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鸡简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鸡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鸡简教案1
活动目标:
1、正确地使用剪刀,能沿轮廓线完整地剪圆形。
2、能将剪下的圆形组合贴成各种不同形态的小鸡。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重点:
将圆形组合拼贴成各种不同形态的小鸡。
活动难点:
添画成各种不同形态的小鸡。
活动准备:
画有轮廓线的大、小不同的圆形材料纸每人一份,剪刀,油画棒,勾线笔,彩纸的边角料,浆糊。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小班时学过一首儿歌《圆形宝宝,变变变》,还记得吗?现在请小朋友把这首儿歌念给大家听好吗?(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儿歌里的圆形宝宝本领可大了,它会变太阳、气球、皮球和西瓜。今天,圆形宝宝又要跟小朋友来玩变魔术的游戏了,想知道这次圆形宝宝变的是什么吗?那我们一起来说:圆形宝宝变变变,看看变的是什么好吗?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1、出示一只剪贴的小鸡
2、讨论:这只小鸡是怎么变成的呀?用了几个圆形?两个圆形一样吗?小圆形变成了小鸡的什么?大圆形呢?(让幼儿说说)师:小圆形和大圆形要紧挨在一起,也就是小鸡的头和身体要连接在一起,不能分开。小鸡的眼镜、嘴巴、脚用勾线笔添画上去。
3、师:这只小鸡它想请小朋友帮忙,用圆形宝宝变一些好朋友跟它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帮忙吗?
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圆形宝宝,等会儿小朋友沿着轮廓线先把圆形剪下来,然后拿一个小的和一个大的圆形,把它变成小鸡。
三、教师示范、幼儿尝试拼贴小鸡。
师:除了变成像刚才图片上小鸡的样子,我们还可以变成其他不同样子的小鸡。小朋友可以想一想,小鸡在草地上玩游戏时的样子,有的小鸡往左边走,就像刚才图片上的这只小鸡;有的小鸡王右边走,如果要变成往右边走的小鸡,怎么变呀?老师这里有剪好的一大一小两个圆形,谁来试一试?(指导幼儿在视频拼贴)师:除了这两种样子的小鸡,我们还可以拼贴成小鸡吃虫子的样子、小鸡抬头看天空的样子、小鸡往前面走的样子。(逐一出示各种不同姿态的'小鸡)出示一幅三只相同方向拼贴的未完成的小鸡图,引导幼儿发现通过不同的添画,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姿态的小鸡。
师:小朋友可以按自己的想象把小鸡拼贴、添画成各种可爱的样子。想不想一起来试一试?
四、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
①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②要沿着轮廓线剪圆形;
③剪好后先放在纸上拼一拼,可以拼成各种不同样子的小鸡,然后再用浆糊贴上去;
④贴好后,可以用油画棒添画一些小花、小草,或者用彩纸剪贴一些小花;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评价。
1、让幼儿说说自己拼贴的小鸡在干什么?
2、对个别有创新意识、画面整洁、内容丰富的作品进行表扬。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中我使用了实物小鸡引入,可爱的小鸡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表现得很棒。孩子们喜欢和肯定了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小鸡简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够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跑动中能平稳控制自己的身体。
2.尝试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探索一物多玩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呼啦圈。
2.音乐、老鹰、母鸡、小兔、小猫和小狗头饰。
3.小树、小桥等材料布置场地,创设游戏情境。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开汽车进场。
师:“小鸡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随音乐入场。
二、幼儿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玩圈。
2、交流圈的多种玩法。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圈的?并演示玩法。
3、鼓励幼儿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三、游戏:超级变变变
变成小马――双腿夹紧圈跳;变成小河――圈放在地上,双脚跨过;变成螃蟹――圈放在背上,横着走;变成汽车――滴滴答答…
四、游戏:老鹰捉小鸡
1、认识3个小动物的家。
“开车来到“小兔家”:“咦?这是谁的家呀?”“我们一起向小兔问好!”接着开车来到“小猫家”、“小狗家”。
2、讨论:老鹰来了怎么办?(讨论游戏规则)
“听——这是什么?可能是谁来啦?”“如果老鹰来了,我们怎么办呢?”“躲到哪?”我们试试看,教师与幼儿一同跑到“小猫家”将圈放地上躲好。
3、游戏:老鹰捉小鸡(根据指令找“家”)
五、放松活动:开汽车回家
小鸡简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过程。
2、能随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
3、在自由表演部分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一个蛋,这是什么?
2、鸡蛋怎么会在动呀?
