施工企业的施工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小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施工企业在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上的双重丰收,其必须实现施工装备的优化以及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而增强自身的施工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2实现建筑安全的作用。建筑安全不仅是工程施工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而通过科学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便可以对施工企业施工安全的规范。施工技术不仅代表着施工企业的人员素质,同时也是企业施工总体水平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借助先进且有效的施工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增强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可以将施工人员的内在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实现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而在最大化工程施工经济收益的同时,为建设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提高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为了显著提高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水平,为建筑安全提供保障,施工企业必须要不断的提高人才管理水平。由于施工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较高且又是一项比较长期的工作,尤其是技术管理工作。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系统,进而推动技术责任制度的贯彻落实。由此可见,施工企业必须要为技术工作人员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而技术人员在工作时也要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将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安排相关人员编制出科学的检测制度,进而确保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项目质量的严格掌控。此外,在人才管理时,还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最大程度的激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上进心,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开展人才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化水平,同时还可以培养其优秀的职业道德,进而为整体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才管理的工程中,还要培养并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其在现场施工时,能够不断的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增强施工的安全保障。2.2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除了加强人才管理之外,施工企业还必须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在这一点上,我国有关部门曾作出规定:对安全施工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施工单位进行评价,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保证企业可以稳定、健康的发展。与此同时,安全监管机构在培训施工人员时,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培训制度,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进而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由于现代社会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不仅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完善,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增强建筑安全性。
3.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增强施工技术与管理以及建筑安全的作用,同时对提高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与提高市场准入标准。总而言之,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提高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增强建筑项目的经济收益,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地位,为其日后稳定、长远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恩庆.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安全的影响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55.
[2]饶剑峰.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6,19:284-285.
[3]沙金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5,03:277-278.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1
1、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在建筑行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建筑过程当中的建筑管理工作,因为建筑管理工作在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十分的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和相应的建筑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建筑过程当中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一些机构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性使人们将建筑管理工作尤其是安全管理重视起来,以保证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够正常的进行发展。
2、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设与施工单位方面。在建设与施工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建设单位方面。一些施工单位为了经济利益存在着大量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行为,比如:无证施工、强行压缩工期、长期使工作人员进行疲劳作业等等。这些情况不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②施工单位方面。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当中的建筑管理工作没有给予相应程度的重视,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意识,导致工程的管理单位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另外还存在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所做的安全措施缺工作不到位,给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2.2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方面。
①施工从业人员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从业人员大多数以农民工为主。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其安全意识比较落后,另外由于对工作环境不熟悉、缺乏安全意识、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等因素导致农民工在实施作业时常常会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者进行错误操作而出现意外。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会要求施工人员进行一些违规操作,并且在进行工作之前不会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训,这也为建筑施工里面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②建筑安全监督方面。我国相关的安全监督部门在进行安全监督工作时,存在着监督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部分的监督人员在践行监督工作时存在着突击现象,因为监督人员在进行监督是存在着人情化的现象也是你目前我国建筑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2.3建筑市场及其他方面。
①分包管理问题。由于我国的施工人员的以农民工为主,文化水平较低许多的分包队伍对工程进行分包工作时并不注重安全管理,导致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②技术落后。由于技术方面的落后,导致我国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运用到一些传统技术,但传统技术的危险指数相对较高。
③安全评价不科学。当官的监管部门在金星安全。检查评分估计施工状况是否安全时,通常都是运用静态,被动的评估方法,不能充分地反映建筑施工时所存在的问题。
3、强化建筑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虽然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过来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但实际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以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脚步。另外,当遇到交叉部门负责同一个问题时,还需要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3.2有效地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我国建筑管理工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提高管理管理意识,尤其是安全管理意识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相关的企业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对于管理人员要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管理意识进行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当中的作用。对于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减少施工人员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的情况,从不同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指数。
3.3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是最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因此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在施工现场需要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良好的防护工作,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建筑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嘈杂,粉尘污染是否严重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建筑施工人员从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以及颜色等进行相应的人为控制,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4、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等问题。因此,相关企业部门以及施工人员都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以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可以更好地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且相关部门需要将工作力度加强,并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彭本.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2]苗立群.政府治理视阈下陕西省建筑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3]时连彬.建筑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12(05):10~12.
[4]崔占辉.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94~95.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2
摘要:安全管理无小事。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就当前来看,目前在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上还有待优化和完善。本文从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入手,就如何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思路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更好地促进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思路
1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安全高效的管理。但是近年来日益频繁的建筑安全事故,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较多。例如1124江西丰城发电厂施工平台坍塌事故,导致74人死亡,2人受伤的悲剧。这是血和泪的教训,再一次敲响了安全管理的警钟。因而在安全管理中,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现状的分析和优化,并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找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并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当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我认为问题有以下几点。
2.1缺乏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
作业计划书是由技术人员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程序进行计划的对建筑施工作业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计划书需要经项目的相关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后才能够实施,实施过程中也要受到安全管理人员的严格监督,保证风险削减措施的有效落实。但在有些时候,安全作业计划书不是通过项目的多个管理人员讨论而确定的,而是为了应付检查,由某个技术人员一人完成。这样一来,安全计划书中的内容就将显得不够完善,也使得安全危害因素得不到清晰的识别。这样的安全计划书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没有多少指导意义。
2.2安全能力评估和安全专项培训力度亟待加强
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文化素质低,对于安全生产的理念认识不够深刻,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淡薄。而且,安全管理人员中的大部分选用的是工人岗位中的工作者,这也就使得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素质不高,对于不断改进的先进安全知识吸收运用能力不足,对新标准、新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也导致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发现不出安全隐患,不能有效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人员能力评估和考核不到位,也是难以完成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因,这样会使得安全需求培训不够明确,培训效果不明显。
2.3安全管理投入有待加强
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为了过分的追求效益和进度,往往在施工中拼命的压缩成本和工期,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因此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上述1124丰城发电厂施工平台倒塌事故,从初步调查来看,主要是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提前将安全防护措施拆除而引发的悲剧。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投入严重不足,在安全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使得本应避免的悲剧没能避免,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安全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4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有待完善
监督检查是有效防止违规行为并且排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但很多施工现场对安全施工的监督检查工作比较松懈,大部分时候就算发现了问题也没有将问题及时解决,而是进行口头要求整改,这样的监督行为只能达到很小的效果。同时,许多工程项目甚至没有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表的检测记录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填写的[1]。
3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思路的探讨
3.1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全员安全教育与培训
为了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证安全管理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意识的重要工作。根据对建筑实际施工的安全事故统计中,有八成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从基础做起,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教育培训中,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制造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环境,使安全理念深入员工心中。同时因为员工的层次不同,培训需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有效的落实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这之中,对操作员工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重点展开[2]。
3.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制度,才能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推行安全管理体制,使得员工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规范员工的操作流程。这就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得到有效的建立和落实,将具体的职责落到实处,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才能更好地适应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最大化的满足建筑安全生产的需要。对于不履行职责的情况应切实加强对其的处理,切实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投入,尽可能地确保整个施工任务得以顺利安全高效的实施。
3.3完善安全检查系统,加强监管力度
安全检查是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内容,安全检查作为对建筑安全管理的有力措施,渗透于整个施工生产的各个方面,应该得到重视。这样有利于对于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有效改进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那么该如何加强安全监督力度呢?第一,安全检查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所以应该做好安全检查的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实际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和隐患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还要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的施工行为是否安全,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满足要求。第二,若是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口头要求,而要确保问题的解决和隐患的消除,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安全。第三,要使用科学高效的检查的方式,可以使用专业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检查工作的效率,避免出现检查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
3.4对安全资金的使用进行规划,保障资金合理使用
安全资金的削减和浪费也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保证安全资金的合理规划,也就是为施工安全做了保证。一个好的资金规划要坚持合理应用、不削减、不浪费的原则,不能出现单方面削减资金投入或者人为因素削减必需的安全资金的现象,也不能过度增加安全资金的使用。应该根据建筑生产中的各种因素,合理控制安全资金的加大或减少。对于安全资金的规划,一是要满足有关的规定和要求,配备足够的安全监测设备,建立足够的安全设施,并且保证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资金的充足,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二是要及时使用安全资金对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使用性能更加稳定的新设备,减少因设备设施老旧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生产安全。此外,整个建筑施工中严禁为了成本而忽视安全的问题出现,有效的安全方面的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尽可能地确保安全方面的投入满足实际需要,切实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时刻绷紧安全弦,才能更好地合理的利用安全资金,确保安全任务得以高效的实施,最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与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密不可分。在进行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时,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风险消减措施,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强调对生产管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合理规划安全资金使用。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具体解决,促进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2):16~19+100.