3、猜猜小鸡在里面干什么呀?并请幼儿做做动作。
4、因为鸡宝宝就要出来了,它在蛋里揉揉眼睛,伸伸懒腰,然后就啄破蛋壳出来了,出来后,它还不会走路呢,就跟着妈妈学走路,走路学会了,妈妈就带鸡宝宝到草地上捉虫和玩耍。
二、欣赏音乐。
1、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讲小鸡出壳,跟着妈妈学走路,跟着妈妈到草地上捉虫玩的故事的。
2、根据故事,音乐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3、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数一数。
三、表演动作。
1、第一部分,小鸡在蛋里揉揉眼睛出壳了,伸伸懒腰,出壳了,谁会做做这些动作?
2、请个别幼儿表演,老师选取好的'动作。跟着图谱的节奏练习一遍。
3、听音乐表演2遍。
4、小鸡是怎么走路的?个别幼儿做做动作。
5、集体学做小鸡走路的动作。
6、出示图谱,第二部分小鸡跟着妈妈学走路,请你看看图谱,怎么走呢?
7、个别幼儿根据图谱的节奏走一走。
8、听音乐学小鸡走路,有节奏地走2遍。
9、小鸡会走路了,鸡妈妈带小鸡到草地上捉虫玩耍,怎样捉虫呢?
10、幼儿学学小鸡捉虫的动作。看图的节奏做动作。
11、听音乐做捉虫的动作1遍。
12、猜猜他们会怎么玩耍呢?
13、幼儿说说并做做动作。其他幼儿学学好的动作。
14、也可以做玩耍的动作,听音乐做2遍。
四、完整表演。
1、看图跟着老师听音乐做动作。
2、老师做鸡妈妈带领幼儿听音乐游戏。
3、请个别幼儿做鸡妈妈带领其他幼儿游戏。
4、幼儿分成男女两组分角色游戏,交换再来一次。
小鸡简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吹画和添画的方法表现各种形态的小鸡。
2、在作画过程中能细心操作、掌握吹画的方法、步骤。
3、感受画面的美,体验泡泡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黄色泡泡水(用水、水粉颜料、洗洁精自制而成),吸管,黑色记号笔,画纸,抹布,"草地"展板一块,母鸡图片一张。
(2)小鸡出壳ppt,音乐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
2、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ppt故事导入,揭示主题。
师(出示演示文稿):暖和的春天就要来了,鸡妈妈产下了许多蛋宝宝,它多想把这些蛋宝宝孵成小鸡呀。于是,鸡妈妈耐心地孵起蛋来。过了许多天,可爱的小鸡终于出壳了!(教师播放小鸡出壳录像并配音:"小鸡用尖尖的嘴巴啄破蛋壳,用力往外钻,哎哟、哎哟,终于出来啦!快瞧,可爱的小鸡'叽叽叽'地叫着走来了。")师:小鸡长什么样?谁能来说一说。(幼儿表述)师幼共同归纳:小鸡有着圆溜溜的头和身体,尖尖的嘴巴,黑黑圆圆的眼睛,小小的翅膀,和两只脚。
师:这些在干吗呢?(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达。)教师小结:这些小鸡有的头朝下,像在找虫子;有的头朝上,像是在唱歌;有的面对面,像是在做游戏;还有的靠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师: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评析:小鸡出壳故事ppt既引出了主题,又丰富了幼儿对小鸡外形和动态的认识,为幼儿作画打下了基础。)
二、师幼合作示范
1、教师介绍画纸、记号笔、吸管、泡泡水等作画用具。
师:老师想问一问,平日里小朋友们画画时都会用到哪些工具?(幼儿自由回答。)今天,胡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画画工具,一起来认识一下(重点介绍吸管和黄色泡泡水)
2、师幼合作示范吹泡泡。
(1)观看视频,教师示范吹泡泡。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竖直拿吸管蘸泡泡水,蘸完之后轻轻抖掉多余的水,最后在距离画纸一点点高度处轻轻吹出泡泡。教师吹出一大一小两个泡泡靠在一起。小的泡泡可作小鸡的头,大的泡泡可作小鸡的身体。)
(2)个别幼儿示范吹泡泡。
师:都知道怎样在纸上吹泡泡了,是吧!有人想要来试试吗?