[2]杨菊欣.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建筑安全,2009(6):16~18.
[3]郑敏.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7):147~148.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3
摘要:根据目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状况,阐述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介绍了安全监督管理中参建主体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并提出了优化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有利于杜绝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
安全监督管理在祖国大开发建设时提出并建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并且通过多年祖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设立伊始目的在于监督管理工程安全及质量情况,防患于未然。然而,在建筑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一些地方因为技术、管理、预防措施等各种原因的疏忽,造成了一些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所以安全监督管理是国家保障、监管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目前的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安全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有效的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而目前的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很完善,具体反映在“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下,不能够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提高建筑安全生产能力。造成这些问题既有现在技术水平的制约,也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脆弱的因素,还有施工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等原因。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管控措施不够严密,规章制度不具备衔接性,无法有效的对监管工程人员的操作能力、自我防护指导管理指标、技能操作证书以及安全技术指标、监督审核过程和办法,形成一套具有严密逻辑性、科学性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结合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形成人力资源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卫生法制建设、安全监管约束机制、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投入研究等。随着国家步入高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大环境下,建筑监管职能部门就提出了“企业对安全负责、行业对安全管理、国家对安全监察、群众对安全监督”的新的管理体系,这是作为国家由单一市场化监管逐步过渡到全民监管的新时期安全管理体制的一种尝试。新的安全监管体制明确要求,相关施工企业要严格把好安全责任监管的第一道岗哨,做好自纠自查,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培训工作。而在建筑行业中要推动施工企业的带头作用,提高安全施工的科技化水平,从要因方面全面杜绝老旧的施工体系带来的较大的安全隐患。国家监察则是要立足于服务,带动行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同时需服务好施工单位及广大群众,形成全民监管“我”服务的理念,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管控制效率,最大程度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
在我国成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之初,就将安全监督定义为保障国家经济合理运行、推动保障、协调组织等国家对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同时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监督管理则是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技术规范的合理应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手段。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将预防措施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从而把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应用到安全监管中,这样的安全监督管理将能够很好的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并且能够从各施工阶段把控工程安全整体走向,提前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找出并排除潜在的危险源,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2)监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同时还要指导并督促完善建设、监理、施工等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求能够达到彻底消除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安全隐患或者使用的产品对建筑施工可能造成危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控。同时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经济上的可行性彻底消灭工程施工隐患,排除来自已知方面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减少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发生所造成的后果。
3)在现场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中,要定期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体系进行检查以及对施工企业安全年度考评进行复核。这不仅是对施工企业内业资料的核查,同时也是从企业管理及相关登记资料中发现企业安全管理漏洞,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自纠自查的能力。帮助企业从管理顶端消灭安全隐患,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相匹配的标准和方法,使企业安全管理能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效率,将企业安全制度规范化,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能力。
4)将每一阶段的安全教育作为企业开始施工前的必要工序。安全监管教育先行,良好的监督在于将国家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相配套的地方标准进行宣贯,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审查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工作的`落实,从而保证各层次的施工作业人员及参与施工人员都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也能够在施工作业中提高安全预防和处置能力。通过施工安全检查、安全月度总结,使安全教育及安全宣传工作常态化,同时有效推动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提高生产者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5)安全信息化推广。建筑施工安全变革日新月异,安全管理信息越加多样化,而安全监督管理还要承担起政府对安全施工指导信息及相关施工单位研发总结的安全管理心得的总结和推广工作。这项措施能够很好的使企业落实国家安全法规及制度的同时还能推动各企业安全监管技术的革新,也能够很好的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发现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加强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反馈,实行动态管理,全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3安全监督管理中参建七方主体的主要责任及义务
建筑施工七方责任主体在施工前按照质量监管要求需要签署质量承诺书、项目主要负责人授权书、接受授权书等相关质量管理书面保证材料。而在安全监督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书面签署的约束材料,所以往往施工前的一些小疏忽无法有效的约束并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控意识。而目前安全监督管理更多的是关注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投入及保证措施,而忽略了参建各方所涉及到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各方在安全监管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
1)建设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在申领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安全施工措施方案;报申请监督时需提供安全文明施工计划及投入情况;在开工前要将工程周边环境、人文风俗、地质水文资料、气象资料、施工既有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国家保护文物情况、地下人防工程等情况向施工及监理单位做详细的书面交底;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安全防护器具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规范进行明确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及月度安全总结工作。
2)监理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在接到建设单位的前期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做好安全监督管理计划;设置相对应的安全监管人员,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投入,安全防护设备是否合格等相关安全配置的完整性;在施工过程中从安全资料、现场安全设备搭设及投入等方面全面旁站和监管。
3)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工作:按照要求缴纳安全文明施工保证金,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安全文明投入以及能够很好的设置安全文明体验区。还要做好对建设单位所提供交底的汇总整理,并及时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基础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安全设备投入,优化施工技术,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4)勘察单位安全监管工作:依照具体勘察结果对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地质地貌、开挖地基边坡土体、地下水高度及分布等的交底工作。
5)设计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对各设计部位承重方式和承重结构进行交底,并从设计方面分析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出具书面施工指导意见书。
6)试验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对提供的各项材料进行精确的试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将有问题的报验及时通知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自纠自查,并对存在问题部位进行防护和检查,杜绝因质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4优化安全监督手段
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严格贯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日常巡查和问题整改的跟踪监督工作,同时也要对人民群众的投诉举报认真落实,督促整改。在原有安全监管体制下,精简安全监督管理流程,简化不必要的监管流程,做到随时检查、即时整改,建立健全全民监管体系,监管现场施工人员的同时对周边常住人员进行调研,从各个角度监管施工安全,极大程度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语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作为国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监管手段,是稳定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从根本上深化并依据社会发展而改进现有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安全监督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并且要推动安全监督管理走在施工及生产的前沿,极大程度的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4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和北斗技术的发展,利用高精度定位技术监测建筑安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高精度定位技术;建筑安全;监测;位移
1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经过几十年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按照建筑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的规定,目前城市中已经有一部分建筑进入了寿命中期或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物一旦达到使用年限,耐久性、可靠性、安全系数都在逐年下降,并且随着高层建筑建筑、大体积建筑数量剧增,新建筑物可能造成原有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影响。因此,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据检测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与分析,建立一个理论充分、切合实际、规范可行的城镇房屋建筑物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是变事后管理为事前预警的良好做法。对建筑物安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今后其安全状态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一方面人民的安全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相关责任方可以根据安全评价的结果对因设计、施工、以及使用不当等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的房屋建筑物进行及时的加固与维修,降低房屋建筑物破坏的风险。
2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不断成熟,同时推动高精度GNSS行业迅速发展。自1994年以来,在经历了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两个阶段的研制之后,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不断建立和完善,到2012年已经完成对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并正式提供卫星导航服务。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高精度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15.30亿元。未来,我国高精度GNSS行业将保持高速发展,2015-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90%。