(如幼儿示范成功了,教师可请他介绍自己是如何吹泡泡的。如幼儿示范未获成功,教师可询问大家:这可奇怪了,他为什么吹不出泡泡?为什么吹出来的.泡泡很小……有人发现问题了吗?从而引导幼儿归纳吹画的要点:竖直蘸水可以让吸管吸到水,往下轻抖可以防止颜料水滴落,轻轻吹可以吹出大的泡泡等。)
(3)幼儿集体徒手练习吹泡泡。
教师:看来,这些都是吹画的秘诀,我们可得记牢,胡老师还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一起来学一学:拿起小吸管,竖直蘸点水,往下抖一抖,轻轻吹一吹。)
3、教师示范给泡泡添画,变出各种形态的小鸡。
师:接下来,胡老师就要把这些泡泡变成可爱的小鸡,仔细看哟!(师幼合作添画。)(评析: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吹画的方法,老师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策略,例如,教师通过视频示范,让幼儿通过探索操作、分析比较得出吹画的要点;再通过徒手练习和朗诵儿歌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巩固吹画的要点。)
三、幼儿吹画,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和注意点。
师:吸管蘸了颜料水后要轻轻抖一抖,这样颜料水就不会滴下来;吸管不要碰到纸,要轻轻、慢慢地吹,这样吹出来的泡泡才会美。小心泡泡水弄到衣服上,如果手上碰到了泡泡水,可以拿抹布擦一擦。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轻音乐)
四、展示作品,共同讲评
1、教师请幼儿将作品展示到"草地"上。
师:请你们将画好的小鸡送到"草地"上来吧。
2、师幼共同欣赏。
师:(出示母鸡图片):鸡妈妈来了,你们觉得鸡妈妈会喜欢这些小鸡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整洁、造型上来表达。)师:这些小鸡真可爱,让我们也来学做一只快乐的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吧!(在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中结束活动。)(评析:教师事先制作的"草地"背景可以让幼儿的每幅作品都得到展示,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感;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展开讲评,提高了幼儿参与讲评的积极性。)
五、拓展延伸师:今天,小朋友们和胡老师一起将两个连在一起的泡泡变成了小鸡,如果是三个泡泡、四个泡泡或者更多的泡泡连在一起,又可以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回去研究研究,下次我们再来试一试。
教学反思:
1、在课前要带小朋友先观察生活中母鸡孵小鸡是怎样的,并做好记录。
2、师幼配合得还不是很好,以后我会注意这个方面。
3、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会加配电脑画面,使活动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鸡简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感受小鸡出壳的有趣景象中,初步学唱歌曲。
2、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情景,体验自我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课件、母鸡头饰、小鸡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的.主题。
1、情景:农场里要举办舞会,跟着妈妈一起去玩一玩!(进场)草地休息。
师:今天天气真好,农场里要举办舞会了,你们想和妈妈一起去玩一玩吗?那我们出发吧!瞧!那里有一片绿色的草地,你们想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下吗?现在舞会还没有开始,那赶快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2、出示母鸡妈妈叫声,猜测母鸡妈妈在干什么?
师:听,是什么声音?哦,真的是母鸡妈妈,他在干什么啊?
二、在探讨"小鸡出壳"的景象中,自然学唱歌曲。
1、你们喜欢蛋宝宝吗?蛋宝宝里面会变出什么呢?(小鸡)
奇怪,真奇怪,奇怪真奇怪。鸡蛋上没有小门,幼儿猜测小鸡如何出壳?
师:你们想不想看小鸡出壳啊?
看小鸡出壳的过程
回顾小鸡是怎么出壳的(蛋壳裂开,小鸡露出脑袋,钻出来)
歌词小结:奇怪,真奇怪,奇怪真奇怪,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圆圆的蛋壳里,一只小鸡钻出来。
2、母鸡妈妈说,小鸡宝宝听了好听的歌曲,就会很快从蛋壳壳里出来了,是什么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试唱歌曲第一次)
3、还有许多小鸡都想出壳,我们一起唱歌给它们听,让他们快点出来,好吗?试唱第二次
小结:宝宝们帮助了小鸡,小鸡可真高兴,你们开心吗?对了,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地事情。
4、幼儿创编小鸡露脑袋的动作。(个别创编)
师:刚才妈妈觉得小鸡露脑袋的动作真可爱,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
我们一起来做做看。(集体创想钻出小脑袋的动作)
带动作,完整歌曲表演。
师:刚才宝宝做的真好,我们也一起来做小鸡出壳的动作吧!
三、 听音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
1、舞会快开始了,小鸡出壳真好玩儿,我们一起来表演给小动物们。(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
2、介绍场景,让幼儿藏进蛋壳里。
你们会藏进蛋蛋里,让妈妈找不着吗?藏给妈妈看一看。
3、开始表演。
小动物们,我们表演得怎么样?
四、 活动结束。
师:那我们再去表演给其他小动物看吧。
【小鸡简教案】相关文章:
简笔与繁笔教案08-30
游戏教学大班教案简案02-28
小鸡过河教案01-07
小鸡快跑教案反思06-13
小鸭和小鸡教案03-27
老鹰抓小鸡教案03-13
小班小鸡捉虫教案03-14
抓小鸡小班教案12-06
简历之“简”11-09