3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3.1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既有建筑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在风荷载、地震荷载、自重等荷载以及地基土排水固结、相邻基础间距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引起的建筑物一定的水平变形和竖向沉降。只要变形在一定的允许限度内是属于正常现象,不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但若超过规定的允许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造成建构筑物的垮塌等严重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在建筑物使用周期中一定要进行安全监测,发现变形位移超过允许的最大变形位移及时加固建筑物。
3.1.1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根据建筑物形变产生的机理分析,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改变了结构的受力状态,使得建筑物逐渐发生了倾斜、水平位移,这种变形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变形初期无法依靠人工观察发现建筑物的形变,即使依靠传统的监测设备:经纬仪,静力水准仪和位移计来测量建筑物的倾斜度,水平位移,不仅效率低而且误差较大,很难做到实时监测和数据的动态传输。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定位的建筑物形变监测系统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的建筑变形物监测系统通过三维引擎建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实时监测建筑物的位移。通过测量既有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及时报告其变化量和趋势分析,发出预警报告。
3.1.2建筑物沉降位移监测。建筑物的基础埋置在地层中,地层环境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地下水位变化、流沙等因素会引起建筑物竖向位移,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借助高精度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位移变形速度、区域位移量。地质沉降监测要求定位精度非常高,一般采用双频高精度北斗卫星接收机,能输出伪距等信息,还可以输出高精度定位解算需要的载波相位等数据,非常适合地质沉降的高精度测量。
3.2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尽管我国施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技术方法仍不够先进高效。将高精度定位技术与运输设备、起吊设备、打桩设备结合,直接加速了施工的速率,提高了施工质量。摆脱了过去依靠人工监测的不智能、不灵活、效率低、失误率高、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
4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优势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监测大部分还是使用传统的人工监测手段,浪费人力财力,并且精度不高。从人工手段转向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手段已是大势所趋。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拥有新兴的空间定位技术相比于传统技术,其优势体现在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更准确的高精度三维定位,不受气候影响的24小时监测并且可长期连续运行,测点间无须通视。随着国家对高精度定位的大力发展,该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5结语
尽管高精度定位系统与建筑安全监测要结合起来一起工作还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以及工程实践,但是随着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两者的结合一定是今后建筑安全监测发展的重要目标。利用更科学的方法使人民生活的更加安全,利用高精度的算法减少因人工监测误差导致的建筑物破坏,减少国家经济损失,造福国家和人民。
参考文献
[1]陈伏州.北斗高精度技术在城市安全领域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6(6):29-30.
[2]郭理桥.北斗高精度技术在建筑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J].建设科技,2016(6):14-15.
[3]吴焕琅.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地质沉降监测[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3,13(12):78-81.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5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建筑行业在运行中产生新的问题,导致施工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在实际项目推进和管理过程中优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需要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认真思考并积极实践。本文对于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述了相应的预警管理策略,旨在提升行业的整体安全素质,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整体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
1建筑安全事故的基本成因
任何工程都存在风险,对于建筑安全事故来说,进行成因分析十分必要。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成因的复杂性,也要对问题进行充分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对于成因的多样性,要在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对原因的基本逻辑关系进行排列,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管理和避免。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基本操作者、基础资料、基本工程环境、基本管理模式以及基本安全项目投入。针对操作者来说,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由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不高,产生的影响是常见的,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容易导致事故。工程监管人员缺乏对于基本材料和设备的维护意识。由于材料和设备存在缺陷,这些问题导致了事故的产生。要对基本工程环境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且对背景条件进行整理。人的基础管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动力,也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管理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缺失、责任划分和奖惩制度不明确、法律监管疏松、基本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技术操作不明等问题,对于基本项目的检查不及时也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管理问题。要对项目的基本安全问题进行人力和物力投入,如果疏于对建筑安全的重视,在安全项目投入中大幅度缩水,就会形成恶性事故。
2建筑安全事故的基本预警管理策略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基本安全预警系统是在整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项目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具体面临的管理问题。预警系统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应问题,在整体结构中需要对工程安全参数进行集中分析和模型建立。在安全事故预警系统中,会生成检测报告和诊断报告,并对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要求输出,为企业提供最为完善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在实际管理中运行更有实用价值和操作功能强的安全事故规避措施。在施工预警管理过程中,要设立监管平台。通过基础技术进行监测平台的设置和控制,并且在监控数据收集后,进行基本生产情况的数据总结。在安全预警过程中,要对施工单元进行项目和具体部位的检查和管理,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塔吊、施工电梯、基本施工器械、安全网、电线的基本架构以及基础的`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另外,监控系统不能只依赖于人工,要在合适位置安装监控摄像头,保证管理中心对基础信息进行集中的监控和管理。信息数据化的管理是管理模式上的优化,工程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工程的基本进展,从而进行工程监督和调配。除此之外,在安全预警系统中,数据的基础采集和处理要根据监测信息管理的基本准则推进,对于数据的入库要进行精细化监督,保证基本报表和发展动态图的优化生成,从而对整体预警信息进行记录。在监测系统中能对基本的信息和决策进行优化,相应的工程人员能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发展动态,并且对于项目的不同管理层进行不同的数据申报,达到综合整理和监督施工活动的目的。监控设备的优化运行能完成基本的项目管理,也能降低基础工作的难度。
只有保证基本监控系统的工程完善以及项目的整体健全,才能促进工程高效和标准化发展。在建筑安全事故的预警管理中,除了对于监测系统的管理外,还要对基本的预警系统进行管理升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工作基准符合国家对于相应项目的规定,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项目的推进。在项目进行中要对施工工艺进行集中优化,对于项目设备、项目人员配置、项目的基础施工环境以及项目的基础管理模式都要进行基础临界值的整合。在对数据进行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不同情况进行数据和概率的审计,有效规避可能发生的损失。在整体数据生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可操作性的标准审核,保证项目在标准内实施。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评级,例如,当预警等级为Ⅳ时,相应的预警信号呈现的是蓝色,表示基本的风险等级还很低,管理人员要进行基本的维护和检修,若是预警等级为Ⅲ,则预警信号呈现的是黄色,表示工程的风险等级处在较低的情况,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问题汇总和检查即可。但是当预警等级升至Ⅱ或Ⅰ,产生的基本预警信号是橙色和红色,表示相应项目的风险等级处在中段和高段,工程监管人员要进行集中的检查,并对危及安全的因素进行排查和整修。
除了对于基本预警模型的建立,要对相应的预警标准进行及时参照,管理人员要对不同信号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事故。工程施工人员要对安全预控和应急预案建立起认知架构,对在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建立安全预测和整理方案。在项目中建立的基本应急预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程的有效推进,在应急预案中要对事故发生后的情况进行基本预估,并且对应急措施进行细致化的规定,保证事故不会进一步恶化和升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施工团队想要杜绝基本项目中的安全事故,就要强化管理措施,从人员、基础物资、管理模式以及基本工程环境入手,进一步推进预警管理模式。只有保证了基本预警和相应管理,对工程项目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及时监控,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收集,才能有效地防治整体项目中事故的基础发生频率,建立高质、高效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张月芳.当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22):41.
[2]王孙梦,李慧民,刘青青,等.悬挑脚手架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5,30(9):43-46.
[3]杨芳.民用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5,37(10):349.
[4]吕相森.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华民居,2014,7(18):138.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 篇16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出台,近年来,建筑施工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展开,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的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因此,搞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必须从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纰漏着手,致力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毋庸避谈,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桎梏,而引起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监管部门的责任,有施工单位的疏忽,从业人员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另外,不得不考虑环境问题对施工安全产生的影响。
1.1监管部门监察力度不够
由于部分监管单位和监管人员对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态度不积极,一味地追求建筑施工的速度,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置之不理或处理消极,执法不严,监管懈怠,不能有效地敦促施工单位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力度,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
1.2施工单位保障制度不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两方面的损害,一是建筑工人本身,二是施工单位所提供的器械和建筑物。由于器械方面的经济损失是由施工单位自身承担,加之国家并没有提出合理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施工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利益,这就让某些施工单位钻了法律的空子。施工单位盲干蛮干,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在侥幸中求安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监管疏松、纪律不严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节省资金,施工器材和安全保障器材或常年失修、或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往往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施工卫生安全工作无从开展,安全生产建筑的责任机制不健全。对单位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又远远不够,抢进度,缩工期,不履行相应的安全职责,而只是片面追求快速度和高效益。从业人员仅仅与施工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不能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安全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往往推卸责任,而建筑工程监管工作又鞭长莫及,导致从业人员成为最后的受害者。
1.3从业人员本身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的从业人员往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数量少,而且往往综合素质比较低,他们本身并不符合工程管理的需要,这使得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在这一环节上尤其薄弱;另一部分人是建筑工地上的从业人员,他们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些人大多数是农民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缺乏安全常识,有的甚至操作技能不熟练,尤其是在建筑工期紧、生产任务重时,一线工人们常常忽略各种安全隐患,自我保护能力低,再加上施工企业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实施的安全措施不够,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4建筑施工环境差、施工安全设施缺乏
建筑施工环境差是由建筑工地所在地和建筑工程的特点造成的。据报道,施工环境恶劣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建筑工地一般场地比较狭小,不是在露天就是高空作业,附带着各种工种的复杂交叉,再加上施工的设施器材所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施工建筑业的个人安全保护设施和装备落后,几乎很少有工地为工人配备施工安全鞋帽等安全防护品,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造成了不容乐观的建筑安全形势。
2建筑安全管理的对策
2.1以人为本,加强监管
首先,政府要加强安全意识,把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当做重中之重,认识到施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加大对安全生产和建筑施工的管理,积极主动地加大监管力度,适时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建筑业进行有效调控,避免只重利益而忽视安全的错误观念。其次,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要敦促建筑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切忌监管流于形式。再次,政府建筑监管部门可实行施工安全黑榜制度和安全停标制度,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发展的引导,利用奖惩措施,营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群体氛围,从而使施工企业接受安全管理的形式由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参与。最后,在日常监察监管方案上,要切实制定好安全监督方案,确保监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2建立健全施工单位安全机制
施工单位同样要转变“追求速度,缩短工期”的片面观念,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员工的安全教育作为建筑施工的一门必修课,在建筑施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劳务企业要在员工中加大施工安全的培训力度和安全保障资金投入,通过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努力做到安全措施实施到位,安全教育注重实效,具体措施是:讲授施工必要的安全常识、声明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讲明各个工种易发事故环节、强调建筑施工队伍的劳动纪律。针对重点对象的培训主要是指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上岗前的专门考核。对新材料的使用,具体设备运用和工作对象的应对以及发现事故隐患时的举措,应进行特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到“防患于未然,关爱生命”。同时,施工单位要建立有效的事故安全应急机制。“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培养单位施工监管人员的应急素质,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队伍,保障事故发生后,应急到位,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只有居安思危、紧急应急,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样即便是事故发生,也能有效地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施工单位和各个劳务企业要响应政府监管部门的安全文化建设举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
2.3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作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常常被施工单位所忽略。需要明白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前文提到从业人员主要包含两大方面,那么对于从业人员的培训,也应该从两个层面展开。1)加强对施工企业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要制定针对每个工程的特点和作业难点的安全监管方案,结合项目体系和施工进度,确保建筑施工重点作业部位的安全开展。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勘察要亲力亲为,运用科学化理论建立专业化的工作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监管实施方案,对各个工程项目认真负责地监管,实行集中整治,突击检查的方案。另一点,要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千万不可忽略安全隐患,真正做到施工过程中防患于未然。2)对于一线施工人员来说,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在参加公司组织的专业技能训练和事故处理技能训练的学习过程中,要学好相关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常识、相关的事故应急和逃生知识、工种专用技能以及岗位安全操作流程等。只有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落到实处。
2.4改善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在露天和高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原则,时常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努力改善工地环境。无论在任何季节,无论是何种建筑工种,施工单位都要做好安全措施,在现阶段,要有效落实好安全技术规范,在施工现场配备齐全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为每位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鞋和安全帽,对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做好建筑安全危险系数预测和评估,投入资金改善建筑施工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安全防护技术的开发与推广,逐步实现施工建筑现场的科学化管理,研制适用于高空作业和特殊工种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器设备等,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
3总结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施工从业人员的自身权益,关系到建筑生产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从国家到个人都要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增强建筑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尽可能地减少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献强.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7,23(12):56-57.
[2]邵江海,娄建祥.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民营科技,2008,14(4):170.
[3]赖芳芳,陈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08,21(3):18.
[4]佟连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与剖析[J].科协论坛,2007,22(8):33.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论文】相关文章:
简析长笛的演奏姿势和重要性分析论文10-09
建筑安全员论文论文10-08
高层建筑安全的论文10-09
电话礼仪的重要性论文10-01
建筑安全危险度的评估论文10-10
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的论文10-09
总结和计划的重要性10-05
文学的重要性和意义10-26
运动的好处和重要性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